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作业

时间:2019-05-13 16:0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管理学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管理学作业》。

第一篇:行政管理学作业

行政管理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这些条件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有形的、无形的;有自然界的、社会界的。

2.行政道德--是指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3.行政组织结构--是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

4.编制--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人事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

5.政府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各级政府在年度内预算的收入和支出的最终结果,是预算管理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阶段。6.政府公共关系--即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7.分权制衡理论--是被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 理。

8.公共危机--即公共性公关危机,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

9.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它包含了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

10.行政改革--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 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二,简答题

1,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

1、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科学,行政环境和行政职能是行政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2、行政管理的主体。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组织和机构,行政领导以及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

3、行政管理的过程。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是一个由多个环节和有机部门组成并有效运作的过程。它们主要有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协调、行政信息、行政监督。

4、行政管理的保障。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过程要能够顺利运行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依据一系列的保障手段。主要有:财务行政、行政法治、行政方法、行政道德。

5、行政管理的目的。主要研究和了解: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行政改革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由之路。

2,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答:研究方法服从于学科性质和研究目的,并随学科内容和研究目的的变化而变化。行政管理学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独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

行政管理学产生以来,西方学者采取了多种的、在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特点的研究方法,例如演绎从研究到归纳研究、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从单科研究到跨学科研究,如此等等。

3、行政环境问题的意义。

答:行政环境问题的意义是全面考察行政环境,研究外部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对于我们正确现解行政系统的建立原则、结构特点、运行方式、功能范围、发展规律与历史命运,掌握优化行政环境的正确途径和科学方法,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编制管理的具体内容。答:编制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制订编制方案、确定各部门取能范围,进行科学的取能配置、审批机构与人员、监督编制执行情况、做好编制统计、制定有关的编制法规。

5,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答:竞争原则:竞争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是公开、平等的。功绩原则:功绩是国家公务员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工作实绩。法制原则:法制原则就是制定法律规范依照法规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行政,并受法律保护。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事制度坚持的根本原则,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不是削弱党对干部的领导,而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工作的领导。

6,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答:行政决策在整个行政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决策从根本上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

三,论述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答:

(一)职能重心的转变。195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之后,党和国家的 工作重心本应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但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重政治统治职能,轻社会管理职能;重阶级斗争,轻经济建设,形成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最后发生了“文革”的**,使我国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二)职能方式的转变。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 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3.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三)职能关系的转变。1.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 职能关系。2.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确立企业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微观经济主体,改变过去与政府的依附关系。理顺政企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政企分开,权力下放。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总原则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就让市场去解决,政府只管市场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把市场对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性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政府引导市场,市场调节企业。4.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致使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越来越重,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恶性膨胀,管理成本高昂,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社会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于政府、集中予上级的管理体制,使社会自治能力、自律水平得不到锻炼与提高,抑制了社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最终影响了社会健康协调发展。5.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一是对政府各部门进行职能分解和职能分析,明确分工,划清职责;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各部门的地位、作用及与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方式,使各部门行为有章可行,完善行政运行机制;三是完善协调机制,由于现实中各部门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即使最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职责交叉,为此需建立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机制,解决矛盾和纠纷。

2.论述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答:

1、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大类,其中物质要素包括人员、经 费、物质设备三个方面;精神要素包括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三个方面。2.人员是行政组织的第一物质要素,是行政组织的主体、核心。行政组织首先是由各种不同专业、水平和年龄的人按照行政组织的目标、职能组合起来的组织。3.经费是维持行政组织运营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4.物质设备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行政组织开展活动所必需的技术设备、工具、耗材和能源。

5.目标是组织赖以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原因,是组织存在的灵魂和前进的方向。它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的基本功能。

6、组织目标包括任务、目的、指标、数量、质量、时限等;分为总目标、分目标和工作目标三类。

7.权责结构是形成组织纵向层级和横向部门体系的基础,是组织分工、组织法规与组织纪律的实际体现。

8.权责结构是指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单元,以及各组织成员、各工作职位之间在工作任务、权力和责任方面的一系列从属并列关系。

3.论述人事行政的特征。

答:

1、管理对象不同。人事行政管理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而企业人事管理的对象是在某一企业任职的工作人员。

2、管理权不源不同。人事管理权来自国家法律和国家行政机关的授予,是国家行政权的一部分,管理主体是代表国家及其行政机关对行凸透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一种管理。

3、权威性不同。人事管理的主体与一般企业不同,它们拥有一定国家权力和政府机构,行使的是国家权力,而国家权力有高度的权威性、严肃性和约束力。

4、性质不同。人事行政有明显的公益性,而企业的人事管理主要体现为自利性。

5、复杂性不同。政府组织是一纵横交错、层级节制的科层组织结构体系,纵向有若干层次,横向有众多部门,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各异,人员结构也有不同专业和文化等背景。

6、法律规范程度不同:政府部门依法管理其管辖范围的人力资源,这是又一大特点。

四、案例分析 【案例正文】:武汉收禁“麻木” 【请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武汉收禁“麻木”的决策体现什么原则?

