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悲寺外 读书笔记
读《大悲寺外》有感
《大悲寺外》讲述的故事很简单清晰:一个负责有牺牲精神的学监被一个无定性未长大的学生误伤致死,而后那位学生的灵魂也深陷愧疚、罪恶的深渊无法自拔。故事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开始讲述的,伴随着过去与现在二十多年的时间跨度,还依附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背景。这是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是一个发生在老师一学生之间的故事。作为一个教师,老舍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自然是得心应手的。然而作为一个学生、一个当代大学生,想要真正理解这里面情感精神的纠缠还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我很难把自己融入到当时的社会现实里来解读这篇文章,因为我所经历的学生时代与其偏差颇大,但换个角度想、师生关系或许并不是这篇小说的主题,罪与赎、渺小与伟大才是老舍想表现的中心吧。
知道丁庚出现在黄先生墓碑之前,我一直觉得这只是篇缅怀、沉淀、哀伤的小说,与我之前读的其他一些短篇小说一般。而等到丁庚带着强烈的戾气出现的时候,我有一丝被震撼的感觉。仇恨的惩罚不算什么,心底慈悲的宽恕更能吞噬一个人邪恶的灵魂。
我久久不能忘怀黄先生说的那句话,在他诚心扶持的学生们控告他、污蔑他后,他只极低细地说了一句:“咱们彼此原谅吧!”没说第二句话。黄先生体谅学生们的不懂事,希望学生会能原谅他,而他自己也需要多大的力量来原谅这帮残忍的孩子们啊!直到最后,同学们说天真的他“假冒为善”、“汉奸”,甚至要打他,这时一块砖头飞过来,打在他头上,他还勉强的笑着说,“不要紧,不要紧。”最后那一句“无论是谁打我来着,我决不,决不计较”深深撞击了所有的心,成了大家心中永远的悔,和此后一直纠缠丁庚的梦魇。直到这时,大家才真的是彼此原谅了吧,当然,除了丁庚。他不肯原谅黄先生,更不肯原谅他自己。他敏感地因为“我”的那句“决不计较”立刻小学不再教书,因为姓李的“决不计较”离开河务局,因为新娘的“决不计较”离开家漂泊,因为姓王的朋友同样的一句“决不计较”逃离了革命军。他始终不肯认清自己造下的罪孽,还固执地将一切归罪在黄学监“杀人不见血的诅咒在我灵魂上作祟”上。
这样的结局当然是不好的,虽然恶人有了恶报,但好人的善心善行没能感化做了错事的人,恶人的灵魂依旧是罪恶的。宁要玉碎不留瓦全,本是极其雅致的人,却有着如此刚烈的意志来拒绝妥协世界。
《大悲寺外》是老舍刚从伦敦、新加坡回中国,在其“第二故乡”济南时写的。受到国外基督教的影响,他与中国当时其他的作家的想法大相径庭。在那个社会大浪潮中,许多激进的文学研究者都鼓励青年用自己的热血与豪放不羁来拉动沉重的社会革命运动。而老舍则主张培养学生们完整的人格,人性化、善良、有责任感。只可惜他的愿望那么美好热烈,现实却总是冰凉冷漠,而他又偏偏是急懂现实的人。
这样的故事不会发生在如今的社会,但却能一直照射着现代现实的黑暗面。渺小与伟大,在现在看来、似乎只能是同归于尽了。
第二篇:大悲寺与少林寺不得不说的事-读后感
大悲寺与少林寺不得不说的事——读后感
看完这篇博文,第一感觉是这篇文章有明显的立场倾向——宣扬大悲寺的佛教“正统”,谴责少林寺的过度商业化和庸俗化,文章作者也明确说明了这一点。但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读者无法通过作者所提供的信息做到客观判断。因此,又找了一些不同观点,以接近所谓的“真相”。
其实老师在布置作业之前就已经给了很大的提示,或者说他的个人看法——政治。论少林寺现状与政治关系,大一点说是大陆佛教现状与政治关系。提示是,自古以来佛教是很自然地顺从世俗权力。对于这一点,不得不承认个人水平不够。个人无法思考出什么有建树的观点。
在中国特别是大陆,宗教在世俗的地位与世界的很多国截然不同。在欧洲一直以来教权都与世俗王权抗衡,而且大多数都是教权占优势。
