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学号:姓名:
【摘要】: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之所以要进行修养,就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人,就是为了能担负起重任。大学生,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人才的重担,因而加强自身的修养更显得重要。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大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取得职场成功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需要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加以重视和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 提高 职业能力 职业素质
当我们踏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都应该把握好所愿与所能的关系。所愿是我们想做的工作,想获得的职位。所能是我们现在拥有的技术、能力、素质、实践经验等等。大学生的就业理想往往是美好的,但依靠现在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却可能暂时实现不了美好的愿望,因此,大学生很有必要在校学习期间了解职业生涯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日积月累,以便将来更好更快适应职业的需要,最终获取职场成功。
一、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是站稳职场的保证
每个职业都需要一定特殊的能力,如行政人员要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销售人员要有优秀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外科医生要有突出的眼手运动协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决定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大小。
职业能力主要是指认知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空间形知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任何职业岗位的工作都需要与人打交道,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我们在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竞争,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也逐渐会成为一般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将来职业选择的空间和灵活性。一般职业能力是每位职场人士都需要具备和不断提高的能
力,是职场成功的基础,故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积累提高。专业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就工作与专业的关系而言,有专业对口型、专业相关型和专业无关型。专业对口型是从事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工作,故工作对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一般以工科居多;专业相关型从事与专业有一定关系的工作,以文、史、哲、语言类居多;专业无关型指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几乎毫无联系,以经济、管理类居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如果立志从事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技术性岗位,则在校学习期间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培养将来胜任岗位的专业能力。
二、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实践能力
人的一生之中,要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必须具备多种能力与之相适应。如果我们对某项职业有兴趣,但缺乏从事这项职业的能力,将来即使做这方面的工作,完成工作任务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达到优秀绩效的可能性就更小。例如一位学习广告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对广告比较感兴趣,也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但他缺乏设计的创新能力,虽然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专业的理论知识也学习得不错,工作也很努力,但总是设计不出有创意的作品,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因此,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对自我职业能力进行测试和分析,作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就可以结合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并在选定的职业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优势
需要强调的是,职业能力虽然会受到先天遗传、大学前教育的固有影响,但职业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大学期间的学习以及将来长期从事某一专业劳动,能促使人的职业能力向高度专业化发展。例如:计算机文字录入人员,随着工作的熟练和经验的积累,手眼协调能力会越来越强,录入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准确性会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向大学生说明,大学的教育培训、知识积累就是促进职业能力提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是职业能力形成的理论基础,学到的技能是职业能力形成的实践基础,在校期间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环境适应也都对以后更好地胜任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大学生还必须明白,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即便毕业以后,也要时刻“充电”,保持高昂的学习激情,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并取得成功。
三、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职场位置的高低
职业素质是指职业人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态度、职业个性等方面。
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与此同时,一个单位(部门)取得成绩关键也在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集团老总张瑞敏说过“制度制定得再完美,没有优秀职业素质的队伍去贯彻执行无异于一堆废纸。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而盘活人的关键在于铸造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职业素质是个人素质的一种,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
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有着天然、内在的必然联系,二者不是并列、平行的关系。职业素质是上位概念,职业能力则是下位概念,是职业素质中的具体内容之
一。职业素质的特点是“内化”,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非对象化的结晶,而职业能力是“外显”,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对象化的呈现。因此,职业素质是根本,职业能力的大小是由职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的。同时,职业能力又是构成职业素质的核心,离开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
职场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因素,但职业素质的高低绝对是职场成功的重要基础。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因此,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拓展将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课题。
自2002 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下发以来,全国各高校都纷纷制定了详细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规划,积极构建教育的平台,促进大学生真正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也切实帮助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一席
之地。针对前面所述的十项职业素质,高校需要逐一进行目标分解和落实:推行健身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心理辅导,提高心理素质;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素质;强化思想疏导,提高思想素质;弘扬仁爱精神,提高道德素质;倡导求真务实,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进行人文熏陶,提高审美素质;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专业素质;搭建交流平台,提高沟通适应能力;培育钻研精神,提高学习和创新素质。总之,围绕着“求真、求实、求善、求美、求特、求强”的原则,帮助大学生挖掘个人潜力,培养在社会主义道德框架下和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条件下所需要具备的综合职业素质,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职业人才。世纪对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中国将进入一个崭新的“职业化时代”,职业化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乃至个人的第一竞争力。大学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先进文化的旗手,是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理应成为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表率。加强对大学生职业化的核心竞争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视培养,不仅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生将来职场成功的基础,更是我国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Ⅲ .高教探索,2007(6).
