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管理学教案
课程的名称:行政管理学
次翁卓玛
20093111140
教案
(一):授课内容:
第一部分:行政法治概述,主要介绍行政法治的定义;行政法治的重要作用;中国行政法治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行政法与行政法治;行政法治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行政法治的行政行为。第四部分:行政法治的制度保障,主要内容包括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行政赔偿。
(二)教学的目的是: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行政法治的含义与作用;掌握行政法治的基本的原则;认识行政法治的行政行为。
(三)教学重点:
①行政法治的概念和作用 ②行政行为的法定性 ③行政治的法定性
(四)自学的内容:
行政法治的基本内容
第十三章行政法治
一,行政法治的定义
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行政权力必须依据法律而获取与行使,不得忍意妄为的一种公共行 政的普遍原则和社会控制方式。
然而一个完整的行政法治是由行政组织法定、行政运行法治、行政法制监督构成的。行政组织法定主要是由组织和人员的管理的法治,有行政机关法和公务员法。
二,行政的重要作用
㈠规范和控制行政权,实现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就是政府守法,然而主要体现在:其一,行政组织法规定行政组织的设置、职权范围和公务员权责等内容。其二,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行使方式。其三,行政监督法与行政救济法制约行政权的滥用。
㈡合理界定行政职能,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凡是社会个体和组织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要纳入自己的职能范围;
㈢保证行政改革成效,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
如英国的撒切尔政府和美国的里根政府的改革从规范层面保证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并
阻断权力回流的通道才,从而保证改革的成效。
㈣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促进民主与法治 三,中国的行政法治的发展历程
㈠中国的行政法治初步发展的阶段(1949年10月至1957年5月)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以及司法制度的合法性,建立了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署组织体系。
㈡行政法治受挫和停滞时期(1957年5月至1978年12月)大跃进和文革个人崇拜取代了法律的权威。
㈢行政法治的恢复及发展时期(1978年12月至1989年12月)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民主法制建设给予高度重视,1985年的5月16日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成立以后标志着新的发展时期。㈣行政法治全面发展时期(1989年4月至今)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四,行政法治的基本原则 ㈠行政合法性原则
1行政主体的设立必须合法
2行政职权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遵守法律。
3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4行政主体的违法行政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法律保留与法律优位。㈡行政合理性原则。
1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目的
2行政行为必须正当的考虑相关因素
3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客观、公正、合乎情理。
㈢比例的原则 ㈣政府诚信原则
1法律规范应具有稳定性与不可溯及性 2行政活动应具有真实性与确定性 3行政主体应信守承诺 4信赖保护
五:行政行为 定义:是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行政行为可以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㈠:抽象行政行为 定义:在行政管理主体依据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正对不特定对象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包括:①行政立法,②其他的规范性文件 ㈡:具体行政行为
定义: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具体的措施的行为,其行为的内容和结果将会直接影响某一人或组织的权益。
包括:①行政许可②行政处罚③行政强制④行政合同 六:行政法治制度的保障
㈠:行政复议
㈡:行政诉讼
㈢:行政赔偿
含义:1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法定的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被申请的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定的活动。
2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对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的行为。
3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因违法行为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
第二篇:教案(行政管理学)
第二章 行政组织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到行政组织的含义和类型,学习非正式组织的含义、成因和功能,掌握学习型政府的含义和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行政组织的含义和类型、非正式组织的含义、学习型组织的含义; 难点:非正式组织的成因和功能、“学习型政府”理论的特征。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主要内容: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当今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所赖以生存的一切都是以组织为基础,在组织内发生。而在所有组织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行政组织(我们所说的政府)。研究行政组织,对于了解公共行政的规律、加强行政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
