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管理案例
教学管理案例一
威县一中 韩书倩
我们班的小马同学,贪玩调皮,惹事生非,人人见他摇头,个个见他头疼。他平时常常喜欢招惹其他同学,比如扔别人的东西,随便抢别人的橡皮等。因此,他给同学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同学都认为他很讨厌,都不敢跟他多说话。他是一个有轻微多动症的男孩。任性冲动,做事缺乏思考。他的课桌抽屉里总是塞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课本、练习本、铅笔头、废纸。一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还要去影响别人,作业从来不完成,学习成绩自然不用说了。上课玩个不停,不注意听讲,心神不定,学习主动性很差。一下课,就像脱僵的野马,撒腿如飞,狂奔乱跑。下课还要与别人吵吵闹闹,真是要有什么坏毛病,他身上都有。与家长联系沟通后,家长也在家多次批评教育,但还是效果不大。看来这位学生不吃这一套。我努力地寻找着他身上的闪光点,可真像在沙堆里找金子一样难。记不起是一次上课举了一次手,还是字写得稍稍认真了些。我就及时抓住这难得的一次机会,大大地表扬了他。当时对他还是有一点点触动的,一堂课下来他还是能对自己有所克制,有一点进步的。在所谓的“差生”的心灵深处,你给他一粒温暖而充满信任的种子,它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教学管理案例二
威县一中 张立新
实习期间我担任11班的实习班主任,11班是一个普通的理科班,因为我没有在威县一中上过学,所以对一中的学生的状况不是怎么了解,但是我下意识认为作为县里的一中的学生程度应该差不多。
但是事实并不像我想的那样,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我第一次进11班时,我看到最后一排有个男生很不屑的在那趴着睡觉,于是我就上前把他叫醒,但是当时他看了我一眼又趴下了好像对我这个“老师”无动于衷。当时我很气愤,但是自习想想自己初来乍到还是别那么较真了。
后来我通过其他老师知道他叫焦长平,在他们班是有了名的“混混”,不管哪个老师怎么说他,说什么,他都无动于衷,好像一个与时无争的“和尚”。我找了一节自习课的时间找焦长平到办公室谈话,在跟他谈话中我发现,他是一个极其厌学的学生,他之所以在这是因为他的父母不同意他出去打工,所以他就一直靠睡觉来打发时间。
为了让焦长平能够理解他的母亲的用意,让他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我决定先从对他进行心理攻击,向他这种学生,平常老师对他肯定是不理不睬的,所以我每次去班里都会跟他说几句话,关心一下他最近生活过的怎么样,找一些他敢兴趣的话题交谈,有时偶尔说一下学习怎么样,慢慢的他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向他这种孩子心里肯定想得到老师的肯定,因为他学习不好所以我就经常注意他的日常表现,我发现他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所以我就经常夸他是一个识大体的人,每次当他取得一点点小的进步我都会好好地进行大肆的表扬,还曾给他的父母打电话交流他的情况,并夸奖他在学校表现很好。他知道后别提多高兴了,对我更是恭敬。
焦长平好像看出了我的用心所以他开始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最近的成绩也在不断地进步,看着他的表现我知道我的女里没有白费,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祖国的未来,可能有时他们会有一些走不出的误区,但是老师是指引孩子的导航,我们不能再他们放弃学习的同时放弃他们。
生活案例三
威县一中 韩书倩
我们班一女生,平时经常看到她郁郁寡欢,好象有许多心事,我一直关注着他的动态,找更多的机会关心她的生活,找她谈过多次,就是不说话。有一次,她对我说:“老师,我感激你对我的关怀,但是我不愿意说我的心情。”我告诉她,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倾听者,什么时候想说了,提示一声,我随时候着。终于一个周六下午她来到我办公室,“老师,我想和你谈谈。你能替我保密吗?”我看着她的眼睛说:“如果你还不相信我,可以先不说。”
接着她跟我说她的父亲早在几年前,就离开了家庭,妈妈和她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母女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过的很辛苦。今年她妈妈为她找了个继父,可惜他们两个人,经常为她的上学问题发生口角,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继父想让他的孩子上学,母亲为此而争吵。她为自己的母亲担心,怕她母亲因此失去了丈夫;又为自己担心,怕她自己因此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她好害怕,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她很想告诉老师,又怕老师笑话;也
怕同学们知道了,不好意思;很想静下心好好学习,可是回到家,一看到母亲的愁容,就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心就乱的不行了。
我在倾听时,不插话,不打叉,她有什么就说什么,而且始终看着她的眼睛,关注她的事情。她心理平稳,说罢了,就有放松的感觉。我听了以后,也陷入了深思。心想: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不仅影响到她的求学之路,而且影响到她的家庭。我想了一会,就对她说:“你问你爸爸叫过爸爸吗?”她说:“没有”,我又问,“为什么”?她说:“叫不出口”。心想可能问题就出在之这里。就告诉她:“问题实际上出在你身上。你在感情上,不能接纳你爸爸,是你们家庭出现问题的总根源。你回去后,给你妈妈说,我爸爸对我很好,你主动和你爸爸打招呼,如果有什么问题不便交流,你可以给你爸爸妈妈写信,表达你对家庭的看法。你就说,你们人到中年了,你们的安宁幸福,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家庭的和睦,是我最大的祝愿。主动关心你爸爸,关心他的工作,关心他的情绪,让他回到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享受到家庭的温馨。你要能做到这些,我想你们家庭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上学的问题,也就不是什么困难了。”后来,我又在电话中,把情况向她的父母说说,特别是她的爸爸,感受到女儿对他的关心后,十分感动,在电话中给我表态,女儿上学,就是我们困难再大,也要供应。
