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4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学科分析

时间:2019-05-15 00:0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2014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学科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2014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学科分析》。

第一篇:江苏2014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学科分析

江苏2014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学科分析

【变化】

初步分析,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有五大变化。

其一,删去了原说明考试内容每条下的解说。在全国众多考试说明的体例中,考查内容条目下再加解说的,本不多见;再加上解说文字,有的切实,有的空疏,未必尽能与条目相吻合;在各地高三复习实践中,也颇多将解说文字零敲碎打、机械切割,使复习更加僵化的,因此,斫去桂婆娑,清光应更多,复习的要点反而更明晰了。

其二,现代文阅读将几种文本的考试内容整合表达。原说明在“现代文阅读”部分,分A类“文学类文本”和B类“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先后各有数条从理解到探究不同能力层级的考查内容,其中不乏重合牵扯之处。此次将三种文本等量齐观,将考查能力层级统一合并,强调了现代文阅读教学和考查的异中之同,可称得上是清通的认识。

其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部分删掉题型限制。原说明试题类型分类值得商榷。如“表述题”“要点归纳题”与“简答题”并列,难以区分;修订后,只保留“简答题”。在原说明“试题内容、题量、赋分”之下还规定了考查题型,如加考内容“文言文阅读”中规定“古文断句题6分,简答题4分”,略欠灵活,修订后只规定大致的题量和分值,给复习和命题都留下了空间。

其四,附录部分加星号的篇目、作品有调整。名句名篇默写,初中篇目去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零丁洋》,增加《蒹葭》《鱼我所欲也》《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山坡羊·潼关怀古》。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女神》,增加泰戈尔《飞鸟集》、茅盾《子夜》,达11部。其五,典型题示例有大幅改动。较之以往,所选试题不仅试题代表性有所增强;而且与考纲前后呼应更为密切,每一考点均有示例;同时各考点题量分布更为合理;另外兼收并蓄,吸纳了全国卷及各地试卷佳制。

【建议】

2014年的高三复习工作,首先要重视对考试说明的学习,不能率由旧章,全凭经验,小车不倒只管推,一头栽进题海里。其次,要讲立意,重材料,看对象,求效果。立足课堂,抓好平常。

第二篇:2014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4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虽文面上较往年有大变化,但考纲的主体内容,包括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则沿袭以往,呈现尊重规律、稳中求变的特色。“典型题示例”也做了调整,除保留部分历年江苏高考精题外,增加了部分外省高考精题,如实用文中有说明性小品文、两种类型的材料作文题,这些应该有很强的暗示性。

局部看,现代文阅读把文学类、论述类和实用类两大块考点合并,分列“理解”(重要词语、概念,重要句子含义)、“分析综合”(结构、思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分析作品特征和表现手法,分析概括观点态度)、“鉴赏评价”、“探究”4个层次11条,成了一个符合规律的阅读能力系统,有效解决了命题实践过程中文体与能力考查点不匹配的问题;论述类文本体类上增添说理散文。古代诗文阅读部分虚词增加了“乎”“也”“者”达18个;去掉“筛选文中信息”增加“辨析文句意义”,结合“典型题示例”《古弼传》的例子,有考文字表达理解的迹象;名句名篇默写初中名篇去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零丁洋》,增加《鱼我所欲也》《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山坡羊·潼关怀古》达27篇,高中部分不变。语言文字运用去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增加“提炼语意”,更适应信息时代对学生提取与理解繁杂信息能力的要求。作文最大变化是“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终于给了抒情散文合法的地位。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女神》增加《飞鸟集》《子夜》,达11部。这些表面的变化背后,是对学科能力体系的更清晰认识,是对生活所需能力的反映,是对学生素养养成构成的尊重与更高要求,是对考试实践经验的总结。

第三篇: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略)

二、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甲、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文字运用

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1.识记 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考查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和意义的相关性。(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主要考查书写时汉字使用的正确和规范。2.表达应用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主要考查书写时标点符号使用的正确和规范。(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病句主要采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主要采用主观性试题。(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扩充语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压缩语段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主要考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主要考查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手法使用是否得当,能否辨明优劣。(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的“简明”指能够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这里“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提法。“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查。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3.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

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4.鉴赏评价 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三)现代文阅读 A.文学类文本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艺术重在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B.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考查材料可以选用论述类文本,也可以选用实用类文本。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2.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结构层次的能力。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达,有的间接表达;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四)写作

能写记叙类、论述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表达运用E 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

能符合题目中所列的各项要求。(2)符合文体要求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当的文体,但要注意选定文体的文体规范。(3)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思想健康要求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健康、积极;感情真挚要求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4)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要求作文有一个清晰而确定的中心。内容充实要求记叙文记叙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说理充分,论据充足。(5)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结构完整要求文章布局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段落安排得当;语言通顺要求语言规范、准确,语意通畅,没有语病。(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错别字每1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书写格式正确;字体端正不潦草;卷面整洁。2.发展等级(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要求提出自己领悟的正确观点,表达自己的深切体会。或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或点明原因,论述结果;或指出规律,预见发展;或抓住关键,切中要害。总之,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要求议论性文章有理有据,引证丰富,确切有力;形象丰满,要求记叙性文章形象丰满生动,叙事具体完整;意境深远,要求文学体裁的作品情景交融,含意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要求在通顺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语言风采,提高语言表现力。(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要求考生在上述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发挥创造性,有所发现和创新。乙、加考内容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1.文言文阅读 B 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2.名著名篇阅读 B 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名著目录见“附录Ⅱ”。3.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

