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的剖析 演讲稿
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的剖析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刘植楷,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的剖析。
大学生考试作弊,对于这种现象现在我们已经是司空见惯,甚至成为了我们的家常便饭,见怪不怪。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大家思考过吗?
是考试难度太大,超过我们的承受能力吗?那为什还是有一堆所谓学界的学霸的存在,难道你们就心甘情愿承认你们就是学渣?还是因为我们的懒,平时上课不听、课本不看、作业不做,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临近期末考,就临时抱佛脚,一股脑愣是把一学期的知识硬啃了下来,结果奋战了三天三夜,却还是会的全不考,考的全不会,没办法,只有最后一个办法“抄”正如孙子兵法里所讲,三十六计,抄为上计,老师你有张良计,难道我们学生就没有过墙梯,任凭你道高一尺,我也魔高一丈,大家是不是都存在这样的心理呢?被我说中了吧!大家都是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是从千军万马中冲锋陷阵,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才突出重围,如愿以偿地抵达了大学这块圣地,我想大家可能是累了,厌倦了像高中机械般的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想在大学时光中释放自我,放纵自己。
又或许是从小就听闻了师兄师姐们对于大学的阐述,它特么就是一个天堂,想干吗就干吗,没老师会管你,不想上课,就旷课,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作业不交老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考试不会,大不了就是挂科,谁在大学里没有个挂科的经历,大不了就是补考。相信这些观念早已经是深入人心,正是因为我们的盲目相信,从众心理,以至于大学里不学习的学生随处都有,直接或间接得导致了考试作弊现象的愈演愈烈。
进入大学,大家都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忙着班里各种琐事的,有忙着学生会内部各种工作的,参加各种各样的的社团活动的,事务性人才,也有的忙着谈恋爱,情场专家,还有的呆在宿舍打游戏的,游戏高手,但是这些都跟学习不着边,要考试了,怎么办呢,没关系,我们还有一绝招,找枪手,枪手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作弊之风的蔓延。
再就是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日趋滋长,拿奖学金、竞选学生干部、入党、评优等都与考试成绩挂钩,出于这些功利目标铤而走险,凭侥幸心理作弊。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工作看中的是文凭,文凭就相当于人才,现在在一些高校中竟出现了买卖文凭的勾当,这样的一幕着实让我们心寒,社会的不公平严重打击了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不管社会怎么黑暗,只要我们还是一名大学生,靠作弊而来的东西我们不要,只要我们能够坚守我们心中的那一片净土,大学这片土地就永远不会被沦陷,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做到诚信,做到拒绝考试作弊,反对考试作弊,让作弊之风消失在茫茫的考场中,永不超生。谢谢大家!
班级:旅游管理2班
姓名:刘植楷
学号:***
第二篇:高校考试作弊的原因剖析[推荐]
高校考试作弊的原因剖析
2.1客观因素
2.1.1利益是诱导考试作弊的根源
考试作弊无非是为了取得高分,而利益便隐藏在分数背后。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考试就像一道龙门关,谁能顺利跃过,谁就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利益。比如,升学、就业、评先进等都与考试息息相关。其中一些重要的考试还关系到考生将来人生理想的实现乃至工作收入、社会地位等等。其中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与否则与大学生的就业直接相关。特别是一些学校把英语、计算机考级与授予学位挂钩。其它如自考、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以及我们身边的各种考试也无不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于是在这种考试利益的诱导和残酷现实的压力下,很多考生不自觉地陷入到了考试作弊的漩涡里,并且越陷越深。
2.1.2社会大环境中负面的影响
大学生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考虑事情简单、片面、乐观,自控能力相对较弱,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表面上看,考试作弊是一种校园现象,但深层追究,考试作弊却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社会环境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浮躁、急功近利的价值理念,如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严重影响着在校大学生,使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发生扭曲,造成部分学生反以考试作弊为荣的非正常心态。
社会上存在的许多不良社会风气如办事情靠送礼、拉关系;部分领导干部知法犯法、贪污腐败、行贿受贿;合同违约和以权谋私等现象的时有发生也不可避免地对学生学习带来负面影响。使部分大学生失去了对不当行为的耻辱感,表现在考试中便是不以考试作弊为耻,只以攫取分数为荣。此外一些家长和用人单位片面追求学业成绩及考试通过率,给学生灌输功利荣誉观念,却忽视了诚实守信思想的教育。
2.1.3学校管理和考核机制存在不足
