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模总结
三个步骤做好初三一模考试总结
初三一模考试结束了,如何做好初三一模考试的总结呢?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才是成功之母。那么,我们该怎么利用这次初三一模考试,今后更好地学习呢?
一、整体总结
首先,建议大家先对自己的初三一模考试整体情况做一个总结。建议同学们问自己几个问题:
1.名次、成绩是上升还是下滑?
2.如果上升,是因为题目适合你,还是同水平的同学出现了失误,还是自己的水平真实上升了。
3.如果下滑,问题又出在哪里。
二、知识点总结
两种情况很可怕,一是根本不进行总结,那么你下次可能还掉在相同的陷阱里。第二种情况是就题论题进行总结,这样的结果是你下次可能掉在一个相似的陷阱里。
首先,同学们拿到卷子后,应对自己答这份卷子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回想。此时你关注的,不应只是错题,还包括你答起来不流畅的题,思维有障碍的题,以及凭运气做对的题。这些题都是你的软肋。
其次,同学们应着重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复习。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就题论题。一道题错了,可能是你相关的知识体系就没有搞清楚。
所以,同学们应该做的是,由点及面,对这部分题涉及的知识做一个更深、更广的复习。物理一道大题的受力分析又错了,好好想想你的受力分析是不是一直就存在问题?
三、考试技巧总结
考试技巧的总结上,请同学也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次考试你的策略是什么?答卷时,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2.有没有出现填错答题卡,或者一些很明显的低级失误?如果有,怎么能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3.具体到每门学科。数学是否因为专注后面的某道很难的大题而没有检查,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等等。
通过考试技巧的总结,想必同学们自己就能明白,在这次考试中,如果你能怎样安排时间、安排答题顺序,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把你总结的记下来,这都是你最宝贵的经验。
在临近中考的这段时间里,希望所有同学都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复习,切记不能自乱阵脚,家长在这段时间内协调学生合理安排周末学习时间,有针对性,切不可盲目补课,增加学习负担,天气越来越热,饮食起居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保证一个良好的身体才是中考获胜的基础!预祝三班全体同学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4.5.13
第二篇:区县一模主观题总结
区县一模主观题设问总结
一、涉及到环境问题、雾霾天气治理的有:海淀、东城、丰台、朝阳、顺义二模,延庆、石景山等,视角涉及科学发展、政府、公民、依法治国、意识作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价值观等
二、以城镇化、现代农业、农村经营体制为背景的有:西城、朝阳、丰台、顺义的3月练、延庆等
三、涉及创新题材的:朝阳(观念、制度、管理创新、人大工作创新、文化创新)
四、触及改革问题的:海淀(基本矛盾)、石景山(社会发展实现方式)、大兴(分配制度改革)等
五、涉及海洋文明的:丰台、顺义一模、大兴等
六、以中国梦为背景的:石景山
七、选修涉及:依法治国、人大自身建设、美国两党制、三权分立、利益集团、社会主义市
第三篇:一模考试后总结
一模考试后总结
一模考试后总结范文1 在这次的期中考试中,我所任教的班级均分是分,不算理想。本次考试,试卷是由市教研室提供的,涵盖了上半学期的全部知识,有力地考察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一张较好的试卷。
通过对卷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上一阶段教学中的得失,现分析如下。肯定的方面。基础知识大部分掌握较好,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对物理学中的人文历史有正确的了解;物理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较好。分析下来,在平时的教学中强抓基础及非常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密不可分。
存在的问题。从卷面得分率最低的18题可看出,学生在对物理中单位换算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再从得分率相对低一点的第7、9、13、16、25分析,这几题的得分率在左右,而这几题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判断下列说法错误或正确”,学生失分,说明对一些知识的理解还存在理解不透彻的问题;物理计算题向来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地方,我所带班级学生没有出现放弃解题的情况,失分主要是不能准确的运用物理学科特有的解答过程进行解答,突出表现在有原始公式即有依据但没有变形公式,个别人仍用小学的算术题的形式解答,由于缺少说理依据而失分;最后的探究题,又再次暴露出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的不足,有不少同学意思差不多,但表述很不严密,前言不搭后语,还有不能正确的审题,最后要求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而学生没搞清“测量量”的意义,把计算整理的量即过程量代入,导致失分。总体分析下来,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两点:
1、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理解偏差。
2、科学的表述能力欠缺,导致表述质量不高。
面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接下来将在下面几个方面改进。
1、在强抓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适时改变方法,加强相近知识之间的辨析,并通过一些测试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2、规范语言表述。通过教师课堂师范,在学生口头回答,作业书面表达等各个环节,加强训练。
3、继续加强物理科学方法的渗透。
一模考试后总结范文2 经过二个多月的初二物理教学,期中考试也已经结束,学生成绩已经揭晓,我拿到试卷看过后感觉整体情况不是很难,学生应该能做,但考下来的情况却不尽人意,为此对我在物理教学过程进行认真地反思为今后能更好进行教学。
在备课方面,在备每节课时,总是先对整个一章,以及它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和中考中的地位作通盘考虑,然后在具体到每一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使得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分析学生已有前知识和程度,注意在教学中分散难点,循序渐进,逐步达到教学要求和目标,应该说在教学、备课中作了较详细和充分的准备。
