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评优课的感悟与反思(修订稿)

时间:2019-05-14 23:2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学科评优课的感悟与反思(修订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学科评优课的感悟与反思(修订稿)》。

第一篇:语文学科评优课的感悟与反思(修订稿)

关于新抚区语文学科评优课的几点感悟与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们:

大家好!我们新抚区的这次语文评优课活动经历了2了多月的时间终于圆满的落下了帷幕,而我也很荣幸的作为一名评委参与了这次评优课的全部过程。常言道:“若非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各位老师精彩的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使我一直沉浸在对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深深感悟与反思之中。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又该如何谋求体现和达成有效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确实将新课程理念贯彻实施在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呢?今天借这个机会,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说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有不全面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和同行们,不吝赐教!

本次评优课,九年级选的课文是《心声》,八年级选的课文是《老王》,七年级选的课文是《羚羊木雕》,我在总体上做个初略的分析。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课标》提出的基本理论来看,现代语文教师角色不再仅是传统意义上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沟通对象。语文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不是单纯的教师,也不是单纯的学生,教师应当通过教育教学的意图、策略等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让学生享有独特体验、持续发展的权利。我们以往的常规教学往往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有的一套方法用了很多年甚至十几年,老师显得也疲于奔命。学生也万般无奈而且教学效果也显得收效甚微。通过这次评优课,从各位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新课标理念的呈现,得到了有关有效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方面的很多启发,使我确确实实觉得自己的思路和以前相比更加的清晰了,也更明确了自己今后要努力和改革的方向。

先说说导言部分。我觉得许多教师都能找到了一套适合学生的“主导”方法,创造与发挥语文教师的特有功能。新颖别致,不拘一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教学目标的联系比较紧密,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说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的老师采用诗句、歌曲或者是创设情景的导入,显得不落俗套。这里面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一些老师采用视频导入的方法,如50中学的吴娜老师《穆斯林的葬礼》视频,22中学夏

杰老师无声视频,秦丹老师的爱的视频,这样的导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使他们能够真正做到记忆深刻而且久久难忘,也给我们评委留下深刻印象,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今后在教学中所要改革和坚持的方向。为了能够在导入这个环节上多角度全方位的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我们也就可以调动多种的教学手段,做到不拘一格。适合的就是最有效的,有的老师在导言的设计上,和整个教育过程显不太符合。我想,整个的教学环节是个系统的工程,我们不应该为了导言而导言,它应该和后面的环节环环相扣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子和导入的功能。我们在做到新颖的同时还切记不要忘记有效性。

其次我想谈谈教学环节。本次评优课我们参赛的所有老师都能够做到环节齐全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够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善于改革陈旧、呆板、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重启发不包办,多讨论少讲授,多对话少问答,重过程重积累,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使整个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的氛围和教学效果。真正把 “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体现在教学过程与方法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体现了老师们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课改意识的加强。

在这个里面产生了很多的亮点部分。例如,华园中学的郭建伟老师采用的教学卡片法,详细设计了老王的名片,将其地位的低微、生活的悲苦明晰的表现出来。育才中学石媛媛老师指导学生圈点批注方法很细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9中的张丽君老师结尾的质疑环节,这样的授课方式就显得和以前常规的课堂教学迥然不同,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还有50中学王向军老师的现场的采访和模拟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张燕老师让学生的心灵对话去探究主题水到渠成,毕春梅老师让学生自选参与朗读的角色,臧鑫老师小组自演对话等。这样既加强了朗读教学和阅读教学,又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不断鼓励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独立发现。学生活动生龙活虎,丰富多彩。

指导朗读方法也多样,有的播放录音,有的学生分角色读,有的师生合作朗读。语文课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那么,讲读课的“读“就要特别突出,运用了这些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让学生沉浸在读后的想象之中。要想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有些教师范读很少,大部分老师让学生读的太少也是个缺憾。

