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一辈子幸福的人
做一个幸福的守望者
我是一名教师,和许许多多的老师一样,是无数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教师中的一份子。业余的我喜欢吟诗,喜欢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喜欢把它编成我自己的《面朝讲台,春暖花开》:
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研书备课,上下求索
从今天起,关心孩子和讲台
我有一弯麦田
面朝讲台春暖花开
从今天起,和每一个孩子对白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堂课每一个孩子取个温暖的名字
落后生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
给每一堂课每一个孩子取个温暖的名字
愿你有志人终成栋梁材 愿你在学海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讲台春暖花开
不是吗?一袭疲倦回途,但咂摸一日日的课堂点滴,心头不觉涌起阵阵甜蜜,整个人似乎都漾在幸福的分子里。难怪说教师不老,因为他有幸福的滋养。当教师是幸福的,她精神上的富足没有哪份职业能比得上。记得06年下半年,我因为请产假,学校教师紧缺,暂时让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语文老师代课,没想到第一节课,同学们趴在桌上,没有几个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他们纷纷写卡片、打电话给我,说:你不在课堂,课堂都变得冷清了。前年去上海学习的一个月里,学生们也当着代课语文老师的面三番五次地问班主任:“凌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啊?”听到班主任的转述,我的心里幸福得比蜜还甜。
我想,不是我的教学有多么出色,让学生们多么留恋。可能是我比较了解他们的喜好,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教学贴近孩子的实际,让他们在学习中尽可能的学得快乐些、轻松些。我一直觉得,对于老师来说,要想抓住孩子的心,自己就得用心,用心去抓住课堂。因为教师的舞台在课堂。
我不擅长幽默,但我会设计一些小活动或小游戏,如上《端午的鸭蛋》前,我让学生课间学编鸭蛋络子,课前进行鸭蛋选美赛,旋转赛、单手握蛋PK等小活动,为课文的学习造势,学生们很感兴趣,能很快的进入和理解课文情境。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觉得老师带着他们一起游戏,在良好的情绪里,他们更容易亲近老师,把老师当成他们的朋友,甚至是他们的知己。
许多毕业的学生经常发信息给我,总会回忆起那些快乐的时光,他们说,还记得我穿着长裙给他们唱水调歌头。还记得《山中访友》一课,他们和我一起到操场上拾捡鹅卵石和落叶摆放在讲台上……不是他们提及,有些情节我真的都记不太清了。
还有一位高三的学生进入了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她打来电话,要我的相关资料,因为比赛要填写辅导老师,事隔三年,她竟然还想着我这个初中的语文老师。
去年到石李支教,小学的孩子对老师的依恋似乎更浓,有个学生每天都要发信息给我:老师,明天是你的课吗?老师,你睡觉了吧?老师,我的妈妈总拿我出气,你要是我的妈妈该多好啊……中秋连放三天假,假才刚放,她就发信息来,说,老师,我想你了。家人看了都奇怪地问是男孩还是女孩,所幸她是个女孩子,不然,我真辩说不清。话说回来,学生们这样喜欢我,依恋我,记住我,真的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让我更加热爱教师这份工作。
“有生如友,老师们的大幸福”
在我的朋友圈里,有一大半是曾经的学生。
有一次,我到上饶比赛,正值一个转到上饶就读的学生要参加高考。他的家长知道了,千方百计联系上我,让我和这个孩子聊聊。从二中毕业近三年了,他和我一点隔阂也没有,畅聊了一个多小时,话筒都握得发烫,后来,他到天津读大学,还特意打电话,和我谈学习,谈各地的风情。今年暑假,突然接到一个没有区号的特别号码,一接通,原来是这个学生从日本打来的,他哽咽地和我说起在异国对亲友们的思念,说起在日本边工边读的辛苦,我觉得,我们不仅是师生,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个马塘镇的学生,他学习很差,经常打架。
后来有一段时间安静了,因为,这小子谈恋爱了。更大胆的是他竟然把自己的相思公开在了作文里,而且有史以来第一次展现了他细腻的感情和优美的文笔。“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自己也是从年轻时候来的,对待早恋,我不想小题大做,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这样反而把事情闹僵;也不会大惊小怪,将事情满世界去说,让学生面子上下不来。在写作分析课上,我没有点名道姓,选读了其中的几段,和大家敞开心扉,和他们谈论爱情这一话题,用自己的故事,以过来人的身份警示他们。我发现,当学生知道我要说的竟然是恋爱这一话题时,所有人的耳朵竖得比平时还直,因为这是他们很关心的问题。这个学生可能没想到这样的文章竟然得到了我的理解,他的文采也第一次得到了表扬。很奇怪的,越是老师眼中的差学生,越渴望得到表扬,得到认可。一顶“好学生”的帽子戴在他们头上,他们真的也能创造奇迹。从那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上课规规矩矩的,也不再翻墙,和别人吵嘴。所以,我想说,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老师的信任会让他们不好意思坏下去,我们老师不要随意去否认一个孩子,更多的相信他们。毕业有四五年了,他最早在本田4S店做销售,现在在杭州自己创业,开了家快餐店,有空了就会和我聊聊。
都说老师是桃李满天下,我真想幸福地振臂高呼:我们当老师的,也是朋友满天下了。有生如友,不也是我们老师的一种大幸福吗?