答:武汉市政府在取缔“麻木”的同时,也顾及到广大“麻木”车主的切身利益,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偿交车措施、失业车主再就业辅助和残疾车主出行方式保障等政策。一方面通过政策保障免除了车主的后顾之忧,使车主更好地配合交车,另一方面也消化了大量的失业人员,维护了社会稳定。而这些保障措施的及时落实和“麻木”问题顺利解决,也少不了所有工作小组的高效执行。正是有那些勤勤恳恳、热情服务的前线人员,才有了武汉市从“麻木”城市印象中的漂亮转身。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依法遵循相应的法律条文,是作出行之有效的行政决策的保障。这需要行政领导的全局眼光、审时度势与借鉴创新。正确有效的行政领导,能推动行政决策顺利进行,确保行政活动的全面开展。

科学有效的行政决策,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的本身,还应重视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附带问题。只有做到旧病除又不落新病根,才是真正的良方,才是真正的科学决策。而科学的行政决策,也要依赖有效的行政执行,只有充分明确政策目标,充分调动政府资源,认真贯彻落实政策,认真依法执行政策,才是行之有效的政策执行。

2、武汉收禁“麻木”的决策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1)必须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决策目标。

(2)集思广益,拟定方案。

(3)对决策方案进行评估选优。

(4)认真组织实施。

第二篇:行政管理学作业

华工继续教育学院2016-2017第二学期网络课程

行政管理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环境: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这些条件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有形的、无形的;有自然界的、社会界的。就是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这一主体的外部境况,是各种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政治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

2、行政道德:职业道德失之于人们的执业活动紧密联系并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政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指政府行政工作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3、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4、编制: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 由各级人事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

5、政府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各级政府在年 度内预算的收入和支出的最终结果,是预算管理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阶段。

6、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7、分权制衡理论:是被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

8、公共危机:是指影响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对组织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从而使组织形象遭受损失的某些突发事件。

9、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它包含了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

10、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二、简答题

1、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科学,行政环境和行政职能是行政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2)行政管理的主体。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组织和机构,行政领导以及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3)行政管理的过程。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是一个由多个环节和有机部门组成并有效运作的过程。它们主要有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协调、行政信息、行政监督;

(4)行政管理的保障。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过程要能够顺利运行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依据一系列的保障手段。主要有:财务行政、行政法治、行政方法、行政道德;

(5)行政管理的目的。主要研究和了解: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行政改革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由之路。

2、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行政管理学产生以来,西方学者采取了多种的、在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特点的研究方法,例如演绎从研究到归纳研究、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从单科研究到跨学科研究,如此等等。①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②调查研究法; ③案例分析法; ④历史研究法;⑤比较研究法;⑥定量分析法。

3、行政环境问题的意义:

(1)正确的认识和反映行政环境是增强行政管理学应用性的重要前提;

(2)正确的认识和反映行政环境,才能科学地确定行政职能和行政管理各个环节、手段;(3)正确的认识和反映行政环境,有利于树立起系统整体的公共行政观念;(4)正确的认识和反映行政环境,有利于确立开放平衡的公共行政模式。

4、编制管理的具体内容:

编制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制订编制方案、确定各部门取能范围,进行科学的取能配置、审批机构与人员、监督编制执行情况、做好编制统计、制定有关的编制法规