当前高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也是导致学生考试作弊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如下:一是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考试作弊说到底是一个诚信问题,屡禁不止且有蔓延之势的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对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荣辱观、是非观教育。【2】二是专业选择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这使得一些学生对所学课程缺乏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并进一步导致其在考试的时候选择作弊的方式通过考试。三是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问题。教材和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相脱节,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与互动性,教学手段单一,致使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影响学习效果。四是考试机制不完善。首先,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基本以笔试为主,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试题机械,区分度不够,甚至考前划重点,全凭死记硬背。其次,考试组织不严密。有些考场布置欠科学,使作弊学生有机可乘。加之学生作弊手段花样翻新,欺骗性、隐蔽性、技术性越来越强,监考教师有时也难以发现。再者,对作弊者处分偏轻。作弊学生一旦被发现,或者由于同情心理,或者出于均衡的考虑对学生“手下留情”,往往有系、部为之说情或隐瞒不报,力图降低处分等级,从而削弱了处分的惩戒作用。
2.1.4家庭教育的错误导向
家长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其取得高分方式和途径的关心,有些学生为了不辜负家长过高的期望,逃避家长的训斥而采取考试作弊的方式来提高考试成绩,来迎合家长心理。
有些家长给孩子灌输了混个毕业证的观点,甚至鼓励或者帮助孩子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合格成绩,因为他们有权、有钱,只要孩子能够顺利大学毕业,自己就可以利用手里的钱或权给孩子安排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3]
还有的父母过于溺爱和偏袒孩子,不愿让孩子吃亏,给孩子灌输“太老实吃亏”的处世哲学,再加上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家长过于注重智育而忽视德育,对于孩子偶尔发生的不规范行为,不能及时制止,使得孩子诚信观念逐渐缺失。
2.2主观因素
2.2.1学习态度不端正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失去了学习的目标,把主要精力有的投入到上网聊天、打游戏;有的投入社会工作,整天打工挣钱,并美其名曰锻炼自我;有的投入到个人感情中去,成天忙着谈恋爱等等。甚至少数学生懒惰成性,贪图玩乐享受,不思进取。由于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太少,知识储备不扎实,考试准备不足,但又想着投机取巧,试图蒙混过关。虽然对成绩要求不高,但凭自身的实力仍然难以完成考试及格和顺利毕业的目标。因而担心补考或重修,只好用作弊的手段来通过考试。
2.2.2过分看重考试分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方面,大多数学校都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奖学金的重要指标,学生为取得高额奖学金想方设法取得高分数,有的学生在预感到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在荣誉和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就甘愿冒险作弊。另一方面,无论是学校、教师、家长还是社会,大多偏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一些学生为了能得到各方面更多的认可,为取得高分铤而走险。
2.2.3对自己缺乏自信
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没有足够的自信,虽然平时也比较努力,但总是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放心,觉得没有足够的把握通过考试,进而也想以作弊来作为保障。
2.2.4考试过程中的心理偏差
(1)从众心理:部分学生在考试中看见其他学生作弊而监考人员未发现或未予以制止,这部分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就会产生从众心理,模仿他人进行作弊。
(2)不平衡心理:有的学生看到别人靠作弊侥幸通过考试并取得了好成绩.而自己认真学习分数却没有别人高,心理开始不平衡,进而也效仿别人作弊。
(3)哥们儿义气心理:考试准备不充分的学生在考试前会求助于平时用功学习、复习较为充分的学生,以求在考试中得到一些“帮助”。被请求的这部分学生大多碍于哥们儿情面和讲求哥们儿义气,或者害怕一旦拒绝请求,同学关系会僵化等原因,在无奈之下作出在考试中传递纸条、替考等作弊行为,一旦被发现只能是害人又害己。
3.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探析
为了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产生,必须对作弊行为进行严格防范和治理,同时改革考试方式和学习成绩评价机制。
3.1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为高校来说,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下功夫。要从根本上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楼、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网络等硬件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尽可能给学生的自学创造条件。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管理队伍、行政制度等软件建设。
切实抓好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更新与落实,要敢于淘汰那些严重偏离时代发展的课程。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可以说,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就业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因此,各个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还应根据每个学校和专业自身的特点及学生未来就业与专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相关课程。