“孩子会让你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和他们在一起,很幸福。” 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更应该保持心灵的纯洁,不让铜臭污染自己的灵魂。在各种补习班和家教日渐火爆的今天,我坚决不做有偿家教,不私自向学生收钱购买辅导资料。07年我儿子周岁,有家长很固执地将六百块钱塞到我的手中,这位家长和我关系很好,应该算是好朋友了,当时我把钱收了下来,一边托上海的丈夫,到周大福金店买了个生肖吊坠,在学生生日前几天送给了那位家长。这样,当学生们用澄澈的眼睛凝望时,我站在讲台上才不会因自身的污浊感到愧疚,感到不安。
在前些年的汶川捐款上,学生们自发组织到街头到各大小店铺募捐,他们激动地跑到我家,让我给他们写街头募捐传单,学生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毫不犹豫掏出五百元钱捐放进他们的捐款箱,并加入他们的队伍。孩子们非常激动,认真地给我鞠了一躬,那年,我所在的这个班级是全校捐款数额最多的班。我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他们会让你看到这个世界无比纯净,无比美好的一面,并时时地感染你,打动你。
在学校,我除了担任语文和兼任初三历史教学工作之外,还担任了校团委的工作,每学期都要组织开展大量的活动。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近几年,我几乎年年上了公开教学课,什么送教下乡,县级交流示范课展示,外校来人听课等等活动。去年的支教,因为放不下孩子,孩子们也舍不得我,所以,我既担任了石李小学六年级的语文和班主任,而且还兼任二中初三一个班的语文。两边跑,确实有点累,可是身心却是无比欢悦的,因为,在这种充实的生活中,我体会到了工作的乐趣、生活的多彩、事业的成就感和人生的崇高价值。和孩子们在一起,真的很幸福,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一份可以和孩子朝夕相处的事业!
也许有人会说,当老师是幸福,但很辛苦。曾经的我也一直这样认为。有件事却改变了我的心态。去年支教刚开学,因为我的身心还没调节好,疲累的我试着用备课纸写了封信给教育局局长,没想到,开学那
么忙,收到信的当天下午,朱局长就特意抽空到我支教的石李小学去看我,从身体到工作,从工作到生活,从学校到家庭,和我聊了近一个小时,和蔼亲切就像是自家的长兄,让我感动得涕泗横流。他说,一个好老师,要做到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因为好的身体是工作的前提。
一席话打开一扇窗。原以为当老师就是累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当老师辛苦,但幸福。当一辈子教师,就有一辈子满满当当的幸福,工作的幸福可以让身心在精神的愉悦中得到滋养。好的老师应该也可以做到两者兼顾,让孩子们看到一个活力四射的自己。是的,为什么不换一种心态呢,我们不该让自己面黄肌瘦,而应让自己满面春风,带着年轻的心,满腔的爱,一路追逐一路欢歌,让你我的师德光辉激发出孩子心灵的阳光,让健康的你我一起谱写美丽的教育诗篇!
如果还有下辈子,我会说:我愿意,愿意再做一个幸福的守望者,守望这个神圣的三尺“麦田”,面朝课堂,春暖花开!