(1)职能管理职能是指配置、协调各级机关及其各部门职能的一种行政行为,它是根据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要,对各组织机构的职能进行配置、协调的活动过程。把职能管理作为编制管理管理的内容,是在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时正式明确的。这次机构改革提出了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的“三定”方针。职能管理的内容有:提出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职能体系的总体意见;合理配置各部门的职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协调同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以及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2)机构管理所谓机构管理,主要是指对机构设置与调整的管理,具体包括对机构的总量、性质、级别、规模等诸多内容的管理。其内容包括:根据各级政府的职能总量及类别,确定每级政府机构的总量规模;划分机构的属性;对机构级别的管理;对机构名称的管理;对机构规模的管理。(3)人员管理人员编制是行政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履行法定职能,经过被授权的机关批准而确定的单位内部人员数额、结构、领导职数、员工数额等。其具体内容包括:制定各级政府编制比例和编制标准,其中编制比例是指编制员额与核定编制依据的事物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各级政府所辖面积、人口数量都是核定编制的依据,在它们与编制之间有一个数量比例关系;根据编制比例确定各级行政组织的编制标准后,再制定各部门、单位的人员编制总额;确定全国行政组织和它的各个层级、各个部门的人员编制结构。

5、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1)竞争原则:竞争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是公开、平等的。所有考试、考核、录用等程序都是公开进行的,并且所有参加报考的人员不受性别、家庭出身、民族、宗教等限制,并逐步打破地域、身份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竞争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来。

(2)功绩原则:功绩是国家公务员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工作实绩。公务员的职务升降、考核、任免、奖励等,都以其在工作中的功绩为主要依据。

(3)法制原则:法制原则就是制定法律规范依照法规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行政,并受法律保护。有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任免、升降等都必须按照国家公务员法律规定。

(4)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事制度坚持的根本原则,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不是削弱党对干部的领导,而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工作的领导。通过把党的组织路线、方针、政策按一定程序转化为行政机关人事管理的法规,依此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6、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行政决策在整个行政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

(2)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3)行政决策从根本上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

三、论述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1)职能重心的转变;

(2)职能方式的转变; 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3.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3)职能关系的转变;1.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2.理顺政企关系:①把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开。两权分离主要在于从所有权中严格地区分出经营权,即让国有企业掌握经营权,政府掌握所有权,两者井水不犯河水,以便使企业具有广泛的活动空间,发挥企业的活力,同时也切断政府与国有企业的从属关系,实现政府职能转变。②把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理顺产权关系。要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仅有两权分离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上明确产权。明确产权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明确产权关系主要内容是,明确财产的法定主体,界定产权的客体和内容。企业享有的法人财产权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成为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③实行国有资产分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授权经营的国有资本依法履行出资人的职责,维护所有者的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论述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1)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大类,其中物质要素包括人员、经费、物质设备三个方面;精神要素包括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三个方面;

(2)人员是行政组织的第一物质要素,是行政组织的主体、核心。行政组织首先是由各种不同专业、水平和年龄的人按照行政组织的目标、职能组合起来的组织;(3)经费是维持行政组织运营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4)物质设备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行政组织开展活动所必需的技术设备、工具、耗材和能源;

(5)目标是组织赖以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原因,是组织存在的灵魂和前进的方向。它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的基本功能;

(6)组织目标包括任务、目的、指标、数量、质量、时限等;分为总目标、分目标和工作目标三类;(7)权责结构是形成组织纵向层级和横向部门体系的基础,是组织分工、组织法规与组织纪律的实际体现;

(8)权责结构是指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单元,以及各组织成员、各工作职位之间在工作任务、权力和责任方面的一系列从属并列关系。

3、论述人事行政的特征:

(1)负责本部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协助总经理搞好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落实公司规章制度,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督促和检查,沟通内外联系,保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负责对会议文件决定的事项进行催办,查办和落实,加强对外联络,拓展公关业务,负责全公司组织系统及工作职责研讨和修订,负责公司车辆的管理;

(2)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①组织架构的设计、岗位描述、人力规划编制、考勤管理的工作。②招聘使用 ③工作报酬 ④培训开发 ⑤人员考核;

(3)负责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制定及检查监督;(4)负责总务管理;(5)安全保卫;

(6)强调企业精神,创建公司的企业文化;

(7)塑造企业形象:①企业精神形象,它对于员工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能增加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②企业环境形象 ③企业员工形象总而言之,行政部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确保公司的正常运作及生产,稳步正常的进行,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四、案例分析

【案例正文】:武汉收禁“麻木”

“麻木”(三轮摩托车的俗称)曾是困扰武汉市城建发展的一大顽症,多年来屡禁不止。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武汉的非法营运麻木渐成气候。交管部门的围追堵截和麻木的左冲右突,成了当时典型的“猫和老鼠”游戏的—种。据了解,在1997年以前,平均每辆麻木几乎都被罚过。

