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补地”机制
创新“补地”机制
来源:国土资源网 作者:本报评论员 发布时间:2009.03.24
土地管理“批、供、用、补、查”,“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以2008年的统计为例,全年建设占用耕地287.4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44.4万亩,占补有余。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需要大量新增建设用地,如果缺了“补地”,建设用地单位不履行耕地占补平衡的义务,那么,耕地资源肯定会急剧减少,大量占用耕地的行为会更为严重。
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是法定义务。实行先补后占,是全新的要求。2008年,国土资源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实行耕地先补后占的政策,以有效遏制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存在的占而未补、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等现象。尽管先补后占的要求非常严格,但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做到。目前,各地已经储备了相当数量的补充耕地,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80%做到了用地报批前落实好补充耕地。用地审批时,建设项目与备案的补充耕地项目挂钩对照,也为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提供了技术保证。
实行耕地先补后占与积极主动为扩大内需保增长并不矛盾。扩大内需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违规占地或放松耕地保护。部里也对于当前拉动内需项目采取了灵活的补充耕地政策。部《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和监管工作的通知》规定,可以实行耕地“边占边补”,但是,必须按时完成占补平衡任务。
如何全面实行耕地先补后占?《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有关问题的通知》作出了清楚的回答。从中,我们看到,补充耕地的能力、耕地占补平衡完成情况与用地计划指标的分解下达挂起钩来,以补定占,形成占补平衡倒逼机制;纳入耕地储备库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将统一备案、配号,建设用地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挂钩;用于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严格按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要求规范管理;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耕地指标通过市场有偿转让;加强动态监管,跟踪检查,实时监督。这些措施既对先补后占提出了明确要求,又指明了先补后占的办法和出路,是实现占补平衡的有力保障。
占补平衡关系长远发展,关系耕地红线。实践中,各地应不断创新机制,不断深化管理,不断强化监管,使占补平衡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篇:创新机制
师德师风建设创新机制
曲家中学
2013年3月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突出机制创新
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要把优化制度环境、突出机制创新作为着眼点。要根据制度体系的结构功能,高度重视制度结构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找准制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林林总总的制度规定环环紧扣、相互配合,形成实用化、程序化的制度体系。
要加强教师师德培训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师德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新教师除了参加县教育局的岗前培训之外,学校还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全员轮训。学校人事管理和师资管理部门要把师德培训纳入师资队伍建设之中,建立健全师德培训档案,将师德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学习培训要适应形势的变化,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对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教师群体,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断创新学习载体,积极开展时事政策、师德规范、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法规、教师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学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在学习管理上,要严格学习纪律,完善考核方法,建立激励机制,把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评聘晋升职称职务的必要条件,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要加强师德评优表彰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师德评优机制,积极开展典型示范教育。要准确界定评比标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提高评比办法的操作性、可比性;要高度重视评比程序的民主性、广泛性,把评比过程作为宣传发动、典型示范、营造舆论、展示形象、进行教
育的过程。要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教师身边发生的生动、鲜活、可信、可学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事例,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同时,还要有效地运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把评比结果与满足教师实际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和荣誉感,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要加强师德考评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师德考评机制,自觉遵循高校教育教学一般规律和教师劳动的规律,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师德评价办法。要加强师德行为规范系统与识别规则的研究。在指标体系的建构中,必须把比较原则、抽象的师德规范,按指标评价范式要求对考评目标进行具体化的处理,增强师德考评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考评结果的处理上,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评价的结果要与一定的奖惩激励有机地联系起来。在考评模式的选择中,既要体现目标管理的要求,也要重视过程管理的要求,积极开展形成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要加强师德工作评估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师德监督机制,建构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监督评估体系。要建立师德督查巡视组,把学校各级组织开展师德建设的工作纳入规范管理,建立和健全师德工作领导问责制,把开展师德工作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述职、业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健全学校、教师、学生、督导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把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自下而上监督和自上而下监督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要鼓励
