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时间:2008-07-25来源:本站作者:编辑06 点击:
43次
当前,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下,铁路运输业面临着公路、航空、水运各行业之间的严峻挑战。行业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行业竞争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铁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铁路企业职工素质的现状及成因
1.现状铁路企业职工从主流上看是好的,政治坚定、思想健康、作风扎实,在历史上各个时期,均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群体。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铁路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与铁路改革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与铁路改革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1)从管理机制上看,计划经济形势下的管理制度,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铁饭碗”、“铁工资”等现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致使铁路部分职工不思进取,缺乏危机感。
(2)从政治思想素质上看,少数干部、职工存在着缺乏理想,心灵空虚,工作积极性欠缺等现象。(3)从职工受教育程度上看,初、高中文化程度占有相当比例。特别是在行车主要工种的职工中普遍存在着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对一些简单的故障处理、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办法还不十分清楚,直接威胁到了铁路的安全生产,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运输秩序。还有少数基层管理干部思想观念转变慢,对改革持坐等观望的态度。2.成因(1)当前的社会环境对职工思想产生了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引进外国资金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西方庸俗的、落后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对我们的少数干部职工,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他们迷失了方向,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了不同程度地抬头。(2)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旧体制留下的一些痼疾影响。铁路企业是国家的大型国有企业,一直实行着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计划体制已经在大家的脑海中深深地扎上了根,职工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优越感。铁路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干部任免、劳动用工、工资分配制度及许多激励机制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从不同层面制约和影响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3)铁路职工来源复杂对提高职工素质的影响。随着铁路的发展壮大,铁路职工的数量越来越多,铁路职工来源除了接收铁路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和接收的复转军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派遣制职工,这些未经过专业学校培训的人员,文化基础较差,学习
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比较困难。
二、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的途径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今天,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竞争力。职工下岗时有发生,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然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又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需要系统规划,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根据多年基层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健全管理机制是提高铁路职工队伍素质的基础健全的管理机制是确保企业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基础,笔者认为铁路企业要发展,就要坚决进行“三项制度”改革。“三项制度”是指干部任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在干部制度改革中,通过完善考核体系,加大干部考核力度,引入干部竞争机制,建立干部解聘制度等措施,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强干部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之忠于职守,努力
工作。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上,健全和完善职工竞争上岗、待岗、待业实施办法,实行排队抓尾或尾数淘汰法,将竞争下来的职工进行淘汰,转入劳务市场,经过劳务市场的学习培训提高素质后,再来参加竞争上岗,或者让其从事发挥其专长的工作,挖掘出每个人的潜力,让在岗人员能人尽其责,发挥出最高效率,充分调动每位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励职工的进取精神,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节约成本支出。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加大二次分配力度,实现全额计件工资和以岗定薪等。将现有职工通过合理考评,分为若干技术等级,把个人工资收入与业务技术素质高低挂起钩来,激励职工学习业务的热情。通过“三项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使大家都能珍惜自己的岗位,形成上岗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新机制,为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内在动力企业要改革就必然会触动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抵触和反对,要使其转变观念,适应新潮流,提高素质,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搞好形势宣传教育。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新旧体制模式的转换,使企业职工思想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一方面符合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形成,并逐步占居主导地位,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不思进取、工作靠混的人失去了既有市场,阻碍改革的消极思想,在一定的条件下蔓延,制约和影响着职工队伍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深入细致的形势宣传教育,从职工最关心的问题人手,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开展职工教育,使广大干部职上充分认识到改革是企业发展的机遇,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让职工关心改革,支持改革,产生危机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加强基层班组建设,搞好政治学习。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不经常学习思想就会落伍,就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对机务系统的乘务员来说,集中学习存在很大难度,由于工作的流动性,教育活动必须以班组为单位,立足“小而精”的思想。因此,搞好班组建设,加强班组政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3.