在上课方面,平时在教学中,认认真真,注意知识的导入,上课的衔接,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训练,在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经历探究的过程和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作业布置不多,课后也认真作了批改,要求学生把做错的作业要求订正,在上课这方面应该说是没有大问题。
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初二(15)班:共67人,平均分分,优秀率﹪,及格率﹪;初二(16)班:共59人,平均分分,优秀率﹪,及格率﹪;初二(17)班:共63人,平均分分, 优秀率﹪,及格率﹪;初二(18)班:共63人,平均分分, 优秀率﹪,及格率﹪。与年级平均分分,优秀率﹪,及格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究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他们对学习和学习成绩没有要求,学习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差,具体可从学生作业的态度上反应出来,字迹潦草,连自己的名字多写得连自己都不认识,所做的作业就像是草稿,为了作业的字迹问题,也单独找过学生进行了解和谈心,学生自己也知道这样做不好,但仍然在作业上一如既往没有改观,课后找他们了解原因,回答是我想大家都明白。一句话就是懒怕苦。
二、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的巩固情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作业完成情况看尽管作业不多,但这几个班都有部分学生是抄袭,个别学生甚至不做,造成所学内容没有巩固,课堂上听懂了,但不巩固,知识掌握情况就不好,所以在下阶段的教学中任务艰巨,怎样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阶段准备的做法:
1、继续保持以前好的做法,课后在作业问题上下功夫,从学生字迹上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上和杜绝抄作业上入手,课堂上多做一些与基础知识相关的练习,加强默写和抽查,以期来督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2、对于一些程度相对来说较好的学生和想学的学生,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和能力的训练,以期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能让他们在以后的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3、课后加强辅导来帮助一些理解上不是较好的而又想学的学生,使他们的成绩有所突破。
第四篇:生物一模考试总结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分类:
第二种: 第一种:
糖类
糖类
蛋白质 能源物质 蛋白质
有机物
脂肪
维生素
水
水
无机物 非能源物质 无机盐
无机盐
维生素
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
1、淀粉(一种糖类)有一个重要特性,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
2、蛋白质遇热凝固,燃烧有臭味
3、脂肪能在纸张、布匹等上面留下“油斑”。脂肪比水轻,因此能漂浮在水面成为“油滴”。
一.糖类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葡萄糖是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糖类。
人体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有食物中的糖类提供。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能源。
食物中含有的糖类主要是淀粉。
人体内主要的糖类是糖元和葡萄糖。
二、蛋白质:
1.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蛋白质种类很多,但是,各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3.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4.蛋白质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脂肪
1.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一般是备用的能源物质。3.体育锻炼是减肥的好方法。
四、水
1.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2.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废物的排出都离不开水。3.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
五、无机盐:
1.人体内的无机盐主要是含钙(Ca)的无机盐和含磷(P)的无机盐为最多。2.有些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不多,但作用很大。缺乏无机盐时,人体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缺钙,缺磷,缺铁,缺碘,缺锌„„
六.维生素 分类
脂溶性:
维生素
水溶性:
Vc及Vb族
Va,Vd,Ve,Vk
维生素
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每日需要量也很小。维生素虽然需要量很小,可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如果缺乏维生素,就会引起物质代谢失常,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表现出维生素缺乏症。缺Va,缺Vb1,缺Vc,缺Vd,„„
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指的是除淀粉以外复杂的糖类,包括纤维素,果胶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膳食纤维大量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食物中。膳食纤维可减少使用患大肠癌的机会,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有利于维持正常的体重。
合理膳食
既能满足身体对物质的需要又能满足能量需要的饮食结构。
合理膳食的原则
1.食物中各类营养物质的种类要全面,比例要适当;
2.每天早中晚三餐的热量分配要合理,全天的热量要适当;早餐占30% 中餐占40% 晚餐占30%,(既要补充上午的热量消耗,又要为下午学习和活动作热量储备,因此午餐的热量和油脂量应该是三餐中最高的!)3.饮食要粗细搭配,食物品种要多样化。不吃早餐的危害:
1.身体处于半饥饿状态,容易出现头晕、心慌、乏力、易倦、耳鸣、眼花„„ 2.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 3.长期会影响身体健康。挑食偏食的危害:
1.长期挑食、偏食,单吃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就会造成体内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而不能保持身体健康。
暴饮暴食的危害:
1.一次进食过多,消化液供应就不能满足需要,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和消化腺分泌功能异常,而导致消化不良。
2.严重的会引起急性肠胃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扩张,肠梗阻等疾病。3.大量饮酒刺激胃粘膜,对胃溃疡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会造成胃出血或胃穿孔而危及生命。4.过量饮酒会危害大脑细胞和生殖细胞。尤其是青春期的中学生要有良好饮食习惯。
关注食品安全: 1.许多饮料中都含有防腐剂、香精或人造色素等,并且由于糖份含量多而热量很高,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2.经常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一些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生吃的瓜果和蔬菜要洗净,避免农药中毒。
3.选择包装食品时,要注意识别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等。
4.少吃时间过长的剩饭、剩菜,防止细菌性中毒。不吃没有卫生保证的生食。不吃街头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等食品。少吃油炸、烟熏和烧烤等食品。
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1.胸腔中部,两肺之间,偏左下方 2.主要是心肌组织构成(收缩舒张)
3.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
心脏四腔,上房下室(心房 心室)左右不通上下通
房连静 室连动(静脉 动脉)为保血液定向流
房室室动有瓣膜(房室瓣 动脉瓣)
血压: 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收缩压(高压):(90—140)mmHg(12—18.7)kPa 舒张压(低压):(60—90)mmHg(8—12)kPa
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经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变成动脉血?动脉血又是怎么样变成静脉血? 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经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不?为什么? 输血与血型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发现最早的而且与临床医学有重要关系的一种血型系统。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同型输血)。
人体内的血量相对稳定,对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800—1000ml 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出冷汗 >1200—1500ml 就会发生生命危险。
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大约400ml),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出补充。
因此,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和同胞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想一想:父母的血液一定能输给子女吗? 输血方式:临床上一般采用静脉注射 大面积烧伤患者输血,最好输入血浆。
严重贫血患者,最好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需要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促进止血。只给患者输入所需血液成分的输血方式,叫做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可以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和疗效,而且不会增加心脏负担。(因为不输入患者不需要的成分)
因献血、输血或注射血液制品而被感染的疾病主要有:乙肝、艾滋病等。主要原因是血液传播等。
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关键之一在于防止因献血、输血等而传播这类疾病。
消化吸收
什么是消化:
使分子比较大、结构复杂的物质转变为简单的易溶于水的物质。消化包括哪两个方面: 1物理消化 2化学性消化
观察: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 指导:
–
1、注意区分消化道和消化腺的概念
–
2、弄清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关系 –
3、消化道从上至下由哪些器官组成? –
4、消化腺有哪些器官?
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糖类 麦芽糖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吸收:
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观察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
观察: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过程示意图 思考:
–
1、三大营养物质分别在哪些器官能被消化? –
2、三大营养物质最终被消化成什么?
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 结构特点:(1)小肠很长,约5-6米长
(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内表面积(3)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4)小肠的消化液的量最多(胰液、肠液、胆汁)(5)小肠的消化液的种类最多
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
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进入肺部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吸气:
当肋间肌收缩时,肋骨上升,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体积变大,导致吸气 呼气:
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下降,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体积缩小,导致呼气 胸廓体积变化导致呼吸!!