到了1997年,武汉市决心“动真格”,当时采取的是强制式的行政管理方式,即上街强行收缴麻木。这种简单化的公共管理范式的选择,引起了强烈反应而形成了“麻木”问题。麻木车主与民警发生纠纷,甚至有冲突。“麻头”组织作用的显现,使麻木事件更趋于激化。“麻头”,是麻木群体中有一定活动能力和威信的人物,他们组织麻木到政府上访,静坐,还开着车上街游行,堵塞交通。麻木车主以下岗职工、残疾人居多,—辆麻木就是—家人的饭碗,数万辆麻木涉及十多万人的饭碗。

2003年5月,武汉市政府再次下决心取缔“麻木”,这次整治,武汉市政府充分吸取以前历次整治的教训,向广大市民提出了“依法整治、有情操作、回收车辆、帮助择业”的原则。5月20日公布《关于修改〈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若干规定〉的决定》,于6月20日在七个城区和两个开发区禁止三轮摩托车行驶营运。

武汉市没有强行禁止,没有一刀切之,而是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统筹兼顾。武汉市政府在《致有证三轮摩托车车主的信》上说:“实施这一决定难免会给你们在就业和生活上带来一些暂时的困难和问题。但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市政府准备了近2亿元的回收金,对车辆从优折价回收,每辆车按年份从2500元到3000元不等;对愿意自谋职业不要求政府帮助就业的车主,政府给予一次性自谋职业补贴4000元;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享受减免有关税费的优惠政策。此外还对在规定期限内上交“麻木”的车主给予了相应的奖励。同时强调,8月20日是最后期限,之后不再执行上述各项政策。结果,到6月24日,武汉市政府宣告:武汉彻底告别“麻木时代”。

【请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武汉收禁“麻木”的决策体现什么原则?

答:(1)武汉收禁“麻木”的决策体现的原则有: 第一,信息性原则; 第二,预测原则; 第三,系统性原则; 第四,可行原则;第五,择优原则; 第六,动态原则决。

(2)武汉市政府在取缔“麻木”的同时,也顾及到广大“麻木”车主的切身利益,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偿交车措施、失业车主再就业辅助和残疾车主出行方式保障等政策。一方面通过政策保障免除了车主的后顾之忧,使车主更好地配合交车,另一方面也消化了大量的失业人员,维护了社会稳定。而这些保障措施的及时落实和“麻木”问题顺利解决,也少不了所有工作小组的高效执行。正是有那些勤勤恳恳、热情服务的前线人员,才有了武汉市从“麻木”城市印象中的漂亮转身。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依法遵循相应的法律条文,是作出行之有效的行政决策的保障。这需要行政领导的全局眼光、审时度势与借鉴创新。正确有效的行政领导,能推动行政决策顺利进行,确保行政活动的全面开展。科学有效的行政决策,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的本身,还应重视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附带问题。只有做到旧病除又不落新病根,才是真正的良方,才是真正的科学决策。而科学的行政决策,也要依赖有效的行政执行,只有充分明确政策目标,充分调动政府资源,认真贯彻落实政策,认真依法执行政策,才是行之有效的政策执行。

2、武汉收禁“麻木”的决策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行政决策一定要根据实际的信息,把握好将要决策活动的真实情况,就像武汉“麻木”长期盘踞武汉市,屡禁不止,严重阻碍武汉市城建发展。行政决策也要对未来有一个好的预测,然后向行政目标进行决策,争取实现行政目标。同时,行政决策一定要有一定的系统性,而不是单方面行动,这样才能使行政决策更加的有效果。行政决策也要考虑实施现实条件的可行性,就像武汉收禁“麻木”也要考虑到“—辆麻木就是—家人的饭碗,数万辆麻木涉及十多万人的饭碗,而且从业多是残弱人士”,而不是一味大刀阔斧的收禁,要考虑人民的利益。最后,行政决策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做出的,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有临时方案和应变方案,适时适事作出调整,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对比,进行择优选择,让行政决策既能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又能实现行政目标。

第三篇:行政管理学作业

《行政伦理学》形成性作业1

四、简答题

1.“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在于:

第一,道德源于人的内心,属于精神性的原则,表现为个体的“应当”,它具有内在性、主观性、个体性。伦理是内在道德的外在化,属于客观行为关系,表现为现实的群体规范,它具有外在性、客观性、群体性。第二,道德多指对人的行为的判断标准,它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直接判定正当的行为。伦理多指行为判断标准的理由,它通过对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来行为进行判断。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人们也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

2.为什么需要建立行政伦理学学科?