要求对所提供文本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纳,对所论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艺术性进行鉴赏。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略)附录: Ⅰ.古代诗文默写篇目(课内)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 1.《孔子语录》 《论语》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17.《关雎》 《诗经》 *18.《蒹葭》 《诗经》 19.《观沧海》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 王湾 23.《使至塞上》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 杜甫 27.《春望》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观刈麦》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 李贺 *35.《赤壁》 杜牧 36.《泊秦淮》 杜牧 *37.《夜雨寄北》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登飞来峰》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游山西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47.《过零丁洋》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二)高中课程标准建议诵读篇目 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 3.《师说》 韩愈

荀子 4.《阿房宫赋》 杜牧 5.《赤壁赋》 苏轼 6.《氓》 《诗经》 7.《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 8.《蜀道难》 李白 9.《登高》 杜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 11.《锦瑟》 李商隐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1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1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加*号的不列入本考试范围。请注意相对往年个别篇目有所调整。Ⅱ.名著目录(加考)1.《三国演义》 罗贯中 2.《红楼梦》 曹雪芹 3.《呐喊》 鲁迅 *4.《子夜》 茅盾 5.《家》 巴金 6.《边城》 沈从文 *7.《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 *8.《巴黎圣母院》 雨果 9.《欧也妮•葛朗台》 巴尔扎克 *10.《匹克威克外传》 狄更斯 *11.《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12.《老人与海》 海明威 *13.莫泊桑短篇小说 *14.契诃夫短篇小说 *15.欧•亨利短篇小说 16.《女神》 郭沫若 *17.普希金诗 *18.泰戈尔诗 *19.鲁迅杂文 *20.朱自清散文 *21.《西厢记》 王实甫 *22.《雷雨》 曹禺 23.《茶馆》 老舍 24.《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加*号的不列入本考试范围。请注意相对往年个别篇目有所调整。

五、典型题示例(略)

第四篇:2018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说明(语文科)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根据江苏省高考方案,另有加考内容。必考和加考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甲、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文字运用

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1.识记 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4)提炼语意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1)辨析文句意义(2)归纳内容要点 4.鉴赏评价 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考查材料以小说、散文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论述类文本包括说理散文、杂文、论文、评论等;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考查材料可以选用论述类文本,也可以选用实用类文本。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D(1)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2)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4.探究 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写作

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等文章。表达应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体现文体特征

(3)思想健康,感情真挚(4)中心明确,内容充实(5)结构完整,语言通顺(6)标点正确,无错别字 2.发展等级(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语言富有表现力。(4)有创新

见解新颖,构思新巧,推理想象独到,个性色彩鲜明。

乙、加考内容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1.文言文阅读 B 给文言材料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2.名著名篇阅读 B 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名著名篇见“附录Ⅱ”。3.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 D 归纳材料要点,分析相关问题,鉴赏艺术特色。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60分。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附加题,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二)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内容、题量、赋分

甲、必考内容

1.语言文字运用,约5题15分。2.古代诗文阅读,约7题37分。3.现代文阅读

A.文学类文本,约4题20分。

B.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约3题18分。4.写作,1题70分。乙、加考内容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1.文言文阅读,约3题10分。2.名著名篇阅读,约3题15分。

3.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约3题15分。

(四)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三者的比例约为3:5:2。附录:

Ⅰ.古代诗文默写篇目(课内)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 1.《孔子语录》《论语》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杂说》

(四)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7.《关雎》《诗经》 18.《蒹葭》《诗经》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二)高中课程标准建议诵读篇目 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 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 3.《师说》韩愈 4.《阿房宫赋》杜牧 5.《赤壁赋》苏轼 6.《氓》《诗经》 7.《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 8.《蜀道难》李白 9.《登高》杜甫 10.《琵琶行》白居易 11.《锦瑟》李商隐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1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1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加*号的不列入本考试范围。请注意与往年相比,个别篇目有所调整。

Ⅱ.名著目录(加考)

1.《三国演义》罗贯中 2.《红楼梦》曹雪芹 3.《呐喊》鲁迅 *4.《子夜》茅盾 5.《家》 巴金 6.《边城》沈从文 *7.《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8.《巴黎圣母院》雨果 9.《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 *10.《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 *11.《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12.《老人与海》海明威 *13.莫泊桑短篇小说 *14.契诃夫短篇小说 *15.欧·亨利短篇小说 *16.《女神》郭沫若 *17.普希金诗 *18.泰戈尔诗 *19.鲁迅杂文 *20.朱自清散文 *21.《西厢记》王实甫 *22.《雷雨》曹禺 23.《茶馆》老舍 24.《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加*号的不列入本考试范围。请注意与往年相比,个别篇目有所调整。

五、典型题示例

1.(2012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答案】C 2.(2014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 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 【答案】C 3.(2015新课标I)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答案】B 4.(2016)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答案】A 5.(2015江苏)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答案】B 6.(2014江苏)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答案】D 7.(2017江苏)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

