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时间:2019-05-13 00:2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第一篇: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十三 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2、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3、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

4、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修养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

3、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若干分论点的方法;

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

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人生幸福的重要意义。【课时安排】

一课时(据教学大纲应安排二个课时,现根据试讲要求进行一课时的教学)【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文通字顺(注音、释义)

2、第一印象(领悟、疑惑)拓展:

语文素养:1.语文综合知识 2.情感意志 3.听说读写能力

二、导入新课

1.提问:读书于你是幸福的事吗?为什么?

2.老师自身感悟:改变命运——痴迷执著——实现价值——终身受益。

假设当年不曾读书,眼界、思想、灵魂的禁锢即如故乡那个一辈子终老于山村的老妪!

三、作者简介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日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四、逐段分层赏析(提问与拓展)

(一)第一部分(第1段):读书幸福

1.本段中心句是哪句?请找出作者展开论述的关键词来。体会本段正反论证的手法。

中心句是:“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2.拓展: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家庭的穷富、外貌的高矮美丑、遭遇的逆境顺境、别人目光的青睐白眼,但上苍赋予了每一个人的大脑积累都从零开始。脑海里装下了什么,全由自己决定!

所以说文字的发明,是世界文明的里程碑,书籍改变了个人和世界的命运!

古有言:“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吸引一代一代读书人勤奋好学以成就博学多才、成为国家栋梁、民族的英雄。著名成语有“凿壁借光”(匡衡)、“悬梁刺股”(苏秦)、汗牛充栋、学富五车等。

近当代有从湖南韶山村走出的酷爱读书的少年毛泽东择闹市取静读书,成为国家主席也是卧榻半边皆是书;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总理。

(二)第二部分(2-4段):读书受益

1.这三段围绕哪些中心句而写?学习中心句于段首段尾总结的写法。

具体分述了阅读能给人带来“丰富的知识”,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强调了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

作者在第2段点明,读书“能识草木鱼虫之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也能“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总之,正如作者所说,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第3段的中心句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作者强调,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2.体会本段夹叙夹议的手法、排比比喻和修辞手法的应用。

排比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总结:这排比句,运用古今中外八个事例,充分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中心句,也即分论点。使论据显得全面而充分,论证显得有力且可信。

拓展:

(1)孔子:首创私学,让教育普及,一生为仁爱学术奔走呼告,被尊为“圣人”、“万世师表”。

《论语》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司马迁:汉武帝期挺身为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仗义执言,因言获罪受宫刑之辱,发愤著书、秉笔直书写中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虽身在汉朝,仍能秉笔直书把刘邦的劲敌以英雄形象项羽写进本纪。(3)《正气歌》:南宋末代右丞相文天祥所作的诗,创作于元大都的监狱中,受尽威逼利诱而写。该诗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名句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德国籍犹太人。因终身为共产主义理想奔走呼告,在资本主义社会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的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与妻子燕妮一生充满困苦和自我牺牲,但为当世和后世共产国际理想作出伟大的贡献,在政治、经济、哲学方面颇有建树,毕生心血著就《资本论》。(5)鲁迅:为拯救国民的“劣根性”(自欺欺人阿Q精神、麻木、喜围观等)弃医从文,以笔为匕首投枪,以杂文、小说与黑暗势力与拯救国民性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6)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劳动,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等(反映沙皇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兴起是的社会矛盾)。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大步”。鲁迅评价: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

(7)歌德(1749—1832):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擅长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1774年发表了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反唇相讥轶事: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行的小路上和一位批评家相遇了。“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批评家说。“我恰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

名言:“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世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白活等于早死。”

(8)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普罗米修斯》、《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名言:“逆境是通向真理的第一条道路。”

“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 比喻

(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总结:通俗明白地说明了读书能使人向善。

(2)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总结:证明了读书使人避恶的功能,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拓展:

(1)读书人中卑鄙和奸诈之人:若只以读书来求功名利禄,而未见圣贤书中的人性崇高和情趣高雅,则难免沦为庸俗,乃至人性之恶。

秦桧:宋高宗宰相,“十二金牌召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

民间为解秦桧之恨,用面团做成他的形像丢入油锅里炸,称之为油炸桧,后来演变成今日的油条。今日之贪官奸商等投机取巧之辈,不少都是苦学多年但未从书中汲取得真正精华的枉读诗书之人。

岳飞墓前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孟子“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三)第三部分(第5段):独句成段,点明主题。本段的中心句为“读书人是幸福人。”

五、写作特点归纳

(一)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总结: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在文章开头,作者明确提出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他还拥有现实世界之外更为丰富也更为浩瀚的世界,接着,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最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再次重申:读书人是幸福人。

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物质方面论述了读书对人的影响;而第二、三两个分论点则是从精神方面论述读书对人的重要作用,层层深入,充分有力。

(二)第三段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分析说明。

总结:本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的事实铺叙,强有力地支撑着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这一分论点。叙议结合,以议带叙,主从分明。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一个主要特点。

论述性散文——夹叙夹议——以议带叙

六、小结:让我们都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是确定的“世界读书日”,也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纪念日;我们中国也在生活节奏日益紧张,时代逐利而烦嚣,刷微博、玩游戏填充了本已稀少的空余时间的当下,紧迫呼吁“涵养一个书香中国”。

大家虽然还没有读太多的书,但一定要记得“开卷有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可以让自己安身立命的书(专业知识、急救知识)、修身立德的书(古今中外人物传记)、增长见识的书(天文地理历史哲学)、陶冶情操的书(美文随笔)。

同学们一定要少壮多努力,学古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让自己通过读书成为一个幸福自豪而高尚高雅的大写着的人!

【板书】(详见幻灯片)

一、总分总的文章结构

二、夹叙夹议、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

三、排比、比喻的修辞应用

【作业】

1、学生可参看老师书目或自己选择,养成每月读书一本以上并做摘录和写心得的习惯的好习惯。

2、读史铁生《命若琴弦》、《我与地坛》;读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观看美国女孩莉琦的女孩的《你如何定义你自己》等励志演讲视频。她26岁身患异病(身高1.57米,天生“零脂肪”体重只有30公斤,她的一只眼睛看不见),从呱呱坠地起就被一生判了死刑,17岁起就被网友形容为“世界上最丑的女人”,但她在父母朋友的爱与鼓励以及自己超常的乐观和努力下,通过刻苦读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大学学业,并用写了三本书,她还试图致力于推动美国反欺凌法案的通过,逐渐收到身边人和网友的尊敬和爱戴,而今大家称她为“最美的女人”。她和上帝掰手腕,她赢了!

第二篇:教案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学目标1.学会对文中内容做注释,养成翻阅工具书的习惯。2.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比照联读、扩展阅读等阅读方法。3.能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热爱读书、积极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教学重点

1. 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字词句,边读边归纳大意,感知文章深刻内容。2.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体验“读书人是幸福人”。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开展小调查

1.你读书的感受:A.苦 B.苦中有乐 C.乐 D.乐中有苦

教师引导 选择A或B的: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选择C或D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 2.你读书的目的:A.考出好成绩 B.让家长高兴 C.获取知识 D.不知道 教师引导 选择A或B或D的: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选择C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

谢冕说:“读书是幸福,读书人是幸福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谢冕的幸福生活„„.(课件展示)本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抒发了对北京大学的热爱之情。这种热爱源于北大所给予每一个“北大人”的文明滋养,也包括对北大图书馆的爱和对所有读书人的交流、交往的幸福回忆。可以说,作者对读书的幸福主要是在北京大学这样的文明圣地感觉到的,那么,读书人为什么是世间的幸福人?