[2]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R1.新华网,2006—07一l7.
[3]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fJ1.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4]潘雪义.徐喜波.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讨⋯ .经济师,2009(3).
第二篇: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
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 摘要:随着目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结合有关研究取得的经验,提出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打造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必要措施,也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解决大学生切身利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
大学生的职业素质问题,近年来一直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个人
职业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是否能被自己认可和被他人认可,直接影
响到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甚至对家庭和社会生活也有重要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择自由度的提高,用人单
位的择人观发生着变化,不再考虑“名牌高校”效应、户籍等因素,取而代之的则是
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工作经验、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职业素质范围内的因素。如何着力大学生职业素质提高,打造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高校落实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解决切身利益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对职业素质的认识
所谓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就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
面。
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两个主要方面,职业技
能包含了职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三个主要因素;而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理想和职
业道德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情况,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
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1]。
二、大学生职业素质问题的分析
目前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职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1)知识面过于狭窄。目前的社会分工趋势不断加强,新兴职业不断出现,使职
业的种类越来越细化,门类越来越多,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知识面也随之越来越窄。
(2)技能水平与企业的要求脱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职业技能的观念还没有 深化,技能水平一般化,与企业的要求脱节。
(3)工作经验的欠缺。大学教育阶段虽然安排了实习或者社会实践等课时,但
是存在实习时间太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
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两个主要方面,职业技能包
含了职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三个主要因素;而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理想和职业道
德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
第三篇:大学生职业素养
一、上课期间经常迟到,影响上课纪律;
二、晚上不按时休息,经常熬夜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早上不能按时起床,做早操期间没有
人参与;
三、在学习生活中不顾及个人形象及影响,经常穿拖鞋、背心出入教室;
四、经常带早餐到教室去吃,使整个教室里乌烟瘴气;
五、上课期间,不认真听课,玩手机,睡觉比比皆是;
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花在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的学习时间很少;
七、缺乏自控能力,很容易冲动,校内打架斗殴事件越来越多;
八、逃课现象很严重,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
九、做作业基本上是为了敷衍老师,大部分同学相互抄袭;
十、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参加课外活动少,同学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在宿舍或者班级之
间经常有同学发生矛盾;
十一、没有感恩的心,不会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就算给他们打电话也是为了要生活费,而
不是关心他们;
十二、同学之间嫉妒心特别强,并且相互攀比,拿父母给的生活费吃喝玩乐,没有花钱的观念,不懂得合理利用生活费;
十三、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习惯了饭来张
口,衣来伸手,遇到困难就退缩,躲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
十四、没有全局观念,没有团队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同学的感受,不懂得和同学
合作,不会换位思考;
十五、不懂得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总是喜欢相互推脱,做一些小事情的时候也是如此;
十六、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轻易答应别人,不能言而无信,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踏实;
十七、学习或者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了解别人的习惯,从中可以汲取
很多知识。
第四篇:如何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面对就业压力巨大的今天,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很重的担子,而这就使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在面对压力的同时也在深刻的学习着以后所需的能力和素养。而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对现在的知识牢固掌握,还掌握对职业的认识与对职业的素养。我们大学生现在需要学习和了解什么?我们大学生应以什么样的职业素养来面对以后的职业?这些都是值得一提的。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难题。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到好工作,就是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比较困难了。很多的高校把毕业生的就业率做为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的一大指标。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及培养计划。“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既然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毕业生,那么,各高校教育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其重要目标之一。同时,各高校也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社会、企业也应该尽力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职业素质呢??为了使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更好地衔接,我们在大学学习期间应该以职业发展为目标制订合理的专业学习计划,注重能力的自我培养和身心素养的提升。
1、科学合理的专业学习计划要求
⑴全面合理。计划中除了有专业学习时间外,还应有学习其他知识的时间和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休息、娱乐、睡眠的时间。
⑵长时间短安排。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究竟干些什么,应当有个大致计划。比如,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应当有个长计划。
⑶重点突出。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的内容是无限的,所以必须要有重点,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⑷脚踏实地。一是知识能力的实际,每个阶段,在计划中要接受消化多少知识?要培养哪些能力?二是指常规学习时间与自由学习时间各有多少?三是“债务”实际,对自己在学习上的“欠债”情况心中有数。四是教学进度的实际,掌握教师教学进度,就可以妥善安排时间,不至于使自己的计划受到“冲击”。