曾经有一个法国国王与教皇产生矛盾,教皇就不承认他的国王地位。迫于压力(差一点被罢免),那个国王亲自向教皇请罪。碰巧,教皇去阿尔卑斯山度假。国王就在山脚下跪了半天,后来教皇大受感动就原谅了国王。表面上古代欧洲都是分裂的,其实它一直统一在教权之下。对于伊斯兰教,至今还有伊斯兰教政教统一的国家。即使与大陆同源同宗的台湾,政客为了取悦选民也要去讨好那些高僧。
而在大陆,一来就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姿态屈从世俗。传入汉地后,为了生存,即使在农作时不可避免的会触犯不杀生的戒律,依旧做出农禅合一的改变。皇帝一纸倡议就令全天下僧侣完全吃素。而今,社会主义市场化之后,佛教有会做何种的变化呢?我也不知道。
对于佛教是否应该入世,答案毫无疑义是可定的。大乘佛教不同于小乘佛教,就在于它已救度大多数的人,普度众生。佛教讲究因果轮回,讲究业力,讲究消磨业力已达到跳出轮回成佛。话说,日行一善胜造七级浮屠。为善以除业力也是佛家一直所坚持的事。
这么说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说:“我们修来的福,不用看别人脸色。”倒也可以理直气壮。
他通过商业化经营少林寺是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就有更多的收益就能帮助更多的穷人与孤儿,更大范围地为善。商业化有没有侵害他人的利益。这样有错吗?你要是谴责少林寺圈钱,也就是在否定它所做的善事,就是谴责那些因为少林寺商业化而得益的穷苦人们是在牺牲佛教的纯洁,有本事你养他们!最后那句话可能粗俗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我们不可能去否定为善,特别是在这个市场化的社会里。这也就注定了少林寺不可能成为大悲寺。少林寺本身就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在中国佛教中有很高地位。你让它脱离世俗,也像大悲寺那样,显然有些异想天开。
撇开这个不谈。如果突然有一天,释永信说,少林寺从此结束商业化经营,关了山门以能潜心研究三宝,他也要潜心修习佛法。这可能吗?即使你同意,政府也不同意,那些被少林寺救济的穷苦人也不同意,那些外国友人也不同意。对于那些穷苦人,少林寺给他们带来的可能是炎炎沙漠中救命的甘泉。对于政府,因为少林寺的商业化,给当地财政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财政政府会牺牲文化建设?这一点请不要反驳我。虽然,我们生活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理应政府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事实是这样吗?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而且很多国家已经明确法律禁烟。但为什么,在我国只是在烟盒上些一排小字?要知道,我国是烟民大国,有多少人正在受香烟的毒害。在许多人在遭受伤害时,作为以“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我国政府是不是更应该禁烟呢?不要想了!你知道每年烟草会带来财政收入吗?要知道在烟草上的财政收入要超过汽车。现在,要说少林寺结束商业化?呵呵,开玩笑的吧!
要这样看来,作为少林寺CEO的释永信乘飞机,开豪车,用最新手机、笔记本,用靓
号,就一下子变得可以理解了。你不知道上海同级公务员的工资显然远高于贫困地区吗?高薪养“廉”,懂不懂?虽说,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的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但公仆也是人,公仆看到手里流过大量的财富却不是自己的,手也会痒的。要是反对这点,小心为了世界和平,和谐了你。废话不多说。人家释永信赚的钱是属于少林寺这个集体的,作为少林寺的方丈,提高生活水平有什么错!人家又不是私吞公共财产,要是私吞也是少林寺内部的事,轮不到我们这些外人管。而且,少林寺又不是只为自己赚钱,他们也未社会做了很大贡献,反正比我这说闲话的大多了。那么,他们提高生活水平有什么错。很简单的道理,大寺的生活显然会优于小寺。我们不可能要求那些大寺也像小寺那样过苦日子。