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音乐欣赏课的感受(论文作业)
浅谈我对音乐欣赏课的感受
在我上音乐欣赏课程之前,我存有一种偏见,认为只有现在的流行音乐才是好听的音乐,才能给疲惫的我们带来愉悦的享受。但上了黄老师的音乐欣赏课之后,我才发现我错了。在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我们介绍民间音乐,让我们欣赏几位民间歌手的经典作品之后,我感受到了民间音乐带给我的一种震撼力,领受到了一次次唯美的听觉盛宴。
我很喜欢黄老师,不仅因为他诙谐有趣的语言,还因为他渊博丰富的音乐知识,他在课堂上向我们介绍了各种不同的乐器、三种音乐唱法和很多著名的民间音乐家,让我这个音乐的门外汉受益匪浅。其中,我更喜欢他介绍的那几位民间歌手,他们的歌曲风格各异,旋律婉转动人,深深地将我吸引住了。在课堂上,黄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民间歌手,有王骆宾、韩红、刘欢、腾格尔等,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王骆宾、腾格尔,还有演唱会上的那曲《黄河大合唱》。我并不是说其他几位歌手的歌曲不够动听,而是因为我觉得王骆宾、腾格尔、《黄河大合唱》给我很大的震撼力和听觉冲击力,所以我印象深刻,至今仍然觉得余音绕梁,缕缕不绝。王骆宾先生是黄老师上这课给我们介绍的第一位歌手。他是我国二十世纪最富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他一生写了很多西部民歌,歌曲优美、舒缓,深受群众喜爱且富有民族风味。老师让我们欣赏了他的经典歌曲,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
上来》、《青春舞曲》、《一杯美酒》等等,这些经典歌曲旋律优美迷人、动人心弦,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深深陶醉其中。老师还在课堂上讲述了王骆宾先生的生平故事,尤其在说到他跟三毛女士的黄昏恋情时,我们更是惊讶不已,想不到王骆宾先生还有这一段故事,更感到他的才情非凡。
还有腾格尔也是一位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他是蒙古人,身材长得高大魁梧,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又乱又长的头发和那一把大胡子。老师说他从没在专业的院校里学习过,他现在的成就都是凭他自己的努力来达到的,这一点令我很是佩服,因为他虽然没学过丁点的专业音乐知识,现在却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就,这是多么不容易啊!他唱的歌曲大多数是大气磅礴的,他的声音是从喉根里吼出来的,粗犷的嗓音里透出一种豪迈的气概,颇具感染力。老师让我们欣赏了他的《我们是永远的苍狼》、《家园》、《唱给黄河听》等优秀的音乐作品,我觉得他的歌曲都有很独特的民族特色,特别是那一首《唱给黄河听》,融入了一些民歌的音乐元素和曲调,使歌曲更悦耳动听。
另外那一曲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更让我感叹不已。它是由著名作曲家冼星海作曲、诗人光未然作词的一首激情奋昂的音乐巨作,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在我们聆听的时候,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当时全民族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我们中华大地的场面,甚至还能感受到那种同仇敌忾、勇往直前的气势。
我真的很喜欢黄老师的音乐欣赏课,他在每周星期三的晚上都给我们带来最愉快的听觉享受,让我们每一根因白天繁忙而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他介绍给我们的每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都让我感受到民间音乐的巨大魅力,我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真的感谢黄老师精心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您的课真的很好!谢谢老师!