变大 吸气 缩小 呼气
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原因: 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
循环系统 血液 RBC 红细胞
数量最多,双面凹形圆饼状细胞
成熟的RBC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都叫贫血。WBC 白细胞
数量最少的 有细胞核
WBC穿过毛细血管壁,通过变形运动吞噬细菌。测量值偏高,说明体内有炎症
白血病是人类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常被人们称作血癌。人体的造血细胞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癌变”,造成大量白细胞的幼稚细胞广泛而没有控制的增殖,出现于骨髓及其它组织器官中并进入周围的血液,就形成了白血病。病人表现出贫血、发热、出血、感染等症状,有的病人会出现淋巴结、肝、脾肿大、胸骨压痛等症状。PLT 血小板
最小的血细胞 无细胞核 形状不规则 血栓
血友病是一种先天性血液凝固异常的出血疾病,原因是血液中缺乏某一种“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一群在血液中可以帮助血液凝固的蛋白质,主要有十三种。如果缺乏其中某一种凝血因子,血液就不容易凝固。
血友病患者受伤时出血的速度并不会比正常人快,但有血液不容易凝固的问题,皮肤表皮的小割伤,并不至于发生严重问题,但如果是深部割伤时,就可能会产生出血不止的情况。血友病不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男性,以目前医疗技术无法治愈,必须终生输注凝血因子治疗。
血液
抽血或输液时,为什么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困扎起来?你知道刺入的是什么血管?
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流动。血管由于血液较多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的刺入。针刺入的是静脉(青筋)。
第五篇:一模网络阅卷总结
潍坊一模作文阅卷分析
一、立意概述
本次作文的立意非常丰富,但学生写作时把流星和星星两者结合起来并列立意的较少(大多拟写关系型的题目,如一瞬与永恒),大多还是侧重一方,兼及另一方的占绝大多数,分别拟题,较准确的把握住材料的立意,如做颗流星闪耀人生、活出精彩、追求绚烂;平凡亦伟大、平凡中的永恒、做好自己;关注生活中的普通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借我一双慧眼、平凡也是一种美。
二、典型问题
(1)辩证分析逻辑不严密,表述不准确,如拒绝平凡(把平凡等同于平庸);拒绝平淡;短暂的总是美好的、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有的观点偏激,如流星没价值、平凡中的美才是真正的美等。
(2)审题偏离,与材料内容及含义无关:谈平等、谈坚守、谈梦想、谈细节、谈创造,物以稀为贵、人生若只初相见、抓住机遇、守住本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走别人不曾走过的路、虚荣心在作怪、总是被忽略却总是坚强
(3)议论文拟题观点性不强,如片刻的辉煌、瞬间的绚烂;有的拟题不知所以然,如,生命
(4)结构混乱,议论文缺分论点,或分论点表达逻辑错误;分段不合理,两个或一个事例占文章的600字左右,内容不丰富。议论文叙述过多,入题过慢;记叙文议论过长等。
(5)书写整体差些,如字太小、练笔、歪斜;标点混乱,一逗到底,英式标点,句首句号等;笔太细,字迹很浅。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审题训练指导。新材料作文可写的角度有多个,每个角度也可确立多个立意,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立意,学会选择符合题意又不与大多学生雷同的立意。
2.加强材料变通训练。从阅卷的情况看,很多同学的作文在符合题意和偏离题意之间游离,这主要是学生虽然在备考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素材,记忆了不少精彩语段,这些素材和语段与题意也相关联,但又不甚契合;虽然语言华丽,但观点并不鲜明。若是稍会变通,就能契合题意了。
3.进一步强化文体意识。加化议论文写作夹叙夹议能力的培养,避免材料叙述过于冗长;加强记叙文中叙述能力的培养,让故事更加曲折,避免平铺直叙。
4.进一步拓宽材料积累的渠道。优秀的作文,不仅有深刻的观点,优美的语言,还往往体现出学生深厚的文学素养,有时候,一句恰当的名言,一首给人哲思的小诗,都会为文章增色不少。所以,考前仍然要加强阅读,强化积累,一直抓到高考,绝对不能放松。精选标准美文或文段,熟练背诵,增强语言感受力,提高准确表达的能力。
5.加强作文细节指导面批。如拟题、列纲、首段、事例的切入分析,倒数第二段、末段,很多同学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想法。泛泛地讲对一些同学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但是面批一次,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6.做好面子工程。一是要加强书写指导,字的大小,在方格中的位置,笔迹的轻重都可能成为影响得分的要素。二是学会分段,错落有致的段落让卷面更美观。三是正确规范运用标点。四是关键位置不能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