我们不应该以自己做不到的要求去去要求别人。自然,也不应该以佛教苦行的要求去要求他们。我们不是佛教徒,也不知道自己在身为佛教徒时会不会比他们做得更好。我们只是俗人。我们没有资格去要求他们。子曰:“严于己而 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那么,少林寺的做法就完全正确吗?少林寺一定要通过商业化才能为善吗?释永信作为商业和尚就合情合理吗?答案是否定的。看一看台湾的佛教吧。他们也教育、医疗、慈善,但他们没有商业化,那些资金完全是由信徒捐赠。要知道宗教办慈善的能力要远大于社会。在美国,大部分慈善事业都是基督教承办。少林寺大大可以,作为非营利机构,利用它的社会影响力,甚至国际影响力募捐善款。作用肯定能比现在的中国红十字会来得大。然而,为什么少林寺偏偏选择了商业化这条路呢?可能就是由于老师所说的某些政治原因了。
说完少林寺,就该说说大悲寺了。
刚听到“不执金银戒”是我觉得很神奇,可能是个人的思想水平太低。要知道现在已经不是古时候那个农业社会了。现在,资本的重要性有时候会明显大于原材料。钱作为社会相对稳定的等价物,已经与几乎所有商品挂钩。不碰钱就意味着,杜绝了很多人种福田的直接途径。大师!我可是炒股的,股农啊,难道还要我去和人讲价啊。佛教要适应社会发展,这是必然的。做一些适应性的改革也是需要的。特别是那个“一天一食,过午不食”的戒律,十分难以接受。这个戒律源于印地,与他们炎热的气候息息相关,往往因为炎热而降低生理活动,没有胃口,也没有大的消耗。但在汉地不是这样,我们是适合一日三餐的。你说,要是这么做是为了苦行也就罢了。但事实上显然不是这样。根据其他资料里曾在大悲寺修行的唐女士。你为了苦行,一天只吃一顿。但那一顿猛吃三四碗饭是怎么回事?用的碗明显比平常人的大好多又是怎么回事?你一顿暴饮暴食又饿人一天,除了摧残健康又有什么作用?
谈钱伤感情!那现在就谈一谈钱的问题。上文已述,大悲寺僧侣的生活完全与“毛爷爷”无关,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看完其他资料,恍然大悟。一个委员会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但随之而来的,传说中的至少几百万捐款,是在令人浮想联翩。一群苦修的僧侣,外出住宿是桥下,吃饭靠乞食,能花多少钱?没有公开的话,确实令人遐想。而且没有僧侣监督,如何保障委员会的人都是信仰坚定的人士。毕竟这个委员会是以大悲寺的名目接受捐款,那么大悲寺就有责任保证其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况且,作为刚考察期的人,不让他多多接近佛法反而每天刚重活,还少睡觉是为什么?为了洗去世俗气息吗?要是如此的话,更应该使其接近佛法。动不动就劳动改造,不会把人吓跑了吗?要知道在这个缺失信仰的国度里,在这以人为只为成功机器的社会里,有人主动接近三宝是是很难能可贵的事。
但不得不承认在佛文化的传播上,少林寺影响范围是要大得多,但在质量上,大悲寺确实会更加有效。释永信即使在电视上做再多的演讲,甚至专门开一个栏目来讲解佛法,也不及大悲寺的僧团亲自来过来得震撼。所谓纸上谈兵。说的再好,网页在精美,也不会比亲自实践示范来得有说服力。商业化毕竟是商业化,只会被当作旅游景点,看一看,拍拍照就结束了,禅宗圣地看起来更像一个吸引游人的噱头、卖点。很难让人和庄严高深的佛法联系起来。要是没人说,我也不知道少林寺除了少林功夫竟让还是禅宗正统,真是惭愧惭愧。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新世纪好和尚?限于水平限制,本人无法给出答案。少林寺商业化,也只是“资源合理利用的探索”。这篇博文让我最大的感触是现代社会,在中国宗教的尴尬。宗教到底该何去何从?引用曾经听过的一场讲座中的一句话,“我回到中国就是想亲自见证一下中国的未来。”
第三篇:外法史读书笔记
这部书的全称是《寻找法律的印记——从古埃及到美利坚》,由于定宇著。作者在导言中写道,“本书的作用,是希望在普通公民的阅读范围内,最终为法学赢得一席之地。它将能引导起公众对法学的一种兴趣,而这种兴趣,最终将转化为我们社会走向法治的一种动力和一种智慧”。其实,这是一本专业性并非那么强的有关外国法制史的书,但我读它,是因为它值得一读。此书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叙述手法,向我展现了法律的发展历程,历史浩浩荡荡,作者娓娓道来,也让我从另一个思维角度欣赏、思考,深有感触与启发。
