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备战2014陕西公务员面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炙热的412考试已经过去,经过激烈的笔试考场的角逐,恭喜各位已经进入到省考的面试环节,留下来能够成功上岸的不仅仅是幸运儿,更多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离公务员也就一步之遥。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最后的这个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随时都有可能翻盘,也可能被别人翻盘,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考试。
笔试的PK主要是知识和写作能力的竞争,而面试则是更直观的考察考生的真实情况,不仅仅考察知识,更多的是对于人品和应变能力的考察,考生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以下是中公教育专家给广大考生的一些备考策略。
首先需要了解面试形式。很多考生都是应届毕业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面试场景,或者很多人之前参加的都是企业的面试,公务员面试跟企业面试有很明确的区别,主要在于非常规范。各位考生一定要首先了解陕西省考面试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去复习。陕西省考历年来都是10分钟,三道题目,其中以考察综合分析能力为主,所以考生在备考中要注意侧重点,综合分析能力是重点,其他的几种能力也要复习到。
其次需要补充理论知识。考生需要了解面试中具体题目考察的方向,和具体答题的应对方法。面试其实就是一个小申论,需要考生展现出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答题思路,因此在备考中考生不管是通过自己的学习还是通过专业的培训,一定需要把这部分理论知识补齐,诸如综合分析能力、应急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否则考试中答题一定是毫无章法的,也一定吸引不了考官,从而拿不到高分。
再次需要进行模拟练习。众所周知,面试其实就是一个高压测试,在高压之下,考生往往会紧张的不知所措,熟悉的内容都很难完全发挥出来,更遑论一些不知熟悉的内容,因此在考前必须要进行专业的模拟练习,通过练习来缓解这样的紧张情绪,做到正常或者超长发挥。
最后需要外在的准备。这里外在的准备主要是衣服和形象的准备,公务员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因此在面试的时候切勿随便穿衣,不修边幅。这里我们提醒广大的考生一定要重视,一般而言都需要穿着正装。在形象方面,男士的头发不能太长,颜色不能过于鲜艳和多样化,脸部最好不要留胡须。女士的头发需要扎起来或者盘起来,颜色也不能过于鲜艳和多样化,不需要浓妆艳抹,但是可以化淡妆或者生活妆。
最后的阶段竞争会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所以要想取得胜利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有时间有机会一定要参加专业的培训,这样成功的几率才会增大很多,也才能够一举成功。
第二篇:如何备战公务员面试
如何备战公务员面试
马亮
面试是公务员考试的关键环节之一。面试在考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笔试过程中分数排名不是太靠前的同学如何翻盘,面试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那么该如何“修炼”,才能取得公务员面试这一“真经”呢?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
通过笔试,面试的准备不可少,只有多多益善。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考生在得知进入面试名单后,应该购买有关面试的书籍来阅读学习。书不在多,一本则行,当然要选择质量高的。一定要吃透这本书,学到其精华。
面试的练习
要想面试取胜,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真诚大方的应对态度、中肯灵活的回答是缺一不可的。这些方面也可以通过平时替代的方式训练,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或着当成一次精彩的演出进行排演。或着寻找一位已通过公务员面试的朋友,者找专业的人员模拟训练。学习面试经历,模拟面试考场,这些方式不仅有趣而且有益。其实都是一场小而精彩的预演。
摈弃恐惧,天生我才必有用
面试时,首先要摈除面试恐惧心理,排除“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心理痼疾。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如果疑神疑鬼,瞻前顾后,未进考场气先虚,则已输大半。其实,公务员考试日益走向规范化。面试考官除少数来自招考单位外,多半是临时抽签组成的。面试的透明度、公正性已日益增强。考生不必听信流言,更不可生出歪念,自毁前程。要相信“走后门”可能不再是一个流行的词了,真才实学才是正道!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有幸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的话,尚不可就此偃旗息鼓。只有比竞争对手更了解面试,才可能胜对手一筹。在短短的面试路程中,只有精心准备,才能深深体会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相信一场面试,让你学会很多。
