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0-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时间:2019-05-15 00:0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2010-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2010-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第一篇:河北省2010-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0-2012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我的统计:

2010年试卷:

通观整张试卷,共120分,120分钟,三部分,共24道小题,其中基础知识23分,古诗鉴赏5分,文言文阅读14分,记叙文阅读16分,说明文阅读12分,无议论文阅读,作文50分。

一、积累共15分,共5道题。

考查的知识点是抄写2分,读音2分,错字3分,积累古诗文名句7分,病句3分,标点3分,漫画题5分

二、古诗词鉴赏(5分)共3道题,作者,题目人物2分,断句1分,重点句子的赏析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共5道题,对比阅读。《曹刿论战》和《公羊传》对比阅读。考查的知识点是:解词2个2分,虚词“于”的用法3分,翻译2个4分,涉及人物性格分析3分,课外文言文内容理解的 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

1、说明文做15-18题(12分)淘米水的妙用,共4道题。

考查的知识点有:事物特征3分,探究原因3分,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段落的作用3分。

2、最美的善举(有改动)(16分)共5道题。这是记叙文。

考查的知识点有:概括文章内容2问4分,理解句子含义3分,理解词语意思2问4分,第一人称的好处2分,分析写作手法的好处3分

四、作文(共50分)半命题作文:“_________来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011年试卷:

通观整张试卷,共120分,120分钟,三部分,共23道小题,其中基础知识24分,诗词鉴赏4分,文言文阅读14分,记叙文阅读16分,议论文阅读11分,无说明文阅读,作文50分。

一、积累共24分,共6道题。

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义词辨析3分,读音2分,错字2分,古诗文名句6分,有直接默写,有提示默写,排序3分,标点符号3分。图标5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共5道题,对比阅读。陶渊明《桃花源记》和《宋史·岳飞传》对比阅读。

考查的知识点是:解词2个2分,虚词“与”的用法2分,翻译2个4分,涉及文章内容的3分,课外阅读分析人物性格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7分)

1、议论文(11分)共4道题。

考查的知识点有:中心论点2分,两段顺序能否调换3分,论证思路3分,补充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3分)。

2、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16分)共5道题。

考查的知识点有:探究原因2分,细节描写及作用3分,理解句子含义2个4分,写作顺序及作用4分,开放性题过奖感言(3分)

四、作文(共50分)命题作文“陪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012年试卷:

通观整张试卷,共120分,120分钟,三部分,共24道小题,其中基础知识24分,古诗鉴赏6分,文言文阅读14分,记叙文阅读15分,说明文阅读11分,无议论文阅读,作

文50分。

一、积累共24分,共6道题。

考查的知识点是:书写2分,读音2分,成语3分,排序3分,名著3分,错别字3分,古诗文6分,对联2分,编写短信2分。

二、理解阅读(共44分)

1、古诗文赏析6分,共3道题。题目名,景物描写的作用,句子赏析。

2、文言文阅读14分,共4道题,对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和《颜氏家训》

考查的知识点是:标点符号2分,解词4个4分,翻译2个4分,涉及文章内容的2分,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2分。

3、说明文(11分)植物的抗旱本领,共4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实验研究的用意2分,补充句子3分,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判断题3分。

4、儿时的恶作剧(15分)共5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概括内容3分,对内容的理解2分,分析人物形象3分,语言特点3分,开放性题考查句子的理解4分。

四、作文(共50分)半命题作文:我与__的亲密接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我的分析:

近三年语文试卷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既重视课内知识的考查,又重视课外知识与能力的延伸;既重视阅读能力的考查,又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学生的记叙能力考查(初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

试题很好地将时代性、地方性、民族性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的是语文人文性的特点。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关注了学生健康而又不失指导意义。