教师注重自我道德修养,自我反省自律,以达到慎独的崇高境界。要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师德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师德建设列入党委行政工作的议事日程。完善师德建设的管理体制,优化师德建设的工作机制,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队伍建设,设立师德建设的专项经费,为师德建设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条件,努力使各项旨在强化师德建设的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
第三篇:创新“服务、合作、共建”三大机制推动企地
创新“服务、合作、共建”三大机制推动企地
共建双赢
近年来,钢城区积极适应莱钢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创新“服务、合作、共建”机制,推动了企地共建双赢。
一、建立完善“沟通协调、项目服务、环境建设”三大服务机制,靠服务赢得信任
始终把服务莱钢作为最重要的职责,坚持举全区之力服务莱钢发展,构建了共建双赢的和谐企地关系。
(一)确立“真诚服务、共建双赢”理念,健全完善“零障碍”的沟通机制。一是创新服务理念。适应企地共建的新形势,提出并确立了“真诚服务、共建双赢”的共建理念,并作为企地共建的长期指导思想。二是探索建立了“高层战略协商、中层对口联系、基层全面融通”的沟通互动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企地联席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企地沟通,真正做到了“莱钢想的都知道、莱钢干的都服务、莱钢需要的都支持”。三是创新群众教育方式。深入开展“莱钢过千万,我们怎么办”大讨论等活动,在全区上下达成了“企地一家,发展一体”的共识。
(二)在服务莱钢重点项目建设中,逐步探索形成了“一线工作法”的项目服务机制。为跟上莱钢发展的高效率、快节奏,区委区政府积极实行“一线工作法”,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服务的要求,相继成立了银山型钢、银山前区、冷煤电、冶 金矿山、金鼎花园南区、粉末冶金扩建等6套服务协调班子,共有10多名县级干部、300多名区镇机关干部、200多名村居干部靠在莱钢重点工程一线搞服务。三年多来,先后协调征地1万多亩,拆迁住户2000多户,拆迁地方企业300多家,确保了莱钢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
(三)围绕解决莱钢关心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了良好的环境建设机制。为解决好莱钢关心的政策、用地、用水、交通等问题,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莱钢新上重点项目的意见》,给予银山型钢等重点项目优惠地价、财政奖励、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投资7亿多元,新修改造银山路、双泉路、钢都大街等道路40多公里,加强了牟汶河综合治理,并实施了葫芦山水库向莱钢供水工程。良好的服务调动了莱钢在钢城继续投资的积极性,近年来莱钢的新上项目基本都留在了钢城,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探索实施“发展配套经济、企地联手招商”两大产业合作机制,靠配套实现双赢
莱钢的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产生了强大的带动作用,提供了巨大的配套空间。区委区政府主动接受莱钢的辐射带动,做活钢铁配套文章,促进了区域经济跨越发展。一方面,紧紧围绕莱钢生产配套、产品延伸、循环经济三大环节,大力发展“配套经济”。目前,全区钢铁配套企业达到900多家,培植起了粉末冶金、泰达车库、京华焊管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初步建成了国内最大的 粉末冶金生产基地、智能车库生产基地,山东省重要的焊管生产基地、钢材营销基地,形成了以钢铁生产和深加工、钢材销售、新材料、物流配送于一体的钢铁主导产业体系。钢铁产业实现产值、利税均占全区工业总产值、利税的70%以上。另一方面,借助莱钢的产业、品牌、市场等优势,探索推行了产业招商、企地联手招商的新思路。近年来,企地先后在浙江、江苏等地联合开展了招商推介活动,签约额达10亿元以上。2003年以来,全区共引进招商项目580多个,其中80%以上是依托莱钢和钢铁产业引进来的。
三、建立完善“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文明共创、事业共兴”四大共建机制,靠共建深化合作
充分调动企地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利用好企地两个方面的资源,做到了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文明共创、事业共兴。一是城市基础设施联建。坚持政府主导、企地共建、市场运作、三级联动,对每年的城市重点工程,企地统一研究、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近年来,企地联手投资7亿多元,新修改造城市道路18条40多公里,配套完善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建成了南湖公园、艾山公园、牟汶河带状公园等一批亮点工程,加强了牟汶河综合治理和荒山绿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道路顺畅、物流有序、环境优美的城市环境。二是工业园区联办。2001年,与莱钢联合规划建设了钢城经济开发区,目前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亿多元,引进项目100多个,成为服务配套莱钢的重要基 地。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依托四条连接线、打通四个出口、规划发展好四个功能区”的决策部署,以服务莱钢为根本出发点,规划建设了控制面积87平方公里的钢城经济开发新区,与莱钢联合成立了建设指挥部,并专门为莱钢规划了西部工业区和仓储物流区,莱钢现代钢铁物流中心等项目年内将开工建设。三是文明创建联手。组织47个省、市、区级文明单位和莱钢8个企业与55个村居结成了城乡文明、企地文明共建对子,组织开展了“百户困难家庭得帮扶”、“万册图书送乡村”等活动,举办了“钢之魂、桃之韵”宣传文化周活动,开展了送一场文艺演出、扶持建设一条文明街等“十一个活动”,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四是平安建设联创。坚持企地活动联创、治安联防、问题联治、纠纷联调,形成了平安建设的强大合力。特别是企地联合开展了“平安项目”建设,每年都联手开展重点项目治安秩序集中整治等专项活动,为莱钢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服务莱钢、配套莱钢,实现了企地共建双赢。2003年以来,莱钢累计投入140多亿元,钢产量由不足300万吨迅速提高到1000万吨,跨入了全国十大钢行列。在莱钢的强力带动下,钢城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2005年,全区GDP达到108.96亿元,是2002年的2.68倍,年均增长23.26%,在全省排名上升25个位次;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6亿元,是2002年的4.6倍,年均增长66.3%,在全省排名上升38个位次。今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企地共建的做法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我区服务支持莱钢发展的做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2005年初通过莱芜日报、莱芜电视台、莱芜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以《钢城人是怎么过年的》、《钢城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是怎样形成的》、《水乳交融的企地关系是怎样形成的》等为题,进行了集中报道。我们坚持企地联手建设活力钢城、依托莱钢发展配套经济等成功经验,也在《经济日报》、《大众日报》、《山东通讯》、《莱芜调研》等省市报刊上多次宣传。