(作者:万年县第二中学凌云)
第二篇:读书人,幸福人
读书人,幸福人
姓名:陈丽学校:八都小学
题记:一个优秀的教师,不能局限于只读专业理论书籍。博览群书,才会让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而带给我乐趣最多的莫属《教师博览》了。为了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丰富教师的教学知识和方法,学校为我们征订很多教学杂志,而我就选择了《教师博览》。因此,我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本书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关于教育前沿咨询的栏目“视野”,有关于各个领域的名家名人介绍栏目“人物”,有关于国外教育专访的栏目“瞭望”,有关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手记栏目“耕耘”,还有关于人文、科技、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博览》——她犹如一座灯塔,当你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迷失方向时,她会为你指明航程;当你需要帮助时,她会为你伸出援助之手。
记得刚毕业初上讲台时,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如: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如何激励学生?„„这些问题让我束手无策。面对实实在在的教学,面对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学生,平时所学的教学理论显得那样地抽象和宽泛,讲台上的我显得那样地脆弱和无力。在课堂上,有时候看见大家纪律乱了,心里一恼,脱口而出:“谁没有遵守纪律啊?我看是谁在说话?”这样的话一点效果也没有。想着每天都要给学生上课,看着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没有提高,我心急如焚。新世纪的教师是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和能力,需要更多地运用教育智慧来教孩子,而我在教学上没有任何创新,我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我想只有学习和反思,向名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育智慧,并形成自己的心得智慧。而《教师博览》的到来帮我解决了所有的困惑,通过它,我不断在提高高自身素质。
我徜徉在这片书海之中,体会它带给我的无限乐趣和人生真谛。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是神圣的,但更是平凡的。把教育看的过分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的过分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作为教师,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应该认识教育的这种特性。我们在感受教育的普通和平凡的同时,也领略了教育的伟大与神圣。
《教师博览》让我们能够深入教师的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看到了教育的一种境界、一种风景,也激励更多的教师能够象这些普通的老师作者一样,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读书是幸福的事,读书人是幸福的人!
第三篇:读整本书 做幸福人2
读整本书,做幸福人
——xx镇xx小学六年级部开展“师生共读《草房子》话纯美”读书交流会五月以来,xx市xx镇实验小学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读整本书,做幸福人”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并且分级部开展了读书交流汇报活动。这段时间是孩子们觉得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
5月21日下午,由张xx老师指导的六年级部读书汇报交流会如期进行。张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进曹文轩叔叔的小说《草房子》,作品主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孩子们在一起交流、讨论,诉说自己对书中人物的喜爱,表达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这的确是一堂难得的、非常成功的课外阅读“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汇报交流课,给所有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中层及所有语文教师一起参与了此次活动。
第四篇:读书人是幸福人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一切。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做人的原则,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者;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的书,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说,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说,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小题1】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7个字):。(2分)
【小题2】第①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作者认为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是因为2分)
【小题3】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1分)
【小题4】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小题5】文中说:“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我们在课内也学过《论语十则》请任意引用其中一则,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思考和体会。(2分)
引文:思考和体会:
答案:
【小题1】(2分)读书人是幸福人
【小题2】(2分,每空1分)精神 他们只拥有现实世界,缺少更为浩瀚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小题3】(1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提出上段和本段的分论点。
【小题4】(3分,意思对即可)
先提出本段论点读书使人追求崇高情趣高尚(1分),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读书对人的良性影响,再举自身的事例论证读书给人的幸福,最后引用笛卡尔和雨果的名言,用道理证明读书可以使人向善避恶(1分),从而论证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中心论点(1分)。
【小题5】(3分)开放题。
引文正确书写无误(1分),思考和体会扣住引文观点(2分)解析: 略
第五篇:读书人是幸福人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2
作者:加入日期:10-09-0
4课文一】
《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
【教学要求】
1、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