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

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

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 A.②③⑥④①⑤ B.②⑥③④⑤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④⑤①②③⑥ 【答案】C 8.(2017江苏)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①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9.(2014江苏)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答案】B 10.(2016江苏)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

A.读书万卷 寸草春晖 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 寸草春晖 指点江山 C.悦读生活 那些花儿 我思我在 D.读书万卷 那些花儿 指点江山 【答案】C 11.(2017江苏)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 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答案】D(2011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陈公弼传 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为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县大耸

.B.以公少年易

.C.甲不能戟士

耸:震惊。戟:约束。

易:更换。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答案】B 1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 ①公戒而舍之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答案】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B.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答案】C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⑵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⑶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参考答案】(1)拆毁几百处滥建的祠堂,强制巫师转而务农的人有七十多家。(2)(陈公弼)亲自处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把弓箭拉满,但不要把箭射出去。(3)从轻处罚,将他流放,把其余的军士都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来看守仓库。(2014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 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1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且求中以益己

.B.吾子无以韩责我 .

益:充实

责:指责 攻:加固 C.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

.D.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

爱:吝啬

【答案】B 17.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 B.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C.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D.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答案】 B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参考答案】(1)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2)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19.请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

【参考答案】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互相学习。(2016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逆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辙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蓘②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戎,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书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闲,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已,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寀多名下士。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绔子。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满六载,考卓异第一。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注:①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②藨蓘:耕耘。

2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事文墨久已

事:从事

B.病目眚

病:疲惫 .C.詈不佳

詈:责骂 .D.令五县会鞫之

鞫:审讯

【答案】B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汝霖早年虽博览群书,但在科举方面并不顺利,直至他父亲去世都没有考取功名。

B.邓文洁公听信别人的传言,认为张汝霖已难以造就,后通过当面测试才改变了看法。

C.张汝霖参加科考时差点因老教谕的昏聩而名落孙山,幸亏主考官的慧眼才榜上有名。

D.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答案】D 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辙塞耳不敢听。

【参考答案】(1)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持住先人的事业。(2)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23.根据文中张作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

【参考答案】考生书法的优劣对考试成绩有影响;可捐纳财货进人太学;考题出自经书;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

(2017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7题。

汪容甫先生行状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其见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 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2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助书贾鬻书于市

.B.先生往谒

.C.称之不置

鬻:卖 谒:拜见 置:置办 陈:陈述 D.尚欲扬榷而陈之

. 【答案】C 2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将东。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答案】B 2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参考答案】(1)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

(2)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朋友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

27.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

【参考答案】治学:范围广泛,学有专精。为文:取则于古,自成一家。28.(2015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新疆今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1)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出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现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2)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29.(2014江苏)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2)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3)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30.(2017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1)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2)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31.(2012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 江 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参考答案】(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32.(2016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①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第一问:灞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第二问: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2)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33.(2010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不见复关。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2)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3)诗云:“,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战国策·秦策》)(4)奇文共欣赏。(陶渊明《移居》)(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6),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答案】(1)泣涕涟涟

(2)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行百里者(4)疑义相与析(5)剑阁峥嵘而崔嵬

(6)不知天上宫阙,又恐琼楼玉宇

34.(2016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不宜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5)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8)心事浩茫连广宇,_____________。(鲁迅《无题》)【答案】(1)夕揽洲之宿莽(2)引喻失义(3)黄发垂髫

(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沧海明月珠有泪(6)早生华发(7)不义而富且贵(8)于无声处听惊雷

(2009江苏卷)阅读下面作品,完成35~38题。

上 善 若 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 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

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关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35.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36.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

六、平涝旱”;③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37.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38.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参考答案】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2008年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39~42题目。

侯 银 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项花轿。” “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

“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项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侯菊竞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幔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候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39.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① 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② 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40.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① 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② 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安慰。

41.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 要花轿早有打算;② 改装花轿心灵手巧;③ 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42.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参考答案】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2016年江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3~46题。

会 明 沈从文

①会明是三十三连一个火夫。提起三十三连,很容易使人记起国民军讨袁时在黔湘边界一带的血战。事情已十年了。如今的三十三连,全连中只剩会明一人同一面旗帜十年前参加过革命战争,光荣的三十三连俨然只是为他一人而有了。旗在会明身上谨谨慎慎地缠裹着,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

②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明人的官。这一次,三十三连被调到黄州前线。会明老早就编好了三双草鞋,绳子、铁饭碗、成束的草烟,都预备得完完全全。他算定这热闹快来了。在开向前防的路上,他肩上的重量不下一百二十斤,但是他还唱歌,一歇息,就大喉咙说话。

③驻到前线三天,一切却无动静。白天累了,草堆里一倒就睡死,可是忽然在半夜醒来,他就想,或者这时候前哨已有命令到了?或者有夜袭的事发生了?或者有些地方已动了手?他打了一个冷战,爬起身来,悄悄走出去望了一望帐篷外的天气,走进哨兵旁边,问:“大爷,怎么样,没有事情么?”“没有。”“我好象听见枪声。”“说鬼话。”他身上也有点发冷,就又钻进帐篷去了。他还记得去年鄂西战役,时间正是六月,人一倒下,气还不断,糜碎处就发了臭,再过一天,全身就有小蛆虫在爬。为了那太难看、与鼻子太不相宜的六月情形,他愿意动手的命令即刻就下。