第三篇: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面试时事政治
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面试时事政治
高考改革应该淡化高考的指挥棒地位
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顾明远在参加第九届亚洲比较教育学会年会上表示,全国执行高考新方案,2017年英语将不再参加统一高考,一时引发议论纷纷。需要指出的是,顾明远先生是前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他所表达的内容,并不是来自官方的信息,而只是民间(或者说更多接触到官方信息的民间)的看法,其所说的,与此前其他一些专家表达的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基本上传递了高考改革的思路——即减少科目、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多次考。
目前的高考改革思路,还主要集中在科目改革、计分方式调整上,并没有触及高考改革的实质。这可能无法解决当前存在的应试教育问题,还可能出现新问题。有不少专家和社会舆论把英语不在统一时间考试,称为退出高考,这是不负责任的解读。退出高考的说法完全错误,即使这样实行,不放在统一时间考,高考英语还是要考。而社会化考试,从目前的情况看,只是形式上的,而非实质上的。英语不在统一时间高考,不论是计最高的成绩进总分录取,还是计等级由各校提出等级要求,都没有做到社会化考试,让英语回归本质,也无法减轻学生的负担。计最好一次成绩进总分投档,是从以前一考定终身转变为多考定终身;而高考英语计等级,高校在录取时提出英语等级要求,也不可能如大家想象,就降低了高 考英语的地位,在集中录取制度框架下,教育部门要按一定的规则集中投档,如果一本院校都提出英语等级要求为A,那些英语为B的学生就无缘一本了,而这些学 生以前还可以通过其他科目把英语分数拉上去。仔细分析,会发现这种改革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出现更严重的应试倾向,薄弱学校不重视不计分数的科目(因 为各地会以计分科目分数划一本线)、农村学生进名校更难(英语等级低)等等。
很显然,问题出在集中录取制度上。我国高考制度最主要的问题,不是考试,而是录取——用高考成绩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由教育考试部门制定统一的投档、录取规则投档,把所有学生纳入一个评价体系,但回顾过去10多年的高考改革,对集中录取制度改革甚少,总是在科目改革上做文章。
真正的社会化考试,应该是学校自主认可考试成绩,学生自由报考。进一步说,只有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才有考试社会化的可能。
包括顾会长在内的很多专家,还把高考视为指挥棒,希望改革高考制度,对基础教育起到更好的指挥棒作用。不得不说,这种指挥棒思路,对高考改革是很危险的。高考改革的核心,应该是淡化高考指挥棒作用,把考试的地位从以前主导中学教学、大学招生,转变为为中学教学评价和大学招生服务。这就要求实行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高校自主招生,如果能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各校自主提出对申请学生的学科和成绩要求,也就是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为中学开展多元教育,拓宽了空间。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设想的高考改革,都不涉及或很少涉及打破集中录取制度,都继续把高考作为指挥棒,并不想撼动指挥棒的地 位。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到要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这就要求打破“教招考一体化”的格局,彻底治理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教育,做到教招考分离——中学按照自己的育人目标,自主教学,大学按照自己的培养目标,自主招生,考试则完全社会化,由学校自主认可、学生自 主参加。只有如此,我国基础教育才能从教招考一体化中走出来。可以说,国家层面已经看到问题所在,也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可是具体落实却发生了偏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到的减少科目、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多次考等改革,都要和考试招生分离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改革的效果。
