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
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
Ⅰ.命题指导思想
符合选拔性考试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本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注重能力与素质考查,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14年版)》和本说明为依据,坚持科学性、规范性,确保考试的公平和公正。试卷以合格的大学新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基础与能力为主要考查内容,着重加强对汉语言文字规范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试题反映广东省语文教学实际和高考改革趋势,适应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Ⅱ.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 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Ⅲ.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Ⅳ.试卷结构
一、全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的考查内容为“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共18道题,分值约占总分的90%。
选做题的考查内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类文本阅读各设3道题,题型为非选择题;考生选做其中一类,完成同一类文本阅读中的3道题,分值约占总分的10%。
二、试卷内容、题量及占分比例
1.语言文字运用 6题约16%
2.古代诗文阅读 7题约23%
3.现代文阅读 4题约11%
4.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3题约10%
5.写作 1题40%
三、题型的占分比例
1.选择题 约22%
2.非选择题 约78%
Ⅴ.古诗文背诵篇目
“古诗文背诵篇目”为名句名篇默写的考查范围。
文言文(11篇)
1.《论语》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3.劝学 《荀子》
4.陈情表 李密
5.兰亭集序 王羲之
6.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或: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李白
8.师说 韩愈
9.阿房宫赋 杜牧
10.游褒禅山记(于是予(余)有叹焉„„此予(余)之所得也)王安石
11.赤壁赋 苏轼
诗词曲(22篇)
1.氓 《诗经》
2.短歌行(对酒当歌)曹操
3.《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
4.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5.山居秋暝 王维
6.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7.蜀道难 李白
8.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9.登高 杜甫
10.登岳阳楼 杜甫
11.琵琶行 白居易
12.锦瑟 李商隐
1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14.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15.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16.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17.定**(莫听穿林打雨声)苏轼
18.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19.书愤 陆游
20.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21.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22.沁园春(独立寒秋)毛泽东
第二篇: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说明
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说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命题指导思想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文学科的命题,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遵循“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推进”的指导思想,依据《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命题。命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突出考查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公平、规范。III.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本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结合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确定本学科的考试内容和范围。必修课程中“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与选修课程《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两个模块要求的语文能力,均属于2014年考查范围。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文字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文本内容
3.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章和文学类文本
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D
(1)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章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章的某种特色作深入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章所反映的认识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章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应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4.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二、考试时间及分值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三、试题类型:
语文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全部为必考题,不设选考题。
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第II卷为非单项选择题。
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文言文断句题、文言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
全卷共21题,试卷内容、题型、赋分如下:
古代诗文阅读(37分左右)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左右)
共1题。填空题。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左右)
共5题。单项选择题,文言文断句题,文言文翻译题,简答题。
(三)古代诗歌鉴赏(8分左右)
共l题。填空题,简答题。
现代文阅读(31分左右)
现代文包括论述类文章、实用类文章、文学类文本。
共7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语言文字运用(22分左右)
共6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写作(60分)
共1题,写作题
四、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第三篇:2011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说明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
(一)必考内容与要求
1.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能使用韦恩图(Venn)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
①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④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⑤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
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3)对数函数
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③了解指数函数ya与对数函数ylogax互为反函数(a>0,a≠1)。(4)幂函数
①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23x1②结合函数yx,yx,yx,y,yx2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x(5)函数与方程
1-12
②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7.概率(1)事件与概率
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
①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②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
①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8.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 ①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②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
①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②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ysinx,ycosx,ytanx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πα,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2③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x轴交点等),④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ππ,)的单调性。22⑤了解函数y=Asin(ωx+)的物理意义;能画出y=Asin(ωx+)的图像,了解参数A、ω、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
⑥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9.平面向量
(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①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
②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③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
①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②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③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①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sinxsin2xcos2x1,tanx
cosx
②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③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④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①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②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③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④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