同时,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实践环节和师生互动的内容,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摆正考试和学习的关系,真正做到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有了积极性,知识掌握了,面对考试胸有成竹,也就无需作弊了。
3.2 加强诚信教育和考前心理震慑教育
提高教师素质,树立诚信的师德风尚。高校开展诚信教育,教师首先要做诚信的模范,教师只有忠于职守、实事求是、言出必行、严谨治学,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完美人格。
每场考试前,监考老师应注意做好考前教育工作。用劝告、警告及举实例等多种方法对考生施加心理影响和震慑。培养、诱发考生的理智感、诚信道德感等积极的情绪情感。自觉抵制作弊行为,充分利用考生既想考得好成绩,又怕作弊被抓被处分的矛盾冲突心理。[4]
3.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克服虚荣、侥幸、赌博以及自制力弱等不良心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考试。纠正大学生对
考试本身以及考试不及格引起后果存在的错误认识.让他们认识到考试分数并非衡量一个人水平高低的标准,并不能全面地体现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从本质上看,作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它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今后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作弊的负面心理效应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成长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此外,要做好考试期间良好心理的维护工作,针对部分大学生考前的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自我积极暗示、加强运动、科学用脑、转移注意力等方法缓解和消除其紧张心理,也可以积极寻求帮助、借助心理咨询甚至心理治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确保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考试,从而避免作弊念头的产生和行为的发生。【5】
3.4加强考试管理,健全考试机制
客观地讲,学生考试作弊,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很多高校教学内容陈旧过时,过多地强调以老师所教内容为标准的单一化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不够。在教学方法上过多地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应采用多种考核形式,给学生提供多元的能力评价与展示平台。采取综合评定的方式,加大平时考察成绩的比例。如某一门课程的成绩可由课堂答问,中期小论文或小设计,课外作业,平日调查报告或读书报告,期末考试等几部分组成。[6]这种综合评定方式,既考察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又可以避免学生在考试中的失误,减少学生期末考试的心理压力,可以使学生发挥出更高的水平,也会使那些具有投机心理和作弊动机的学生无机可乘。
再者,要适度加强考试管理的软硬件建设,健全考试运作机制。包括加大考试纪律宣传力度、完善考试组织监督机制、强化监考反作弊培训、加大技术监控力度等方面。在考试软管理与技术硬控制两个方面,围堵作弊的软硬漏洞也是关键所在。
总之,让学生意识到作弊是可耻的,同时也是有害的,这样可以减少作弊的发生。但要想根除作弊现象,就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方方面面的配合,需要学校领导、老师的高度重视,这样才能维护考试的公平与公正,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成才的育人环境,促进高校教育的稳步发展。
第三篇:大学生考试作弊
【摘 要】本文从高校管理失范、大学生心理失调二个方面揭示大学生 考试 作弊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课程管理、加强考试管理及深化大学生道德 教育 等解决策略,力求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 考试作弊 作弊原因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探究
1.高校管理不规范的助长作用
(1)课程管理不合理
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陈旧,不能满足大学生兴趣爱好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这种情况严重挫伤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课程进度不合理,有些课程属于专业课程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但学校为了凑学分赶进度,要求在短时间内学习过量的内容,导致大学生无所适从。课程安排不合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力不从心,但为了考试能够过关就通过作弊来获得分数。
(2)考试管理不完善
现行考试在考试方法、命题内容、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等方面存在不少弊端和漏洞,给大学生作弊提供了空间和条件。只要考试方法不改,还是沿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法进行考试,考些死记硬背的所谓“客观题”,不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就不可能避免出现作弊现象的产生。
(3)诚信教育力度不够
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育大学生学会做人,做诚实守信、光明磊落的人。然而,由于有些学校只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视大学生的考研率,却忽视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一方面道德教育流于一种形式,重视德育课本的学习,却难以将外在的约束内化为道德自律,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学校缺乏良好的诚信氛围,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舆论,学校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小环境,它的文化氛围将渗透到大学生的一行一动中。教育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些教师在研究中弄虚作假、抄袭严重,这种行为对大学生起到了反面示范作用。
