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陕西高考考纲变化
2014年陕西高考考纲变化
昨天,《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向各区县教研部门下发。今年语文、英语两科变化较大,其中作文部分均进行了大幅调整,其他各科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也有调整。继去年高考整体难度下降之后,今年高考难度还将继续降低。专家提醒,试题难度下降不等于升学难度下降,习惯“刷难题”提分的考生,需要调整应考策略。
语文新增两百字微写作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和题型有巨大变化,考查内容将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考查和语文的应用能力的考查。
变化1作文一变二语文试题变化最大的是作文,作文写作“一分为二”,新增加了“微写作”,总分值不变,仍为60分。其中微写作分值10分,字数在150字到200字之间,形式灵活。主要考查学生应用精练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能力。大作文的分值50分,字数要求不少于700字。样题依然选择了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样式,思路与往年一致。样题某校学生会要成立几个研究性学习专题小组。研究的内容分别是:李白、鲁迅、史铁生、《三国演义》等作家或作品。请为其中一个研究小组(任选),写一则征召小组成员的启事。要求:1.内容包含对作家(或作品)及研究重点、研究意义的简要说明;对应征者的要求;报名办法。2.语言有个性,具有鼓动意味。3.200字左右。
变化2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语文试卷另一变化是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考查方式和知识点的改变。样题中对于修辞、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是以对联和诗词的形式出现的。强调了语言的实际应用,这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设置生活语言情境,在生活中、实践中考查语文能力。样题中增加了俗语的考查,去掉了字音辨析和语病辨析题。
变化3古诗文阅读重视理解文言文样题用2013年的高考题替换下了2012年的高考题,主要就在于对文言文归纳概括文本内容能力的考查更加明确了,这样的题型要稳定下来并且延续下去。今年样题中增加了一个新题型,在文言文本中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诗歌的理解。这种新题型,与文言文结合,考查形式会更灵活。
变化4诗文背诵增理解性背诵今年的诗文背诵考查设置情境,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运用。古诗文的默写,不再是单纯的上下句的默写,而是在具体语境中,考查考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和准确理解、透彻理解。
变化5现代文考查方向更明确科技文阅读样题用2013年的高考题替换下了2008年的高考题,更侧重于应用文本中的知识或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英语词汇量减少450个今年英语命题与2013年相比整体难度有所降低,英语写作部分的总分值是35分,应用文15分,情景作文20分。
变化1词汇量要求由2013年的3500降低至2014年的3050,这意味着今年高考完形及阅读的难度将会有所下降,整体难度比2013年北京高考还会略低些。
变化2调整的应用文包括信函(比如笔友交流、应聘信、感谢信等)、演讲稿、通知、便条等形式。分析:写作难度降低,但是高考命题时给出的是中文提示,所以平时需要积累与各种应用文相关的词汇搭配和常见句式,多积累一些
范文,提高临场的应变能力。复习重点要放在议论文和说明文的阅读上,加强对语篇主旨的概括能力,段落层次的剖析能力以及长难句的分析能力。平时还要多阅读社科科技类时文,多熟悉各种题材,以免考试临场发慌。精华学校英语教研组老师表示,预计北京考生的平均分会整体上浮。
政治 结合十八大增删改考点政治科目的高考说明结合十八大精神增删或修改了部分考点,变化包括三部分。
变化1经济生活中的第三单元微调,删除“利息与利率、股东和股息”、“按劳分配”修改为“按劳分配为主体”。第四单元将“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替换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变化2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微调,删除“我国的民主与专政的关系”;第三单元删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替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变化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修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二框原考点全部删除,增加“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原第三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调整到第二框。第三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修改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删除“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替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历史难度降低或与去年持平今年历史考试范围与2013年保持一致,但是参考样题变化很大。
变化12013年高考试题大量被选入了参考样题:选择题方面加入了4道题目,主观题更替了2道题目。
变化2样题增加了开放型题目的数量。分析:精华学校历史教研组老师认为,今年更新参考样题明显偏多基于两点考虑。从难度上说,2012年历史试题偏难,2013年难度下降,与北京高考强调的降低难度一致,2014年历史试题不应该增加难度,而应该保持2013年的难度或是再降低难度。开放型题目是现阶段提升分数的有效方式,考生在备考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复习,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训练到位。
地理 样题有所变化与2013年相比,2014年地理考试说明在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上无变化。在参考样题选择上有一定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京高考“稳中求变”的典型特征。
变化1选择题单选题组的小题数量由4道缩减到了1道。
变化2新增地理原理示意图,继续体现地理学科“无图不成题”的特色。变化3综合题组小题数量由5道缩减到4道。
第二篇:2013江苏高考语文考纲变化
2013江苏高考语文考纲变化
2013年考试大纲承袭近两年的考纲风格,以稳定为主,局部微变。其变化如下:
