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社区老龄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城乡社区老龄工作的新思路,**年市老龄协会将**区和**区作为城乡社区老龄工作试点,开展调研,研究加强社区老龄工作的工作机制;寻找社区老龄工作的切入点和社区老龄工作的原则、目标、任务等问题;探索不同类型的社区老龄工作模式,总结和推广社区老龄工作的成功经验。力求实现老年人的问题在社区基本得到解决,老年人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社区老龄工作的体制
合理的社区老龄工作体制是做好社区老龄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建立好适应社区发展现状的工作体制和机制,社区的老龄工作才能充满活力。在探索社区老龄工作体制上,我们认为政府老龄工作部门主要应发挥好政策的制定和引导;必要的资金支持;树立和宣传好典型,提供好的导向;履行监督和检查职能,督促落实等作用上。政府应力求发挥社区自身的积极性,引导老年人走民主自治路子,整合社区的各种资源,完善为老服务系列化,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因此,合理的社区老龄工作的体制应该是:坚持在居(村)委会领导下,以社区老年人协会为抓手,以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为阵地,以社区老年人民主自治为基础,以完善六个为老服务体系为任务,以实现“六个老有”为目标,社区单位和居民广泛支持的社区老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展社区老龄工作应该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上。
**两区从建立健全社区老龄工作组织网络入手,探索建立良性的工作机制。一方面,加强居(村)委会、党支部对老龄工作的领导,由居(村)委会主任、书记或副主任主抓老龄工作;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完善社区老年中介组织,当作社区老龄工作的载体和抓手。东城区由居委会主任主抓老龄工作,由居委会下设的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委员会负责老龄工作,由专职主任分管老龄工作,由老年人协会具体做老龄工作。顺义区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分管主抓村老龄工作,由老年人协会具体做老龄工作。两个区形成了党政领导、中介组织运作、居民广泛参与、依法自治的工作机制,为社区老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同时,也注重社区老年人协会的建设,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两个试点区有300多个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都已经建立了老年人协会,并制定了协会章程。这些社区中有2/3的老年人成为协会会员。社区老年人协会的负责人由老年人直选产生,在居(村)委会的领导下,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自治形式,在开展居、村的老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居(村)委会和老年人协会之间形成了“指导但不干涉,支持但不包办”的关系,在具体工作中发挥相互支持、互相补充的作用。社区老年人协会定期召开老年人代表大会,听取老年人意见,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代表大会反映的问题和重要事项,及时向居(村)委会反馈,由居(村)委会研究解决,老年人协会具体监督落实。在试点实践中,逐步探索解决了老年人协会办公地点和经费的问题,有力地保证了协会正常开展工作。试点实践证明:老年人协会是加强社区老龄工作的主要抓手,通过老年人协会能把分散在一家一户中的老年人组织起来,形成一支积极健康的力量,成为居(村)委会的有力助手,成为居(村)委会与老年人沟通的桥梁,成为凝聚老年人参与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可以说通过这种变革,为社区老龄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后盾。
二、社区老龄工作的原则
我们认为:社区老龄工作原则应该围绕“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指导方针去研究,这些原则应该是我们党有关老龄工作政策落实的保障,必须体现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括地说,社区老龄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社区老龄工作应该处处从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提高去开展。二是坚持依法自治原则。要充分发挥社区老年人自身的作用,依法参与自身的管理,成立老年人中介组织,实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三是坚持广泛参与的原则。社区老龄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四是坚持党政主导的原则。党政部门应在社区老龄工作中发挥政策主导、资金保障、典型示范和行政监督的作用,确保各项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三、社区老龄工作的任务
(一)建立有社区特色,功能齐全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体系,为社区老龄工作的开展搭建舞台。两个试点区对建设齐全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都做了深入的探索,东城区的社区居委会依托“星光计划”,加强了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增加了其他配套设施,拓宽了设施的服务功能,形成了集社区服务中心、托老所、日间照料室、卫生服务站、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老年学校等为一体,具备养老、医疗、健身、教育、休闲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的老年福利服务设
施体系。顺义区根据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投入了1600万元,启动了农村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六三工程”,建设了健身室、图书室、棋牌室、台球室、洗浴室、理发室和室外健身场地、社区卫生服务站、村老年学校。该区已有100个村达到了“六三工程”建设标准,农村的为老服务设施焕然一新。在加强建设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的同时,不断拓宽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行业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逐渐建立起制度化管理和服务的运行机制,大幅度提升了为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总之,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是开展社区老龄工作的平台,是社区老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结合社区老年人的需要,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不断完善。
