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管理学问答题
问答题:
1.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
答:(1)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2)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3)政府职能的系统性
特点;(4)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5)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
2.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答:① 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② 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
济平衡发展的职能;③ 直接产生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的不足的职能;④ 管理国
有资产的职能。
3.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外部性问题;(2)市场垄断和专制的强制性特点;(3)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点;
(4)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5)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
4.政府干预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1)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2)政府干预经济仅
界定在幕布和防止市场失效的范围;(3)政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4)发展中
国政府一般对市场的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5.简述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
答:(1)意识形态职能;(2)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3)发展文学艺术和体育卫生
职能;(4)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职能;(5)清除那些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有害的文化产品的职能。
第二篇:行政管理学问答题总结
二、简答
1、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职能四项。这些职能集中体现了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整体作用以及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范围。
(1)政治职能。这是维护国家统治的基本职能,核心在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它包括专政和民主两个职能方面。专政职能表现为政府承担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和反社会分子,保障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的职责。民主职能表现为政府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指政府管理和组织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我国经济职能主要有两类: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由于市场经济机制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所以需要由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国民经济总体结构的合理性,维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国家拥有的国有资产规模较大,需要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全部国有资产的所有权,重点管理国家投入各类企业的国有资产,负责拟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制度,并对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检查,但不是直接管理企业。(3)文化职能。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管理,是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必须的。
(4)社会职能。主要指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搞好社会保障、搞好诸如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城市规划、旅游娱乐,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福利,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等。
2、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1)行政职能扩大。“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拓展。伴随行政职能扩展,政府活动也必然随之增加。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市场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这种相互关系对商业法与契约关系产生了需求,后者又要求建立司法与行政制度。这都使政府活动的加强成为必须。近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政府迅速膨胀。(2)政治职能中的暴力职能相对减弱,保持社会稳定的调节职能趋于加强。后者表现为,政府通过与各种利益集团,社会力量之间的妥协来达到平衡;通过对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与改革来适应经济基础及生产力的发展,保持现实和未来发展平衡等。
(3)政府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强化与行政职能社会化同步进行。为确保行政管理活动顺利进行和经济活动相对稳定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行政改革中把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放在优先地位。同时,推行大规模民营化计划,把原由政府管理的企业和公共服务事业推向市场与社会,以缩小政府规模,减轻财政负担。政府通过宏观协调,将一部分职能交还给社会,由社会组织替代政府直接管理,实现社会职能社会化,这是政府职能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向。
3、行政组织的特点和类型
行政组织的特性:(1)政治性与社会性。政治性是统治阶级维护本阶级利益、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工具。与其他各种政治组织、军事组织不同,行政组织承担了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它必须服务于社会,施益于社会公众。这又使行政组织具有社会性的一面,是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2)法制性与权威性。行政组织的设立、变更或撤销均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以及程序进行;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管理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这是行政组织的法制性特点。另一方面,行政组织是依法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的机构,它以国家法律、权利为后盾,对各社会组织和公民以及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施加影响,因而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权威性。(3)系统性和动态性。行政组织是按一定的序列和等级组建起来的规模庞大、结构严密的社会系统。这个严密的组织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而变化,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行政组织的类型:(1)领导机构。领导机构的只能是对重大行政管理问题进行决策,并指挥督导决策的实施。(2)执行机构。它是在领导机构的领导下分管专门行政事务的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领导机构的方针、政策和决策方案,具有执行性、专业性、局部性的特点。(3)监督机构。是对各种行政机构及其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执法性机构。(4)咨询机构。即智囊团或参谋机构。由专家学者和有实际经验的政府官员组成,专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决策方案。(5)信息机构。它负责信息的搜集、加工、传递、贮存,是为领导机构和各部门提供信息、沟通情况的服务机构。(6)辅助机构。指为协助领导工作而设置,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设置于政府内部的办公厅,承担参与政务,处理事务,搞好服务的职能,具有综合性、执行性、服务性等特点。二是协助首长处理专门或特别事务的办公机构。(7)派出机构。是一级政府按管辖区域授权委派的代表机构。
4、行政组织的结构
行政组织结构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1)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其特点是上级直接领导下级,行政指挥和命令按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传达和贯彻。它具有事权集中、权责明确、指挥统一、便于控制等优点。其缺点是组织内没有专业化的管理分工,各级行政首长管理过多、责重事繁,容易顾此失彼。(2)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即职能式结构,是横向分工的行政组织职能制,亦即同级机关和每级机关内部各部门间的组合方式。横向结构的特点是各级领导人设有由其直接管理的职能机构,分工精细,能减轻首长的负担,有利于专业化。缺点是事权分散,容易扯皮和推诿的现象。(3)行政组织纵向、横向结构的统一。单纯纵向、横向型结构各有优缺点,一般把二者结合,形成网络型直线职能式结构。特点是领导者的统一指挥同职能专业部门结合,吸收直线式和职能式结构的优点,扬弃部分缺点,使其互相补充,制约,是前两种结构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每级政府的中间层次繁多,组织内“官”多“兵”少;横向部门分工不合理,一方面机构重叠,另一方面监督部门,参谋咨询及信息反馈部门又相对薄弱。
5、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
这种演变大致分三个时期,形成三种理论。
(1)古典组织理论:①科学管理组织理论(泰勒):把组织成员看做机械性组织中的一部件,主张对他们的生活机能和工作行为进行分解和合成,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组织效率。②行政管理组织理论(法约尔,古立克):研究组织要素和原则,提出来分工协作,权责一致,命令统一,指挥统一,集权与分权适当,秩序,强化纪律,层次与职能协调,保持人员稳定,整体利益,报酬公平,鼓励创新,平等待人和培养集体精神等组织建设的14项原则和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的管理职能论。③科层组织理论(韦伯):主张依法管理,权责一致,分层定级,专业分工,竞考录用人员,以职定薪等,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理想型”的组织。④古典组织理论的特点:从制度规范的角度研究行政组织,提出了一些具有规范性的组织建设原则。但仅侧重于对组织内部的静态研究,忽视了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动态变化及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等。
(2)新古典组织理论:①人际关系组织理论(梅奥):主张建立一个“和谐有效率”的组织,终须注意组织成员行为,动机的研究,用民主方式管理,激励成员的积极性。②组织平衡理论(巴纳德):重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个体与群体的平衡,认为组织是人群间互相影响关系所组成的系统,组织只有在对有贡献的成员提供满足,确保其贡献与满足平衡时,才能抵消成员对组织的离心力,从而提高组织效率。③决策过程组织理论(西蒙):认为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组织的功能在于提供一个有利于作出合理决策的组织结构。④新古典组织理论的特点:以组织中人问题为中心,以动态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对组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但局限于人和组织的研究,注重社会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忽视组织结构,法规及环境的作用。
(3)现代组织理论:①系统分析组织理论(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组织,认为行政组织是一个“结构的社会技术系统”,由许多分系统组成;组织又是一个有机的开放性系统,是受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影响的生态系统,它在与社会环境的互相作用中建立和维护自身的工作流程,从而保持组织功能与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②权变组织理论(劳伦斯,洛西,伍德沃德):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主张“如果……,那么”这一权变关系,认为组织权变关系依据环境自变数和管理因变数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③柔性组织理论(巴拉密):认为“柔性”这一概念在一个组织内部是指具有参与国际变化,对意外的变化不断地反应,以及适时根据可预期变化的意味结果迅速调整的能力。④现代组织理论的特点:重视从社会整体联系,环境影响,发展变化等方面研究行政组织,为此项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复杂的行政组织,还处在不成熟阶段,有待进一步探索。
(4)西方组织理论发展的特点:从重视组织的制度规范到重视人和组织行为的研究,进而发展到进行宏观,综合研究。
6、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1)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政务官通过选举产生,承担政治责任,任期随着选举的胜负而进退。事务官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产生,不随政党进退,实行职务常任。职务常任制有利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有利于使公务员认真专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但职务常任制也有消极的一面,例如它使一部分公务员不思上进等。
(2)强调政治中立。它是指事务类公务员不参与党派斗争活动,不参加党派竞选,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坚持政治中立有利于公务员以超脱党派斗争的公正态度处理公共事务,保证政府工作的正常秩序。当然,真正的政治中立在现实中难以做到,因为公务员毕竟生活在党派或集团政治的社会环境中,让他们完全摆脱其影响是不可能的。
(3)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这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又一重要原则。事务类公务员的产生都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形式,所谓“凡进必考”。按考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择优录用,排除过去“政党分肥”以党派倾向作为录用依据的弊端,保证录用的公正,克服用人中的不正之风。
(4)实行功绩制原则。以公务员工作实绩和能力作为公务员工资,待遇和级别升迁的依据,这对提高公务员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都起到积极地作用。
(5)强调官风官纪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不少国家还从法律上对此作出规定,以强化公务员队伍良好的职业操守。
7、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三版)(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我国公务员制度要获得健康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事行政制度,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不必要也不应该照搬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政治中立”原则。(2)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根本宗旨。国家公务员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必须在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和政府的政策法令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是我国人事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国家公务员制度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选拔干部必须全面贯彻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干部“四化”的德才兼备原则贯穿于公务员管理过程的始终,遍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方方面面,在录用,考核,奖励,职务任免升降,培训,交流等管理环节特别强调对这一原则的坚持。
(3)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借鉴于中国古代科举制,而我国又须向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学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就能促进和保证人才竞争的健康发展。而人才在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专门技能,创新能力,个性特征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差别性就会在竞争中显露出来,在比较中脱颖而出,这就为择优提供了客观根据和现实的可能。所以,公开,平等是竞争,择优的前提,而择优则是公平,平等条件下通过竞争而达到的目标和结果,是整个人事管理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没有择优,国家公务员队伍就会因为缺乏优良人才而导致素质低下,管理不力。因此,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是人类管理智慧的结晶,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灵魂和标志。
8、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机制(三版)(1)能力开发机制。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目标是造就和培养一支优化,廉洁,精干,高效的国家公务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人力保证。这就决定它必须内在地具有强大的智力开发机制。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必须提出高于其他社会群体的要求,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智力开发机制必须强化。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智力开发机制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重点加强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
(2)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是科学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而对于我国公务员制度更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公务员制度的人才激励机制,首先要完善分配制度。公务员工资要与其劳动支出和岗位职责任务相适应,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相联系,逐步提高工资水平,适当拉开工资差距,使人才激励机制得到物质上的兑现和保证。其次要完善奖励制度。深入开展“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活动。对于依法行政,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的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分别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享受相应的待遇。再次是完善福利制度,使公务员前瞻有望,后顾无忧。