1.组织:该词汇来源于生物学中的“器官”,是指自成系统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结构。后来演变为人的群体和集合体。是指由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通过权责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随环境变化而不断自我适应与调整的完整的有机体。
行政组织:为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通过权责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所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政府机关。
(1)物质要素:经费、设备、房屋。
(2)精神(形式)要素:组织成员行使权力的过程、领导方式、合作关系、职责划分及团体意识等。
(3)环境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4)目的要素:行政活动所要达到的任务和目标。2.行政组织的特性:
(1)公共性。行政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2)政治性。行政组织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比如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组织一起维护国家秩序、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等。
(3)执行性。对国家政策方针的执行。
(4)权威性。法律授予行政权力,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必须服从和执行。
(5)法治性。依法治理国家,承担法律责任。3.行政组织的结构:
(1)纵向结构。从中央到地方设有若干的层级,结构呈现金字塔型,这种上下层级关系有序的构成形式就是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宏观上的划分:中央行政组织和地方政府行政组织
微观上的划分:行政组织内部的工作层级关系。如我国的国务院内部职能分工,设有部、司(局)、处等三至四个层级。省级政府内部设有厅、处、科室等二到三个层级。
(2)横向结构。为了适应专业化和技术化的要求,产生了横向分工的必要。不同的职能部门。实质上是对行政职能目标的分解,同时也是一种分权。
4.行政组织结构形式改革的方向:
(1)扁平化。减少行政管理层级,裁剪冗员,建立一种紧凑、干练的组织结构。
优势:行政幅度增宽,层级减少,有利于提高成员积极性,保证内部信息畅通,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缺点:权力分散,行政控制减弱。
(2)团队化。组织结构从垂直结构向以“团队”为中心的过程化组织模式。打破原有部门界限,直接面对目标和顾客,以群体协作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特征:目标明确;角色分工;部门之间界限不太明晰;具有一定规模。
这两种组织机构变革的方向只是消除了传统层级制组织结构过度发展带来的弊端,只具有纠错功能,不具备替代功能。
(二)行政组织设计的原则
1.命令统一原则。一个下级只能有一个上级来指挥。不能越级,不能多重领导。
2.精简高效原则。领导层次要适度、尽量压缩编制、行政人员的数量和组织层级应保持在最小限度。
3.效率原则。4.分工协作原则。
5.权责一致原则。部门、成员职责和权限要一致。
6.幅度适中原则。一个领导人能直接控制的下级人数要有一定的限度。高层管理者3—8人;中层管理者5—10人;基层管理者8—15人。
7.全变原则。根据组织目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组织设计。8.法治原则。
(三)行政组织的类型
1.按管辖的地域范围,可分为:中央行政组织、地方行政组织和基层行政组织。
在我国,中央——国务院及其各职能部门(28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省(省23个、直辖市4个、2个特别行政区)、市、县(旗)];基层——城市中的区、农村中的乡以及兼具城乡二元特征的镇,也包括基层的派出机构。
2.按照权限性质,可分为:一般权限机关和专门权限机关。各级人民政府是典型的一般权限机关;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是典型的专门权限机关。
3.根据功能和作用,可分为:中枢机关、职能机关、辅助机关、幕僚机关和派出机关。
(四)行政冲突 p49-50
(五)非正式组织的含义和成因
1.非正式组织的由来。梅奥的霍桑试验;巴纳德的《经理的职能》提出非正式组织的内涵:在正是组织中,由于个人之间的相互接触、交互影响而形成的自由结合体,它不具有特定的目的,而是具有偶发性或自然形成的。
非正式组织:p53 2.非正式组织的分类:积极型、中间型和消极型。P53 3.非正式组织的功能:p56 正面功能:(1)可以调节和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2)可以加强组织内部的意见沟通,使成员更快捷、迅速地了解组织各种措施的意图。
(3)可以有助于成员内部凝聚力的增强,起到统一成员行为,安定组织的作用。
(4)可以使组织成员遵从团体的文化价值规范,进而增进团结,使组织保持和谐一致。
(5)有助于对组织成员的控制,进而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6)可以给组织成员以社会满足感。
(7)可以改善组织气候,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负面功能:(1)反对变革(2)任务冲突(3)传播谣言(4)顺应控制
(六)学习型政府 p57 1.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性的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和组织的学习氛围,凭借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彼得*圣吉:
自我超越——理清个人愿望,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改善心智模式——创新思维模式,抛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建立共同愿景——共同的目标 团队学习——整体协调
系统思考——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发展。2.学习型政府的特征:
(1)注重政府的责任和共同愿景。社会责任。
(2)改革政府组织结构,将层级制的官僚制结构变革为扁平化、地域化的组织形式。(3)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合作
(4)改革政府人事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人事管理机制。
(5)政府管理的民主参与。强调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和执行过程,确保政府行为的公共性。(6)政府的绩效管理。
(7)以创新作为政府整体行为的标准。
第三章