通过对题型、分值和知识点的列举,可以看出2010年和2011、2012年的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值稍有改变,但变化极小。第一部分基础题:这三年都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找错别字并改正以及古诗词文言文的背诵默写,2010年和2012年考查了学生书写的规范性和成语的运用。2011年和2012年这两年将排序题列入了考试的内容。2012年又加入了对联题,这是前两年没有的新题型。教学中要加大落实孩子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的情况。

第二部分阅读:分值上基本没有变化,题型上也没什么变化依然是古诗鉴赏、文言文、说明文或议论文、记叙文。

古诗鉴赏难度有所增加除了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还增加了对写作手法的考查。文言文阅读从近三年的试题来看都是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的形式出现。对重点实词的考查从两个增加到四个。但无论从选文上,还是从出题上看,难度都不大。现代文阅读更是在主观题答案后面大部分都有“意思对即可”的评卷要求,降低了答题的难度。2010年和2012年这两年考查的是说明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2011年考查的是议论文对学生来说有一些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对议论文的练习。

说明文阅读选文都贴近生活,贴近热点,知识点考查上还是较为简单的。

记叙文阅读在选文上和去年简单,与前年持平,这两年最后一个问题一般是一个开放性题目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记叙文阅读理解包罗万象,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具体理解能力,提倡学生与文本对话,阅读要有自己的心得和感受;要适时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思想上进,健康成长。在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的同时,要关注童真,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部分写作:关于作文试题,2010年和2012年是半命题作文2011年是命题作文,但试题的提示与要求非常明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关注人生和社会,从而使学生能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情实感。而写出真情实感正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欠缺的地方,在教学

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点滴处见真情。

第二篇: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8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切合教学实际。值得一提的是,此命题在注重语言积累的同时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总之,中考语文试卷颇为新颖,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思考与研究。

一、试卷结构及难易情况分析

1.试卷结构简约合理,格式规范。共分五个板块,即图表、积累和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

2.分值分配和分值变化:第一部分20分,第二部分50分,第三部分50分。第一部分比去年低一分,第二部分比去年高一分。分值上没有太大变化。

3.总体说来,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背诵、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语文实践活动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切合新课程所提出的崭新理念,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部分:理解型默写题考查两篇古诗词,两篇文言文,主要集中在同学们初二的课本内容。考查字音形义,涉及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极富容量,并能增强学生信心,颇具人文关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准确答题。词语解读能力题,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素养,难度不大,给考生很大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题语用题部分设置了自从2013年后再没出现过的对联题,并巧妙地加入了错别字和修改病句题。对联考查学生句式工整,对仗的能力,此句句式简短,内容属于热点,关注国家传统文化,较容易对出下联。病句题要求学生能辨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义重复等常见语病。该病句题考查我们词义重复的语病,较为简单,照顾到了普通学生的水平。第四题部分,根据考纲的要求,从去年的书法题变换成了图表题,这次考查难度一般,要求考生看好表头,分析相似点和不同点,概括主要信息,切忌直接抄表格数据。

(二)古诗文阅读部分:

考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择题的考查同样难度不大,错误选项非常明显,从表达技巧、思想感情角度考查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由于对词的表达技巧知识点不清楚,对诗词的鉴赏的背诵记忆不够到位,部分考生对该题的判断与分析会出现失误。句子赏析题选择了“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此句出现动作描写,描述了作者境遇,并表现作者此时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考生要抓住重点实词进行理解,此句体现的思想感情符合全文的整体感情基调,难度一般。

本次文言文的考查同样是一大亮点,一改去年的文言书信形式,选取了张岱的《夜航船》的四段,今年的文言文中加入了端午节竞渡、投粽子等习俗以及日食和传说,大有中国文化之特色,承袭去年对中国文化的考查侧重点,意在加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重视和继承,用意颇深。文言重点词语释义,难度较小,有趣的是去年这个题同样位置也考查了“是”,但此“是”非彼“是”,出题老师“狡猾”哦。考查考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翻译句子题重点是词语的理解,文言句式的把握,句子的顺畅。文言文比往年多了一道大题,主要考查概括能力,但两道大题考查得较为简单。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