(3)新陈代谢机制。为了保证行政管理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家公务员队伍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同时又必须有进有出,能上能下,保持必要的流动,在流动中保持稳定。国家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编制,职位数额,不能随意增减。因此,国家公务员队伍就必须强化新陈代谢机制,不断地吐故纳新。健全新陈代谢机制,使进出渠道畅通,上下升降有序,公务员队伍就能增强朝气和活力。(4)勤政廉政保障机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根本宗旨。反腐倡廉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国家机关大多数工作人员虽然勤恳工作,清明廉洁,但作为一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尚缺乏坚强有力的勤政廉政的保障机制,以至于不正之风难以克服,腐败现象屡有发生。因此,国家公务员制度勤政廉政保障机制必须强化,反腐斗争必须旗帜鲜明,标本兼治。
9、行政领导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1)行政领导的特点:行政领导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领导活动,它具有一般领导的共同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定属性。主要表现为:
①行政领导发生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在特定的行政环境约束下,为实现行政目标,行政领导者依据法律,对纳入行政活动的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统御,从而保证国家政策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②执行性是行政领导的重要特征。我国行政机关师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因此,行政机关必须对权力机关负责。③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行政领导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政府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使命而建立的组织,政府机关依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法律规定来行使行政权力,实行国家的统治职能。行政机关的使命是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意志。我国行政领导者要讲政治,提高社会主义政治觉悟,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服务者”的态度为人民“行”好“政”。
(2)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为:
①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行政管理本身是复杂的社会系统。为保证系统内行政活动的协调和统一,需要行政领导的统一意志和统一指挥。行政管理既有纵向层次的区别,又有横行领域的划分。形成统一的意志,实施统一指挥,是对所有行政管理的共同要求。
②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过程的战略核心。一般而言,行政领导的过程是推动他人去做,借助他人智慧和力量来表现的,这符合管理的特征。因此,行政领导是由管理性质的社会活动,行政管理过程与行政领导过程是交叉的。“出主意”,“用干部”是行政领导的根本职责。正是这两种领导职责构成有效地行政管理活动,并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过程的始终。
③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由于行政领导有“统领”“引导”的整体管理功能,尤其是行政决策规定了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因而成为行政行为的指南和准则。行政效能由行政决策的效率决定。要保证行政决策的高效能,不仅要提高效率,更要保证行政决策的正确导向。因此,正确认识行政领导的职、权、责,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行政领导制度,掌握并运用科学的行政领导方法,方式和艺术,优化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这些无不对行政管理效能产生决定性影响。
10、根本的行政领导的方法(1)实事求是的方法。
实事求是既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国行政领导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坚持和运用这一方法,必须做到: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只有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从中引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方法。第二,发挥主观能动性。行政领导者必须勤于思索,将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找出事物内部的规律性。第三,坚持用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逐步提高,完善,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群众路线的方法。
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科学地解决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是行政领导者的根本领导方法。
坚持和运用这个方法,必须做到:第一,虚心向群众学习,有事和群众商量,把群众的智慧,经验和意见集中起来,实施正确的行政领导。第二,领导骨干与广大群众结合。行政领导者都必须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领导骨干,依靠他们团结处于中间状态的多数群众,热情帮助少数后进群众。第三,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行政领导必须善于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向群众指明奋斗目标。同时,进行蹲点试验,取得经验指导全局。(3)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原则去分析事物。学会分析矛盾,养成分析矛盾的习惯,是做好行政领导工作的重要保证。
矛盾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行政领导者必须坚持对事物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不同性质以及解决矛盾的不同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凡事从实际出发。因此,因时制宜,防治和反对“一刀切”“一风吹”“一个模式”等简单化做法。第二,全面看问题,学会“弹钢琴”和抓关键。事物内部的各要素及事物之间,都处于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发展状态。行政领导者必须全面地,系统地和发展地思考问题,处理矛盾,防止和反对问题认知片面性。第三,创造条件,做好矛盾的转化工作。必须善于从各方面创造有利条件,是矛盾朝着正确的方向转化。
11、行政领导者个人的素质结构
(1)政治素质。这是社会主义行政领导干部特别要强调的素质。具体内容包括: ①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集中的体现,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②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在社会主义社会,各级领导者都是人民的公仆,要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和方针政策,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尽心尽力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③要有廉洁奉公的政治道德。行政领导者握有权力,由于旧思想影响和社会主义体制不够完善,领导者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自身的修养,弘扬正气,抵制各种诱惑。
(2)知识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式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现代行政领导者既要有较宽的知识面,懂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也要有从事本职工作所必需的业务知识和现代领导与管理知识,成为掌握业务知识与领导知识的“双内行”,从而适应整个知识系统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及其客观要求,做到博与专的统一。
(3)能力素质。能力是知识的发挥和运用。能力素质主要包括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
①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领导者多从事非常规性的面向未来的工作,创新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的素质要求。其具体内容有:洞察力,预见力,决断力,推动力,应变力。
②综合能力的具体要求。综合能力是行政领导者的另一基本能力要素。因为领导工作是“统领各方”的工作,既包括各组织,机构,系统,各种利益和力量,也包括各种知识,信息,情况等。综合能力有以下一些内容:信息获取能力,知识综合能力,利益整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4)心理素质。从个体心理品质角度看,主要包括气质,性格,意志等几个方面。因此,作为一个行政领导者,更应具备这些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
①敢于决断的气质。任何决策都是有时效性要求的。在对客观事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领导者应有不失时机地,勇敢果断地处置问题的热情与气魄。
②竞争开放型性格。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奋力争先。领导者应有敢为天下先,善于争先的品格。领导者要与各种人打交道,要随时处理各种矛盾。这决定了领导者要有开放的心态,宽阔的胸襟,公道正派的作风,团结众人一起去不懈地竞争。
③坚忍不拔的意志。开拓创新就难免受挫折,失败。只有具备不怕挫折与失败而百折不挠的毅力,才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因此,意志坚强是行政领导者必备的条件之一。
12、行政立法的特征(三版)狭义的行政立法行为是行政权作用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就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与相对人所形成的关系结构来说的。与其对应的有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它有别于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和其他行政行为。
(1)行政立法与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的区别在于:①立法权力性质不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发布行政法律规范的活动,其本质是代表国家行使立法权的行政行为。而行政立法行为则是国家行政机关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政权的行政行为。但并非所有行政机关都有权进行行政立法,只有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才能进行行政立法。②立法规范的内容不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与行政立法有其各自的调整范围。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和立法实践,应由国家权力机关立法调整的,通常是有关国家生活重要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行政立法重点是对国家社会经济生活,文化事务实施管理的问题。③立法的效力不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行政法律,其效力仅次于宪法,而高于行政法规和规章,其效力低于法律,且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地方政府的规章同时不得与地方法规相抵触,否则无效。④立法的程序不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行政法律规范必须遵守宪法规定的严格立法程序,比行政立法程序正规,严格,更注重民生;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行为必须遵循特别的制定行政规范的程序,一般较简便,灵活,更注重效率。
(2)行政立法与其他行政行为不同的基本特征,主要是:①行政立法的立法者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和经授权的授权性组织。行政立法职权和权限须由法律特别规定。不是所有的国家行政机关都享有行政立法权。其他行政行为,一般指具体行政行为,所有法定行政机关或经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都有权在其职责权限内实施,无须法律特别规定。②行政立法行为必须在法定权限内进行。行政机关立法是代表国家从事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的特殊行政行为,不仅必须具备法定的职权,而且必须在其法定的权限范围内进行。③行政立法行为的对象具有普遍性,而具体行政行为则富特定性。前者不是针对特定的人和事,后者的对象是特定的,个别的;前者作出的规定,一经发布即对法定范围内的人和事具有普遍约束力,仅为后者提供依据,并非对特定的人和事的具体处理。后者是依据前者的规定对具体人和事作出的处理。④行政立法行为较之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更长的时间效力。行政立法行为的效力具有延续性和无溯及力,它对同一类型的人和事可以反复适用,且只有向后的效力;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通常是一次性的,一经履行或实现即告消灭。⑤行政立法行为须遵循更为正规和严格的程序规则;而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相对较简便灵活,而且两种行为的形式要求不同。⑥行政立法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同还表现在其不可诉性上。行政立法行为不能成为诉讼或诉愿的对象;而对于涉及人身权,财产权方面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争议,可以提前诉讼或申请复议。
13、行政立法的必要性(三版)(1)行政立法是政府“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标志。行政管理的意义,首先它是一种“国家的”管理,所执行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管理活动是一种法律活动或法律管理。现代所谓“法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从行政管理的法律性质出发的,实际是行政法治。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依法治国的本质和内容。行政法治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保证。政府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原则。(2)行政立法是实现民主与法制的统一,法与权的统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的要求。①民主与法制是一致的。民主是法制的基础和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保障,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统一,是我们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为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和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就是要把体现劳动人民共同利益的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和要求上升为国家意志,转化为国家制度和法律,以保证劳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按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它是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等方面的统一,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②民主与权威也是对立的统一,这也在于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推进法与权的统一。各级行政机关的权威,只有在不与宪法和法律及上级法规相抵触的限度内,才是合法的和有约束力的,也就是说,它要遵照构成法律体系的既定规范行事。我国现在诉讼立法就是要解决人民与国家关系问题,亦即法与权的关系问题。行政法既要使国家利益和国家权威获得法律保障,又要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遵守法律。实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是行政立法一项重要的,艰巨的任务。(3)行政立法是进一步加强政权建设、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理顺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的需要。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相应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加快步伐。关键是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是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发展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当前,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行政立法重要的是,要将各种关系制度化。行政立法被提到议事日程,并得到加强,正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政治经济活动和政府工作逐步走上法制轨道的需要。
14、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三版)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性》的规定,行政立法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是:(1)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2)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行政立法权实一种从属性、补充性和执行性的立法权。实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是行政立法一项重要的艰巨的任务。如果说,依照法定程序立法是民主原则的要求,那么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性质所决定的。
(3)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人民的意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现阶段,应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其历史任务。因此,必须坚持民主立法,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听取和考虑利害相关人的意见,建立公开听证,合议制度和专家论证制度,是行政立法具有群众基础和保证立法质量。
(4)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必须尊重客观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情况密切结合起来,依据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的要求,既要积极,又要慎重;既要考虑可能性,又要考虑可行性;恰如其分地掌握立法时机,条件成熟的,应及时制定;未成熟的不能急于求成,片面追求“完备化”。这样才有利于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恰当地确认公民的行政权利,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与公民权益之间,以行政权为核心的国家权利之间的关系。
(5)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原则性是立法工作的本质规定性,是法律的基本目的要求,它是维护法律性质,坚持社会主义立法方向,实现法制统一性的基础。制定社会主义法律有两个基本原则,即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灵活性是指在原则性允许的限度内,根据具体情况,对某些问题作灵活规定。在行政立法工作中严格遵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对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行政管理法律规范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15、行政立法的基本要求(三版)(1)制定行政管理规范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并旨在执行宪法、法律。宪法、法律是较原则的规定,行政法规,规章是宪法、法律的直接延续和具体化,以便于执行。行政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相抵触,行政规章不得与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抵触。否则,是无效的,应予撤销。这表明行政机关的活动是以法律为准绳的。