⑸适时调整。每一个计划执行结束或执行到一个阶段,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的内容应包括:计划中规定的任务是否完成,是否按计划去做了,学习效果如何,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检查后,再修订专业学习计划,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⑹一定的灵活性。计划变成现实,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所以计划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使计划有一定机动性、灵活性。
2、能力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在大学应基本上具备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应注重能力的自我培养。大学生自我培养能力的途径主要有:
⑴积累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勤奋是成功的钥匙。离开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而知识的积累要靠勤奋的学习来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掌握已学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也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⑵勤于实践
善于学习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实践是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检验学生是否学到知识的标准。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主动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又要勇于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既要认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又要热心各种公益活动,既要积极参与校内外相结合的科技服务活动,又要热心参加教育实习活功。
⑶发展兴趣
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事物本身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是对能给个体带来愉快或益处的活动结果发生的兴趣,人的意志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应该重点培养对学习的间接兴趣,以提高自身能力为目标鼓励自己学习。
⑷超越自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注意发展自己的优势能力,但任何优势能力是不够的,大学生必须对已经具备的能力有所拓展,不管其发展程度如何,这是他们今后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
3、身心素质培养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合称为身心素质。身心素质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大影响,不断提升身心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有:
⑴科学用脑,①勤于用脑。②劳逸结合。
③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节奏性是人脑的基本规律之一,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有节奏地交替进行,大脑才能发挥较大效能。要使大脑兴奋与抑制有节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⑵正确认识自己
良好的自我意识要求做到自知、自爱,其具体内涵是自尊、自信、自强、自制。自信、自强等等,对自己的能力能做出比较客观的估价。
⑶提高克服挫折的能力
正视挫折。战胜或适应挫折。遇到挫折.要冷静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件,想办法战胜它。面对这样那样的压力,我们应该用乐观、豁达和积极的心态来
接受着挑战,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择业竞争中的强手。
第五篇:提高职业能力
第四章提高职业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大学生意识到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职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多个方面,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职业能力是实现就业并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前提;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职业能力是选聘人才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大学生应该从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着手,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第一节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指将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一、掌握专业知识
充分利用大学的各种资源,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在质和量上都达到相关职业的要求。
(一)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用人单位往往更愿意录用专业对口的大学生,更愿意录用专业技能精湛的大学生。因此,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要理性思考自己所学的专业,坚定专业方向,调动自己的学习热情,树立积极正确的专业学习思想,避免出现认识上的误区。首先,大学生就业后应是相关职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大学生要自觉地培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再次,大学生要努力适应大学阶段学习方式、方法和环境的改变,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快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学习和积累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
1、培养和增强对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和积极的探索,并从中感到愉悦、放松和乐趣,表现出积极而且自觉自愿的正面情绪。
第一,积极期望。
第二,要有目标意识。
第三,培养自我成就感,进而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
第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对专业的兴趣。
2、重视课堂学习
课堂是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主阵地。
课堂学习是一种高效率获取知识的学习途径。
3、不断拓展和优化知识结构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形势的发展、个人经历的变化、教育环境的改变,个人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也在不断补充和更新。
4、考取相关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
目前,用人单位普遍要求大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知识,有的甚至要求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二、提高实践能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专业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才能发挥作用。
(一)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内涵
1、实践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实践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生实践能力指的是大学生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经营管理、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工作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活动相结合的动手、动脑综合能力。狭义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可以称之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指的是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社会和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践能力的特征
第一,实践性。
第二,延展性。
第三,习得性。
第四,个体性。
第五,具体性。
(二)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1、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缺失的表现
