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研这条路我该如何走下去
考研这条路我该如何走下去
现在,要考研的同学,忙着复习考研;要出国的朋友,忙着开始咨询托福雅思的一些相关事宜;要创业的青年,忙着开始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
而我,这个说着要考研的人,却一点动静都没有。所以才一次一次地引发朋友们的质疑:“你到底要不要考研?”每一次我都会很坚定很坚定地回答:“考啊!”“那你为什么还不复习啊?”家里的父母及哥哥姐姐也会说,好好准备考研,一定要考研。然后我就会很配合的附和:“恩,考研,一定考,干嘛不考啊!”
尽管,在他们的眼中我是多么优秀的一个人。每年不用努力学习,就能考一个比一般人都要好的成绩;四六级不用去记那繁琐的单词,不用去做过多的复习题,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考过,尽管分数并不是很高,但足以让人羡慕嫉妒;我是她们眼中的老大,每年都可以拿到奖学金;而且,可以成为班里最早成为正式党员的那一个,那年转正的有三个人,而我是仅有的一个女生!呵呵,真的是很让一般人羡慕吧?
可是,我始终不敢拿起那些复习资料,我怕拿起之后就要面临失败,也很敏感的不愿多和人探讨这个话题。因为,我知道我的道路又多么的坎坷,多么的让我害怕和心悸!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平时表现都还蛮不错,也很能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可是结果,却一次又一次的将击败。初中升高中,距离分数线差了十几分,结果是家里拿了3000元的借读费,我才进了那所高中。当时,家里的钱很紧张。因此,我的心中充满了愧疚,深深地愧疚。所以发誓在高中一定要好好的。确实,我也好好地做了,期间还拿过全校奖学金,那可是全校前50名才可以拿得到的,那次我是第30名,全班第一名。然而,高考的时候依然是十几分之差,与二本绝缘了。我生活在一个略有落后的地方,在我们村你要是能考个本科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别管是一本还是二本。那年本想不读了吧?要不然就上个专科算了,可是真的很不甘心。而且当时我们那儿的几所高中,轮番给我家打电话让我去他们学校复习,最后甚至还开车去我家接我。三所不错的高中都是如此,最终还是跟着我原来的班主任走了!复习那年学习很轻松,也很快乐,收获颇多!最终的结果就是与重点线差了3分,3分啊!那个恨呀!班主任给我建议让我报一本的学校读。我想了想就我这样在边缘上的读什么一本啊,还是报一个好的二本吧,结果也是因为3分之差而没被我想去的那所学校录取!说来是在是嘲讽,最终我只能去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大学!
所以,我认定,貌似无论我做什么事情,走什么样的路,一开始注定要失败!虽然,我很想走这条路——考研!可是,我很怕,不知该如何走下去!
第二篇:我们的路该如何走下去范文
我们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参加“全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学习心得
2012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和同事一起,赴山东参加了“第十届全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与会期间在济南听了教育名家的两场报告,又实地学习参观了聊城茌平杜郎口中学、潍坊昌乐二中和青岛即墨二十八中,在为期四天的学习考察中,收获不少、感悟很多,现结合我校“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案及实施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如何让我们的教师信服我们的课改
课改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引用著名教育记者、高效课堂首倡者李炳亭的说法,课改必须经过“四步曲”,第一步:理念变观念;第二步:观念变方法;第三步:方法变文化;第四步:文化变信仰。我认为我校的“五步教学模式”现在已经走到了第二步,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也算是一个比较正常的进度,课改进程不能说缓慢,但是不是真的“观念”变成了方法,我看是需要打点折扣的,现在的教师对于课改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是持绝对肯定的态度的,只是在具体的如何做的问题上无所适从或不敢放手去做,如何把这种理念真正转变成“观念”,是需要一个探索、实践、验证的过程的,否则即使有了这种观念,也是被迫的、无奈的,在方法的落实上就不能彻底和高效,我认为我们的“五步教学法”的实施就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过程,说白了,我们的“改革”是强行推进的。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也不是一下成型的,在新课改推出之前,它们学校的领导要亲自上“引领课”,中层干部要上“观摩课”,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最后才是教师的“过关课”,在经过这样几个环节的上课、听课和研讨后,新的模式在教师的头脑中基本成型,而且有引领、有示范,教师是容易信服的。当然不是说所有搞课改的学校都要由校长开始,各个学校的校情不一样,所以方法也就不可能一样,但层层推进的这种过程是必须的。
