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时间:2019-05-15 08:2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第一篇:《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教学目标

1.学会对文中内容做注释,养成翻阅工具书的习惯。

2.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比照联读、扩展阅读等阅读方法。

3.能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热爱读书、积极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字词句,边读边归纳大意,感知文章深刻内容。2.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体验“读书人是幸福人”。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 开展小调查

1.你读书的感受:A.苦 B.苦中有乐 C.乐 D.乐中有苦

教师引导 选择A或B的: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选择C或D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名言警句一直鞭策着莘莘学子在求知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勤易理解,那么“苦”作何解释呢?

谢冕说:“读书是幸福,读书人是幸福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谢冕的幸福生活„„(板书:读书人为什么是幸福人)

合作学习:

1、“苦”与“幸福”的内涵各是什么?(即第一段)

2、这两种观点是否矛盾呢?

交流学习:请学生各自展示查询到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和诗词歌赋。

二、教学过程

从导读提示中我们得知:本篇文章是一篇随笔,属于议论文。那我们回顾一下: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2、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结合课文中实例说明。(第三段,古今中外8个实例,充分有力证明了中心论点)(泛读)①学生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②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引导学生用自然段1、2文中语句来说明)自然段1:现实世界(人人都有)读书人拥有两个世界 更丰富的世界(读书人独有)不仅多识草木虫鱼

自然段2: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他人世界 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与不存在的奇风异俗③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对这些语句的理解。④归纳总结:读书可以增长人的知识。

(一)学生整体感知全文。1.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引导学生从找各段的中心句入手去感知)第1自然段: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第2自然段:阅读能增广见识,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第3自然段: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第4自然段:与好书结缘能使人“向善”、“避恶”。最后一自然段是:读书人是幸福人。(也是全篇主旨)2.理清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

教师引导:全文各自然段之间是总——分——总的结构关系。作者的思路是先总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的根本原因,再分述读书能增广知识、陶冶精神,与好书结缘能“向善”、“避恶”,最后再重申主旨,与开篇呼应,用“所以——”句完成因果论证。即课文最后一段:“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个结论句,是逐层深入论述的,是全文主旨,与开头呼应。(提醒学生体会作者思维的严密和逻辑的清晰)

(二)(精读)品读课文,结合学生阅读经历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2.精读、美读课文第3自然段,讨论问题:

①上节课布置了课外作业——查阅几个国内外名人名作的故事及内容等资料,请同学们简要谈谈。教师通过练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能,检查其作业情况,也便于记忆。

老师:闻一多被称为“何妨一下楼先生”

(教师请几个同学来简要讲讲,并及时表扬学生,鼓励学生要养成翻检工具书、查阅学习的好习惯。)②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并仿照课文句式把它写出来。

从 《 离骚》 学得 忠君和爱国 ; 从《战国策 》 学得 舌战群儒 ;从 《汉书》 学得 王朝兴替。(言之成理即可)

归纳:读书可以陶冶人的精神。

③本段与上段的关系。(提示学生注意本段开头的关联词)首句中的“不仅——而且——”是什么关联词?(递进)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起承上启下作用。理解:自然段1、2说明读书能使知识增广,自然段3说明读书能使人格高尚)

④让学生判断本段使用的典型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例证法;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3.学习第4自然段。

①请一组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找出中心句:“与书本结缘,做一个与崇高追求、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②学生寻找并读出“读书使人向善”的句子。(“对暴力的厌恶······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③教师以学生喜欢、熟悉的文学形象(如关羽、曹操、令狐冲、东方不败等)为例,从人们包括学生对这些人物的褒贬态度出发,引导学生理解以上语句。④书籍有多种多样,有好书和坏书。那么,好书和坏书对人有何影响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结合文中作者的感受去正面引导学生)

好书:使人向往高尚、厌恶暴力、同情弱者(引用)笛卡儿:读书使人向善,使人情趣高雅、趋避凡俗

坏 书:宣扬暴力等(引用)雨 果:读书使人避恶 ⑤教师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书籍,让学生举例说明对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的理解。⑥教师拓展提问:同学们,读书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这么大的力量、有这么多的好处,你愿意做个怎样的人?你愿意生活在怎样的社会?

(教师引导:希望从今多读一些好书,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⑦归纳:读书可以使人情趣高尚、趋善避恶。

三、当堂联系

1.体会为什么作者会从这些方面来谈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师引导:这些方面正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几个层次,知识面的扩大(获得),精神的感化(影响),行动受到精神的感化而更趋向真善美(实践)。

2.课后习题一二三

四、归纳小结

不知道学习了这一课后,还有谁认为读书是苦差事?我们都知道“希望工程”、“红凤工程”,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没有学上,没有书读。大家有没有看过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其中扮演小老师的魏敏芝,就是实实在在的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图)摄影家解海龙于1991年4月在安徽大别山区拍摄了照片《我要读书》,这张照片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图中主人公“大眼睛”苏明娟,也是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

我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上学、读书,学习知识,陶冶情操,难道不应该是幸福的人么?