抓好培训工作是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保证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培育干部职工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过硬的技术业务素质,是任何一个企业长期不懈的奋斗目标,只有坚持不懈地开展职工教育,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才能使我们的干部职工在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技术业务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提高,所以,教育培训的目的只有一个字,就足“用”字,即实用。好的教育培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能针对职工的实际状况提高、改善职工的现状,提高职工的素质、水平,使他们能更好地胜任所担负的工作。笔者以为,要搞好教育培训,首先要明确职工需要学什么,提高哪些方面的技能,有针对性地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学有所用。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所学为所用,组织职工边学边实践,在学习中总结,在学习中检验,在学习中总结,方法正确了,学习效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教育培训根据时间特点可分为日常培训和脱产培训。日常培训是较为灵活的、可长期进行的培训方式,但要制定一个长期教育计划,循序渐进,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还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季节的特点或人们思想状况、素质的高低,随时制定出临时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案,通过讲授或实作演练或现身说法等,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较快地满足运输生产中的急需。日常培训形式多样,如:(1)班组的固定学习,如学习会、班前会等;
(2)板报、有线电视;(3)建立内部局域网或互联网,开设远程教育,对职工开展综合素质教育;(4)开展班前一日一题考试教育等。脱产培训是提高干部职
工素质的又一种非常必要的培训方式,它可以较为系统地进行政治理论培训和业务技术培训。脱产培训切忌“填鸭式”行为,可以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欲受教育人进行摸底,或先进行素质业务抽样调查,了解职工目前在业务素质等方面到底存在多少问题,存在哪些问题,然后进行统一培训。培训过程中必须坚持达到效果,不能满足于“教过”,要立足于“学会”。脱产培训同样需要长期坚持,定期举行,只有这样,职工队伍的素质才能稳步提高。(作者单位:成都铁路局贵阳客运段)责任编辑:王方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 张洪兵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
时间:2008-07-25来源:本站作者:编辑
06 点击: 43次
当前,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下,铁路运输业面临着公路、航空、水运各行业之间的严峻挑战。行业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行业竞争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铁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铁路企业职工素质的现状及成因
1.现状
铁路企业职工从主流上看是好的,政治坚定、思想健康、作风扎实,在历史上各个时期,均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群体。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铁路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与铁路改革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与铁路改革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1)从管理机制上看,计划经济形势下的管理制度,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铁饭碗”、“铁工资”等现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致使铁路部分职工不思进取,缺乏危机感。
(2)从政治思想素质上看,少数干部、职工存在着缺乏理想,心灵空虚,工作积极性欠缺等现象。
(3)从职工受教育程度上看,初、高中文化程度占有相当比例。特别是在行车主要工种的职工中普遍存在着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对一些简单的故障处理、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办法还不十分清楚,直接威胁到了铁路的安全生产,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运输秩序。还有少数基层管理干部思想观念转变慢,对改革持坐等观望的态度。
2.成因
(1)当前的社会环境对职工思想产生了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引进外国资金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西方庸俗的、落后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对我们的少数干部职工,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他们迷失了方向,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了不同程度地抬头。
(2)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旧体制留下的一些痼疾影响。
铁路企业是国家的大型国有企业,一直实行着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计划体制已经在大家的脑海中深深地扎上了根,职工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优越感。铁路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干部任免、劳动用工、工资分配制度及许多激励机制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从不同层面制约和影响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3)铁路职工来源复杂对提高职工素质的影响。
随着铁路的发展壮大,铁路职工的数量越来越多,铁路职工来源除了接收铁路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和接收的复转军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派遣制职工,这些未经过专业学校培训的人员,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比较困难。
二、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的途径
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今天,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竞争力。职工下岗时有发生,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然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又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需要系统规划,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根据多年基层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管理机制是提高铁路职工队伍素质的基础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确保企业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基础,笔者认为铁路企业要发展,就要坚决进行“三项制度”改革。“三项制度”是指干部任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在干部制度改革中,通过完善考核体系,加大干部考核力度,引入干部竞争机制,建立干部解聘制度等措施,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强干部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之忠于职守,努力工作。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上,健全和完善职工竞争上岗、待岗、待业实施办法,实行排队抓尾或尾数淘汰法,将竞争下来的职工进行淘汰,转入劳务市场,经过劳务市场的学习培训提高素质后,再来参加竞争上岗,或者让其从事发挥其专长的工作,挖掘出每个人的潜力,让在岗人员能人尽其责,发挥出最高效率,充分调动每位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励职工的进取精神,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节约成本支出。