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篓子里的青虫 听课感想
评沈桂云老师执教的《篓子里的青虫》
郑丹
上周五,我们组沈桂云老师执教了《篓子里的青虫》这一课。这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大自然种的奇妙现象,引人入胜。《篓子里的青虫》是一篇介绍蝴蝶生长变化的科学童话故事。文章通过小黄鸡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蝴蝶生长变化的过程。
整堂课下来,沈桂云老师的教学态度极佳,说话的语调总是很和蔼、亲切,脸上总带着柔柔的微笑,偶尔也能来点小幽默,语言中也充满对学生的肯定和激励,尤其在评价语设计上渗透着教学内容的提示,例如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吃什么东西的时候,也有越吃越想吃,越吃越有滋味呢?沈老师评价学生的回答是:“你真是一只贪吃的小黄鸡呀。”接着又发问,如果吃完了还想吃,这时你该怎么办?沈老师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的评价,:“你真是一只聪明的小黄鸡。”在第4自然段指导读好心理活动的句子,和“逮”、“好多好多”、“放”这些词,读出小鸡天真可爱顽皮的语气,沈老师又根据学生读句子,评价学生:“你可真是一只可爱的小黄鸡。”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学完成时,评价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黄鸡时,本来难以回答的问题得到了顺利的解决,学生们完整的答出沈老师想要的答案:“这是一只聪明的小黄鸡,这是一只贪吃的小黄鸡,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黄鸡。”根据学生的回答,沈老师在黑板上顺利的板书出贪吃,聪明,可爱三个词语。
沈老师在试教多次中,从平淡的评价语过渡到有效的评价语的成长也让我这位教学初出茅庐者学到了不少,在沈老师试教过程中,通过沈老师的进步,我在自己班上的教学中,也这样在评价中渗透教学内容,效果极佳。另外我更想提一点自己的收获。
在第三自然段教学中,出示句子:大大小小的青虫太多了,鸡妈妈一家不停的吃。你从这一句话里体会到了什么?(虫多)你是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虫子多的?我们二年级组在周二下午组内研讨时,提出讨论,学生怎么回答是最正确的,首先要求学生回答完整,另外,陈莉组长提出,应先读句子,再提出词语体会,然后再读句子,我们组围绕着这个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到底先读不读句子,是不是直接体会词语就读句子呢?经过反复的试教,确定了读句子,体会词语,再读句子,这样回答问题更能展现出学生规范的学习方式。于是在整堂课中,学生回答问题基本上做到了完整。也让其他的老师注意到沈老师初来我校,教着不到两个月的整合班,教师极为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也能接受并很好的运用着两个月来建立的学习模式进行学习。譬如:课前好文介绍、预习、小组讨论学习这些内容,学生都做得很不错,可见教师花费了很大心血,也取得了相当的效果。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也应像沈老师这样认真负责,仔细钻研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展开我们的教学活动。让我们通过这样的优质课评比活动,我们能在活动中成长发展。
第二篇:篓子里的青虫教学设计
10、《篓子里的青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4.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2.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0课《篓子里的青虫》,(出示课文第一幅图。)从一、二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一堆堆——(卵),后来,这些卵变成了——(一条条小青虫)小青虫吃菜叶,渐渐长大了,大白菜却被咬得——(满身小孔)。2、大白菜多可怜呀!我们快去帮它捉虫吧!只要读对了这些虫子背后的词语,就能帮大白菜消灭一条虫子了。谁愿意带大家读?(小老师带读)
3、真是群热心肠的孩子,我代表大白菜谢谢你们。
二、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那么,除了我们,还有谁也来帮助大白菜捉虫呢?请看图——(2)指导学生看图回答,注意把话说完整。
(3)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表情怎样?想象它们会说些什么?(4)你们的想象真丰富,翻开书54页,看看课文第3段是怎样描写的?
(5)谁能读出鸡妈妈一家是怎样吃虫的?
“大大小小的青虫太多了,鸡妈妈一家不停地吃着”。(6)引导看图直观理解“大大小小”,仿说叠词
(7)能吃到这么多的青虫,鸡妈妈一家心情怎样?谁读出他们的高兴劲儿。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1)吃着吃着,有只小黄鸡的小脑袋瓜里突然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它在想些什么?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2)谁来当这只小黄鸡,告诉大家你在想些什么?
(3)问:你为什么要逮一大批小青虫呢?评: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黄鸡?(得意、贪吃、可爱、聪明)
(4)读出你的感受来。
(5)小黄鸡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读。
(6)多可爱的小黄鸡呀,让我们来演一演吧,请大家大声地读第4自然段,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7)谁想演一演这只小黄鸡?指一名学生当小黄鸡,其他学生读旁白。
(8)还想演吗?我读旁白,你们来演小黄鸡。师生合作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8自然段
过渡: 后来,小黄鸡吃到藏在篓子里的青虫了吗? 赶紧去读读课文的5——8自然段吧。
(1)过了一段时间,小黄鸡想要美美地吃上一顿,这时他会想什么? 可是,当他打开篓子,(出示图三)瞧、发生了什么事?(2)小黄鸡放进篓子里的明明是小青虫,现在呢?指名读第6自然段。
(3)比较句子:
A、它刚刚把篓子打开,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了。
B、它刚刚把篓子打开“扑、扑、扑”,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①男女生对比读
②看看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③自由读读两个句子,感受一下去掉这个词,好不好? 像“扑扑扑”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读了它,使我们好像看到蝴蝶在拍翅膀,听到蝴蝶展翅飞舞的声音,多美妙呀!你能模仿着说个象声词吗?