第二篇:对音乐欣赏课的一些感受
对音乐欣赏课的一些感受
学院:数统学院 姓名:刘彩华 学号:2011212207
作为一个标准的理科生,我虽然喜欢音乐,却完全不懂音乐,在音乐方面我可以说是一个乐盲。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使得我从来没有系统了解和学习音乐的机会,就算是到了大学,由于专业课程的繁重,而学校所开的人文艺术课程又不多,我始终觉得自己在音乐方面有极大的欠缺。事实上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多了解一些艺术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因此这学期我选修了音乐欣赏课。但由于我对音乐专业知识的欠缺,在此,我只想谈谈我在音乐欣赏课上的一些收获和自己的感受,然后顺便谈谈我自己所学专业与音乐的联系。
首先谈谈我在音乐欣赏课上的一些收获和我的感受。回望短短半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程,虽然我懂得的音乐知识还是微之甚微,但我却从中收获了很多:
以前我只喜欢听流行音乐,对音乐的标准仅仅是好听与否,对古典音乐这些高雅音乐那是一窍不通的,也没有什么耐心听。但在音乐欣赏课上,老师在放古典音乐之前,总是先给我们介绍音乐产生的背景以及关于作者创作的一些趣闻,这就极大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以前觉得枯燥乏味的古典音乐经过老师的解说,然后再按照老师的提示去体会音乐作品的意境,我发现古典音乐瞬间变得有趣多了。我终于知道以前为什么没耐心听古典音乐了,因为那时对这些音乐作品的意境根本就不知道,对作者的意图也不了解,现在了解之后再听,就好像在听作者讲故事一样,非常生动有趣。
在听了几次课后,我对古典音乐的理解有不小的变化,我不再觉得它们枯燥乏味,深奥难懂,事实上许多古典音乐所反映的就是普通大众的喜怒哀乐,而且它们的旋律很优美。我还知道了古典音乐的博大精深,以及它们对人类的鼓舞作用,它们既无流行音乐的轻浮,又比乡土音乐多些现代气息,许多乐曲中蕴含的超越苦难、藐视艰难险阻的激情以及对人的灵魂的洗练常常使人激动和亢奋。
音乐欣赏课将我引入了古典音乐的殿堂,使我接触和感受到古典音乐的魅力,提高了我对音乐欣赏的素养,让我体会到了其中的优美意境。同时,一些经典的流行音乐也唤起了我对旧时代的一些记忆和感触。不得不说,音乐真的对我影响至深,它影响到了我的方方面面。
在精神方面,在经过音乐艺术的洗礼和心灵的撞击后,我懂得了如何用心去观望人生,用爱去感受生活,用勇气去面对挫折。每当迷茫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会将一切放下,好好地聆听一首曲子,将自己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我总能从中找回力量和勇气;
在智力培养方面,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已经习惯于理性的逻辑思维,过分地重视左脑的逻辑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右脑直觉想象的培养,因此更是需要有音乐欣赏这样的课程作为调剂,把我从狭隘单调的逻辑公理中牵引出来,使我不再局限于原来的单调生活,而是看到更加广阔的天空,使各方面的发展得以协调,想象思维和想象力得到提高,使我的右脑灵活起来;
在生活方面,音乐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音乐带给我的有时是忧伤,有时是平静,有时是思考,但更多的是面对勇气,它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看到了世界的美好。都说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假如世界不存在音乐,那人类的生活将会变得无比的单调乏味!以上是我在音乐欣赏课上的一些收获和我的一些感受,接下来我想谈谈我自己所学专业与音乐的联系。
我学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学向来被誉称为“百科之根本”,它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的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早已从一门技术的学问变成一门形式符号体系的学问,符号的使用使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在很多人看来数学是枯燥乏味的。而音乐是研究现实世界音响形式及对其控制的艺术,它同样使用符号体系,是所有艺术中最抽象的艺术,它充满感情,生动有趣。在我们看来数学和音乐本应该是毫无干系的两门学科,但事实并不如此,最直观的就是,音乐简谱就是用数学中的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表示do,re,mi,fa,sol,la,si
[1]的,还有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可以应用到音乐的创作中(当然这个我不懂,那些乐理知识我一窍不通,我是看书了解到的)。
记得以前上思修课的时候,老师说过理工科的学生与艺术系的学生结合是绝配的搭档,特别是数学系结合音乐系的。那时很不能理解老师的话,觉得那是谬论,因为我觉得数学与音乐八竿子打不着,数学系的学生与音乐系的学生如此“志不同道不合”,自然不相为谋,怎会是绝配搭档?但在后来偶然看到一些关于数学与音乐的书籍后,我恍然,老师的话是具有科学道理的。
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之所以神圣而崇高,就是因为它反映出作为宇宙本质的数的关系。”世界上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像音乐及其它艺术一样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感觉和审美情趣。在数学家创造活动中,同样有情感、意志、信念、等审美因素参与,数学家创造的定义、定理、公理、公式、法则如同所有的艺术形式如诗歌、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电影一样,可以使人动情陶醉,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2]。
若说音乐是感性的艺术,数学则是理性的艺术,两者相结合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的融通,因此,若是能将数学与音乐这种关系加以完善和利用,那么定能演绎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完美境界”。再者根据大脑的构造,数学和音乐正好是左脑与右脑的互补,这就不难理解思修老师的话的科学性了。若这样说,数学家与音乐家结合的话,数学家可以帮助音乐家锻炼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理性的思维,而音乐家可以帮助数学家陶冶艺术的情操和培养感性的思维,岂不完美哉?
