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哪里 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时间:2019-05-14 23:2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春天在哪里 放牛班的春天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春天在哪里 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第一篇:春天在哪里 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春天在哪里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春天,那就是我们记忆中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应该都是快乐活泼的,就像生机盎然的春天一样。而这帮“放牛班”的孩子的春天正是马修老师给他们带来的。

这部影片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电影的译名很有意思。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放牛”从我最初的理解,小孩放牛是一种社会文明程度低的表现,这个“放牛班”也许就是指在某个乡村,临时召集一批原先欠缺教育的孩子组建一个班级,授予文化知识的一个集体发生的事情。而影片中的“放牛”并非是我一厢情愿的猜测,而是指这个班级被辅育院“放牛”了,就是指这个班级被这个学校不管不教地放在了一边,应运而生的一批批问题学生:打伤马桑大叔的乐格克,顽皮捣蛋的佩皮诺,古怪固执的莫杭治以及其他无心读书整日胡闹的孩子,他们的成长经历展开了电影的卷轴。

面对这样一群几乎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一味胡闹的孩子,辅育院的人都采取体罚、禁闭,屡教不改的顽固势头纵使有再多的老师,恐怕能做的也只是无能为力的摇摇头,把这个班“放牛”了。有多少人相信他们能改邪归正,有多少人相信他们也会有春天。然而有人相信了,他或许怀疑过,犹豫过,但他最终做到了,他就是一个名叫克莱蒙马修的失业音乐教师,作为一个代课老师进入那个了被大家遗弃的角落,点燃了梦想的光芒。

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师,原先只是迫于生计来到了学校,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改变了很多孩子的一生。

这些表面顽劣不化的孩子们在整天胡闹之后,几乎都很喜欢唱歌,这被马修发现了,其中有个叫莫汉奇的孩子还拥有一副好嗓子。这就是黄金,但它被埋在了土里,就差那一锄头,它可能就永远无法显示它的光芒。对于莫汉奇,这个刨土人就是马修。

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讲,心中燃烧着的爱赋予了音乐生命;作为一个老师来讲,心中长存的爱就是沙漠中的一片水泽,能带来希望。马修正是心中有爱,所以他做出了有生命的乐曲,也改变了放牛班许多孩子的一生,让他们获得了属于他们的春天。

影片中的这帮孩子,都是10岁年纪的小孩,马修坚信,即使有恶,又能坏

到哪里去?他们缺少的就正爱:贝比诺是个孤儿,而莫汉奇也只有残缺不全的母爱,只需一点点爱,就足以点燃他们的心火,让他们明白,自己原来不是活在地狱中,原来自己也是天使。

于是马修老师把这些孩子组建成了一支合唱团,他们把宛若空谷黄莺般地美妙和声在影片中流淌了一个多小时,特别是莫汉奇天籁般的声音,使我完全沉醉了。看着孩子们因为受到肯定、鼓励而分外专注的眼神,那一刻的感动真的难以言喻。马修老师丰富的不只是他们的课余生活,更是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原本不安惶恐的灵魂安定,让他们原本因为缺少爱而渐渐变色的心灵得到净化。

这让我想起了我原先的启蒙老师,我虽没有如此的顽冥不化,但也有些固执,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久经“罚”场的我早已练就一身钢筋铁骨,任随暴风雨的猛烈,依旧我行我素。而我的老师却没有“放我牛”,也没有罚我,反而让我为她管理班级纪律,看着同学们时不时地违反着纪律,作为一个管理者,我有时甚至升起了些怒意,几次严厉地职责之后,我竟是觉出了些羞愧,这些不正是我每天让老师经历的吗?我的所作所为甚至是他们的总和,我都尚有怒意,于老师岂不是都该生恨了。从此我便开始中规中矩地约束自己,当初只是单纯地为博老师一个肯定的笑容,渐渐长大了,回首过往,我看到的便不止是笑容了,是笑容背后一颗循循善诱的心,一颗火热的爱心。每次回母校看望老师的时候,常常感慨,每个人的一生若是能有一个记忆中的老师能让你时时念想起,不是因为他对你的严厉,不是他对你的溺爱,而是他在某个特定的时候给你的生命注入了些什么,让你时时刻刻以他的话为标准,衡量衡量自己,约束约束自己,有这样一个老师也不枉我苦苦求学数十载,足矣。