(4)小黄鸡还看到什么?这些豆大的空壳是什么呢?养过蚕的小朋友联系养蚕经验说一说。这些是大大的空壳就是蝴蝶的蛹。
(5)看到这些,小黄鸡有怎样的反应?“呆住了”是怎样的表情?谁来演一演?
(6)假如你是小黄鸡,现在最想知道什么?你能读读第8自然段吗?指导读出疑问、惊奇的语气。
(7)这只小黄鸡还没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5——8自然段,重温一下那令人惊奇的一幕吧!4、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1)小青虫呢?它们到哪去了?谁知道?(播放视频,搜集的资料展示)
(2)小青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其实,蝴蝶的生长过程就藏在课文中,老师从课文中找出了4个句子,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3)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蝴蝶是哪里来的?
(4)小黄鸡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谁来告诉它蝴蝶是哪儿来的。
完成板书(板书:卵——小青虫——蛹——蝴蝶)
5、大自然可真奇妙呀!同学们一起来把这篇有趣的课文读一读吧!
三、课外拓展
1、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大多数昆虫一生都要经历这几个变化过程,谁还想提醒一下小黄鸡,除了小青虫外,还有哪些小昆虫是不能藏的呢?(蚕,蜜蜂,苍蝇等)
2、大自然美妙神奇,有无尽的奥秘,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去观察,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吧!
四、识字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认读
2、学习“批、该、呆”
(1)说说怎么记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写“批”
(4)学生练写,师巡视
五、课后作业
刚才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叠词,课后请同学们将课文中的叠词找出来,抄在积累本上。
第三篇:寻虫听课体会
《寻“虫”》听课体会
向阳学校 李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大庆的城市之魂,又是国魂和民族之魂,是大庆人的魂之所在。两进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听了王敖文老师的这节《寻虫》两进的课,我深有体会,下面就谈谈我的体会。
学为人师,身为是世范。王老师用心、用功、用情先受教育,真信、真学、真懂,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入脑、入心。王老师在课上反复放映叶得泉寻找介形虫化石的三维动画,使孩子们深刻的体会叶得泉在探索石油中所作出的努力和付出,也让学生学到叶得泉的工作态度,从而教育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刻苦钻研、为油田负责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王老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在三维动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深刻体会和感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进课程,是新设课程,在所有的教学中,都没有接触过的新课程,作为陌生的知识,王老师把握非常到位,也使我更深刻的了解了两进精神,同时学会了怎样开设两进课程。
两进课程的开设,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
第四篇:听课感想
听课感想
发表时间:2012-4-25 14:49:00
日志内容:今天有幸在实小听了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有李江玲老师上的《轴对称图形》从这节课可以看出李老师是位很出色的数学教师,在她的课堂上,我更多的看出她的课堂真的很美,人美,学生美。整节课就像在观看一部你喜欢看的电视剧。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掌握的很踏实。在课堂上,我看到每个学生都是主角。他们才是真正的课堂主人。
老师的精心设计,让他们深入其中,感受对对称的美,学生在不断地实验动手过程中,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要点,最后通过一张张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的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积极情感。
总之,听完这节课让我这个半路改成数学的老师,更加体会到数学教学的美。
整节课我们好像沐浴在阳光中,我被深深的吸引,它虽不像英语课那样活泼俏皮,但是实践的美,感受美的吸引力,丝毫没有减。
真是一个非常好的课堂观摩课,受益匪浅,同时感谢实小的李老师的这堂课向她学习了。
第五篇:听课感想
抓住主线
体会情感
3月24日听了几位优秀教师的授课,收获很多。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闫江涛老师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武艳艳老师的《莲叶青青》。
闫老师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通过旁人与父亲的对比,体会出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通过揣摩父亲的心理来更好地多元个性解读文本。在学习重点句描写父亲动作,外貌的这句话时,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讲,每次的朗读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多元解读,突出亮点。词语教学这一环节,理解词语跟感知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在对文中的词语进行梳理后分组进行教学。一组是地震后的场面,通过选词说话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效果,而不是机械地说说词语的意思。一组描写父亲的神态认读并说一段话,概括了课文的内容,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通过语言的转换,促进其语言的内化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心理活动时,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适当的补白,进而有感情地体会朗读,更深层次地体会深厚的父爱。心理活动进行想象,抓住文本的缝隙,既训练了思维能力,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武艳艳老师的《莲叶青青》在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抓重点词句理解祖母对荷叶的无比喜爱,和祖母关心他人,心地善良的高尚品质。
武老师以莲花的诗句作为本节课开始,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引起学生极大地兴趣和疑问,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诗人以莲为题赋诗呢?指导书写方面武老师也讲得很生动:莲,草字头要写的宽一点扁一点,因为草字头要为莲遮风挡雨呢!学习课文中武老师抓住两条主线:种莲、送莲,学生根据这一点并联系重点语句深入的理解课文。“祖母对莲花下的功夫让人吃惊”,学生自由朗读2—4自然段找出答案并找出哪些句子可以体会到祖母种莲很下功夫,学生自由谈体会品味句子,练习读,读出吃惊的味道来。“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看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联系实际老师问:“平时奶奶是怎样对待你的?”学生们跃跃欲试争相谈论奶奶对自已的爱。接下来学习5-7自然段,近一步体会祖母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能力渐渐增强了。另外,学生还在课外收集了有关荷叶的知识,知道了荷叶的用途。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外知识也丰富了。教学时,我武老师让学生把开头和结尾连起来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祖母深切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本次听课让我感受到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活力。我们既要创新又要积累宝贵的经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探索中保持理性,找回迷失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