参考文献:
[1]刘卫锋,王尚志,数学与音乐,数学通报,2005年第44卷,第4期 [2]百度百科
第三篇:音乐欣赏课感想论文
班级:10级电子商务班 学号:201011026042 姓名:王俊
音乐欣赏感想
学校开音乐欣赏课是教育方针的体现,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健全人才,对于非音乐专业甚至风牛马不相及的专业来说,学生选修这课是为了学分,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所以我们都对这课贴上“无价值”标签的课,倒不如多学点专业知识实在。
我是学电子商务的,对音乐可谓是局外人,谈不上欣赏,只能用好听与不好听来区分,说外因吧,山村学校出来的,那时钢琴什么乐器之类的只在书本上,音乐课老师是提收音机来教学的,真正的”音乐欣赏课“,倒是对周杰伦、蔡依林的歌声评头论足。说内因吧,那不得说音乐细胞了,可能没有祖传基因,就不存在这天赋了。
虽然每次上课都是带着耳朵就行的,老师一边放音乐,一边讲解背后的故事,大到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制作挂钩,音乐家的怀才不遇,统治者的压迫,小到音乐家生活的漂泊不羁、四处流离,种种插曲,过后对他们的了解还是“半瓶醋”。甚至叫我罗列出那些较有名的音乐艺术家名字都一筹莫展,当然那些老师讲的比较多的还是能耳熟能详。首先贝多芬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他最先活在我们生命里是在小学语文课中,不是在音乐课中,那是对他的学习纯是精神产物,与音乐不挂钩的,歌颂的是贝多芬生命的曲折铸就自己伟大的人生,给我们注入坚强、拼搏精神支柱。现在音乐欣赏课上带着他的音乐去诠释他的人生,我还真能更深入的领悟伟人的生命,随着他的音乐曲响起,我们内心的波澜变得平静,犹如浸入秋天的萧瑟中,一切变得无趣,我们内心多了一丝凉意,他的音乐就有那股力量让你屈服,也许你的性格刚烈奔放,阳光四溢,但此时你也在他的音乐声中走进了他的生命,去感受他的悲喜交加,不再是文学里华丽的辞藻来概括他人生的全部。海顿、莫扎特、肖邦等天才般的音乐家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音乐会是当时贵族生活的调味剂,庄重、高贵、优雅是给上层阶级生活的代言。最起码让你懂得三六九等,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这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意义。
我们对《音乐之声》都赞不绝口,赞女主人公善良,温柔,体贴,典型的贤妻良母型,对孩子的教导有方,对军官的羞涩含情„„然而老师拿到了音乐欣赏课上,对其中的音乐片段给了专业的讲解。所以最起码给我们看待事物多了一个角度,多了点色彩,多了点乐趣„„又给我们生命增添了谱写之章,生活也多了分乐趣,不在寂寥单调。
堪称宝莱坞的印度电影确实在世界荧幕上增添了血液,但我们看多了就知道歌舞是少不了的元素,这也许是印度文化的精髓,他们把自己的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世人为之震撼„„所以现在我可以在影评时给你另一番解读,不再单单是女主角漂亮,男主角好帅。你听到的歌有没觉得别具特色,而且是那个名族才有的,那种舞蹈能追朔到多少年前,是多少世代相传的文化结晶„„
所以,知识源于生活,生活创造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学土木的你不必精通音乐,有了解音乐的意识已足够,可以在你苦思冥想时做大脑的调味剂。音乐源于生活,不是从文学里的溢美之词来传达她的美妙,多么的动听,多么能陶冶情操,而是用心去体验。-------王俊
第四篇:大学音乐欣赏课的感受
大学音乐欣赏课的感受
音乐是一门艺术,一门陶冶情操的艺术,美妙的音乐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成为了经典。欣赏音乐,使我们的心情愉悦,荡涤心灵的疲劳,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回到过去那纯真年代,欣赏音乐,让我们暂时放下尔虞我诈的功利心态,融入神奇的音乐世界,在那里,没有激烈的竞争,没有为了利益厮杀的画面,留给我们的,只有那一个个悦动的音符和宛转的旋律。欣赏音乐,进入最纯洁的世界,在那里,你剩下的只是一颗聆听的心,别无他物……
选择音乐欣赏这门课程,是为了在繁忙的课程学习中留给自己一个休息的空间,一张徜徉于音乐世界的门票,一次和音乐面对面接触的交流。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不懂得音乐欣赏,只知道苦读于课本海洋中,那么他的人格也许不是健全的,我们从小就在倡导德,智,体,美,劳的口号中成长,缺一不可,音乐欣赏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时候,音乐欣赏就是一种心灵疗伤的过程,所以,请不要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暂时停下来,静静地欣赏音乐,然后带着满格的心灵电池,继续上路,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去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