行政领导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行政领导的含义和特征,行政领导的方式和类型,掌握行政领导活动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行政领导的含义、行政领导的方式、类型 难点:行政领导的内容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内容:
(一)行政领导的含义 1.领导:
(1)领导中心说。领导依靠权力和人格所构成的影响力,去指导下属实现符合领导者意图和追求的目标。
(2)互动说。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互动过程共同实现双方追求的目标。(3)结构说。领导在组织结构中展开活动。正式组织——权力、规章构成;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感情纽带构成。
(4)目标说。领导活动在于实现一个符合群体需要的公共目标。《说文解字》中“领者,项也;导者,引也。”在中国人的理解中,领导有时指领导者的这一角色,有时指领导职位,有时指领导者的行为。
我们认为,领导就是领导者在特定的结构中依靠其综合影响力的运用和扩展,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动员下属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P71(简要讨论领导和管理的区分)
分析职位领导(强制性领导)与艺术领导(凝聚性领导)的区分p72.2.行政领导:
通过指挥和说服等途径影响组织内的个体和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而致力于这一过程的人,就是领导者。这样,行政领导就被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结合以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3.行政领导活动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这四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就构成了领导活动的过程。
4.行政领导活动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为人论阶段。(2)行为论阶段。(3)权变论阶段。P76 行政领导的特征:(1)首要因素:气质+知识+经验;(2)决定性因素:负责任+创新思维;(3)必不可少的条件: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如何激励下属、如何进行非程序性决策、如何有效配置和组合资源。)
5.行政领导的失败:(1)体制失败。(2)能力失败。(3)性格失败。(4)人生的失败。P77-p78
(二)行政领导的特性
“家庭领导”和“孩子王领导”与我们所说的具有权威性的行政领导不同: 1.等级性。2.权威性。
3.综合性。综合能力的要求。4.服务性。权力神授说——权力民授说
(三)行政领导的结构
1.正式结构。科层结构——官僚制理论基础(依靠正式法规确定每个机构的职责范围)。科层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正式规章(2)明确分工(3)权力分层(4)任职资格通过考核和任命。
科层制运转的必然结果就是“非人化”,人的一切行动都要听命于官僚机构的某种指令,人的情感、内心需求、本能、愿望和创造力都要收到压抑,并按照机器指定的路线行动。
2.非正式结构。与非政治组织的活动相联系。3.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的区别:
(1)正式领导者拥有组织结构中的正式职位、权力和地位,其重要功能表现为领导达成组织的目标;非正式领导总是按照人们的需要进行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情感为其宗旨。(2)正式组织中的领导职位并不因某一领导者的去职而消失,这一职位可以由他人填补;而非正式组织中,非正式领导的离去很可能导致整个非正式组织的解体,因为他是整个非正式组织活动的中心和发动者。
(四)行政领导的过程p84-90 1.行政授权 类型:
(1)刚性授权。对所授权力、责任、完成任务的要则和时间,具有明确规定与交代,被授权人必须严格遵守,不得有任何逾越。如重大事项。
(2)柔性授权。只指示一个大纲和轮廓,让被授权人有较大的自由随机应变处理。如复杂多变、领导对情况也不清楚、被授权人又精明能干。
(3)惰性授权。领导者自己不愿意做,不知道怎么做的事情,交由下属处理。
(4)模糊授权。给予授权人的权力限度和权力容量比较模糊。原则:
(1)因事择人,视能授权。
(2)明确权责,适度授权。适度要求授权只针对直接下属,不能越级授权。一事一授、任务完成立即收回权力。
(3)授权留责,监督控制。
(4)防止反向授权。领导在承担责任的同时,要防止下级什么事情都往领导者头上推,以致领导者难以招架。
2.用人 p89
(五)行政领导的方式p90 1.首长负责制
2.行政首长的领导类型(1)独断型的领导行为模式。(2)放任型的领导行为模式。(3)民主参与型的领导行为模式。3.行政领导活动的内容:(1)计划活动(2)组织活动(3)指挥活动(4)控制与监督活动(5)协调活动
第三篇:行政管理学111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1 .伍德罗· 威尔逊在《 政治科学季刊》 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1)《 》,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2).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3)4 .内阁制,又称议会制、议会政府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等。它起源于18 世纪的(4)_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5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理论,它弥补了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过分地强调(5)和规章制度而不重视人的不足。.从工作性质和职责以及产生方式角度划分,行政领导者的类型划分为政务类行政领导者和(6).我国审计机关设立了审计机关驻地方派出机构和驻部门派出机构。目前,审计署在地方(7)_个城市设立了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被称为(8).一种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和组织所规定的正式渠道进行的沟通是(9)_,它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公共行政的目的是(10)_ _ _,公共行政的价值是公平。1395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20 分)1 .政府职能.公共组织结构 3 .舆论监督 4 .行政复议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A .孙中山B .康有为 C .梁启超D .张金鉴.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 韦伯提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A .官僚制组织理论B .管理五项职能 C.14 条管理原则D .社会人理论.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A .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B .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 C .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D,分散型公共行政模式,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的行政区。