练习巩固环节更丰富,有的续写,有的谈感受,有的表演,有的写颁奖词等等。操练形式灵活多样。有的老师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和教材的能力,她们真正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着、指导者。例如,徐丽萍、吴娜、宋丹、石媛媛、张燕等老师的课,她们能够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关注与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教学效果很好,活动力度大,课堂无死角,人人参与活动,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思想。师生双边关系和谐融洽,教师教态亲切自然,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宽松祥和的气氛,为师生的教与学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个体。正如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两个叶片。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在课堂上发生。这就需要教师用深厚的知识底蕴、广博的知识视野去处理临时问题。正说明了教师是一个智慧的职业。有的教师基本功不扎实,知识面狭窄,再加上教材吃的不透,所以很难处理临时问题。古人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语文课堂应是情趣最浓的课堂,充分展示素质教育的课堂,这份情体现在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很多教师课堂上缺乏激情,对学生缺乏热情,对文本更是缺乏入情的演绎,使课堂死气沉沉,缺乏轻松愉悦的氛围,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最后谈谈课文的结尾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尾部分的处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许多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并注重运用开放性设计。印象很深的有徐丽萍老师的安排的诗歌朗读部分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了文学语言的感染魅力,使学生沉浸在一种深深的美的享受之中,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值得借鉴,真正起到了对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作用。还有像华园中学郭建伟老师在讲《老王》一课时,设计了几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幸运的人?”“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不幸的人?这样的问题提出给与了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对于学生独立思辨能力的培养我觉得都是大有好处的。

“荆岫之玉,必含纤瑕,骊龙之珠,亦有微隙。”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极致的完美。语文教育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语文教育教学必须有法,有效的语文教育教学正是为了提高语文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语文教育教学观念,也正是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语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语文教育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与发展。语文教育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语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因此,有效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不

断的去寻求更有效的更适合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愿我们大家在不断的反思中共同成长。

(二)教学之中存在的困惑与探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使之更好的为我们所热爱的教育事业服务。在这里我也想提几点自己的思索和各位同行们共同的探讨。

首先我觉得我们要想真正的上好一节语文课我们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与机遇并存的社会,真实的更新往往在五年之内,甚至三年之内,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要不间断的去学习新的知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说我们讲《老王》,那么杨绛的其他作品我们是不是利用业余时间也应该去涉猎一些呢。梁启超先生在《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中提到我们首先要有业,其次要敬业,最后要乐业,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肯定都能做到前2点,但是乐业的问题我想是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是人的灵魂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我感觉我们目前的教学陷入套路、公式化、模式化、程序化。有的教师学法指导甚至生搬硬套,缺乏研究,缺乏特色,缺乏创新。学生教育中很难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刚刚我们国家发生了2件大事。一个是钱学森老先生的逝世,一个是新任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上任,我不敢说这2个事件有必要的联系。但是钱老在生前和总理说的最常说的问题就是我们国家为什么培养不出一流人才,就是中国的大学缺少创新的精神。其实我觉得,不仅仅是说我们的大学缺少创新精神,我们现在的初中教育也缺少这种创新精神,尤其是我们语文学科的教育更应该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解决问题,我们现在大部分老师的授课方式还都是按照模式化的标准来进行,比如说授课环节大致有分为导言、新授、总结、拓展、作业等这5个环节,所谓的创新和亮点也只不过是这个模式之下的产物,我们是否能换个全新的思维和角度去阐释和讲述语文的课程呢?比如说:打破一切常规的模式,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形式来讲解语文的教研课,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模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色,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与众不同之处,我觉得这样做才是真正意义的教研,如果教研致使教师平时上课的重复或者说只是环节上的重复和花样的翻新,那么我认为这就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的教学研究,所谓的教学研究

就是我们要探索出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模式,而不是要求全盘的统一。所以我们教研还只是停留在原始的模仿与无病呻吟阶段,为了特色而特色,为了亮点而亮点,那么特色也就不是特色,亮点也就不是亮点。我们要化绚丽于平淡,化浮华于稳重,要用最简单的道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最复杂,最刻意的安排与解决问题,有的时候问题的解决往往就蕴含在最普通的话语之中,而不必特意的去追求所谓的亮色与特点了,显得画蛇添足。这才是我们教学改革所应该遵循的方向和目标。

最后,还想说几句的是我们在课堂上和授课过程中,有的时候还是觉得讲课的面铺的太大,而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还体现的不太充分。我们在处理难点和重点的问题的时候应该彻底给学生讲解清楚,就好像用放大镜来解决问题一样,不要讲解一个问题浮光掠影似的一带而过了。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流于形式,而我们的老师也是疲于奔命,教学效果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善。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孟子在《孟子· 尽心》篇有这样一段话:“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最后希望我们我们今天到场的各位老师都能够以一种敬业、乐业的态度去工作,去学习,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我们最高的理想境界和人生追求。把我们无悔的青春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我们最喜爱的人。