④然而前线的光景和平了许多。这和平倘若当真成了事实,真是一件使他不太高兴的事情。人人都并不喜欢打仗,但期望从战事中得到一种解决:打赢了,就奏凯;败了,退下。总而言之,一到冲突,真的和平也就很快了。于是,他逢人就问究竟什么时候开火,他那样关心,好像一开火就可以擢升营长。可是这事谁也不清楚,看样子,非要在此过六月不可了。

⑤去他们驻防处不远是一个小村落,看看情形不甚紧张,就有乡下人敢拿鸡蛋之类陈列在荒凉的村前大路旁,来同这些军人冒险做生意。会明常常到村子里去,一面是代连上的弟兄买一点东西,一面是找个把乡下上年纪的人谈一谈话。他一到村落里,找到谈话的人,就很风光的说及十年前的故事,有时也不免小小吹了一点无害于事的牛皮,譬如本来只见过蔡锷两次,他说顺了口,就说是四五次。他随后把腰间缠的小小三角旗取了下来。“看,这个!”看的人露出吃惊的神气,他得意了。“看,这是他送我们的,他说“嗨,勇敢点,插到那个地方去!”你明白插到哪个地方去吗?”听的人自然是摇头,他就慢慢地一面含着烟管一面说……

⑥因为这慷慨的谈论,他得到一个人赠送的一只母鸡,带回帐篷,用一个无用处的白木子弹箱安置了它。到第二天早晨,木箱中多了一个鸡卵,第三天又是一个。他为一个新的兴味所牵引,把战事的一切完全忘却了。他同别人讨论这只鸡时,也像一个母亲与人讨论儿女一样。他夜间做梦,就梦到有二十只小鸡旋绕脚边吱吱地叫。鸡卵到后当真积到了二十枚,就孵小鸡。小鸡从薄薄的蛋壳里出到日光下,一身嫩黄乳白的茸毛,啁啾地叫喊,把会明欢喜到快成疯子。白天有太阳,他就把小鸡雏同母鸡从木箱中倒出来,尽这母子在帐篷附近玩,自己却赤了脖子咬着烟管看鸡玩,或者举起斧头劈柴,把新劈的柴堆成塔形。遇到进村里去,他把这笼鸡也带去,给原来的主人看,像那人是他的亲家。从旧主人口中得到一些动人的称赞后,他就非常荣耀骄傲还极谦虚滴说:“这完全是鸡好,它太懂事了,它太乖巧了。”看样子,为了这一群鸡雏发育的方便,会明已渐渐地倾向于“非站主义”了。

⑦后来,和议的局势成熟,照例约好各把军队撤退。队伍撤回原防时,会明的财产多了一个木箱,一个鸡的家庭。无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但他喂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的。六月来了,这一连人没有一个腐烂,会明望着这些人微笑时,那微笑的意义,是没有一个人明白的。

(有删改)

43.第④段中会明为什么逢人就问何时开火?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①战争让他重温三十三连的荣耀,体现他作为一名士兵的价值;②战事如拖到六月,死伤士兵的腐烂会让他不忍直视;③打了,无论胜败,对他而言都是一种解决。

44.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一处,向别人吹嘘过去的荣耀,满足虚荣心,体现内心的空虚;第二处,从喂鸡的成就中获得满足,体现内心的充盈。

45.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参考答案】①这个细节贯穿全篇,前后呼应,体现小说的整体性;②会明对插军旗由渴望到不抱希望,形成一种反差的艺术效果。

46.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

【参考答案】①这个六月没有士兵因战事而伤亡、腐烂,会明对此感到欣慰;②在喂鸡的行为中,会明体验到幸福感;③从热衷于战争转变到“非战主义”,会明感到思想提升的快乐;④心灵世界由单一走向丰富,会明的生命变得更加立体。(2017江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7 ~50题。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 [美]杜鲁门·卡波特

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她现在仍是个孩子。

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来摆去,像醉鬼的腿。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她挺过了一场瘟疫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现在一路小跑跟在小车旁。

三个小时候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剥去。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香气。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樱桃,柑橘,香草,葡萄干,威士忌,大量的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花。

黑炉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烧得像一直发光的南瓜。打蛋器旋转着,调羹在一碗碗黄油和糖里搅动,香草让空气变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味。厨房里浓香扑鼻,弥漫到整栋屋子。四天后,大功告成,三十只蛋糕放在窗台、搁板上晾着。

蛋糕给谁呢?朋友呗。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素未谋面的,我们喜欢的朋友。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小个子磨刀人,帕克(班车司机,他每天在尘土飞扬中嗖的一声驶过时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我想是的。我们的纪念册里有用白宫信件写的答谢信,有磨刀人寄来的一分钱明信片——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厨房空了,蛋糕都送走了,我的朋友要庆祝一下——还剩下一点威士忌。奎尼分到满满一勺,倒在她的咖啡碗里(她喜欢菊苣香的浓咖啡),我们平分剩下的。奎尼躺在地上打滚,爪子在空中乱抓。我身子里热烘烘地冒火星,像快要烧成灰烬的木柴。我的朋友围着炉子跳圆舞曲,两只手提起那身蹩脚的花布连衣裙的裙边,就像是舞会上穿的礼服,唱着“指给我回家的路”。