A .特殊型B .传统型 C,现代型D .发展型.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A .积极方案B .临时方案 C .应变方案D .追踪方案.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A .行政人员B .职能目标
C .行政职权D .行政职位 1 3967 .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A .归属权B .奖惩权力 C .合法权力D .决策权力.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国家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给予政纪处分。
A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B .行政监察机关 C .检察机关D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9 .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
A .确定控制标准B .纠正偏差 C .衡量成效D .行政指挥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正式生效的日期是()。A.2002 年10 月1 日B.2003 年5 月1 日 C.2003 年1 月l 日D.2002 年1 月1 日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公共行政学的特点主要有()。
A .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B .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
C .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 D .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 E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2 .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A .不平等问题B .外部性问题
C .公共物品的提供D .无知和非理性 E .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地方政府体制的类型主要分为()。A .自治体地方政府B .议行合一制政府 C .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D .三权分立制地方政府
E .行政体地方政府 1 397
;.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有(A .巴纳德B.C,梅奥D.E .西蒙 5 .权力机关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A .侵权犯罪监督B.C .法律监督D.E .读职犯罪监督
五、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1,简述一般行政区划应遵循的原则。2 .简述理解行政执行含义的要点。
六、论述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 .试述行政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2 .试述行政决策的特点。韦伯法约尔
工作监督政治监督1 398(供参考)
2006 年7 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1.(1)行政之研究 2.(2)高斯.(3)政府职能 4 ,(4)英.(5)组织结构.(6)行政类行政领导者 7.(7)18.(8)机关行政 9.(9)正式沟通 10.(10)效率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20 分)1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
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4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A 2.A 3.C 4.A 5.B6.D 7.D 8.B 9.B IO.C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ABCDE 2.ABCDE 3.ACE4 , ACE 5.BCD
五、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1.(1)政治原则;(2)尊重历史传统的原则;(3)有利于发展的原则;(4)有效管理的原则;(5)民族自治原则。2.(1)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2)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3)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很强的活动,是务实性的、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它需要通过一定的具体步骤或实际行动来落实政策;(4)行政执行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5)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以上每点2 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1)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行政改革的成败;(2)政治因素对行政改革的限制与制约;(3)在行政系统内部行政官僚集团的反对;(4)传统的保守程度决定了行政改革的艰难程度;(5)用人惟亲和家长制对行政改革的负面影响。.(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殊性;(3 分)(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3 分)(3)行政决策目的的非赢利性;(3 分)(4)行政决策的合法性;(2 分)(5)行政决策地域效力的普遍性;(2 分)(6)行政决策执行的强制性。(2 分)
第四篇:行政管理学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行政管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行政
2.管理层次
3.政府绩效
4.行政法治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如何理解行政权力的公共性?