青岛即墨二十八中的课改是由一位普通的数学老师时红霞开始的,在李志刚校长发现了这位教师的“创新”之后,他并没有急于“铺天盖地”地去推行,而是让这位教师继续试验:学校有意将一个学习基础最差的班级交给时红霞老师带,结果期末考试24个平行班级中,时老师班的数学成绩上升到了第六名,接下来不用校长动员,有老师特别是数学老师开始自发地到时老师的班上“偷师学艺”,这时李志刚校长仍没有急于在全校推行这种数学模式,而是让数学学科先进行了研讨、总结、提炼和实践,结果当年中考中,二十八中的数学成绩比第二名高出了十几分,这个时候,李校长看时机成熟才决定在全校所有学科中推广这种“师友互助”的教学模式,从2005年时老师的课堂创新到2007年二十八中全校推广这种教学模式,历时两年多,但是因为有了这种由点到面的实践验证过程,老师们对于这种“课改”的推广是心服口服的,是乐于接受和亲自去实践的。
我们的“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已经一年,主动接受也好,被迫无奈也罢,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到现在对这种“教学模式”还是持基本认可的态度的,改革到了这一步,也不可能再从头再来一次,所以现在需要做的是及时总结这一年的课改的成绩和经验,比如让在赛课中获一等奖的且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结合“五步模式”做典型的经验介绍;再比如抓住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三个年级成绩的同时提高来总结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等等,而即将举行的2012教学工作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要抓住这次契机,把这次会议开得隆重些,奖励的档次再提高一些;其次在起始年级中可以就“五步模式”中具体的某个环节的实施进行比较试验,以取得最真实的和令人信服的数据,以利以后的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和实施。
二、如何让老师感觉很充实而不是很累
杜郎口之行对我来说已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在五六年之前,那时杜郎口给我的感觉是条件比较艰苦、教师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都不是很好,连食堂都是临时搭建的板房食堂,前来听课的老师吃饭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好不容易排到了饭菜也基本上凉透了,当时记得很清楚在学习完毕晚上的交流大会上,我代表学校发言时主要提了三个学习:第一学习杜郎口学校领导锐意改革、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第二学习杜郎口教师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第三学习杜郎口人遇到困难、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当时感觉确实杜郎口的教师是在为了学校的生存而奋斗,是在为了一种信仰而奋斗,当时也是在报告厅听了崔其升校长的报告,他主讲的内容更多的是如何面对开始创新时各方面的不解和困难,如何承受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压力等等,而现在再听崔校长的报告却是耳目一新的感觉,他更多的在关注学校的未来、学校的发展,更多的在关心学校教师的生活、发展,而且也不再回避教师、班主任的福利待遇问题,甚至直截了当的说“我的班主任干好的话一个月有两千多元的奖励;我要让老师知道感恩,我要让老师在学校吃穿不愁,甚至休息时有免费的牛奶喝、有免费的水果吃”。除此之外教职工子女上学的学费,学驾照的学费等学校都可以给买单,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能不笑着干,我们几个听课的老师私下讨论时就说:杜郎口的教师对自己的“信仰”的坚持产生了正效应,它们虽然很“累”,但是却很快乐。
杜郎口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60位教师,800名学生,我们和他们相比,教师的课业负担显然是轻的,在如此宽松的环境之下按常理说应该是有更多的时间来积极参与课改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有的老师一年多来甚至连“五步课堂模式”是哪五步都说不清楚,本来态度还很积极的几位骨干教师也有的因为得不到肯定或顶不住压力而打了退堂鼓。第一轮赛课已经结束,结果也已经出来,但从这个结果上,特别是从分数上我们难道不能发现很多问题吗?
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种机制,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杜郎口教师的课改四部曲已经走完了最后一步:文化变信仰,60个教师中的大部分都到全国各地送过课,交流过经验,虽然他们不是刻意要名要利,但实际上是名利都有了,我认为:刻意追求名利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但好教师也不一定非得要刻意回避名和利,如果像杜郎口的教师一样双赢岂不更好!