1.古代诗文默写“三加三减”:增加了《三峡》(郦道元)、《春望》(杜甫)、《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减去了《蒹葭》(《诗经》)、《望岳》(杜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课内)为50篇,通常列入当年考试范围的只有25篇,2012年之前入选当年高考的25篇篇目固定,已延续多年未变,2013年的“三加三减”多少有些意外,到目前为止各校均沿用老25篇,希望能及时调整,新换篇目出现在高考中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2.加试中的名著篇目“一取一舍”:选取了老舍的《茶馆》,舍去了曹禺的《雷雨》,这是江苏高考设置加试以来第一次更换篇目,2013年的《茶馆》可能要热一阵了,考生不可掉以轻心。
3.“典型题示例”成语题型增加:2012年成语题一改历年的考试形式,由给出4个成语,到给出6个成语,难度略有加大,考查的题型更接近全国卷的选用、衔接题的考查形式,江苏卷此题集成语、选用、衔接为一体,可谓用心良苦。
4.精心推敲用语,选词更科学。新考纲有五处用词调整,旨在更具科学性和指导性。如诗歌的鉴赏评价中,删去“把握作品内容”;将“从发展的角度”改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等。
金陵中学特级教师陈柏华:【解析】2013年《考试说明(语文)》只有个别地方的措辞和表述方式略有更动,比如:“古代诗文阅读”部分里“鉴赏评价”的(1)去年表述为“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今年则表述为“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现代文阅读”部分“鉴赏评价”里的(1)去年表述为“丰富含义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今年则表述为“语言表达艺术重在表现力。”“现代文阅读”部分“探究”里的(1)去年表述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今年则表现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另外,在“古代诗文默写篇目”(初中部分)做了一些调整,除此而外,其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复习建议
1.全面复习。高考复习应当以遵循《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切忌主管臆断。
2.突出重点。古诗鉴赏、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文言文今译、作文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地方,也是制约学生高考考分提升的瓶颈。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复习有必要注意突出重点。
3.文本为本。在高考阅读方面,制约学生考分提升原因并不是缺少答题技巧,而是缺乏破解文本的方法,读不懂文本,打不通文本内部的关节,所以,高三的阅读复习不该仅仅把注意力投放在答题解题之类的技巧上,而要更多的投放到引导学生如何根据文本的特征进行解读的方法指导上。
4.归类突破。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对学生的作文训练也根据题型做出归类,归类后易于产生规模效应,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方便学生进行自主整合,避免零碎无章。
5.合并考点。《考试说明》对考试内容做了条分说明,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这一条”与“那一条”常常是可以归并一起进行训练的,积极能动地把看似不相关的考点归并在一起进行训练不仅省时省力,更容易有成效。
第三篇:2018年语文考纲变化心得
2018年语文高考考试大纲变化心得
高二语文组 李伟兵
与2017年考纲相比,新考纲字面上没有变化,基本延续了去年提的那些要求,比如,古诗文阅读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必考题,阅读量继续加大。
不过,在细微的环节,与2017年考纲相比,2018年考纲还是做出了微调,具体变化如下: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变化
(2018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2017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变化解读】
2018“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较2017表述,有突出强调“归纳整合”的能力要求,这一能力要求其实一直是重点,2017新考查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就对学生归纳整合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不仅要从文中归纳,还要能读懂图表变化并作出准确归纳概括。将归纳整合,提出来,有强化的作用,在考题的要求中可能会突出这一点。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变化
1、文学类文本
(2018年考试大纲)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017年考试大纲)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变化解读】
参照独立命题省份考纲表述可知,常考查散文的省份在这一考点上的表述基本都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一变化需要我们在平时复习中加强对散文的训练与指导。特别是在2017真题中已有变化的情况下(2017新课标I卷考查文本为小说,II卷、III卷考查文本为散文),更得重视散文阅读的复习与指导。而且从概念变成词语,可能暗示选材的变化,需要注意散文,一般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比较容易出题。
2、写作
(2018年考试大纲)(3)有文采,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2017年考试大纲)(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变化解读】
用词贴切变成了用语贴切,更体现出对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能力的要求范围扩大,学生写作时需注意语言要符合情景、符合文体,用语准确,表达得体。因此,今后的作文教学和写作训练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这一点要求在语用得体上亦有体现。
作为新事物,2018年考纲的新变化诚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不过本着继往开来敢于创新的精神,已经在2017年全国高考卷中所体现的关于2017年考纲中的变化点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可以预测2017年高考刚刚变化的应该会保持稳定,将会作为变化点继续出现在2018年的高考卷中。为此,我们也应该清楚2017年考纲新变化。以下是2017年变化点在2017年高考卷命题中的体现
1.考试范围与要求变化
