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建立干部日常考核评价机制的调研方案
关于建立干部日常考核评价机制问题的调研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立干部日常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经部长办公会研究,拟于近期开展建立干部日常考核评价机制专题调研活动,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调研目的:
按照《2010—2020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湖北省市(州)、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的总体要求,加快建立干部日常考核评价机制,着力构建以日常考核为基础,以年度考核为重点,以任前考核为核心,三项考核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三点一线”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客观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
二、调研内容:
认真总结各地、各部门加强干部日常考核的主要作法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深入分析干部日常考核方面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加强干部日常考核的相关制度。具体调研内容包括:
1、如何认识加强干部日常考核的重要意义?
2、各地、各部门在干部日常考核方面有哪些成功的实践与
探索?
3、如何合理确定干部日常考核的对象范围、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建立符合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点的日常考核评价标准,切实提高日常考核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如何科学分析和有效利用干部日常考核结果,防止和避免考核工作失“实”失“真”?
5、如何正确处理好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任前考核之间的关系,发挥日常考核的基础性作用?
三、调研安排:
这次调研主要采取个别座谈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2月上旬,调查走访孝感市地税局等部门,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实地察看资料,了解相关情况。
12月中旬,到襄阳等地了解干部日常考核的经验作法。同时,到等地召开座谈会,听取县市区委组织部长、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和人社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
12月下旬,力争形成具有一定价值的调研报告,并按照于法周严、于事简便的原则,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干部日常考核评价的规范性文件。
四、调研要求:
为了搞好这次调研活动,市委组织部成立调研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彭经纬同志任组长,文益博同志任副组长,专班成员由刘军、侯宗高、赵路、邹亮等同志组成。
中共孝感市委组织部
2010年12月9日
第二篇: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凸显了群众满意度的重要地位,使干部不再眼睛只向上,将更好地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继续推进干部制度创新、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有着紧密联系。科学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保证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改进政绩评价和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机制。
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总体是好的,但在少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科学发展观树立不够牢固、坚持不够自觉,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问题;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问题,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的问题;只顾自身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问题;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问题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现有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还不够完善。
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加大政府投资的过程中,尤其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完善干部考评体系和机制,不断增强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风险意识,引导他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权力观。努力把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谋划发展、推动发展上来,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第三篇:关于建立干部日常考核评价体系的调研材料
关于建立干部日常考核评价体系的调研方案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湖北省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为切实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现就建立干部日常考核评价体制制定如下调研活动方案。
一、明确日常考核的重要意义
日常考核是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是干部管理的基础工作,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基本依据。建立干部日常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完善日常考核、考核、任前考核“三点一线”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确定的11个重点突破项目之一。
二、明确日常考核的原则目的
日常考核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所进行的经常性考核。主要通过检查工作、个别谈话、专项调查、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了解考核对象的有关情况。