2.大学生心理失调的主导作用
(1)竞争心理
社会心 理学 的研究表明:与合作相比较,在没有特别的行为干预下,人们倾向于优先选择竞争性行为方式,着名的“囚犯两难”实验有力地验证了这一结论。囚犯两难实验的过程是分别审问两名共案囚犯,双方彼此不知对方反应,若双方均不认罪,则可能都获得释放,若一方认罪,则可能减轻判罪,而使对方被加重判罚,在这一实验中大多数囚犯选择了自己认罪,力求减轻判罚,即选择竞争性的行为方式。在考试这一行为中,某一个体的作弊行为及其后果,会对其他个体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某一个体就会担心其他人通过作弊行为获利而危及自身的利益,解决这一顾虑的措施只有两种,一是群体合作,公平考试。二是选择各自的竞争性行为。依据上述的观点,竞争性行为的选择将是首选措施。因此,在考试中担心他人通过作弊而获利,全体也将倾向于选择考试作弊这一行为方式,这一观点解释了大多数的作弊大学生在对其行为进行说明时的一个共同观点:即由于他人作弊而自己作弊。可见,在大学生群体的考试活动中,若一个作弊将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大学生群体间的竞争心理也是引起考试作弊的一个重要原因。
(2)从众心理
一些大学生开始并不认为考试作弊是应该的,也不打算作弊。可这样的结果却是:自己的成绩不如作弊的。有的同学还说这是“没本事”,更有甚者,竟然有的同学靠作弊得来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于是产生了“不作弊白不作弊,作弊成功就是自己的本事”的思想,行动上也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加入了作弊的行列。据调查,大学生持“人家作弊,自己不作弊吃亏”心理而作弊的比例为12.55%。
(3)侥幸心理
在考试的过程中,大学生和监考教师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就是说大学生作为考试的主体,掌握大量的信息,因为教师所采取的预防作弊的措施,大学生都知道,而大学生的作弊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考生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的倾向,即为了获得更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实现其功利最大化目标,可能铤而走险选择作弊。
(4)虚荣心理
部分大学生过分看中分数,爱慕虚荣,担心考试考不好,被别人瞧不起;担心考得太差影响评优;担心分数太低,出去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不看好。他们冒着违纪违规的风险作弊,以满足个人欲望。存在这种心理的不仅包括成绩不好的大学生也包括成绩好的大学生。
二、解决大学生 考试 作弊的对策及建议
1.完善课程管理,实行选修制和弹性学分制
弹性学制是在实行学分制基础上,允许大学生在修满必备学分的前提下提前毕业,也可中途休学或延期毕业的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大学生自主选课为基础,以学分来 计算 大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数量,并以此作为考核大学生的学习、毕业和是否取得学位的依据。采取这一措施,既保证了 教育 活动的一致性,又给大学生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施展自己的特长爱好,使他们的个性可以自由 发展 ,在展示才华和自我教育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从而弱化大学生的作弊心理,减少大学生的作弊行为的发生。
2.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
一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考试管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在考试中选派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监考。无论从座位的安排、考试程序的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的强调都要有充分的准备;考试过程中,监考人员;严格遵守监考职责,严肃认真,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违纪和作弊大学生不纵容、包庇;考试后,对出现的作弊行为依据学籍管理规定及时处理。有些学校为防止大学生作弊,教务处和各系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
3.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调整心理偏差
道德教育不是形式,是要实实在在地对大学生起作用,把外部控制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注意道德活动的实施,使大学生认识到作弊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注意从平时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任用具有良好德行的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讲授思想道德知识;举办各种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使每个大学生都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应该遵守这一美德;另一方面,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应当起到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做学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只有在诚信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参考 文献 :
甘霖,青平.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对策探究[J].经济 师,2004,(4):103-104.唐晖,张夫贵.关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调查报告[J].桂林航天 工业 高等专 科学 报,2002,(2):54-59.李丽霞.考试中的成信与考试制度的改革[J].现代 教育科学,2003,(6):83-84.