认定公考作弊,不能只靠“技术”来判定
雷同试卷是否属于作弊,只有公开更多的信息,并且经过公开的质证,才能最大限度消除可能存在的争议,防止原本正当的技术认定被滥用。
据新京报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考试成绩公布后,一则题为《广西公务员考试发现雷同试卷 是作弊还是被误伤》的网帖在多个网站传播。网帖称有多名考生对被雷同试卷甄别技术判“违纪”不服,认为被“误伤”。对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回应 称“对考生违纪的判断不存在‘误伤’”。在人事考试院眼里,这一雷同试卷甄别系统非常权威,具有可靠的科学依据。但被处理的考生对此并不认同,因此提出了异议。对于考生的异议,组织考试的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回应非常坚决,表示不存在“误伤”。
判断是否“误伤”,抑或考生是否存在作弊行为,不能光听一面之词,最科学可靠的方式是凭证据说话。显然,要证明考生存在作弊行为,举证责任在考试组 织者一方。从现有的情况看,人事考试院提供的证据只有雷同试卷甄别系统作出的技术认定。这一认定是否足以证明考生存在作弊行为?还需要从雷同试卷甄别认定 的法律性质入手。
我国现有法律并未对雷同试卷甄别认定的法律性质作出过明确的规定,但从其特征来看,可以参照司法鉴定结论来处理。因为两者都是由有资质的机构经过专业的鉴定而得出的结论。
鉴定是一种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主观认识活动,鉴定结论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直接反映,其所得出的判断结果,也只是一种拟制事实,它并不具有当然的证据 力。也就是说,鉴定结论具有特殊的客观真实性,也包含着失真的可能性。就以普遍使用、已经十分成熟的DNA鉴定技术来说,它也不能得出百分之百确定的结 论。而在诉讼实践中,因为有其他证据而鉴定结论不被采信的情况也是时常可见。正因此,在将鉴定结论作为证据认定事实时,必须经过当事人的质证,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后才能最终采信,这是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原则的体现。具体到考生是否作弊,人事考试院也应当提供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违法违纪行为的存在,而不是强调技术认定结果的权威性。
考生是否作弊,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比如判定试卷雷同的技术依据和方法是什么,所涉考生的分布情况及其所在考场的监控录像,是两两作弊还是集团 作弊,甚至作弊的可能方式是什么,构不构成刑事犯罪等等,只有公开更多的信息,并且经过公开的质证,才能最大限度消除可能存在的争议,防止原本正当的技术 认定被滥用。
可能有人会认为,如此操作会大大增加成本,极不经济。但是有权利,就必须有救济,人社部门不能当自己的法官,一锤定音,不给考生申辩的机会,何况这 样的机会是关系到考生一生命运的。因此,对考生异议的积极回应,启动质证程序,是保证考试招录程序公正公平的必然要求,即使多付出点成本也是值得的。
被“冒名顶替”她的损失谁来赔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湖南发生了一起“冒名顶替”事件。在事主曾巧娟办理社保之时,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在几年前被人盗用,盗用者聂小力通过盗用姓名,伪造学历档案,冒名顶替了原本属于她的工作。
意外发现被冒名顶替,并“要”回工作,于曾巧娟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本应属于她的工作“迟到”三年,她的损失谁来赔?谁又该为冒名事件负责?有三个责任主体值得追问。
首先是用人单位。公务员系统或事业编制的人事制度,客观上要求对聘用人员的身份信息承担审核责任,包括对提交者真实身份的核查程序。本事件中,除了性别以外没有太多相同之处的两个人混淆,用人单位竟未能觉察纠错,应承担过失行政责任。
其次是“办事人”贺祖信的法律责任。贺时任该县财政局领导,正是他直接导致曾的身份被“挪用”至自己内侄女身上。不论他是否曾收受委托人的“开编 费”,单从党纪、政纪角度讲,他都将无法免责。如果确有贺祖信以各种名目收受非法费用的证据,那么,斡旋受贿罪的罪名也可能无法避免。
最后是冒名顶替者。本案与十几年前轰动一时的“齐玉苓案”有很多相似之处,齐玉苓也是被人以冒名顶替的形式,取代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该案的判决 依据为《宪法》所规定的“受教育权”。不过,事后很多学者认为,宪法司法化并不符合国情法治。所以,在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废止了当年对该案的批复,这也就间接否认了在“冒名顶替”案件中直接适用宪法规定的可能性。那么,本案适用法律基础就应是《侵权责任法》所规定的姓名权。冒名顶替者应被认定为侵权行为,需承担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在内的民事责任。侵害姓名权的责任在恢复原状的前提下,应强调精神损害赔偿和经济利益赔偿,只有让侵权人得不偿失,才可能杜绝这种侵权行为的再次发生。
少年为何怕长跑?