话扯远了,接着谈电影。

在那些顽固不化的外衣下,他们只是些孩子,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他们是如此真挚地写下了自己的梦想,有消防员、有牛仔、有训虎员、甚至是拿破仑将军。也许为了实现这些梦想,在没有正确鼓励和引导下,孩子们难免会走一些弯路。当藏于地板缝中的钱和口琴被发现时,马修老师在气愤之时找到孩子时,得到的答案出乎每个人的意料,也让老师心如针扎。“我想买个热气球”望着如此真挚的目光,马修老师和我的心灵都被震撼了。

面对孩子们一次次的恶作剧,马修老师都用一颗宽容的心来接纳他们,正是

这种宽容如一缕阳光直射“池塘之底”。终于喜欢恶作剧的孩子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渐渐产生了悔意。受惩罚的孩子在母亲面前保留了自尊心。自闭症的孩子在老师的关怀下慢慢打开了心扉,一次又一次马修老师用他的爱和宽容之心帮助了这些孩子,这是这份善良与伟大,改写了孩子们原本充满晦涩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串歌声与欢笑,盼来了“放牛班的春天”。

当昔日的照片变得昏黄,昔日的顽童已成为音乐家,我们看到了早已满头银发的莫翰齐、贝比诺对老师克莱蒙深情的怀念,往事并不如烟,因为改变了这些放牛班孩子命运的人留下的记忆,注定不会被风轻易吹散。

放牛班的故事结束了,可能这是导演的凭空虚构,可能这是那个时代典型的事例,我们无从知晓,可这放牛班里流传出来的散发着人性味道的东西,让每一个观众都会觉得真实,都会有所裨益,为着自己的下一个春天努力,抑或是帮助别人走向他们的春天,这部电影就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心灵,留下了记忆,甚至重燃了我们的动力。因为我们的心中,又重新被一种叫“爱”的东西充满了。

春天就在这里。

第二篇:春天在哪里[范文模版]

庆“六一”一年级文艺节目

(一)春天在哪里

1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嘀哩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嘀哩哩哩哩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嘀哩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2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春天在小朋友眼睛里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大 合 唱

(二)歌声与微笑

1请把我的歌

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明天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将是遍野春花

2请把我的歌

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将是遍野春花

谢谢大家!

2013.6.1.

第三篇:春天在哪里

综合实践教案《春天在哪里》

活动目标;

1、引导儿童从自己身边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认识春天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及审美能力。

3、通过观察春天,培养儿童热爱春天、爱大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及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活动过程:

本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感受阶段。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春天的活动,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利用假期让家长陪同到野外感受春天的气息。去学校附近的公园体验、感受春天的美丽,请公园的管理员讲解植物知识。从植物生长、动物活动来找春天。孩子们通过观察、体验和感受发现了许多动植物在春天时发生的细微变化。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收集能代表春天特征的花、草、已发芽的枝条,收集动植物的图片、资料,拍照片、去野外录像。同时还根据个人兴趣、喜好做和春天有关的各种活动,如种植活动、饲养活动、制作活动(制作鸟窝、风筝、风车等简单利用风力的小玩具等)感受春天的变化。

第二阶段:展示阶段。

在学生获取大量信息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发现。

在“春天在哪里”的欢快乐曲声中,学生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拍手、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春天的情境。

师:这么多同学都会唱这支歌,那歌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麽呢?

生:歌中的小朋友正在找春天。

师:是的,春天已经悄悄地走近你、我,走近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想不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找春天的?

生:想。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

(播放本班学生自己录的去公园、农村、野外“寻找春天”活动的录像片。同学们很快在片中发现自己熟悉的身影,高兴地呼着同学的名字,专心致志地看同学找春天的一举一动。)

师:片中是哪位同学在找春天?

生:是邢云、夏彬彬、曾庆楷三位同学在找春天。

师:他们是怎样找春天的?下面我们请录象片中的几位同学分别介绍他们找春天的经过及他们的发现。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生:星期天,爸爸、妈妈陪我到水上公园去找春天。我看见红的花、绿的草。

生:我和爸爸到郊外的田野去寻找春天,我发现小麦苗都长高了。

生:星期天我到游乐园去放风筝了。春天到了,放风筝的人多了。

(教师随着学生介绍将他们发现的春天特征板书在黑板上)

师:这几位同学发现了这么多春天的信息。那你们又是怎么找春天的?发现了哪些春天的信息?想不想和同学说一说?下面我们就继续找春天,研究春天的特点好吗?