传统的专业性较强的外法史书籍,通常清晰明确地将法律史按国家地区区分好,按时间顺序,从古代的楔形文字法、印度法,直到近代的德国法、日本法一路排下去。在各篇章内部,也按渊源、内容、特点、影响等从各方面分析此种法律。而读者就顺着这种理性思维,提纲挈领地审视外国法制史。
然而,本书自有其独特之处。书名中有印记一词,自然,作者也是要带领我们边走边看,边欣赏边思考,法律的印记从古埃及一直到美利坚,而我们的足迹,也从古代到当今,只要法律曾经繁盛的地方,便有我们驻足的身影。读这本书,深感此种“移步换景”,从地中海沿岸到古罗马废墟,从英格兰原野到风云变幻的欧洲,沐浴新大陆的阳光,回味环球法旅中的点点滴滴,陪伴法律一同初生,沉埋,重生,蒙尘,成长,繁盛。。这种感觉是难以言喻的,作为读者,不是对着图书馆里厚重的书查阅浏览千年的历史,而是像时空旅行者那样,亲身参与法律千年的沉浮。
我很钦羡作者在写这本书时所怀有那种激情,虽是写法律,又是写历史,却写出了一种昂扬与青春的气息,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著名的作家——房龙,以及他的那本《宽容》,同样如此,兼具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认知,能将读者带入法制史的风云变幻之中。写到这儿,不得不说些题外话。我们读与法律有关的书,有时是因为它的作者很有名,因为名气而形成一种先定的认知,然后读下去,边读边啧啧感叹写得不错。当然,不乏有些作者真的写得不错。然而很多时候,有些作者是为了写书而写书,为了研究法律而研究法律,久而久之,忘却了最初的梦想,最初的热情,展现给我们的也只是一些条条杠杠。我想,法律并不是生硬的,也不是纯理性的,它是有血有肉的。所以学者研究法律,包括出书,不可或缺的,是那份对法律的热爱。
读了本书第一章中的第六篇,我更坚定了这种想法。此篇题为“法律的天问:勇敢地安提戈涅”,讲的是民主政治氛围中,极容易产生“恶法非法”的观念。作者带领我们游览雅典著名的酒神大剧场,欣赏2300多年前上演的一出著名的悲剧《安提戈涅》,剧中的主人公安提戈涅面对至高无上的国王,反驳:“你的说话也能算法律吗?宙斯并未宣布过这样的法律,正义之神也从未定下过这样的法律要人们遵守,因此,我不认为你说的话是有法律效力的。”原来,法律即是天理与人情,而不是有权有势的统治者们个人的喜怒和随意咆哮。秉承着这样一种自然的法学思想,摒弃制定法律中各种专权与独断,去除研究法律过程中各种功利的思考,便是我所希冀的最原始却也最崇高的境界。
说过作者,聊过热情,让我们再回到这本书,谈谈几个我特别喜欢的因素。
首先要说的肯定是它的楔子,我不得不再次拿《宽容》与之作比较,因为我特别喜欢这两本书在娓娓道来前所下的这样一个引子。《宽容》中描述的是一个先知,以及人们怎样对待这个先知。其实说的就是真理由被误解到最终被证实,会有人付出,甚至会有人牺牲,但当世界重新迎接光明的那天,一切都是值得的。而我们也要用一种宽容的态度,面对那些未被接受的真实,或是未被证实的认知。这样的一个引子在《宽容》整本书中起到思想引导的作用,或者说它是一种隐性的思想。而在此书中,楔子向我们展现一幅远古的画面,一串神秘的足迹,他们从何处来,又要往哪里去,这样的哲学上永恒的问题,激起我们探索历史的好奇心。不过,这个引子比起《宽容》中的引子,还是略显单薄,思想性没有那么深刻。
接下来,不得不说书中场面的铺陈和渲染,以及对人物传神地描绘。初写楔形文字法,作者提到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太阳历、一大堆写在纸草上的文学作品……我们便如同置身于古埃及浩茫的沙漠,面前矗立着那座刻着《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记载着巴比伦昔日的辉煌。石柱上的开首语令人印象深刻,“我在这块土地上创立法和公正,在这时光里我使人们幸福”。我不禁想到,不同年代、不同阶级、不同思想的人对什么是“公正”和“幸福”总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谁能否认汉谟拉比的这句声明,的却是超越一切时空地表达了一切法律最本质的价值精神?