2.简要说明行政决策方案评价的主要内容。
3.简述西方国家行政监督的特点。
4.简述全球化对行政管理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5.为什么说“行政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说明深化中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途径。
2.结合实际,分析中国政府绩效管理优化的主要措施。
第五篇:行政管理学 - 副本
一:行政管理产生的功能有哪些?答:
1、保卫功能
2、维持功能3管理功能4扶助功能5服务功能6发展功能。二: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答: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3社会职能
三:政府绩效的目标有哪些?答:1按照目标的可量化水平分为定量绩效目标和定性绩效目标2根据目标目标的领域可分为政治绩效目标和经济绩效目标和社会绩效目标3根据目标的时间性可分为长期绩效目标、中期绩效目标和短期绩效目标4根据目标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分为结果性绩效目标和行为性绩效目标。
四:会议工作的一般程序?准备工作、会中工作、会后工作 简答题:
一:我国政府转变的趋势?答:1不断加强政府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职能转变
2、推行电子政务平台,改善行政职能方式
3、充分调动社会资源4切实提高政府能力,保障行政职能转变。二:行政权利扩张的内容?答:1行政权利自身的扩张2行政权向立法权的扩张
3、行政权向司法权的扩张 三:行政领导体制的内容?答:
1、领导层次与领导跨度2领导关系和领导组织结构3领导权限4领导体制的构成要素。四:我国行政组织的原则?答:1合法行政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职、责、权一致原则4精干效能原则5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五:行政决策体制构成因素?答:1决策主体2机构设置3职位设置4权责划分5规章制度6决策方式。六:解述政府绩效评估的功能?答:1评价公共政策效果2提供决策信息依据3支撑监督控制机制4促进激励和学习5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七: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答:1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2行政决策的成效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3性选择决策是行政领导者的首要职责。八:行政领导艺术的主要表现?答:1理事艺术(力抓大事、专注本能,审视度势、多谋善
断,刚柔相济、冷热相兼,奖惩有度、办事公道)2授权艺术3待人艺术(要善于了解和识别人、善于调动激励员工、处好与上级关系争得上级支持、处好与下级关系争取下级的信任)九:政府绩效目标的主要来源?答:1法定职责2惯性事权3政策问题4服务对象5领导意志。
论述题:一:古典官僚体制的特征和优缺点?特征:1官僚组织形态是根据完整的法规制度设立的一种组织结构
2、机关的组织形态,实施层级制3行政管理人员要遵从法规的规定,工作时不得掺入个人喜爱、爱恶的情感,就是说对事不对人,做到公平、公正。4机构的管理是建立在书面文件的基础上5根据组织中不同层级职位的需要,公开招考和挑战选具备某种技术资格的成员,按其专业进行合理分配和正式任命。6机构管理中的一般原则详尽地规定下来后不要轻易改变,使其具有稳定性。7薪金的给付,依人员的的地位和工作年限而定。优缺点:1过分强调执行规章制度,使组织缺乏弹性与应变力,时间一长,工作人员也变得胆小保守,没有创造力革新技术。2官僚组织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许多假设的基础之上。3忽视了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组织。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新趋势?答:1未来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战略型管理2未来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重视绩效评估的管理3未来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向信息化和电子化方向发展4未来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人员向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5未来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设计向扁平化发向发展。三:今后行政组织的变革趋势?答:1组织职的能变革(为行政组织职能的变革分职能重心、职能方式、职能关系三方面,在行政组织职能关系的改革趋势主要体现在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迅速壮大和发展)
2、行政组织结构的变革(由原来重视
决策、执行部门,轻视监督、咨询、信息等部门,转向两者并重,在公共组织中,行政组织从规模到数量呈下降趋势,而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却呈现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行政组织在纵向结构的变革中呈现由高层集权向下级分权、由高耸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的趋势。)3行政组织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的变革。四:如何行驶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化的目标?答:科学化: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系统、遵循科学的决策原则、提高决策参与者的素质。民主化:行政决策的内容必须体现民众的意愿和公共利益、重大决策的指定必须经过民主协商决定、重大决策的政策制定必须经过发定的程序来进行、重大决策必须经过民选结构的审定和认可、民主政治是法治的责任政治,因而决策者必须对其决策行为承担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和道德的责任。五: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答:
1、行政职能结构的调整(我国政府政治职能的调整、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构、我国政府社会职能的强化)2我国政府职能关系的变革(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职能关系的变革、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革、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