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加大二次分配力度,实现全额计件工资和以岗定薪等。将现有职工通过合理考评,分为若干技术等级,把个人工资收入与业务技术素质高低挂起钩来,激励职工学习业务的热情。通过“三项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使大家都能珍惜自己的岗位,形成上岗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新机制,为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内在动力 企业要改革就必然会触动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抵触和反对,要使其转变观念,适应新潮流,提高素质,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搞好形势宣传教育。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新旧体制模式的转换,使企业职工思想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一方面符合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形成,并逐步占居主导地位,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不思进取、工作靠混的人失去了既有市场,阻碍改革的消极思想,在一定的条件下蔓延,制约和影响着职工队伍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深入细致的形势宣传教育,从职工最关心的问题人手,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开展职工教育,使广大干部职上充分认识到改革是企业发展的机遇,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让职工关心改革,支持改革,产生危机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加强基层班组建设,搞好政治学习。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不经常学习思想就会落伍,就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对机务系统的乘务员来说,集中学习存在很大难度,由于工作的流动性,教育活动必须以班组为单位,立足“小而精”的思想。因此,搞好班组建设,加强班组政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3.抓好培训工作是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保证
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培育干部职工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过硬的技术业务素质,是任何一个企业长期不懈的奋斗目标,只有坚持不懈地开展职工教育,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才能使我们的干部职工在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技术业务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提高,所以,教育培训的目的只有一个字,就足“用”字,即实用。好的教育培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能针对职工的实际状况提高、改善职工的现状,提高职工的素质、水平,使他们能更好地胜任所担负的工作。笔者以为,要搞好教育培训,首先要明确职工需要学什么,提高哪些方面的技能,有针对性地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学有所用。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所学为所用,组织职工边学边实践,在学习中总结,在学习中检验,在学习中总结,方法正确了,学习效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
教育培训根据时间特点可分为日常培训和脱产培训。日常培训是较为灵活的、可长期进行的培训方式,但要制定一个长期教育计划,循序渐进,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还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季节的特点或人们思想状况、素质的高低,随时制定出临时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案,通过讲授或实作演练或现身说法等,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较快地满足运输生产中的急需。日常培训形式多样,如:(1)班组的固定学习,如学习会、班前会等;(2)板报、有线电视;(3)建立内部局域网或互联网,开设远程教育,对职工开展综合素质教育;(4)开展班前一日一题考试教育等。
脱产培训是提高干部职工素质的又一种非常必要的培训方式,它可以较为系统地进行政治理论培训和业务技术培训。脱产培训切忌“填鸭式”行为,可以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欲受教育人进行摸底,或先进行素质业务抽样调查,了解职工目前在业务素质等方面到底存在多少问题,存在哪些问题,然后进行统一培训。培训过程中必须坚持达到效果,不能满足于“教过”,要立足于“学会”。脱产培训同样需要长期坚持,定期举行,只有这样,职工队伍的素质才能稳步提高。(作者单位:成都铁路局贵阳客运段)
责任编辑:王方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 张洪兵
第三篇:论提高企业职工素质
经济管理论文:论提高企业职工素质
李景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汹涌冲击,知识经济时代的步步逼近,非公企业面临的竞争日异激烈,国际、国内间的竞争既是客观的,又是无情的,而竞争的核心最终是职工素质的竞争。“得人者兴,失人者崩”,职工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谁拥有高素质人才的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和发展的优势。相反,哪个企业的职工整体素质不强,就会严重制约这个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退场或被淘汰的可能。因此,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企业员工们的素质问题,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剖析企业职工素质中的重要问题。
一、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重要性
(一)提高企业职工素质是企业加强自身管理,谋求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为一个企业,它所管理的对象无外乎人、事、物三个方面,而人的管理始终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重心,特别是职工作为企业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企业职工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工作能力,才会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企业职工素质低下,就根本无从谈起企业管理的好坏和发展的后劲,即使企业拥有了现代化的设施,也拥有善于管理的领导者,然而不具备与之相匹配、相协调的高素质职工队伍,那么,从生产角度来讲,企业最终不但不会产生良好的效益,反而会成为先进设备的“奴隶”,使先进的设备故障频繁,甚至会把先进的设备用成一堆“废铁”,造成重大浪费。从企业的管理角度来讲,企业就会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缺乏活力和动力。例如:在莱钢中型车间和中型厂刚投产期间就曾发生过职工维修不了先进设备的问题,该工厂领导层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立即广泛和深入地组织职工进行强化培训,并聘请国内外专家和技师传授维修与保养知识,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解决了“人机·管理”之间存在的不适应的问题,为今后的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正如现在才投产的大H型钢一样,职工上岗前,都到外单位进行学习,然后上岗。所以,提高职工的素质是企业加强自身管理、谋求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只有职工素质提高了,企业才会最终步入发展和进步的正轨,才会拥有参与市场,立足市场的不竭动力。