五、布置作业

1、查阅几个国内外名人名作的故事及内容等资料,请同学们简要谈谈正确的读书法该是怎样的!

2、欣赏一下刘墉的《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第二篇: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案

返回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泛读课文,学会提炼文章主旨与把握文章结构。

2.让学生通过精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阐释的“读书”与“幸福”的深刻含义及关系。

3.学会做圈点的阅读方式,并逐步养成翻检工具书的良好习惯。4.联系各自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体悟读书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1.泛读课文,提炼文章主旨。2.品味语句,把握文章结构。【教学难点】

1.深刻理解读书与幸福的深刻含义及关系。2.体悟读书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教学设想】

教师采用问题探究法及点拨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竞赛、辩论等形式来自主学习,并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使学生在轻松、开心的学习中,高效率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用幻灯片制作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

一、阅读课文,认真思考课后练习。

二、查找作者谢冕的相关资料,如生平、作品、评价性的文章。

三、查询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故事、图片、音乐、歌曲。

(以上三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个人查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四、运用网络查找读书的图片、读书的有关知识。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喜欢读书吗?可能有的学生喜欢,有的学生不喜欢。你读书的感受是:

A.苦 B.苦中有乐 C.乐 D.乐中有苦

教师引导:选AB 你是个诚实真诚的孩子 选CD 你是个幸福的孩子

你读书的目的:A.考出好成绩 B.让家长高兴 C.获取知识,完善自我 D.不知道 展示图片

问题:条件这么艰苦,为什么他们仍然坚持学习,不放弃? 改变命运、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教多,由肤浅到深刻。

比起这些贫困山区里的孩子,我们今天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学、读书、学习知识、陶冶情操,难道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吗?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到底有何用? 名人名言:

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沉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柯里叶尔)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高尔基)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 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斯迈尔斯)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海伦·凯勒)

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可见,书籍对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名人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记得孔子曾经这样称赞他酷爱读书的弟子颜回:“回也在陋巷,一箪食,一豆羹,人也不堪其苦,回也不堪其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乐学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今天我们要学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作者谢冕以通俗而有力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读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谢冕说:“读书是幸福,读书人是幸福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谢冕的幸福生活(课件展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并兼任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主编。

谢冕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时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等。5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以及诗歌理论批评。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1898:百年忧患》、《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谢冕还主编过许多大型丛书,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0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2卷)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读书人是幸福人》是谢冕教授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最初发表在1995年7月19日的北京《中华读书报》上。后来收入《永远的校园》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在这本书里抒发了对北京大学的热爱之情。这种热爱源于北大所给予每一个“北大人”的文明滋养,也包括对北大图书馆的爱和对所有读书人的交流、交往的幸福回忆。可以说,作者对读书的幸福感受主要是在北京大学这样的文明圣地感受到的,那么,读书人为什么是世间的幸福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谢老的文章吧。

三、课文分析

(一).字词

1、字音字形提问学生加横线字的读法。睿智 卑鄙 嗜好 上溯

答案:睿(ruì)智:卑(bēi)鄙(bǐ)嗜(shì)好

2、词语注释。(学生齐读)浩瀚:广大,繁多。加惠:施惠,给予好处。饱览:尽情地观赏。

往哲先贤:历代贤明、智慧之士。哲,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睿智:英明有远见。睿,看得深远。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嗜好:特殊的爱好。

大抵:大概,大都。

(二)泛读课文,感知主旨

大家预习得不错,希望大家好好掌握这些字词,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文章,预习文章了的同学应该知道,这是一篇议论文,那么我们先请同学回顾一下,议论文的三要素有哪些?

论点:文章所要阐述、议论的观点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示例:好学是成才的必经之路。我国古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为了写作《本草纲目》,在三十五岁时 就 读了古代医书八百多种,单是摘下的笔记就装装满了好几柜子。小说《热爱生命》、《铁蹄》、《马丁·伊登》的作者,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随手把好的字、句记 在纸上,有的夹在镜子缝里,有的别在晒衣绳上,有的放在衣袋里,以便随时记诵学习。他们的学习精神可谓刻苦非凡了。他们不正是凭着这种顽强搏击的精神,才最终成才 的 吗?由此可见,成才的机遇总是特别青睐好学者,成才与好学总是密切相连的。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示例: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论“从谏如流”》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示例:自私利己 , 愚者之见;打造双赢 , 智者之举.双赢 , 那是信心的基点 , 那是力量的源泉 , 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 , 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双赢 , 使你我共辉煌.―― 2005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 , 你我共辉煌》