2、能边读边归纳文意,感知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能唤起对本单元其他的相关联系。
3、能对文中某些内容作注释,逐步养成翻检工具书的习惯。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都听过这样一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什么意思呢?学习不能偷懒!读书学习是非常苦的一件事情。
我想做个调查,大家都认为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么?(多数同学说“是”)
那么,北京大学的王冕教授却说“读书人是幸福人”又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3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读书人是幸福人》,来改变你们的这种陈旧的观点。
一、基本知识
1、作者:(板书)
谢冕: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诗学理论家。50年代后期,谢冕作为中文系学生,在北大逗留时间最多、最有感情的是北大图书馆和分散在全校大大小小的图书阅览室。他是宿舍、饭厅、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竞走者,常在下课后到图书馆看书,就免不了用书包占座。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图书馆“是动荡学海中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港湾”。
谢教授曾经动情的回忆这段青春的记忆“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成长有赖于名园的熏陶、名师的指点,也有赖于这座著名图书馆的灯火,它是我们青春的欢乐和痛苦的见证,如今它已成了点燃在心灵深处的恒久的光明。”
由此可见,我们说,谢冕教授是充分感受了读书的幸福后才能由衷的发出“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心声的。
2、说文解字:(板书)
(1)加惠:施惠,给予好处。
(2)往哲先贤:历代贤明、智慧之士。哲,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
(3)睿()智:英明有远见。睿,看的深远。
(4)卑()鄙():
二、教学过程:
这是谢冕教授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最初发表在1995年7月19日的北京《中华读书报》上。后来收入《永远的校园》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在这本书里抒发了对北京大学的热爱之情。这种热爱源于北大所给予每一个“北大人”的文明滋养,也包括对北大图书馆的爱和对所有读书人的交流、交往的幸福回忆。可以说,作者对读者的幸福主要是在北京大学这样的文明圣地感觉到的,所以在理解本文的抒情和议论主题时,就要先从“北大”说起了。
(一)快速阅读: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给大家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来体会作者的读书的幸福,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2、集体合作、探究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情节和结构。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那一句?
TS:“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人是幸福人”呢?
TS: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直接阐明了读书人为什么是世间的幸福人。他总结出了“两个世界”的观点(“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一”个是人所共有的“现实的世界”,另一个就是“为读书人所独有的”“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确立了“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主要观点。他还由此想开去,提出了以是否具有阅读能力来对幸与不幸作区分。认为:“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种丧失是“不可补偿的”。由此,作者在财富不平等和权利不平等之外,又提出了“精神不平等”,这是由“拥有或丧失”阅读能力所体现出来的。
以上是第一段所提出的,作者的观点十分新颖,表述也是直截、明朗。
(2)那么,阅读究竟会给人带来什么呢?
作者在第2自然段对此做了概括说明,“能多识草木鱼虫之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也能“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总之,正如作者所说,人们正是通过阅读“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这一段的中心句识那一句呢?
“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世界。”
(3)那么,阅读除了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知识”外,还由什么作用呢?
来看第3段,第3段得中心句是那一句?
“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作者用整个第3段来说明这一核心思想。
作者说:人们正是从读古今圣贤、才俊的书才学得人格和学会做人的。这是总说,后面用了8个小句子来作具体说明,名人、伟人,古人、今人,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中国人、外国人,众多实例,一一援引,又表述得言简意赅。最后作总结,“一个读书人,是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4)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
这里,作者对书得品味、质地、价值和档次作了优劣、高下之分。作者这种谨慎得区分,也提醒我们“开卷有益”的“卷”要做品味、质地、价值和档次的区别对待。
作者不仅告诉我们读书要读品质优良的一类,并且直言自己“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厌恶暴力,同情弱小,心灵纯净,富于正义感,情趣变得高雅,从幼年到成年,一步步向人间美好境界前进。”
读到这里,回忆一下刘心武的《十首足矣》。香港一家文化机构举办了一项“最受欢迎唐诗选举”,结果投票者从上万首唐诗中选出10首来,评选出了10首 “最受欢迎唐诗”。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仅仅是因为这个活动么?不是!真正促使作者写作的动因正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和对美好人性和良知的呼唤,以及优秀文艺作品对人的心灵的陶冶。
作者接下来又引用了笛卡儿和雨果的名言,一说“向善”,一说“避恶”,也都证明了优秀的书籍多人的教育、感化功能。
这一段的中心句:“读书使人向善……读书使人避恶。”
(5)至此,文章完成了论述。
最后一段“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独句成段,点名主题。
中心句:“读书人是幸福人。”
(6)文章结构:总——分——总
(二)、写作特点:(板书)
论述性散文——夹叙夹议——以议带叙
文章层层推进,逐章显志,把读书能从时空角度扩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拥有这一核心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
总结与引申:
我不知道,学习了这一课后,大家还有谁认为读书是苦差事的?