(2)行政立法不仅应符合法律的字面含义,而且要符合法律的目的。这是国家法律对一切行政活动的要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反映。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和内容。行政法规,规章作为法律的延续和补充,对尚未明朗稳定的具体关系的调整,在立法时就不能拘泥于法律条文的定义而要遵从法律的宗旨和精神实质了。(3)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立法必须在各自的权限内进行。超越法定权限立法不具有合法的效力和约束力。
(4)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和形式。行政立法必须遵循法定程序规则进行,在形式上,必须采取特别规范性文件形式,否则也会失去法律效力和引起法制上的混乱。
(5)坚持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统一。这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对立法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法的稳定性是指一个法律文件一经制定生效,就不能轻率改变。法律作为评判人们行为合法与否的标准,是明确的,肯定的,应当适用于一段较长的时期,不能朝令夕改。但法的稳定性又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法的适应性就是要根据客观发展的需要,从立法上对法律作及时的制定,修改或废止,以适应其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行政管理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广泛,复杂,发展快,变动大,其适应性要求更为严格。
(6)坚持计划性与科学性相结合。行政立法坚持计划性与科学性的原则,集中体现在立法规划的制定上。立法规划期限的确定,尽可能与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一致。行政立法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计划。立法计划的科学性,要求符合客观规律,客观需要,使之切实可行。
16、行政文化的基本构成(三版)(1)行政文化的关系性构成。任何行政关系均由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组合而成,由于主客双方在行政关系中的不同地位,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形态,进而共同构成特定的行政文化。①主体行政文化。主体行政文化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实际拥有和行使行政权力的个体或组织的行政意识。主体行政文化的核心,是对行政权力性质的确认,维护和使用,它直接决定着特定行政文化的本质属性与基本特征,是构成特定行政关系的主导因素。②客体行政文化。客体行政文化是指行政管理过程中,不直接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并作为行政管理对象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行政意识,其核心是对行政主体的行为合理性的评价,其评价标准会因各自利益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客体行政文化在行政文化的构成中,虽不居于主导地位,但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行政文化的发生性构成。行政文化的发生一般经过行政心态,行政意志,行政规范和行政评价等阶段,这些阶段的文化现象为行政文化发生性构成的基本要素。①行政心态。行政心态形成于行政活动的起始阶段,并随行政活动的展开而不断变化。行政心态是人们对具体行政活动所持的情绪、感知方式和态度的总和。行政心态有三个特征:一是产生的自发性,非理性;二是表现的不稳定性;三是影响的潜在性或内在性。②行政意志。行政意志是人们决心达到某种行政活动目的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是行政心态上升至理性的强化结果。行政意志的表现形式有二:行政观念与行政活动中的行为倾向。行政意志的形成,实质上是人作出某一行政行为时,在对错之间、善恶之间、道德与非道德之间实行的选择。因此,行政意志有着强烈的目的性、目标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③行政规范。行政规范作为确定或指导各种行政关系,行政活动的标准和规则,既是行政意志的最集中体现,也是行政意志转化为行政实践后的合理性成果。其表现形式包括成文规范,也包括行为规范或典范。行政规范的主要特性有三:协调性、原则性、控制性。④行政评价。行政评价是特定意识形态下,人们对社会实际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各种行政行为所作的价值判断,以达到存真去伪、扬善抑恶的目的。行政评价一般分为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两种形式。
(3)行政文化的其他构成。依据行政文化中不同类型的行政意识所处位置,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将其作层次性划分。此外,依据不同的文化传统,行政文化还有民族性构成,依据不同的阶级意识形态,可将行政文化的构成作阶级性区分,等等。
17、行政文化的作用(三版)(1)行政文化对内向性行政的作用。内向性行政即行政者对其机关内部事务的管理活动,行政文化对这一行政活动所起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①对行政组织形式的影响。任何具体的行政组织形式都是人们选择的结果,其中不仅客观存在的管理需要,行政条件和资源状况制约着人们的选择。而行政主体对行政方式,组织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认同与否亦决定着这一选择。②对行政观念的影响。行政观念的形成于演变,离不开认识由感性至理性的内在过程,即人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存在及其规律的感知、分析、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道德要求和精神状况始终起着重要作用。③对行政风气的影响。一个国家,一个行政组织或人员,拥有什么样的行政风气,往往受到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制约,以及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影响。(2)行政文化对外向性行政的作用。外向性行政即行政者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行政文化在外向性行政活动中,其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廉洁行政的保障。廉洁行政是社会利益的集中体现,也是行政组织得以有效运作和长期存在的根本所在。行政文化能渗透人心,影响人的道德要求和人生价值观念,起到法治手段难以起的作用。②高效行政的条件。行政效率的有无与高低,关键在于人的思想、精神和作风等主观因素,并非设备、手段和规则等客观物质条件。行政者的高效行政思想,为争取高效行政而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既是以往优秀的行政文化的积极成果,又是现实行政文化对高效行政的有力保障。③民主行政的条件。民主行政具有明显的阶级内容,直接受行政文化的影响,其中除民主观念的影响外,还受道德意识,政治观念和法律思想的制约。行政文化建设是实现民主行政不可或缺的条件。④政治文明的促进。行政文化既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并受政治文明的制约,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构成,对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发生能动作用。
18、行政道德的基本功能(三版)行政道德的功能,是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行政者自身完善和进步所具有的功效和意义,表现在对行政者的规范、约束、教育、调节和激励等方面。(1)行政道德的规范与约束功能。行政道德的规范约束,是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内心信念相互作用的方式,使具体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形成广泛的道德氛围,无形地影响和控制行政者的意识与言行。行政道德的规范与约束不同于法律的约束和制裁,它以人的道德责任心为基础,通过人的荣辱观念,良心和义务的作用而起功效。
(2)行政道德的教育和塑造功能。行政道德通过评价和激励的手段,造成社会舆论而形成政风官德,树立道德榜样以塑造理想人格。行政道德教育规定着行政者道德发展方向,因此,这亦是人的道德素质和精神面貌的塑造过程。(3)行政道德的调节功能。行政道德通过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与纠正,以协调人们的行政关系和活动,是整个行政调节系统中的一个构成。行政道德的调节有一定的强制性,它的强制性是内在的,表现为人的内心命令,舆论的思想压力,以及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内在制约。行政道德调节具有对象的广泛性,手段的多样性,作用的深刻性等特点,是其他调节方式的重要补充。(4)行政道德的激励功能。行政道德能激发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行政个体或组织不断发展,逐步完善,以达到道德追求与行政目标的一致。行政道德的激励功能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外在的道德激励;二是内在的道德激励。这两种激励方式互为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在道德激励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19、财务行政的作用(三版)(1)促进行政机关精兵简政,合理地定编定员。行政经费开支的大小首先和行政机构人员编制有关。我国近年来行政机构膨胀,是不符合行政组织优化原则的。通过压缩行政管理费,可促进政府机关按优化原则和效率原则精简机构,合理定编定员。
(2)促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遵守财经纪律、廉洁奉公。行政费用开支的大小还和费用的使用管理有关。通过财务行政的控制监督职能,对行政机关人员经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支出帐目的审查,以及对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的健全及执行情况的检查,促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坚持发扬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作风,恪尽职守,廉洁奉公。(3)促进行政机关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行政效率。行政经费开支的大小还与其使用效益和工作效率有关。财务行政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和事业计划的衔接,以及对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及工作业绩实行监督检查,正确评价其资金使用效果,促进行政单位加强经济核算,在保证完成事业计划和机关行政任务前提下,努力节约非生产性支出,提高工作效率。20、行政决策的类型(三版)(1)依据行政决策主体地位的不同,可分为国家决策和地方决策。国家决策是由中央政府作出的决策,凡制定全国统一的有关行政管理的方针,政策,行政管理法规,处理全国性和对于国家具有战略意义以及其他只适宜由中央统一处理的行政管理问题,都只能由中央政府作决策。省,市,县,乡政府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地方性行政管理问题作出的决策,则属于地方决策。
(2)依据行政决策涉及问题的规模和影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战略决策、战役决策和战术决策。战略决策是指带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它影响深远,涉及范围广泛,战役决策是为战略决策所制约并为之服务的局部性或阶段性决策。战术决策则是技术性问题。(3)依据决策目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是对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常规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出现的,没有现成规范和原则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一般式更为复杂,领导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非程序化决策上。
(4)依据决策条件和结果的不同,可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指面临确定的环境和条件,各不同方案的结果也是确定的,因而可按要求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是指面临多种不确定的环境和条件,每种方案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结果又不是确定的,因而从中选择方案没有把握,要冒风险的决策。
(5)依据决策目标要求,可分为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最优决策是指追求理想条件下地最优目标的决策。满意决策则是指在现实条件下求得满意目标的决策。选择决策通常都是满意决策,即相对的“最优决策”,在现实的条件下力求选择最佳决策方案。
此外,依据决策目标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依据决策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依据决策进程的不同,可分为一次性决策和渐进性决策等。
21、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三版)(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和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决策是行动的先导,行政管理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需要采取行动的问题,都首先依赖于行政决策。同时,行政管理的各项职能都是为实现决策目标服务的。各项职能本身也都有需要采取行动的问题,有各自的决策。如果不能及时地作出科学的决策,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这些职能的作用。因此,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方面和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任何行政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行政决策。
(2)行政决策正确与否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行政决策的正误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这已为行政管理实践所证明,解放初期我国人口决策的失误,导致了人口盲目增长的恶果,“大跃进”和“文革”时期几次经济决策的失误,是我国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正确决策,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使我国走上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道路。可见,行政决策直接关系着行政管理的成败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22、行政计划的类型
(1)按行政计划的期限分类,可分长期、中期和近期计划。①长期计划一般为十年或十年以上。它具有战略性,纲领性的特点,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②中期计划一般为五年,其任务是根据长期计划的主要目标和要求,结合计划期内的实际情况,确定五年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任务、政策和改革开放的总体部署”。它是长期计划的具体化,有事制定近期计划的依据。③近期计划一般指计划,其任务是根据中期计划的要求,拟定实施的具体措施,它是实现中期,长期计划的保证。
(2)按行政计划的层次分类,可分为国家计划和地方计划。国家计划属于高层次的,全局性的计划,它对计划期内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任务,规模,比例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总体布局,是各地区,各部门制定计划的统一依据。地方计划一般指省,市,县,乡政府的计划。它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因地制宜地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具体安排,它是国家计划的具体化和补充。
行政计划还可以进行其他分类。如按行政计划的内容,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服务计划;按行政计划的范围,可分总体,专项计划;按行政计划的形式,还可以为策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计划等。各类计划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构成统一的行政计划体系。
23、行政计划的地位和作用(三版)没有计划的活动是盲目的活动,是不可能成功的。特别是在现代行政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日趋广泛而复杂的情况下,行政计划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计划是实现行政目标的保证。没有计划,行政目标的实现就有落空的危险。而行政计划是为达成行政目标而进行的具体筹划,它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行政目标;使各层次,各部门,各环节的行政活动朝着整体目标各行其职,协调一致地开展,为实现共同的行政目标而努力。
(2)行政计划是行政执行的依据。没有计划的行政执行,是盲目的,杂乱无章的活动。而科学周密的行政计划,为行政执行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对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障碍等也提供了解决的具体方案,从而使行政执行可以按行政计划的安排有秩序,有步骤地开展,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3)行政计划是行政控制的标准和手段。行政计划为行政控制提供了标准,控制就是按照行政计划的标准来衡量行政管理工作的好坏,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纠正行政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没有行政计划,就无法衡量现实的情况是否向着既定的目标方向发展,也就无法进行控制。
因此,现代行政管理必须高度重视行政计划的作用,切实纠正行政管理过程中轻视行政计划的倾向。
24、行政计划的制定(三版)(1)制定行政计划的基本原则
为了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行政计划,必须遵循如下基本原则:①群众参与、上下结合的原则。一个正确计划的产生,必须建立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充分听取群众和各方面专家的意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上级与下级相结合,这是计划科学性的重要组织保障。②积极进取、留有余地的原则。只有积极进取,才能充分挖掘潜力,起到动员群众和鼓舞群众的作用。凡经努力可办到的事,计划要积极安排。因此,制定计划时应既考虑已有的基础和有利条件,又估计到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力求使“计划实事求是,瞻前顾后,既积极进取,又留有余地”,以备必要时可以周转,调节,不至于临时被动。③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抓住重点,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促进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制定行政计划时要注意分清主次轻重,抓准抓好重点,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予以保证。同时,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协调好行政管理的各领域,各层次,各部门和各环节以及各类计划的关系,注重计划体系整体效能的发挥。
(2)制定行政计划的程序和方法
制定行政计划,首先必须对决策目标有明确透彻的了解,系统全面地掌握计划对象各有关方面的历史,现状和科学预测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预期环境。在此基础上拟定计划草案,评估和确定计划草案,并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纠正偏差,修订计划,以保证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下述方法:①经济分析法。即首先对全面的经济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找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薄弱环节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计划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任务,目标和需要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②综合平衡法。从基本国情出发,在数量关系上研究和协调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求得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平衡,保证经济和各项事业按比例协调地发展。③专项规划法。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特别是属于跨部门,跨地区性质的重大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进行专门研究,提出规划方案,然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④经济数学法和经济数学模型。近年来,我国正在研究并试用经济数学方法和经济数学模型来编制计划。目前主要用于经济预测,计划计算和编制投入产出表,并用电子计算机运算。⑤计划评审法,我国称之为统筹法。它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工程管理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计划方法。