(二)提高企业职工素质是促进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力和活力所在。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标志,以公司制为主要形态,以科学管理为保证的新型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会有相当一批企业由原来的工厂制改组为公司制,然而实行公司制并不是简单的更换名称,也不是单纯为了筹集资金,而要着重于转换机制。在转换机制过程中,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职工素质低,仅仅停留在过去的机制局限里,那么再好的制度也只是纸上谈兵。象近几年,我们许多地方企业在不具备高素质职工的条件下,硬性改组,最终导致企业倒闭垮台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首先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一支复合型的现代化人才队伍。
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变革。企业职工由于受旧体制的影响,吃“大锅饭”、上班就有工资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新型制度一时难以接受,所以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抓起--------大力提高职工素质,以实现人的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
(三)提高企业职工素质是加强企业双文明建设的基础。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为促进,缺一不可,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
建设,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都需要人去操作、去完成、去提高。一个企业拥有了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壮大和向前发展,因此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是企业加强双文明建设的基础。
二、职工素质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使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凭力气吃饭已经过时了,只有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和较高的劳动技能,才能满足岗位的要求。据职介部门反映,大专院校毕业生基本不到本地企业找工作,中专、高中毕业生也很少,本地企业职工以初中生为主。同时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个私企业,有些“农民工”年龄偏大(40岁以上)且文化程度偏低(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外出择业前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不具备专业技能,只能承担一些技术含量低而劳动强度大的工作。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缺口大。
(二)部分职工不安心本职工作,敬业精神欠佳。不少企业老板反映,职工中年龄较大的、成了家的人思想比较稳定,能安心本职工作,比较好管理;而未成家的年轻职工,思想不太稳定,不太安心本职工作,有的总想跳槽。他们怕吃苦,好高骛远,不安心学技术,开口讲工资,闭口想“自由”,想干就干,不干连招呼都不打就走人。“炒老板鱿鱼”,搞得企业老板措手不及。更令一些企业老板痛心的是:企业花巨资挑选员工外出培训学习,相当一部分人学到技术后就走人。这让企业老板叫苦不迭,感叹员工无诚信可言。
(三)职工队伍不稳定,熟练工人时常流失。近几年来,我市非公企业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新兴的工业园区需要大量工人。据了解,仅中瑞、大盛、三爱尔、八景纺织厂等几家企业的相继投产就新增岗位近2000个,去年又有一批园区企业开工,新增工作岗位1000个以上。工作岗位的增加,就业面的扩大,务工人员选择的就业机会就多,劳动力市场开始由企业挑选务工人员的单向选择转向务工人员选择企业的双向选择。哪个企业能依法尊重职工的权益,关爱职工并能给予职工相应的工资待遇,职工就愿长久干下去,否则,职工就会不辞而别,另谋出路。企业老板普遍反映,员工队伍稳定,产品质量就好,企业效益就高;员工波动大,产品质量就差,企业效益就低。员工进出频繁,熟练工人时常流失,给企业造成不少损失。
(四)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未充分发挥。企业的成功是由所有员工的整体业绩带来的。但个私企业职工普遍存在打工雇佣心态,做什么事总认为差不多就行,将就过去就行,缺乏主动思考、认真钻研、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和良好品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被突出和强化,在对待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问题上,考虑个人利益的多。他们没有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没有把自己的前途与企业联系起来,没有“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同命运观念,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未充分发挥出来。
三、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企业为适应社会和国际新形势的要求,把自身做强做大,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职工素质。
(一)因人施教,抓教育培训。
一是要实现管理人才的现代化,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要下大力气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企业经营管理专家,注重引导管理人才进行品德情操训练,将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民族精神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要注重人才的层次性和类别性,提倡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培养适应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别要求的人才,使各种人才形成互补,培养懂管理、善经营,能够体察民情、具有公仆意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同时注重经济性的教育引导,使管理者能够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做到勤政廉洁,有所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具备上述条件,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占据关键地位。
二是重视科技层教育培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着现代企业的兴衰,企业应
建立健全系统的制度,加强对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科技培训和教育,为各类技术人才成才提供资金和发展机会。象莱钢运输部开展的技术革新项目展评活动,创效益千万元,培养了上百名技术人才,并在全体职工中形成了重科技的氛围,促进了冶金铁路事业的大发展,所以企业必须重视科技人才成才,这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三是抓好一线职工层的教育培训,主要方法有:第一实施全员培训,一线职工的素质参差不齐,有文化水平高的,也有低的,因此通过强化培训等手段,进行脱产或半脱产办班培训,实施全员轮训,是提高整体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正象莱钢正在进行的职工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一样,要求人人持证上岗,人人上岗有证,这必然对提高全体职工的技术水平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第二“对症下药”培训同整体目标相结合。企业在对职工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教育培训的同时,应以整体素质为目标,不能抓此失彼,否则会导致职工素质不升反降,事倍功半,达不到期望目的。提高职工素质只有兼顾整体,如抓思想素质不忘业务素质,搞业务培训不忘职工观念转变教育,才能成功的实现职工队伍素质一时一变化,一年一台阶的不断提升,为企业不断创造生产经营的佳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所以,抓教育培训切不可千篇一律,“赶鸭子上架”,应结合企业职工现状,因人因层施教。
(二)通过正式组织开展的载体活动促进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