出人意料的是,已连续考查两年的说明文又出现在考题中,而且出现了选择题代替大题的考查方式,总体来说难度较难。第一题选择题,这类题需要考生回到原文找到选项中的原句细心比对,即可找出答案。大题考查考生对选文的归纳概括能力和体现的精神的理解,不再是之前从原文中抄抄那么简单,这也告诉我们今后备考要侧重于对选文的理解的练习。

记叙文的考查,总体来说较为简单,都是考生平时做的“正经题”,考查我们修辞、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以及人物形象。但最后一道题就有点“不正经”,提问的方式我们平时很少接触到,但查阅往年中考真题,还是有这类“不正经”题的影子:2014年河北真题议论文最后一题“选文在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上各有什么特点”,虽问题不同,但与我们这次的提问方式和考查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2019年考生一定要懂得灵活运用知识,做到“题是好题,正不正经我不知道,但是题我会做”。

(四)名著阅读题考查《红岩》和《简爱》,从去年的对主要事件的考查转成侧重于细节的考查,这也提醒考生读书要细致。

(五)作文:

相较于去年来说,作文限定的更清楚,难度主要在审题。今年的中考题是:以“爽”为话题,并给出我们四个角度的解释:轻松,利落;痛快,率直;差失,违背;舒服之意。

此话题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写很多方面,第一种解释:轻松,利落的解释,我们可以写“人逢喜事精神爽”,或者可以写经历困难挫折后取得成功的内心的轻松和释放;第二种解释:痛快,率直。我们可以写做事痛快、当机立断、雷厉风行,还可以写对“直爽”“豪爽”的品性的赞美;第三种,舒服之意,即舒爽,我们可以写亲情或社会温情的一面带给我们内心的舒爽,还可以写清爽、凉爽,如自然界徐徐清风带给刚爬完山大汗淋漓的我们的身体和心灵的“爽”;第四,差失,违背,我们可以写爽信或毫厘不爽。如亲人的爽约带给我的气愤,但发现爽约背后有感人的原因,歌颂亲情。还可以写学习上追求“毫厘不爽”的精神。对待这次命题,我们可以写“小”,即贴近生活,抓住细节,抒发真情实感。

甚至我们还可以写“大方面”:国家强盛,国际地位提升再或者社会进步,人民富强带给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的“爽”。我们可以由大及小,即由国家的强盛变化带给我们的生活的变化,以此满足“结合自身经历的要求”。但这一角度并不好写,我们要量力而行。

这次的出题和前两年“了不起”和“不可怕”的话题作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可以看出接下来备考的学生应该多关注中考真题的考查方式。

与前两年不同的是,这次考试多加了一条“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的要求,考生一定要注意审题,结合自身真实经历写一篇文章,那么学生提前准备好的小说类文本就可以丢弃了。

总之,今年的作文题给了我们四种解释,我们可写的方面很多,照顾到了不同程度的学生,只要我们审题清楚,结合亲身经历,按老师课上教的作文写作技巧来,言之有物真实抒情,你的作文肯定没有问题!

四、典型错误及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存在的典型错误:

1.基础知识的积累不扎实,不少考生名句书写错误不断,古文的积累不够,导致文言文看不懂,解词和翻译句子题不会做。

2.语言灵活运用能力欠缺。学生根据材料进行补写对联、归纳图表的主要信息,语言表达不够规范,随心而为,忽略题意。

3.信息提炼概括能力不强。

4.答题过于简约、造成答案不够全面。许多考生答题,只言片语间就结束了一道题的作答,缺少分析,语言笼统,这很难获得高分的。

5.现代文阅读缺乏知识点的积累和训练,出现“无话可答”的尴尬。

(二)新东方语文老师对2019年备考的学子的建议

1.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加强考纲要求的34首古诗词和16篇文言文的理解和积累。