25、行政执行的任务和原则(三版)
行政执行的任务,总的来说是贯彻国家政策,法律,法令,上级指示,决定,决议等,有效地实现国家和政府的决策目标。行政机关的层次不同,追求的目标和所承担的任务有别。但无论承担什么任务,行政机关在执行过程中,都必须遵循以下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
(1)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就是要贯彻公仆精神。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性质和特点的显著标志,集中体现在行政执行的全过程。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行中的服务精神,就在于自觉地承担实现决策的任务,积极,主动,热情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服务,对人民负责,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必须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这里包含一个前提两个方面:一个前提是确切领会政策,法令,决策,规定的精神,了解和分析政策及工作任务,准确地把握工作要求。两个方面是一方面对上准确执行,不折不扣。另一方面对下诚实守信。(2)行政执行活动规范化。
这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行活动,应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行政执行的任务所实施的国家政策,法令,决定,决策,规定,上级指示等也都是行为规则,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属性。就行政管理应依法管理来看,行政执行的规范化突出表现在执行活动的制度上,法律化上。制度化是指完成执行任务要按规程或行为准则办事,法律化是通过法律形式规定执行机构及其权限,规定各种权能行使的条件,以及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权力行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防止行政执行失职,渎职,滥用权力或越权执行。保障行政执行活动合法化。(3)遵守行政执行程序。
行政执行程序失职由执行行为的方式和步骤构成的执行活动过程。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现决策目标,完成任务,必须根据国家的执行计划和步骤,分别轻重缓急,按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做好工作,以取得预期的结果。为保障行政执行活动有序,合理和公平地进行,行政机关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执法程序法,即要遵守行政机关执行职务的方式,过程的步骤的法律规定,如审批程序法规,行政处罚程序法规,强制执行程序法规等。加强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建设,已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6、行政执行的手段及其方式(三版)行政执行手段是行政管理手段在执行过程中的实际运用。行政管理手段是指行政部门为完成,实现行政管理的任务,目标而依法采取的行政措施,是执行阶段中排除障碍,保证指挥自如,协调顺利,监控有效,促进任务圆满完成不可少的方法。(1)行政干预
这是较普通使用的一种手段,是指政府凭借政权力量,依靠从上到下的行政组织制定,颁布,运用政策,指令,计划的方法,来实现国家对行政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的目的。具有控制,制约,调整,协调社会各地区,各部门行政管理工作方向,保证行政执行的集中统一,实现国家,社会所期望达到的管理目标的功能。行政干预一般分事前即预防性干预、事中即工作进行中的干预和事后干预三种。其特点是:①以国家权力为基础,强调垂直领导关系,下级服从上级的权威性。以中央政府为行政系统中心,保证全国政令统一,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步署、统一行动、统一目标。②性质是指令性的,令行禁止,须无条件落实执行,具有强制效力。行政干预从集权体制中派生出来,是行政权力的体现。行政干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社会状况的发展对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国家生存可能造成损害及威胁程度的不同,而分别选择使用不同的行政干预方式,其严厉程序和强制程序也有所区别。
(2)经济手段 这是政府经济行政部门按经济运行规律的要求,来管理下属经济组织及其活动的一种方法。从根本上说,是利用各部门及其活动的经济利害关系来制约相互间的活动的行政执行行为。它是通过利益诱导进行间接管理的办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就是要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使它们的活动大体上符合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其特点有:一是简政放权,政企分开,使企业和经济组织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法人实体,充分发挥企业和经济组织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根据价值规律,利用经济政策,如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或者说是经济手段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当然各种经济政策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在运用这些政策时,应注意相互合理搭配使用,以收到预期的经济效果。(3)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依法治国、行政法治的武器和工具。具体贯彻到行政执行中,是指行政机关以法律为武器,根据法律活动的规律、程序和特点实施行政管理。换句话说,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领域内,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把国家法律、法规实施到具体的行政活动中,以达到有效而合理的管理目的。
法律手段的方式,按执行执法所作的分类,主要有行政决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执行和行政处置等不同类型。(4)奖励与惩戒
作为行政执行中的一种手段,奖励与惩戒的对象应包括行政人员和管理相对人。行政执行固然是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的主要职责,但也需要管理相对人的支持,协助和配合。通过奖励和惩戒,将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使行政决策落到实处,发挥执行的功效,实现决策目标。奖励,是一种激励手段,是焕发人们的荣誉感和进取心的措施,是一种调动行政人员和管理相对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在能力的管理方法。惩戒,就是惩治过错,警戒将来,旨在制止和预防行政人员和管理相对人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5)行政诱导
这是行政学界定的经济手段以外的其他诱导手段。它用非强制手段使行政人员和管理对象自觉自愿地去从事政府所鼓励的工作或活动。其方式有:启发教育、说服劝告、建议协商、标榜典范乃至舆论抑扬等。实践证明,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种综合行政诱导活动,只要指导思想正确,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在行政管理,行政执行中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发挥重要作用的。
以上是常用的五种行政执行手段,当然不是只此五类。各种手段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制约和促进的,都必须依法办事,以法律手段为核心。
27、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和基本原则(1)行政协调的基本原则
在行政协调的各种不同的协调模式中,也要遵循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①坚持统筹全局。在行政组织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局部与全局的矛盾。面对行政系统中个体与群体,部门与整体,下级与上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协调工作应始终遵循统筹全局原则,在全体行政管理人员中确立整体观念和“一盘棋”思想,使各行政单元的本职活动步调一致服务与总体目标的实现。②坚持分层运作。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表现形式是层级节制体系,即组织系统自上而下分成若干等级,下级与上级间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现代行政协调活动同样在层级节制体系范围内进行,因此,在开展工作时,应注意处理和把握好整体与层次,层次与层次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不同层次之间或同一层次之间各职能部门间的不同特点,要求协调者明确纵向与横向协调的关系,分清协调的对象和范围。③坚持动态协调。现代行政是一个开放式的管理系统,来自行政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会随行政系统的开发而不断影响行政管理活动过程。同时,在行政系统内,各种因素也处于不间断的嬗变状态。为使这些问题能及时解决,应注意坚持动态协调原则。通过组织分析系统及时分析行政活动中的差异点,以实现差异整合。这一原则所要强调的另一点是协调的权变性。即协调必须坚持从行政管理实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权衡变通,高度灵活地处理好现代行政活动中的各种差异和问题。④注意非平衡因素的影响。行政组织对自身内外各种关系协调,是为使组织降低内耗,保持平衡,增加整体功能,但不是使组织对矛盾采取回避或调和态度,也不是对错误行为一味妥协退让,不讲原则地搞一团和气或绝对均衡。因此,行政协调不可避免地要兼顾两方面的工作:a克服非平衡的恶性因素。b适当引入一些非平衡的良性因素。
对以上原则,在运用时应融会贯通,并注意与具体情况结合。(2)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
从方法论角度看,行政协调活动在实际运行中常表现为多样化具体行为模式的有机聚合。这些模式主要有:①内部协调模式。在行政系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个体,行政要素或行政单元间,根据一定的渠道,方式进行相互接触与影响,以求达成共识和默契,协同推进实现工作目标的进程。②外部协调模式。指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间的协调。现代行政管理系统担负统筹规划,掌握政策,宏观调控,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的职能,因此,行政系统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迫切需要进行大量的外部协调活动,以取得组织外部各机关的支持与协作,为行政系统的高效,优化运行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③纵向协调模式。一般指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与下一级间的协调活动。具体包括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间的协调,地方上级与下级行政机关间的协调,上级行政领导者个人与下级工作人员个人间的协调。纵向协调的任务主要是理顺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明确划分各层级的事权范围,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上级领导应对下级合理授权,下级也应经常与上行沟通,从此取得部署上,行动上的上下一致。④横向协调模式。即平行机关,部门或个人间的协调活动,横向协调由于没有纵向系统权威的前提,不存在层级节制的职权等关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其工作量,难度和广度均超过纵向协调。横向协调主要通过会议,协商,共同参与等方式开展工作,其任务是调解部门或个人利益,需求,目标间的冲突,防止出现扯皮与内耗,在互助互谅的基础上谋求共同发展。
28、行政监督的特征(三版)(1)监督对象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行政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
(2)监督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国家特设的行政机关、政党、社团组织和人民群众等。
(3)监督性质是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种法制监督。有两方面的含义:①主体享有的监督权是法律赋予的,要严格依法定程序进行。②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活动中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监督,重点是执法监督。(4)监督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合理行政,改善和强化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廉政建设。
29、行政监督的分类(三版)从行政监督的特征和内容进一步考察,我们可依照不同的角度对行政监督作不同的分类:
(1)以监督的主体来划分,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具有监督权限的主体分别有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具有隶属关系的行政机关、行政系统内特设的监督机关、政党、各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和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等,从而构成不同主体的监督。它们的法律地位不同,监督的任务和权限有别,实施监督的途径,方式各异。监督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也不一样。但它们的监督不是彼此孤立,各不相关的,而是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构成中国特色的监督机制。(2)从监督的对象看,分别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对行政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的监督。这里我们要指出,作为行政监督对象,就其行为主体的行政机关,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所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活动,并能独立地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其行政行为的内容总是与行政管理职权相联系的。行政工作人员因受行政职务关系的约束,其职务行为在法律上也属行政机关的行为。
(3)以监督的内容为标准,有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监督和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的监督两种。前者是审查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是否正确,以及有无越权,滥用权力的情况,后者审查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是否正确,即有无违背法律意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法定的范围和幅度内作出行政决定是否是合情合理和适当的。
(4)从监督的方向上体察,则可分为纵向监督、横向监督和双向监督。纵向监督,是指有着隶属关系的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中央行政机关对地方行政机关的监督;横向监督,是指同级的不同职能的国家机关的监督;双向监督,是指来自被管理者一方和上级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两个不同方向的监督。(5)以监督的时间阶段来划分,行政监督分别有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是行政行为开始实施前进行的监督,多以审议,审查批准方式进行为主,目的在于预防,避免违法或不正当的行政行为的发生。事中监督,是在行政行为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督,一般为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日常性的例行工作检查。目的是指导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事后监督,是在行政行为实施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是对行政行为后果进行评价,审定,并作出相应处理。(6)从监督的目的和方法上来划分,还可分为积极性的监督和消极性的监督。积极监督,是指享有监督职权的国家机关或其它组织,个人直接主动履行职责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实现预期目标而实施的监督,一般采取检查督促的方法进行。消极监督,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等被管理者就行政行为后果的评价,审定,依法向有关行政机关,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或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实行的监督。这种发生在行政行为完成之后请求法律保护的监督,又称为救济监督。
30、行政监督的意义和作用(三版)
行政监督在国家政治生活和行政管理中有重要地位。行政机关负有领导,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职责。需要建立和健全民主监督程序和制度,加强和改进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法律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使行政机关切实做到依法办事,尊重并保证公民依法享有的民主,自由和其他权利,形成政治上安定团结的基础,为达到现代化建设由第二步战略目标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行政监督作为行政管理具有独特职能,其作用是其他行政管理环节不能代替的。
(1)行政监督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确保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行政监督的主要任务是审查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行为和职务行为的法律依据,评价其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对行政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则督促纠正;对严重违法乱纪现象,则依法处理,以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正确性和有效性,维护宪法,法律,法规的权威。
(2)行政监督有助于激励行政工作人员成为人民勤务员,即社会公仆。
建立和健全行政监督机制,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置于各种形式的监督之下,正是为了保障选举者,人民群众切实履行这一职责,加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检查,扫除衙门作风,克服当官做老爷的封建思想,保持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为人民的本色。
(3)加强行政监督是发展民主政治、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国家区别于剥削阶级专政国家的根本之点在于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劳动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发展民主政治,就是要广开民主渠道,是人民充分行使监督权,参政权和议政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人民的利益和各项权利最集中的体现及根本保证。加强行政监督旨在通过法规的制度的建设,推动各项行政活动的监督检查,加强行政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行政执法活动的效率,促使民主政治的发展,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仅从法律上确认,而且从实际上履行社会主义国家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义务。(4)完善和执行行政监督是惩治腐败、克服官僚主义、推进廉政建设的必要措施。今年来,党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力度,全党共同努力,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纪律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艰苦工作,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取新发展。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某些消极腐败现象经过政治又有反复,有的仍然在蔓延。解决这一问题,仅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自觉地接受监督还不够,还要靠法律,靠完善行政法制监督机制,使执法监督制度化,规范化。行政监察机关要严格按照监察法规定,加强检查监督,表彰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的部门和人员,惩治违法违纪行为。严格行政执法监督,把加强制度防范和管理监督结合起来,是解决廉洁问题的重要手段。