(二)建立和完善为老服务队伍和社区老龄工作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多年来,我市形成了四大类型的为老服务队伍。即: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伍;党团员、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社区机关、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组织的为老服务队伍;民办非企业单位服务队伍。这些队伍是我们开展社区老龄工作的主体和帮手。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发挥好他们在社区建设和老龄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需要加强建设。一是要完善各项为老服务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老年志愿者服务手册,制作并统一佩戴老年志愿者徽章开展服务;二是要走社会化运作方式,利用市场调节去扩大服务内容;三是要建立激励表彰机制,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两个区都依靠各自特色的老年群众组织,加强管理,综合利用社区资源,积极有效地开展了为老服务工作。
另外,要使社区老龄工作有序健康开展,还需要加强社区老龄工作制度建设。两个试点区实行老龄工作制度上墙,服务措施公布,让老年人监督落实的方法很有成效。顺义区制定了农村社区老龄工作十三项基本制度,建立农村老龄工作档案一卡一表四册七簿。两个试点区都重视信息网络和办公自动化建设,居(村)委会全部配备了电脑,部分社区实行了电脑办公,使社区老龄工作信息渠道更加方便快捷,老龄工作管理科学化。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的社区老龄工作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三)完善为老服务体系,落实六个老有,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为老服务是社区老龄工作的重点内容,要坚持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以实现“六个老有”为目标,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多办实事,形成了社会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体活动、维护权益、精神慰藉六个为老服务系列。
一是要健全社会福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并逐步提高。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做到应保尽保。建立特困救助制度,采取政府、社会、家庭三者相结合的救助办法,保障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是要建立完善社区服务网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水平。东城区在社区居委会建立了服务热线。利用社区热线,为老年人提供家政、小时工、请保姆、送餐、送奶、护理等内容多层次,形式多样化,有偿、低偿和无偿的服务,各社区还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设立老年餐桌、理发、洗浴、代购物品等一系列的生活服务项目,发动社区志愿者对特困、孤寡、空巢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实行单向与双向,集中与日常定人入户包户,固定与灵活的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使老年人的困难在社区得到及时的帮助。
三是要健全社区医疗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派驻全科医生,实行综合医疗服务。对老年人实行“六优先”和医疗优惠政策。社区卫生站应为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和健康档案,建立起慢性病跟踪服务册,定期对老年人进行体检、健康咨询服务和必要的医疗检查,建立巡诊、出诊制度,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提高了社区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水平。
四是要广泛开展老年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要通过丰富的具有社区特色的老年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努力吸引和凝聚老年人,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已培训了7000多名社区体育健身辅导员,在他们的带动和组织下,各社区都举办了老年人运动会、合唱、书法、健身舞(操)、新秧歌、时装表演等多种比赛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组织不够严密,品位和质量有待提高。
五是要重视老年教育,大力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利用好社区老年学校和老年课堂,开展老年法律、营养膳食和健康知识教育,结合形势加强了老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老年人的政治觉悟。东城区十分注重维权网络建设,在区一级设立了“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在街道设立“法律咨询服务部”,在社区设立“法律谈心站”。顺义区充分发挥村老年人协会和人民调解员作用,积极开展老年法律服务工作,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居、村还创造性地开展了心理咨询、谈心聊天服务,及时了解和排除老年人的郁闷,帮助老年人处理家庭纠纷,提供精神慰藉。这些都是我们在试点中积累下的成功经验,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四)整合社区资源,建立激励机制,推进社区老龄工作深入开展。开展社区老龄工作,必须充分利用社区各方面资源,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要建立良性的激励表彰机制,推动社区老龄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要整合物质资源。要避免社区服务设施重复建设和设施空置,注意做到多方投入,一室多用,充分利用社区的有限资源,发挥综合效益。如体育健身
第二篇:关于社区老龄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社区老龄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社区老龄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城乡社区老龄工作的新思路,年市老龄协会将区和区作为城乡社区老龄工作试点,开展调研,研究加强社区老龄工作的工作机制;寻找社区老龄工作的切入点和社区老龄工作的原则、目标、任务等问题;探索不同类型的社区老龄工作模式,总结和推广社区老龄工作的成功经验。力求实现老年人的问题在社区基本得到解决,老年人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社区老龄工作的体制