下一个任务就是准备礼物。我想给她买整整一磅樱桃巧克力,不过,我给她做了只 风筝。她希望给我一辆自行车,不过,我肯定她也是给我做风筝——和去年一样,和前年也一样。我们又凑了五分钱给奎尼买了一大根还有余肉可以啃的牛骨头,用彩纸包起来,高高地挂在圣诞树顶上一颗银星边。奎尼知道那是牛肉骨头,馋得坐在树下呆望着,该睡了还不肯走。我的兴奋不亚于她,踢被子,翻枕头,就像是热得不可开交的夏天夜晚。我的朋友手持蜡烛坐到我的床沿:“我一点也睡不着,心像兔子一样乱跳。你说罗斯福夫人会在晚餐时端上我们的水果蛋糕吗?”我俩在床上挤作一团,她在我的手心里写“我爱你”。“你的手比以前大了。我想我大概不愿你长大。你长大了,我们还能继续当朋友吗?”我说我们永远是朋友。

这是我们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

我上了军事学校。我也有了新家,但那不算数。我的朋友在哪里,哪里才是我的家,而我再也没回去过。

她还待在那里,有奎尼做伴,后来只剩她一个人。(她写道:“昨天,梅西的马踢伤了奎尼,伤得很重。谢天谢地,她没有太痛苦。我把她包在一张条纹床单里,用童车推到草地……”)以后几年的十一月里,她还是做水果蛋糕,她一个人,没有从前做得多,不用说,总是把“最好的那个”寄给我。渐渐地,她在信中把我和早已死去的巴迪混淆起来。

终于,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有删改)

47.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

【参考答案】贫穷、孤单,却热爱生活、充满快乐。从卖破烂来筹集水果蛋糕基金、自己做风筝作为礼物、凑五分钱买牛骨头等情节,可见其贫穷;从只有“我”和小狗陪伴她等情节,可见其孤单;从满怀欣喜地做蛋糕、送蛋糕、准备礼物等情节,可见其热爱生活、充满快乐。

48.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对“我的朋友”深沉的爱与依恋;为自己再也没有回去过而感伤、遗憾。

49.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参考答案】小狗奎尼经受的磨难,映衬了“我们”生活的艰难与坚强;小狗奎尼的特殊待遇,映衬了“我们”的善良与平等;小狗奎尼的兴奋状态,映衬了“我们”的快乐幸福;小狗奎尼的离世,映衬了“我的朋友”的孤单寂寞。

50.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对冬日清晨的环境描写,让“我的朋友”的辞世带上感伤的色彩;清冷的氛围与“我的朋友”欢快的话语形成反差,增添小说的张力;叙述语言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

(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1~53题。

笑 的 价 值 [英]伍尔芙

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躺卧在炉前地毯上,因痛哭而呜咽,或因欢乐而吠叫,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然而,假如它放声大笑 呢?假如,当你走进房间,它不是 尾吐舌,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咧着大嘴笑———笑得浑身直哆嗦,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惧和恐怖。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

笑因何而起,我们几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也难以说清。幽默是顶峰,只有最罕见的才智才能登上塔尖,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它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而人,既不会是完美的英雄,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了笑,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失去现实感。

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表面的积累,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可见,妇女和儿童是喜剧精神的主要执行官。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僵死,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有的清晰轮廓。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恶的赘疣,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世俗因袭的正统,枯燥乏味的虚套,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闪光,它有如闪电,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来,露出了光森森的骨骸。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些自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们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她们会嘲笑,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那个孩子,当长辈们都朝着国王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膜拜时,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

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庆典;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

真的,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

(杨静远译,有删改)51.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

5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参考答案】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面目的原因;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惧怕的力量。

5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人们通常认为悲伤是更可贵的情感,但作者对这一看法持否定态度。这段话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

(2015江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54~56题。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盒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 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能。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排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54.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参考答案】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55.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悠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56.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参考答案】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2017江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57~59题。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为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的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记得十几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5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 【参考答案】标准、规则;谱系;有待实践的“本”。

58.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参考答案】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其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最后,指出舞台艺术的火候在于把“谱”用活。

5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

【参考答案】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曲谱、身段、脸谱来表演;还要积累经验,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2017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0~62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60.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答案】D

6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答案】AE

62.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1)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2)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

63.(2012上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64.(2014江苏)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65.(2016江苏)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66.(2017江苏)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67.(2012江苏)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处).6..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集序》)(1)萧统主持编纂的诗文总集是什么?(2)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作者敬慕陶渊明的原因,不超过10个字。【答案】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1)《文选》(或《昭明文选》)(2)文章不群,大贤笃志。(前一点也可答“辞采精拔”,后一点也可答“与道污隆”。)68.(2016江苏)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昔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陈寿号善叙述,李延寿亦称究悉旧事,然所著二史,俱有纪、传,而独不克作志,重其事也。况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 目鉥心亦何所发明?聊辑见闻,以备遗忘耳。

(节选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处)

.4..【答案】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鉥心/亦何所发明?(2)除陈寿外,“前四史”的另外三位作者是

、、。【答案】司马迁、班固、范晔

(3)根据材料,概括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参考答案】一部系统地记载历代(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典章制度的书。

69.(2017江苏)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靖康之祸,官书散失。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而 后 来 卑 陋 之 士 不 满 其 相 业 因 并 废 其 文 此 公 生平所 谓 流 俗 胡 于 公 死 后 而 犹 然 也?