二、讲授新课板书:读书人为什么是幸福人

(一)(泛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1.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引导学生从找各段的中心句入手去感知)第1自然段: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第2自然段:阅读能增广见识,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第3自然段: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第4自然段:与好书结缘能使人“向善”、“避恶”。

最后一自然段是:读书人是幸福人。(也是全篇主旨)2.理清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

教师引导:全文各自然段之间是总——分——总的结构关系。作者的思路是先总说

“读书人是幸福人”的根本原因,再分述读书能增广知识、陶冶精神,与好书结缘能“向善”、“避恶”,最后再重申主旨,与开篇呼应,用“所以——”句完成因果论证。即课文最后一段:“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个结论句,是逐层深入论述的,是全文主旨,与开头呼应。(提醒学生体会作者思维的严密和逻辑的清晰)

(二)(精读)品读课文,结合学生阅读经历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

1.学习第1、2自然段。①学生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②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请找出其中理由。(引导学生用自然段1、2文中语句来说明)现实世界(人人都有)自然段1:读书人拥有两个世界更丰富的世界(读书人独有)不仅多识草木虫鱼

自然段2: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他人世界 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与不存在的奇风异俗③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如果学生谈不好,教师可先谈自己的体会,给学生做个示范)④归纳总结:读书可以增长人的知识。2.精读、美读课文第3自然段,讨论问题:

①上节课布置了课外作业——查阅几个国内外名人名作的故事及内容等资料,请同学们简要谈谈。教师通过练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能,检查其作业情况,也便于记忆。

(教师请几个同学来简要讲讲,并及时表扬学生,鼓励学生要养成翻检工具书、查阅学习的好习惯。)②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并仿照课文句式把它写出来。

从 学得 ;从 学得 ;从 学得。(言之成理即可)归纳:读书可以陶冶人的精神。

③本段与上段的关系。(提示学生注意本段开头的关联词)首句中的“不仅——而且——”是什么关联词?(递进)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起承上启下作用。理解:自然段1、2说明读书能使知识增广,自然段3说明读书能使人格高尚)

④让学生判断本段使用的典型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例证法;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3.学习第4自然段。

①请一组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找出中心句:“与书本结缘,做一个与崇高追求、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②学生寻找并读出“读书使人向善”的句子。(“对暴力的厌恶······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③教师以学生喜欢、熟悉的文学形象(如关羽、曹操、令狐冲、东方不败等)为例,从人们包括学生对这些人物的褒贬态度出发,引导学生理解以上语句。④书籍有多种多样,有好书和坏书。那么,好书和坏书对人有何影响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结合文中作者的感受去正面引导学生)

好书:使人向往高尚、厌恶暴力、同情弱者(引用)笛卡儿:读书使人向善,使人情趣高雅、趋避凡俗

坏 书:宣扬暴力等(引用)雨 果:读书使人避恶 ⑤教师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书籍,让学生举例说明对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的理解。

⑥教师拓展提问:同学们,读书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这么大的力量、有这么多的好处,你愿意做个怎样的人?你愿意生活在怎样的社会?(教师引导:希望从今多读一些好书,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⑦归纳:读书可以使人情趣高尚、趋善避恶。

三、归纳小结

1.体会为什么作者会从这些方面来谈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师引导:这些方面正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几个层次,知识面的扩大(获得),精神的感化(影响),行动受到精神的感化而更趋向真善美(实践)。

2.不知道学习了这一课后,还有谁认为读书是苦差事?我们都知道“希望工程”、“红凤工程”,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没有学上,没有书读。大家有没有看过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其中扮演小老师的魏敏芝,就是实实在在的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图)摄影家解海龙于1991年4月在安徽大别山区拍摄了照片《我要读书》,这张照片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图中主人公“大眼睛”苏明娟,也是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

我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上学、读书,学习知识,陶冶情操,难道不应该是幸福的人么?