所以我们的课改要坚持走下去而且确实取得高效,就需要在激励上多下功夫,“信仰”不是那么容易成型的,(所以李炳亭把它放在课改的最后一步),那么可做的文章便只能在名和利上了,当然在绩效工资实行两年多来,这也确实给校长领导在这一块上如何实施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又不可能每个学校都有杜郎口那么好的经济效益,但话又说回来,其实有时候教师在乎的可能并不在于奖励的多少,而是领导对其的肯定,肯定是什么?即墨二十八中李志刚校长说:“奖励是什么,要让老师知道第一名和第二名是有差距的,拉不开差距的奖励不如不奖”,而且无论奖励的多少,都要及时兑现,都要给予一纸证书,说到差距,我想起一件事来,今年区基本功大赛镇级初赛报名,我校几位比较有实力的年轻教师都没有报名,我感到很纳闷,结果老师给我算了一笔账:职评时区一等奖和二等奖之间的差距是2分,如果再按照权重折算,差距更是微乎其微,反正又不能累计加分,有一个二等奖了,就不下这个功夫了,况且还得交一百块钱。当然最后钱的事有点调侃的味道,但用正常的心态考虑一下,是不是也是那么个理呢?所以为什么不考虑把一等奖的分值加大,甚至如果在区里拿了一等奖,学校是不是可以考虑报销报名费呢?一百块钱不多,但它的激励作用不容忽视!
崔其升校长在做报告时说,现在杜郎口的老师甚至好多都说带三个班的课比带两个班的课好,为什么,工作量大了、更辛苦了,但是他们不觉着“累”,他们感觉到的是充实、是快乐,在中午吃完饭观看杜郎口的教师“风采展示”时,看着他们欢快的舞姿,我和同事再一次达成了共识:他们累,但是他们很充实。
三、如何使“方法”变“文化”,使课改顺利走向第四步
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即墨二十八中是三所各有特色的学校,杜郎口中学是一所乡镇初中,规模不大,学生不到1000人,昌乐二中是一所民办完中,从初中到高中学生人数达到8000多,二十八中是一所县级初中,学生规模达到4500多,规模也相当客观,三校的课改各有特色,但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却又出奇的相似,仔细观看和品鉴各校的文化特色,你会随时发现各校课堂改革的精髓所在,杜郎口的文化特色是黑板,走进教学楼随处可见大的、小的、固定的、不固定的黑板,现在还有电子显示屏,板上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关于教学内容的,有教师的反思,有检查的结果等等,但究其实质都和课堂改革息息相关,置身其中你的思想会随着一起沸腾和活跃起来。潍坊的昌乐二中也是如此,因为规模大,所以校园文化更是丰富,艺术节、运动会等内容应有尽有,在主教学楼的走廊上是各个班级主办的文化长廊,主要内容便是学生的作品,包括作文、照片等等,在教室内的四面墙壁上则是和“271导学案”有关的内容,学生和老师置身其中,时间长了,“品味”自然也就上去了,即墨二十八中的校魂是“雷锋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引领和倡导下的“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是它的特色,走进校园,“四区六楼十八苑”的独特校园文化格局令人惊叹,“大校大教育,大师大智慧”的气势令人震撼,雷锋精神充斥整个校园,在每个楼层的走廊上都有关于“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解读:老师怎么办;师傅的职责是什么,学友的任务是什么,师生在课内外随处都可以接触到这些内容,随时都会被提醒自己该干什么,纵观这三所学校的共同点,课改的深入进行已是非常成熟,在“方法’变成”文化”后,它们课改的精神上升到师生的共同”信仰“还成问题吗?