从今年开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将有大调整,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今后统一测试长跑。按以前的测试标准,怕长跑的完全可以选测其他项目,可新标准的推行让测试项目由原来二选一的单选题变成了别无选择的必选题。无疑,长跑将成为不少大、中学生不可逃避的拦路虎。
既然非跑不可,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测试前来个“恶补”行不行?恐怕不行。我上学时最怕长跑;参加工作后,更是不爱跑。没想到一个月前,晋升警衔 需进行的3个体能测试项目,其中一项就是1000米长跑,因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费劲不说,大腿连着疼了好几天。让我羡慕不已的是,有不少同事长年坚持 长跑的,一点都不费劲。
前段时间,每天晚饭后,都会看见一个男生由家长陪练投掷实心球,一打听,是要参加中考体育加试,抓时间“恶补”呢。像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也投不多 远,急得直跺脚。常言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无论哪个体育项目,要想取得好成绩,根本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拿出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力。
其实长跑并不难,更没有多可怕,“敢”字当先,知难而进,定能越跑越轻松。
干部出差 吃住多少钱不超标?
本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在其官网上发布了《本级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其中第12条和第17条规定,自治区各单位工作人员出差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依照财政部制定的分地区标准执行。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梳理中发现,这份“标准表”在多地财政厅官网上“露脸”。省部级干部住宿费限额标准统一为800元每人每天,各地之间没有差异。厅局级干部标准介于450元至500元之间,其他人员的住宿标准则从310元到350元不等。
而在伙食补助费标准方面,除西藏、青海和新疆地区定为120元每人每天之外,其他各地标准为100元。公布
多个省份公布干部差旅食宿标准 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财政部按照分地区、分级别、分项目的原则制定差旅费标准,并根据市场价格及消费水平等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在那次出台的新规中,就舆论普遍关心的住宿费和餐费,财政部并未确定具体的数额,而是明确由各省财政厅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消费水平等因素,提出所在地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标准报财政部,经财政部统筹研究提出意见反馈地方审核确认后,由财政部统一发布作为中央单位工作人员到相关地区出 差的费用限额标准。
据北青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广西、上海、安徽、山东、贵州和四川等地财政厅参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均在官网上公布了这份差旅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标准表。分析
在北京吃青菜和在拉萨不是一个概念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各个地方实际情况不一样,肯定会有一些差异。以住房为例,一线二线三线地区的物价水平和生活水准不一样,标准自然会不同。”
刘尚希表示,“差旅费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比如在北京吃青菜和在拉萨吃青菜不是一个概念,青菜运送到拉萨地区还需要考虑运费成本。”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体现不同级别官员在待遇上的差异,在住宿费用上设立不同的标准“还是必要的”。“但是差别不宜过大,对于级别稍高的官员而言,保证三星级的酒店标房就足够了,在住宿费用上超出的部分应由公务人员自己承担。”本版文/本报记者 桂田田制图/沙楠 部级干部 火车
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商务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 轮船 一等舱 飞机 头等舱 司局级干部 火车 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一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 轮船 二等舱 飞机 经济舱 其他人员 火车
硬席(硬座、硬卧),高铁/动车二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二等软座 轮船 三等舱 飞机 经济舱 部级干部 800 房型:普通套间 单位:元 司局级干部
北京、上海、深圳、海南、西藏、青海 500 大连、江苏、浙江、厦门、青岛、广东 490 山西、福建、山东、河南、湖北、重庆、云南、新疆 480 广西、江西、四川、贵州、甘肃、宁夏 470 内蒙古、安徽、陕西 460 天津、河北、吉林、黑龙江、宁波、湖南 450 房型:单间或标准间 单位:元 其他人员 北京、上海、深圳、海南、西藏、青海 350 大连、江苏、浙江、厦门、青岛、广东、新疆 340 广西、辽宁、宁波、福建、山东、河南、湖南、重庆、云南、甘肃、宁夏 330 天津、内蒙古、江西、湖北、四川、贵州、陕西 320 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 310 伙食补助
西藏、青海、新疆 120 其他省份 100 每人每天 单位:元 市内交通费
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包干 80 单位:元
第四篇:备战2014年乡镇公务员面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第一问:你的业余时间用来干什么?