每一次的音乐课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贝多芬,莫扎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不同的作曲家带给我们的是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受,我喜欢《土耳其进行曲》的曲调轻盈活泼、节奏富于弹性,第一小乐段是富于东方色彩的明朗而又雄壮的进行曲,主题音调节奏铿锵有力,气势雄伟,使人豁然开朗,与第一乐段形成强烈的对比。曲调在A大调上进行,使乐曲显得壮丽辉煌,气势磅礴,音调继续发展,曲调不断推向高潮而结束了全曲。我也喜欢《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这样美妙的旋律下,这样一种音乐氛围下,你会感觉到自己会随着音乐跌宕起伏,进入作曲家当时的情景中,那些困扰你的烦恼和不安,暂时都被抛弃到一边去了,陪伴你的只剩下让你如痴如醉的音乐。
音乐是愈合心灵的良药,当你低沉消极的时候,当你郁郁寡欢的时候,打开音乐盒,静静地聆听美妙的曲子,你会慢慢感觉到心灵的细微变化,不再为了琐事低沉,不再为了不得意而终日抑郁不已,那是音乐在修复你的心灵创伤,音乐在吞噬你的不快乐细胞,它在你心中播撒下快乐的种子,这是音乐的特有功效,是无声无息的,你所感觉到的只是觉得解脱了许多,不再那么迷茫和看不开,而是对生活重新有了美好的展望,你渐渐懂得了人
生的意义,消极低沉终究不是长远的办法,这就是音乐欣赏的神奇疗效,它就像你的心理咨询师,在你伤感的时候来到你的身边,用美妙的旋律给你驱逐烦恼,在你快乐的时候给你乐上添乐。音乐欣赏,不仅仅是只有在快乐的时候,更多时候,我们选择了一个人静静地呆着。这时候,音乐就是陪伴你的朋友,它知道你需要什么,它懂得怎样去给你疗伤,你所要做的,就是闭上眼,融入音乐世界,忘记一切,重新让自己坚强,给自己力量。
音乐使人年轻,那种青春的活力会一直伴着你,如果你经常聆听音乐,同样年轻的还有你的那颗心,永远不老的心。我们的音乐欣赏课齐老师,她上课永远那么充满激情,言语间的谈吐都是那么充满活力,不管是和同学交流还是自己讲课,让我们知道了音乐的无穷魅力,带给你的不只是愉悦,更有心灵的永葆青春。
音乐是美的,美的东西总能感染人也去向往美,追求美,并享受美。音乐能带给人愉悦的心情,使人身心放松,陶冶人的情操,甚至还能发散人们的思维。欣赏音乐并不是要求我们都要成为杰出的音乐家,而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我的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人需要知“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接近音乐,会被她的神秘所吸引;聆听音乐,会因她的魅力而倾倒;融入音乐,会为她的多彩而感叹。音乐还可以更美,美到让人“三日不知肉味”,美到“此曲只应天上有”。工作劳顿时,一曲悠扬的萨克斯,可以让人忘却疲惫;精神不振时,一场音乐会,能够让人精神焕发;朋友聚会时,一曲熟悉的曲子,会让大家回到过去;恋爱约会时,一段煽情的舞曲,会使男女心中迸发出激情的火花。音乐点缀着人们的生活,没有了音乐,世界便失去了自己的本色,人生也失去了原来的乐趣。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让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大学教育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就业技能强调较多,忽视了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必须是全方位的,不单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进行艺术教育和人文熏陶。
这学期的音乐欣赏课虽然结束了,但是音乐欣赏的兴趣不会消失,并且会在快乐抑或悲伤的时候陪伴着我。生活中缺少了音乐,就如烹饪美食的时候少了调味料,食之无味。音乐就是我们的生活调色板,欣赏美妙的音乐,进入音符的世界,徜徉于静谧的音乐殿堂,洗涤自己的灵魂,忘却一切烦恼,这就是音乐欣赏的魅力。只要活着,音乐欣赏的脚步就不会停息,只有快乐地活着,有音乐的伴随,人生才能活出应有的精彩。
对音乐欣赏课的心得体会
再来谈谈对音乐欣赏课认识和体会。我认为,没有音乐是乏味的,不懂音乐更是悲哀的,有旋律、有节奏、有音符的生活是享受的,这门课的学习正提高了我们对美好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感受能力,引领我们走进音乐、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具体地说,通过这门课的学习,第一、我了解了许多乐理知识,如旋律、节奏、复调等,认识了音乐的曲式美,知道了音乐欣赏的审美实践,欣赏音乐应从音乐感知入手,然后进入感情体验,再唤起我们的想象和联想,最后通过理解,认识领悟音乐的思想和生活的意境,最终获得音乐的美。第二、了解了国内外民歌的风格特色,比如日本民歌的演唱方法很独特,采用独特的颤音,一次多音的拖腔,表现了日本的民族风格,民谣《樱花》便是典型的代表;再如艺术歌曲---咱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她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把中国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融入到西方交响乐当中,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再创经典,她感伤的旋律,柔柔轻拨,是微痛的驿动,是心愁的缓泻,深深的哀怨、浓浓的情殇;她感人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儿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第三、了解了多种乐器的音色演奏特征,如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大号)音色特点是雄壮、辉煌、热烈,虽然音质各具特色,但宏大、宽广的音量为铜管乐器组的共同特点,这是其它类别的乐器 所望尘莫及的。