(5)加强行政监督有助于支持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法定权力,保障宪法、法律、法规实施。
维护行政机关的权威,才能做到政令畅通,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实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对于对国家工作人员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的,扰乱行政管理秩序,妨碍执行公务的,也有责任予以揭露和惩处。
31、行政监督的内容(三版)
行政监督的内容是由行政管理职能的性质特点和作用目的决定的。行政监督的主要内容是:(1)检查监督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的,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及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决定,命令的情况,保证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决定,命令的实施落实。(2)审查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的,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及工作人员行政执法活动的法律依据:职权是否由宪法和法律设定,或确受有权行政机关委托;权能的使用有无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权力的行使是否符合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等。(3)监督审查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制定,发布行政法规,规章的活动有没有违反法定程序,有否与宪法,法律相抵触,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和严肃性。(4)评价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的,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及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5)检查监督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的,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及工作人员保障公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权利有效行使情况。(6)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的,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及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违反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并调查处理。(7)通过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对行政执法活动的各方面工作给予正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指导。
32、研究行政效率的意义
(1)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目标。任何管理活动都必须高度重视效率问题。因为管理就是要以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福利,行政管理活动更是如此。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最终目标,它贯穿在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中,是行政管理体系中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提高行政效率是加快国家建设步伐,减轻人民负担,迅速实现国家富裕强盛的重要条件。因此,行政效率的高低,是衡量行政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检验行政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2)提高行政效率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它可以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保障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更快地提高。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能在保障人民基本政治权利的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行政效率。政府机关的高效率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步性的体现。因此,没有高效率的行政管理,就不能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3)提高行政效率是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行政管理活动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从保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活动进行协调和管理,它在整个社会管理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行各业管理活动的进行,制约着社会管理系统的整体效率,也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4)行政效率是检验行政改革成果的客观尺度。行政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政府机构改革,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各项行政改革如组织机构、人事制度、奖罚制度、领导体制、财政体制等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能否提高行政效率,是检验行政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
33、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
行政效率的评估,主要是对行政产出和行政投入以及它们之间比率的评估,这其中都包含了有形的因素和无形的因素。行政效率有的可以直接评估,有的必须间接评估,有的还必须综合评估。
(1)第一类测定法被称作直接测定方法。直接的评估方法有如下三种:
①预期效率比较法。这是对行政效率的预期测定与评估,它适用于行政领导决策层。行政效率的高低,首先决定于行政决策质量的高低。为了确保行政决策质量,可以对各种决策方案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在设计备选方案时,由于某些无形的因素可忽略不计,或者可以转化为有形的因素加以计算,所以,各种备选方案的投入和产出的指标一般都是比较确定的,把这些指标代入行政效率公式,就可以比较预期效率的高低。
②行政费用评估法。这是以行政经费的开支和使用的合理性及其效果为依据来评估行政效率的,它适用于管理层及操作执行层。完成同一件行政工作,行政开支较少,则行政效率较高;反之,则效率较低。完成同类行政工作,在行政开支相同的情况下,完成的任务多,表明效率高;反之,则表明效率低。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测定:其一,从单位费用评估。其二,从件数费用评估。其三,从人均费用评估。
③时效评估法。时效是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任何行政管理活动都是在时间流程中进行的。能否以最短的时间,实现预定的目标,是衡量行政效率高低的重要尺度。减少或缩短时间,实际上就是提高了行政效率。
(2)第二类测定法被称为间接测定方法。间接测定行政效率主要是通过对行政机关效能和效益的评定,来估量行政效率的高低。具体的评定方法有三种:①行政功能测评法。此法用于测评行政要素的总体效能,即测评该机关能否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出色地完成行政任务。运用此法首先要规定每种行政功能的各项目标,定出理想标准和最低限度标准,确定不同达标情况的分数等级,并确定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的权数。然后,根据行政运行实况,对每种功能的各项目标分别评定分数,最后以该功能的总分反映其效能高低。②行政要素评分法。在行政管理中有各种要素起作用,不同要素对工作成败和效率高低有不同影响。通过分析管理活动中各主要要素的情况,可间接评定行政效率。还可能通过分析找出影响工作成败和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按其作用的方向和强弱,确定等级分数标准和最高标准分。评定时,根据实况按标准评分,以各项因素得分总和评估行政机关效能和行政效率。实际得分与最高标准分比较,可反映该机关的该项行政活动在管理方面先进与落后程度。③标准比较法。此法是对特定行政活动的效果进行评定,看其是否和多大程度上符合标准,反映的是行政活动的效益。衡量行政效果的标准,或是公认的,或是经专家研究由有关部门规定的,都反映社会和人民对行政活动的要求。这些标准的设定,也要分等级确定分数,并确定一般标准分。凡达到或超过标准分的为效益优良,低于标准分的为效益差。把行政效益的得分与行政费用情况加以比较,便可对其效率做出评定。
(3)除直接测定和间接测定外,还有一种综合测定方法。在现实的行政活动中,多数行政工作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
34、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1)行政环境因素:
①国家的政治安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法制化,是行政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高效率行政管理的大前提。
②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是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行政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功能要与经济发展的类型和水平相适应。行政管理体系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极大地影响着行政活动的效率。
③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及公民整体效率意识是影响行政效率的社会心理条件。④地理环境形态及与此相关的交通、邮政、电信等事业的发展情况也是影响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2)行政组织因素:
结构因素对行政效率的影响有三种情况:一是结构层次的划分是否明确,也就是决策,管理,执行三个层次是否各司其职;二是机构设置是否合理,也就是能否根据职能目标合理设置机构;三是人员年龄,知识,能力结构是否优化。组织因素即行政体制是行政活动展开的基础,主要有三方面内容:①行政机构的设置。行政机构的设置、结构、编制和活动原则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行政效率有直接影响。②行政职位的设置。行政机构内部各种职位设置由机关的功能、地位和职责范围等因素决定。行政职位的数量应根据实现机关功能的需要,按照科学、高效的原则,经过法律程序确定下来。③行政管理各环节的协调。有效的行政组织一方面要合理划分内部活动的各环节,使之专业化、程序化,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一方面又必须联结各环节的活动,形成协调的工作关系。(3)行政人员因素:行政人员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任何行政管理都要通过行政人员的活动来实现。因此,人员因素对行政效率有直接影响。人员因素可分为三个方面:①行政领导者素质。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决策能力、指挥能力、用人能力等对行政效率有重大的影响。②一般行政工作人员素质。一般行政工作人员是大量行政业务工作的完成者,其政治思想、工作态度、效率观念、业务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的高低。③人事管理工作质量。有了高素质的行政人员,还必须有科学有效的人事管理。合理使用行政人员,发挥其专长,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才能人尽其才,提高行政效率。
(4)科学技术因素:在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中,能否大幅度提高效率取决于能否把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地运用于管理。①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如运用科学的决策技术方法,可提高决策水平,更加迅速、准确地选出最佳方案。②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技术,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③一般办公设备和其他行政活动技术装备的更新和改进,也对提高工作效率有积极作用。
三、论述
1、试述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1)职能重心的转变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本应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和对马克思主义个别结论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我国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重政治统治职能,轻社会管理职能;重阶级斗争,轻经济建设。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明确提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此后,各级人民政府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开创了我国行政管理的新局面。(2)职能方式的转变
随着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政府职能方式也实现了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 ①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这种职能方式的转变对于加速国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过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就是把本来属于企业、而被政府占有的权力,毫无保留地、实实在在地归还给企业,强化企业的独立自主经营权,摆脱政府附属物的地位。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则是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管理,推动“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新格局的形成。
③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过去的传统观念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计划与市场绝对对立起来。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和指导下,我们形成了排斥市场机制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明确了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从而为我国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职能关系的转变
职能关系是指不同的管理职能该由谁来行使以及管理主体之间职责权限的划分。政府职能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政企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①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质上是权力配置关系、利益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必须在合理划分事权、财权的基础上,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关系,并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在具体内容上,就是指各级政府之间的合理分权,把过分集中于上级政府的权力下放给下级政府,做到权、责、利相一致;在指导原则上,就是既要维护国家政令的统一,防止地方割据,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又要保证地方、基层能够因地制宜,有利于调动地方和基层的积极性。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种种利益矛盾。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方面作为上级必须考虑到上级与下级,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必须从总体上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作为下级必须懂得顾大局,服从命令听指挥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必须做到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只有这样才有全党的统一,才有全国的协调,才有中央,地方,部门和当前与长远利益的相得益彰。
②理顺政企关系。鉴于简政放权的改革无法实现国有企业市场化的制度创新的任务,我国提出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思路。理顺政企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权力下放,政企分开。a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即通过承包制、股份制、生产经营责任制等方式,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b把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和行政管理职能分开,理顺产权关系。c实行国有资产分级管理制,最终建立起政府以经济、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控制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宏观调控体系。调整理顺后的政企关系是:政府按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国有资本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不损害所有者的权益。政府对产业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产业政策,同时,也运用法律手段和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
③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和市场相互关系的总原则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就让市场解决,政府只管市场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政府引导市场,市场调节企业。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客观上要求把市场对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④理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的很多功能和事务矛盾都集中在政府身上,政府直接面对社会,直接从事大量的具体而微观的管理活动,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改变政府的管理范围,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从而切实实现政社分开,把过去属于政府的部分权力转移给社会。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基本职能就是组织“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好社会的公共事务,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包揽一切的状况。为此,要求政府实现三大转变:a在管理范围上,改变原来由政府包办一切社会事务的做法,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b在管理模式上,从“大政府、小社会”转变为“小政府、大社会”;c在管理方法上,从传统的以行政方法为主转变为间接的以法律方法为主;⑤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要进行科学的职能分解和职能分析,严格按照权责一致,分工明确的原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从制度上解决职能不清,人浮于事,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的弊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新一轮的改革关系到政府理念的重建,政府权力关系的重组,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调整,经济管理制度的变革等。我们期待改革使政府职能更加优化。
2、试述领导班子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1)合理的静态结构
行政领导班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静态意义上说,其素质结构包括四个方面:
① 年龄结构。这是指行政领导班子由不同年龄合理结构的最佳的年龄结构。它是根据不同的领导层次,由老年、中年和青年干部按合理的比例构成的综合体。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优化年龄结构主要是解决领导班子年轻化问题,但要注意不能走极端,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年轻化。
② 知识结构。这是指行政领导班子应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强调各类人才的合理搭配。配备行政领导班子应将具有不同专长的人有机地结合,以形成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有精深的专门知识的立体结构。
③ 智能结构。这是指行政领导班子内不同气质类型方面的合理构成。人的智能结构是有差异的。在优化行政领导班子素质结构时,应根据这种智能的差异,让具有不同智能类型的行政领导个体组合到领导班子中来,形成高智能的,多才多艺的整体。
④ 气质结构。这是指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在不同气质类型方面的合理构成。人的气质可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类,它们各以求得领导班子的多功能化的高效能化。(2)合理的动态结构
领导班子的动态结构,是指在动态领导过程中,行政领导班子所形成的合力,包括合力的关系,和合力状态。
① 合力关系。领导集体的整体素质并不等于领导成员素质的机械相加之和,而取决于各成员在领导活动中能否形成良性互补,互动的合力关系。这种良性互补的合力关系主要表现为:
a.经验,阅历的互补关系。在领导集体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的时候,在个体领导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经验和阅历互补关系,可以增强领导集体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
b.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互补关系。当领导集体遇到重大的非程序性决策时,对决策方案的选择能力,取决于领导成员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只有在领导成员知识和能力素质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大领导者的有限理性,提高集团领导者的决策能力。
c.品德互动关系。在领导活动中,领导成员的人品,道德素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主要包括道德互动和责任互动。如果多数领导成员能够廉洁自律、勇于负责,就可以对个别领导成员形成一定的威慑力,而每个成员都能廉洁自律、勇于负责,就可以使领导集团树立廉洁奉公、向人民负责的良好形象。② 合力状态。在领导活动中,衡量一个领导集团素质的高低,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a.团结合作能力。团结合作是领导集团的生命线,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可靠保证。不团结是领导素质的腐败剂,会给整个管理组织造成更加复杂紧张的关系和巨大的内耗,严重的可以毁掉组织发展的一切努力。没有团结,就没有合作,合作是建立在团结基础之上的。
b.科学决策和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正确而科学的决策,是领导集团的首要任务。看一个集团领导者素质的高低,主要是看它能不能有效地进行科学决策,决策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组织的生死存亡。同时,还看领导集团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这些能力状况,直接决定领导集团乃至整个组织的社会形象。
c.社会动员与社会统御的能力。能否有效地动员社会,动员群众参与决策,执行决策和参与管理,是集团领导者领导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树立领导形象的最有效的途径。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统御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d.清除积弊和开拓进取的能力。任何领导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弊端,而这些弊端积累到一定程度,必须加以清除。一个素质较高的领导集团,能够及时发现和正视这些弊端,并不间断地解剖自己锐意改革,积极进取。
3、试述我国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制度(1)职位分类
科学的人事分类是现代人事管理的起点和基础。世界各国的人事分类制度大致有二: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职位分类着重于“因事择人”。品位分类倾向于“因人设事”。两种分类制度各有长短,互相兼容。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后,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一方面,按照工作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和任职资格条件等因素确定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职位系列,同时又根据所任职务及所在职位的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以及国家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工作经历确定等级系列。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又确定公务员的级别,这是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大特色。(2)录用
国家公务员录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一定法律法规,通过法定的程序和方法从公务员系统外的人员中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行为和活动。公务员录用必须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必须公开考试,严格考核,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考试录用制度主要包括:①主考机关②录用程序③报考资格条件④考试与考核⑤确定拟录用人员,办理录用手续。(3)考核
考核,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公务员考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管理权限,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全面考察和评价的制度。考核制度的建立为对公务员的奖惩、任用、培训、晋级增资等提供重要依据,对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优化公务员队伍、强化对公务员监督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有重要作用。公务员考核必须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实事求是地对公务员的绩效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必须坚持民主公开原则。考核内容以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目标为基本依据,主要包括德,能,勤,绩,而注重工作成绩。(4)奖励与纪律
奖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以及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国家公务员给予鼓励的制度。奖励制度包括奖励原则、条件、权限、种类、程序等。国家不仅通过应予奖励以规范公务员的积极行为,而且通过遵守纪律和违纪处分来规范公务员不得有的行为。为保证行政处分行为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防止行政处分权的滥用,处分国家公务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出处理决定,必须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5)职务升降和职务任免
①职务升降。公务员职务序列是由低到高的层次结构。职务升降是在公务员职务序列中的纵向调整,是公务员职务关系的变更。职务晋升是由较低职务升任到较高职务。降职是与职务晋升方向相反的一种职务关系变更形式,是指由较高职务改任为较低职务。而随着在职务序列中地位的下降,责任的减轻和职权的缩小,工资,福利等方面待遇也相应降低。职务升降工作必须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②职务任免。职务任免是公务员职务管理的重要活动,是任职和免职的简称。任免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必须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和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员中的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产生和任免,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办理。拥有任免权的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任免权限和任免程序任免公务员职务。(6)培训
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包括培训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类型,机构等。培训室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公务员培训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以公务员能力建设为主题,以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为目的,全面加强公务员的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公仆意识,廉洁,勤政,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公务员培训必须与时俱进,用改革的办法研究和解决公务员培训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7)交流
公务员的交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公务员个人愿望,通过调任、转任、轮换、挂职锻炼等形式变换公务员的工作岗位,从而产生、变更或解除公务员职务关系或工作关系的一种人事管理活动。公务员交流的范围包括行政机关的内部交流,又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与其他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间进行的外部交流。交流形式有调任,转任,轮换和挂职锻炼等。(8)回避
建立公务员回避制度对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和公务员队伍的廉政建设有重要意义。回避的种类和回避范围的规定是:a职务回避,即国家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B公务回避,国家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涉及本人或者涉及与本人有上述职务回避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C地区回避,国家公务员担任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但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国家公务员除外。(9)工资保险福利
工资保险福利各有区别,但对提高公务员积极性、稳定公务员队伍、吸纳优秀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制度是建立健全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必要环节。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包括工资的原则、结构、形式等。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下列主要原则:a、按劳分配原则;b、定期增资原则;c、平衡比较原则;d、物价补偿原则;e、试用期工资原则。保险和福利是公务员的保障机制。国家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保险和福利待遇。(10)辞职、辞退、退休
辞职、辞退、退休制度疏通了公务员队伍的“出口”渠道,增强了公务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是干部人事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辞职是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依据法定程序,解除与行政机关职务关系的法律行为和法律事实。辞退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在法定管理权限内解除公务员职务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退休制度包括退休方式,退休条件和退休后待遇等。(11)申诉控告
申诉控告制度是公务员合法权益的一种保障机制。申诉是指国家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或者向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申诉,其中对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控告是指国家公务员对于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可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提出控告。
4、试述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决策程序是指决策过程中的逻辑顺序、基本步骤。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的程序和制度,对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决策程序可概括为如下四个阶段:
(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阶段
任何决策都从发现问题开始,如面临的主要问题没有抓住,就无法做出正确决策。因此,决策者必须培养自己从资料海洋中采集重要信息的技能和对各有关因素的警觉,学会寻找问题的各种方法,力求及时发现矛盾,全面准确地把握问题。问题发现后,就要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界定,弄清问题的性质,特征,范围,程序,价值或影响及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发现问题之后,紧接着就是确定目标。目标应是合法的,先进的,可行的。而且,有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规定,明确达到目标的质量,数量,时间要求等。发现问题,确定目标阶段,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掌握科学的预测方法。现代预测方法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因果型预测,模拟型预测,直观型预测,定量型预测四大类。因果型预测是依据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联系,推测未来发展结果的方法。模拟型预测是通过模拟手段对未来发展状况进行测试的方法。直观型预测主要依靠人的经验,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预测。定量型预测主要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决策问题的各种变量,并进而估计其未来的状况和变化趋势。(2)拟制备用方案阶段
决策目标确定之后,就要从多方面寻求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拟制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这个阶段包括相互衔接的两个环节:一是集思广益,粗拟方案。即要求解放思想,广开思路,尽可能设想出各种不同方案,大胆探索各种可能的途径和方法。二是精心设计,拟定方案。这一步要求决策者以细致,冷静,求实的精神,对各种粗拟出来的方案进行反复推敲,认真筛选,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严格论证,拟制成各种可行性方案。拟制方案是必须做到:a、方案必须用于创新,不能因循守旧。b、各方案在内容上应当各自有别,不存在相互重复和包含。c、方案应尽可能详尽,考虑到多种可能。一般应有积极方案,应变方案,临时方案。同时,每一种方案都必须说明其特点,实施条件,预期效果,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及其控制办法等。可定量分析的,还要以确切的定量数据反映其成果。拟制备用方案阶段,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注意发动群众和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鼓励创新和不同意见,不同方案的争论,切忌“一言堂”。(3)选择最佳方案阶段
这是行政决策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首先要对各种可行性方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方案实施时将会遇到的困难,阻力等限定因素以及敏感度进行分析对比,全面评估,总体权衡。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全局性,长远性,效益性,适应性等选择标准进行选择,拍板定案,从中选出或综合成一个最佳方案,形成决策。
做好方案的评估选择,一般用经验判断法,数学分析法,实验模拟法等。经验判断法是在科学总结以往决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各种方案的优劣作出分析判断的方法。它适合于某些程序化决策方案的评估和选择。数学分析法事研究和解决决策中的数量关系的一种科学方法,它适合于可以定量化的决策方案的选择。实验的方法就是把一个或几个决策方案放到个别或少量选择好的实际环境中实施,并对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分析,评估,从中作出选择,或者综合各方案的优点形成决策,模拟的方法,则是通过把所要决策的问题构成模型,进行试验,观察,测定和分析各方面的效果,最后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方案,这一方法多用于战术性的决策方案的研究,有时也用于宏观决策方案的研究。(4)方案的修正完善阶段
决策者在决策方案进如实施阶段后,必须建立正式的决策追踪和监测制度,对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考察,监督,测定,评估和核实。同时,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使决策者及时了解方案实施的情况,以便及早采取修正措施。一般来说,如反馈信息表明方案基本可行,仅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或由于环境变化使之在某些方面要作出相应调整,这时对原方案加以适当修改,补充,完善即可,不必重新决策。而当反馈信息表明,主客观条件已发生重大变化或原有决策有重大失误,危及目标的实现时,则必须改变原有政策,重新进行决策,这就是追踪决策。
进行追踪决策时,必须对原有决策进行认真地回溯分析,从原决策起点开始,按顺序找出失误原因及其过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以变化了的主客观条件为起点,在新的条件下按照科学决策程序重新进行决策,以保证决策的双重优化。
上述决策程序的四大步骤及其方法,是就较为重大和复杂的行政决策而言的。在具体运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允许各步骤及其方法之间的某些交叉或归并。
5、试述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其影响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推行电子政务”作为今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并将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联系起来,显示了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发展电子政务的宏大构思。(1)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①电子政务的总体目标和指导原则。按我国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五年规划的要求,我国电子政府的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完成“三网一库”的政务信息化的基本架构,即建成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国务院办公厅与各地区各部门连接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以因特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以及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以“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安全保密”为原则。
②电子政务的主要任务。我国政府发展电子政务,推进政府信息化的主要任务,集中在以下七个领域:一是大力推进政府业务的应用建设,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应用系统建设,公文、信息无纸化传输系统建设,多媒体应用系统和决策服务系统建设。二是加强政府办公业务网和办公业务资源网的网络建设。三是筹建办公业务资源网和政府的公众信息政府网站。四是建立和完善共享性信息资源库。五是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工作。六是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七是抓好与系统建设和应用相关的法规工作。