第四篇: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马艳华 宋瑜 齐璐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7期
摘 要:高校考试中作弊现象,不但不能使考试达到预期目标,而且违背了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作弊风气影响到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学历与能力不符,严重危害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的社会评价,危害社会公平和诚信。因此,在教学中要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健全考试制度、从严治考,做到不留死角,不给作弊留机会,建立诚信记录,从机制上杜绝学生作弊。
关键词: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b)-0233-01
考试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有发生, 高等学校的考风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又一难题, 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 如何端正考风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对其发展规律进行探讨和研究,找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1.1 主观原因分析
造成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平时学习不努力、不刻苦,考试时临时抱佛脚。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生活相对自由化,没有了高中时学习的紧迫感,缺乏对学习的自我管理。但究其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侥幸心理
有部分学生以为自己具备高超的作弊手段,监考老师发现不了;或者认为即使被监考老师抓住后求求请老师也会网开一面。基于这些想法,他们认定自己不用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备考就能取得好的成绩从而加入了作弊的行列[1]。
(2)投机心理
部分学生考上大学后,学习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热衷与参加各种协会和活动,把大量的时间投到玩游戏、谈恋爱、泡网吧上,甚至把学习当成次要方面,过度的放纵自己,快到期末考试时又无从下手,便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想利用各种作弊手段通过考试[2]。
(3)由认知错误产生的错误的竞争心理
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稍好,不存在考试挂科的压力,但是为了评奖学金或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甚至有些同学觉得有人考试作弊没被抓,如果自己考试不作弊就吃亏等不正常的竞争心理而加入作弊的行列。
1.2 客观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原因有很多,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呵护使得孩子养成了坐享其成的习惯。另外,家长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给大学生过大的压力和过高的期望是他们作弊的另一个原因。部分学生家长过分看重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对子女制定了较高的标准。有些学生为了提高成绩、完成家长的期望、逃避家长的训斥而在考试中采取作弊的方式。
(2)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也是引起在校生考试作弊的外部原因之一。首先,高校教学管理不尽完善,有些考试制度的可执行性不高,这些弊端自然给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和环境;其次,高校个别教师在进行监考时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监考,给伺机作弊学生创造了机会。
(3)社会因素
考试作弊虽然是一种校园现象,但在社会上却也频繁发生,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校园内的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作弊现象的发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一,在社会上各种投机钻营、弄虚作假的现象屡屡发生,严重导致了社会道德的快速下降和社会诚信的丧失。大部分在校生的判断力还不成熟,极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第二,部分单位在人员聘用时过分重视高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察。所以部分学生为了加重找工作的砝码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应对高校学生作弊的对策
要想解决好高校学生的作弊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角度来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因此加强在校生诚信教育不仅是遏制考试作弊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应该无时无刻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对在校生进行诚信教育,形
成正确而强大的道德舆论导向,从而培养大学生勤奋好学的学风和诚实正直的考风,提升大家的内在品质[3]。任课教师、辅导员老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的骨干力量,除此之外,广泛的学生干部在各方面都应以身作则,帮助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2 改善教育教学体制,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改变考核方式,将课堂表现、随堂测验、写论文以及考试等融为一体,在试题考核内容方面,减少纯记忆性命题,将重点转向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主观试题的比重,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使考试方法更科学,更具不可作弊性[4]。
2.3 规范考务制度,加大监考力度
学校应严格遵守与考试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达到规范考场纪律的目的。加大考试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将作弊行为制止于萌芽状态。对作弊考生一经核实,根据其作弊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加强对监考教师进行考务培训的力度,明确监考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增强监考教师的责任心。由于监考教师失职而出现的作弊现象,学校也要对教师给予相应的处罚,严肃考风考纪。
2.4 树立榜样,形成良好考试风气
很多高校学生的从众心理比较强、自律能力比较差,这就需要有一股外力加以引导与教育,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榜样,引导形成良好的考试风气[5]。在对学生进行评优、评奖时,要把其在班级的考风考纪做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结语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引起的,要想遏制作弊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只要对学生作弊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掌握学生的作弊动机和方式,制定出有力的监督、管理对策,就能逐渐减少作弊现象,创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培养有诚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溪沙,张徽,王冬梅.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7,4(4):40~42.[2] 舒辉.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J].电力职业技术学刊,2009,4(2):54~57.[3] 李鸿雁.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思想品德教育—— 从考试作弊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长春医学,2005,3(1):37~39.[4] 张洪武.关于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探讨[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6,2(3):15~17.[5] 陈幼平.高校学生作弊的心理原因及对策初探[J].高教研究,2002,63(2):39~40.
