诗书画鉴赏

时间:2019-05-14 23:4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书画鉴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书画鉴赏》。

第一篇:诗书画鉴赏

我的诗书画鉴赏课堂

声音雄浑有力,坦诚风趣;动作豪放大度;笑声爽朗大方——这就是我的选修课《诗书画鉴赏》老师张小平。在这之前,我曾上过她的另一个选修课——《诸子百家与人生修养》。在诸子百家的第一节课中,我就被小平老师幽默风俗的讲课方式、丰富多彩的课件所吸引。但遗憾的是她只上了两节课,可是仅此两节课,我就迫不及待的想更加深入的了解张小平老师,更加深入的学习她的知识,于是我又选修了《诗书画鉴赏》。

诗书画鉴赏的第一节课,老师一如既往的很忙。给我们播放了一个她的个人诗书画展的视频后,她匆匆离去,快的让我连她的身影都没有看清楚。不过这个视频让我在上诗书画课堂之前,对小平老师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虽然视频长达两个多小时,但是我看的津津有味。小平老师的个人诗书画展筹备得非常仔细,通过投影仪清晰的展示,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以及配带的动听的音乐,小平老师将诗、书、画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美妙的效果,我的心灵备受触动。我知道老师的眼睛一直不好,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但是现在看到老师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品,这么成功的事业,我为她而感到高兴,同时我也深深的被她的坚强和乐观感动。生活难免不尽人意,唯有坚强面对、乐观处事,才能为自己减轻心理上的负担,生活得轻松一点。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伴着爽朗的笑声,小平老师回来了。正式讲课之前,她首先拱手作揖,自我介绍。接着就开始讲课了,那节课

1讲的是她在我们顺德校区里发生的故事。经过她的讲述,我才知道原

来顺德校区的文化建设与她有如此千丝万缕的联系。大至校训,顺德

新园记,小至一些建筑物的名字都是出于她之手。这无疑又增加了我对她的崇拜,原来小平老师是一个这么有故事的人。景湖、凌云塔、陶然轩、春华堂、春草园„„顺德校区里一个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让

我们赏心悦目、倍感骄傲。

在课堂当中,小平老师无时无刻不给我们“灌输”热爱生活,珍

惜生命中的美好的信念。每每讲到动人的景色,小平老师总会问我们

“大家觉得好不好”,然后又激动地自己抢答说“好!”我们常常会被

小平老师的“自问自答” 逗笑,但是也的确是好。生活当中有如此

多的美好,可惜我们缺乏发现美好,欣赏美好的眼睛。我们能够在风

景宜人、古香古色的顺德校区学习,荣幸之极,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样的美好,时常停下脚步,看看树枝上新新萌发的绿芽、闻闻路边飘着

淡香的鸡蛋花、吹吹虹桥上习习的凉风。生命如此多姿,我们为何不

好好享受呢?感谢小平老师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好。

诗书画课堂是非常好的一门选修课,对于医科大学的学生来讲,尤为重要。我们曾经也是花前月下,吟诗作对的小小的“文人骚客”,但是严谨的医学语言慢慢地把我们的文艺细胞消磨殆尽,我们需要这

样的课堂来感染我们、打动我们。小平老师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的好

老师,坦诚、率真,和学生们没有隔阂,难能可贵,非常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够来到诗书画的课堂一同来鉴赏、品味。鄙人不才,斗胆为

小平老师的课堂稍作进言。我个人认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离不

开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今后在诗书画的课堂上,如果能够让同学们

更多的说出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将会使同学们更好地融入

到课堂之中。鉴赏鉴赏,本来就是一起鉴一起赏的,如果大家都能畅

所欲言,必能互相借鉴、互补长短。一人之见未免稍有偏颇,取众家

之长方为上策。另外,我还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够给我们介绍更多艺

术家出色的作品,让我们不仅能够打开艺术的大门,还能够把头伸进

去,多看两眼。

生活在于欣赏,再一次谢谢老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艺术盛宴,祝

愿老师在今后的艺术追求中,取得更大的飞跃。

2012.12.28

对联:凌云塔前倚水居壮志凌云群鹭飞

白云山下麒麟岗流水白云学子勤

第二篇:诗书画鉴赏选修课感悟[范文]

我的诗书画鉴赏课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富于表达感情。选修花海千千万,独爱诗歌这一枝!诗书画鉴赏选修课令我难以忘怀。