合理的社区老龄工作体制是做好社区老龄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建立好适
应社区发展现状的工作体制和机制,社区的老龄工作才能充满活力。在探索社区老龄工作体制上,我们认为政府老龄工作部门主要应发挥好政策的制定和引导;必要的资金支持;树立和宣传好典型,提供好的导向;履行监督和检查职能,督促落实等作用上。政府应力求发挥社区自身的积极性,引导老年人走民主自治路子,整合社区的各种资源,完善为老服务系列化,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因此,合理的社区老龄工作的体制应该是:坚持在居委会领导下,以社区老年人协会为抓手,以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为阵地,以社区老年人民主自治为基础,以完善六个为老服务体系为任务,以实现“六个老有”为目标,社区单位和居民广泛支持的社区老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展社区老龄工作应该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上。两区从建立健全社区老龄工作组织网络入手,探索建立良性的工作机制。一
方面,加强居委会、党支部对老龄工作的领导,由居委会主任、书记或副主任主抓老龄工作;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完善社区老年中介组织,当作社区老龄工作的载体和抓手。东城区由居委会主任主抓老龄工作,由居委会下设的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委员会负责老龄工作,由专职主任分管老龄工作,由老年人协会具体做老龄工作。顺义区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分管主抓村老龄工作,由老年人协会具体做老龄工作。两个区形成了党政领导、中介组织运作、居民广泛参与、依法自治的工作机制,为社区老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同时,也注重社区老年人协会的建设,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两个试点区有300多个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都已经建立了老年人协会,并制定了协会章程。这些社区中有2/3的老年人成为协会会员。社区老年人协会的负责人由老年人直选产生,在居委会的领导下,坚持“自
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自治形式,在开展居、村的老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居委会和老年人协会之间形成了“指导但不干涉,支持但不包办”的关系,在具体工作中发挥相互支持、互相补充的作用。社区老年人协会定期召开老年人代表大会,听取老年人意见,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代表大会反映的问题和重要事项,及时向居委会反馈,由居委会研究解决,老年人协会具体监督落实。在试点实践中,逐步探索解决了老年人协会办公地点和经费的问题,有力地保证了协会正常开展工作。试点实践证明:老年人协会是加强社区老龄工作的主要抓手,通过老年人协会能把分散在一家一户中的老年人组织起来,形成一支积极健康的力量,成为居委会的有力助手,成为居委会与老年人沟通的桥梁,成为凝聚老年人参与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可以说通过这种变革,为社区老龄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后盾。
二、社区老龄工作的原则 我们认为:社区老龄工作原则应该围绕“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指导方针去研究,这些原则应该是我们党有关老龄工作政策落实的保障,必须体现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括地说,社区老龄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社区老龄工作应该处处从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提高去开展。二是坚持依法自治原则。要充分发挥社区老年人自身的作用,依法参与自身的管理,成立老年人中介组织,实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三是坚持广泛参与的原则。社区老龄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四是坚持党政主导的原则。党政部门应在社区老龄工作中发挥政策主导、资金保障、典型
示范和行政监督的作用,确保各项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三、社区老龄工作的任务 建立有社区特色,功能齐全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体系,为社区老龄工作的开展搭建舞台。两个试点区对建设齐全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都做了深入的探索,东城区的社区居委会依托“星光计划”,加强了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增加了其他配套设施,拓宽了设施的服务功能,形成了集社区服务中心、托老所、日间照料室、卫生服务站、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老年学校等为一体,具备养老、医疗、健身、教育、休闲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体系。顺义区根据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投入了1600万元,启动了农村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六三工程”,建设了健身室、图书室、棋牌室、台球室、洗浴室、理发室和室外健身场地、社区卫生服务站、村老年学校。该区已有100个村达到了“六三工程”建设
标准,农村的为老服务设施焕然一新。在加强建设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的同时,不断拓宽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行业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逐渐建立起制度化管理和服务的运行机制,大幅度提升了为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总之,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是开展社区老龄工作的平台,是社区老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结合社区老年人的需要,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不断完善。