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许多大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些毕业生由于专业实践能力差而与自己适宜的就业岗位失之交臂。
2、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第一,大学生主动实践意识淡薄。
第二,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依然存在。
第三,教材陈旧落后。
第四,扩招导致教学资源紧张。
(三)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1、做好专业实验,提高操作技能
2、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各种实习机会,选择与职业目标相对应的行业及岗位实习
3、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参与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
4、开展社会调查
5、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6、参加社区服务工作
7、参加校内外兼职或者勤工助学活动
第二节通用技能
一、通用技能的基本内涵
(一)通用技能的内涵
通用技能是相对于专业技能而言的。通用技能是职业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一种超越具体职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能力,是人们在教育或工作等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技能。
(二)通用技能的特征
对大学生而言,通用技能是在校学习期间学到的所有知识的构成和体现方式,它是一个由许多知识面构成的有序列、有层次的整体知识架构体系。它与专业技能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1、整体性
整体性体现的是通用技能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必然性。
2、相关性
相关性体现的是通用技能的相互依赖、相互牵连的内在本质特点。
3、迁移渗透性
迁移渗透性体现的是通用技能的相互交叉、相互派生的特征。
4、动态性
动态性体现的是通用技能的发展规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对通用技能动态性特征最通俗的注释。
(三)七种重要的通用技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通用技能的培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通用技能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通用技能的内涵界定偏重于技能型,它既包括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包括全面素质的部分要求。
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通用技能大体上可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表达沟通、人际交往、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学习和创新、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等。
二、提高通用技能的主要途径
(一)当前大学生在通用技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人们对大中专学生通用技能状况的普遍看法是:中专生知道自己没几斤几两,研究生和本科学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高职高专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这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当前各类毕业生通用技能现状。具体来说,当前大学生在通用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基本工作能力难以达到职业需求
2、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3、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不足
(二)培养和提高通用技能的主要途径
1、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安排学习
2、参加校园文化活动
3、广泛参与社会实践
4、分利用互联网等媒体
5、参加课外业余培训
第三节个人素质
即将奔赴职场的大学生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外,个人素质也不可或缺。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常因个人素质的问题而与大好机会失之交臂。因此,大学生要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提升个人素质,进而增强择业、就业能力,使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人素质的基本内涵
(一)个人素质的内涵
从广义上说,个人素质指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即一个人在阅读积累、基础知识、心理水平、个性品德、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整体素养和能力,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多个方面。从狭义上说,个人素质指的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与品性,如诚信、主动、自觉、自律、谦虚执著、勤奋、时间管理、自信、责任心等。本节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讨论个人素质的问题。
(二)个人素质的基本特征
无论是广义上的个人素质还是狭义上的个人素质,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一是内在性。素质是人的品质特征的深层蕴藏,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具有明显的特点,我们现在看到的人的行为本身并不是人的素质,而只是某种素质的外在表现。
二是稳定性。人的素质是相对稳定的,是以某种机能系统或结构形式在个体内部固定下来的概括化了的东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下去,没有特殊原因不会自动丧失。
三是发展性。人的素质是可以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特别是通过个体的努力改进的。
四是潜在性。素质原指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带有一定的遗传性。五是综合性。
(三)求职中应具备的几种重要的个人素质
1、诚信
“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主动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积极主动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把握机遇,只有善于主动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
3、自觉自律
自律指的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4、谦虚执著
谦虚指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他人请教。
执著是指我们坚持正确方向,矢志不移的决心和意志。
5、责任心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的自觉意识和积极履行的行为倾向。
6、自信
自信是自我意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学习、职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
7、勤奋
通俗地说,勤奋就是不辞辛劳、不知疲倦地做事。这种勤奋是自觉自愿的,不是外部力量驱使的。
8、时间管理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只有善于管理时间的人,才能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效益。
9、专注
专注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习惯。
二、提高个人素质的主要途径
时代呼唤新一代的大学生,祖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想适应社会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有: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当今社会,要干好某一职业,必须经过专门的职业训练,这个训练过
程也就是个人素质的培养过程。
(二)在专业学习中训练
专业学习是获得专业理论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了解专业、了解职业及其相关职业岗位规范,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主要途径。
(三)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丰富的社会实践是人们发展和成才的基础,是实现知行统一的主要场所。
(四)在自我修养中提高
自我修养是提高个人素质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形成个人素质的内因。自我修养的关键在于“自我努力”。
(五)利用校园文化陶冶
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可分为教学育人和环境育人两个部分,环境育人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