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同行多多指教。

第二篇:评优课反思

今天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评优课,相比以往,不管是心态上,状态上,我都感觉今天能游刃有余,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一个过程。

这节课从我最初漏洞百出的设计到师傅帮我磨课,再到实小试上,直至今天能展现给大家,师傅的教导是功不可没的,就在临上课的前一天,师傅还打电话来询问准备工作如何,我很是感动,有了支持,也让我自信了不少,真的很感谢师傅如此耐心的教导,在这样一对一的耐心教导下,我受益很多。

从磨课到评优课这一过程中,我感觉到师傅教学的理念和我们的有很大的差别,哪怕是从单词教学上,也是千差万别,中年级单词教学应从简单的认读再到拼读,遵循词→句→对话式短篇教学,可我以前从来不会带着这样的概念去教学,只是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其实教学理念是支撑教学的重要导向,正是如此,我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往往比较陈旧,有时通过简单的模仿,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总让我觉得教学是一件头疼的事,总有“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跟随师傅一年多,在耳濡目染的氛围下,我感觉自己慢慢在适应教学,以前外出听课,我总是没有自己的见解,一概认为好,有时也不知道这好究竟好在哪,糊里糊涂的好,即使去模仿了,也达不到教学的效果,只是照搬了一个外框,实质的总是走样,这也是青年教师经常会犯的错。现在,对于一节课,我会有些许自己的看法,不再一概而谈,今天听了其他英语教师的课,我有很深的一个体会,在这之前的课我也是这么设计的,教授单词时,我会很平均地去分配这些单词的教学时间,用同样的方式去教学,单词没有归类,没有选择,难

易也不能很好的突出,方法单调,只是反复这样的过程,有时穿插一些游戏或是chant,都是毫无意义的,这些环节只是为了调节气氛,而不是真正被教师所用来促进教学的,就像师傅所说的,只是为了教而教,为了活动而活动,有时自己创设的情景看似很新颖,但是它的功能性不是很强,很多只是一种假意境,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阻碍,我们更多的是要贴近生活,创造真实的情境,唤醒孩子的思维,孩子只有通过大量的说,大量的口语输出,他们才能真正去理解,我以前的误区就是让孩子反复地去做,往往这样的效果是欠佳的,教学中应遵循会说→会做,学生只有会说了,才能达到会做,这个教学理念也会支撑我以后的英语教学。

我感觉自己最大的提升就是对课的把握,以前准备一节课,就像吃东西“囫囵吞枣”一样,我只会想着自己怎么去上,很少考虑学生的那头,对于课堂的预设很少,总是很理想化地来规划我的课堂教学,但是实际操作时总是让我措手不及,这是我去实小试上时最大的体会,学生们不在想象内的回答让我错误百出,完全打乱了我自己的教学,其实这是教学设计不成熟的一种表现,我以前总会把这种现象归为自己的调控能力不够,把责任推向自己的不成熟,经验缺乏,其实这是自己在设计一堂课时不够慎重的表现。和师傅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这一毛病,师傅点到,你备课时要考虑每个细节,哪怕是自己的一句话,或是你这个环节要用多少时间,都是提前预设的,不是你想怎样上就怎样上,不管是时间的把握,还是教学过程的把握,都要求预设,学生预设也是相当重要的。我顿时明白了,我的课堂教

学就是止步在我的“理想化”规划下,正是师傅的这一提点,我在今天的教学中特别注重预设,把握课堂的时间,教学进程,课前考虑的多了,课堂上就能让我游刃有余了。

评优课也告一段落,我收获颇多,感谢师傅在这过程中的指导,我会不断学习,多读时事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让自己能更大程度的进步!