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音色特点是柔美、动听,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轻音乐中,几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乐声部来演奏。
最后谈谈我对音乐欣赏课程的意见和建议。第一、我觉得应该配教材,这样利于老师的特色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讲乐理知识的时候,光是老师“讲”学生“记”,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第二、老师应该让学生也参与试唱得环节,这样让学生自己参与,主动体验,更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
总之,从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对民歌、艺术歌曲以及通俗歌曲有了新的诠释,现在也不会像以前一样,耳朵里只容得下流行歌曲了。
从最新流行的,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入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当然美观学生的兴趣点可能不一样,所以就要从流行的大众的经典入手。等到提起学生的兴趣后,可以分析现有的歌曲,在现有的歌曲上进行发散,引入古典的,外国的。就是看你的引入技巧如何了,就想写作文一样,如果过度的好,就觉得这篇文章结钩好,如果不懂过度就会象一盘散沙。
第五篇:大学音乐欣赏课的感受
我是个学环艺建筑的,我还知道,音乐是凝固的建筑。
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了音乐,悠扬的音乐可以抚平我们烦躁的情绪,轻快的音乐可以唤起沉重的心情,激昂的音乐可以调动消沉的心态。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平时我也只是听听音乐但并不是真正的了解音乐,所以我想借此机会更多的去了解音乐.记得老师在大一教思修的时候就跟我们说过,当你累的时候,疲乏到时候听听音乐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世界上有两种语言不需要翻译,一种是数学,而另一种就是音乐。在忙碌之后,能静下心来聆听音乐大师们发自内心的呼声,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事情呢?
“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门德尔颂如是云。音乐欣赏的乐趣不仅仅在于音乐的旋律或歌词,我们更能体会大师们传递给我们的思想及意义。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因此我们从《命运交响曲》中看见他发自心底的呐喊:我要同命运抗争到底。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同时我们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不同时代、不同个性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苦难并不可怕,只要有战胜一切的毅力和决心,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
音乐欣赏课的主题就是欣赏,在这节课里,你可以抛掉任何烦恼,任何压力,关上灯,整个音乐世界就是你一个人的了,把心交给音乐,让他牵着你感悟,领会。正如歌剧魅影中的魅影牵着克里斯汀的手在幽深的地道里高唱you’re my Angel of Music!当然,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干脆什么都不想,忽略感情体验,仅仅欣赏那些旋律和优美的词语。只要音乐能给你带来美的感受,那么你欣赏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能早匆忙地学习中安排这样一节课,我觉得我们是很幸运的,人生忙忙碌碌,有多少人能够抽时间静下心来欣赏美妙的音乐呢?虽然音乐欣赏课只有短短几小时,但是我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却远远没有结束。当失落压抑时,不妨放上一小段喜欢的音乐,慢慢品味,相信那种感觉是终生难忘的„„
这学期的音乐欣赏课虽然结束了,但是音乐欣赏的兴趣不会消失,并且会在快乐抑或悲伤的时候陪伴着我。生活中缺少了音乐,就如烹饪美食的时候少了调味料,食之无味。音乐就是我们的生活调色板,欣赏美妙的音乐,进入音符的世界,徜徉于静谧的音乐殿堂,洗涤自己的灵魂,忘却一切烦恼,这就是音乐欣赏的魅力。只要活着,音乐欣赏的脚步就不会停息,只有快乐地活着,有音乐的伴随,人生才能活出应有的精彩。