而我们,我们的“方法”什么时候能变成一种“文化“充斥整个校园,现在是课改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已走出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第一步,什么时候能走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第二步,从而走向“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我认为应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多下点功夫。
四、如何使五步模式更完善
结合这几天所听报告及听课的感受,我认为在“五步教学法”的实施上,可以做如下的完善。
1、引入并亮标
课题引入的好,学生能很快进入状态,学习兴趣也能上来,一节课的效率自然也会高效,但引入时间不宜过长,建议1至2分钟即可,不可过分刻意去创设情境,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复习课、讲评课,更是直接引入即可,要把重点放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亮标很有必要,一节课学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学生需要非常清楚,而且一节课是否达标也应该看学习目标是否完成,所以学习目标是贯穿整节课的,不一定非得是课题引入后就直接说“今天的学习目标是1什么、2什么、3什么、”也可以在解决完一个问题后,给学生交代,这时我们今天的第一个学习任务,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昌乐二中的目标导学就可以借鉴,师出示的每一个学习问题的台头都用醒目的文字注释“目标导学几,内容是什么”学生一看就清楚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或解决这个问题应掌握什么知识点。
2、设问阶段
设立问题是要教师动脑筋的,学生一看就会的问题不要再问,相反学生在“独学”“对学”“群学”之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尽量不要问,而我们的老师就易走入这两个极端,要么生怕学生不会耽误时间,要么非得“打击打击学生”“看,不会了吧!”高效课堂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于春祥在做报告时就说:“学生会的东西再教就是犯罪,学生不会的东西不教就是失职”虽然说得有点“过激”,但其中的道理确实是人人皆知的,老师的职责是什么,是引导、点拨、是启发,抛出问题便是引,抛出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或在师的点拨下能解决,所以五步教学法教师备课的重点我认为应该在设问阶段。
于春祥校长在报告中还举了个例子,老师手拿一个矿泉水瓶子,问了这样几个问题:这个瓶子里装了什么?是什么牌子的矿泉水?瓶子是什么形状的?瓶盖是什么颜色的?这样的几个问题显然是很没有水平的,是在浪费时间,但如果老师这样设问:请用一小段话(可规定字数)对我手里的矿泉水瓶子作一介绍,这个问题就很有水准了,在训练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解决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原先倡导的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实际上这也是最不成功的一个环节,大部分教师小组的划分都是前后左右四位同学,然后一块讨论问题便是小组合作学习了,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我倒觉得可以借鉴即墨二十八中的“师友”互助学习的这种既简洁又高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我们现在规模小、不适合分组学习的班级还是行得通的,在提出问题后可让学生先独学,然后同位师友互助,最后再“群学”(小组学习),这样循序渐进,学生既有独立思考,又有互帮互助,还有合作学习,就避免了问题一出现,学生呼啦一下子围坐在一起为了合作学习而合作的形式主义。
当然师友合作的这种学习方式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师友如何划分,师友的职责、师友合作效果的评价,是一系列的立体的模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花很大的功夫才可能使最后的结果更科学、合理,但和其他几种方法比较而言,还是简洁易行的。
学生在每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后,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时间和空间,用河北承德天卉中学李松屹副校长的话说,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寻法”的过程,既然是他们自己“寻”的“法”,就一定要让他展示,要让他有一种成就感,这是给学生一个小展示的机会,在此期间因为是新知的形成过程教师可给与适当的点拨和总结。
四、检测阶段
在教师预设的问题得到解决,新知生成后,一定要针对本节课学习目标进行相应的检测,“检测阶段”也是我们“五步”实施以来争议最多的一个环节,好多教师为检测的形式、内容的多少、难易程度的把握而困惑,我认为检测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口头的、书面的、课后的习题、小练习册、试卷等都可以,但内容必须是围绕学习目标的,题目也不一定要多,但一定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如果是三个学习目标,三道题即可,我们的目的是检测本节课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正规的考试是不一样的,并不一定非得有填空、选择、解答题,而且我不建议检测内容中出现拓展题,因为我们专有一个环节是拓展延伸,如果检测内容少而精的话,当堂完成、当堂批阅、当堂反馈甚至学生当堂展示自己用“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可以完成的。
五、拓展延伸
我个人认为拓展延伸这个环节并不需要每节课都有,如果拓展或延伸的内容和下节课内容有关就必须要有,可以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拓展应是在新知掌握和应用比较熟练后才可以进行的,特别是理科,拓展题一般是有一定的综合性的,不是单纯应用哪一个知识点可以解决的,所以最好是在一个小单元学完后专门有一节拓展课,文科在这方面可能处理起来就相对容易和灵活一些,所以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五步的应用也是不同的,应灵活机智的应用而非机械的照搬。
总之,无论什么事情,想起来是一回事,看上去是另一回事,真正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课改是否成功,只要还存在升学考试,衡量的标准就只能是一条:中(高)考成绩的好坏,所以一切都要看最后的结果,什么是名言,名人说的话就是名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习归来,聊发感慨罢了。如果能对我们的“五步模式”的推行有所帮助便觉欣慰!