因果论证: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示例: 猪八戒拾到一面镜子,洋洋自得照了起来。可是当他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一个朝天鼻子大耳朵、核桃眼睛尖嘴巴的丑八怪,顿时火冒三丈:“你这妖镜,竟敢把我老猪丑化成如此模样,真是狗胆包天。”说完,举起九齿钉耙将镜子砸得粉碎。

猪八戒长得丑是众所周知的,可当它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尊容”时,却为何大发脾气呢?因为它对自己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不仅不知道自己丑,甚至也许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英俊潇洒的美男子呢!殊不知,镜子虽砸了,猪八戒却并不因此而美起来,相反地,倒使自己失去了了解自己容貌真相的凭据,也就失去了修整容貌,完善自己的凭借,让其永远丑下去。由此可见,一个人清醒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文过饰非,不矫饰造作,具有自知自明是多么重要。

引用论证: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泛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开门见山,在题目中直接表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读书人是幸福人。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引导学生从各段的中心句入手去感知)第一自然段: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第二自然段:阅读能增广见识,进入不同时空的这多他人的世界。第三自然段: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第四自然段:与好书结缘能使人“向善”、“避恶”。

2、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些分论点?(中心句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体现文段主要内容。一般出现在文段开头起统领作用,或者出现在中间起过渡作用,或者出现在结尾起总结作用。)

总结: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层层深入,说明读书为何使人幸福的道理,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

①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②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③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 相联系的人。

3、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读书对人的影响的?

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物质方面论述了读书对人的影响;而第二、三两个分论点则是从精神方面论述读书对人的重要作用,层层深入,充分有力。

4、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总分总

全文各自然段之间是总分总的结构关系,作者的思路是先总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的根本原因,再分述读书能增广知识,陶冶精神,与好书结缘能“向善”、“避恶”最后再重申主旨,与开篇呼应,用“所以——”句完成因果论证。即课文最后一段:“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个结论句,是逐层深入论述的,是全文主旨,与开头呼应。(提醒学生体会作者思维的严密和逻辑的清晰)(精读)品读课文,结合学生阅读经历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

1、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2)问:作者一开篇就言明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点明文章主旨,并指出其根本缘由。这缘由是什么?

现实世界(人人都有)读书人拥有两个世界:

更丰富的世界(读书人独有)(3)问:这“更浩瀚更丰富的世界”指的是什么?

精神世界

小结:紧随其后,作者指出拥有精神世界的可贵。认为它也是衡量人们幸与不幸、平等与不平等的标尺,作者认为:“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种丧失是“不可补偿的”。由此,作者在财富不平等和权利不平等之外,又提出了“精神不平等”,这是由“拥有或丧失”阅读能力所体现出来的,从而指出了读书人是幸福人,为第二部分展开论述作了铺垫。那么,阅读究竟会给人带来什么呢?,我们来看第二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是指什么?我们能在有限生命中获得自身经历、经验,而且还可以在不同时空的他人的世界里获得无限多的知识。(2)问:第2段指出“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作者认为阅读能进入的世界是些什么世界?

不仅多识草木虫鱼

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他人世界 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

饱览存在与不存在的奇风异俗(3)问: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小结:读书可以增长人的知识 精读、美读课文第3自然段

(1)本段与上段的关系(提示学生注意本段开头的关联词)

首句中的“不仅——而且——”是什么关联词?

递进

(2)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承上启下 第二段说明读书能增广知识,第三段说明读书能使人人格高尚,作者认为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他用整个第3段来说明这一核心思想。

(3)那本段又是怎样来论述这一核心思想的呢?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阐述?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举例论证

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人们正是从读往哲先贤、当代才俊的书才学得人格和学会做人的,这是总说,后面是运用这一系列的8个排比句来作具体说明,用《论语》、《史记》、《正气歌》、马克思、鲁迅、列夫托尔斯泰、歌德、拜伦,众多实例,一一援引,又表述得言简意赅,最后作总结:“一个读书人,是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论语》:儒家的经典之一。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所辑录。全书共有20篇,内容包括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教育理论、品德修养及其一生的活动情况。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语言简练含蓄,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论语》不仅是研究孔子的主要资料,而且也是古代典范的语录体散文,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史记》: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约前87?),字子长,他的《史记》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03篇,五十多万字。内容分为本纪、列传、世家、表、书等五个部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正气歌》:南宋文天祥的一首五言长诗。文天祥在抗击元朝失败被俘后不收威胁利诱,在牢狱中写下了此诗,勉励自己。诗中叙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事例,赞扬了坚强不屈的浩然正气,表现了宁死不降之志。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译文:

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体形。在下面就表现为山川河岳,在上面就表现为日月辰星。在人间被称为浩然之气,它充满了天地和寰宇。