第三篇:《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辛,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鱼虫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人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得智慧和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着。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一个有机会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对文中内容做注释,养成翻阅工具书的习惯。

2.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比照联读、扩展阅读等阅读方法。

3.能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热爱读书、积极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教学重点 :

1.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字词句,边读边归纳大意,感知文章深刻内容。

2.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体验“读书人是幸福人”。

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开展小调查

1.你读书的感受:A.苦B.苦中有乐C.乐D.乐中有苦

教师引导选择A或B的: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选择C或D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

2.你读书的目的:A.考出好成绩B.让家长高兴C.获取知识D.不知道

教师引导选择A或B或D的: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选择C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

谢冕说:“读书是幸福,读书人是幸福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谢冕的幸福生活…….(课件展示)本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抒发了对北京大学的热爱之情。这种热爱源于北大所给予每一个“北大人”的文明滋养,也包括对北大图书馆的爱和对所有读书人的交流、交往的幸福回忆。可以说,作者对读书的幸福主要是在北京大学这样的文明圣地感觉到的,那么,读书人为什么是世间的幸福人?

二、讲授新课板书:读书人为什么是幸福人

(一)(泛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1.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引导学生从找各段的中心句入手去感知)第1自然段: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第2自然段:阅读能增广见识,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第3自然段: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第4自然段:与好书结缘能使人“向善”、“避恶”。

最后一自然段是:读书人是幸福人。(也是全篇主旨)

2.理清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

教师引导:全文各自然段之间是总——分——总的结构关系。作者的思路是先总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的根本原因,再分述读书能增广知识、陶冶精神,与好书结缘能“向善”、“避恶”,最后再重申主旨,与开篇呼应,用“所以——”句完成因果论证。即课文最后一段:“所以,我说,读书人是

幸福人。”这个结论句,是逐层深入论述的,是全文主旨,与开头呼应。(提醒学生体会作者思维的严密和逻辑的清晰)

(二)(精读)品读课文,结合学生阅读经历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

1.学习第1、2自然段。①学生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②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请找出其中理由。(引导学生用自然段1、2文中语句来说明)现实世界(人人都有)自然段1:读书人拥有两个世界更丰富的世界(读书人独有)不仅多识草木虫鱼,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与不存在的奇风异俗③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如果学生谈不好,教师可先谈自己的体会,给学生做个示范)④归纳总结:读书可以增长人的知识。

2.精读、美读课文第3自然段,讨论问题:

①上节课布置了课外作业——查阅几个国内外名人名作的故事及内容等资料,请同学们简要谈谈。教师通过练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能,检查其作业情况,也便于记忆。(教师请几个同学来简要讲讲,并及时表扬学生,鼓励学生要养成翻检工具书、查阅学习的好习惯。)

②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并仿照课文句式把它写出来。从学得;从学得;从学得。(言之成理即可)

归纳:读书可以陶冶人的精神。

③本段与上段的关系。(提示学生注意本段开头的关联词)

首句中的“不仅——而且——”是什么关联词?(递进)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起承上启下作用。理解:自然段1、2说明读书能使知识增广,自然段3说明读书能使人格高尚)

④让学生判断本段使用的典型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

例证法;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3.学习第4自然段。

①请一组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找出中心句:“与书本结缘,做一个与崇高追求、高尚情趣相联系人。”②学生寻找并读出“读书使人向善”的句子。(“对暴力的厌恶······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③教师以学生喜欢、熟悉的文学形象(如关羽、曹操、令狐冲、东方不败等)为例,从人们包括学生对这些人物的褒贬态度出发,引导学生理解以上语句。④书籍有多种多样,有好书和坏书。那么,好书和坏书对人有何影响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结合文中作者的感受去正面引导学生)

好书:使人向往高尚、厌恶暴力、同情弱者(引用)笛卡儿:读书使人向善,使人情趣高雅、趋避凡俗

坏书:宣扬暴力等(引用)雨果:读书使人避恶

⑤教师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书籍,让学生举例说明对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的理解。

⑥教师拓展提问:同学们,读书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这么大的力量、有这么多的好处,你愿意做个怎样的人?你愿意生活在怎样的社会?