第三篇:英语评优课课后反思

2008-2009学第一学期评优课课后反思

教师:吕静

本节课讲的是第七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询问某人身高:How tall are you? How tall is she/he/人名……?及其回答,复习巩固比较级和最高级。

一、成功之处

教学重点的突破。教学重点能够熟练的用第三人称询问及回答身高,巩固人称代词she, he的正确使用,即上文提到的人名或人,再次提到时要用人称代词替换,避免重复。关于第三人称包括的范围及使用,在以往的考试中是学生很容易错的知识点,因此在本单元学习句型时,我将重点放在了这里,而第一人称的问答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课后这一点与我的设想是一致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第三人称的学习和练习行了。在突破重点上,我主要是设计了用不同学生和名人的照片作为素材,让学生进行第三人称的练习。如出示柴静媛同学的照片,为的是由第一人称过渡到第三人称,利用这张照片我进行过渡和教授,而之后出现的照片我则放手让学生看到照片,按照以学习的模式进行两人之间的对话练习,让学生学会根据已有知识自主学习。在人称上,第三人称除了常用的he和she以外,还有人名、某人的家人如your father等类似这种人称,我都在对话练习中涉及了,如 How tall is Ma Lin? How tall is your mother? 同时,还给了学生充足的练习和表演对话的时间,让我及时地了解了学生的状况。

教学难点200以内数字的表达和centimeters tall连读较困难。关于100以上的数字表达并不是本节课涉及的重点,但是在关于数字只有在第三单元中出现了hundred这个词,为了课上避免在此处出错,在每练习一个新句型前,我都让学生先说一说要用到的数字。在学习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将自己及家人的身高记到书上,利用20分钟的时间练习这些数字的口头表达。这样也减少了课堂上不会读的现象,可以把更多的时间都用于练习句型。centimeters tall这两个词的连读没有像我事先预想的一样,学生还是较顺利的读出来的,因此此处我没有用到开始设计的练习方法,节省了时间。

练习方式多样,给学生充分的练习和说的时间和机会,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得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掌握的比较实。本节课,我的语言很简洁,没有过多的话,只有一些简单的口头用语,用语表扬和过渡到新的环节,达到学生能明白下面要干什么就可以了,这样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本节课采用的练习方式有单个说,主要用于简单的单词和短文口头表达,如数字的表达或第一人称的学习时候。两人说用的较多,主要是用于第三人称的句型练习。集体练习,就是拍手打节奏说,主要用于句型练习。用手拍节奏,由慢到快在到慢。这样的方式学生一直都很喜欢,句型练习的次数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同时还能让学生集中精神,因为结束时我并不说,都是看手势,所以学生必须集中精神。这种方法可以调节气氛,调节学生的心情。最后的环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根据所提示句型,练习说自己父母及自己的身高,并进行简单比较。这种练习,一方面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句型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在的五六年级的考试都出现了写作的题,根据要求写三句话。学生反映出来这方面能力很差,因此在本节课学习句型后,我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能够逐渐学会综合运用知识,然后再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复习巩固以学知识。

各个环节的衔接较自然。在进行第一人称学习时,我利用录音,让学生听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引出了第一人称句型的练习。在与第三人称句型学习时衔接时,我利用一名学生的照片,先问这名学生的身高,检查第一人称的同时,为引出第三人称作铺。然后再问其他学生How tall is she?, 这样就引出了第三人称,还检测了学生是否认真听了。这样也告诉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别人说话,老师会随时提问题。在句型学习和综合练习的衔接上,我在学生互相询问练习父母身高之后,播放了我家人的照片,并对学生用英语表达我家人的身高,这样为学生之后的自己练习做了一个样子。然后就过渡到学生自己的练习上了。

重视思想教育,主要是爱父母的教育。本学期,每单元后面的练习中都有些短文的内容,我要学生写时,发现学生写于父母在一起的很多,因此在进入四单元学习之后,我让学生结合所学的问生日的内容,写了一篇介绍父母及自己的生日,年龄和兴趣爱好的短文,并以口语表达的方式每节课按学号有三名学生背说。到第五单元,我仍然延续,在学习身高的句型后,说自己父母的身高。我告诉学生要多了解父母,因为父母的很多事情我们的学生并不知道,为此我就借机会让学生去问父母一些问题,并作记录。我希望能够尽我的一点力量,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父母,慢慢的开始爱自己的父母。

二不足之处:

1、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的不好。板书应该出示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出示的时机应该和课件配合好。而我在讲课时,本应该出示第一张照片学习第三人称句型时,学生边看着屏幕说,我便在黑板上写,结果在教学中我忘记了,结果在出示第三照片时我才在黑板上补上,时机很不适。