答: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行政人员行为的正当性,并需要满足善的要求。在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关于行为的“对错”、“好坏”、“善恶”等的判断。因而,也就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伦理关系。对于这些关系的研究,需要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即行政伦理学来对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加以研究。这门学科就是行政伦理学。

3.如果公共行政单纯受到效率观的支配,会导致什么弊端?

答:第一,使对行政体系以及行政管理活动的评价偏向于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第二,会让人们专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合逻辑性、合目的性,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性价值前提;第三,会使人变成为求成功不择手段的非道德主义者;第四,片面的行政效率观不可避免地会伴生数字虚假现象。

因而,行政效率观虽然是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但它只是公共行政价值理念中的一个,在坚持行政效率观的同时,也需要拥有其他行政价值理念。

4、简述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中廉政与勤政的关系?

答:廉政是勤政的前提,而勤政则是廉政目标或结果。

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首先应当是廉洁的,只有在廉洁的前提下,勤政才有意义,否则,勤政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廉洁可以保证公共行政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无私无偏,以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作为行政管理的唯一追求。但是,仅有廉洁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对行政人员的考察中,仅仅做到了廉洁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他必须在廉洁的同时也积极自觉地做到勤政。所以,廉政需要得到勤政的补充和支持。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要求行政人员具有怎样的行政态度?

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要求行政人员具有正确的行政态度。即:第一,对社会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对所从事的事业、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第二,正确地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挫折和矛盾;第三,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必须正确对待生死考验。

五、论述题(3题选做2题)

1.结合我国现实,试论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

答:(1)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从整体看,研究行政伦理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由于行政伦理在公共行政领域和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行政伦理对整个社会伦理以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社会政治状况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二是由于行政伦理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有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去研究、去深化、去解决。

(2)结合我国现实,具体说明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答:第一,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尽快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第二,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是行政体制自身健康运行与发展的要求;第三,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增强抵御腐朽伦理侵蚀的能力;第四,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总结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

2.简述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答:(1)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行政伦理的民主原则要求行政行为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因而,它的基本内涵及对行政人员的要求是充分认识到:

第一,一切涉入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政治权利都应得到尊重;

第二,行政人员由于社会分工而被定位在行政管理者的位置上,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相对的,作为被管理者的公众有权参与和监督行政管理;

第三,行政管理活动程序化和公开化是公众参与和监督的必要条件;

第四,作为社会公仆,摒除行政职位等级和行政经验资历的偏见、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兼容并蓄才是科学的态度和作风。

(2)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

答:第一,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机制和凝聚机制,有助于充分调动每个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心情舒畅地工作、实现其自我价值的同时,有效提高整体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第二,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防错、纠错机制。坚持公共行政的民主观,根据民主的要求去建立和调整行政关系,可以使行政管理工作处于有效监督之下,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维护行政管理工作良性运转。

《行政伦理学》形成性作业2

四、简答题

1、行政人员的德性和行政良心是什么关系?

答: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外在形式,是指行政人员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的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这种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转化为自觉履行行政责任行为的道德内涵。德性与良心是一体的、重合的,德性的实质是良心,而良心的外在显现就是德性。

2、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般说来,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行政人员在自己违反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明确禁止的行为时就会感到一种犯罪感,自觉接受所应受到的惩罚,及时矫正这种行为,自觉履行法定责任;第二,行政人员不能有效准确地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所赋予的职责时应自觉对其后果负责; 第三,行政人员不仅仅应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而且也要遵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即为公共利益服务。

3、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总的说来,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为: 一是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勇于担当责任而不推脱乃至逃避责任;二是认真地履行公务,一丝不苟地做好份内的工作;三是勤奋工作,多办实事好事,多出政绩或业绩;四是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不甘于平庸,积极探索工作的规律,开拓创新;五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4、什么是公共行政中的公正意识?