第四篇:创新食品安全机制
一、创新食品安全机制,提升监管执法水平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局、分局(县、市局)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合理调配人员力量,努力建设一支胜任准入把关、日常监管和执法办案工作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队伍,为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要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各内设机构的职能分工,建立健全定期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努力形成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合力。
(二)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力度。根据形势任务、季节特点、节日市场和上级部署,认真开展对重点食品和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食品经营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一是认真开展对重点食品的专项执法检查。以消费者申诉举报多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品种为重点,突出抓好奶制品、肉制品、米面制品、禽蛋制品、儿童食品、老年食品、食用油、酒类、冷冻食品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品种的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销售过期霉变食品、“三无”食品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二是认真开展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食品经营的专项执法检查。以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学校周边以及其他高危场所为重点,严厉打击无照经营、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三是认真开
展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以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十一”等为重点,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重点整治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过度包装、搭售商品、虚假宣传及欺诈消费者等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严肃查处。
(三)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诚信意识。一是继续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按照“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分步推进、奖惩挂钩”的思路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信息化系统的推进落实力度,力争通过全年的努力,实现对所有批发商、代理商和大中型食品经营企业和所有预包装食品信息的全覆盖。二是督促食品经营者完善企业自律制度,履行法定责任义务。进一步督促商场、超市等食品经营企业和食品店,履行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义务,落实企业内部食品质量管理责任,规范食品质量市场准入行为,切实把好食品进货关。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质量管理、食品退市、应急处置、消费纠纷解决、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临近保质期管理等制度,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三是全面推进食品经营者诚信体系建设。在广泛动员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典型示范、学习交流等形式,结合企管部门开展的企业分类监管活动,全面推进食品经营者诚信体系建设。各基层单位要如实记录巡查中发现、制止和查处食品经营者违法行为的情况,并将巡查记录纳入经营者
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和信用分类管理体系,并根据日常监管情况对所有食品经营者作出诚信等级评定。力争年内在全市所有食品经营者中全面实施。
(四)完善监管制度,细化网格化管理。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属地监管领导责任制、职能机构指导监督检查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基层监管岗位责任制及其责任追究制。结合专项执法检查和日常监管的实际情况,在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上下功夫,特别要抓好各项监管制度的实施和落实,切实用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各项工作,完善机制,严格责任制度,切实做到超前防范,及时有效应对和处置。要进一步细化辖区网格化监管的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监管到位。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中发生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问题,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五)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技术支撑。要进一步构筑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等食品安全监管载体作用,加强各基层工商所对辖区市场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提高发现食品质量问题的能力,提供食品案件线索,加大查处力度。要进一步协调市政府财政部门,加大食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依法开展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
验工作。充分发挥食品抽样检验结果的运用,加强综合分析,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消费提示和警示,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组织,促进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和行业自律。
