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III.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本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结合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确定本学科的考试内容和范围。必修课程中“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与选修课程《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两个模块要求的语文能力,均属于2014年考查范围。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文字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文本内容
3.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章和文学类文本
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D
(1)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章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章的某种特色作深入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章所反映的认识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章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应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4.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二、考试时间及分值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三、试题类型:
语文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全部为必考题,不设选考题。
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第II卷为非单项选择题。
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文言文断句题、文言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
全卷共21题,试卷内容、题型、赋分如下:
古代诗文阅读(37分左右)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左右)
共1题。填空题。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左右)
共5题。单项选择题,文言文断句题,文言文翻译题,简答题。
(三)古代诗歌鉴赏(8分左右)
共l题。填空题,简答题。
现代文阅读(31分左右)
现代文包括论述类文章、实用类文章、文学类文本。
共7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语言文字运用(22分左右)
共6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写作(60分)
共1题,写作题
四、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第二篇: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说明
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说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命题指导思想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文学科的命题,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遵循“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推进”的指导思想,依据《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命题。命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突出考查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公平、规范。III.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本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结合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确定本学科的考试内容和范围。必修课程中“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与选修课程《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两个模块要求的语文能力,均属于2014年考查范围。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文字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文本内容
3.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章和文学类文本
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D
(1)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章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章的某种特色作深入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章所反映的认识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章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应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4.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二、考试时间及分值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三、试题类型:
语文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全部为必考题,不设选考题。
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第II卷为非单项选择题。
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文言文断句题、文言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
全卷共21题,试卷内容、题型、赋分如下:
古代诗文阅读(37分左右)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左右)
共1题。填空题。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左右)
共5题。单项选择题,文言文断句题,文言文翻译题,简答题。
(三)古代诗歌鉴赏(8分左右)
共l题。填空题,简答题。
现代文阅读(31分左右)
现代文包括论述类文章、实用类文章、文学类文本。
共7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语言文字运用(22分左右)
共6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写作(60分)
共1题,写作题
四、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第三篇: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详解专题
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详解特级教师 李迪明 命题指导思想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文学科的命题,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遵循“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推进”的指导思想,依据《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命题。强调“命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突出考查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公平、规范”没有变化。
考试范围与要求 表述没有变化,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本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结合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确定本学科的考试内容和范围。必修课程中“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与选修课程《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两个模块要求的语文能力,均属于2014年考查范围。”
现代文阅读: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章和文学类文本。在表述时,把“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放到了一起,而去年是分开说明的。这是不是暗示论述类、实用类文章放在小阅读中考,值得观察。
文学类文本阅读,增加了“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句。增加了“理解题”,表述为“(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可是重要信息。试题类型: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为了表述严密加了“全部为必考题,不设选考题”。题型跟去年一样,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文言文断句题、文言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
全卷共21题,试卷内容、题型、赋分如下:古代诗文阅读(37分左右)其中“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填空题(6分左右),文言文阅读(23分左右)共5题:单项选择题,文言文断句题,文言文翻译题,简答题。古代诗歌鉴赏(8分左右)共l题,填空题,简答题。现代文阅读(31分左右),包括论述类文章、实用类文章、文学类文本。共7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语言文字运用(22分左右),共6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60分),共1题,写作题。
试题难度:今年特别说明“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题型示例
字形题例4,保留了2011年四川卷2题。词语题保留了2011.四川卷3题。病句题用的2013年四川卷4题作样题。语言运用用的是2013年的四川高考题。改错题还是用的2009年宁夏卷16题。准确、得体用的2010年四川.卷20题。
实用文用的《明代花鸟画》和2012年安徽卷“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辞典上时尚”其中有一道“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请简要概括文章观点”的简答题。保留了2011年福建题,林天宏的《朱启林:被抹掉的奠基人》。
小说保留了2013年的例题《报复》。散文用《负重的河流》换下了《耳边杜鹃啼》。文言文用《金履祥》换下了《吕徽之》,包括实词题、虚词题、翻译题,概括题,另设短句题和简答题。
诗词用的是宋诗作例子,保留了2006.四川卷周密的《夜归》增加了苏洵的《九日和
韩魏公》。
默写还是8句选填6句。
作文删除了2010年四川卷的“点线面”材料作文和2007年四川卷“一步与一生”的命题作文,保留了2006年四川卷“问”的话题作文和2010年全国卷的漫画作文,增加了2013年四川卷的“平衡”作文。
古诗文背诵还是去年的59篇(初中33篇,高中26篇)。