所谓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人力的分工和职能的分化,运用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职责,充分调动这一群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合理的协调这一群人活动的完整而开放的动态系统。通过组织开展活动,从思想、技能等各方面提高职工素质。如党组织着重于发展方向的设计和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特别是近期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为企业职工的思想素质提高指明了方向和方法;如工会组织开办的各种评先树优、劳动竞赛等活动,直接针对职工个人素质情况的考察和促进;如团组织开展的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创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为青工成才拓展了道路。这些活动无一不利于职工素质的提高,正式组织所开展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广泛性和普遍性,渗透于生产、安全、质量、技改等各领域,适应于领导、技术人员、一线职工各层次,而且正式组织具有对国际、国内发展动向、发展趋势接触早的特点,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此企业应利用好这些载体活动,将其作为提高职工素质的有力手段和途径。
(三)必须建立能上能下、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及适合高素质人才发挥应有作用的使用平台和薪酬机制。
第一,建立一种使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是使员工素质得以持续提高的外部环境,能上能下的制度是迫使现有岗位的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的外在压力,平等竞争使得只要员工的素质提高到某一岗位、某一层次的水准,就可以通过公开、公正的平等竞争获得这一岗位,使得员工的素质提高得到了用武之地,一旦这样的选人、用人机制得以建立和良性运行,就会形成企业员工提高素质的不竭动力。
第二,高素质人才是整个人才队伍的精华,他们的使用和薪酬制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对整个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简言之就是在使用上,要充分为其创造条件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其自身特点为其安排适当的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以使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薪酬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其实际贡献和示范效应,可适当就高安排其相应待遇,从而为次高素质人才尽快达到高素质增加动力。对高素质人才的使用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使命,那就是带队伍。要根据不同人才的具体特点及其待遇情况为其制定带队伍计划,而最终所带队伍的效果反过来又起到了修正其薪酬待遇的作用。
(四)培养富有凝聚力,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奉献意识以及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的核心是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这是职工基本素质的基础,也是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赖以不断提高的精神依据,而这一素质的持续实现,必须有一种强有力且成熟并能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为依托。企业文化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道德基础,它是企业人格化的外在体现,是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的灵魂和源泉,是员工敬业奉献的道德依据,所以企业文化的厚薄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的强弱,在具体组织实施中,应重点做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夯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的“灿烂之花”,应当让它扎根于“沃土”,避免出现“昙花一现”,首先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管理层要躬亲实践,以身作则,并且持之以恒,再就是选择和培养企业文化活动骨干,在企业内创造企业文化氛围;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改善物质环境。
第二,强化企业文化灌输。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使企业文化在企业“生根、开花、结果”,还必须能够成功的向职工进行灌输,要把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灌输到每一名职工心中,在职工理解、接受上要采取适当措施,并合理分配给每一名职工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时间、机会,注意坚持长期灌输,常抓不懈,通过日积月累,使职工精神境界不断升华。
(五)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培训机制和氛围。
学习型企业机制建立在一个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企业文化基础上,全体员工的认识都统一到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广泛认识上,然后再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那么,全员素质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创建学习型组织(或企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消除职工的心理障碍,帮助职工改善心智模式的问题,从国际、国内的一些著名企业来看,他们之所以会常盛不衰,就是因为他们大都采用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进行管理,他们的职工素质不同于一般的传统企业,他们的成功经验应该值得我们所学习和借鉴。
总之,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放在企业的发展战略角度,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实事求是,常抓不懈,为企业的振兴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企业职工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企业职工素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企业自身的整体素质迫在眉睫。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面对世界各国的企业强手,企业的最后结果只有“优胜劣汰”,企业不被淘汰的关键是职工素质问题。如何提高职工素质,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重要性
(一)、提高企业职工素质是企业加强自身管理,谋求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为一个企业,它所管理的对象无外乎人、事、物三个方面,而人的管理始终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重心,特别是职工作为企业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企业职工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工作能力,才会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企业职工素质低下,就根本无从谈起企业管理的好坏和发展的后劲,即使企业拥有了现代化的设施,也拥有善于管理的领导者,然而不具备与之相匹配、相协调的高素质职工队伍,那么,从生产角度来讲,企业最终不但不会产生良好的效益,反而会成为先进设备的“奴隶”,使先进的设备故障频繁,甚至会把先进的设备用成一堆“废铁”,造成重大浪费。从企业的管理角度来讲,企业就会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缺乏活力和动力。例如:在莱钢中型车间和中型厂刚投产期间就曾发生过职工维修不了先进设备的问题,该工厂领导层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立即广泛和深入地组织职工进行强化培训,并聘请国内外专家和技师传授维修与保养知识,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解决了“人机·管理”之间存在的不适应的问题,为今后的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正如现在才投产的大H型钢一样,职工上岗前,都到外单位进行学习,然后上岗。所以,提高职工的素质是企业加强自身管理、谋求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只有职工素质提高了,企业才会最终步入发展和进步的正轨,才会拥有参与市场,立足市场的不竭动力。