在写罗马法时,作者这样写道,“现在,我们就站在这尊司法女神的雕像脚下,满怀崇敬地,仰视着她那二千年不变的庄严面容,只见她神情肃穆,一手执宝剑,一手持天平,双眼被布紧紧蒙着。雕像的背后,可有一句简洁的古罗马法律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它天崩地裂’。”看到这儿,我记起了我们法学院在校运动会开幕式那天,就是呼喊着这句格言,当时还觉得挺好玩的,现在觉得这句话真是让人肃然起敬啊!
是的,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为了正义,不怕天崩地裂,不怕失去自己拥有的一切。像在这本书中特地描写的,古罗马著名的辩护律师、执政官和法学家西塞罗,他研究和整理了大量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法律文献,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学思想引入罗马,进而设计了古罗马从立法、行政和司法到诉讼、监察的一套法律制度,从而为罗马法学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然而,当他在罗马元老院里滔滔不绝地鼓吹“法治”、反对“人治”,鼓吹“公民自由”、反对“寡头政治”的时候,他被凯撒派兵赶出了元老院。可是,我们看到,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变幻,今日意大利,早已废除了君主专制,重新恢复了共和政体。昔日的凯撒、安东尼、渥大维及后世的罗马诸帝乃至墨索里尼等独裁者们,早已成为了万劫不复的粪土,只有西塞罗的共和理想和法治理想,超越了2000年的时空,依然像“润物细无声”丝丝细雨,飘荡在台伯河的两岸。
此外,本书除了讲述从古埃及到美利坚的法律史,还别出心裁地将其与中国做比较。中华上下五千年,拥有非常厚重的历史,然而,在法律史上,却是缺乏的。我们的历史,是人治的历史,而非法治的历史。就算现在,在“依法治国”的呼号中,我们的水平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第三章中提到沉默权的起源,1639年发生在英国伦敦下的李尔本受鞭笞案。第五章又提到美国著名的米兰达规则,“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说的话将会用作不利于你的呈堂证据。你有权会见律师,如果你请不起律师,那么,政府可以为你免费提供。”与此,我不禁想到这样一句古老的格言“正义从未呼唤任何人揭露自己的犯罪”,古代英国也有一句异曲同工的格言,叫做“人无义务控告自己”。我国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也提出了沉默权,然而,没有相关机制的配合,此次沉默权在中国的实行前景堪忧,效果可能并不明显。
其实,从这本书的引言、楔子到每一章、每一节,乃至每一节前的法律名言,到结尾的法学链接,都能使我有所收获。我也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在现代民主国家里,法的本质,都已从维护封建帝王统治的、以人民义务为中心、以暴力压迫为主导的“暴力之法”,转变为维护全体人民利益的、以公民权利为中心、以利益冲入的调节和谐为主导的“权利之法”。所以,现代一切民主国家的法典上,都明确规定了公民有许多许多的权利。要考查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如何,最简单的一个做法就是去考察这个国家的立法思想和司法准则究竟是以“权利本位”还是“义务本位”,究竟是以“国家利益”的名义去治理国家,还是以“公民利益”的名义去治理国家?是人民为国家、法律而生,亦或是国家、法律为人民的权利而设。这些问题,我想,一本书,两本书,给不了我答案,我也不需要一个书本上的答案。我所要的,只是我所生活的这个国家,用怎样的方式证明,他以及他的法律值得我们相信。这些,就是这本书所带给我的,而我,又迫不及待地想让将这些带给更多的人。
第四篇:《诺桑觉寺》读书笔记
读书与交朋友一样,要看缘分。有些书拿到手中翻开一页,便如饥似渴地继续下去,而有的书怎么读怎么进入不了情节,倍感遗憾。
刚读《诺桑觉寺》时,感觉简·奥斯汀的文风一变,不似以往的浪漫叙事风格,反而古怪精灵起来。读至半部,怎么也进行不下去了。看过电影后再重新阅读,感觉稍微好了些。仍是男女主人公婚嫁的故事,这万变不离其中的主题在奥斯汀的笔下诸多描述,却从不令人厌烦。