建立和完善为老服务队伍和社区老龄工作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多年来,我市形成了四大类型的为老服务队伍。即: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伍;党团员、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社区机关、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组织的为老服务队伍;民办非企业单位服务队伍。这些队伍是我们开展社区老龄工作的主体和帮手。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发挥好他们在社区建设和老龄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需要加强建设。一是要完善各项为老服务制度建设,实行规范
化管理,制定老年志愿者服务手册,制作并统一佩戴老年志愿者徽章开展服务;二是要走社会化运作方式,利用市场调节去扩大服务内容;三是要建立激励表彰机制,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两个区都依靠各自特色的老年群众组织,加强管理,综合利用社区资源,积极有效地开展了为老服务工作。
另外,要使社区老龄工作有序健康开展,还需要加强社区老龄工作制度建设。两个试点区实行老龄工作制度上墙,服务措施公布,让老年人监督落实的方法很有成效。顺义区制定了农村社区老龄工作十三项基本制度,建立农村老龄工作档案一卡一表四册七簿。两个试点区都重视信息网络和办公自动化建设,居委会全部配备了电脑,部分社区实行了电脑办公,使社区老龄工作信息渠道更加方便快捷,老龄工作管理科学化。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的社区老龄工作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完善为老服务体系,落实六个老有,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为老服务是社区老龄工作的重点内容,要坚持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以实现“六个老有”为目标,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多办实事,形成了社会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体活动、维护权益、精神慰藉六个为老服务系列。
一是要健全社会福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并逐步提高。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做到应保尽保。建立特困救助制度,采取政府、社会、家庭三者相结合的救助办法,保障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是要建立完善社区服务网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水平。东城区在社区居委会建立了服务热线。利用社区热线,为老年人提供家政、小时工、请保姆、送餐、送奶、护理等内容多层次,形式
多样化,有偿、低偿和无偿的服务,各社区还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设立老年餐桌、理发、洗浴、代购物品等一系列的生活服务项目,发动社区志愿者对特困、孤寡、空巢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实行单向与双向,集中与日常定人入户包户,固定与灵活的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使老年人的困难在社区得到及时的帮助。
三是要健全社区医疗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派驻全科医生,实行综合医疗服务。对老年人实行“六优先”和医疗优惠政策。社区卫生站应为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和健康档案,建立起慢性病跟踪服务册,定期对老年人进行体检、健康咨询服务和必要的医疗检查,建立巡诊、出诊制度,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提高了社区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水平。四是要广泛开展老年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要通过丰富的具有社区特色的老年娱乐和体育健身活
动,努力吸引和凝聚老年人,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已培训了7000多名社区体育健身辅导员,在他们的带动和组织下,各社区都举办了老年人运动会、合唱、书法、健身舞、新秧歌、时装表演等多种比赛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组织不够严密,品位和质量有待提高。
五是要重视老年教育,大力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利用好社区老年学校和老年课堂,开展老年法律、营养膳食和健康知识教育,结合形势加强了老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老年人的政治觉悟。东城区十分注重维权网络建设,在区一级设立了“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在街道设立“法律咨询服务部”,在社区设立“法律谈心站”。顺义区充分发挥村老年人协会和人民调解员作用,积极开展老年法律服务工作,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居、村还创造性地开展了心理咨询、谈心聊天服务,及时了解和排除老年人的郁闷,帮助老年人处理家庭纠纷,提供
精神慰藉。这些都是我们在试点中积累下的成功经验,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整合社区资源,建立激励机制,推进社区老龄工作深入1 2 下一页
第三篇:西平县老龄工作调研报告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应对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同时其进程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广泛、长期、复杂和深刻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 “老有所养”的民生目标和加强老龄工作的新要求。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既是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的一个重大问题,又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我县历来高度重视、关心人口老龄化问题,多年来,在弘扬传统美德,建立养老制度,探索养老模式,为民办实事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必须改革创新、统筹兼顾、健全法规、完善制度、加大投入、加强协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社会和谐。
一、西平县老年人口基本情况
西平县总人口85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0.8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76300人,80岁以上老年人19600人,100岁以上老年人53人,纯老年人家庭人口11800人。