(教师引导:希望从今多读一些好书,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⑦归纳:读书可以使人情趣高尚、趋善避恶。

三、归纳小结

1.体会为什么作者会从这些方面来谈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师引导:这些方面正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几个层次,知识面的扩大(获得),精神的感化(影响),行动受到精神的感化而更趋向真善美(实践)。

2.不知道学习了这一课后,还有谁认为读书是苦差事?我们都知道“希望工程”、“红凤工程”,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没有学上,没有书读。大家有没有看过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其中扮演小老师的魏敏芝,就是实实在在的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图)摄影家解海龙于1991年4月在安徽大别山区拍摄了照片《我要读书》,这张照片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图中主人公“大眼睛”苏明娟,也是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

我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上学、读书,学习知识,陶冶情操,难道不应该是幸福的人么?

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读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读书与幸福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以此为契机,介绍多种读书方法,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一、拓展延伸

进一步体会读书的幸福感,了解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

(一)进一步体会读书的幸福感。

1.从课堂上看课外书的现象谈起,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兴趣,可结合自己曾经读过的一部作品,谈谈自己从文章中收获的点滴感受。说说自己在阅读喜欢的书籍时的愉悦体验。(为了让学生积极发言,也为了让个别无准备的学生有话可说,教师可以谈谈自己读熟悉的小说或者喜欢的文章时的感受)2.教师精选一些简短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当堂阅读,体会阅读的快乐。鉴于职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教师在选材时可考虑那些幽默的、感人的甚至是煽情的,能让学生读后会心一笑或潸然泪下的作品。就在这笑与泪中体会阅读的愉悦。(附拓展资料:感人故事和幽默故事及刘墉的《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二)向名人学习读书。

良好的学习方法,将会使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追踪成功者读书方法的轨迹,不仅是有趣的,而且是富有启迪的。同学们,当你读完以下几位名家的读书方法后,你将怎样把书读得更好呢?

“尝试想书”法: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法。他在灯下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对着书名闭目静思。他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到了自己手里,应该分做几章几节,哪些部分要重点阐述,哪些部分要简略交待。想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如果文章与猜想的不同,他便找出不同的地方,反复阅读,并与自己的思路作比较,想一想哪种写法更好些。

“日积月累”法:革命老前辈徐特立爷爷学《说文解字》的部首,共有540个字,一年才读完,每天只读两个字。他四十多岁开始学外文,也是采用这种“日积月累”法,每天学一个单词,一年学了365个。凭着这种积少成多的方法、持之以恒的精神,他先后学会了法文、德文和俄文。

“见缝插针”法:毛泽东主席自学外语十分刻苦,由于他的湖南口音重,发音不准,有时要练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他日理万机,公务繁忙,但每天一起床总要花上一个小时学外语,晚上躺在床上还要学一阵子。他还把英文版的《矛盾论》放在身边,抽空就读。旅途中也专心学习外语。由于每天见缝插针地学习,到50年代,他就能阅读一般英文书刊了。

“摘记卡片”法: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擅长以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优美的文笔撰写文章,这笔力来自他独特的“摘记卡片”。几十年里,吴晗凡是遇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就摘记在卡片上,并按内容、性质分类保存。他做卡片的经验是:一张卡片只写一个内容,加上题目,注上类别,并写清楚资料来源,即作者、书名、页码等。

“标记符号”法: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读书时总是喜欢在书上圈圈、点点、画画,画上各种标记符号,以便日后查考。需要随时翻阅的书,他总是放在一个专用的书架上,这样便于寻找。他说:“读过的书得择要在心里储藏起来,使它真正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随便翻翻”法:鲁迅先生在他的一篇题为《随便翻翻》的文章中写道:“书在手头,不管他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鲁迅知识广博,应该说得益于他的“随便翻翻”。即读书须先浏览,选择重点,然后细读。因此,他在年轻时,除了规定的功课外,天文地理,花鸟虫鱼,无所不读。有一位日本科学家和鲁迅接触后,称赞鲁迅“什么都知道”。

(三)请班上学习较好的同学谈读书方法。

二、教师小结

读书(阅读)的方法很多,我们应该不断总结,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书山有路勤为径”,此话不错。倘若再进一步,把“勤读”与“善读”结合起来,讲究方法会读书,“寻得蹊径巧登临”,就能真正进入阅读状态,体验读书的享受。从明天起让我们做一个幸福快乐的读书人