坚持经常性原则和客观公正、注重实绩、坚持群众路线的原则,及时了解和掌握领导班子的工作运行状况,从而改进和完善考察方式,弥补一次考核所带来的解决矛盾相对滞后的问题;有效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领导干部日常监督和管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化解矛盾、防微杜渐,切实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日常考核的对象范围
日常考核对象包括: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乡科级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乡镇、县直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四、日常考核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宗旨意识考核、道德修养考核、工作作风考核、)
学习情况考核。
工作实绩考核。建立岗位职责规范,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
对领导班子的日常考核内容包括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建设、执政发展能力、工作实绩情况和自身建设情况;对领导干部的日常考核内容包括及时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
日常考核的重点是了解和掌握工作运行状况和班子建设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重点工作和班子建设中存在的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建立针对性的考评标准体系。这包括:建立差异化的分类考评标准。根据领导者的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岗位职责,分别建立不同的核心能力考评标准;建立差异化的定量考评标准。对领导者核心能力的四项主能力设立不同的标准分值,并对每项子能力设立不同的考评量化标准;建立差异化的权重标准,增强考评结果的公正性、权威性。
五、日常考核的具体方法
通过个别谈话、专项调查、巡视组巡视等形式和渠道,加强经常性考核。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经常性考核评价台账及信息库,及时跟踪了解干部在应对重大事件、完成重大任务中以及涉及个人利益时的表现,为全面、客观、历史地评价干部奠定基础。
日常考核主要侧重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动态考察,侧重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和空间上的横向比较。建立综合性的考评方法体系。以定量考评为基础,同时通过定性考评对定量结果进行校验,最大限度减少参评者的主观随意性;建立起以定量考评为基础,以定向考评、现场考评和定性考评为补充的完整方法体系;采用光电读卡等信息技术手段,使考评组织简便化、考评过程电子化。具体采取以下考察方法:
1、定期参加科级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科级领导班子要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会前要向县委组织部进行专题汇报,视其会议情况由日常考核组成员参加民主生活会或专门听取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汇报,调阅民主生活会会议纪录。
2、同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有关人员个别谈话,了解班子及其成员的工作状态和各方面表现。
3、重大事项跟踪考察。对县委、县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会同县委办、政府办以及业务考评部门,参加相关工作调度会议,及时掌握和了解情况,适时进行跟踪考察,掌握贯彻落实情况。对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跟踪掌握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事件处理的思路、措施及效果等。
4、部长约谈。分别由组织部部长、副部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科级领导干部进行谈心谈话,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工作、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和要求。原则上每年每位科级领导干部由部长约谈1至2次。
5、日常巡访考察。由组织部领导带队不定期对班子运行情况和工作状态进行考察了解。
6、联席会议和定期征询。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集纪检、组织、人事、信访、审计、公检法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互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大干部日常监督力度。
7、干部工作时间以外“生活圈”、“社交圈”日常考察。通过日常工作和生活交往,加强对干部的家庭和工作时间以外的情况了解,包括家庭关系,社会交往等,全面客观地掌握干部的综合情况。
六、日常考核的结果评定
建立智能性的结果分析体系。以智能性的结果分析软件体系,为领导者核心能力考评提供现代技术支撑,实现专业化统计、自动化排序、系统性分析。
日常考核要按照实践标准、群众标准和历史标准,科学全面、客观准确地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整体评价,坚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现实掌握与动态考察相结合,注重把握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显绩与潜绩的关系,努力做到科学准确、客观公正、及时有效。
七、日常考核的结果运用
建立机制性的结果运用体系。根据五个考评等级,分别建立可兑现的运用标准;根据各项子能力的考评结果,建立激励或惩戒的单项运用标准;根据群众公认原则,对量化考评中认可度过低的,建立相应的特殊运用标准,确保结果运用体系的完整性。
1、日常考核记录存入干部考核档案,与考核互为补充、相互印证,作为整体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依据。
2、诫勉谈话。按照中央《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要求,对于日常考核中发现有一定问题的领导干部,由县委组织部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并要求其提出改正措施。
3、责令整改。对诫勉谈话对象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改正情况要进行跟踪了解,对于没有改正或者改正不明显的,经县委同意,责令限其整改,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承担责任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予以批评和警示教育。
4、组织调整。对于日常考核中发现软弱涣散、闹无原则纠纷影响工作、群众威信低、工作明显滑坡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和组织处理。对于存在一定问题经批评教育后仍未进行整改或整改效果不明显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也要进行必要的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
八、日常考核的组织领导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考核工作在县委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具体组织实施。本办法由县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四篇: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干部综合考评机制