二、西平县老龄工作基本情况
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关注老龄事业的发展,把老龄工作列入重要议
事日程和发展规划。
(一)广泛宣传,使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明显增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我县老龄办多年来坚持把老龄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全县人民中广泛开展“一法一条例”宣传教育活动,在县城主要街道散发宣传单。各乡镇还充分利用老年活动室这一重要阵地,通过组织老年人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了老年人的依法养老意识和法制意识,增强了老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现在,许多老年人碰到诸如子女不养老、虐待老人、邻里矛盾等困难和问题,会自觉运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还通过宣传开展评比表彰“百名孝星、好媳妇、好公婆”等主要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做到电台声音、报纸有专栏、电视有图像。
(二)群策群力,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功能,落实老有所养。一是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全县3689位“五保”老年人得到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1476名老年人进入乡敬老院入住。二是实行优待制度。全县共办理了《老年优待证》6000余份。并为100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百岁老人补助金。三是开展老年人赡养协议书签订试点工作。2003年下半年,根据上级批示和外地经验,我县老龄办根据西平县实际情况,制定了《西平县赡养老年人协议书》草案,并在环城乡王店村进行了试签,得到了老年人普遍好评。止2009年我县已全部签订完毕,签订率达100%。四是建立基层老年维权组织。共建立乡镇维权领导机构20个,并在村老年协会设立老年维权小组,负责老年维权工作,督促和解决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等问题。今年,共为老年人维权50余起。五是2002年、2006年和2010年三次参加全国老年人抽样调查,共对全县5个乡镇、15个村委、150名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2004年我县老龄办还参加了贫困老年人抽样调查。为上级掌握老年人情况,制定老年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六是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尊老敬老十佳”活动,我县宋集乡荣获市级“十佳”先进单位,杨庄乡康庄村老栗庄栗德荣荣获市级“十佳”先进家庭。在百名“孝星”评选活动,我县刘红丽等十名同志被市老龄办评为驻马店市2004百名“孝星”光荣称号。七是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成立了《门球协会》、《棠溪书画社协会》、《老年人钓鱼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县还有老年秧歌队、时装表演队、健身体操队、锣鼓队等等,只要有重大节日,都有老人们身着彩服,载歌载舞的身影,展示老年人的风采,九是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充分发挥老年法庭作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十是走访慰问贫困老年人。每年慰问全县贫困老年人,为每户送去
大米、挂面、食用油等。带去慰问品、慰问金的同时,也带去了党的关怀和温暖。
(三)加强老年人协会的建设和管理,扎实推进基层老龄工作。老年人协会是老龄工作的细胞,是各级党政组织联系老年人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我县坚持把老龄工作的重点放在乡镇村(社区居委)切实加强老年人协会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使老年人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功能明显增强。据统计,我县已有基层老年协会197个,其中农村185个,社区居委会12个。在组织形式上,村(居)级老年协会由村(居)书记或主任兼任老年人协会会长兼职专管,并由2—3人负责具体事务,并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接受老年群众监督。做到老年人协会工作上下贯通,纵横交错,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
三、当前西平县老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的老龄人口具有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显著,农村老龄问题突出,城乡和地区差异大等特点。家庭养老还需进一步完善。老年维权还需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尊老敬老氛围还需进一步营造。“十二五”期间,社会养老负担进一步加重,养老保障问题更加突出,社区照料服务需求迅速增加,老龄问题带来的社会压力显著加大,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带来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十二五”期间,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发展老龄事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认真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对今后做好老龄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快建立养老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积极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面。继续加强城乡低保制度建设,确保把城乡符合低保条件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并认真落实各类施保政策。并根据各自经济发展状况给予老年人发放不同标准的生活补助,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而在全县形成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发展社会养老保险为方向,救助低保为辅助,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老年人生活供给体系。