国运清明太平的时候,它呈现为祥和的气氛和开明的朝廷。时运艰危的时刻义士就会出现,他们的光辉形象一一垂于丹青。在齐国有舍命记史的太史简,在晋国有坚持正义的董狐笔。在秦朝有为民除暴的张良椎,在汉朝有赤胆忠心的苏武节。

它还表现为宁死不降的严将军的头,表现为拼死抵抗的嵇侍中的血。表现为张雎阳誓师杀敌而咬碎的齿,表现为颜常山仗义骂贼而被割的舌。有时又表现为避乱辽东喜欢戴白帽的管宁,他那高洁的品格胜过了冰雪。有时又表现为写出《出师表》的诸葛亮,他那死而后已的忠心让鬼神感泣。有时表现为祖逖渡江北伐时的楫,激昂慷慨发誓要吞灭胡羯。有时表现为段秀实痛击奸人的笏,逆贼的头颅顿时破裂。这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宇宙乾坤,正义凛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当这种正气直冲霄汉贯通日月之时,活着或死去根本用不着去谈论!大地靠着它才得以挺立,天柱靠着它才得以支撑。三纲靠着它才能维持生命,道义靠着它才有了根本。可叹的是我遭遇了国难的时刻,实在是无力去安国杀贼。

穿着朝服却成了阶下囚,被人用驿车送到了穷北。

如受鼎镬之刑对我来说就像喝糖水,为国捐躯那是求之不得。牢房内闪着点点鬼火一片静谧,春院里的门直到天黑都始终紧闭。老牛和骏马被关在一起共用一槽,凤凰住在鸡窝里像鸡一样饮食起居。一旦受了风寒染上了疾病,那沟壑定会是我的葬身之地,如果能这样再经历两个寒暑,各种各样的疾病就自当退避。可叹的是如此阴暗低湿的处所,竞成了我安身立命的乐土住地。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奥秘,一切寒暑冷暖都不能伤害我的身体。因为我胸中一颗丹心永远存在,功名富贵对于我如同天边的浮云。我心中的忧痛深广无边,请问苍天何时才会有终极。先贤们一个个已离我远去,他们的榜样已经铭记在我的心里。屋檐下我沐着清风展开书来读,古人的光辉将照耀我坚定地走下去。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主编了《莱茵报》《新莱茵报》等报刊,与恩格斯一起创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1948年,发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1864年创建第一国际,撰写了著作《资本论》。1883年3月14日病逝于伦敦。

鲁迅: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在他从文的30年间,共有“述著29种,250余万言”,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有人说,他的作品如投枪如匕首,揭露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暴露国民麻木愚昧的灵魂,批判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抨击反动政府和御用文人。

列夫托尔斯泰:19世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

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他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他主张不以暴力抗恶,用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宗教来拯救人类。

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生于莱因河畔法兰克福富裕市民家庭,学过法律。深受卢梭、菜辛和斯宾诺莎著作影响;和席勒交谊深厚,青年时为狂飙运动的主要人物。早期重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代表作诗剧《浮士德》。“人生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和自由而战”

拜伦: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出生于伦敦破落的贵族家庭,深受启蒙主义的熏陶。拜伦从学生时代开始写诗,1812年发表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1、2章)是他的成名作。1816年,在意大利,他写了《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第3、4两章(1816、1818年)。这部抒情叙事长诗和未完成的巨著《唐璜》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逆境时通向真理的第一条道路”、“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

4、学习第4自然段

学生朗读

(1)本段开头作者指出“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操相联系的人”,而不说“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操相联系的人”为什么?

作者强调这里所指的读书人不是卑鄙和奸诈的读书人,这里所指的书籍是对人能起积极作用的书籍。

(2)找出读书使人向善的句子(一旦与此种——美好境界前行)(3)书有好书和坏书。那么,好书和坏书给人什么影响?

好书:使人向往高尚、厌恶暴力、同情弱者

使人情趣高雅、趋避凡俗

(引用)笛卡尔:读书使人向善 坏书:宣扬暴力、消极情趣等

(引用)雨果:读书使人避恶

笛卡尔: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奠基人之一。他的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儿,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从这三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作者不仅告诉我们读书要读品质优良的一类,并且直言自己“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厌恶暴力,同情弱小,心灵纯净,富于正义感,情趣变得高雅,从幼年到成年,一步步向人间美好境界前进。”作者接下来又引用了笛卡尔和雨果的名言,一说“向善”,一说“避恶”,也都证明了优秀的书籍多有对人的教育、感化功能。

至此,文章完成了论述。最后一段“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独句成段,点名主题。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书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当你孤独寂寞时,读书可以供消遣,他是无声的老师,指引我们去探索人间奥妙,读书是让人自豪的事情,让心灵芬芳的好事,有这样的生活,还不幸福?