(节选自吴澄《<临川王文公集>序》)(1)用斜线“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 分)... 【答案】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2 分)【答案】苏洵、苏轼

(3)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运。(4 分)【参考答案】政和间,列于官书;靖康后,不再盛行。70.(2012江苏卷)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曹操年轻的时候,有人预言他能够安定天下;许劭却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没有恼怒,反而大喜。

B.《雷雨》中的梅侍萍在二十七年后又一次来到了周公馆,当年的周朴园为了迎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蘩漪,赶走了她和刚出生三天的婴儿。

C.《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请求临终的父亲祝福自己,父亲却要求她好好照看一切,到“那边”向他交账。这个情节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老葛朗台的守财奴形象。

D.《边城》中的船总有两个儿子,其中的天保大老美丽得很,茶峒人拙于赞扬这种美 丽,便为他取个诨名叫“岳云”。

E.《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晦气到家了,就连船帆都像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帜。不过,他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一位向“限度”挑战的强者。

【答案】BD 71.(2015江苏)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关羽接受曹操赠送的新战袍后,仍将旧战袍穿在外面,说明关羽生活简朴,对新战袍格外珍惜。

B.鲁迅《白光》中反复出现的“这回又完了!冶既是指陈士成又一次的科举考试失败,也是暗示他对人生前景的绝望。C.《子夜》开头,吴荪甫的一九三〇年式雪铁笼汽车与吴老太爷的《太上感应篇》形成强烈比照,标志着资产阶级全面压倒了封建阶级。

D.第一幕开场时,哈姆莱特的父亲被克劳迪斯杀害,造成了哈姆莱特与克劳迪斯之间不断的争斗,全剧人物无一例外被卷入其中。

E.《老人与海》中,老人年轻时曾在黄昏时分看到海滩上的狮子,后来又多次梦到狮子,这里的狮子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

【答案】AD 72.(2016江苏)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通过“温酒斩华雄”“‘挂印封金”“单骑救主”“义释曹操”“水淹七军”等情节,塑造了忠心耿耿、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关羽形象。

B.《子夜》里,吴少奶奶与雷参谋的感情信物是一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一朵枯萎 的白玫瑰,这本书和这朵花曾经见证过浪漫、自由的“密司林佩瑶时代”。

C.《茶馆》中,一茶客说“我的铁杆庄稼又保住了”,另一茶客则抱怨“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 扣去一大半”,这些台词流露出老舍对于底层满族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D.哈姆莱特为复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在死前让霍拉旭活下去并传述他的故事,表现了 他对人生的执著和对荣誉的珍视。

E.尽管欧也妮的堂弟背叛了她,没有兑现娶她的诺言,欧也妮也没有任何怨恨,始终保存 着堂弟送给她的梳妆盒。

【答案】AE 73.(2016江苏)《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两回中,贾政称宝玉为“无知的孽障”,“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又称之为“不孝的孽障”。请结合相关情节,说明这两处的“孽障”分别表达了贾政对宝玉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元妃省亲”前,贾政带着宝玉给各个景点题匾额、对联,宝玉文思泉涌,贾政称其为“孽障冶,表面上是责怪,实际上是欣赏;“宝玉挨打”中,贾政认为宝玉在外流荡优伶,在家淫辱母婢、荒疏学业,斥之为“孽障”,表达了强烈的痛惜之情。

74.(2017江苏)《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黛玉在行酒令时“失于检点”,宝钗私下提醒;宝钗教导黛玉要做女性“分内的事”,“看杂书不好”;宝钗关心黛玉的身体健康。

75.(2012江苏)鲁迅的《药》中,花白胡子等人说夏瑜“发了疯了”;夏四奶奶大声说道:“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请简要分析他们对于夏瑜态度的异同。

【参考答案】同:都认为革命有罪。异:看客们嘲笑愤怒,夏四奶奶痛苦伤心。76.(2017江苏)《阿Q 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祝福》里,鲁四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这两个细节共同传达出鲁迅什么样的观点? 【参考答案】民众愚昧、落伍;无法理解新思潮及其运动的意义;新思潮及其运动脆弱、31 不彻底, 无力走入民众的世界。

77.(2013江苏)《边城》中,端午赛龙舟,二老失足落水,上岸后迎面碰上翠翠。翠翠没有说话,到处找黄狗。黄狗泅水而来,翠翠说:“得了,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翠翠对黄狗说话这一情节,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参考答案】因为听到碾坊一事,心中有些忧愁、嗔怪;因为二老明明对自己有意,又隐隐地有些欢喜。

78.(2009江苏)《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吝啬鬼,投机商,暴发户。

79.(2009江苏)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怀 鲁 迅 郁达夫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936年10月24日在上海

⑴文中第三节所写的“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反映了青年男女什么样的心情?