第五篇:体制机制创新
荣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管理创新工作情况
荣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政务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管理创新工作精神,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加强组织和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机制创新,激发工作活力,围绕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政务服务工作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
政务中心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管理创新工作,成立了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心书记张伯君同志担任,全面负责管理创新工作;副组长由中心副主任朱亚夫担任,分管该工作,具体抓落实;成员:许清华、严棣枢、虞俊华,负责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落实,办公室具体承办。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筹集落实了相关工作经费。
二、抓好结合,突出重点
政务中心作为窗口单位,紧紧围绕“依法、高效、廉洁、便民”的服务理念,将管理创新与政务服务有机结合,突出重点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一)在考核激励上创新
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是肯定职工成绩,奖勤罚懒,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一是每年修订考核方案,使之更加合理。中心考核方案条理清楚,涵盖全面,规定明确,量化准确,操作性强的特点;二是考核公平透明,可信度高。政务中心通过楼层互评、楼层推荐、考勤公示、考核小组评议等方式得出窗口及工作人员考核分值,评出每月红旗窗口、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明星;三是考核结果运用有力。月度考核得分将作为考核评优、窗口及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四是设立示范岗,建立向先进看齐的机制。政务中心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普通话示范岗等19个示范岗,达到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目的。
(二)在“两集中两到位”上创新
政务中心按照省、市、县的统一安排,加大了“两集中、两到位”的工作力度,对全县所有入驻窗口单位的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多次清理,特别是机构改革和“三定”方案调整后,政务中心再次对“两集中两到位”情况进行了清理,调整了窗口布局,加强了与县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实现了国税、地税、新合、医保、工商、惠民帮扶等的整体入驻。目前入驻窗口、工作人员、办理事项均居全市区县首位。
(三)在标准化建设上创新
政务中心制定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社区代办点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详细规定了场地、设施、进驻事项、人员配备、软件名目、完成时限,在全市率先采用统一大厅布局设计、统一标识标牌尺寸式样、统一施工指导验收、统一补助标准的“四统一”方式推进,率先在全市完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县27个乡镇、345个行政村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实现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
(四)在电子政务大厅建设上创新
在电子政务大厅建设中,政务中心按照省市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建立符合中心实际的新机制,收到显著成效。政务中心一边报批设备采购计划,一边进行工作人员培训;一边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一边进行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相关信息录入。政务中心比规定时间提前2个月,于2011年11月初率先在全市开通运行电子政务大厅,实现网上审批。
(五)在审批流程上创新
政务中心代拟了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及绿色通道实施意见,牵头对重大项目进入绿色通道,实施并联审批,精简了审批程序,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大佛景区建设、“两所一庭”建设等均是受益项目。
三、成效显著,受到表彰
政务中心通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一次告等运行制度,统一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完善大厅接待,优化全程代办、延时办理、预约办理、特别通道、上门办理,网上办理等服务,收到显著成效。入驻部门达43个,办理事项383项,窗口工作人员137人,月均办件量12余万件,现场办结率、群众满意率100%。2011年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的政务服务工作考核中我中心名列全市第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为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
四、存在不足,亟待解决
县政务中心在运行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阻碍了政务服务的发展,亟待从体制机制 上进行解决。
一是由于职能职责所限,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乏力。中心只有管理、协调、监督职能,没有人事权、财务权,就连年终考核,部分单位及窗口工作人员都不理解支持。
二是部分单位窗口工作人员更换频繁,没有按照至少2年才能更换的要求调整工作人员,致使个别工作人员摸索业务时间长,业务不熟练,影响办事效率。
三是部分单位未按照业务精、年纪轻、电脑熟的标准,选派工作人员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致使窗口工作人员整体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五、迎接挑战,早作谋划
1、深入学习文建明工作法,在管理的精、深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2、加强学习培训,强化队伍建设。政务中心要继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传达市县管理创新文件和会议精神,践行“依法、高效、廉洁、便民”的服务理念,提高管理干部和窗口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到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
3、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努力探索实施并联审批和“绿色通道”审批的新方法、新途径,为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为我县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二〇一二年三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