总而言之,大家不要恐慌。本人认为,“以中等难度题为主”表明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命题难度与去年相比,不会加大。默写还是填上下句,8句选填6句,说要考情景填空,那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作文还是一道题,60分,800字以上;不会出现一大一小两个作文题。语言运用题,每年都有变化,习以为常了,不值得大惊小怪。倒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增加了“理解题”,“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值得我们重视。也就是说有可能出词语题、句子题。还有,小阅读(社科文阅读)样题中有一道“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请简要概括文章观点”的简答题,这就为小阅读出“2选1简答”题留下了想象空间。另外,不要忘了改病句和漫画作文,因为多年没考,而今年的样题中又出现了。
第四篇: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考试说明
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考试说明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1. 地球
(1)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形状。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日界线。
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轨道、速度、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1)
(2)
(3)
(4)地图 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
第二部分自然地理
1.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圈物质循环
三大岩类。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
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的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
(4)大气运动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季风环流。
(5)天气与气候
简单天气图。
锋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
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6)水循环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资源分布及其合理利用。
(7)洋流
洋流的形成。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及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3)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4.自然灾害与防治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
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
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应急措施。
第三部分人文地理
1. 人口与城市
(1)人口的自然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的过程。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人口数量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我国人口增长及人口国策。
(2)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的变化。
我国人口迁移的变化。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4)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5)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
(6)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原因。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
2.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农业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工业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主要交易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
4. 环境保护
(1)环境与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第四部分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 世界地理
(1)概况
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分布、生产和贸易。
(2)不同尺度的区域
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和河流特点及其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极地科学考察。
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自然条件对一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2. 中国地理
(1)概况
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领土面积、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和行政中心。
人口分布特点。民族分布特征。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震和火山的分布。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长江、黄河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土地国策。
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
农业分布特点。
工业分布特点。
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2)分区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台湾省、香港、澳门的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第五篇: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详解精心核对版
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详解
命题指导思想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文
学科的命题,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遵循“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推进”的指导思想,依据《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命题。强调“命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突出考查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公平、规范”没有变化。
考试范围与要求 表述没有变化,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本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结合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确定本学科的考试内容和范围。必修课程中“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与选修课程《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两个模块要求的语文能力,均属于2014年考查范围。”
现代文阅读: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章和文学类文本。在表述时,把
“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放到了一起,而去年是分开说明的。这是不是暗示论述类、实用类文章放在小阅读中考,值得观察。
文学类文本阅读,增加了“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句。增加了“理解题”,表述为“(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可是重要信息。
试题类型: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为了表述严密加了“全部为必考题,不设选考题”。题型跟去年一样,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文言文断句题、文言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
全卷共21题,试卷内容、题型、赋分如下:古代诗文阅读(37分左右)其中“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填空题(6分左右),文言文阅读(23分左右)共5题:单项选择题,文言文断句题,文言文翻译题,简答题。古代诗歌鉴赏(8分左右)共l题,填空题,简答题。现代文阅读(31分左右),包括论述类文章、实用类文章、文学类文本。共7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语言文字运用(22分左右),共6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60分),共1题,写作题。
试题难度:今年特别说明“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
中等难度题为主”。
题型示例
字形题例4,保留了2011年四川卷2题。词语题保留了2011四川卷3题。病句题用的2013年四川卷4题作样题。语言运用用的是2013年的四川高考题。改错题还是用的2009年宁夏卷16题。准确、得体用的2010年四川卷20题。
实用文样题用的2013年四川卷《明代花鸟画》和2013年福建卷《时尚浅说》,保留了2012年安徽卷“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其中《时尚浅说》采用的是一选两简答的出题模式。此外删除了《寂寞出学问》,保留了2011年福建题,林天宏的《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小说保留了2013版的例题《报复》。散文用2014四川卷《负重的河流》换下了《耳边杜鹃啼》。
文言文用《金履祥》换下了《吕徽之》,包括实词题、虚词题、翻译题,概括题,另设断句题和简答题。
诗词用的是宋诗作例子,保留了2006四川卷周密的《夜归》增加了苏洵的《九日和韩魏公》。
默写还是8句选填6句。注意高中初中比例是五比三。
作文删除了2010年四川卷的“点线面”材料作文,保留了2007年四川卷“一步与一生”的命题作文和2006年四川卷“问”的话题作文以及2010年全国卷的漫画作文,增加了2013年四川卷的“平衡”作文和2013年上海卷“重要”作文。
古诗文背诵还是去年的59篇(初中33篇,高中26篇)。
总而言之,大家不要恐慌。本人认为,“以中等难度题为主”表明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命题难度与去年相比,不会加大。默写还是填上下句,8句选填6句,说要考情景填空,那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作文还是一道题,60分,800字以上;不会出现一大一小两个作文题。语言运用题,每年都有变化,习以为常了,不值得大惊小怪。倒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增加了“理解题”,“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值得我们重视。也就是说有可能出词语题、句子题。还有,小阅读(社科文阅读)样题中有一道“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请简要概括文章观点”的简答题,这就为小阅读出“2选1简答”题留下了想象空间。另外,不要忘了改病句和漫画作文,因为多年没考,而今年的样题中又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