读书的故事 a.凿壁借光

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非常喜欢读书,但晚上家里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匡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他就借着这灯光读书。

b.苏秦刺股

战国时的谋略家苏秦,东汉洛阳人,年轻时曾四处游说各国君主,希望能够得到一官半职。然而,他得不到任何一个君主的赏识,只好失望回家。他的家人

都认为他没出息,对他十分冷淡。苏秦很伤心,于是下定决心,好好读书,增进自己的学问。

苏秦日夜埋首读书,可是每到深夜,就不由自主地瞌睡起来。苏秦为了驱除睡意,便将一把锥子放在身边。每当自己昏昏欲睡时,便拿起锥子刺向自己的大腿,剧痛令苏秦睡意全消,再次提起精神读书。

一年之后,苏秦终于学有所成,再四处游说各国君主,终于得到重用。

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c.少年童第周读书的故事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成了他的座右铭。

d.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e.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f.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

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一带饱学之人。

g.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h.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

i.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终于成为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有一次,他想买一部明代的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城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时值冬日,他顶风冒雪,连续十八天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据说在他结婚那天,家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当迎亲的花轿快到家门时,却找不到新郎了。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只见他仍穿着旧袍,全神贯注地在读书.同学们,大家看到,也听到古今中外许多名家名人,之所以有后来令人赞叹和羡慕的成就,主要是和他们读书的刻苦分不开的,可以这么说,是书让他们成

功,是书让他们收获了幸福的人生。而大家也看到,虽然我们读书不多,但一些好的篇章足以令我们有所触动,回味无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卷有益”等都是对书的作用的最好诠释。读书的方法:名人读书法

“见缝插针”法

毛泽东自学外语十分刻苦,由于他的湖南口音重,发音不准,有时要练习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他日理万机,公务繁忙,但每天一起床总要花上一个小时学外语,晚上躺在床上还要学一阵子。他还把英文版的《矛盾论》放在身边,抽空就读,旅途中也专心学习外语。由于每天见缝插针地学习,到50年代,他就能阅读一般的英文书刊了。

“摘记卡片”法

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擅长以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优美的文笔撰写文章,这笔力来自他独特的“摘记卡片”。几十年里,吴晗凡是遇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就摘记在卡片上,并按内容、性质分类保存。他做卡片的经验是:一张卡片只写一个内容,加上题目,注上类别,并写清楚资料来源,即作者、书名、页码等。

“标记符号”法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读书时总是喜欢在书上圈圈、点点、画画,画上各种标记符号,以便日后查考。需要随时翻阅的书,他总是放在一个专用的书架上,这样便于寻找。他说:“读过的书得择要在心里储藏起来,使它真正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随便翻翻”法

鲁迅先生在他的一篇题为《随便翻翻》的文章中写道:“书在手头,不管他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鲁迅先生知识广博,应该说得益于他的随便翻翻,即读书须先浏览,选择重点,然后细读。因此,他在年轻时,除了规定的功课外,天文地理,花草虫鱼,无所不读,有一位日本科学家和鲁迅接触后,称赞鲁迅“什么都知道”。

“厚薄”法。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 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推想”法。一本书拿到手后,华罗庚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开始闭目推想:这个题目如果自己来做,该怎么做。待一切全部想好后,再开始阅读。凡是已经知晓的内容,很快浏览而过,专门去读书中那些新的独到的观点,这样,华罗庚博采众长,得益很多。

不但要读书,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不管同学们以前读了多少书,不妨从现在开始,接触书籍,亲近书籍,慢慢地,你会发现,你从书中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让我们试着让自己成为一个爱书人,读书人,最终成为作者笔下的幸福人。

第三篇: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十三 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2、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3、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

4、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修养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

3、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若干分论点的方法;

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

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人生幸福的重要意义。【课时安排】

一课时(据教学大纲应安排二个课时,现根据试讲要求进行一课时的教学)【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文通字顺(注音、释义)

2、第一印象(领悟、疑惑)拓展:

语文素养:1.语文综合知识 2.情感意志 3.听说读写能力

二、导入新课

1.提问:读书于你是幸福的事吗?为什么?

2.老师自身感悟:改变命运——痴迷执著——实现价值——终身受益。

假设当年不曾读书,眼界、思想、灵魂的禁锢即如故乡那个一辈子终老于山村的老妪!

三、作者简介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日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四、逐段分层赏析(提问与拓展)

(一)第一部分(第1段):读书幸福

1.本段中心句是哪句?请找出作者展开论述的关键词来。体会本段正反论证的手法。

中心句是:“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2.拓展: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家庭的穷富、外貌的高矮美丑、遭遇的逆境顺境、别人目光的青睐白眼,但上苍赋予了每一个人的大脑积累都从零开始。脑海里装下了什么,全由自己决定!

所以说文字的发明,是世界文明的里程碑,书籍改变了个人和世界的命运!