2、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在农村加强乡镇中心医院和村卫生站的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开设老年专科或病房,突出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完善贫困老人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知识的普及,落实老年人就医优先、优惠的政策。在全县形成以医疗卫生部门为指导,以医疗卫生设施为支撑,以医务工作者为主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老年医疗预防保健体系,努力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医疗卫生
条件,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医疗和对医疗保险方面的需求。
3、健全老年维权服务体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河南省老年人保护条例》等涉老法律法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舆论监督,落实老年优待政策,提高全民的敬老养老爱老助老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帮助老年人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和增强法律意识,参与涉老纠纷的调节工作,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全县形成以公检法司组织为骨干,以法律执业人员和社会公益服务人员主的老年维权服务体系。
4、加快老年群众性组织建设。把建立老年协会、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群众性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老年人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载体,希望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开辟以行业部门和各级党政机构组织发动的两条腿脚走路的方式,大力发展县、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老年协会组织,疏通老年人向党委、政府反映诉求、谏言献策通道,加强老年群众活动阵地建设,加大对老年群体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快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组织的作用,成为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5、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从人口老龄化趋势,老龄工作社会化,老龄事业需求不断增强和我县实际情况出发,作好老龄事业的发展规划。党委、政府主要领导
亲自过问,做到认识、工作、组织协调三到位,经常听取工作汇报,以实际行动尊重、关心老年人,按规定落实老龄工作经费,及时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城乡居民低保救助资金及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等,支持老龄事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制度化的财力投入机制,特别是加大对基层老龄工作经费的投入。
6、加强老龄组织机构和老龄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各级老龄办自身建设,配齐领导和工作人员,加强老龄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工作素质和能力,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及时提出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积极主动搞好协调,尤其对老龄委成员单位的工作,要主动协商、及时沟通,促进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合力。加强对老龄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并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深入基层,强抓基层工作能力,确保老龄工作目标责任的落实。在突出抓好自身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建设,注重提高老龄干部的综合协调能力的同时,积极主动地研究老龄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出解决老龄工作的新思路。
第四篇:老龄调研报告
加强我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社会事务管理科张金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步解决了穿衣、饥饿、住房、看病、出行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人口比例逐步提高,保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解决老年人高质量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急需解决问题之一。
一、社会老龄人口比例不断攀升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到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改变。2033年超过4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由于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孩政策,老龄化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我国老龄化速度日益严峻,应加强老龄工作宣传力度,维护健全老龄工作基础平台,积极维护老年人权利,着力提升老龄工作水平。
二、全国老龄人口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中国老年人口规模之大,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之快,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将越发突出。
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原有的高储蓄发展模式会受到挑战,尤其是原有的传统银行体系会受到一种挑战,以前我们国家一直是存钱的人多,原有不合理的银行管理带来的坏帐就会被新的储蓄消化掉。而一旦老龄化加速,这个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老龄化加速问题不仅仅是潜在的养老、医疗等一系列问题,其实对于整个经济发展都会带来很大挑战。