各位考生,你的业余时间是在追剧,还是在玩游戏,又或是在睡觉?原来看过这样一句话——“伟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业余的8个小时”,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就是由真正属于你的那8个小时确定的,因为正式的上班或上学时间大家基本都在努力,而业余时间就不能保证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各位考生,大家一定要用好自己业余的8个小时,多看一些新闻类或是有营养的节目,让自己的素材储备、思想觉悟都更符合一个公务人员的要求。业余时间,大家可以看看“新闻1+1”“头脑风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报道”“社刊评论”等等,这样你在答题时一定有话可说,并且答出不一样的东西。
第二问:你是一个自信而谦逊的人吗?
很多考生都想知道面试考官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人,德才兼备?通过几道题目的回答,根本就没法确定你的能力如何,亦或是你的品德怎样。在短短的二十分钟,你要如何表现呢,首先,你一定得是自信的。自信的女人最漂亮,自信的男人最令人信服,自信就是一个人说话办事有底气,所以,你一定要通过你的步伐、你的谈吐、你的一举一动都体现出你的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自信与从容。其次,你一定得是谦逊的。自信与自负只有一步之隔,如果没有谦逊给你保驾护航,那自信将丧失所有它带给你的裨益,毕竟,各位考官对于你都是长者、前辈,所以,你的一字一句都要透着谦逊,一笑一颦都要显出胸襟。
第三问:你有自己的面试复习计划吗?
俗话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很多考生在备考笔试时都做了相当长时间的准备工作,那面试呢,也需要有自己的面试复习计划吗?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面试跟笔试是完全不同的,相对于面试,考生对笔试的适应性更强,因为大家前半辈子都在笔试。但面试就不同了,你必须具有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能力,具有对一些社会现象发表观点的能力,具有在高压状态下娓娓而谈的能力,这是需要练习的,而且通过练习是一定能得到改善的,因为我们已经改变了一个又一个怀揣公考梦的考生。
第五篇:2014陕西公务员面试题型全面解析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陕西公务员面试题型全面解析
1、综合分析题型
综合分析类题目在陕西公务员考试面试中所占比重很大大,一套题目中至少有一题是综合分析,2012年该类题型在党群系统面试题中有的甚至出现了3道都是综合分析题的情况。陕西省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题主要包括以下题型:
第一,社会现象类。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综合分析题的主要侧重点就是热点现象类,到了2012年这种趋势并没有减退,其中涉及到了落户公厕、天价对账单、机场改名、下跪执法、道德银行等内容。
第二,公共政策类。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中涉及到的公共政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家统一发放的政策,例如火车票实名制,也涉及到了很多地方的政策,例如校长实名推荐制、取消三好学生制度、《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等内容。
第三,哲理类。如果说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哲理类综合分析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话,那么2012年的陕西省公务员,哲理类题目已经唱起了主角,其中更是以名言警句类尤为突出,即使是演讲题目中也加入了哲理题的成分。
【真题展示】
例如:近日,一则消息在教育界引起轰动:调查显示,近几年全国在校大学生自动退学率已近3%,每年退学人数近50万。记者获悉,近年来,在多所高校,的确有不少学生选择“重启人生”自动退学,其中不少人选择赴国外留学;也有一些学生参加复读,希望重新考入理想高校、选择适合的专业,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希望能成为“比尔盖茨、乔布斯”,对此现象,你怎么看?[2012.6.29]
2、组织管理题型
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已经很少见到组织管理题的身影了,只有监狱系统、商洛行政、榆林行政中各考了一道组织管理题,相对比较简单。对于组织管理,各位考生最重要的便是联系日常实际工作,千万不可模式化,对于任何题目都是指定计划、准备、实施、总结,这样泛泛而谈的答案是一定不会拿到高分的,更重要的是从这些共性的因素中寻找每到题目的个性化,例如同样是宣传活动,针对市民宣传和村民宣传我们所采取的方式必然不同。