古有言:“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吸引一代一代读书人勤奋好学以成就博学多才、成为国家栋梁、民族的英雄。著名成语有“凿壁借光”(匡衡)、“悬梁刺股”(苏秦)、汗牛充栋、学富五车等。

近当代有从湖南韶山村走出的酷爱读书的少年毛泽东择闹市取静读书,成为国家主席也是卧榻半边皆是书;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总理。

(二)第二部分(2-4段):读书受益

1.这三段围绕哪些中心句而写?学习中心句于段首段尾总结的写法。

具体分述了阅读能给人带来“丰富的知识”,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强调了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

作者在第2段点明,读书“能识草木鱼虫之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也能“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总之,正如作者所说,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第3段的中心句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作者强调,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2.体会本段夹叙夹议的手法、排比比喻和修辞手法的应用。

排比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总结:这排比句,运用古今中外八个事例,充分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中心句,也即分论点。使论据显得全面而充分,论证显得有力且可信。

拓展:

(1)孔子:首创私学,让教育普及,一生为仁爱学术奔走呼告,被尊为“圣人”、“万世师表”。

《论语》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司马迁:汉武帝期挺身为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仗义执言,因言获罪受宫刑之辱,发愤著书、秉笔直书写中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虽身在汉朝,仍能秉笔直书把刘邦的劲敌以英雄形象项羽写进本纪。(3)《正气歌》:南宋末代右丞相文天祥所作的诗,创作于元大都的监狱中,受尽威逼利诱而写。该诗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名句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德国籍犹太人。因终身为共产主义理想奔走呼告,在资本主义社会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的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与妻子燕妮一生充满困苦和自我牺牲,但为当世和后世共产国际理想作出伟大的贡献,在政治、经济、哲学方面颇有建树,毕生心血著就《资本论》。(5)鲁迅:为拯救国民的“劣根性”(自欺欺人阿Q精神、麻木、喜围观等)弃医从文,以笔为匕首投枪,以杂文、小说与黑暗势力与拯救国民性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6)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劳动,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等(反映沙皇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兴起是的社会矛盾)。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大步”。鲁迅评价: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

(7)歌德(1749—1832):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擅长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1774年发表了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反唇相讥轶事: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行的小路上和一位批评家相遇了。“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批评家说。“我恰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

名言:“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世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白活等于早死。”

(8)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普罗米修斯》、《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名言:“逆境是通向真理的第一条道路。”

“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 比喻

(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总结:通俗明白地说明了读书能使人向善。

(2)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总结:证明了读书使人避恶的功能,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拓展:

(1)读书人中卑鄙和奸诈之人:若只以读书来求功名利禄,而未见圣贤书中的人性崇高和情趣高雅,则难免沦为庸俗,乃至人性之恶。

秦桧:宋高宗宰相,“十二金牌召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

民间为解秦桧之恨,用面团做成他的形像丢入油锅里炸,称之为油炸桧,后来演变成今日的油条。今日之贪官奸商等投机取巧之辈,不少都是苦学多年但未从书中汲取得真正精华的枉读诗书之人。

岳飞墓前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孟子“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三)第三部分(第5段):独句成段,点明主题。本段的中心句为“读书人是幸福人。”

五、写作特点归纳

(一)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总结: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在文章开头,作者明确提出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他还拥有现实世界之外更为丰富也更为浩瀚的世界,接着,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最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再次重申:读书人是幸福人。

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物质方面论述了读书对人的影响;而第二、三两个分论点则是从精神方面论述读书对人的重要作用,层层深入,充分有力。

(二)第三段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分析说明。

总结:本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的事实铺叙,强有力地支撑着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这一分论点。叙议结合,以议带叙,主从分明。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一个主要特点。

论述性散文——夹叙夹议——以议带叙

六、小结:让我们都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是确定的“世界读书日”,也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纪念日;我们中国也在生活节奏日益紧张,时代逐利而烦嚣,刷微博、玩游戏填充了本已稀少的空余时间的当下,紧迫呼吁“涵养一个书香中国”。

大家虽然还没有读太多的书,但一定要记得“开卷有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可以让自己安身立命的书(专业知识、急救知识)、修身立德的书(古今中外人物传记)、增长见识的书(天文地理历史哲学)、陶冶情操的书(美文随笔)。

同学们一定要少壮多努力,学古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让自己通过读书成为一个幸福自豪而高尚高雅的大写着的人!