2.加强解题方法、技巧及语言规范性训练。平时的训练中要主动归纳语文的答题点和技巧,总结同一知识点的不同提问方式,懂得灵活运用。

3.要特别重视作文的练习。作文是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成败直接影响中考语文成绩的好坏,更是和其他学生拉开差距的地方。首先,重视对审题的练习。其次,题好一半文,写作时设立好的标题是我们作文的一大亮点。最后,学生要注意——卷面整洁、字迹规整、标点正确、分段合理,细节等。

综上所述,今年考试难度适中,出现了较有特色的内容和提问方式,加入了很多中华文化元素,也给我们指明未来复习重点。

第三篇:河北省2018年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2018年中考英语试题分析

唐县启明中学——赵娟

一、命题思想及特点

2018年中考试题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了初中毕业生在英语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本次试卷是120分。整套试卷题型仍分为I卷(客观题)和II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英语试题整体上难易适中,符合新课标对于初中毕业生毕业达到的五级要求。本次命题在考察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了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考察,注重语言环境及文化背景的设置,减少了词汇、语法等单纯知识性的试题,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探究性及综合性。总的说来,该套试题体现了以下命题特点和趋势:

1、试卷难度适中,符合新课改要求

本套试题能够较全面地考核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点,既考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灵活的应变能力。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测试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生在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都得到了考查。试卷难度适中,体现新课标培养目标,符合新课改要求。

2、试卷内容贴近现实,体现生活,时代感强

无论是语法和词汇知识,完形填空、还是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一直到最后的写作,各部分的选材都能够让人感觉到浓厚的生活气息,时代感非常强。此外试题的试卷结构严谨合理,试题类型丰富,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试题活而不乱,又紧扣时代脉搏,时代感、综合性较强,内容科学规范,难易度和区分度适中。让考生普遍感觉到试题来源于生活,试题在体现生活,答题的过程就是在体验生活。无形当中试卷也在指引着考生去品味生活,感受生活,扩充生活知识,了解社会背景。能让考生在阅读中受益匪浅。这样的选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点拨作用。

二、试题具体分析

1、单选题:

与2017年试题相比,2018年单选题中没有对冠词、情态动词、形容词比较等级的考查。

新增考点是:名词辨析、并列句中连接词的考查。

名词在2012—2016年中每年都有一题,仅2017年没有考题,而今年又出现了考题。在2012—2017年中,对并列句&复合句中连词的考查,共有11个小题,今年2个小题。因此,无论是名词辨析,还是连接词的辨析题,都仍是近年重点考查的对象。

2、完形填空:

与2017年相比,2018完形填空中出现了对连接词but、介词in的考查。但对连词、介词的考查,在2012—2017年中,也分别考查过4和2次,因此并不陌生。2018年完形填空题中考点,仅是名词、形容词、动词、连词、介词。与2017年相比,没有对动词短语的辨析题,也没有对副词的考查。

3、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比往年多了一篇阅读理解。阅读理解的题量由原来的5/5/5式变成了今年的2/4/4/5式。所选体裁大致没有变化,对细节理解、推理判断、词义猜测、主旨大意类型题的考查比重,基本上没有变化。

4、任务型阅读:

与2018年相比,仅有69题由原来的全文主题句变成了段落主题句,但对于段落主题句的考查,在2013、2016年中均有出现,因此并不陌生。

三、命题趋势

2018年中考试题与2017年相比,听力做了微调,阅读理解由三篇增加到了四篇,作文改为看图写文章,重视考查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图片转换信息的能力。其他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四、核心素养的体现