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是流经捷克一条大河,被捷克民族称为“母亲河”。这是一首充满魅力的抒情诗般的交响音乐,也是斯美塔那所作的最为宜于人们接受的作品。1874年首次公演就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这首富有感染力的、流畅自然的e小调旋律在全曲中起着主导的统一的作用。而森林狩猎的音乐乡间婚礼的民间波尔卡与主题音乐有机的结合。乐曲最后转为E大调,显示了沃尔塔瓦河流向布拉格的更加壮阔于气势雄伟。《沃尔塔瓦河》经常作为单曲单独演奏。
<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民族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我的祖国》作于1874一1879年间,这时斯美塔那已遭到耳聋的极大不幸,他一面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面忘我地讴歌祖国光荣的历史,抒写祖国美丽的河山。这是一阙充满对祖国和人民深刻的爱、对未来和光明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乐观精神的颂歌。
沃尔塔瓦河(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欣赏提示
民族乐派的代表巨匠之一斯美塔纳的大型连篇交响诗“我的祖国”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第二首的“沃尔塔瓦河”。这是描写纵贯捷克南北的最大的河流——沃尔塔瓦河如画般的自然风
光,以及如诗般的美丽传说。这首产生于波西米亚农村的乐曲充满了民间传说和民间歌曲以及民间舞曲的韵律和节奏。它是浪漫派标题音乐的代表作,是沃尔塔瓦河的“;写照”;出于对经典的尊敬,我们来完整地听一遍吧。
1)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两条小溪。在乐曲的引子里,长笛和单簧管的两种不同的流动音型,形象地而现了黎明时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潺潺淙淙的山泉。小提琴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剔透的泛音不时出现,犹如清泉涌出的浪花飞溅,闪烁着点点银辉……
2)弦乐器奏出了宽广、抒情的基本主题。这个主题充满了迷人的诗意,时而又有着史诗般咏唱的特征,抒发了作者对沃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
3)沃尔塔瓦河流过了茂密的森林,猎人的号角以明朗的大调色彩在森林中回响着。这段音乐表现了正午时分的大河在山门沟壑中翻腾、奔跑,一往无前。沃尔塔瓦河流过了村庄,岸边传来了轻盈欢快的波尔卡舞曲。这是黄昏时分,村民们正在载歌舞地举厅婚礼。
4)欢快的节奏向远处隐去,舞曲的回声逐渐消散,音乐也逐渐转弱。木管乐器宁激柔和的鸣响中,夜幕徐徐地降临了。音乐充溢着神秘幻想的色彩。优美动人虚无飘渺的主题由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在高音区缓缓地奏出,这是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银白的鳞鳞月光下翩翩起舞。长笛和单簧管不停地吹奏着流动音型,朦胧的月光倾泄,沃尔塔瓦河静静的流淌着。
5)黑夜将逝,表现沃尔塔瓦河的基本主题在黎明中出现。音乐渐强,乐队的全奏,铜管乐肆虐的喧嚣,木管乐尖锐的啸叫,描写了河流在圣约翰湍滩,峡谷中所形成的汹涌激流,惊涛骇浪猛烈地撞击着陡崖峭壁,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
6)终于,滔滔的河水映着初升的太阳冲出了险境,景色豁然开朗。沃尔塔瓦河变得波澜壮阔,意气风发。大调的基本主题由乐队全奏着,显得更加宽广妩媚而感人至深,充满了欢乐利力量。
7)沃尔塔瓦河流过了布拉格古老的维谢格拉德城堡,第一首交响诗中史诗般的“维谢格拉
德”主题两次响起,这个主题象征着捷克人民的伟大和光荣,整部交响诗集也有机地贯穿在一起。
8)最后,小提琴上奏出了波动的旋律,宛如河水从容地流向天际,流向远方„„
上了音乐欣赏课,我学会了很多:首先,我了解了许多乐理知识,如旋律、节奏、复调,了解了音乐的曲式美,了解了音乐欣赏的审美实践,欣赏音乐应从音乐感知入手,然后进入感情体验,再唤起我们的想象和联想,最后通过理解,认识领悟音乐的思想和生活的意境,最终获得音乐的美。其次,通过对民歌,艺术歌曲和通俗歌曲的欣赏,我对特点和类型都有了相关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听了我国来自不同民族的民歌,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神圣,体会到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与特点。音乐是由人创作的,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