现在,孩子没有什么心里负担了,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了。并已经成为活泼乐观、奋发向上的好学生。
第二篇:教育教学管理案例
教育教学管理案例
管理目标:
教研组是学校中各学科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教学研究组织,是学校教学指挥系统的重要部门,是同一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的重要阵地。教研组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水平,一个学科教研组的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校该学科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我校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为抓手,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促进教师业务和教研水平以及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研组的组织建设
为了使教研组成员搭配合理,形成最佳组织结构,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研组的整体功能,我校采取了“结合——互补——竞争”的组合方式,即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合,骨干教师与非骨干教师结合;他们的性格、脾气、作风能互补,在教学上能展开讨论,在事业上能相互竞争。这样组合起来的教研组,老教师、骨干教师有用武之地,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有练武之地,可及时得到具体指导。另外,组内教师心情舒畅,精力用在教研上:组长有依靠的对象、帮助的目标,便于打开工作局面。教学管理的人本原理认为,人是管理中起决定作用的作用。教研组长是教研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实践者。是教研组工作的带头人,是教导处和学校工作的中心纽带,为此我校选出了有良好职业道德勇于开拓进取,教育理念新、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强的老师来担任教研组长。同时做好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
首先,规定组长学习制度。每月固定教研组长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内容是教育教学理论、教育丛书、先进经验、优秀论文、各科大纲、组长岗位职责及先进教研组条件等。通过学习,组长们明确了教学指导思想、学科重难点、教学研究的方向、组织专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组长的职责和任务。
其次,为组长们提供提高与展示的舞台。学校尽可能创设机会让他们在区开展教研活动时做专题讲座,参加市区教科研工作培训,在市区上观摩课或研究课。总之,为他们争取各种各样的提高机会,借助外部力量,使这些组长开阔眼界,及时吸收教改信息,不断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再次,指导组长开展工作。学校的每一位行政都被安排到各教研组指导教研组活动,他们经常向组长全面分析学校的教学状况,引导他们既看到教学上的优势,又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同时经常询问教研组的情况,碰到问题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亲自参加组内活动;还帮助各组总结教改经验,巩固研究成果,激励教师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以上做法,不仅提高了组长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而且满足他们实现自我的心理需求。教研组长们的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校对教师在业务方面的管理就建立了畅通的组织指挥系统。
二、加强对教研组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教研组的活动内容,决定其活动的质量。安排教研组活动内容,决不是组长一个人的事,我校十分重视宏观调控、微观指导,使各组的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
1.明确研究的专题。确定好专题,教研内容才有指向性,便于在一段时间内,集中集体的智慧,解决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专题研究,大致分为五个步骤:
一是确定专题,制订方案。如今年根据区教研室提出的有效教育研究专题,各教研组长结合本组本学科的实际,提出组内的研究专题。组长充分发扬民主,让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制订实施方案。每位教师又围绕组内确定的专题,订出自己研究的子专题。
二是学习理论,借鉴经验。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报刊上的经验介绍。通过学习,教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为专题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是集体研究,人人实践。教师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课堂教学,所以研究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益尝试。我校要求教师人人做专题研究课,以积累素材,供开展集体研究用;有时安排一组教师做阶梯课,或者在各自实践的基础上,选出代表上研究课,以体现出研究的成果。为使这一活动更有实效,我校还请了市区名教师参与教研组的活动,深入课堂给予指导。经过这样的多次实践,使专题研究逐步走向深入。
