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培训有感
班主任培训会有感
有人说,做老师,如果没做过班主任老师,一定不是一个完美的老师。这句话不止一次的听说过,也越来越体会到,做老师就做学生的亲老师。
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创新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聆听了几位国家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讲座,感受颇深。当我听着李凤遐老师的报告,如同是在分享一种幸福,分享她工作的快乐。
李凤遐,江苏省十佳师德模范,江苏省特级教师。她一辈子的追求和最爱就是当一辈子老师,当一辈子班主任,而且做最好的老师、最优秀的班主任。看得出她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没有出众的容貌,但却有美丽的心灵;没有花一样的年华,却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没有高大的身材,却有着高深的学识。当她一出场我就看到了她与众不同的一面,平易近人。一个有着如此资历的老教师(已经退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普通老师形象,说着普通的话语,讲着普通的故事。我们不知不觉中就被故事中的情景所感动,被老师的幽默风趣所感染,被她平凡而伟大的工作所折服。她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因为她的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同在,她的年轻健康与乐观开朗同在。让我们突然领悟到,这才是一个老师应该追求和拥有的。我们不要牺牲自己和家庭的幸福来求得事业的成功,互利双赢才更让人羡慕。所以我更敬佩她,教师行业中的战神。
我一直在想,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老师,会很难吗?突然有了想重做班主任的冲动。把我的爱普照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也享受这样一份幸福和快乐。他们的人生也因为有了我的出现而更加幸运,那样会多好!
既然选择了教师,就要去爱它,如果不爱;就请你离开。因为我们是在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灵影响心灵。爱你的学生吧,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那样你也会赢得学生对你的爱。让我们在爱与被爱中收获幸福和快乐!
第二篇:班主任培训有感
学习是开启心灵的金钥匙
——班主任培训有感
公安一中魏国
2009年9月25和26日这两天,我有幸随学校的班主任老师一起参加了在武汉海军工程大学召开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既有班主任专业知识辅导方面的,也有对班级的管理方面的,还有班级活动开展方面的,我觉得听了之后,对于我们年青班主任,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也让对于原先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疑惑之处是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来自北京高中教学研究所的韩玲老师的讲座,真是精彩多多。会场里笑声不断,听报告更像是听韩老师的单口相声。报告会结合了韩老师从教生涯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发人深省。韩老师的报告中提出了“让我们的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德育模式的核心理念。教育我们教师要以一个服务者的心态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只要我们以服务者的心态来教育每一个学生,任何一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关键是看老师怎样去发现,认真挖掘,精心培养,使闪光点发扬光大。每一个学生都有不足,关键是看老师是否能挖掘他们身上蕴藏的发展潜力,因势利导,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学生犯了错误,老师首先承担责任;老师获得了荣誉,首先向 学生祝贺……
在教育学生时,我们老师对孩子批评应该转化个角度,怀着一颗宽厚、博爱之心,用春风化雨般的绿色语言,来滋润学生的心田。只要全身心地热爱每一个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对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地了解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情况,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我们不应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命令者,而应是笑言而掬地走入学生之间去交流、去沟通、去了解,这样才能拉近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才能使教师的形象更加让人觉得亲切。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保证学生的人格健全,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在你的教育之下各方面达到最优化。只有我们热爱了学生,我们才会充当各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技能的训练员,心理的辅导师,疑难的解答者,父母的代言人……只有对学生真爱,才能让我们领悟“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没有 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学生就不会成为差生。
听了韩老师的报告,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教育学生不用严厉的呵斥,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感染学生,学生们都是一个个有思想的个体,就像韩老师所说的用精彩的故事去感染他们,他们都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析,相比较老师的呵斥来说让他们通过精彩的故事而意识到的会更为奏效,体会更加深刻,意义更为深远。
两天的培训学习让我的心灵也得到洗礼,让我切实体会到:教育是理想,理想的追求在于执着;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愿以真诚的心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的班集体,将师爱进行到底,相信明天一定会风和日丽!