(二)、提高企业职工素质是促进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力和活力所在。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标志,以公司制为主要形态,以科学管理为保证的新型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会有相当一批企业由原来的工厂制改组为公司制,然而实行公司制并不是简单的更换名称,也不是单纯为了筹集资金,而要着重于转换机制。在转换机制过程中,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职工素质低,仅仅停留在过去的机制局限里,那么再好的制度也只是纸上谈兵。象近几年,我们许多地方企业在不具备高素质职工的条件下,硬性改组,最终导致企业倒闭垮台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首先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一支复合型的现代化人才队伍。
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变革。企业职工由于受旧体制的影响,吃“大锅饭”、上班就有工资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新型制度一时难以接受,所以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抓起--------大力提高职工素质,以实现人的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
(三)、提高企业职工素质是加强企业双文明建设的基础。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为促进,缺一不可,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都需要人去操作、去完成、去提高。一个企业拥有了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壮大和向前发展,因此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是企业加强双文明建设的基础。
二、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企业为适应社会和国际新形势的要求,把自身做强做大,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应
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职工素质。
(一)、因人施教,抓教育培训。
一是要实现管理人才的现代化,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要下大力气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企业经营管理专家,注重引导管理人才进行品德情操训练,将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民族精神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要注重人才的层次性和类别性,提倡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培养适应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别要求的人才,使各种人才形成互补,培养懂管理、善经营,能够体察民情、具有公仆意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同时注重经济性的教育引导,使管理者能够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做到勤政廉洁,有所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具备上述条件,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占据关键地位。
二是重视科技层教育培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着现代企业的兴衰,企业应建立健全系统的制度,加强对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科技培训和教育,为各类技术人才成才提供资金和发展机会。象莱钢运输部开展的技术革新项目展评活动,创效益千万元,培养了上百名技术人才,并在全体职工中形成了重科技的氛围,促进了冶金铁路事业的大发展,所以企业必须重视科技人才成才,这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三是抓好一线职工层的教育培训,主要方法有:第一实施全员培训,一线职工的素质参差不齐,有文化水平高的,也有低的,因此通过强化培训等手段,进行脱产或半脱产办班培训,实施全员轮训,是提高整体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正象莱钢正在进行的职工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一样,要求人人持证上岗,人人上岗有证,这必然对提高全体职工的技术水平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第二“对症下药”培训同整体目标相结合。企业在对职工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教育培训的同时,应以整体素质为目标,不能抓此失彼,否则会导致职工素质不升反降,事倍功半,达不到期望目的。提高职工素质只有兼顾整体,如抓思想素质不忘业务素质,搞业务培训不忘职工观念转变教育,才能成功的实现职工队伍素质一时一变化,一年一台阶的不断提升,为企业不断创造生产经营的佳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所以,抓教育培训切不可千篇一律,“赶鸭子上架”,应结合企业职工现状,因人因层施教。
(二)、通过正式组织开展的载体活动促进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
所谓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人力的分工和职能的分化,运用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职责,充分调动这一群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合理的协调这一群人活动的完整而开放的动态系统。通过组织开展活动,从思想、技能等各方面提高职工素质。如党组织着重于发展方向的设计和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特别是近期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为企业职工的思想素质提高指明了方向和方法;如工会组织开办的各种评先树优、劳动竞赛等活动,直接针对职工个人素质情况的考察和促进;如团组织开展的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创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为青工成才拓展了道路。这些活动无一不利于职工素质的提高,正式组织所开展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广泛性和普遍性,渗透于生产、安全、质量、技改等各领域,适应于领导、技术人员、一线职工各层次,而且正式组织具有对国际、国内发展动向、发展趋势接触早的特点,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此企业应利用好这些载体活动,将其作为提高职工素质的有力手段和途径。
(三)、必须建立能上能下、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及适合高素质人才发挥应有作用的使用平台和薪酬机制。
第一,建立一种使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是使员工素质得以持续提高的外部环境,能上能下的制度是迫使现有岗位的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的外在压力,平等竞争使得只要员工的素质提高到某一岗位、某一层次的水准,就可以通过公开、公正的平等竞争获得这一岗位,使得员工的素质提高得到了用武之地,一旦这样的选人、用人机制得以建立和良性运行,就会形成企业员工提高素质的不竭动力。
第二,高素质人才是整个人才队伍的精华,他们的使用和薪酬制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对整个
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简言之就是在使用上,要充分为其创造条件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其自身特点为其安排适当的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以使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薪酬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其实际贡献和示范效应,可适当就高安排其相应待遇,从而为次高素质人才尽快达到高素质增加动力。对高素质人才的使用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使命,那就是带队伍。要根据不同人才的具体特点及其待遇情况为其制定带队伍计划,而最终所带队伍的效果反过来又起到了修正其薪酬待遇的作用。