四是相互交流,形成观点。研究课后,教研组及时召开座谈会,畅谈各自的体会,特别是成功一例;然后分析成功的原因,探讨规律,概括出研究的结论。
五是撰写论文,巩固成果。交流会后,教师们积极撰写专题论文或总结,加深理论认识,巩固认识成果,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实践证明,按照以上五个步骤安排教研内容,使专题研究过程有机地组成了一套完整的序列,高效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以科研带动教研。我校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并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教研组为研究基地,所选的科研课题紧紧围绕教研活动中碰到的问题,与教研专题形成从属关系。科研组通过对科研课题的实验与论证,进一步加深教师对教研专题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师搞好专题研究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3.上研究课制度化。为了扩大专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研究质量,把教学研究工作与日常教学任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校开展了年段上课评课和教学交流日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安排下,各组的上课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评课议课蔚然成风。这种经常化、制度化的做课,教师们负担不重,思想压力也小。通过大家的切磋,密切了人际关系,增强了凝聚力,使专题研究超越了教研组活动形式的时空,深深植根于日常教学的沃土中。
4.承担起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我校要求教研组必须“五做到 ”:帮助青年教师认真备课,深钻教材;认真辅导及修改教案;听试讲及时纠正问题;公正全面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每一位教研组长和中老年教师把青年教师上课看成是自己工作中的一件大事,牺牲很多休息时间帮助他们。几年来,青年教师在这种氛围中,起点高,进步快;教研组通过指导帮助青年教师,不仅完成了专题研究任务,还使老教师及骨干教师增长了才干。
5、严格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①大胆进行备课改革。我校要求各教研组按照学校规定的备课要求认真规范地操作。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统一布置,进行分工,而后进行第一次备课,做到“集体议→分工备→互相评”。重视第二次备课,对他人所备的教案进行“课前议→课中改→课后评”。“课中改”强调突出教师的个性,体现个人的独创性。特别注重“课后评”,要求教师写好“教后反思”(每堂课都要写),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各教研组对组内各人所备教案进行交叉检查评议。教导处定期对各教研组所备教案进行抽查评定,并纳入教研组考评和教师考评之中。
②注重作业的有效性。我校要求教师科学地布置作业,实行“分层作业”的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巩固和发展。要求及时批改和反馈,做好学困生作业订正前的辅导工作。避免抄袭作业现象的发生,真正起到作业的巩固和发展。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建立“记录反思”制度,每位教师在“作业批改记录本”上以单元或章节记录作业批改情况,由教研组长统一审阅,将结果及时上报教导处。
三、加强教研组的考评
学校只有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考评,才能发挥考评的导向、激励和调控作用。我校首先做好考评的准备工作。成立考评组织,制订《教研组考评细则》,考评人员合理分工,对教研组考评建立过程考评机制,并做好日常考评记录。其次做到三结合:即把教研组的自评、教研组的互评、教师的测评和学校的考评相结合;把过程考评与终结性考评相结合;把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另外重视考评结果的处理。学校按制定的《考评细则》进行奖励,评出优秀教研组长、教研活动积极分子、先进教研组等。考评中注重对教师教学经验和教研组工作经验总结的考核,对教师的特色教学与教学特色给予认真的肯定、总结和展示,让教学方法乃至整个课堂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定期评比优秀论文,选送上级参赛,使教学经验总结上升为学校的教研成果。
在我校加强了对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后,我校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大多数的教研活动只是简单的学习一些教研文章,或进行一些主题不太明确的听课评课活动,活动形式显得简单化。
2、每一次教研活动都由教研组长和上课的老师主持,其他教师处于被动参与地位,积极性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活动的主体显得单一化。
3、各教研组在平时的活动中缺少交流和沟通,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
4、教研组的制度还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第三篇:教学管理案例
教学管理案例
立足校本教研 搭建发展平台
许集小学 李元林
作为学校校长既要宏观掌控学校整体工作,又要微观调控具体的日常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从“管”、“理”两个层面开展工作,落实教育教学的“三全”(全员、全程、全果)管理。现将自己在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案例及评析呈报如下:
一、背景及所面临的问题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完小,我校的教师大多数是“民招师”和“民转公”出身,平均年龄在五十岁左右。基本上是“应试教育”阶段的主力军,教学方法形成了定式,一下子还不容易转过弯来,课堂教学的手段大多数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后来新招了一批音乐、美术、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师也只能保证开齐课程,他们还得兼带其他课程。老教师经过长期传统的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基本授课思路,虽然不同的教师,其教学风格各异,但采用的教学模式千篇一律化,“一言堂”的透彻讲解,“我问你答”式的诱导分析仍大比例地主宰课堂,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得无味,学得疲惫,缺少生气和活力。而老师将在校大量的时间用于单纯的授课、教案的抄写、后进生的辅导和作业的批改上。械操作、反复教案的抄写。这样的教案虽然程序完备,条理清晰,却起不到实际操作的导航作用,而按照传统的教案检查标准,此类教案照例被评为优秀教案,这无疑也暴露了教学检查评价的诸多弊端。年轻教师刚参加教学工作,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如何引领教师走出平庸,跨上教育创新的舞台,并在这方舞台上不断提升层次,成长为一名学习型、研究型和专家型教师就成了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二、解决方案
1、突出重点抓教研,以人为本强素质
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校本培训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实验教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把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校本研训工作,看做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具体措施为:
(1)抓学习。建立校本学习制度,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教师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职业生活习惯,做一名学习型教师。其次营造校园学习氛围,积淀校园文化底蕴,创建学习型学校。间周三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周二组织集体备课,加强个人备课管理,加强远程教育网络管理,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提高教师基本素质,要求教师个个会用,一周一考核,拓宽了教师学习空间。
(2)抓反思。建立校本教研的反思制度,培养教师树立反思意识,自觉地把自己当成研究对象。研究、反省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等问题。在反思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尽快成为反思型教师。注意教学反思的原则,要求教师每学期每人撰写高质量反思记录10篇,典型反思案例2篇。提出课前反思从设计入手,课中反思从学生入手,课后反思从问题入手的要求。每节课后要有教学反思追记,每单元总结性反思等多种形式,强化反思制度的落实。(3)抓合作。建立校本教研的合作机制,首先加强年级组、教研组建设,打造合作团队,为合作研究奠定基础;其次确定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如年级组备课、业务学习、同课题研究等,拓宽了校本教研的途径。如分工合作研究,在围绕课改专题开展教学讨论的活动中,要求人人参与、合作探究力求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
(4)抓提高。建立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机制,我校充分发挥校内资源的优势。首先让学校有经验的老教师能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培训两到三次,指导教学设计,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指导上,学校的各项教科研活动中都必须亲临在一线,指导教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些细致而有意义的工作。经过指导,一批年轻教师已脱颖而出。部分青年教师在市区优质课竞赛中分获一二等奖。另外,我校还重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校本教研中的示范、指导和引领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请区教研室专家到校做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教学指导、专业咨询;走出去建立校际之间、合作研究形式,既学习,又探讨,以期共同提高,推动校本教研深入开展。在校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教师搭建提高、发展的平台。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激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利用各种机会展示他们的才华。学校每学年都组织一次教学业务全能大比武活动,以此展现教师的风采。
2、细化常规抓管理,立足本位促提高
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 ,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在宏观上体现管理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微观上,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1)加强集体备课