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早已与语文课无缘,与我相伴的只有复杂的函数和缭乱的公式,高中毕业之后,竟未曾想过再次静下心来,和众多同学一起品味诗歌已是奢望。在选修课列表上看到诗书画鉴赏这门课时,想到自己又能在这个纷扰的现世中享受到诗歌带来的宁静,心里竟有些激动,没有犹豫,鼠标一点,确认选报!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说实话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欣喜。高中时接触的诗歌鉴赏,都是在语文课上,由语文老师带领我们欣赏别人的诗歌,没有想到,填报了理工科志愿来到医科院校的我,竟然有机会能跟随着一位诗人赏析她自己的诗歌!这份感觉是奇妙的,与高中语文课上赏析诗歌的感受完全不同,我能更直观的理解一首诗歌,更直观的明白一名诗者所要表达的东西。《感谢生命》,这一曲捧给生命的歌,婀娜曼妙,婉转动听。“世界没有狭小/只要一息尚存,在这个世界/我都感谢你,生命对我的无限信赖”。张小平老师用她的经历谱成诗歌,教会我们感谢生命,却不仅仅是感谢生命。那一行行美丽的文,那一曲曲动人的诗,似乎带着我来到崭新的世界,那里没有嘈杂,没有喧嚣,没有考试,没有烦恼,没有追名逐利,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一片宁静与温馨。

在课上,我们不仅仅能品味诗歌,正如课程的名字那样,我们还领略到的书法的苍劲以及名画的幽深。这些平时难以琢磨的高雅艺术,在老师的带领下,作为门外汉的我们,也得以些许感受到它们的魅力,这些精神上的满足感,使我们平时上的专业课程所没有给予也无法给予的。但我庆幸,我庆幸来到这所大学,选报了这门选修课,庆幸遇到张小平老师,一位诗者,更是师者。超越传道授业解惑的局限,既让学生有所成长,又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坚信,我仍然会选择这门课程,毕竟,诗歌,是我的挚爱啊!

感谢张小平老师,感谢诗书画鉴赏课,为我带来的温暖记忆。

姓名:

赵俊尚

专业:医学信息工程 学号:3138010058 2014年11月16日

第三篇:我对诗书画鉴赏课堂的感想

我对诗书画鉴赏课堂的感想

诗书画鉴赏这门选修课,也许很多人看来是一门再无聊不过的课程。去那就根本学不了什么。当然当我当时也有点觉得是这样。之所以选他,并不是因为我对这方面感兴趣,相反我想挑战一下我不太喜欢的东西。说实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是属于人文社会学的,为了学分的。但是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想说的是这次我捡到了,我学到了很多。当然我也想和大家说的是:诗书画鉴赏课并不是像大家想像那样无聊,相反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我们在其他课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礼仪方面,做人方面等等

最让我深刻的是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从中学到的很多。第一节课,我清晰记得当时张力平老师匆忙的感到教室,还换了一件褂子,蛮有一番女诗人的风采。她洪亮且带有湖南口音的话语让人听起来不由的产生一种亲切感,您和我们分享了您的人生和对生活的感悟,在这节课里,您为我们讲述了您敬仰的几种境界:1上善若水2,海纳百川 3,天生我才;4 我乃布衣。简单的几个字讲述了一种宽广的胸襟,不卑不弃品质和清廉的人格;您告诉我们:每一个地方都有生长的条件,只要有你们的所在,就会有魔力的出现。您告诉我们:人生要始需二字—情;人生要贯穿二字——志气;人生要树立二字——拼搏;人生要明白二字——生死。中间的课程有时您没有来,但是同样为我们带来许多美好的实话,带领我们领略各种诗情画意,带我们走进诗画世界。最后一节课,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好的对联:大佛寺死个和尚,天竺国添一如来;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年,江流千年;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上映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您还教会了我们作为一名学子所懂得的礼仪,对待老师和同学应该以什么的态度等等,带给我们人生又一宝贵财富。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诗书画鉴赏课堂让我感到一种无比的轻松与自由。在这个课堂上,你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领略各种时期的不同文化风味,可以提高你的文化内涵,是展示和发展你们的文采的好地方,因为这里不仅有学术氛围,而且还有一个博学的好老师。这几节课真的很值,我没有后悔反而幸运自己的选择。唯一遗憾的是就是听张老师的课太少了。小生不才,想向老师说一下对这个课堂的建议和看法。首先我觉得课堂上就是缺少互动,我觉得老师讲得再好,都不够师生一起探讨的好。其次课堂上应该插入一点现代化的元素,这样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才能使学生更能够更好的理解中国的文化。最后的就是我觉得课堂上可以请一些同学上去讲一下自己看法,展示一下他们的文采,锻炼一下他们。

以上就是我这几节课的感想和收获,有些老师说过的话不知道有没有说错,毕竟在脑里那么久啦,还有向老师提的建议,不知道说得对不对,有说错的希望老师能够体谅。最后想对老师说一句“谢谢”。谢谢你教会了我这么多,谢谢您这几节课带给我那么多的回忆与享受,希望这个课堂能够吸引更多的人