(四)、培养富有凝聚力,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奉献意识以及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的核心是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这是职工基本素质的基础,也是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赖以不断提高的精神依据,而这一素质的持续实现,必须有一种强有力且成熟并能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为依托。企业文化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道德基础,它是企业人格化的外在体现,是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的灵魂和源泉,是员工敬业奉献的道德依据,所以企业文化的厚薄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的强弱,在具体组织实施中,应重点做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夯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的“灿烂之花”,应当让它扎根于“沃土”,避免出现“昙花一现”,首先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管理层要躬亲实践,以身作则,并且持之以恒,再就是选择和培养企业文化活动骨干,在企业内创造企业文化氛围;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改善物质环境。
第二,强化企业文化灌输。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使企业文化在企业“生根、开花、结果”,还必须能够成功的向职工进行灌输,要把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灌输到每一名职工心中,在职工理解、接受上要采取适当措施,并合理分配给每一名职工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时间、机会,注意坚持长期灌输,常抓不懈,通过日积月累,使职工精神境界不断升华。
第三,促使企业文化“做功”。所谓“做功”,主要在于促使企业文化的转化,这种转化包括:
1、内化在企业职工的心灵上,化为职工的优秀品质,并培养、孕育出本企业的模范人物。
2、外化在职工的预见行为和企业的产品,服务或其他有形物质实体上,譬如外化在企业的产品上,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在企业形成质量文化等。
3、习俗在全体职工自发的加以遵守的风俗、习惯、舆论、仪式上,如莱钢所进行的企业环境文化建设,可以说为职工素质的提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包括企业管理所有内容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建立在全体职工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否则也将一事无成。
(五)、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培训机制和氛围。
学习型企业机制建立在一个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企业文化基础上,全体员工的认识都统一到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广泛认识上,然后再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那么,全员素质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涵义有以下六点:
1、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
2、建有多元化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
3、形成学习共享和互动的组织氛围;
4、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
5、工作学习化使员工活出生命意义。所谓工作学习化,是将一项工作视为一个最好的机会,从工作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并促进专业知识的增长;6、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而学习工作化则是指将学习视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能每天不断的学习并培养出终生学习的习惯,象莱钢炼钢厂,自创建学习型企业以来,企业的面貌大为改观,职工的素质显著提高。
创建学习型组织(或企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消除职工的心理障碍,帮助职工改善心智模式的问题,从国际、国内的一些著名企业来看,他们之所以会常盛不衰,就是因为他们大都采用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进行管理,他们的职工素质不同于一般的传统企业,他们的成功经验应该值得我们所学习和借鉴。
总之,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放在企业的发展战略角度,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实事求是,常抓不懈,为企业的振兴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陈永康
2006年4月
浅谈如何提高企业职工素质
陈永康
二○○六年四月
第五篇:浅议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
浅议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阳煤也进行了体制转换,由以前的阳泉矿务局改名为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但目前阳煤还没有真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求,为加快阳煤经济建设的步伐,关键的因素是要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
一、企业职工素质的基本内涵
素质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最初出自心理学,而后为其它学科所广泛应用,从心理学上讲,素质是指一个人心理生理状态的外在表现,是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方面的特点,它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以哲学的观点来看,素质是指事物的本来性质,“素”即本来的,原有的意思,“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从社会学角度上讲,素质就是素养,它是通过社会实践磨练修养而成的某种能力,职工素质则是指企业劳动者为了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所应有的基本技能和素养,包括身体素质、政治素质、知识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内容。职工素质是职工从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基本要求,职工素质的高低是反映企业活力的大小的一个主要标志,更是社会生产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职工素质也应有明显的提高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现在企业已经不仅要求职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求职工要有更高的技术,更丰富的知识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和市场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已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我们煤炭企业,职工素质普遍偏低已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二、提高职工素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提高职工素质是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还是我国经济的基础,我国还在努力地向其工业化国家的目标迈进,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我国国民经济总值中的科技贡献率还不是很高,但是,各行各业的生产仍然需要丰富的知识,只是目前我国的各行各业的职工素质水平不一致,特别是我们煤炭企业的职工素质更是比较低,已经与现有的煤炭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差距,更不用说要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就是我们煤炭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也有一定的困难。尽管如此,人类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我国迟早也是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不过知识经济时代可不是我们坐等就能等到的,而是需要我们经过刻苦努力才能实现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我们人人要有丰富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实现。因此,提高职工素质就成为我们的一项具有战略性的任务,而这项任务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