(此环节设计对凝聚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师:下面我们先在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比一比谁发现的春天特征多。1 小组交流(约5分钟)

当录象片中的同学向全班展示了他们找春天的活动后,其他同学也希望将自己的活动情况介绍给同学,这时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讨论中,学生纷纷拿出收集的动植物图片、照片;小玻璃瓶内装的蚂蚁、蝌蚪、乌龟;种植的各种花、蒜苗等。大家边看边议,热烈发言,逐步认清差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认识得以提高。教师在班里巡视,观察学生收集的东西,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典型材料,为全班汇报做好准备。全班汇报(约10分钟)

生:这是迎春花(出示照片)。冬天时迎春花的树枝是光秃秃的,春天来了开满了小黄花。迎春花是春天最早开的花,一看到迎春花开了就知道春天来了。

生:这是小蚂蚁(实物)冬天它藏在地里,天气暖和了,它们就开始活动了。所以我知道春天来了。

生:我带来的是小草(实物)。春天天气暖和,小草长出来了,看到绿绒绒的小草说明春天来了。

生:现在白天渐渐长了黑夜渐渐短了,说明春天来了。

生:天气暖和了,人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说明春天来了。

――――略

(教师随学生汇报,把春天的特征板书在黑板上)

汇报中教师可以提一些建议性问题让学生回答,如你带来的什么?冬天时是什么样的?现在和原来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还可适时进行咨询,如这些植物的标本是从哪儿收集的?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教育,引导学生活动向正确发向发展。归纳春天特征

归纳环节是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方法,概括春天的特征,完成对春天尽可能多的认识。

师:(指黑板)看,黑板上同学们贴的小草、树枝、花,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圆圈把他们圈起来归为一类?你们知道归为哪一类吗?

生:……这些都是植物。

生:那这些小乌龟、蚂蚁、蝌蚪……我们也可以归为一类

(依此方法,引导学生按动物变化、天气变化、人的变化进行分类,归纳春天的一般特征。)

师:同学们发现这么多春天变化,真不简单!老师也收集到一盘表现春天的录像带,想不想看?

生:想。

(借助电教媒体,播放教学录象片“春”既可以帮助儿童开阔视野,进一步感受春天,欣赏春天,了解儿童难以看到的动植物,了解各地春天的不同景色,又可以帮助儿童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

第三阶段:体验阶段。

组织学生将本节课还未阿做完的事或还想做的事落实,使活动能继续下去。师:课上我们研究、认识了春天的特点,那么课后还能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做些什么呢?

(大家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一致同意继续开展以下活动:、继续开展种植活动,做好观察记录(或写观察日记)。、把大家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象的春天用各种方式(绘画、手工制作、照片等)展示出来。布置以“春天”为主题的园地,美化环境。、课后师生共同把鸟窝放在树上,给小鸟安家。、用制作的风力小玩具游戏,充分体现春天的美好和生活乐趣。

课后每个同学选一个项目去做,下节课继续进行交流。

第四篇: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感谢老师的安排,让我又一次受到了良好的师德教育。

影片中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坐落着这样一个充满暴力,恐怖,严厉制度的少年管制学校。住着一群不学无术,冷漠,野蛮无知的孩子。他们是使家长无奈,老师烦恼的少年。谁也不会在意这些尚未成熟的心灵中央所怀揣的天真烂漫:梦想,热气球飞行员,建筑家„„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其中有一个孩子做了一件事,在老师的眼里,他是在违反校纪,但是那是在忽略他梦想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当孩子被问及为什么要那样做的时候,他说,我在攒买热气球的钱,这正是那个将来想成为热气球飞行员的孩子。

既然是学习教育的,就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对影片反映的问题进行一下自己的分析。影片反映了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在那个叫池塘之地的地方,是一些在老师家长眼里不可救药的孩子,于是他们被分配到那里。代表了他们与其他学生的不同,由于被过早的贴上了“坏学生”的标签,他们就认为自己就“应该”做差生的事情,不求上进,与老师作对。这就像我们至今有很多学校会实行的分班制度,不可否定,分班确实对一部分优秀学生的发展有利,但是也会限制大部分中等水平和下等水平学生的发展。还记得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当他们在马修老师的音乐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时,孩子们望向窗外,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我想那个眼神是每个教育者看了都会动容,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升腾。

还有的是严厉的校长,他因为代表了现实生活中那一部分不顾及学生利益,只在乎自己职场前途的领导者,校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教育工作的开过程中,我们应该杜绝这种自私现象的发生。