凯瑟琳出身普通,虽无过人之处,但却出落得讨人欢喜,越来越漂亮且干净利落。富有的艾伦夫妇把她带在身边,令人误以为她将会是夫妇俩的继承人。亨利是将军之子,一位牧师,谈吐不凡,具有绅士风度,凯瑟琳对他一见倾心,芳心暗许。享利明显比凯瑟琳更为成熟,一开始他并未爱上凯瑟琳,只是略有好感而已。但随着父亲将军的介入,一切发展都无法预料。将军误以为凯瑟琳将会是富有的继承人,他邀请她去诺桑觉寺小住,以便培养与儿子的感情。当得知一切是误会后,将军又迁怒于凯瑟琳,当晚赶她出了家门。回到家中的凯瑟琳不免伤心难过,好在享利不离不弃,赶来表明心意。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位名作家认为,男的没有向女的表露钟情之前,女人不应该当爱上男的。”奥斯汀略带讽刺的语气使得我们对凯瑟琳起初的表现有些担心,生怕她简单单纯,挑错了人。还好小妮子的眼光不错,享利知书达礼,气度不凡,实在是准丈夫的不二人选。因着读了许多哥特小说,敏感的凯瑟琳富有幻想,她以为诺桑觉寺里充满着神秘的故事,想入非非。
奥斯汀颇带调侃的语气为两人的交往断义:“虽然对于大部分比较轻浮的男人来说,女人的愚笨大大增添了她们的妩媚,但是有一部分男人又太有理智,太有见识,对女人的希求也只是无知而已。”男人和女人是如此不同,凯瑟琳不了解自己的长处,享利却对她竭力进步表示满意,良缘暗生,难以阻挡。
享利至始至终没有表露出过多爱慕凯瑟琳的心迹,但他从未心烦她。在得知父亲赶走凯瑟琳后,他与父亲争执,并立刻赶往凯瑟琳的住处,向她求婚。父亲蛮横不讲理,势利且庸俗,这些种种的恶为激发了他对凯瑟琳的爱意,他愿意保护她、爱慕她、拥有她,真正的爱从来埋在心里,无需多言。“将军的无理阻挠决没有真正损害他们的幸福,或许还大大促进了他们的幸福,增进了他们的相互了解,增加了他们的恩爱。”
人至中年,谈起爱情自然略有怯意,但是爱也许从未离开,它一直都在。阅读常常将我们无法体会到的人生展示眼前,或感触,或思索,或莞尔,或泪流……我们在故事中完整自己的人生,也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爱意一一在文中找寻,聊以安慰。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享利最终与凯瑟琳喜结良缘,对于终生未嫁的奥斯汀来说,只有笔下的圆满,才能了却她人生的遗憾。
第五篇:大悲寺疯狂敛财真相——辽宁省、鞍山市统战部领导莅临海城大悲寺调研
辽宁省、鞍山市统战部领导莅临海城大悲寺调研
溯源佛教网站讯
2013 年9月10日 上午,中共辽宁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刘大伟,鞍山市政协副主席、中共鞍山市委统战部部长王洪生,副部长王雪松等领导一行,由中佛协理事、辽宁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鞍山市佛教协会会长王博勤居士陪同,莅临海城大悲寺调研工作,受到住持妙祥法师、监院亲舟法师及僧团的热情欢迎。
在妙祥法师的陪同下,省、市统战部领导一行参观了藏经楼、经书流通处、斋堂和正在建设的七佛殿等处,对头陀行等僧团的修行方式及寺院建设等相关情况进行了细致询问,并对大悲寺在道风建设等方面作出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刘部长指出,寺院应不断纯正道风,加强僧人的佛法学习和实践,将佛教的优秀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造福社会。
妙祥法师代表僧团对省、市统战部领导,对佛教界和海城大悲寺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表示感谢,并向刘部长一行赠送了记录僧团修行方式的《解脱之路》光盘和“溯源”系列丛书。
海城市市长助理、市政府党组成员孔伟,鞍山市委统战部宗教处处长王廷州,海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杨福德,海城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尚德权,毛祁镇党委书记刘峰,海城市宗教局办公室主任武全胜等领导也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