⑵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⑶结尾一节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⑴“破裂似的心肺”:对鲁迅去世的悲痛。“紧捏的拳头”:决心继承鲁迅的遗志;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恨。(对鲁迅的价值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的悲愤;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恨。)⑵鲁迅逝世后,千万青年对他的爱戴和崇仰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他的伟大,这表明了民族振兴的希望。但鲁迅之死与黑暗势力的迫害有关,鲁迅逝世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国民无动于衷、麻木不仁,这表明当时中国还处在黑暗、蒙昧之中。

⑶①象征手法。②鲁迅虽然逝世了,但是他的精神不死。或作:鲁迅虽然逝世了,但

新的力量必然产生。或作:表达了对民族和文化振兴的期盼。

80.(2012江苏)材料概括分析题。

铺排典故虽然不是中国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经常发作的老毛病。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许多真实的情感和新鲜的思想来满足“应酬”、“应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罗列些典故来敷衍搪塞。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古意”,甚至还利用“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⑴文中所说中国旧诗“老毛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⑵请具体解释“反客为主”在文中的意思。

⑶请结合材料,从艺术上分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的效果。【参考答案】⑴古代诗人为应酬滥用典故;政治压迫和礼教束缚迫使诗人不能自由抒情,不得不用典故;诗人为追求艺术感染力而过度用典。

⑵客,指典故;主,指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反客为主”,指的是多用典故反而影响了内容的表达。

⑶这首词的用典形成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就增加内容深度、使语言富有暗示力、引导读者深入品味等方面谈看法,且能正确举例)这首词用典过多,减弱了艺术表现力。(就晦涩费解、卖弄学问等方面谈看法,且能正确举例)也可兼谈上述两方面内容。

81.(2014年江苏)材料概括分析题。金庸阁下除办报外仿佛以史学佛学自负,对于以小说知名,尤其是以武侠小说知名,自己是不是有点觉得未展所长,以末技得虚名,似不免略感怏怏?依我看则大可不必。阁下所透露的史学佛学见解,论水平未必是“超一流”,若著书立说也不见得能称首席什么家,得什么国际大奖。然而以史学佛学入小说,在武侠中讲“破相”,那就超人一筹了。好比不会武艺的痴公子段誉,只在无意中学了一着“凌波微步”,就到处能“逃之夭夭”;而且有个时灵时不灵的“六脉神剑”,看不见,摸不着,弹指一挥间忽然有效,就能出其不意露上一手。这道理在《金刚经》、《法华经》里并非唯一高妙思想,而移入武侠小说立刻产生“裂变、聚变”,威力无穷了,又如《侠客行》中的石破天,呆头呆脑,一片天真,然而处处机缘凑巧,矛盾相成,最后以不识字超过了识字人,以不知道“我是谁”,超出了一切有“我”之人,尤其是那位大“我”发狂的大宗师白自在。这只是“无我”的一解。这一解在佛学中算不得什么最高深的了不起理论,不过是参禅的一个“话头”法门,但在小说中就是“超凡入圣”了。阁下仿佛总想在小说中不讲而讲一点什么道理。

这些见解未必“超凡”,但进入小说,特别是武侠小不说,就大大“脱俗”了。无言胜有言,不武胜武,愚而智,弱而强,似佛似道,所以能迈过前人难有后继,虽有败笔,仍卓然自成一冢。前有粱羽生,后有古龙,俱写侠情,各有殊胜,然抒写人情佛理尚逊一筹。

(选自金克木《与小说对话:不败求败》,有删改)⑴请简要概括文中段誉、石破天两个人物的共同特征。⑵文中画线句中的“不讲而讲?”指的是什么? ⑶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对金庸有哪些评价? 【参考答案】⑴愚能胜智,弱能胜强。

⑵“不讲”是指:正面表达见解,不是小说主要目的。“讲”是指:随着情节推进,金庸小说有意无意地表达了某些关于人生、世界的见解。

⑶作者对金庸的佛学史学水平持保留态度;对他的武侠小说的创作成就,是肯定的;对他以佛学史学人小说,丰富思想文化内涵,是推许的。

第五篇:2018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

2018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2018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使广大江苏考生和教师全面、准确了解2018年江苏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我院在总结往年编写考试说明和实际命题工作的基础上,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指导,结合江苏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按照以稳为主、适当微调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对原考试说明进行了修订。主要修订内容为:一是进一步规范考核目标与要求;二是对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进行微调和优化;三是替换部分典型题。

《2018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现已正式出版发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2019年起,江苏省高考语文、数学、物理三个科目的考试内容将作相应的调整。

2018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主要修订内容 语文

1.在“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立德树人思想,凸显育人导向。

2.考试能力要求及考试内容的个别表述参照考试大纲进行调整。关于探究能力的表述,突出创新性思维。“正确使用词语”,将“成语”改为“熟语”。

3.典型题示例选用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导向性的2017年江苏卷及全国卷试题,题型结构和总题量保持稳定。4.古代诗文默写篇目及名著目录在总量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微调。数学