①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文化常识取得合法身份。②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③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④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
2.题干变化,如在2017年高考卷中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这是在2016年高考卷中完全没有的新题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而2016年则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而2016年则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4.小说尽管还是考查内容与艺术特色,不过则由选两项变成选一项,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三、应对策略
(一)强化快速阅读能力培养
“生活的舞台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语文复习决不能只做题。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谁放弃了阅读谁就放弃了语文。全国卷的特点是阅读信息量大,对语言文字的要求高。进入新高三后,教师要建议学生还是要尽可能的多读书,并且做好积累,做好读书笔记。甚至可以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将读书笔记的内容背一背,这样还可以更好的发挥阅读对写作的推动作用。
(二)重视传统文化和文化常识积累
2018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内容,需要学生在备考阶段,积累一定量的关于古代官职官制、礼仪、称呼、风俗、节令和科举考试等相关知识。教师应建议学生可以通过对文言传记相关的常识进行分类整合归纳和熟悉命题思路着手备考。
而且古诗文阅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课内基础,可能持续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扩展能力的考查,建议复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课本的回归。
(三)回归语文学科特点,强化基础知识运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语文的基础知识考查要舍得下功夫。应正确引导学生懂得采用化整为零,分散消灭的办法,手中准备一本《语文基础手册》。随时记,随时看,反复记,反复看。
(四)研究高考真题,培养命题人的思维
语文命题是有规可循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全国课标卷的真题,并结合高三复习资料《5年高考3年模拟》,从中摸索出答题的规律,并注意从高考命题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答案,经常性的去比较下自己的答案与全国卷答案的区别,研究答题标准,规范语言表述,会对后期成绩的提升大有裨益。
(五)关注2017高考试卷中的新题型
2017高考试卷中的新题型,比如新闻阅读、逻辑推断题等,不要放松对相关题型的复习。学生备考、教师复习都应该以理解为第一要务,具体来说就是理解文章的核心概念、中心论点、论点与论据关系,同时应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并且注意局部内容隐含信息的挖掘。教师与考生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章的整体与局部、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客观与主观等关系,局限于一些诸如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扩大(或缩小)范围、张冠李戴、滥加因果、过于绝对等错误点,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思维的路径。重点强化三种意识,即整体意识、问题意识、比较意识,提高三种能力,即判断点的辨别、题干审题能力、信息概括能力,同时应梳理所有文体的知识清单并注意答案的层次性与概括性,学会摘抄或转述相关词句。对能直接回答问题的词句,则可毫不手软地摘抄,对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词句,则需要自己智慧性地挖掘出来,并整合语言,精炼地表达。评分是根据给分点来给分的,给分点也就是文本中对接问题的关键点。
(六)体现时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全国卷作文命题水平极高,体现了强大国家意志,考题极力规避“前理解”,情境创设多元具体,任务指令灵活典型,同时体现交际写作理念,指向思维表达能力的考查,在备考过程中应打破以题型为纲的教学及学习体系,以思维为纲,注重思维,在审题、论证与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全方位应用,同时,相关方还应关注国家大事,积累相关素材,避免走入“闭门造车”的死胡同。
总之,2018年语文新考纲延续了去年提的那些要求,比如,古诗文阅读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必考题,阅读量继续加大。我们应该严遵考纲,全面复习,重点突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突破目标。
第四篇:《2014年考纲的主要变化》
一、新增加的部分:
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中的实施计划:收集可靠的证据、数据,并能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
列举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例子。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概述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概述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描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描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概述脊椎动物不同
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二、删掉部分: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认同优生优育(计划生育部分)。
第五篇:2014年高考考纲学习心得
2014年湖北省高考数学考纲学习心得
张正舒
研究新高考,教师必须要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进而把握高考新考向。具体表现在:考试范围、全国各地新课标高考试卷设计、新增内容研究、选择题解答题常考考点研究、主干知识考查研究、考情分析七个方面。今年的湖北卷总体评价:(1)考查全面、主干分明、导向突出(2)创新适度、经典频现、突出本质。(3)注重应用和探究,突出能力立意,关注数学思想(4)发挥选拔功效、体现文理差异、彰显人文关怀、体现了浓郁的数学文化。
湖北卷考查的特点:(1)选填降低难度,“小压轴”设计完美(2)继承了湖北卷的一贯传统,从数学史中寻找古代数学问题作为高考试题(3)立体几何再次成为难点,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任然是难点(4)试题中图形数量有所增加(5)很多试题源自教材。