完形填空以国王父亲和女儿的对话入手,进而介绍文章主题 “盐” 及其重要性,它在生活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阅读理解A篇以时下最流行的网购顾客反馈书信为话题,阅读理解B篇是一则感人的小故事,以一个小男孩在过新年时拿着爸爸给的两美元去买书,路上却将自己的钱送给了穷苦的一家人这样一个善举的故事。故事虽小,折射出了生活中最感人的一面,乐于助人会让你的新年更快乐。阅读理解C篇是一则DIY甜点课程的广告,内容接近生活,符合中学生的实际,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独立。阅读理解D篇首先介绍了志愿者的重要性,接着列举了如何成为一名志愿者,最后点题并总结志愿者的经历能使我们意识到小的事情却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这样一个道理。任务型阅读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创建、发展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指导学生关注热点、关注社会发展。试卷的语言素材都是真实、地道、典型的英语素材,选篇体裁和题材丰富,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题材涉及故事、科普、人文、社会现象、文化活动等,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拓宽文化视野,了解中西方文化,又重视思想内涵,选取富有时代感和积极向上的正面素材,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与往年作文题目相比,今年的作文是一个大的创新,形式是看图写文章,从两个要点入手,其一是图片中的两个人在干什么?这需要首先要看懂图片,考查学生的识图与表达能力;其二是当你看见人们像这样扔垃圾,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考查学生对于环保意识重要性和环境保护问题解决办法的书面表达能力。应该说,环保这类主题是在情理之中,但是在图片的基础上写这样一篇文章属于创新之举,相信学生们一定会有话可说,也能充分地表达出对这类问题的看法的。

五、改进的教学措施和策略

今年的试题,都反映出阅读量在试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学生一定要拓宽学习资源,扩展文化视野,培养自己跨文化交际意识,加大听力和阅读输入量。总之,语言学习是一项综合工程,词汇、语句的学习是基石,课内、外活动是综合运用语言的舞台,阅读量、知识量是根本,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使用英语去做事,去做人,把阅读作为维系一生的习惯,好好培养。

第四篇:201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2年河北中考文综历史部分试卷分析

一、整体评价:

2012年河北中考文综历史试卷的难易适中,较之2011年难度有所下降,试题遵循了《历史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从题型变化、情境创设、主题立意、设问角度、答案设置、情感体验等方面增强试题的探究性,考查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能力与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从试卷内容来看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导向性的原则。从试题所引的材料、内容和形式看,更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新材料、新情境、新角度、新问题。

二、试题特点:

1、适当调整试题“题型”“设问”,加大探究性试题的比重 试题涉及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四个模块的22个学习主题,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

在确保稳定的同时,本次试题进行了调整。

选择题部分由27个小题减为25个小题,历史部分倾向于中国近现代史。

非选择题部分,探究性试题位置凸显。具体表现为:

(1)题型的调整。依据《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在非选择题的排列上,将探究性试题放在相对重要位置。如非选择题29题“读图,回答问题”,代替了过去的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分值占

了6分;30题为“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分值为9分;31题题目直接确定为“探究问题”,分值为12分。这就加大了探究性试题所占比重,体现了用探究性试题引导教学,实现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意图,推动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转化。

(2)试题设问的变化。30题根据需要由两问调整为三问。每一问分值不等,分布为2、4、3分,这就加大了试题进一步探究的空间,为学生多角度答题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可见,试题通过呈现方式的调整,引导教学不再追求形式上的相似,而是更多地关注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标的教学。2.试题创设探究情境,考查多种能力

试题依托教材但不依靠教材,选择了更广阔的领域,即创设新情境,达到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为他们多角度探究问题提供条件。

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是过去性。客观的历史事实无法重演,也不可能借助实验加以再现,后人只能通过前人遗留下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了解历史。如:13题中国共产党人数变化统计图、15题申报图片、19题历史漫画、23题毛泽东的题词等,既有文字类,也有数据类等,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版面,而且联系了生活,使材料情境更加鲜活,体现了历史的真实性与生命力。

试题利用大量新的情境材料,对考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进行了全方位考查。试题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让考生观察与感知、阅读与思考、判断与作答。这种方式,引导教学不再以“教材为中心”,教师要努 2

力拓宽教学的视野,学生要具备获取材料信息、洞察历史表象、分析历史问题等能力。

3.试题采取“新的主题”立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本次试题以人类社会和我国当前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主题,对知识进行新的主题设计,重点考查自主探究能力。