我们国家的老龄化又与区域性的城镇化水平关联在一起,表现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老龄化问题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加快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稳妥的推进城镇化进程,把更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我们与其成为一个老龄化的农业大国,还不如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老龄化城镇化国家,应该在生产效率更高的城市系统内,而不是在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农村系统内,消耗国家目前面临的老龄化加速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要把老龄化危机转化为经济发展机遇,可以大力培育老年地产、老年公寓等,这不仅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手段,也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面临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亿万老年人福祉的双重压力,在老龄化程度相同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问题更复杂,应对老龄化的困难更大。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过亿的国家,也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峰值高、老龄化程度不均衡的特点。“人口老龄化在给我们带来健康长寿和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总体看,中国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变革相交织,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
我国政府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做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决策。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将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作为根本立足点;坚持围绕主题和主线,把推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把构建大老龄工作格局作为重要支撑;坚持可持续发展,把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的顶层设计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统筹兼顾,把妥善处理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大关系作为科学方法。全面实施“发展为根本、保障为基础、健康为支撑、参与为动力、和谐为要求”的积极老龄化战略,主动对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和体制机制做出战略性调整,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全同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我镇老年事业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39个村委会、39个老年协会、老年活动室39个。我镇总人口数33675人,60岁以上老年人5937人、65岁以上 老年人3053人、80岁以上老年人690人、90岁以上老年人51人、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8.5%。有1所敬老院,床位52张,现入住12位五保老人,入住6位社会老人;1所民办养老院,床位206张,入住140人;一所村级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床位8张。家庭结构向小型化发展,子女结婚后与老人分开生活的越来越多,空巢老人也就越老越多,高龄老人的照料工作日益成为突出问题。
今年我镇完善了60岁以上老年人信息,录入养老服务平台系统,开展老年优待活动共办理老年人优待证52人,累计发放老年人优待卡345张,居家养老服务682人次,养老卷20.46万元,9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高龄津贴10个,申请办理小帮手服务器6部。为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5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镇级评选北京市“孝星”命名暨“孝亲敬老楷模”工作,各村委会积极响应,在村委会设站宣传“孝星”评选活动,利用村内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此项活动的宣传共收到自荐和推荐孝星材料45份,镇级组织力量进行审核评议,优中选优,推选出辖区正式候选人36份,进行村级公示7天,无异议后已报区老龄委评审,区级和市级已通过审核。通过此次活动,树立了我们身边的典型,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在村内也形成了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优良传统。
四、老龄事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加大,大部分老年 人是在“未富先老”的状况下进入老年期,一般都没有足够的积蓄。客观上需要通过再就业取得劳动报酬,用来弥补生活费用的不足,这样无疑增加了社会就业压力。
2、人口老龄化会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和护理负担加重,老年人因为健康水平和自理能力下降所造成的生活不便,即影响生活自身生活质量,也带来经济上的压力,使医疗保障、保健康复、生活照料成为老年人的最大需求。
3、对老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老龄事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有的人尊老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老年人应有的尊重和关爱,侵犯老年人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着力加强我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强老龄宣传工作,打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和谐氛围
一方面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宣传老龄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老龄工作的进展和成就,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道德教育,使全社会以尊老、敬老、养老为荣。从点滴做起,从儿童抓起,表彰尊老、敬老先进人物,宣扬尊老、敬老先进事迹,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和舆论引导氛围。另一方面。帮助广大老年人树立终身学习、发展理念,始终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为家庭生活、为社会建设出一份力、发一份光、奉献余热,赢得社会的尊敬。