第三篇:班主任 培训有感
班主任培训有感
赵苏华
10月26日,学校全体老师进行了班主任培训。在这短短1个多小时的培训中,我收获良多,获益匪浅。
小杰的故事让从事教育几十年的我更进一步坚信“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的、与成人完全平等的人,你尊重学生,学生就愿意接近你”,这往往是初入教育行的教师容易忽视的关键的一点!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责任心与宽容心至关重要。但宽容并不等同于纵容!对于学生我们要做到100%的关心、耐心、用心,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来帮助他们走出误区。
民办紫罗兰小学陶纯怡老师演讲的《让贫穷的孩子不再流泪》让我感受颇深。含着泪,我听完了她的演讲。她带的孩子与我现在接触的这群孩子是多么的相像呀!然而,她从不言弃,她是那样坚持着,听到这里,我想我们每位教师都不应该怠慢。为了这样一群需要我们的孩子,我们决不能松懈。教师就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观念做好本职工作。让我们为这群嗷嗷待哺的孩子好好“加油”吧!
第四篇:班主任培训有感
班主任培训有感
上下周六、日两天的班主任培训让我感触颇深,班主任工作需要智慧,要善于思考,这是我的总体感觉。
华林飞老师讲到,班主任教育智慧之一就是施展柔术,对学生宽容与忍耐,关爱学生是三分教学七分等待,学生的转化需要时间和空间,不能不耐烦,把学生逼到死角,穷追猛打和喋喋不休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而我现在正处于教育误区当中,我善于使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尽管满含“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隔膜就在不经意中产生了,林老师的“以柔克刚”使我感悟到很多学生是吃软不吃硬的,是顺毛驴子,所以,教育要找准学生的弱点,不要和学生纠结,要学会宽容与忍耐。(但不等于饭送对他们的要求)要学会等待。
感悟二,我们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五个手指伸出来不一样长,但各有各的用途。我们不能“恨铁不成钢”,因为钢有钢的用途,铁有铁的用途。细想想,往往是这些后进生过年时,知道给老师拜年,见面时,知道问:“老师好”,而学习好的同学到不一定有这份心,尽管我们当老师的平时总是特别关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而歧视那些成绩差的同学……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真的要反思自己,不能太偏心,要尊重每个学生,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
感悟三,我们总是给学生们“摆事实,讲道理”而忽视了他们个体的需要,对于我们的喋喋不休,他们身体里早就有了抗体,根本不起作用。学生只认可和接受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孩子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在意老师对他的评价,更在意他周围人对他的评价,所以,当我们遇到我们搞不定的人时,应该找能搞定的人帮我们将他搞定(我指的是同学们),同龄人的点子用在同龄人身上才是最有效的,所以我们不要总是孤军奋战,把自己弄的遍体鳞伤,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我们要善于发动群众,人多力量大嘛。
华老师班主任工作智慧之二是鼓励期许,掌握有效的励志方式,比如制作“励志卡片”这种心灵沟通的方式,用文字表达胜于用语言表达。以前我们学岔河使用过,如今再次验证了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惜的是我没有坚持下来。我似乎也明白鼓励与期许的重要性,可我总是太吝啬,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班级,鼓励与期许的几率远远超出了鼓励与期许。
感悟------傻子是怎么炼成的?
赵本山与范伟的小品告诉我了答案,范伟与赵本山曾多次在央视春晚上亮相,圣手观众朋友的喜爱,起初,“范乡长”的光辉形象依然牢记心中,会走模特不的“范老师”又是何等的气质逼人,可后来的《卖拐》《买车》让范伟一下子就冒了傻气,直到现在再次出现在屏幕上,也总是傻乎乎的样子,为什么?是赵本山忽悠的,先是忽悠瘸了,再是忽悠苶了,一次有一次的否定让范伟真的变“傻”了。。。我们的学生亦然如此,长期的鼓励与期许,他们就“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而长期的批评与否定,他们就“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他们就“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了。
所以,我们不能把“赏识激励”作为口号去高喊,而真的要落到实处,我会努力的!