③电子政务的保障。为了有效地发展电子政务,我国在加大建设经费投入的同时,加强了对电子政务的组织领导和相关法规的建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成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电子政务的统一标准的制定与规范。直接关系电子政务发展进程的各种信息安全,法规已进入研究和起草阶段。(2)电子政务的功能
电子政务的实施包括政府内部的部门行政信息化与面向社会的政府信息化两大功能的实现,虽然电子政务的发展在诸多领域有轻重缓急的选择,但真正意义的电子政务必须建有这两大基本功能,具体而言,电子政务的功能有以下三项: ①政府部门内事务处理的电子化。单个部门内的事务电子化不是简单的办公自动化或无纸化办公,它包括行政事务处理的所有电子化数据应用系统的实现,主要有三个系统:一是公文处理系统;二是业务管理系统,三是信息分析系统。②政府部门间行政关连的电子化。政府关联的电子化是政府内部行政信息化的核心,它是所谓“电子政府”与“非电子政府”的基本区别所在,它包括政府内部电子化的三个平台:一是行政信息资源的共建平台;二是行政信息流动的共享平台;三是行政信息管理的共维平台。
③政府公共管理的电子化。公共事务管理的电子化是政府面向社会的主要功能,它不仅要求公共管理的有效,规范和公开,还要求管理者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和低门槛的服务方式。从这些要求出发,公共管理的电子化首先要实现“政府上网”,即政府网站和电子社区的建立,面向社会提供“在线服务”;其次,应实现各项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化电子服务与管理系统;第三,达到政府管理组织与社会公众,企业组织之间的双向信息流动的网络化,即能使政府及时充分地掌握各种社会信息与统计数据,又能使社会公众,企业组织更为方便地从政府网站了解相关信息,办事程序和法定性文件,以及得到及时的咨询与服务。(3)电子政务对政府的影响
电子政务的出现和强化,是现代政府在电子技术革命和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对自身发展方式理性选择的结果,它不仅反映了政府发展的现实要求,而且同时又对政府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①改变政府组织状态。传统的政府组织纵向上具有极强的层级制特点,横向的部门间界限分明且刚性化,这种组织结构极易形成等级阻滞,部门林立,条块分割和环节过多等弊端。电子政务的实现势必导致政府组织状态的变化:
a、组织结构扁平化,电子政务使行政程序数据转化为电子信息流程,这将促进政府减少流程中不必要的层级阻滞,同时也为管理幅度的扩大提供了可能和必要手段,从而使政府组织结构趋于扁平。
b、政府组织无缝化。电子政务将增强管理与服务资源组合方式的整体性,产生系统集成效应,电子政务的系统集成将改变传统的部门分割运行的状况,消减政府部门间的间隙或中断点,表现出更强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②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电子政务的实现将极有效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a、电子化技术提供了迅速、及时和广泛获取行政信息的有效手段,增强了政府对管理变量的把握能力和迅速反应能力。b、电子化的行政方式为实现政府服务的充分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可更充分地满足公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各种渠道获取自己所期望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的要求。c、电子化的管理手段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方式,在处理大量的公共事务过程中,减少了工作时间,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行政资源的有效产出的量。d、电子化的政务流程为克服机械化政务流程弊端提供了可能,机械化政务流程的弊端主要有三多,即会议多、发文多、环节多,这些弊端的克服有待于信息的迅速传导与回应、信息的及时处置与灵活对应等电子化网络流程的实现。
③促进政府民主化发展。民主化是现代化政府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政务的深入开展将从四个方面促进政府民主化进程。
a、电子政务促进政务公开。政府上网实质上是在公开的线网上向公众公开政府职责,办事规矩,处理程序和政府公共事务,政府上网与政府“开门,拆墙,开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b、电子政务促进信息公平。行政民主化内涵着对政府与公众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解决,基于公共信息网的政府行为,以信息共享为前提,这无疑有利于社会信息的公平。
c、电子政务促进公众监督。公众对政府和公共事务的知情权,是形成公众监督的基本条件,而只有在公众掌握政府和公共事务的信息室,这种知情权才可能是真实有效的。电子政务的实现为公众知情权和公众监督权的实现,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d、电子政务促进公众参与。政府的民主化也就是公民参政的制度化过程,公民参政包括信息过程,选举过程和议政过程的公民参与,它的制度化离不开参与方式的公开,规范和自主,而这些条件都可由电子政务的充分开展得到满足。
6、试述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1)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①牢固树立效率观念。要提高行政效率,首先要解放思想观念的问题。要提高行政效率,首先必须打破旧的习惯,树立新的效率观念。要通过宣传和教育使人们认识到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性,使得人人重视效率,事事讲究效率,让提高行政效率的观念在行政机关乃至整个社会荡然成风。
②推进机构改革,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组织机构的合理化,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保证。推进机构改革,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的:
a、合理划分权限。要妥善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使得权责一致,界限分明,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和基层行政组织的积极性。
b、实现政企分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权力切实交还给企业。
c、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按照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根据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调整政府组织结构。把综合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加强信息,咨询,协调,监督,审计等部门的建设,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③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使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律化。依法行政是保证行政畅通,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前提。国家行政机关应以完备的立法形式,准确地执法手段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来规范各种行为,促进效率的提高。
a、将行政法制建设作为实现法治的基础和手段。为了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各种必要的法律和制度,一切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平,违法必究。
b、实现机构精简。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中,要实现国家机构组织,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减冗员。
c、建立和完善日常工作制度。各级行政机关还应按照法制和科学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适合于本机关特点的日常工作制度。
④全面提高行政领导者及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行政人员队伍的素质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基础。因此,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体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a、提高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任何行政单位,如没有素质较高的领导者,就没有高质量的行政决策和高效能的行政组织,不可能有高效率的行政管理活动。提高领导者素质,首先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把思想好,能力强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担任领导工作的人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和领导艺术。
b、提高一般行政人员的素质。主要途径是加强教育和培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忠于职守的道德准则;加强行政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训练;合理使用人才,把具有不同能力结构的人放在与之适合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扬长避短。
c、改革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录用制度。以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办法吸收社会上的优秀人才。
⑤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行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活力、效率。积极性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追求的目标。积极性指的是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极为重要问题。我们要在精简机构,下放权力,转变职能和行政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监督制度,保证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依法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有效地激励手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共同为实现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奋斗。
⑥大力反对官僚主义,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除了制度上,人员素质上的因素外,还有一个改进工作作风的问题。作风是一个组织或个人长期形成的习惯性的思想态度和工作方式。机关工作作风的好坏,对行政效率有直接的影响。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根本的一条是要反对官僚主义。
⑦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和工具是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技术保证,其现代化程度高低,直接关系到行政效率的高低。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社会活动,涉及范围广,作用因素多,必须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完成。(2)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
①层次领导方法。各级人员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一层抓一层,层层负责,不越级领导,政府部门一律实行首长负责制,各级领导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可以拍板定案。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政府领导摆脱事务性工作,集中精力抓大事。当然,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整与合的关系,合理分工,整体协调。
②目标管理方法。把管人与管事结合起来,通过目标的建立,分解,落实,使每一机构,每一个人都明确职责,各司其职,从而发挥全体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几个原则:即合理可行原则,均衡协调原则,分层负责原则,可考核原则等。同时,还力求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偏离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这样,就可以使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产生了较好的效果。③以点带面、典型带动方法。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的运用。它是在一般号召的前提下,领导深入实际,突破一点,借以取得典型经验,通过典型辐射带动其他学位工作,使一般号召能够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落到实处。应注意两点:一是对点上经验要有科学的态度。二是要循序渐进,边推广边总结提高。
④现场办公方法。此方法是政府领导定期带领有关部门领导深入基层,到急需解决问题的地方去现场办公,协调有关部门,当场拍板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当然,这种方法只能用于解决关系复杂,下层单位无法及时解决的难题。如果作为一种常规办法运用,那就会损伤甚至剥夺下级的自主权,也会使领导疲于奔向
第三篇:行政管理学
浅谈行政领导艺术
行政0916 段睿 指导老师 原丁
[摘 要]行政管理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需要运用领导的技巧,这种应用技巧就是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活动中,运用科学理论,熟练而有效实现行政目的的技巧、手段与特殊方法。它是领导者的智慧、胆识、才能、经验的综合反映,始终贯穿于整个领导过程和领导活动的各个方面,任何行政目标的实施与成功,都离不开行政领导者的组织指挥。然而行政领导者对于各方面的掌握与支配,工作完成的质量与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领导者的用人艺术、处事艺术、授权艺术等等,这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领导艺术。因此,研究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是领导科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行政 领导 艺术
领导艺术是指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的有创造性的领导方法、方式、技能等的操作性综合,也就是那些非程序化、非模式化、非定量化的高潮的领导技能。行政领导艺术是行政领导者的方法的个性化、艺术化,是行政领导者在工作中结合普遍经验和个人体会而形成的,它属于行政领导方法中创造性、随机性、权变性较强的部分。
行政领导艺术对行政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它本身所具有的超规范和非模式化途径达到的,是通过行政领导对偶发性的特殊情况的艺术化处理而获得的,是将个人经验与科学规则有机结合为领导方法而达成的。
一、行政领导艺术的分类
事实上,领导艺术存在于每一个领导行为之中,有多少种领导行为就会有多少种领导艺术,诸如用人艺术,团结艺术,批评艺术,决策艺术,指挥艺术等等,其实际类型是很多的。从领导事务的类别上进行区分,可规划为授权艺术、用人艺术、运时艺术、处事艺术;从范围影响上进行区分,可规划为总体性、局部性、专业性的领导艺术。
(一)行政领导事务类型上的领导艺术
1.授权艺术
授权是指领导者将自己一定的职权授予下属去行使,使下属在其所承担的职权范围内有权处理问题,做出决定,为领导者承担相应的责任。授权员工属参与管理的最高形式,是员工实现自我领导的有效途径。
1)授权的原因。授权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间接性原因。由于领导行为与领导目标的间接性,领导只授权下属,才能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有效地完成组织
目标。二是专业性原因。由于组织活动的多样性和专业化特点,领导不可能事事精通,因此只有授权给具有管理能力的专才,才能完成组织目标。三是复合型原因。由于现代领导是下属与领导者融为一体的参与型活动,领导者、执行者区分不明显,才能更好的完成组织目标。
2)授权的类型。授权的类型主要有:刚性授权、柔性授权、惰性授权、模糊授权。
3)授权的原则:a.因事择人,视能授权;b.明确权责,适度授权;c.授权留责,监督控制。
4)授权应注意的问题:a.谨防“反授权”:就是下级把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反授给上级,即把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问题、矛盾推给上级;b.防止“弃权”:就是领导者所拥有的决策权、奖惩权、监督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c.防止“越权”:就是大权旁落,下属行使了上司的职权。
2.用人艺术
用人艺术,主要讲究知人善用,人尽其才,这是最大限度利用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用人艺术的最低要求。然而,“知人善用”四个字看似简单,实际上做起来并不容易。如何知人识人,古今中外领导科学中,有太多的理论和具体方法。所谓“知人”,就是全面地了解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及时地发现和识别人才。人各有“长”有“短”,每个人都有他独到的优点,也有其不可回避的缺点,人无绝对的优点和缺点,关键是领导如何用其所长。“知人”是为了“善任”,即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我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们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用人原则,其中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有:知其短长扬长避短、了解下属、奖罚合理,适当激励、用养结合。量才录用、能职相称是很值得重视的。人性是最变幻莫测的东西 管理者如果能掌握其中的奥妙 所有管理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在古代有很多杰出的领导者和政治家,都知人善用,诸葛亮的用人的用人艺术: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志。
3)咨之以计课而观其识。
4)告知以祸难而观其勇。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正确的用人不仅在于知人善任,用心地考察干部,确切地了解干部,把他们安排到适合他们的岗位上,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且要人尽其才,领导者要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是组织内部协调,密切配合,还要才尽其能,不断地满足下属的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的能量
3.处事艺术
行政领导者在干好自身领导工作,专心本业,忠于职守的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谦虚谨慎,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光明正大,因人制宜,宽容处事等等,纵观世界全局,事情零星而杂乱,实际却只有两个因素,一是人,一是事,人要做事,事要人做,做好人的工作,就等于把事情办好。在领导者的位置上所遇到的处事对象是人。人的性格、思想认识、思维方式、精神境界、个人追求各有不同能力也有强弱,不能用同一方式去处理,要视各人不同的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对待,而这些恰恰都是行政领导者处事的要则。
4.运时艺术
运时艺术,既包括领导者对自己本职工作事务处理的时间安排,也包括他对本组织内各类事务处理的时限的了解和运筹。总的来说,对提高领导效率大有帮助的运时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运筹时间。这是提高领导效能的最重要的途径。领导者想要完成组织行政目标,并试图获得最佳的效果,就必须科学运筹时间。在领导工作中科学地运筹时间,是一项重要的领导艺术。对于领导效能来说,赢得了时间的主动,就等于赢得了胜利。
(2)合理安排工作程序。就是领导者合理安排时间消耗比例,把要完成的工作,依据工作的轻重缓急、规模大小进行分类,按照时间先后次序安排好,然后按预定计划逐步完成。合理安排工作程序的基本要求有:1)明确工作先后的次序,先主后次。2)建立严格的时限要求,提出了具体工作的明确时限要求,严格规范时限计划,并按预先规定的时限检查或总结完成情况。3)最重要的是安排处理好整体工作与局部工作的日常工作计划。
(3)提高时间利用率。处理工作事务,要专心致志,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延长内在时间,努力提高每一单位时间的利用率,要善于挤时间,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把握高效率的黄金时间段,从而提高效率。
(二)行政范围影响意义上的行政领导艺术
1.总体性领导艺术,即着眼于全局性问题,善于洞察全局形势,善于分辨时机,抓住有利时机,并能够利用良好机遇,这是行政领导有效工作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掌握好局部性的领导艺术,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解决局部微观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2.专业型的领导艺术。它是各级各类行政领导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加以把握和运用的。任何一个领导,都应真正透彻地了解和掌握所在行业部门的现状、问