1.在考试内容及要求部分,个别表述进行微调。在“掌握”的能力要求描述中,删去“或较为困难的”。

2.典型题示例进行调整。选用5道2017年江苏卷试题,其中填空题、解答题各替换2题,附加题部分替换1题,考查的知识点及题量保持稳定。英语

1.典型题示例替换个别试题,总题量保持不变。例如,单项填空部分采用1道涉及“一带一路”的真题,体现高考试题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完形填空部分采用2017年江苏卷真题,此题充分体现完形填空“考查考生在段落、语篇层面使用所学词汇知识”的能力,凸显了该题型的命题意图和考查目的。2.对典型题的分析在表述上有微调。阅读理解示例2的“短文分析”中,强调了该篇为670词左右,对高中教学进行恰当引导,防止备考无限制增加文章长度。物理

1.选考内容的知识点进行调整。选修3-5中,删掉“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这一知识点,增加“动量定理”;将”动量守恒定律”改为“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将“原子的能级”改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2.更新了部分典型题示例。其中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例题引用的是2017年全国卷的1道选择题。化学

1.进一步凸显考试目标。在“命题指导思想”部分,增加“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这一表述,明确命题工作必须围绕的核心。

2.完善对能力要求的表述。在“素养与能力要求”部分,在“认识化学科学及其重大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前面增加“理性”,在“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所运用的方法中增加“建模”,有利于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加强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

3.替换部分典型题示例。用2017年江苏卷的第7、9、18题相应替换了原典型题示例的第7、9、21题,更好地体现命题方向和趋势。生物

1.个别知识点的等级要求进行微调。其中,“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等4个知识点的考查等级要求升了一级,“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2个知识点的考查等级要求降了一级。2.典型题示例进行调整。用4道2017年江苏卷新题替换了原来年代偏早的旧题,注重引导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历史

1.“考核目标与要求”的表述,参照教育部考试大纲进行调整,更加准确和清晰。

2.个别考试内容进行调整。必考内容有几处表述作了微调,例如将“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改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将“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改为“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发展与艺术成就”。选考内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部分,删除“亚里士多德”,将“李时珍”替换为“詹天佑”。3.典型题示例有所更新。新增的3道江苏卷试题和1道全国卷试题,其考查内容与时代契合度更高,试题形式更为新颖,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也更为理想。地理

1.命题指导思想及考核目标与要求的个别表述进行调整,表达更加科学、规范。例如,将“密切联系考生生活”改为“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将“正确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改为“正确解读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考试内容进行了微调。例如在必考内容中删除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在选考内容“城乡规划”部分删除了的“文化设施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3.典型题示例进行更新。选用了部分2017年江苏卷试题。在对典型题的解析中,深入剖析了命题立意和解题思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试题的命题意图及所体现出的考查重点与方向。思想政治

1.考试内容进行了微调。删除了政治生活部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经济学常识部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作用”等两个考点。经济生活部分,增加了“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这一考点。

2.个别考试内容的表述作了修改。例如,将经济生活部分的“结算方式”调整为“结算与信用工具”,将生活与哲学部分的“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调整为“价值和价值观”。

3.典型题示例部分进行更新。新增试题主要来自2017年江苏卷,个别试题精选自2017年全国卷和北京卷,更好地发挥其导向作用。

2019年江苏省高考考查科目调整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2019年起,江苏省高考语文、数学、物理三个科目的考试内容将作相应的调整。1.语文

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均作为必考内容。2.数学 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3个选考模块不变,由“4选2”改为“3选2”。3.物理

原选考“3-5”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不变,由“3选2”改为“2选1”。

由考试内容调整引起的试卷结构调整,将会提前告知。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2018年高考大纲汇总

2018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最新公布 高考一本分数线 高考二本分数线 高考三本分数线 高考文科分数线 高考理科分数线 专科录取分数线 高考大纲高考改革高考政策高考真题高考复习资料

下载江苏2014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学科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2014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学科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

    2014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新鲜出炉英语多了读写任务作文 晨报邀请九门学科名师详细点评昨天,2014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新鲜出炉。考点内容有什么变化吗?复习需要注意什么技巧?记者......

    2014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语文重大变化

    2014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语文重大变化最近,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编写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及《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

    2009江苏高考化学考试说明

    2009江苏高考化学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统考成绩、学业水......

    2014年江苏“小高考”考试说明

    2014年江苏“小高考”考试说明出炉多门学科对考生能力要求提高 《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即“小高考”考试说明昨天出炉。 江苏省教院附属高级中......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篇目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篇目 一、高中背诵篇目(14篇) 1.荀子《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

    近期,2014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新鲜出炉

    相关帖子近期,2014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新鲜出炉。考点内容有什么变化?复习需要注意什么技巧?记者第一时间约请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进行详细点评。......

    学习《2010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几点体会

    一,关于变与不变 整体基本没有变化.总分值,各大板块赋分,考试内容,题型设置,作文等都保持原貌.继续强调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67分的阅读题,70分的作文题,总计137分,占总分的......

    12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2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稳中有变、变中创新”。“稳中有变”,是指在试题选材,题型设置,题干表述等方面以平实为主,稍有变化;“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