【板书】(详见幻灯片)

一、总分总的文章结构

二、夹叙夹议、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

三、排比、比喻的修辞应用

【作业】

1、学生可参看老师书目或自己选择,养成每月读书一本以上并做摘录和写心得的习惯的好习惯。

2、读史铁生《命若琴弦》、《我与地坛》;读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观看美国女孩莉琦的女孩的《你如何定义你自己》等励志演讲视频。她26岁身患异病(身高1.57米,天生“零脂肪”体重只有30公斤,她的一只眼睛看不见),从呱呱坠地起就被一生判了死刑,17岁起就被网友形容为“世界上最丑的女人”,但她在父母朋友的爱与鼓励以及自己超常的乐观和努力下,通过刻苦读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大学学业,并用写了三本书,她还试图致力于推动美国反欺凌法案的通过,逐渐收到身边人和网友的尊敬和爱戴,而今大家称她为“最美的女人”。她和上帝掰手腕,她赢了!

第四篇:《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

3、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4、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

3、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把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若干分论点的方法;

3、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

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预习课文,给不熟悉及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人物、作品的资料。

3、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二)导入新课

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可见,书籍对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名人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记得我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在古代人心目中,读书是跟今后的人生幸福密切相连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以通俗而有力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读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作者简介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日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四)文章结构

全文以总——分——总的机构方式、层层推进,卒章显志。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是问丈夫的总起段,中心句是:“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他提出了“两个世界”:一是人所共有的“现实世界”,二是“为读书人说独有的”“更为丰富的世界”。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 1 确立了“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主要观点。第二部分(2——4):具体分述了阅读能给人带来“丰富的知识”,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强调了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作者在第2段点明,读书“能识草木鱼虫之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也能“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总之,正如作者所说,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第3段的中心句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作者认为,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化与陶冶”。整个第3段都在论证这一点。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第三部分(5):“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独句成段,点明主题。本段的中心句“读书人是幸福人。”

(五)写作特点

论述性散文——夹叙夹议——以议带叙

文章层层推进,逐章显志,把读书能从时空角度扩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拥有这一核心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

(六)体会读书人的幸福 教师导入:“凿壁借光”、“悬梁刺股” 都是古人勤奋好学的例子,正是因为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才成就了匡衡、苏秦等人的博学多才。而大家熟悉的童第周,也是由于对书籍的爱好,对学问的渴求,才成就了他在生物学上的辉煌。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找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也可以结合自己曾经读过的一部作品,谈谈自己从文章中收获的点滴感受。

(七)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1.体会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排比

例如: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总结:这排比句,运用古今中外八个事例,充分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中心句,也即分论点。使论据显得全面而充分,论证显得有力且可信。比喻

(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总结:通俗明白地说明了读书能使人向善。

(2)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总结:证明了读书使人避恶的功能,明白晓畅,通俗易懂。2.体会部分句子含义。

(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小结:一本好书,能给人以人格上的影响,使人向善。

(2)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小结:好的书籍,能提高人的认识,提高人判断是非的能力。

(3)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小结:阅读可以使人获得自身经历、经验之外的无限多的知识。

(八)思考题

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总结:作者开门见山,在题目中直接表明了文章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2、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些分论点?

总结: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层层深入,说明读书为何使人幸福的道理。这三个 2 分论点分别是:

①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②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③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3、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读书对人的影响的?

总结: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物质方面论述了读书对人的影响;而第二、三两个分论点则是从精神方面论述读书对人的重要作用,层层深入,充分有力。

4、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总结: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在文章开头,作者明确提出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他还拥有现实世界之外更为丰富也更为浩瀚的世界,接着,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最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再次重申:读书人是幸福人。

5、第三段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分析说明。

总结:本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的事实铺叙,强有力地支撑着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这一分论点。叙议结合,以议带叙,主从分明。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一个主要特点。【小结】

同学们,大家看到,也听到古今中外许多名家名人,之所以有后来令人赞叹和羡慕的成就,主要是和他们读书的刻苦分不开的。可以这么说,是书让他们成功,是书让他们收获了幸福的人生。而大家也看到,虽然我们读书不多,但一些好的篇章足以令我们有所触动,回味无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卷有益”等都是对书的作用的最好诠释。

不管同学们以前读了多少书,不妨从现在开始,接触书籍,亲近书籍,慢慢地,你会发现,你从书本中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让我们试着让自己成为一个爱书人,读书人,最终成为作者笔下的幸福人。

我不知道,学习了这一课后,大家还有谁认为读书是苦差事的? 我们都知道“希望工程”、“红凤工程”。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没有学上,没有书读。我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上学、读书,学习知识,陶冶情操,难道不应该是幸福的人么?

【作业】

1、摘录名人谈读书的格言。

2、读一本好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或心得。

3、收集古今中外勤奋苦读的事例,并回忆一篇或一部曾经使自己有所感触或有所收获的作品。

第五篇: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3.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课前预习:

1.预习课文,给不熟悉及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和古今名人的读书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读书求知方面的名言警句。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多媒体展示有关读书的若干名言。(见多媒体课件)

3.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可见,书籍对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名人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记得我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在古代人心目中,读书是跟今后的人生幸福密切相连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以通俗而有力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读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研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些分论点?