第五篇:中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
中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
甘肃省武威第十中学:杜茂发
考试作弊,追根溯源历史悠远从米粒作弊到现在的手机作弊,其形式多样令人目不暇接。监考从过去的隔离考生到现在的“裸考”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然而 随着考试的深入和竞争力的增强,舞弊的现象愈演愈烈,目前在中学生当中考生作弊之风也在蔓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深思啊!作为教师难道我们就没有责任吗?我想教育不仅仅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要让年轻一代的中学生拥有一颗健康的心,健全的人格。下面 笔者对中学生考试作弊原因作一个较为详尽的分析。
一. 中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观因素
(1)虚荣心理: 中学生还处于一个发育的阶段,他们自我意识发展很快,具有强烈的成人感和自尊心,争强好胜 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伙伴和成人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当自己取得不错的成绩时,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还有家长的喜欢,甚至得到一些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获取荣誉称号、奖学金,家长的物质奖励、当学生干部等,相反如果没有好的成绩时可能被别人看不起:为父母冷淡与责骂,为教师遗弃与歧视,为同学轻视与鄙视。因此他们总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希望借此达到预定目标。但是 一旦在考试过程中发现难以达到自己的预定目标时,就可能借助于作弊这条“捷径”。
(2)投机心理:平时学习目标不明确,怕吃苦,学习不努力,到考试时候又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使自己的动机得到满足,他们往往把希望寄托在考场上,总希望从别人那里捞点“好处”,全然不顾学校的纪律,内心的谴责。于是,把希望寄托在监考老师同情或者自己的运气上,想蒙混过关。
(3)冒险心理: 冒险心理多见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或是在关键性的考试中。有的是因为面临着升学,因为“一纸定终生”,想抓住这个机会,考出一个自己满意的成绩,也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态度和基础较差,几个学期下来,成绩趋弱、面临退学,这时面对家庭和前途的压力。
(4)盲从心理。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尤其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得一些学习努力的反倒不如考试作弊的,这些学生就感到考试成绩不公平,产生心态不平衡,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如果不这样做,那自己岂不“亏”了?于是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队伍之中。
(5)偏差心理:主要表现在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帮助差生作弊,为差生提供作弊机会,有的中学生认为只要中考或者高考不作弊就行了。看到同学特别是一些比较要好的同学,不仅经常得不到老师的表扬,还作为老师们在做学生工作时的反面教材,甚至被家长责骂或毒打,于心不忍,想帮帮忙度过难关,他们往往主动通过传递纸条等方式协同作弊。还有的同学在升学考试的时候,因为对方是自己的死党或自己心仪的异性,想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或者博得对方的好感,主动帮忙,不仅内心不觉得羞愧还觉得自己帮了别人大忙,自己是英雄一个,有一种满足感。
(6)谈“考” 色变:有的平时学习不太认真的或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由于自己的基础较差,很难通过考试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自己做的自己的小目标或计划,在现实面前总是不堪一击——灰飞烟灭。一到考试的时候就吃不饱、睡不香,一进考场就因心理紧张而发生“暂时性遗忘”现象,而曾经有过类似经历的学生更会产生害怕心理,于是便会产生“夹带”以防“不测”。
二.中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考试作弊是是学校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假货、伪劣产品充斥着整个商品市场;办事情靠拉关系,政府官员贪污受贿、腐败案例时有发生及社会上组织的各类职称考试在校园中寻找替考,还有网络媒体的某些报道,电影电视的某些节目等等,这些现象给年轻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2)各种考试的监考标准不一:在一些仅仅是考察科目的监考流于形式,比方说在在一高中毕业会考的考点中那完全是走过场:监考的时候不仅仅没有监考老师在场,监考老师居然还宣称要学生自己舞弊尽快结束考试,以图得有更多的休息时间!而对于一些正式的很重要如升学考试有要求却很严,由于学生作弊经验的日渐丰富,手段花样翻新,欺骗性、隐蔽性、技术性越来越强,监考教师有时难以发现,如此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作弊行为,败坏了考风和学风,也影响了更多的学生。