张彦华
2012.11.06(内部研讨用,有些是不适合在教师面前说的!)
第三篇:路,依然走下去抒情散文
这个南方的城市,略带些许路人遗落的忧伤,本是日光倾城,我却感觉不到一丝温暖,身处春日,心却遗落在了冬天。这一年,仿佛心被抽空,你一直没有出现一样。我们,照着宿命安排的路,渐行渐远,与旧时光决绝。
——题记
三月,并没有带来我希冀的和煦春风,小草还在严冬肃杀下蛰伏,心也如此,不愿去改善梳理愁乱心绪。偶尔的日光倾城,却温暖不了饱经沧桑的心。感觉自己与周遭的人事格格不入,即使窗外新燕啄泥,早春花蕾立于枝头,我还是跻身一隅,安静的发呆。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总会有一段时间日子是浑浑噩噩的,我们暂且称之为空白,每个人都会经历,正如草木荣枯,白云漂浮,无所避免,空白顺其然成为人生成长中一段不可缺少的成分。
一路走来,背上背负了太多,有种窒息的感觉,我唯一不舍丢失的是对你回忆,而对你的每种回忆都是甜蜜的,一想到你对我的辜负,心就疼痛。
我恨你,恨你绝情,宁愿相信眼见的幻象,也不愿信任一起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分分合合,吵吵闹闹,耳鬓厮磨。我也恨我,恨我狠心,不愿与你多做解释,活生生掐断与你之间唯一温存的联系。
走着走着,走到了时光尽头,无心无力与现实抗衡。也许,一纸流年,写不尽故事中流走的滴滴清泪,就此,与世界斩断了一切瓜葛。心,痛到欲裂,念,念到欲死,回不去的过往,回不去的爱情。
麦克阿瑟说:“回忆是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我无所幸免,关于对你回忆,大多是美好的,如果我们还是在一起,那么关于忧伤也是也一种快乐。
时间太仓促,很多往事我未及收拾整理,就已经远逝。我所能做的,只是不断的遗忘,不断的记起,与你之间的故事。也许,我是在作茧自缚,自以为是的去尝试经历往昔那无以复加的痛。有时候,不敢忘记,我害怕,有一天我与你之间的记忆仅存下名字,唯美的初见渐渐消失在流年中。
我只是凡夫俗子,所追求的免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还有奢侈的静好岁月,不去追求浪漫虚无爱情,那存在异界,因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少之又少,至少我没遇到。
我只是凡夫俗子,经受不起流年纷扰,或许,这是一种千磨万砺之后对于生活平淡的追求,可以说是一种领悟,也是一种避世消极观念。人世太多不公与不平,看的多,自然有一种抵触心理,所以,人间事我不想掺杂进去,“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即便老死在自己的编织的梦里,我心安,活于当下,安与当下。
后来,你给的伤害对我渐变成一种领悟,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自然也不存在两人之间相同的心,没有谁能将谁的心事感同身受。我庆幸我想起你时不再有抱怨,所有的事经过岁月和解,我能将过往释怀,耿耿于怀之事最多只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而我早早的被拉回了现实。
直到现在,我终于坦然接受你给予的伤害。我不在爱你,这是我最真实最心痛的独白。与你相识相知,也许倾尽我所有缘分,遇到之人,经历之事,完全与爱情背道而驰,如今,摆在我面前的是残酷的现实,向远却是未知的迷茫漫漫长路。
我庆幸,我终于释怀,不再爱你,甚至任何一个人,因为你曾给的伤害,对爱情,我已经一蹶不振。
想到真正的爱情是重复琐碎无味的游戏,重复开始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接受一个人或是拒绝一个人,心就不由得颤抖。很多人对此游戏乐此不疲,我对此只觉得肠胃翻江倒海。世上两种爱情失败后幸福的人,一种是一次深爱,倾尽所有,之后一无所有,从此对爱情冷淡薄情。一种是渴望寻得真情,多次尝试,有所保留,最后也能淡然放下。我是何其幸运,做到了前者,一次便能解脱,从此专心投入所爱之事,但我也百般羡慕后者,若将它比作,盘盘皆输,至少我甘心,明白我真不是那块料……
我已经明白,即使我们都回头,也回不到当初,至少不能释怀彼此的伤害,我只能把关于你的记忆珍藏,经年之后,我需要这种回忆来喂养生活,那时,我想我是真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流年沉浮,此时繁花似锦,彼年落花成冢。而今世事苍茫,过往浮光掠影,流年光影逝水东流,一如情之淡薄。此间岁月漂浮如云,纵是陈年旧梦流落于曾经,已是无处打捞。少时阅历尚浅,所犯下之事,犹如千年沉船,随历史长河消逝于滚滚浊浪中,你若懂安于当下,定会原谅昔年所遗失的美好与那变迁的往事。