题、潜力、趋势,也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技术技能,只有对领导工作了如指掌,才能灵活机动调动各种有利因素,面对问题从容不迫的应对与解决,确保提高效率。
二、行政领导的运用
1.审时度势,多谋善断。
2.行政领导者要履行好领导职能,顺利地实现决策目标,就必须善于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并科学地使用人才。
3.行政领导者要善于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4.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5.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6.巧妙安排时间。
7.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8.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中要善于根据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把握最佳适度的领导艺术。
9.各个行政领导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和职权范围,都应该专心致志,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超越职权。
三、行政领导在行政领导中运用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实践活动,包括领导活动中唯一有自觉能动性的因素。而领导活动正是通过对人的领导,进而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和改造的社会实践过程。在领导活动中,如果离开了人,忽视对人的领导和使用任何领导活动都不能进行。在科学社会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系统化、人员知识化的当代社会中,领导者的用人职能就显得更为突出了。领导者如果不注重广泛发掘人才,把合适的人才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从上到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即使个人才高八斗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也很难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现代领导者。我国古人曾经说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治政毛泽东也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领导艺术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无数事实也都证明了这一点。领导者科学地领导,就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反之,不重视领导艺术,没有任何领导技巧,必然使工作陷于瘫痪,使其处于被动、盲目和混乱。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当代,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竞争的今天,世界范围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人才竞争,要建设一个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需要有一大批有文化、懂科学、善管理、会经营的优秀人才,要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行政领导必须更新用人观念,改变思
维方式,努力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适应的人才观念,大胆启用一代新人,这是摆在每个行政领导面前的重大课题。
领导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艺术。正如韩非子所说“下君尽已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能” 能够合理的运用领导艺术是即使领导者管理技能成熟的表现,也是领导者个人取得业绩的基础和条件。作为一个行政领导者,能够运用好领导艺术,发挥其巨大效用,不仅有利于与下属之间建立良好、信任的合作关系,激发下属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团队工作效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使领导者从繁琐杂乱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使决策更加科学化,最终提高工作效率。总之,培养造就领导者的领导技能,是各级行政领导者的一项战略性的任务。现代化的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要实现合乎人情味的管理,就要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制度,科学技术越发展就越重视人的因素。而领导艺术主要就是针对于人的管理艺术,同时对于改进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培养和选拔各级管理人才,改进领导作风和提高领导水平、提高工作绩效和改进行政部门间的人际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政府机关的活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结束语
在学习行政管理学学到了很多关于政治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可以说关于行政的都有涉及,虽然不是很深入,但足够无门了解行政管理到底是学什么,更让我们了解了本专业的专业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我对行政领导的课程记忆特别深刻。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作为组织中的领导人,有很多权利,但也有很多的责任,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做绝对正确的决策,才能保证组织的存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彦主编.行政管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百度百科
第四篇:行政管理学
1、行政管理是一种以国家权利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政府机构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表现在:
1、行政管理的权力基础是公共权利。
2、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3、行政管理的宗旨是为公共利益服务。
4、行政管理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责任。
5、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3、“组织理论之父”之称的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关于官僚组织的论述对传统管理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4、社会人的假设得到霍桑实验的证明。
5、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目的与意义:
1、行政管理学是掌握行政管理规律的入门课
2、行政管理学是国家行政管理人员的必修课
3、行政管理学是参与国际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的基础课
4、行政管理学是提高各行各业管理水平的辅助课。
6、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主要方法:
1、历史的方法
2、理论的方法
3、调查的方法
4、比较的方法
5、系统的方法
6、案例的方法。
7、政府:广义的政府泛指一切国家机关,如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一切公共机关。侠义的政府,专只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
8、我国政府的基本含义:
1、国家 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由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
2、政府不仅要向本级权利机关负责,而且要向一级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和接受其监督。
3、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从范围来说是全方位的。
4、政府拥有法定的执行和管理的行政权利,运用行政手段进行指挥活动。
5、为人民服务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宗旨,是一切行政措施的出发点和归宿。
9、行政权利的特征:(1)、内在特征:
1、行政权利的阶级性
2、行政权利的社会性
3、行政权利的渗透性
4、行政权利的有限性(2)、行政权利的外在特征
1、行政权利运行的方向与轨道
2、行政权利运行的层次
3、行政权利运用的时效4行政权利运行的统一
5、行政权利运行中的权利膨胀。
10、论述我国政府职能的形成、发展和改革。(P41)所谓行政职能,是指政府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它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内容、过程和方式等。(1)从静态看,行政职能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性质。(2)从动态看,行政职能反映政府活动的过程、作用方式和左右方向。行政职能是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基层政权组织的一系列职能所构成的,呈层级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其作用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1、形成:193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下设35个部门管理各工作。行政职能体系的弊端:职能庞杂,运行紊乱,职能错位,政企不分,职能交叉,效率低下 职能膨胀,机构庞大。
2、发展与改革: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1987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进一步确定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行政体制改革核心问题。1992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市场经济发展目标,将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起来宽度深度加深。2002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新的指导提出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推行电子政务提高效率2007胡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言对我国今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新观点举措。
11、政府和市场失效的表现。(1)职能庞杂,运行紊乱(2)职能错位,政企不分(3)职能交叉、效率低下(4)职能膨胀、机构庞大
12、行政组织:是指国家根据其统治意志,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13、行政组织的特征:A政治性它代表国家行使政治职能 B公共性 无论何种阶级特征的行政组织都具有公共事务的职能 C系统性 任何国家行政组织都有 D法制性 行政组织是依法建立并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 E权威性 国家行政组织通过这个种法定权力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领导干预。
14、行政组织结构:指构成行政组织各个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具体指一个行政机关内部的机构设置及相互关系的法定形式
15、行政目标体系:
1、总目标:即反映行政组织基本功能的总体目标,明确规定行政组织成员基本的活动方向,并为人们进一步分解组织目标提供基本点。
2、职能目标:描述了行政组织内部具体的活动项目,指明组织成员应当开展的工作,本质上反映的是组织内部机构的工资职能,因而称为职能目标。
3、工作目标:它主要规定的是目标主体在阶段时间内应所完成的各项具体工作。
16、(选择)行政组织的部门体系:
1、领导机关:行政的领导机关是指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职能机关:指中央人民政府所属部门的工作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局等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工作部门——委、厅、局等。
3、辅助机关:是为领导机关或职能机关实现行政目标,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在行政管理系统内部承担辅助性工作任务的机关。
4、派出机关: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省级、市辖区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17、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历程与目标
历程:
1、初期基本格局的形成(1979-1957)
2、三次由精简到膨胀的循环(1958-1987): 1、1958年开始,中央向地方大幅度放权,1960年前后,国民经济出现严重混乱和比例失调现象。
2、第二次精简到膨胀的循环是1966-1981年,3第三次精简到膨胀的循环是1982-1987年。
3、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基础的机构改革(1988年至今)
目标:
1、转变政府职能
2、优化行政组织结构
3、提高行政组织的法制化水平
4、提高行政组织的管理水平。
18、公共组织的作用是什么:
1、政府是国家各种事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2、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
3、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及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4、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19、公务员:指在各级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20、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原则:
1、公平、公开竞争原则
2、党管干部原则
3、法制管理原则
4、功绩原则。
21、论述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
同:
1、法制管理。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3、功绩制原则。
4、分类管理。
异:
1、不搞政治中立 西坚持中立立场文管任员晋升不受政党干预 中要求公必须与共产党保持一致坚决捍卫执行党路线方针政策四项基本原则。
2、坚持党管干部:中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公务员制度是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西是独立之外管理系统。
3、不搞两官分途。中国公务员没有“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划分。西实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所谓政治化和事物官的所谓职业化。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没有任何形式的特权。西方文官是独立的利益集团,受雇于政府,是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
22、行政领导:指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领导活动和从事这种领导活动的人。
23、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2、道德品格素质要求
3、文化知识素质要求
4、身体、精神素质要求
24、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决策是管理的中心,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行政管理的实践表明,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先导,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切行政行为都是围绕着行政决策进行的。
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基础。
2、科学的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前提。
3、行政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名族的存亡。
25、、试论述行政执行是检验行政决策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
行政执行的前提是行政决策目标实施前必备的主观条件,包括:
1、行政决策合法合理,这是行政执行的前提,决策的制定必须严格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必须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
2、行政执行的物质条件充足,人和行政执行都必须以一定的物质作为前提没有物质条件所有的行政执行都将无从说起。
3、行政执行组织条件完备,它能保证顺利开展各种组织措施如机构的建立、人员设备权限划分等。
26、行政公共关系: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一种管理活动;
27、行政公共关系的特点:
1、主体的权威性2课堂的复杂性
3、目的的特殊性
4、传播条件的优越性。
28、行政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
1、正确把握公共舆论
2、完善传播机制、健全沟通渠道
3、创造“人和“的行政环境
29、行政沟通的作用:
1、行政沟通是消除矛盾、改善关系的必要手段。
2、行政沟通是调解矛盾、提高效能的重要途径
3、行政沟通是鼓舞士气、客服官僚主义的有效措施。
第五篇: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3、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抽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孙中山)
13、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怀特)
14、公共行政环境的(张金鉴)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15、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16、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作者是(里格斯)
17、融合型号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农业社会)。
18、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
19、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工业社会)。
20、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21、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22、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23、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24、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25、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26、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世纪末义时期)。
27、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划分,组织设置,各类政府职权配置)
28、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29、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30、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31、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32、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瑞士)。
33、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
34、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德)国的地方政府。
35、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洲、自治县、自治乡就是(特殊型)的行政区。
36、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特殊型)的行政区。
37、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行政职位),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