答:公正既是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要求,也是对行政组织、行政体系及其制度的要求。在行政伦理学中,做到公正首先是行政人员的责任。行政人员的公正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作出公正的行政行为选择的前提,它要求行政人员必须办事公道,不徇私情,平等对待不同身份、民族、性别和不同宗教信仰的行政相对人。公正意识不仅要求行政人员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之所在,成为遵纪守法的楷模,还要在法与情、法律公正与道德公正相冲突时,能够正确的分析产生冲突的根源,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特别是通过自己的创新活动来协调这种冲突。

5、为什么说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但违背了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答:行政纪律是行政组织基于法律的授权而制定的,是法律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规范的具体化。行政组织根据自身利益需要,所制定的行政纪律往往比法律规范更为严格、具体和细致,因而,是一种更高标准的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而反之,行政人员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六、论述题(3题选做2题)

2、为什么说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

答:(1)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行政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所应拥有的职业意识。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行政人员的公正、仁爱、宽容、求实和自我节制的意识,它们是行政人员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信仰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行政伦理学要求通过增强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去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道德水平。

(2)行政责任制度。在我国,行政责任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宪政责任制、政党责任制、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公仆责任制。其中,公仆责任制是贯穿于其他三种行政责任制中的精神内核。

(3)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关键在于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因为:在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和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行政人员需要将客观的、外在的行政责任内化为内在于他的行政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整个行政体系中的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不会自动产生,需要外在的、客观的行政责任制度来提供保障。行政责任制度的保障作用对于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的增强和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道德水平至关重要,而制度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才能得以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其保障作用。

3、联系我国实际说明,为什么说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答:(1)行政人员的“自律”。所谓“自律”指人的道德规范。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人员的内在道德规范。

(2)行政主体的道德“自律”是行政伦理的核心。因为:第一,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使行政伦理领域的“自律”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第二,制度的主体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是保障制度本身具有伦理的前提。制度都是人为的,在相同制度规范背景中,公共权力的运行会因为行政主体“自律”境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

(3)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先进性赋予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更高的要求。主要说明:第一,我国行政人员作为先进制度的承载者和实施者,其“自律”精神的养成和发扬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关系到执政党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第二,一些行政人员道德“自律”缺位,致使公共权力被滥用的现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高标准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如何,不仅依赖于外在的“他律”机制,更有赖于行政主体的道德自我约束,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行政伦理学形成性作业3

三、填空题

1、荣誉是对人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出的肯定性评价以极大的主体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意识)。

2、行政荣誉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导向与示范);第二,(惠及社会)。

3、行政人格在行政行为中生成,其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过程。

4、(欲望与行为)进行调解和控制的能力,二者在,表现为一种(理性)精神。

5、(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和责任的关系?

答:责任与行政荣誉有密切的关系。第一,行政人员担当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就需要承担特定的责任,责任规定是行政人员的行为底线,而行政荣誉是更高的境界;第二,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剥夺行政荣誉。

2、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要避免出现那些心理?

答:行政人员避免对行政荣誉的漠然与畏难或者轻视荣誉获得与否无动于衷;或者认为荣誉获得难度较大,缺乏自信,没有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赶超先进的信心和勇气。这些都是争取荣誉所必须克服的心理缺陷。行政人员应避免,虽然一度有着争取荣誉的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松懈,工作力度减弱、道德行为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

行政人员应避免由于没有获得肯定与荣誉而出现心理失衡,工作热情下降,甚至埋怨委屈自卑的心理。行政人员应避免,且获得了行政荣誉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的心理。

3、行政人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答:①行政人格具有伦理的内涵是行政伦进观和行政价值观在公共行政主体中的体现。②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个体性的体现。③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价值实现与自我价值评价的统一。④行政人格为行政人员所特存,并由此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之人格。⑤行政人格也是行政人员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标准之一。

4、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存在那几种类型的行政人格?

答:行政人格作为一种历史生成,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存在着不同的行政人格模式。首先,在农业社会形成的行政人格是一种依附人格。其次,在近代社会,官僚制的盛行,造就了行政人员具人格的生成。最后,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在服务行政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立人格。

5、简述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答:①在内容上,行政伦理规范主要表现为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②在形式上,行政伦理规范常是以规定、准则等形式出现的。而法律规范主要是以制定法或成法出现的。③在制定程序上,行政理规范虽然也要经过严格仔细的立项、论证、表决、公布等程序。但不像法律规范那么正式。④行政伦理规范的实施是由党和政府的某一部门来执行,而法律规范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实施。⑤行政伦理规范的实现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个人的良心起作用,远远不及法律的强制实施程度。

五、论述题(3题选做2题)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答:①对行政荣誉追求并不排斥个人利益。相反,可以促进个人利益的实现,对此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加以理解:第一、荣誉权是行政人员可应有的人身权利之一。在民法中承认公民或法人对其获得的荣誉及其利益享有保持支配的权利。获得荣誉称号是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应有的权利。行政荣誉获得者完全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理支配便用自己的“荣誉权”,并获取精神和物质利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第二、行政荣誉可以为行政人员带来一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首先,行政荣誉便行政人员不仅合乎道理的选择中获得精神享受,而且能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特别是能够给行政人员带来较高的声望。进而发生出更多的精神财富。其次,行政荣誉也会给行政人员带来物质利益。②行政荣誉在本质上不是为了给被授予者一种利益满足,而是肯定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付出和价值。

2、如何理解独立人格生成中制度的作用?