(3)惩治打击不力。有的老师为了同情某个学生,放了他一马,手下留情,最主要的是想把影响降到最低,明哲保身心理在作怪,因为一旦把学生舞弊的事实上报,监考老师怕麻烦不断。还有的是因为学校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学生舞弊一旦被抓,能内化的尽可能内化!这难道不会助长作弊之风吗?
(4)评价体系的不科学:“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现行的评价体系中分数致关重要,什么都是分数说了算,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评奖学金要分数,评三好学生要分数。
(5)家庭的影响:一方面家长的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采取悬赏的方法,没有正确的引导,只是一味的要孩子的成绩;另一方面,要求孩子要诚实,而自己却不时在同事面前,左邻右舍那里撒谎,使自己的说教在孩子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三、解决中学生作弊问题的对策
针对学生作弊的种种原因,我们必须找准病因,对症下药,以期达到预期“疗效”。
1、切实地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同学们究竟学到什么才叫达到了学习目的?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是必要的,这是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基础;学会与他人合作是必须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会合作的人将寸步难行;理解运动的意义,使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是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所必须的;能够体会美,发现美并创造美,这是现代文明生活的标志之一;学会认识自己,调节自己,教育自己是人生永恒的课题„„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因此,我们不应该只重智育,只看成绩,而忽略了其他的学习内容。只重智育的教学极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偏激的认识——成绩说明一切。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不好,则自己一无是处。
2、明确考试的意义
考试的意义何在?是为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还是为学生、师长挣得荣誉?都不是。考试的目的很简单——师生据此了解教与学的情况,通过考试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查漏补缺。仅此而已,我们不应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3、完善评价体系
正因为学习内容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善于学习,善于与人合作,待人热情,体质优良,自控能力强,组织、管理才能突出,艺术细胞丰富,情感细腻,乐于助人,正直、善良,上进心强,头脑灵活,刻苦勤奋,乐观幽 默等等。当然,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流于形式,空话连篇,必须要实实在在,以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要让同学们感受到对于他们的每一次努力,每一点进步,老师们都是很关注的。要鼓励他们多方面发展,同时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以明确努力的方向,或扬长避短。何必用考试成绩这一根绳上“勒死”那么多学生呢。
4、加强意志训练
必须让同学们明确一个事实——许多成功人士只有平常人的智慧和能力。可是当他们在完成一项工作时,在遭遇重大困难时,在工作极其繁忙时,却有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毅力 —这
就是意志的作用。当然,意志不会与生俱来,它需要培养。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信、自制、果断、持久性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引导学生克服表里不一,盲目从众的意志。至于具体措施,则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加强对学生的意志训练,不仅是师长的事,更是同学们自身的一大要事。要让他们主动地,找机会训练自己,磨练自己的意志。
此外,改革考试制度,加强考试管理,师长起好榜样作用等对于控制考试作弊现象并使之逐步得以消除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