(二)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重点推进养老服务社区化,依托和利用各类社区服务资源,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和网点,提倡多种形式的社区志愿活动和老年人互助服务,使老年人不远离家门就享受到很好的社会照料服务,也节约社会成本、资源。
2、发展和规范机构养老服务。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敬老院、镇养老指导中心建设,使其具有为当地老年人提供综合服务的功能。鼓励民营资本投入兴建养老服务设施,经营养老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机构自主经营,解决日益增多的群众养老服务需求。
3、加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养老服务职业培训,培养出一大批专业养老护理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打造夕阳服务产业链条,使老人有条件获得最好的服务。同时,加强我镇基层老年协会建设,鼓励支持老年协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争取、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4、加强部门协调与合作。老龄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加强各部门的协调统筹工作,形成合力,促进老年事业的大发展。从方方面面为老年人着想,为老年人文化、物质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5、结合我镇2016年洲际月季大会在我镇召开和拆迁村改造工程,前瞻性设计好我镇养老服务规划并有效实施。同事大力强化社会养老保障,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投 入,切实解决农村老人的看病难、收入低、生活照料等方面实际问题。
通过不懈的努力,加强我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我镇老年人生活水平与幸福指数,建设和谐和美魏善庄。
第五篇:加强社区老龄工作
加强社区老龄工作,稳步推进“3587”工程
我们XX社区地处奉化的中心,社区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720名,已超过在册人口的15%。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社区工作一贯所遵从的,我们始终将为老年人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社区以抓组织建设为抓手、以服务老年人为社区老龄工作的着力点、以开展老年活动为延伸,社区老龄工作稳步推进。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通过开展调研,摸清了社区老龄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通过社区老龄工作现场会和社区老龄工作“3587”工程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社区老龄工作的规范化指导;通过印制发放《社区老龄工作记录册》,使各社区在规范化建设中有章可循,有据可查。通过统一制作“3587”规范化社区上墙资料,规范社区老龄工作建设情况;通过印发3万份社区老龄工作知识问卷调查表并分发到户,使社区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家喻户晓。
各社区也普遍成立了老年工作领导小组,均由社区主要负责人全面领导老龄工作,申报的12个社区均健全了老龄工作的三个组织和五个网络。许多社区都有不止一支志愿者队伍,如骆驼街道的中街社区就建立了“党员帮困助老队”、“助老结对队”、“青少年助老队”三支助老志愿者队伍。
三、硬件投入、强化服务 服务老年人一直是社区老龄工作的着力点,社区健全的网络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目前,社区还积极探索特色服务成立XX社区互助社,开展了“三大系列,六项服务“夕阳系列:依托社区的“夕阳驿站”开展乐老、助老活动。我们XX社区的老龄人口已超过15%,社区内老人的安居乐业是社区工作之重,如何组织好发挥好这些居民积极性,社区于十月份推出了XX社区“夕阳驿站”自开设以来,吸引了很多老年居民前来娱乐、学习。另外社区已建立二处居民聊天角,让大家走出小家溶入大家,互慰寂寞,互解心结。为民服务系列:依托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XX社区有登记在册的志愿者181人,分8个志愿者队伍,他们长年活动在社区的大街小巷,社区也为这些志愿者建立了“爱心银行”帐号,把每个志愿者的活动情况记录在册。另外社区开通心语热线:88501912,为社区居民解惑。社区聘请心理学学士为心语热线的老师,为居民解惑、为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互助系列:社区依托爱心就业站这个平台,开展促进就业活动,社区的爱心就业站建立已有一段时间,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爱心就业站的作用,社区广开门路寻找业务来源,不但向厂家挖掘能源,还向失业人员挖掘能源。社区依托去年开始在社区有需求的居民中发放的“帮帮我”互助卡,开展“帮帮我”活动,社区计划扩大此卡的发放范围,结合今年全面调换和发放老年证的机会,想在每张老年证上印上社区的联系电话,社区做到有难必解。今后社区将根据居民的需要,继续扩大服务项目。„„各种服务为老年人构筑了一张完善的养老、医疗、照料、教育、维权网络。社区还根据老年人的特长、爱好和兴趣,组建了老年合唱团、舞蹈队、腰鼓队、门球队、健美操、柔力球、民乐队等各类文体队伍60余支,经常性开展活动。社区还依托老年电大、市民学校等教育阵地,组织老年人开展政治理论、健康教育等学习,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去年开始,各社区普遍加大了硬件方面的投入。为了使老年人的活动场地有个质的改善,去年,总浦桥、后大街、西门社区相继建成了社区文化宫,活动场地均达到1000M以上,今年又有城东、顺隆社区的文化宫建成。总浦桥社区还专程派人到上海等地实地参观考察,建成了老年日托所,解决了社区老人的日间托养问题。
活动,即:设置爱心呼叫,方便老人求援;设置爱心康复室,保养老人身体;成立爱心扶助会,扶持弱势老人;设立党员爱心岗,爱心奉献老人;建立爱心帮扶组,落实助老结对;建立爱心敬老院,照应孤寡老人;设立爱心托管所,解人后顾之忧;依托爱心服务站,开展助老服务。除此之外,各社区还积极探索特色服务,如总浦桥社区根据不同老人的养老需求,推出了“常青藤”系列养老工程,通过“分散养老”、“居家养老”、“日间集中养老”等形式构筑居家养老网络;后大街社区依托社区服务站开展“社区服务一卡通”,老人凭一张“社区服务卡”只要打打电话就可以在家中享受社区服务站提供的各项服务;西门社区志愿者队伍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推出“送太阳”活动,定时推他们到户外晒太阳;还成立了“阳光驿站”,为老年人提供维权和法律服务;白龙社区成立了社区救助站,及时为生活困难老人办理各种救助、补助„„各种服务为老年人构筑了一张完善的养老、医疗、照料、教育、维权网络。
2各社区还根据老年人的特长、爱好和兴趣,组建了老年合唱团、舞蹈队、腰鼓队、门球队、健美操、柔力球、民乐队等各类文体队伍60余支,经常性开展活动。社区还依托老年电大、市民学校等教育阵地,组织老年人开展政治理论、健康教育等学习,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