第一堂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外国的音乐,首先提到的就是交响乐.交响乐给我的感觉就是恢弘,庄严,激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交响乐是乐曲里思想内容最深刻,结构完美,音响宏大,写作技术最全面的音乐体裁。内容大多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自然的变化,以及作者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们为生活,自由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即使几百年前的乐章至今依然能够让听者为之振奋,仍能在如今百花齐放的乐坛中熠熠生辉。我想这是因为在交响乐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创作者的精神思想。甚至有的交响乐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反映出了人民的心声。让我们在听交响乐的同时能够深入作者的心中,体会当时的文化。提到交响乐就不得不提那些为交响乐做出贡献的人。交响乐之父海顿,让交响乐走入人们的认知里,古典交响乐的革新者贝多芬,他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更是在那个时代起到了催人奋进的作用,让交响乐深入人心。
之后的课上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乐器。让我对音乐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的也认识到了音乐的深奥。一个简单的乐器,却能演奏出许多美妙的乐曲。不同的乐器又各具特色,也反映出地域文化,民族风情的不同。然后老师引领我们走入了钢琴的世界.钢琴与小提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而钢琴又被称为乐器之王.它优良全面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都是其他任何乐器无法与之相比拟的.在我的认知里钢琴的声音总是优雅,清脆的。或悠扬,或沉稳,或欢快。每一种曲调都能给人不同的感受,并且深入人心。钢琴声如美玉,温润柔和,贴近心灵;钢琴声如心声,它诠释着弹奏者内心的波澜起伏和心路历程;钢琴声如泉水,行云流水般从指间倾泻而下。今天的音乐欣赏课我有领略到钢琴的另一番风情,热情而奔放。在音乐家的弹奏下节奏鲜明。每一个音符都在跳跃,让人不直觉的被吸引。我也真正知道了音乐的博大精深。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一首是最为著名的,与贝多芬的D大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和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整部作品充满了柔美的浪漫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处理手法精妙绝伦,旋律优美,技巧华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不仅是门德尔松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美丽的小提琴代表作。有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压卷之作”。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38-1844年间,于1845年首次上演。
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乐章之间不中断地连续演奏,这在当时算是新的手法,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围的快速流动被切断;而各乐章却各自独立,体现了门德尔松以古典派传统为基础,并灌入新时代气息的典型作风。
第一乐章:热情的甚快板(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e小调,2/2拍,奏鸣曲式,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乐章。第一主题是一个充满幸福,又荡漾着忧愁的优美旋律。这一乐章是如此的出名,以至于一提到门德尔松,人们便会联想到这个主题。同时,这一乐章的华采乐段也体现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
门德尔松终生一帆风顺。生活铸就了他那明朗温存的性格,也塑造了他的音乐的独特的抒情风采。门德尔松的朋友德弗林说过:“他只想做和他性格相适合的事,此外,他什么也不做”
门德尔松安逸的生活与贝多芬同命运苦斗的历程相比,《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与《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相比,鲜明地反映出两位作曲家截然不同的人生遭遇,也强烈地表现出他们在相同体裁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的音乐气质。因此,用亚当与夏娃作两部协奏曲的比喻是不无道理的。
门德尔松写过两部小提琴协奏曲。他在十三岁时写作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虽流露出非凡的才华,但仍不成熟。《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门德尔松在二十九岁时开始构思并写作的。直至1844年9月16日才完成。当时,作曲家三十五岁,但已经是他的暮年了。《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为门德尔松三十八岁暂短一生的缩影,仍为人们揭开了一篇新颖而美丽的抒情画页,病魔与死神的逼近,没有在作曲家的旋律中投下一缕阴影。