时光瘦减繁华,往事已是删繁就简,不在刻意记下流年里行色匆匆所犯下的错。经历过太多重复式的悲欢,心灵洗涤纯净,如佛家所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对于人事变迁,亦能做到无悲无喜,无恨无怨。
一路走过,失去的是我们的年少轻狂,获得的是至深的彻悟。也许你在装饰别人的窗子,我在装扮别人的梦。或许有一天,你我能相互装扮着对方的梦,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依稀记得那时的感动,只是缺少了那时的冲动,不会为往事悲痛……
我已经与岁月妥协,不耽溺过往,脚下的路,还得自己一步一步走。惟愿时光静好,你的前程似锦,我的随遇而安,两不纠葛。
第四篇:我的考研路
我的考研路
2014考研已经落下帷幕了,准备了一年总算有所收获,现在,想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也算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参考。
首先,晒下自己的分数,考研政治68,英语60,数学78,专业课139,总分345。数学考的比较差,差点把我带走了。
先谈政治,政治这门课拉分的还是选择题,主要是多选,平常练习的气候基本上只练选择,大题几乎没有练过,考试时完全是在拼高中的老底儿。政治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都不是问题,一般都能考个60+。政治一般来说4个月的复习时间还是可以的。关于参考书的话,不做推荐。个人认为,市面上卖的书都还可以,选一本编排风格自己喜欢的,猛学就是了。考研是否报班,根据个人情况,你的考研成绩和报班没有直接关系,你相信它有用,它就有用。我当时懒省事,觉得报三科和两科差别不大,索性就报了政英数三科全程。
接下来谈谈英语,我个人的英语基础一般,高考时117.四级考了三次,六级考了两次(六级是在考研的过程中考过的)。考研英语的复习,核心是读懂句子。而读懂句子又需要一定的单词量和语法知识,这些是逃不掉的。考研英语最宝贵的是真题,真题历年来贯彻了始终如一的出题风格,真题研究多少遍都不怎么为过。考研英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几位老师的帮助。我报的辅导班是启航,英语主讲是商志老师,一年来跟随商志老师学习考研英语,收获比较大。我这样说,不是在推荐大家上启航的班。你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自学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加一些老师的微博、微信。这些老师都会在网络平台上给大家指导,使大家尽可能少走弯路。另外强力推荐研友关注何凯文老师的空间。我是从考研最后一个月开始关注的,每天把2014每日一句觉得不错的句子抄写、背诵。何凯文老师是位非常称职的老师,他今年一直坚持在做2015考研每日一句,真的很不错,希望能给到大家帮助。其实,还要感谢黄涛老师,陈志康老师(大牛,个人认为他是在我所了解过的考研辅导名师中语音最为纯正的,学术功底深厚)等。考研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我考的是英语一。英语一题型有完型、传统阅读、新题型、翻译、大小作文。完型只要练习2000年以后的十几篇真题就行,模拟题不必练习。这个题型不建议自杀,练习时给自己十五分钟的时间,这个题提分空间不大,绝大多数同学得分在4至6分。传统阅读是平常学习的关键,最主要的是读懂句子,分析选项,这个需要经常的练习。新题型是一个高风险性的题目,这是我们唯一有希望得满分的题目,这个上面可以多花些时间。翻译,需要把近20年考到的100个句子彻底学会,翻译这个题目就能拿到5+。关于大小作文,小作文通常考书信,平常练习到10左右,应付考研书信不在话下。大作文要求180至200字,其实考研英语是有潜规则的,字数是可以超的,写到220个字比较好,如果你乐意,写到250也没关系。
接下来就要谈到令人伤心的数学了,我所提供的更多是反面教训吧。考研数学考试环境比较嘈杂,一般都是在市区的中学,你考试时,别人并不会停下他自己的事情。我当时在开封七中考试,考试时能听到外面时有时无的叫卖声。所以,平时练习的时候,没有必要要求安静的环境。另外,给大家个小提示,打印准考证的时候可多打印几张,以备不时之需,这个考研复试还会用到奥。考试时每个人的草稿只有一张,你要的话,监考老师是不给的,这个时候你你的准考证就发挥作用了,你可以在背面演草啊。我考试时给自己打鳖,愣是按照高数、线代、概率的顺序做的,这个与我平常的做题顺序不一致。一般而言,线代、概率相对简单,压轴题出在高数部分。对于考生而言,手中有分,心中不慌。建议大家考试时,可以把线代、概率能拿的分都抓住,再去啃高数,心情就不一样了。