【真题展示】
例如:假如有一个图书馆,无门无墙,无监控,你作为图书馆长怎样保证图书的安全和
读者有序借阅? [2012.6.19]
3、人际关系题型
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出现的人际关系题目相对较少,而且大多数是与情景应变或者综合分析相结合,主要考察对待人际冲突时的态度和做法。这种题型的作答考生只需记住绝对离不开现实生活,一切都要从生活的角度考虑,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时,多问自己一个“可不可以”,也就是如果将你的对策放在生活中是否能够运用,如果不能,那显而易见,我们的答案就是不可行的。
【真题展示】
例如:作为企业的一名销售经理,最近三年你的业绩都非常出色,上级预备提拔你,但是受到其他部门经理的不满,于是预案被搁置,这种情况你怎么办?[2012.6.21]
4、情境应变题型
相对于组织管理题型和人际关系题型,情境应变题型在2012年的陕西省公务员面试中出现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多数是设置一个身份后,根据身份来解决问题,其中还结合了人际关系和组织管理题型,考察的侧重点在于在特定的身份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真题展示】
例如:假如你是车管所负责人,交通管理局规定货运车辆必须要安装某仪器,并配合收费站进行严格检查,但现在有群众反映,有的车辆没安装该仪器,通过收费站时也通过了检查,现媒体就此事对你采访,请问你如何向媒体解释?[2012.6.24]
例如:崔永元公益基金培训100名乡村教师。为此,省教育厅回复: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崔永元骂斥政府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记者听闻此事来采访,教育厅派你去解释,你怎么办?[2012.6.24]
5、自我认知题型
2008年的陕西省公务员出现了自我认知题型,此后的三年自我认知题型都没有再出现过,到了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面试又再次出现了自我认知题型,同时这类题型也经过了一番包装,与哲理类的综合分析和社会现象类的综合分析紧密的结合了起来,不仅仅是单纯的直接考察形式,而是变成了灵活多样的间接考察形式。同时,考察的重点也放在了对考生某一方面的品质上,而不是广泛的考察考生的整体素质。
【真题展示】
例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解决“无
米之炊”的经历。[2012.6.19]
6、言语表达题型
如果说自我认知题型在陕西省公务员的历史上还有过昙花一现的经历,那么言语表达题就算得上是陕西省公务员的稀客了。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面试不仅仅开始出现言语表达题,而且所占比例也超过了人际关系、情景应变和组织管理,仅次于综合分析和自我认知。出现的形式是命题式演讲的形式,涉及到省情省貌、经济建设、哲理等一系列方面。
【真题展示】
例如:2012年5月29日中午,杭州长运司机吴斌驾驶大客车行驶于沪宜高速,途中被一个来历不明的金属片砸碎前窗玻璃后刺入腹部至肝脏破裂,他强忍疼痛将车停稳,并提醒车内24名乘客安全疏散和报警。后被送往无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抢救。2012年6月1日凌晨3点45分,因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8岁。他的先进事迹得到广泛流传,并被人们称为杭州最美司机。请根据材料以“平凡凝聚伟大”为题做一段演讲。[2012.6.24]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每天早上太阳升起来的时候,羚羊都知道自己必须要比跑的最快的狮子要快,否则就会被吃掉;而狮子也知道,自己必须要跑的比最慢的羚羊要快,否则就会被饿死。中公教育专家告诉各位考生,不管你们是狮子还是羚羊,不管你们是强者还是弱者,都要记得,只要太阳升起来,我们要就要保持奔跑的状态,“惟其事事,有备则无患”,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筑成万仞高山。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平时备考要注意技巧,加强实战演练,锻炼心理素质,软功硬功一起发力,定能取得优异成绩.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sa.off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