三、今后教学的思考: 1.更新观念,改进教学

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对教材知识点设计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的练习题,组织答案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多次整合,进行取舍和添加,练习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点的分析、理解和运用,真正理解知识内涵。

2.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注重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强调学以致用。注意对目录、单元题目、每课引言框的重视、讲解和运用;让学生对知识整体、系统掌握,这样对历史事件可以加深印象,便于知道来龙去脉,熟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学会合理使用教材,灵活运用材料。

3.强化解题能力的训练(1)审题、读题

一是文字型材料,对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相关时间、地点、历史人物、观点等基本要素有个初步了解,对材料出处、按语、说明等情况一个都不能放过,从中发现蛛丝马迹,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分

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一般来说,许多材料源于教材或高于教材,但其承载的信息总是显性或隐性地表现出与课本知识的联系,这有助于对材料的理解。

二是图表型材料,一般有人物图像、事件图像、地图、文物图、美术作品、表格等,随着课改的深入,图表型材料的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多彩,不过它比较直观,属感性材料,一般都有说明,解读不是太困难。(2)组织答案

材料解析题答案的基本原则是论从材料中出。答案取自于材料,要充分利用材料的有效信息进行概括、提炼。有些题目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或个人认识(价值观)去解答,这类题目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得出与材料中心话题相联系的结论,同时表述时注意概念正确,试论结合,意思明确,最重要的是要答到点上。另外,组织答案一定要结合分值,结合分值作答的好处是能让我们清楚答案是不是漏掉了,以防失分。

(3)把握基本方法,规范答题

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提炼关键词──联系课标和教材──看分值,确定答题几个角度(基本2分一个要点,尽量多想一个角度)──准确作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只要学生拥有了扎实的基础,把握了解题方法或思路,掌握了驾驭知识的能力,就一定能取得满意成绩。

第五篇:2011年河北省中考英语试题试卷分析

2011年河北省中考英语试题试卷分析

2011年河北省中考英语试题,既注重基础,又有部分试题灵活开放,使得整篇试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拔性。

试卷在结构上与2010年基本一致,其中听力第四题的材料由四篇减为三篇,题量10道小题3-3-4每小题1分,总分值不变,其他题型保持不变。

试题特点:

一、注重知识与语境的结合。2011年英语试题通过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考查,衡量了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整个试卷不是孤立地考查某些知识点,而是将基础知识的考查通过一定的语境来实现。基础知识立足于课本,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教学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强调运用,贴近生活,选材丰富多样。完型填空讲述的是一篇明信片的由来的说明性文章,阅读理解中文章选材丰富,比较贴近生活,且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三、2011年的基础写作使学生自由发挥空间增大,体现新课标理念。本套试题写作形式上是E-mail,主题是弘扬正气“介绍题材生活化,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都有话可说,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发挥空间,恰到好处的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现在广大未成年人中正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在此背景下,本题的命制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时代感。

下载河北省2010-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2010-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 该试卷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其中......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2016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何仉中学:胡宝云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本次期末考试由区教研室统一组织命题,本次九年级语文试卷共有六个大题,满分12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整张试卷很好......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乐都区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切合教学实际。值得一提的是,此命题在注重语基积累的......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45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音 ,字形、成语的运用、病句的判断、仿写句......

    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评析

    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评析 立足核心素养 坚持守正出新 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坚持守正出新的命题原则,彰显语文试卷的育......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评

    守正显本色出新求发展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评析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坚持“守正出新”的原则,在继承中谋求创新,在创新中谋求发展。试卷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坚持以......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评析

    语文:稳中求变 变中求进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评价 2010年河北省中考已经顺利结束。综观今年的语文试卷,与往年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为了更好地......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评析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评析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严格依据《2012年河北省中考文化课学科说明》的各项规定,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要求,突出语文学科特点,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