与此相对比的,是把孩子当成亲人来关怀的马修老师。马修老师无疑是影片的重点。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他是一位成功的老师,他用自己的方式—音乐,成功的改造了孩子的灵魂。作为一名老师,他懂得因材施教,组成合唱团的分工可以体现出来,如有两个孩子分别担任指挥助理,乐谱架。而且他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并尽力让他们的优点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他给莫杭治“开小灶”,充分发掘他在音乐方面的潜能,在进步之中,孩子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加了自信心,这对莫杭治最终的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他善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才会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另外,马修老师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教育者,也是孩子们最亲密的朋友,甚至是亲密的亲人,在教育过程中他选择原谅,宽容,呵护,跟孩子们做朋友,他做到了一个老师的至高境界,在他离开池塘之底的时候,那一架架透过窗户飞出来的纸飞机,就是学生们对老师最深厚的爱戴。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学为人师的马修老师,始终都给孩子们树立起最好的榜样,他也是所有老师的最好榜样。无论一个人卑微与否,都不能代表,他没有美好的情感„„

学前教育专业

朱颖

1013410039

第五篇: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浅析《放牛班的春天》的艺术特色 姓名:梁顺年级专业:09级化工学号:C40914030 论文导读:观众一定会认为主人公的经历一定会是影片的主要线索。冷暖色调的应用。他的情感、成长经历是故事的主线。对比,浅析《放牛班的春天》的艺术特色。关键词:线索,对比,色调,情感

衡量一部影视作品的好坏优劣,一定还是从电影艺术的三要素提起,即画面、声音、剪辑,如果根本上做的很精良,再加上思想上的深刻,表现手法上的创新,演员表演的到位,等等,那么,它实在会是一部好的作品。无疑,《放牛班的春天》在上述几个方面都做的很好,是一部上乘之作,下面作者试着从艺术上分析其较突出的特色:

一、叙事结构的巧妙

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追求时间讲述上的创新,比如使用倒叙的手法,时间上的重回是电影创作者惯用的一个手法,在电影大师伯格曼的《野草莓》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电影在空间上也采用了闪回的表现方式,使时空穿梭,也体现了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电影是标准长度的1个半小时,叙事上的特色最有吸引力,也运用的最为娴熟。

《放牛班的春天》在开头的设置和《天堂电影院》的片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功成名就的两个艺术家,同样是背井离乡的两个外乡人,同样是疲惫不堪的身心,同样是为了参加葬礼回到家乡,甚至所渲染的意境同样怀旧忧伤,凭直觉判断主人公的经历一定非同寻常,带着好奇的心情随着皮埃尔回到了法国,这样首先带给观众的是一个有悬念的、有观影兴趣的开头,让观众想看下去是电影抓住人心的基本。那么,观众一定会认为主人公的经历一定会是影片的主要线索,但是深夜故人的造访,30年前的故事不是通过皮埃尔的回忆来叙述的,而是通过一本日记娓娓道来,这样影片的第一主人公就定位在那本日记的主人——一位助理教师马修的身上,以第一人称的“我”来讲叙,通过镜头时空回到了1949年1月,镜头推到了近景的被命名为“池塘之底”的少年管制学校的校门, 故事正式拉开了序幕,影片仅用了4分30秒的时间来铺陈,开门见山。

由此可见,故事是由两条线索组成:一条是:皮埃尔·莫安琦的成长经历。他是如何从一个问题少年蜕变成长为一位世界著名的指挥家的,他的情感、成长经历是故事的主线。另一条线索就是助理教师马修在寄宿学校的经历,从他步入校门到他离开学校这段时间用音乐同孩子们教学的经历。这两条线索相互缠绕,相互交织,又各自独立,正因为故事的两条线索在开头就各自展开,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才使得故事丰富、立体,使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完整独立。

如果两位主人公的经历是影片明线的话,那么,校长哈森的故事可以认为是一条暗线,因为他同样是音乐出身,曾经是个喇叭手,和马修对音乐的执著、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对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方面都是一个对比,他在影片中是专制制度的象征,仿佛空气一般弥漫在学校四周,他的“行动——反应”的校规像一只无形中的黑手掌控着学校的一切事物,无法逾越,马修的每一次的实践和成功,都是对哈森的专制暴力的反抗,对他设立的“行为——反应”体制的回击,所以,马修的对立体哈森也时刻参与其中,马修的线索中有了哈森的加入才更加跌宕起伏,矛盾冲突突出精彩。比如在影片中,马修发现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后,就积极谱曲悄悄在晚上排练,向上级哈森汇报想得到支持时,哈森对此冷淡,对先斩后奏的马修泼了冷水,表面上同意实际等着马修出丑看他的笑话,这也激起了马修的斗志,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当然,除了对立之外,还有被感化的一面,刻板严厉的校长竟然也折起了纸飞机,踢起了足球,也感受到了自由单纯的快乐,足以说明音乐的魅力,马修教学实践的成功,又