第四篇: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

3.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4.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

3.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把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若干分论点的方法。

3.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

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预习课文,给不熟悉及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人物、作品的资料。

3.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设题意图:

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

2.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名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籍对人生的意义。

一、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多媒体展示有关读书的若干名言。(见多媒体课件)

3.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可见,书籍对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名人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记得我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在古代人心目中,读书是跟今后的人生幸福密切相连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以通俗而有力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读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检查预习作业(课堂练习)

词语解释。(见多媒体课件)

参考答案:(见多媒体课件)

(学生答题后,多媒体出示正确答案。)

三、研读课文,整体把握

1.作者简介。

(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作者,教师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进行补充总结。)

2.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3.学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总结:作者开门见山,在题目中直接表明了文章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2)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些分论点?

提示:分论点通常出现在文段开头,文段结尾,也有出现在语段中间。

总结: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层层深入,说明读书为何使人幸福的道理。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

①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②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③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3)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读书对人的影响的?

总结: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物质方面论述了读书对人的影响;而第二、三两个分论点则是从精神方面论述读书对人的重要作用,层层深入,充分有力。

(4)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总结: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在文章开头,作者明确提出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他还拥有现实世界之外更为丰富也更为浩瀚的世界,接着,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最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再次重申:读书人是幸福人。

(以上四个思考题,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

四、深入阅读,部分感知

1.全体朗读第三自然段。

2.朗读后思考:

(1)在本段中,作者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阐明分论点?

总结:举例论证。

(2)作者具体以哪些事实为例?

总结:为了说明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用八个事例加以说明。这些事实涉及古今中外,使说理全面而充分。

(3)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事例所涉及的人物。

(不要求面面俱到,每个学生只要能讲出熟悉的一两个人物或作品就行。学生作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主要作家或作品的简介。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对人能产生积极影响的作家或作品。)

(4)本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分析说明。

总结:本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的事实铺叙,强有力地支撑着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这一分论点。叙议结合,以议带叙,主从分明。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一个主要特点。

五、第一课时小结

在文章中,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了“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观点,接着以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对读书为何会使人幸福这个命题展开了充分且有力的论证。在具体而富有说明力的事实与引述包含哲理的名言警句之后,作者再次重申 “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观点。

六、课堂练习

1.找出三个分论点中的关键词。

2.第一自然段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什么?

七、课后作业

1.思考文章所运用的主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要求能举例说明。

2.试解读文章最后引用的两个句子的含义。

3.搜集古今中外勤奋苦读的事例,并回忆一篇或一部曾经使自己有所感触有所收获的作品。

第五篇: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文档

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3.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课前预习:

1.预习课文,给不熟悉及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和古今名人的读书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读书求知方面的名言警句。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多媒体展示有关读书的若干名言。(见多媒体课件)

3.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可见,书籍对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名人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记得我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在古代人心目中,读书是跟今后的人生幸福密切相连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以通俗而有力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读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研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些分论点?

(3)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读书对人的影响的?

(4)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给词语释义。

加惠:施惠,给予好处。

往哲先贤:历代贤明、智慧之士。哲,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

上溯(sù):往上推求或回想。

睿(ruì)智:英明有远见。睿,看的深远。

陶冶(yè):比喻给人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学生答题,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正确答案。)

3、交流以上几个问题。

(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总结:作者开门见山,在题目中直接表明了文章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2)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些分论点?

提示:分论点通常出现在文段开头,文段结尾,也有出现在语段中间。

总结: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层层深入,说明读书为何使人幸福的道理。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

①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②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③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3)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读书对人的影响的?

总结: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物质方面论述了读书对人的影响;而第二、三两个分论点则是从精神方面论述读书对人的重要作用,层层深入,充分有力。

(4)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总结: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在文章开头,作者明确提出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他还拥有现实世界之外更为丰富也更为浩瀚的世界,接着,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最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再次重申:读书人是幸福人。

(以上四个思考题,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

四、深入阅读,部分感知:

(一)解读第三段:

1、全体朗读第三自然段。

2、朗读后思考:

(1)在本段中,作者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阐明分论点?