答:①制度的必要性。制度根源于人类对社会秩序的要求。历史选择了政府成为社会秩序的供给者,并且通过其组成人员来实现。为保证人员高效、高质量地提供社会秩序,政府主要通过法律制度来达到这一目的。②制度保证的发展趋势。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德治成为政府制度建设的方向。实现德给的途径就是制度的道德化和道德的制度化。③制度的道德化与道德的制度化是政府实施德治的两个方面,一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保证独立人格的真正生成。

《行政伦理学》形成性作业4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政府信任关系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

答:政府信任关系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合理期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包括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对社会和公众要求做出回应基础上的合作互动期待。

政治合法性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正当性的认可。就行政管理而言,合法性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形式的合法律性,一是管理的价值观能得到公民的认同。

政治合法性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活动;一方面是国家政权在大众当中赢得广泛信任和忠诚。合法性概念本身也包含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关系在内。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的建立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

2、政府信任关系中,政府应在权力道德方面如何作为?

答:应做到以德用权。所谓以德用权,就是要求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首先考虑的是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一己私利,按照民意,遵循官德,把政府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告诉人民群众,把政府的关怀送给人民群众,当好信任的桥梁。由此,以德用权必须强化权力道德意识。第一,强化个体权力道德意识;第二,强化群体权力道德意识;第三,强化整体权力道德意识。

3、简述政府信任关系的构建原则的意义及内容。

答: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原则内容包括:利益一致性原则、客观求实原则、公开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原则的意义是指导整个社会信任关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一方面,根据正确的原则建构政府信任关系,对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保证政府与公众之间在利益一致基础上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一方面,行政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自身的组织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其目标系统能否以社会公众公认的进步的道德为准绳,并能够有效调节和平衡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遵循上述原则建构政府信任关系,将有利于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实现组织目标,有利于行政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4、简述内部行政伦理监督的主要形式。

答:内部行政伦理监督体系是由行政机关内部垂直关系监督部门所形成实施行政伦理监督的系统,在我国内部行政监督包括自我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察三种主要形式。

自我监察又分为一般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行政监察三种。

行政监察是指在政府系统内部设立专门行使监察权的机关,对所有部门的行政工作实行全面性的监督。审计监督是根据会计记录等有关经济资料和国家有关法规,由国家专门设立的审计机关依法审核和稽查有关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经济效益和财经法纪的遵守情况做出评价并提出审议报告,以加强经济管理,维护法制的监督检查活动。

5、简述加强行政人员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答:意义:加强行政人员道德修养的目的是要使行政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把职业道德责任感带入行政管理活动中去。其意义在于:第一,行政人员的道德建设是一种特定的行政权力约束机制建设,对健全行政体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第二,行政人员道德建设是行政体系自身健康运转的有效保证;第三,行政人员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可以为行政体系的健全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途径:行政人员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实现的。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途径可以概括为:第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树立良好的行政人员形象;第二,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充分营造学习和教育的环境;第三,强化“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磨炼,其关键点和落脚点在“自觉”。

五、论述题(3题选做2题)

1、结合实际,论述你对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的评价及其对策。

答:(1)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评价。主要结合实际说明:我国目前正处于转轨变型的特定历史时期,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与社会和公众的价值期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并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2)引发公众对政府信任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行政人治色彩浓重;第二,行政权力缺乏制约;第三,政府行政效能与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第四,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固守旧的行为习惯;第五,公共行政缺乏绩效评价体系,责任机制薄弱。而行政道德的匮乏是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直接原因。

(3)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对策。主要说明:解决信任危机问题或重塑信任关系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要从根本上克服信任危机现象并建立起普遍的信任关系,一方面需要社会成员个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要确立起一种能为社会成员普遍信任的制度性安排与制度性承诺。政府信任关系作为普遍信任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普遍信任关系的建立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社会制度性安排和制度性承诺也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