第五篇:班主任培训有感
班主任培训有感
富裕二中 樊祥生
4月27、28日,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提高班主任素养”的学习,获益匪浅。两天时间里聆听了李振西老师和段惠民老师的精彩报告。下面就此次培训,把几点深刻体会写出来,和各位同仁交流,以期更大进步。
27日一天听的是李镇西老师的报告。李镇西是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著名班主任,被誉为“当代陶行知”、“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人称“南李北魏”,南有李镇西,北有魏书生。
李镇西目前国内各类大型教育论坛人气最旺的名师之一,在全国各地举办的李镇西报告会大都座无虚席,一票难求。一千多篇论文,二十本论著,数百场报告,使其成为全国数以万计中小学班主任心仪的名师,作为我国班主任实践和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善于将理性的思考、真实的教育情感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融入一个个发人深省、可读性极强的故事之中,其独树一帜的班主任管理报告精彩实用,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其著作《做最好的班主任》已成为全国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最喜爱的经典读本。
这次我亲临会场聆听了李老师的报告会,可谓获益颇多。报告会上看到李镇西老师--黑黑的肤色、矮小的个子、瘦弱的身躯、微秃的脑袋,一个貌不惊人的四十多岁中年男教师。从他那双大眼睛,可以感受到思想的灵光。他娓娓道来,话语中充满了幽默和睿智。他的故事吸引着我,他的理论引领着我,他的教育资源整理触动着我,但他的经典话语更是感召着我。这使得我在故事中思考教育艺术,让我感受到了李老师学生们的幸福和幸运,也享受到了个人的教育快乐和幸福。
他告诉我们获得教育智慧需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但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未必就能增长智慧。获得教育智慧还应当直接实践。他的教育智慧来自他的教学与班主任的教育实践,学习理论不能代替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领悟。他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富于实践性、理论性与开拓性的科学事业。他愿意永远做一个班主任。多年来他从自己的班主任实践中学习,也从他人的教育实践中学习,这样他对班主任工作更加娴熟,也更加理性化、艺术化,教育智慧也得到更好的发挥。李镇西老师教导我们怎样“做最好的班主任”。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追逐自己设定的目标,快乐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班主任和班主任专业化,是班主任自我发展的目标,也是班主任自我持续努力的过程。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某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实现了,又有新的目标在前面。而做最好的班主任、班主任专业化,都是永远的追求。永远的班主任需要永远地学习。如他自己拿到博士学位以后,仍然继续当班主任,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坚持每天写随笔。社会不断前进,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不断发展,永远的班主任,需要永远地学习。这让我钦佩,我们当老师的总说自己忙,没有时间去学习,去看书,那李老师身兼百职的同时还能挤出时间来学习与写随笔,说明了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你乐意做,什么都可以完成。
李老师还告诉我们,要善于感受来自学生的爱,要善于感动这样才会幸福。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真不幸福,辛苦的教他们,他们却不懂得感恩。然而现在,我时常告诉自己,感动无处不在,需要自己用心发现!那天我忙了一天的课,感到又累又口喝,但由于在看学生,没法去拿水,但我有时间时打开以为空的水杯时,已是满满的一杯水,我想肯定是学生帮我盛满的。当时,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重重的包围着我。其实学生很单纯,他们能做的也就这些。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要我们成年人怀着儿童的情感去感受他们对我们的爱,有了感动我们就很容易幸福。
在报告会中他还提到他在武侯实验中学搞了一个特别的“五个一工程”,即:每天上好一堂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思考一个教育问题、写一篇教育随笔、读书不少于一万字。这所学校原来八成学生来自失地农民和外来工家庭,教师队伍很年轻,待遇并不高,但承担着比城
里教师更为艰巨的重任。经过一年的学习,每个老师平均读书10本以上,共写下教育随笔3000多篇,精神面貌变了,教育智慧也丰富了。每天中午,老师和孩子们都会读20分钟的课外书,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在每个班的家长会后,老师都会向家长发送《做最好的家长》一书,鼓励家长成为孩子的榜样和孩子的知心朋友,并发起父母和子女“共读共写”的活动,推动家长和孩子一起交流,并结合自己的家庭教育情况写读后感。在此我想起了我校在周校长与俞校长的指导下也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来促进师生的读书热情与丰富师生的知识水平,并要求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看来我们正朝着正确的大方向走着呢!