总结:举例论证。

(2)作者具体以哪些事实为例? 列举这些事例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总结:为了说明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用八个事例排比加以说明。这些事实涉及古今中外,使说理全面而充分。

(3)利用自己的阅读经历,仿照课文句式再后面补充一句。

学得

;从

学得

;从

学得

(4)本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分析说明。总结:本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的事实铺叙,强有力地支撑着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这一分论点。叙议结合,以议带叙,主从分明。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一个主要特点。

(二)解读第四自然段:

1、个别朗读第四段。

2、段落中作者引用两位名人的话来论证分论点,请找出这两句话,并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总结:一本好书,能给人以人格上的影响,使人向善。

(2)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

总结:好的书籍,能提高人的认识,提高人判断是非的能力,使人避恶。

五、拓展延伸:

1、作者以“读书人是幸福人”为题写出这篇文章,难道作者是个爱读书的人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作者。

作者简介:谢冕,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诗学理论家。50年代后期,谢冕作为中文系学生,在北大逗留时间最多、最有感情的是北大图书馆和分散在全校大大小小的图书阅览室。他是宿舍、饭厅、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竞走者,常在下课后到图书馆看书,就免不了用书包占座。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图书馆“是动荡学海中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港湾”。谢教授曾经动情的回忆这段青春的记忆“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成长有赖于名园的熏陶、名师的指点,也有赖于这座著名图书馆的灯火,它是我们青春的欢乐和痛苦的见证,如今它已成了点燃在心灵深处的恒久的光明。”

由此可见,谢冕教授是充分感受了读书的幸福后才能由衷的发出“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心声的。

2、学生讲古今中外勤奋苦读的故事,从榜样中寻找力量。

附部分资料:

凿壁借光: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非常喜欢读书,但晚上家里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匡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着读书。

头悬梁:汉朝人孙敬,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

锥刺股:战国时的谋略家苏秦,年轻时曾四处游说各国君主,希望能够得到一官半职。然而,他得不到任何一个君主的赏识,只好失望回家。下定决心,好好读书,增进自己的学问。苏秦日夜埋首读书,可是每到深夜,就不由自主地瞌睡起来。苏秦为了驱除睡意,便将一把锥子放在身边。每当自己昏昏欲睡时,便拿起锥子刺向自己的大腿,剧痛令苏秦睡意全消,再次提起精神读书。一年之后,苏秦终于学有所成,再四出游说各国君主,更得到各国君主的重用。

囊萤映雪:晋代的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晚上,他就用一只白绢口袋,抓很多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照明读书。孙康情况也是如此。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少年童第周: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师总结:这些人他们全然把读书当作一种幸福,即使苦即使累也乐此不疲,终究他们成了大学问家,成就了一番伟业。我们现在读书的条件好多了,不勤奋读书确实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这个时代。我们应该从这些名人身上,吸取力量,刻苦读书,只有刻苦读书,将来才会有所成就,有所建树。

六:课堂小结:

最后,老师想借用两位名人的话,表达我对你们殷切期望:

热爱书吧,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

七:布置作业:

读一本好书,试着写一点儿读书笔记或心得。

下载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还曾记得囊萤映雪,凿壁引光,还曾记得头悬梁,锥刺股,还曾记得明月高悬,伏案桌前,我们为读书而奋斗。每个人都在为着不同......

    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案

    返回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泛读课文,学会提炼文章主旨与把握文章结构。 2.让学生通过精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阐释的“读书”与“幸福”的深刻......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3.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 3、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20 学年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课题: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结构,找出文中的中心观点和各个分论点。2、体会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含义,了解好书对人的影响......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教学要求 1、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 2、能边读边归纳文意,感知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能唤起对本单元其他的相关联......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实训部语文组 李文涛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 3.品......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教学目标 1.学会对文中内容做注释,养成翻阅工具书的习惯。 2.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比照联读、扩展阅读等阅读方法。 3.能联系各自的阅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