3、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答:(1)我国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现状。目前,我国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己经形成了一个以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行为为指向中心的全面的体系,但还存在缺位、滞后以及力度欠缺等问题,主要反映在:第一,行政道德评价、监督机制的多元和无序;第二,评价、监督主体与客体关系错综复杂;第三,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的法治化程度较低,存在着“因人而异”、“对人不对事”等问题。

(2)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的方向。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改革和完善,主要是:第一,应加强总体协调,充分发挥整体监督效能;第二,有效的监督、评价必须以监督、评价客体切实处于被监督、评价之下为前提,并且监督、评价主体的活动不应受到客体的直接制约和干扰,以保证监督主体能充分行使监督评价的权利,保证监督评价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第三,加强行政伦理监督与道德评价的法治化,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使各类行政监督评价具有明确具体的主体权限、法律依据、程序和手段

第四篇:行政管理学作业

作业

1.政府失灵78

2.行政干预55

3.权力操纵131?

4人事行政193

5分权制178

6.决策枢纽系统239

7.执行的政治方式283

8.效率320

9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363

10.行政责任的构成条件450

11.行政责任的确定453

12.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能力501

13.行政伦理关系的内容465

14.简述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323

15.行政伦理立法的基本内容486

16.行政行为合法的形式要件410

17.优秀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有哪些152

18.举例说明通过财政手段如何对资源进行配置360

19.当前我国行政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53

20.依法行政的历史基础和现实需要的思考(第十三章)

21.试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2.行政权力88

23.领导力156

24.惩戒制216

25.程序化决策235

26.绩效评估328?

27.提升领导力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58

28.现代人事行政的特征是什么?197

29.简述行政决策的内涵与主要特点232

30.简述行政责任体系的一般特征446

31.简述现代政府能力的特点502?

第五篇:行政管理学作业

从我国当前部分官员“前腐后继”,看我国人事制度的弊端,并提出解决办法

弊端:

1.我国公务员的行政理念仍旧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官本位意识”,“权力至上意识”在一部分公务员身上表现严重;

2.组织中公共权力的行使还不是很规范,政府公务员的法律意识淡薄。组织缺乏有效地监督,监督机制形同虚设,用人机制被腐败分子掌管;

3.政府公务员的竞争意识不强,工作上墨守成规,晋升上论资排辈,缺乏创新和活力;

4.在人才选拔提升上,以“金钱至上”、“关系之上”、“感情至上”原则选拔人才;

5.固定的编制和发展形式不协调

解决办法:

1.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推进,采取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渐进改革方式;

2.竞争与激励相结合,提高政府绩效;

3.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只能有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4.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人事经验及我国传统的人事精华,但决不能照抄照搬;

5.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深化改革,完善改革

下载行政管理学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管理学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管理学作业[全文5篇]

    行政管理学作业 案例一: 随着广州市南扩的实施,番禺区2008年居住人口达到250万人,年产垃圾近60万吨,2010年每天将产生垃圾2200吨,按照现有垃圾处理设施的容量和日处理量,在2-3年内......

    行政管理学作业题目

    行政管理学作业 1. 名词解释 1.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这些条件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有形的、无形的;有自然界的、社会界的。2.行政道德3.行政组......

    行政管理学作业讲评2

    政治学原理#平时作业2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家制度:是指取得政权的统治阶级运用法律形式确立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制度。狭义的国家制度是指反映国家阶级属性的国体,广义......

    行政管理学作业的答案

    行政管理学作业的答案 1.一、名词解释 1、行政环境: 是指围绕行政管理这一主体的外部境况,具体而言,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行政管理和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效率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2......

    南开12秋行政管理学作业

    12秋学期《行政管理学》在线作业单选题 多选题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 首次将决策概念运用于管理理论之中的学者是 A. 泰勒 B. 韦伯 C. 怀特 D. 巴纳德 正......

    2015年秋《行政管理学》在线作业

    作业 1.第5题 人们常说的“上下热中间冷”、“上下通中梗阻”、“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指的是何种现象( ) A.处长治国 B.局长治国 C.科长现象 D.厅长现象 答案:C......

    行政管理学概论第2次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2 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能否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和行政决策,出色地完成行政任务等方面的衡量是指哪一类行......

    2017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行政管理学作业

    行政管理学作业 一、 名词解释 1, 行政环境 答:行政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内部条件)。 2, 行政道德 答:行政道德是指行政系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