第四篇:浅谈诗书画印

浅谈诗书画印

严雪

【摘要】:正我国的绘画综合了诗文、书法、印章等艺术,形成我们民族绘画上的特殊风格。一般来说,历代有成就的大艺术家、绘画大师,都是大学问家。诗、书、画、印皆精,所谓“画外之功”正是如此。如王维,是唐代大诗人,又是大画家,诗的境界非常美,画也很美,可谓“书画同源”、“诗情画意”。1.书法与绘画关于“书画同源”,是说画之道在书法中,要明绘画笔法,先研究书法。我国古代画论中对此就有叙

【关键词】: 书画同源 书法 绘画 中国画 用笔 文人画 诗与画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艺术家

【正文】:

一、中国画的定义和发展

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从美术史的角度讲,1840年以前的绘画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表面上,中国画是以题材分为这几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中国画之所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二、中国书法在中国画中重要的因素

我国著名书法大师启功老先生,开始时学习中国画,当他认为自己的画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时候,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指出,在画面上的书法落款太差,使作品的艺术效果大大打了折扣。在这方面的“故事”很多,它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画如果有一个好的书法功底,是中国书画艺术成功的基础。事实上,中国元代松雪道人、明代唐伯虎、清代郑板桥等书画大师的成功之路,都是沿着书画并举的研学道路最终大器晚成的,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给世界带来的美的共鸣。

中国书法在目前的中国艺术市场上,与中国画并称为中国艺术的两朵争艳瑰丽的奇葩独受青睐,中国书画形成独局魅力的中国艺术逐步为世界更多的国家所喜爱。

三、诗是中国画的高度凝练

在我国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到了唐朝诗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也是我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但出现了大批诗人如张若虚、王蒙、李白、杜甫、孟浩然、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柳宗元、岑参等。而且有了如田园、婉约、边塞等派别。

词的发展是在宋代最为盛行,是为配曲而衍生的,也叫曲词,形成于唐,词的牌名很多,大概有一千多种。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使读诗的人如身临其境,浮想连翩。若配上一幅山水画,岂不是锦上添花、令人浮想联翩吗。又如{宋}苏轼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两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北宋著名僧人书画家,能诗善画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对这幅画的欣赏,不但诉诸视觉,且能兼及触觉和味觉,由桃花开放,联想到江水的温暖,由蒌蒿茂盛,联想到河豚的肥美,从实景构出遐想。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物入微,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对于诗词的研究是书画家的必修课,无疑会给创作展现更宽广的题材。

四、印在中国画中的点睛作用

印章在书画中的使用最早见于唐代,是唐太宗李世民自书的连珠印“贞观”,继之有内府收藏的“开元”、“元和”之印等。随后私人收藏风起,号印、姓氏印及斋堂舘阁、书简收藏等印纷纷并起。由单纯的证信工具,扩大到书画鉴藏和书画题跋。由于印章的使用历史悠久,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艺术文化内涵庞杂的艺术体系。刻印在秦、汉以来就非常流行,官府及私人大都用于诏书、关牒,书信交往等。因印章多用篆书,故也称为“篆刻”。

近现代还有篆刻学术研究出版机构如“西泠印社”。综上所述,一枚小小的印章,竞包含了古代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在它的字里行间都折射出璀璨的优秀文化,都彰显出文人自身的艰苦磨练和文化修养。历代文人都以表现自己的篆刻水平而自鸣得意。对于具有诗书画印水平较高的文人,每当作品完成后,对于落款和盖章的位置都是非常讲究的,作品最后钤章往往能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喜欢以纯墨作画的文人,在关键的位置打上几枚印章,而印文的风格又和画的风格相和,在画面的黑与白之间几枚鲜红的印章格外醒目,令观者赏心悦目,得到艺术的享受。八大山人就是佼佼者,画面一只鸟,一落款,一钤章尔。没有印章的作品,皆视为没有完成的作品。同时,它还是一种不可复制的艺术品,古人在自己的作品上打上印章,或是在收藏品上打上收藏章,作为鉴别真伪的佐证,及历代名人名作的传承流序。

中国画的诗书画印结合如珠联璧合,是千百年来的文化发展的结晶,是各种文化要素的高度凝练,是世界文化独有的瑰宝,是令世人仰慕的艺术奇葩!作为今人,一定要深入研究古人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祖国的灿烂文化,“笔墨当随时代”!