①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②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10.三角恒等变换
(1)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①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②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③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
11.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应用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2.数列
(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②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②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13.不等式(1)不等关系
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一元二次不等式
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②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ab2ab(a,b0)①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4.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 ①理解命题的概念。
②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①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②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5.圆锥曲线与方程 圆锥曲线与方程
①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②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③了解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④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⑤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16.导数及其应用
(1)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①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②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2)导数的运算
①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yc,yx,yx2,y1②能利用下面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x的导数。
·常见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常用导数运算公式:(C)′=0(C为常数);(xn)′=nxn-1,n∈N+
(sinx)cosx;(cosx)sinx ;
·常用的导数运算法则:(ex)ex;(ax)axlna(a0且a1);
11(lnx);(logax)logae(a0且a1)
xx·法则1 u(x)v(x)u(x)v(x)·法则2 u(x)v(x)u(x)v(x)u(x)v(x)·法则3 (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②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对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会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对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会利用导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17.统计案例
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独立检验
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2)回归分析
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18.推理与证明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①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②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③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①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②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19.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1)复数的概念 ①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②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③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2)复数的四则运算
①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②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20.框图 u(x)u(x)v(x)u(x)v(x)(v(x)0)2v(x)v(x)①了解函数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对多项式函
(1)流程图 ①了解程序框图
②了解工序流程图(即统筹图)
③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了解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结构图 ①了解结构图。
②会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梳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
(二)选考内容与要求
考生在下面的“几何证明选讲”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两部分内容中选考一个。1.几何证明选讲
(1)了解平行线截割定理,会证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2)会证圆周角定理、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
(3)会证相交弦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切割线定理。
(4)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通过圆柱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了解平行投影;会证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是椭圆(特殊情形是圆)
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坐标系
①理解坐标系的作用。
②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③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④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如过极点的直线、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理解用方程表示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
⑤了解柱坐标系、球坐标系中表示空间中点的位置的方法,并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相比较,了解它们的区别。
(2)参数方程
①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
②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③了解摆线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摆线在表示行星运动轨道中的作用。
第四篇: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与说明
2013年广东省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内容
古代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5.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近代近代世界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① 大抗议书
② 内战
③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① 法国大革命
② 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①《独立宣言》
②《人权宣言》
4.俄国和日本的重大改革
(1)俄国农奴制改革
(2)明治维新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5.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为课程标准中的选修内容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新民主主义革命
(6)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思想解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现代 现代世界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5.现代科学技术
(1)相对论和量子论
(2)现代信息技术
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主要成就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中国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5.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五篇:2014黑龙江高考大纲_考试说明
2014黑龙江高考大纲_考试说明 2014年黑龙江高考大纲说明,2014年黑龙江高考考试说明如下: 黑龙江高考语文【大纲解析】
从最新发布的考纲来看,与去年考纲变化不大,可以用“题型成熟,稳中求变”八个字来概括。在一些语言上可以看出略微变化,阅读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在作文要求中,除会写论述类文章和文学类文章,还要会写实用类文章。(更多关于高考信息询问q群253417959)
黑龙江高考数学【大纲解析】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和2013年《考试大纲》对比,在内容,能力要求,时间(分值),题型,题量,包括考试说明后面的题型示例等都没有发生变化,考生可正常复习,不用注意增减知识点。
【备考建议】
一是整合、巩固。一轮复习刚刚结束,但二轮复习要注意回归课本,浓缩课本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掌握方法,凝练思想,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二是查漏补缺,保强攻弱。在二轮复习中,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要加强学习,平衡发展,加强各章节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合理的安排,每天进步一点。
三是提高运算能力,加强训练。历年高考中运算题型都占很大比例,高考中的三角函数题,立体几何题,解析几何题,函数与导数题,都要求很强的运算能力。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重视运算技巧,粗中有细,提高运算准确性和速度。四是解题快慢结合,改错反思。审题制定解题方案要慢,不要急于解题,要适当地选择好的方案,多想少算,一旦方法选定,解题动作要快要自信,立足一次成功,平时要注意积累错误,特别是易错点纠正要认真,更重要的是寻找错误原因,及时总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问题解决在高考之前。
五是重视和加强选择题的训练和研究。对于选择题不但要答案正确,还要优化解题过程,提高速度。尽量灵活运用特值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估算法等。
2014年黑龙江高考考试说明
具体来说,今年高考语文科目会增加10分的“微写作”,英语开放作文变为应用作文,让考生写信件、演讲稿、通知等。从考试说明中公布的样题来看,英语、文科数学、地理、化学等科目难度均有降低,预计今年高考总体难度将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