我们都知道“希望工程”、“红凤工程”。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没有学上,没有书读。
大家有没有看过的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扮演小老师的魏敏芝,就是实实在在的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图)以及中国摄影家解海龙于1991年4月在安徽大别山区拍摄的照片《我要读书》,这张照片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图中主人公“大眼睛”苏明娟,都是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
我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上学、读书,学习知识,陶冶情操,难道不应该是幸福的人么?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结构,找出文中的中心观点和各个分论点。
2、体会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含义,了解好书对人的影响。
3、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选择书籍,培养他们读好书的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本文的结构,找出文中的关键性语句。
2、体会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含义,了解好书对人的影响。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曹禺假洗澡真读书》的故事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
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来看待曹禺的这种行为的呢?(请学生起来回答)曹禺不肯洗澡一心想看书,这是因为在曹禺看来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是一种幸福。
其实不光是曹禺,在古往今来也由众多的名人对书爱恋不已,也为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吧。
(出示ppt)
为什么他们如此爱读书?为什么读书能让人觉得幸福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读书人是幸福人》一起去看看找找答案吧。
二、作者介绍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
谢冕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
三、讲授新课
(一)总体感知
速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议论文
(2)中心论点是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
(3)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
(4)作者提出了哪些分论点(中心句)?
①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②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③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总结: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物质方面论述了读书对人的影响;而第二、三两个分论点则是从精神方面论述读书对人的重要作用,层层深入,充分有力。
(二)精读课文
1、阅读第1、2段,说说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
明确:(1)读书人拥有两个世界 :现实世界(人人都有)和更丰富的世界(读书人独有)
(2)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他人世界。
“不仅多识草木虫鱼, 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 饱览存在与不存在的奇风异俗。”
2、阅读第3段,思考:
(1)在本段中,作者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阐明分论点?
明确:举例论证
(2)作者具体以哪些事实为例?
明确:《论语》、《史记》、《正气歌》、马克思、鲁迅、列夫·托尔斯泰、歌德、拜伦
为了说明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用八个事例加以说明。这些事实涉及古今中外,使说理全面而充分
(3)本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分析说明。
明确:夹叙夹议。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的事实铺叙,强有力地支撑着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这一分论点。叙议结合,以议带叙,主从分明。
(4)补充:文化常识连连看(ppt)
3、阅读第4段,思考:
(1)本段开头作者指出“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而不说“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为什么?
提示:强调这里所指的读书人不是卑鄙和奸诈的读书人,这里所指的书籍是对人能起积极作用的书籍。
(2)书有好书和坏书。那么,好书和坏书给人什么影响?
明确:好书:使人向往高尚、厌恶暴力、同情弱者
(引用)笛卡儿:读书使人向善、使人情趣高雅、趋避凡俗坏书:宣扬暴力等
(引用)雨果:读书使人避恶。
(3)请你举例说说: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
(请学生来谈,教师在此环节中要加以引导,指导学生去辨别书的好坏。)
4、畅所欲言:请你谈谈自己读书时的感受?你有过幸福的时候吗?
(三)体会句子含义
本文虽是一篇议论文,但文章的语言还是值得一品的。
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明确:一本好书,能给人以人格上的影响,使人向善。(比喻)
2、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明确:好的书籍,能提高人的认识,提高人判断是非的能力。(比喻)
3、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明确:阅读可以使人获得自身经历、经验之外的无限多的知识。
四、以小游戏总结
请同学们用“读”“书”“好”三个字来搭配造词句(不超过四字)
(示例:书,好书,读书,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好书好,好读书好,好读好书,好好读书。)
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多读好书,好好读书,去体会读书带给你的独一无二的幸福!
五、课后延伸作业
1、下面一段话用了“博喻”的修辞格。请体味语境,参照画线句的结构和字数拟写出中间两个比喻句的喻体。
朋友,给你一颗青春的种子,把它播进胸膛里。希望它在闹市,是一盏明亮的路灯;在原野,是;在江河大海,是;在寒峰之巅,是一株乐观的雪莲。
2、读一本好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或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