印证了专制体制的苍白无力。

结尾处,影片又回到了两鬓斑白的皮埃尔手捧日至的画面,他和马修带走的皮利诺补充了完整的故事,马修走后,皮埃尔上了里昂音乐学院,而马修默默无闻的一直从事着音乐教育工作,马修的音乐梦想、马修对美的向往甚至马修已经逝去的生命,在他的学生皮埃尔身上,得到了自然延续和充分实现。影片最后两条线索有始有终,交代清晰,平行而完整。结尾也只用了4分钟的时间,非常精炼,最后一个镜头随着汽车的行驶而结束全片,配合合唱团优美的歌声,温暖感人。论文参考,对比。纵观全片,叙事上的特点造就了影片的结构紧凑,情节突出,故事精彩完整。

二、冷暖色调的应用

色调是彩色电影画面总的色彩组织和配置,它往往以一种颜色为主导,使画面呈现出一定的色彩倾向。[1]色调的出现可以是整部影片,比如《金色池塘》是描写温馨迷人的黄昏之恋,金黄色的色调贯穿全片,也可以是不同的段落用不同的色调,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黑白、彩色、橘黄三种色调,还有一种就是根据主题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场景。当然,导演使用特定的色调必然有其特定的意义。

《放牛班的春天》中不同段落使用了不同的两种色调,从主人公马修叙述故事开始到皮埃尔加入合唱团之前是灰蓝色调,渲染了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马修自己调侃他是一个陷入“池塘之底”的音乐家,来到寄宿学校时,他已经对自己所拥有的音乐梦想基本绝望了,灰暗的心境配以灰暗的色调。学生们处在高压专制的环境之下,缺少温暖和关爱,仿佛置身于恐怖的地狱,没有希望的前途和梦想,终日以搞恶作剧、叛逆的行为来解闷发泄,生活就是这样如此迷茫单调,灰暗的色调也代表了他们的心境。当然,这段时间也正是冬季,天气阴霾冷清,但导演在色调的运用上不仅考虑到自然环境,更主要的是同故事情节相呼应。论文参考,对比。当皮埃尔正式加入合唱团时,阳光出现了,色调一下子变成了橘黄色,很显然是导演故意为之,来预示着故事要向着光明的方向转变,音乐可以使日子变得阳光灿烂。从马修的日记上显示为3月份,春暖花开的季节,合唱团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和阳光,正如这时孩子们唱的一样“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热忱,荣耀之路,童年的幸福,转瞬即逝,绚丽的金光,闪耀在小路尽头”。马修的创作激情又一次被点燃,合唱团越来越成功,和这些本质并不恶劣的孩子们在一起,很难说清楚到底是谁救赎了谁,观众看到了光明和温暖,感到了情感的真挚和共鸣,这才是电影带给我们的愉悦,《放牛班的春天》做到了,所以它让人们津津乐道,感动流泪。

同样,皮埃尔的前后转变也可以从他加入合唱团为划分,之前的皮埃尔忧郁、反叛、不羁、敏感,被上一任学监形容为“天使的面孔与魔鬼的心灵”,是因为喜爱偷窃屡次逃学而被送到学校。尤其是皮埃尔的眼神让我想到了法国导演特吕弗的名作《四百下》中的男主人公,安托万同样是一个迷茫的少年,眼神和皮埃尔何等相似,从这样孩子的眼神中能感受到一个敏感而脆弱的灵魂,感受到对爱的渴望,感受到于旁人的隔膜与封闭。特吕弗在谈到这一时期的少年时曾说:“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的少年时代,一个人在那样的转变时期会有令人忧患的经历:感情还很幼稚,身体开始发育,即渴望独力,又慑于父母师长的权威……这时,稍有不快就会爆发出反抗的火花,而所谓不良少年恰恰反映这种精神危机,他们认为世道不公……对付办法之一就是不顾一切地胡来。” 这段陈诉也正好符合皮埃尔的年龄和心境,蓝灰色的色调也体现了他“问题少年”的心理。论文参考,对比。但皮埃尔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伯乐马修,如一盏明灯照进了他的心灵,用音乐这剂良药医好了颓废无助的“千里马”,让他天才般的成长,耀眼夺目。马修为皮埃尔的未来规划好一幅蓝图,事实证明皮埃尔成功了,那么暖色调的运用也印证了皮埃尔的前途——加入合唱团后的光明,也说明了所谓的“问题少年”只是教育方法不得当而已,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没有差学生,只有差家长和差老师”,皮埃尔很幸运,遇到了好家长和好老师,迎来了生命中的春天。[2]