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明确了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我们教师对高考题的研究要做足功课,怎么考,考哪些,考查的趋势是什么、我们省怎么考,别人省怎么考,我们都要研究学习。第二部分,把握新考向,高效第一轮。简言之,一轮怎么复习,怎么适应,怎么提高。通过第二部分的学习,为我们做好高效地做好一轮复习打开了一扇窗户,为怎样搞好一轮复习提高了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
一、立足课本夯实基础知识。
高考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一般而言,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的前几道均属于基本题,无论从题目的形式结构,还是试题陈述方式与解答技巧来看,基础知识占主导地位,属常规问题,不会超出平时模拟练习的范围,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领悟学科思想,掌握学科方法,形成纵横练习的网格,要养成良好使用教材的习惯,概念是基础,要求考试按照大纲要求准确地理解、掌握概念,更应理顺五种关系:
1、看与练:许多考生注意练而不注意看,这是一个误区。学科复习,做题练习固然重要,但切忌只练不看,扎实地看教材,教材上的概念要读几遍,该记忆的的一定要记忆;
2、听与记:听讲十分重要,但记忆力是有限的,还要动手记下老师讲授的重要指示点,注意课后的梳理和整理,使知识点系统化。
3、学与问:在勤学的同时,也要好问,但不可不加思考便向老师或同学求教,应该取长补短互相提高
4、难与易:难题不是任何复习的阶段的重点,考生应抓住中档题,尤其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分值较重,加强练习,慎重对待,做到不丢分,少丢分,颗粒归仓;
5、快与慢:高考好比“限时投篮”,比克一味求快,复习过程中,考生要学会合理分配考试时间,掌握不同题型的速度,力求做到既快又准确。
二、注重对知识系统的把握和学科思想的提炼
1、对于学科主干知识分几块,要求考生做到块块清楚,不足之处如何弥补有招法,并努力让考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特别注意最核心的主干知识。
2、明确驾驭学科知识的理性思维方法:学科应用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3、高考学科复习要抓住“四个三”
(1)、内容要充分领悟三方面:理论、方法、思维;
(2)、解题上要抓住三个字:数、式、形;
(3)、阅读、审题和表达上要实现学科的三种语言自如转化(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
(4)、学习中要驾驭好三条线:知识是明线;方法是暗线;思维是主线;其中思维能力是学科诸能力的核心,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最强大的创新动力,是检验自己大脑潜能开发好坏的试金石。
三、重视定时练习,注重总结、思考归纳、提高解题能力。
学习各学科都离不开解题,不做一定数量的题目就形不成技能,但题是越多越好呢?还是更注重解题的质量?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我们认为应该更注重后者,题不贪多,但求精彩,有思想,要认真思考,练习出错的地方,要弄清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及时加以改正,一定要有一个记录错误、纠正错误的本子,及时翻看,要注意一题多解,优化解题思路与方法,在比较中寻求捷径,要注意多题归一,发现模式,探求解题规律,建议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复习完以后,还要对做的习题进行梳理总结,烦死联想,要站在较高的角度重新审视。
四、注重意志培养
各科高考不仅是学科知识和能力的竞赛,更重要的是意志品质的一种较量,在学科复习中要学会克服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急躁冒进的不良情绪,树立稳扎稳打的复习习惯,学会身体调整,树立自信心,如取得一点成绩及时体会成功,强化学习动力,遇到挫折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策略,循序渐进,争取成功,另外要想学科有突破,得高分,就要注意自己思维的严密性及表达的逻辑性
五、教学启示:
1、重视审题,俗话说“成在审题,败也审题”,考生由于审题不够信心而出错现象比较普遍、频繁,导致失误的因素在主管臆断遗漏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审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意计算、注意细节、提炼思想方法,在解题教学中注意思想方法的渗透、积累、提炼和总结,把思想方法的教学落到实处,学会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领悟思想,形成能力,挑战潜能。
3、应向命题人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让思维多跑一步,这样做的意义是长远的,又是现实的,以备不测,如果命题人比我们多跑一步,就会有新问题出现,命题人的事业在不断的拓展,这使得他们随时都有新的发现,通过挖掘,巧妙组织,所处题目会出人意料,要注意回归学科的本质,学科应用的“美感”同意素材的不同视觉,回归传统通过中强化,拓展中挖掘,善变总创新,继承中摄取,无论思想上还是形式上都显现了新的风格和特色。但是今后教学中也不要过分拔高教学要求,也不能过于降低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了高三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艰辛,要做好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1、规划好第一轮复习的长度和内容排列的顺序
2、高度重视课本,切实夯实基础
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广度,减少无用功;控制好深度吗,正确定位,单元复习课先做后批再讲,试卷讲评要注重学生答题情况的反馈达到纠错深究的功能;
4、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努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阅读和审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努力提高答题的规范性,教会应试的常识与方法
5、打好一轮复习的每场战役
6、关爱每一位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课堂的基础,真诚的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把“爱”字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和始终,“不抛弃,不放弃”每个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爱的力量,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让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