高数在复习时的问题,我个人分析,手头资料比较多,没一本掌握的透彻,没有把一本资料搞透。既有学校里杨学志老师的高数辅导讲义,又有启航发的各种资料。张宇老师,是比较不错的高数辅导老师,强化班笔记要求背会,默写,我始终没有去做,考研数学成绩也对我做出了惩罚。线代老师,首推李永乐,李永乐这个老头子,讲课比较沉闷,多年来如一日,但他的方法还是很绝的。概率比较推荐张伟老师,北大出身,值得信赖。
专业课最重要的是历年真题,及相应的辅导书。我考的是经管类的,专业课初试是西方经济学。辅导书推荐圣才系列的。专业课需要六个月的复习时间。其实,考研成绩能够为你加分的也就是数学和专业课。如果都考到130+,那是相当有竞争力的,你的总分肯定低不了。
考研初试结束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成绩、国家线、学校线的过程。考研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一定要给自己个后路。
以上就是我的考研经,希望能给到大家帮助。
第五篇:我的考研路
第一阶段,选择报考辅导班 走捷径
作为理科生,对于政治已经有些陌生了,面对大部分都是文字的教材,会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什么是重点,如何记忆,也很容易吧知识点弄混。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报一个政治班,如果条件不允许上面授的班,我们可以选择上网络课堂,在家里听老师讲的视频和上课效果是一样,老师讲授内容都是一样的,网络课堂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重复听,当时我就是报考的网络班,为了省钱我和几个同学一起报了一个班,每个人平均下来才300多,就轻松搞定所有课程,老师会帮助我们分清条理,巧记知识点。比如三个代表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何仙姑),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关羽),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质执同音),括号中的是记忆的技巧,通过人们熟知的人名等等来帮助记忆,而且不容易记错。在上完课之后再温习课本,好好消化老师上课讲的知识。
第二阶段就是做单选和多选题
我买了任汝芬序列二,仔细地把上面选择题做了一遍,对于哲学里面有些不懂的知识点,我也查了教材,把相关的解释写在书的空白处。我觉得做选择题可以帮助弄清知识点,发觉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另外,有些多选题的选项就是简答题的主要论点的提炼。
第三阶段,重点记忆
通过第二阶段的做题,就会觉得自己对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这一次就要仔细地阅读教材,着重记忆大的知识点。
第四阶段,模拟预测题
这是考研的最后阶段,可以搜集各个辅导班的模拟题,预测题,通过仔细做这些题再检查自己掌握的知识还有哪些疏漏,海天的28题是老师们认真总结的可能出大题的知识点,我认为应该好好利用这本书,它能够把前后的多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很有逻辑性。
我认为看真题也是很有必要的,有些人说真题已经考过去了,就不会再考了。其实我们看真题就不应该抱着碰到原题的侥幸心理。先尝试着做一下真题,然后好好看真题的解析,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出题者的真正意图,能够把所考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尤其是真题的分析题部分,它往往是许多知识点的交叉,解析是站在一定的高度,能够把题目分析得很透彻。
不管做什么事,坚持是最重要的,成功是慢慢积累的。在政治的复习中,把每个知识点弄懂,逐渐打好基础,有了夯实的基础,分析问题就有了依据,论据也就站得稳。最后,在政治考试中,回答简答题的时候,条理要清晰,分点列好自己的论据,然后针对论据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做简答题的时候,字迹一定要清晰工整。可以用用过的笔芯先在卷子上打好格,然后再写,这样字迹就会显得工整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