坚持 “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强化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克服浮风掠影的形式主义,由原来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改为两次,分别安排在周二和周四的下午放学后,内容结合每单元的共性问题,做到进度一致,重点、难点一致,教学方法和策略因人因班而异,最终要求教学效果最优,每次备课记录清楚,资料齐全。
(2)深化个人备课
在年级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的实际,尤其是把学困生列为重点考虑的对象,教学方法、手段、策略的确定要以他们能学会为基点。体现“同起点、多落点、重启发、求内化”的教学原则。撰写好个人教案,教案首先要有实用性,其次结合课改精神体现创新性。体现教案为教学服务的理念,而不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课后要有教学反思,要求对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归因,尤其对失败之处,拿出改进和补救措施。
(3)强化听课与评课
除了按教研室《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规定抓好外,学校教研组长也规定有一定的听课任务。这样做从校领导到教研组长各层面都能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尤其是便于教研组长了解各年级教学的实际情况,考查集体备课落实情况。同时对于听课教师在原有的普遍性基础上增强针对性,在全面了解全体教师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个别教师进行常听常评以便教师在教育行动实践中更快成熟。
(4)开展教学评比
每学期各教研组都依据教学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活动进度表,教导处将此纳入重要日程,分学科按此活动表制定单元引路课授课时间表,确保每单元都有教师上公开课。增加教研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同时结合教材的重点部分分配好时间,每期组织一次教学比赛。在此基础上开展一至两次教学观摹活动。这样,教师学有榜样,追有目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组织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重视质量也不忽视数量,要突出为教学服务的实效性,反对抄写教案,提倡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教案。作业布臵批改、检查遵循减轻课外负担的原则。每次检查都有针对性,尤其是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每次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作文检查,每次应先把握单元训练重点,再检查学生习作,对照习作反映教师作文指导情况和讲评情况。
第四篇:教育教学管理案例
教育教学要为学生发展奠基
——教育教学管理案例
梅河口市第四中学
张旭
教育教学要为学生发展奠基
——教育教学管理案例 梅河口市第四中学
张旭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教育理念的创新要求,教学管理也发生相应的变革。如果教学管理依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那么新课程的实施只会是“带着镣铐跳舞”。因此,创新教学管理理念,转变教学管理行为,是新课改成功的重要保证。
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表现在教学过程被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了。管理变成了检查,教师疲于应付,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有所谓的教学改革,也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二是以“权”为本,权力至上。表现在领导是权威,专家是权威,教科书是权威,教参是权威,崇尚权威扼杀了教师工作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使教师丧失了个性。
可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需要迫切解决和认真反思的问题很多,我想作为学校首先应该认真思考和正确地处理好几种关系:一是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现状的关系。学校实施新课程,要根据教育现状,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改进方法、积累经验,让教师不仅“刷新”理念,同时掌握必要的新技能、新方法;二是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实施新课改,务必要弘扬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要以德育为先,以实践和创新为重点,把课改与教学质量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三是以人为本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是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否办出了让学生喜爱的学校,是否办出了让学生终生怀念的学校?在校园里是否营造出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让学校教育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如何处理好以上关系呢?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要坚持一个原则,突破三个点:
一个原则是教学中始终坚持“教育永远大于教学”的原则
教育永远大于教学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改的要求。只有把“教育”永远放置于“教学”之上,采取正确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方法,对症下药,从根子上做好育人工作,才能真正推进素质教育,才能搞好新课程改革,才能让中国教育更好的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三个点是:
一、教育教学管理的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学管理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把教学管理的出发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特别是要树立科学的评价观,使所有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二、教育教学管理的切入点: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学管理首先是教学思想的管理。应该说,经过各种形式的通识培训,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熟知。但在实践层面上,有些教师却很难把理念化解为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因此,教学管理改革必须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切入点,而这并非仅靠制订一些条文所能奏效的。要借助“个体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种力量,认真抓好校本教研,引领教师去解决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专业化水平。
三、教育教学管理的着眼点:促成教师的自主管理。管理的最高境界绝不只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干预。我们的教学管理过于强调刚性制度,显然,这种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课改的需要了。新课程倡导个性化的教学,鼓励教师创新,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应是有较高理智水平的“柔”性管理。首先,要多些人文关怀,避免频繁的检查和烦琐的量化打分,将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向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造条件上,为教师实践新课标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其次,要帮助教师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和自主创新机制,因为今天的教学管理面对的是更多无法量化的、“不可确定”的因素。所以,教学管理要改变“检查型”的模式,形成服务型、过程化、展示性的管理机制,引导教师自我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和自我制定教学活动承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管理达到“无为”的境界。
第五篇:教育教学管理案例
教育教学管理案例
基本情况:郑XX,我们班学困生之一,他考试成绩基本没什么分数,不调皮,上课不捣乱、不说话,不管上课还是下课表情只是木然,受批评后也没表情、没效果,家长也束手无策,真像一快砍不动、扯不烂的木头桩。
经过与家长多次交谈和对其他老师的了解,我决定对他进行摸索式地转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竟奇迹般地变化了很多,作业慢慢得清楚了,作业也由满篇“叉”变成了满篇“钩”,上课也渐渐地举手了,木然的表情也开始软化了。当然,这不是偶然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倾注爱心,尊重他的自尊心
以前他上课听到的批评多,表扬少,常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训斥和同学的冷漠、歧视甚至嘲笑。久而久之,逆反心理严重。因此,在思想上与老师对立,有时就是破罐子破摔,索性我什么也不听什么不干,你讲你的我呆着我的,咱们井水不犯河水。针对以上情况我想我应在全面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健康等情况,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首先,在学习上,我先注意对他的尊重,上课时当的给他鼓励,提问他简单的问题,如果还是答不上来,就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句婉转的提示。在他回答上来以后,又针对性地大力表扬,并要求同学们为郑翼阳的进步给予掌声鼓励,一次次,同学们对他的眼神也变了,变得喜欢他了,自然他那木然的表情也变得有一丝微笑了。在生活上,我注意与他多交流,多沟通,做他的知心朋友。
二、发现闪光点,树立他的自信心
学困生由于各种定势的影响,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只要注意观察其实他们身上有不少积极因素,不少闪光点,如果从这些闪光点入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必使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经过细心观察郑翼阳虽然不爱说话,但很具有组织才能,在我的努力下让他当上了值日组的组长,令我没有想到是在他的领导下他们组的卫生是最好的。
三、与家长互相配合,坚定学困生转化的信心
对于郑翼阳的转化,我也采取了与家长配合的方式,密切配合,共同协作,在各方面都与家长及时沟通,互换信息。比如经常主动与家长用电话交流,并及时做好家访工作。对郑翼阳在校表现当着家长的面向家长说清楚。对优点进行鼓励、表扬;对缺点指出改正的方法,并指明其努力的方向。
虽然郑XX的转化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只要我怀着一颗真正想帮助一个心灵的决心,只要我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只要我有坚定的信心,他不再是学困生,就连我们班也不再有学困生,每一个孩子都将在不断取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中取得知识,得到发展。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