(3)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读书对人的影响的?

(4)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给词语释义。

加惠:施惠,给予好处。

往哲先贤:历代贤明、智慧之士。哲,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

上溯(sù):往上推求或回想。

睿(ruì)智:英明有远见。睿,看的深远。

陶冶(yè):比喻给人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3、交流以上几个问题。

(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总结:作者开门见山,在题目中直接表明了文章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2)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些分论点?

提示:分论点通常出现在文段开头,文段结尾,也有出现在语段中间。

总结: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层层深入,说明读书为何使人幸福的道理。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

①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②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③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总结: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物质方面论述了读书对人的影响;而第二、三两个分论点则是从精神方面论述读书对人的重要作用,层层深入,充分有力。

(4)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总结: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在文章开头,作者明确提出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他还拥有现实世界之外更为丰富也更为浩瀚的世界,接着,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最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再次重申:读书人是幸福人。

(以上四个思考题,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

四、深入阅读,部分感知:

(一)解读第三段:

1、全体朗读第三自然段。

2、朗读后思考:

(1)在本段中,作者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阐明分论点?

总结:举例论证。

(2)作者具体以哪些事实为例? 列举这些事例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总结:为了说明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用八个事例排比加以说明。这些事实涉及古今中外,使说理全面而充分。

(3)利用自己的阅读经历,仿照课文句式再后面补充一句。

从 学得 ;从 学得 ;从 学得

(4)本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分析说明。

总结:本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的事实铺叙,强有力地支撑着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这一分论点。叙议结合,以议带叙,主从分明。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一个主要特点。

(二)解读第四自然段:

1、个别朗读第四段。

2、段落中作者引用两位名人的话来论证分论点,请找出这两句话,并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总结:一本好书,能给人以人格上的影响,使人向善。

(2)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

总结:好的书籍,能提高人的认识,提高人判断是非的能力,使人避恶。

五、拓展延伸:

1、作者以“读书人是幸福人”为题写出这篇文章,难道作者是个爱读书的人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作者。

作者简介:谢冕,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诗学理论家。50年代后期,谢冕作为中文系学生,在北大逗留时间最多、最有感情的是北大图书馆和分散在全校大大小小的图书阅览室。他是宿舍、饭厅、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竞走者,常在下课后到图书馆看书,就免不了用书包占座。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图书馆“是动荡学海中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港湾”。谢教授曾经动情的回忆这段青春的记忆“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成长有赖于名园的熏陶、名师的指点,也有赖于这座著名图书馆的灯火,它是我们青春的欢乐和痛苦的见证,如今它已成了点燃在心灵深处的恒久的光明。”

由此可见,谢冕教授是充分感受了读书的幸福后才能由衷的发出“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心声的。

2、学生讲古今中外勤奋苦读的故事,从榜样中寻找力量。

附部分资料:

凿壁借光: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非常喜欢读书,但晚上家里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匡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着读书。

头悬梁:汉朝人孙敬,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

锥刺股:战国时的谋略家苏秦,年轻时曾四处游说各国君主,希望能够得到一官半职。然而,他得不到任何一个君主的赏识,只好失望回家。下定决心,好好读书,增进自己的学问。苏秦日夜埋首读书,可是每到深夜,就不由自主地瞌睡起来。苏秦为了驱除睡意,便将一把锥子放在身边。每当自己昏昏欲睡时,便拿起锥子刺向自己的大腿,剧痛令苏秦睡意全消,再次提起精神读书。一年之后,苏秦终于学有所成,再四出游说各国君主,更得到各国君主的重用。

囊萤映雪:晋代的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晚上,他就用一只白绢口袋,抓很多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照明读书。孙康情况也是如此。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少年童第周: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师总结:这些人他们全然把读书当作一种幸福,即使苦即使累也乐此不疲,终究他们成了大学问家,成就了一番伟业。我们现在读书的条件好多了,不勤奋读书确实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这个时代。我们应该从这些名人身上,吸取力量,刻苦读书,只有刻苦读书,将来才会有所成就,有所建树。

六:课堂小结:

最后,老师想借用两位名人的话,表达我对你们殷切期望:

热爱书吧,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 泳

下载《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教学要求 1、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 2、能边读边归纳文意,感知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能唤起对本单元其他的相关联......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20 学年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课题: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结构,找出文中的中心观点和各个分论点。2、体会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含义,了解好书对人的影响......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

    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2.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3.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还曾记得囊萤映雪,凿壁引光,还曾记得头悬梁,锥刺股,还曾记得明月高悬,伏案桌前,我们为读书而奋斗。每个人都在为着不同......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实训部语文组 李文涛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 3.品......

    读书人是幸福人

    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

    读书人是幸福人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