2、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我们现有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个企业是不同的利益主体,都在市场上参与竞争,竞争的外在表现虽然是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但真正的较量却是企业实力的竞争,而这实力的竞争最关键的还是表现在企业职工的素质上,就是说职工素质的高低是企业竞争力强弱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一点在我们煤炭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另外,煤炭企业目前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煤炭产品的生产,就我集团公司而言,虽然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百分之百,但是机械设备的操作仍然需要职工来完成。如果职工素质不高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产品的生产,这种状况的直接结果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必然会增高,而成本的增高势必会直接影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说,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3、提高职工素质是职工队伍建设和职工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
尽管我们煤炭企业的产品目前的技术含量还不是很高,但就其生产过程来说,也是需要丰富知识的,不是说现在的生产不需要知识,而是我们现在的企业职工素质偏低,与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有较大的距离,再加上由于历
史的原因,我们的煤炭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本来就比较低,文化水平低,业务素质低,技术水平低,外在形象也不是很高,要改善这种状况,就需要加强职工队伍的建设,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而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赖于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职工个人为了适应企业生产的需要和岗位竞争的需要,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更何况而在电子计算机使用已日益普及,职工原有的文化已远远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所以,职工素质不提高必然会影响自身适应竞争的需要,更会影响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说提高职工素质是职工队伍建设和职工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
三、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
1、大力加强就业前的培训
职工素质的提高是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磨练来实现,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仅靠这一途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而且还是不完全系统的知识,感性的成份较多,理性认识较少,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生产活动所需要的知识相差甚远,为了满足工作的需要,职工素质的提高,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就业前的培训来实现。就业前培训是指职工在参加工作上岗之前,为适应工作的需要,由有关教育部门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教育,采取先培训后就业的方法来提高职工的素质。采取这种方法有利于职工对职业的适应能力。使企业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得到满足。目前在我集团公司就业前培训的方式主要有:技工学校培训、职业中学培训。这种培训方式的时间一般有2-3年,它已为我集团职工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我们仍然有必要继续实行这种方法,但目前的培训内容要符合现代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要求。
2、大力加强岗位技能培训
我们集团公司现有员工近10万人,目前职工的素质虽然比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体素质上了很大的台阶。但是,由于现有职工原有的技术、业务知识都是以前形成的,即便有相当一部分职工是从大学、中专或通过成人教育取得的相关专业知识。但是,现在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的技术和业务知识已经不是职工原有知识能够胜任的,加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知识的爆炸,电脑的普及,职工的知识老化
程序已经相当严重。这样,要使职工素质能够有进一步的提高,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对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可以采取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通过岗位技能培训的方法,能较快的使职工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相关业务知识,这是一条较快的提高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
3、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培训效果
现在我们对职工的培训已经不仅是只能采用课堂面授的方式方法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如电视、电教、电脑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利用VCD、录像带等方法,利用电脑进行交互式的方法,对职工进行素质教育,而且采用这种方法,学得全,记得住,见效快,尽管这种培训方法要进行必要的投资,但这产生的长期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我集团公司应当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抓住暂时困难时期,对职工进行素质的培训,以便一旦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时,能够迅速地在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4、鼓励职工通过自学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素质。
职工素质的提高还可以通过职工自学的途径来实现,我们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鼓励职工自学,正如上文所言,学习是一个人知识更新的有效途径,而自学则完全可以由职工自己根据需要来安排学习内容。但是,由于人具有一定程度的惰性,在没有一定的压力和动力的情况下,有些人的自学意志可能不坚定,这就需要通过适量的鼓励来促进他更好地进行自学,企业可以利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办法,对刻苦自学的人进行必要的鼓励。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是国企改革的必然要求和提高企业活动的客观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国家治乱兴衰,人才是根本,从局部看一个地方的兴旺发达,人才是关键,从单位看,一个企业新局面的开创,人才是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