第五篇:诗书画欣赏

我的课堂

----文艺二逼追求的《诗书画欣赏》

很多人选课,都会以选修课是否点名和选修课老师讲课的水平为基准来选择的,所以在选课之前都会四处求方问计,当然我也不例外。在第一轮选课的竞选中,成功被刷。依然清晰地记得选修的那天,学校的选修的网站一如既往的好卡,我一遍一遍的刷新,看着我宿舍的其他一人点了诗书画欣赏之后没反应,我还停留在外面太悲剧了,终于在不知什么时候被我挤进去了。悲剧之后就是喜剧就在此时我也点了诗书画欣赏当时只剩4个名额了,我居然后来居上的选上了,没有一丝等待,太欢乐了。经过几番等待,我舍友依旧还在苦苦等待,而后等来的是没选上,太庆幸太欢乐了。而此时,我又犯困了,诗书画是干嘛的?会点名不?上课课堂是怎么样的?好玩不?

其实从小以来就这些文艺的东西不太感兴趣的,太抽象太难搞了,特别是画作,简直一窍不通,当时选诗书画欣赏就是为了看能不能变成一个文艺二逼出来。上选修课那天,早早的来到了教室,等待着老师的到来,结果老师迟迟不肯出现,就空看视频,看得想死的心都有,太无聊了太无趣了,可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终于,主角终于终于的出现了,小平老师或碰乱跳的进来了。小平老师的 第一节课就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宏大而又有感染力的声音,乐观爽朗的性格,敏感的文笔触觉,犀利的洞察力。。。这时候我就发觉,此《诗书画欣赏》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需要那么大的文艺气息,需要一个文艺青年才能看得懂的《诗书画欣赏》,是我望文生义了,然后我就专心的听讲了,随着小平老师一起进入诗书画的梦幻国度。

在第一节课,张小平老师居然用自己的诗,书,画相结合,勾勒出了一曲春夏秋冬的四季赞歌。哇,原来诗书画也可以这样来欣赏的吖,超出我的意识范围。那春夏秋冬既是是气候无常而又有规律的变化,更是人生起起伏伏之后的感悟。春有春它的故事,夏有夏它的故事,秋冬也亦如此,人生就是这样经过自己的春夏秋冬。。。四季,四节课,很难熬,缺很容易度过,短短的一上午,就这样过了,所幸的事,我没有白来的,我认识了很多,我获得了好多,深思了好多,思考了更多。

接下来的课里,小平老师先后讲了中国古代、现代的名师名书名画。豪放派的豪情,委婉派的凄凉,花间派的不朽。书法上见识了颜筋柳骨以及雄伟气概的毛主席手笔。。。此时的感悟则是美不仅仅存在于表面,美是有灵魂的,更是附着在人之中。

以上是我在上了小平老师《诗书画欣赏》课后的总结和感想,感触虽然不能像文人一样,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感想喷涌 而出,但是到来的是给我对诗书画的另一种看法,感触真的很深,希望下次能够积攒更多人品选到老师的课,再次聆听张小平的诗书画,也住院小平老师《诗书画欣赏》播远校园,走入人心,得到更多人的喜爱,老师你的棒棒的!

还有对课堂有一些失望的事,就是很多人上课都不认真听,我只能感叹,真是一种损失。希望大家能够尊重老师的课堂,好好珍惜小平老师为我们提供的一个平台完善自身!

文笔不好,信口雌黄,希望老师能见谅!

(老师的上联是:凌云塔前倚水居 壮志凌云群鹭飞

我的下联是:春风楼下紫竹林 如坐春风一笋长)

2013.1.1凌晨记

下载诗书画鉴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书画鉴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书画鉴赏(5篇)

    论古代书画鉴赏 一、书画及其分类: 1、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 ①书法,即是俗话说的所谓的字。 ②中国绘画是指用笔、墨、颜色在帛、布、绢、纸、绫等上面画的东西。 2、书画......

    送别诗鉴赏

    送别诗鉴赏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送别怀远诗的特点。 2、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达技巧。 3、掌握鉴赏送别诗及规范答题的的方法。 4、接受古......

    送别诗鉴赏

    送别诗鉴赏专题自助餐 一、送别诗中一些常用的意象:(一)习俗类意象:1、柳(折柳送别)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

    送别诗鉴赏

    离歌一曲情依依 ——送别诗鉴赏 一、初识送别诗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

    送别诗鉴赏

    送别诗鉴赏 一、明确送别诗的概念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送别诗书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

    近代诗鉴赏

    《古典诗词的现在创作》中爱情诗的读后感 小学期已临近结束,《古典诗词的现在创作》这们课也要结束了,首先,我想感谢沈老师这一个月的辛勤教授,感谢您指导我们领略近代诗词和近......

    明诗鉴赏

    明诗鉴赏 梅花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何郎:南朝诗人何逊......

    诗书画连平展

    奈曼实验中学“诗书画联评展”作品名单 231班王景萍 《为内蒙古喝彩》 231班 杨丽丽 《多彩内蒙古》 251班 王仕冉 《家乡的牧场》 251班 周天宇 《最美的风景》 251班 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