在这里色调的应用主要是来表现主题,渲染气氛,应时应景,同时又体现了一种风格化的创作。可谓“一举两得”。

三、真挚细腻的感情

影片体现出法国电影的优良传统,即人文主义的关怀,以小见大,以真情打动人,它区别于好莱坞式的大场景、大制作、大成本,视觉上的狂轰乱炸。而是小人物成为影片的主角,马修是个身材矮小、身躯微胖、其貌不扬的光头老师,中年失意,落魄到在乡村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的境地,悲观失望,前途渺茫,但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激励了马修的创作,他组织的合唱团重唤起了孩子们对生活的渴望与信仰,并培养出世界级音乐家皮埃尔。作为一名教师马修对孩子们的宽容和爱,付出与无所求,他的隐忍、正直、友善、执著、从容、才华,让无数观众动容。如太阳般马修的真挚情感直射到人心底最温暖柔软的地方,谁能说他不是一个伟大的英雄呢?

另外,影片还运用了真实而细腻的细节描写,比如他指定皮埃尔维持班级秩序时,对他说:“既然人们说酷小伙有领导能力,你应该好好表现一下。”表现出马修善良、信任他人、懂得表扬的激励作用,体现出他作为老师的职业素养,而听到这句鼓励后用静止镜头表现出皮埃尔眨了眨眼睛的画面,表现出一种渴望敞开心灵的真情流露。论文参考,对比。还有孩子们起哄用唱歌来嘲笑马修,马修从中发现了好嗓音,他躺在床上不能平静,想到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我发誓不放弃音乐写作,永不轻言放弃。论文参考,对比。”他拿起皮夹,拿出纸笔,重新谱曲,镜头中孩子们入睡,那晚马修房间的灯没有熄灭。论文参考,对比。当然马修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蒙东不满教学要强行走出教室,其他孩子也跟着离开时,马修望着他们的背影苦闷、无奈的说着“安静、安静,”看出当老师的艰辛与挫折。影片最后马修离开学校时,他看到了地上落着的纸飞机,一个俯视镜头,一只只纸飞机从天而降,马修兴奋感动的捡起它们,眼中闪着泪花,又留恋的停下脚步回头深望,真是恋恋不舍呀,孩子们用最无言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感激。每每看到这些细节描写时,心中一震,犹如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体会着五味杂陈。

参考文献:

1.苏牧.《荣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张秋.《不准调头》.2007

下载春天在哪里 放牛班的春天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天在哪里 放牛班的春天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后,我的感触很大。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人过中年的马修是“池塘畔底”这所少管所的代课老师。人生似乎在这个地方更没了希望。暴戾的校长、冷漠的老师、阴......

    放牛班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感动了大多数人,因为这是电影艺术的魅力,好电影就是能让人感动,因为电影里面有我们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比如一个能为你人生指引的老......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作者/于怡鸣一听到“放牛班”,你可不要以为是农村放牛娃的班级。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放牛班其实是由一些难缠的问题学生组成的班级,影片是从两个......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1 生命是个偶然,我们常常在无意的邂逅中,摆渡了生命的无常,获得永恒的回归。一群渴望理解而又狂狷不羁的孩子,窃取了马修的皮包,也偷窥了他的心灵世界。......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心与心的交流 揭开春之序幕海面上的清风 托起了轻盈的飞鹭 停落孤岛礁岩处 冬日稍瞬即逝的气息 你的喘息终于远去了 融入群山深处 在回旋的风中转向 展开你的翅膀 在灰色晨......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自从校长让我们看“放牛班的春天”的时日开始,我自愧不如于校长的观看数目,我看了两遍,一次是我们在数学教研之日,不同的感受就是另外一次在2014年4月18日由......

    放牛班的春天有感(五篇模版)

    仁爱之心乃教育之根本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马修,迫于学校压力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学生时,被强迫不许送老师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们用纸折成飞机投给自己敬爱的老师——马修......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永不断线的风筝——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令我感悟很深,我读懂了人性的美与丑,它是伟大老师的一首颂歌,歌颂了对孩子永不放弃的执着;是一声声心灵的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