他还给我们谈到他自己的德育实践,特别提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应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然而后进生的转化有五点原则要铭记于心:1.相信学生,2.建立感情,3.允许反复,4.降低要求,5.鼓励为主,表扬无穷。回想起转化后进生的过程,我觉得自己并没有比别人付出更多,只是我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好了“三面镜子”:
一、显微镜:放大后进学生的优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关键是看教师能不能用敏锐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可以适当地夸大,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抑或只有“芝麻小”的亮点,但教师也可以将之说成是“西瓜大”,并毫不吝惜地加以鼓励,以激发其上进心,让后进学生看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一文不值,至少还有自己的“强项”,并努力经营自己的优势,不断增强自信,在自信的基础上越战越勇,取得更大成功。
二、平面镜:平等地对待后进学生。后进学生和优秀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是他们或许暂时成绩差一点、活泼好动一点。作为教师,理应一视同仁,要用平面镜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优秀学生也不可能样样出色,后进学生也不可能一无是处;相反,有的后进学生在动手能力上可能要比优秀学生更胜一筹。
三、望远镜:发展地看待后进学生。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总是在动态中发展变化的。优秀学生不可能永远优秀,后进学生也不可能始终落后。教师在看待学生时,要摒弃形而上学的观点,要用发展的眼光,充分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相信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后进学生也能“开窍”,向良性方向转化和发展。
28日一天听了段惠民老师的报告,段惠民现任教于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十五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班主任工作研究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曾荣获濮阳市名师、濮阳市劳动模范、濮阳市优秀教师;中原油田教育中心优秀人才、中原油田教育中心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优秀辅导教师、全国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全国十佳班主任等称号。段老师的报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幽默风趣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教育案例,发人深省,促人反思。
教师的收入一般都略高于民众的平均收入,事实上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教育本身不是发财的工作,它是一个良心职业。带着良心去教书,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教育良心,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具备的品格。
再就是蹲下身子去看待学生,这就是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把学生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人”。长期以来,我们常常站错了位置,总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学生是被动的受教育者。但现在我们明白了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更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这样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理性认知的堆积”。我们给予孩子们的不单单是知识,更是做人的准则。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和前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不例外。老师需要尊重,实际上学生更需要尊重,因为他们的心理不够成熟,不愿意听逆耳的说教,遇到挫折时更需要老师一个关爱的微笑或一句温馨的言话。若学生的心理上和人格能得到老师的尊重,他们反过来就会更尊重老师。教师只有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才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才能达到师生之间的融合。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放下的是师道尊严,收获的是一颗
又一颗信任、善良的孩子的心。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教育者的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段惠民老师讲了一个“永远的秘密”的案例。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否太复杂了,为了教育一个“偷东西”的孩子,开班会、选小记者、到监狱做采访、写采访报告、再开班会,最终才把真正的教育目的达到。其实我们认真想一想,这期间教师的引导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做人。学会用故事教育学生,把空洞的理念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教育做成震撼灵魂的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师的工作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让生命燃烧的火焰,给学生希望、光明、信心,而不是失望、绝望、和恐怖。段惠民老师说: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桂老师说:爱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学生需要的是雪中送炭的爱,恰如其分的爱,因为爱生智慧。恭敬而虔诚地爱惜生命,不要去践踏、折磨、摧残,这样的教师功德无量。
合上笔记,我的心中又多了几分力量。我想此次真是不枉此“看”,“满载而归”了!感谢李老师的精彩讲座,感谢这免费“精神大餐”,当然还要感谢自己的专心听讲。但愿,我们都能像李镇西老师一样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做一个幸福的教育者。静下心来教书,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