在弦乐纯清的涓流中,一支醉人的旋律由独奏小提琴轻歌而出,震摄着人们的心灵。这支著名的抒情主题,镂刻出门德尔松的清秀动人的音乐肖像,每每涌入耳畔,人们都会脱口呼出:这就是门德尔松!
作曲家没有沿袭传统奏鸣曲式的惯例,加上序引或前奏;这支抒情旋律在协奏曲大门刚一打开,就翩然而至,并作为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一下子就浸透到人们的心田之中。即或在小提琴华丽的音流奔腾中,人们也不难辨出她那娟秀的倩影。管弦乐队充满激情的复奏,使这支旋律更深地植根于协奏曲的绿野上,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在向副部主题过渡中,作曲家引入一段短小的乐汇。那清纯的气质,与主部主题简直就是同祖同宗。它从小提琴和双簧管声部流淌到独奏小提琴把位上,很快就化为潺潺溪水,时静时动地流向远方。
在这个精致的桥梁连接下,副部主题由长笛、单簧管以四重奏形式陈述而出。独奏小提琴用一个长音陪伴,并很快接奏这支旋律。它恬静、温存,把主部主题热切的情感,纳入到富于诗意的冥思之中。素淡的色调,澄莹的汹涌,透露出缕缕惆怅。这不是作曲家对暮年的不祥预兆,而是心灵深处对流年逝水的依恋„„
主部与副部主题,象是一对俊俏的姐妹,她们容貌各异,但性情相同。在作曲家给予她们的那一块展开部园地里,交替变幻身姿,呈现出青春诱人的美。转为大调的主部主题,更使展开部灿然生辉。
这时,独奏小提琴再也按捺不住
激荡的心潮,它以多彩的技巧进行了协奏曲中惯有的华彩乐段的演奏。按惯例,华彩乐段应由独奏者即兴演奏,而门德尔松却亲自写出了华彩乐段的全部音乐。在写作中,他同首演这部协奏曲的小提琴家费德南·载维德详细商计了小提琴演奏技巧,使华彩乐段充分发挥了小提琴丰富的技巧。
结尾部分,大管的一个悠长的音符,曲径通幽,延留到第二乐章。
门德尔松写作这部协奏曲时,他的足迹已遍及欧洲各地。无论是美丽的苏格兰海岸,还是巴黎繁华地都市;无论是威尼斯奇妙的水城,还是瑞士安谧的湖光,作曲家以如画的旋律写下了一篇篇音乐游记。在这部没有标题的协奏曲里,我们也能听到门德尔松迷醉于大自然的心声,也能看到一幅幅抒情的风景音画。
如果我们把摇曳的弦乐音型看作是水波的漪澜,那么,独奏小提琴奏出的,就是一支动听的无词船歌。那清澈的音响与生动的节奏,填写上了描绘山光水争的华丽词藻。
独奏小提琴缓缓流注出如画如歌的旋律。当不安的定音鼓震响时,才打断它在风景画上专注的描绘。这时,弦乐组忧烦地震颤着,与一支短调融在一起,弥漫起一层伤感的色彩。
是美妙的大自然笼罩上一片阴霾?还是作曲家心中升起无名的惆怅?不安的音乐扰乱了船歌的画境。被称作“天之骄子”的作曲家第一次锁起了眉头。但作曲家悄悄释去了自己的烦扰,再次吟出船歌式的第一主题。尽管弦乐之波更加动荡,但船歌的动听旋律依然飘摇着,缓缓消逝在杳远的寂静中。
这部作品将浓郁的抒情与简洁的形式,优雅的基调与变幻的情趣,熔于一炉,构筑出象第一乐章那样一支不朽的旋律,真实地表现出门德尔松其人其作的特征与气质。
门德尔松生长在拿破化在欧洲卷起的战云已消散之时,又长逝于1848年推翻封建王室的革命爆发之前。暂时安定的政治局势,和他出身贵族的优裕生活,使他在和煦的阳光下渡过了短暂的一生。他的作品并未反映深刻的重大的社会内容,但却以迷人的抒情色彩而脍炙人口。
鲁宾斯坦对门德尔松有过确切的评价:“和其他伟大作曲家比较起来,他不够深刻严肃和伟大”,但是“他的创作是形式和技巧完美的典范,是美好悦耳的典范”。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新颖而美丽,是充满高尚演奏技巧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小调音乐不只是委婉缠绵、温柔伤感、如泣如诉、壮怀激烈、苍凉神秘,小调音乐原来可以这样优美恬静、温柔舒适,可以在最高音的E弦上展现出如此华丽多彩、热情欢快的诗情画意。犹如一个充满人文情怀博爱精神的多愁善感之人,照样可以演绎出绚丽多彩、磅礴大气的人生。
李斯特是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他曾在钢琴上改编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许多作曲家的作品,如歌剧、歌曲、交响音乐等。
在他为自己的歌曲所改编的钢琴曲中,三首《爱之梦》则是较为著名的,“其中最出色的是第三首根据德国诗人弗莱里格拉特写的著名诗作《爱吧,你可以爱的这样久》改编的,诗的大意为:爱吧,能爱多久,愿爱多久就爱多久吧,你守在墓前哀诉的时刻快要来到了。你的心总得保持炽热,保持眷恋,只要还有一颗心对你回报温暖。只要有人对你披露真诚,你就得尽你所能,教他时时快乐,没有片刻愁闷!还愿你守口如瓶:严厉的言辞容易伤人。天啊
--本来没有什么恶意,却有人含泪分离。”
《爱之梦》为快板,降A大调,单主题三部曲式,采用了夜曲的题材,乐曲的开头以恬静柔和的旋律贯穿其中,右手的分解和弦具有流动感和起伏感,烘托出浪漫主义时期特有的音乐氛围。深情婉转的旋律深深的打动着每位听者的心。“李斯特的华彩手法极其讲究色彩的丰富与技巧的辉煌。并要传达出诗意的柔美色调。”乐曲的中段情绪不断高涨,热烈而激昂从而逐渐推向高潮,体现了对爱的渴望和执着追求之情。乐曲再现部分的主题旋律又回到开始时的那种抒情、宁静、安详的气氛中。那丰满的和声与优美如歌的旋律让听者久久沉浸于其中,难以忘怀,默默地享受着那幸福甜蜜的感觉。句尾旋律的律动渐行渐慢,使音乐变得空
旷而辽阔,让人意犹未尽,在梦一般美丽的感觉中,恋恋不舍的结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