选准用好干部,前提是正确考核评价干部。近年来,罗田县委高度重视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坚持“在民意调查中考德,在干事创业中考能,在工作落实中考勤,在比学赶超中考绩,在公众满意度中考廉”的干部考核机制,较好地发挥了组织工作服务和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
一、考核工作从单一考察向综合评定转变,选人用人更加科学。考核工作由最初单一的上级组织考核、工作考察变为将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结果纳入干部考核范畴,考核工作更加全面,为县委准确评价干部、树立凭实绩用干部的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考核内容从简单化向立体化转变,评价依据更加合理。考核内容由最初简单的等次考核、百分制到综合考评,内容不断调整和充实,涵盖面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为主,扩增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党的建设,再拓展到民生工程、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实绩和德、能、勤、绩、廉等立体式综合考核评定,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内容更加合理,更具有针对性。
三、考核方式由粗略化向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转变,结果评定更加准确。考核方式由最初的简单民主测评到以实绩考核为主导,涵盖单位内部民主测评、全县党政干部大会测评、领导评价等多类别考核评价方式,形成广覆盖考核体系,干部评价更符合实际、更准确。同时,本着群众公认原则,选择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参与测评,有效地扩大了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考核结果更加体现民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有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在实践中已显露出不足。一是实绩考核内容涵盖面广,但标准不高;二是考核的民主化程度高,但参与评定的对象不全面;三是干部监督管理力度较大,但缺乏有效问责手段。
干部考核评价作为引领发展方向、衡量发展成果、规范执政行为的重要手段,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考核机制体制上寻求新突破。一是思想理念要提升。牢固树立科学考核理念,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消除单纯为考核而考核的思想,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开阔思路,在以人为本上有新举措,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下工夫,在统筹兼顾上做文章,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大环境中去运作,使考核工作更富有成效。二是机制体制要创新。注重体现乡镇、部门、岗位、职位等考核对象的差异性,督促各单位自加压力、提升标杆,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既做到定量指标严卡尺度,又做到定性指标准确分档。创新考核方式,在个人述职、民主测评、满意度调查、调查核实等考核过程中,坚持群众路线,认真落实和扩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高干部考核的群众公认度。创新考核体系,对现有的考核资源进一步整合,探索建立一种结果共享、进退同步、荣辱相连的新体系,增强考核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考核结果运用要有新突破。完善结果运用和反馈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及综合实绩考核结果兑现奖惩,把“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善共事、不出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形成鲜明的正确用人导向。四是干部问责要摆放到新位置。建立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对领导干部或管辖范围内干部职工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软环境建设,解决群众诉求,为民办事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行为及在年终综合考核或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评议活动中居末位的,进行严格问责。保持问责渠道的畅通,规范问责程序,狠抓问责事项处理的落实,实现问责工作常态化。
第五篇:建立干部精准化考察考核机制
建立干部精准化考察考核机制
考准考实干部是精准用人、科学用人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干部精准化考察考核机制,不断提高识人用人“分辨率”和透视度,经常性、近距离地接触了解干部,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考察考核干部,真正把干部行为特征、能力素养考准,把干部的“像”画准,形成干部考察考核的安康路径。
一是建立完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办法。根据工作岗位、职责分工、职务职级等不同,实行干部实绩差异化考核,分层分类制定市管主要领导干部和班子成员及其他县级干部岗位目标任务清单,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促使干有目标,考核有标尺,奖惩有依据,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调动各区域、各战线、各层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干部实绩档案,根据干部分管工作、岗位职责,对干部优绩和劣绩全程纪实,并进行正负积分,为科学准确评价干部提供依据。
二是建立完善干部一线跟踪考核制度。把敢担当有作为作为重要政治标准,强化季度考核,完善日常考核,推动考核方式从年终考核为主向季度考核、日常考核、阶段重点工作考核并重转变,注重在完成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脱贫攻坚、生态保护、“五城同创”等任务中,考察干部业绩和成效,了解发展成本与代价,分析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聚焦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等工作中表现,考察其工作作风、责任担当,力求干在一线、比在一线、考在一线。
三是建立近距离、多维度考察评价制度。坚持开展领导班子研判、干部常态化走访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观摩会、反向评价、与“他管的”和“管他的”及所服务对象“一对一”深度访谈等方式了解干部情况,考真考实干部实绩。探索干部工作圈、生活会、社交圈“三圈”考察,实现干部德才素养“立体透视”。积极改进“领导评价”方式,推行“公众评议”多元化,不断增加社会评价的权重,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增强考核考察的透明度、精准度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