2、本节课应用到了100以上的数字,虽然不是本课书的重点,教参上也没有说必须将,只是让平时教学中带着练习。而我恰恰在平时练习时忽略了这点,没有练习。在本节课的复习和导入环节中,也没有设计这方面的练习。使得学生在后面的数字练习上不适特别的流利。

3、教学时间各个环节的安排还不是很合适。第三人称句型练习的时间很长,使得最后知识的综合运用说短文这一环节上没有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表演,展示。我觉得这是我这节课最不理想的地方。

4、练习的方式较少。本节课都是口头表达的练习方式,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题如选择题,或写得内容上。如最后的综合练习,在表演后可以让学生当堂课写出短文。

5、新旧知识的衔接不是很好。本节课,我没有复习前几课的内容,在课堂中也没有应用上,这样的课堂效率不是很好,虽然当堂课的重点掌握了,但是忽视了复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拿出单独的时间复习,效果“细水长流”的效果好,最后教师也很累。

6、对于学生的讲评价有,但是我认为还不是很到位。评价一名学生好,好的店是什么,没有提出。给学生的评价都是“good, very good”等简单的评价。这样学生怎么在提高,怎么在以后再进步,在好,我觉得我给学生的目的并不明确。

7、练习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还不够。课堂上对重点句型第三人称的练习学生掌握的很好,但是最后没有设计与考试形似的练习题。比如句型的选择题,这样的类型题是学生失分较多的地方。

以上是对这节评优课的一些反思,6点问题的是我今后要重点解决的,在今后的教学中,首要的是复备课一定要认真,在教学设计上一点一点地攻破问题。

2008-2009学第一学期评优课课后反思

七册 《I am taller than Mocky》

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吕 静

授课班级:六(1)

授课时间:2008.12.1

第四篇:语文学科学习总结与反思

语文学科学习总结与反思

语文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中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但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高中,尤其是高三,还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调控措施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 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教学反思

《学会合理消费》的教学反思

马继东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平台,力图创造宽松的、自由讨论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探索在教师指导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摘果子”,摆脱了教师的说教,使学生深受启发。

学生在看到那些令他们震撼的图片后,纷纷表示自己的零用钱太多了,没有想过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想父母挣钱的艰辛,没有想过还有很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没有想到还有很多失学的儿童,他们表示一定要节制自己的开支,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而且要多捐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同时表示一定要父母、老师监督自己。他们还想到了消费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适度消费、合理理财,建立节约型社会.耿老师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了很多,同时也从思想上反省了自己.....

下载语文学科评优课的感悟与反思(修订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学科评优课的感悟与反思(修订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课例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课例 上传: 徐洪宝更新时间:2012-5-14 14:45:00 课堂实录 师: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一首中国的歌曲,一首中国人必须听的歌曲。(课件:播放胡浩波......

    语文学科教学展示课之听课反思

    语文学科教学展示课之听课反思小学语文六年级杨霞2013年10月份是我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第二个月,作为新教师的我有幸观看、聆听了我校优秀语文教师的上课风采......

    教师汇报课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活动总结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给教师们创造一个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形成氛围,促进课程改革,我校于10月7日举行了2011年秋季教师汇报课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

    评优课简报

    县幼儿园开展秋季“教师评优课”活动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发展,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深化园本教研,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评优课有感

    评优课有感 三月十号元氏县教育局组织了评优课,作为教学研究活动,这次评优课的地点是我们学校,元氏八中和元氏三中的老师都来到我们学校讲课! 为了不错过这次学习的机会,我提前......

    评优课总结

    评优课后的自我总结 紧张的评优课结束了,以前从来没有感觉过上好一节评优课是这么的难,但这次的经历,却使自己感触颇多。 一基本过程: 本节《力的合成》重点介绍矢量运算的普遍......

    评优课心得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开学第7、8周我校开展了听评课活动,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他们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我捧着沉......

    一点感悟与反思

    一点反思与感悟 周绍莲 2008年我有幸到人大附中进修学习了四个月,转眼间两年已经过去,可我相信这短短的四个月,已经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长长的影响,这次学习,不仅开阔了我的教育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