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部长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 务虚会上的讲话要点_

时间:2019-05-15 00:3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部长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 务虚会上的讲话要点_》,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鲁部长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 务虚会上的讲话要点_》。

第一篇:鲁部长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 务虚会上的讲话要点_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

务虚会上的讲话要点

鲁昕

(2011年10月24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专题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有关工作,这是上周在南京组织召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后,我们对会议成果的一次系统梳理,也是对下一步工作的全面部署。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有95个专项规划加以支撑,其中有17个是重点规划。教育部参与了有16个部门共同完成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但是没有独立编制的规划。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我国未来更长时期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核心内容。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当前这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的总体背景。国家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离不开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离不开覆盖整个产业链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支撑。因此,我们急需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经过我们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专项 1

规划,成为96个支撑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其重要意义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得到了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也总说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纳入了国家专项规划,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有了教育部主导编制的国家层面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各省发改委自然也会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变成一个省级规划,成为省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一系列专项规划的编制,职业教育发展必将迎来全新的局面。

二是为在国家层面统一各部门认识提供了机遇。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的教育,不是层次教育。但是,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包括教育系统内部,仍然认为普通教育高于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归为低层次的教育。究其原因,我认为关键问题在于职业教育没有形成一个适合技能型人才发展的完整教育体系,从而降低了职业教育吸引力。启动专项规划编制,为在国家层面达成共识,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提供了良好机遇。

三是为整体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搭建了平台。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经过不少省市的共同努力,已经有了一些思路和实践,有些理念也非常好,比如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等,但是还缺乏统一的宏观指导,没有形成国家制度和国家政策加以保障。同时,国家还部署了56项

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推进这些项目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都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来系统思考,统筹规划。启动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总体部署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整合地方和社会资源,共同支持职业教育事业,提供了良好环境。

二、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工作制度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但是面临“十二五”时期的新形势,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问题,规划编制工作仍然存在很多的困难。当前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工作制度,尽快把好的机遇转化为实际行动。我们应围绕落实,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成立工作机构。我们要抓紧成立规划编制的领导机构和日常办事协调机构,我可以任领导小组组长。规划司和职成司是第一责任单位,规划司要侧重研究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体例和要求,职成司要侧重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各项要素和指标,还要加强与教改办的沟通协调,共同组建规划编制的工作机构。我们近期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外经贸大学和南开大学共建了5个研究中心,要注重发挥这些研究机构的重要作用。同时,要调动中央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心和职教所的研究力量,群策群力,为规划编制贡献力量。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编制国家专项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协调工作量大,在一些重大政策问题上,还涉及到财政、税收和企业管理等综合部门。仅凭教育行政部

门单方面推动,统筹工作难以取得实效。我们要积极做好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信部和人社部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重大工作会议必须邀请上述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把握时间进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是近期列入国家专项规划的新项目,“十二五”时期的第一年即将过去。为保证规划的颁布实施,我们必须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力争在近期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年底前形成规划文本的初步架构,明年4月前基本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全面开展规划编制的重点任务

目前,规划编制的大方向已经明确,关键就在贯彻落实。我们要在近期组织召开任务分工协调会,推进各项工作。我建议,具体的分工情况如下:

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比较研究。建议由清华大学牵头组织,重点是如何适应我国“十二五”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形成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是人才强国战略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贡献研究。建议由北京大学牵头组织,重点是如何把握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服务国家人才强国战略,进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社会变革的深入发展。

三是现代产业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对接研究。建议由南开大学牵头组织,重点是按照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针对性,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

四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公共政策研究。建议由人民大学牵头组织,重点是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各级政府特别是省市两级政府如何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是城镇化建设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建议由清华大学牵头组织,重点是加强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合作、区域合作,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城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六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方式研究。建议由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组织,重点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定位、思路、目标和内涵等要素,突出区域发展特色,明确实现方式和发展路径。

七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建议由中央教科院牵头组织,重点是如何把握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认真研究职业教育培养的两院院士典型案例,促进技术和技能教育对教育本身和社会两方面作出独特贡献。

八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建议由职教所牵头组织,重点是研究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良好经验,根据中国实际,在一个高速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确各类职业教育目标任务,实现职业教育与其

他教育的沟通衔接。

九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关系研究。建议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牵头组织,重点是研究职业教育在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与继续教育的沟通衔接,大力发展以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十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研究。建议由外经贸大学牵头组织,重点是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扩展和深化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内容,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积极发展对外培训,增强我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另外,职成司还要积极联系化工、机械、有色金属和其他国家重点建设的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抓紧明确各行业10年人才发展规划。同时,要高度重视城市试点工作。要有意识地选择20个左右的城市进行布局,积极开展案例研究,为专项规划编制提供经验。

总的来说,开展这些研究,并非单纯的科学研究,而是以课题先行的方式,为规划编制奠定基础,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把想法落实到制度的关键步骤。我们要抓紧部署这些工作,近期要择机召开任务分工工作会议,切实推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第二篇:鲁昕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

编制座谈会上的讲话

教育部副部长 鲁昕(2011年10月13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南京召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适应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刚才,江苏、北京、上海、湖南、沈阳、无锡、德阳等省市作了交流发言,与会专家代表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比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路径、政策安排与建议”等作了报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就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的背景和要求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有的同志讲,这次会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很赞同。今天的会议开得非常好,确实是一次划时代意义的会议,也是职业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对于引领今后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极为重要。

刚才大家的发言各有侧重,概括起来是四大类:第一类是四省三市的实践成果交流。第二类是关于国外职业教育体

系建设情况的介绍,主要介绍了瑞士、德国、英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特点。我认为,这七、八个国家加台湾地区很有典型意义。先不谈德国,谈谈瑞士。瑞士是世界上最没有资源的国家,可却是世界上最幸福最稳定的国家,没有失业,没有暴动,没有骚乱。英国叫骚乱,美国叫占领华尔街,中东叫阿拉伯之春,法国叫国家罢工,希腊叫罢工,西班牙也是罢工。资本主义国家走到今天特别有意思,罢工的、占领的、骚乱的、捣乱的,什么样的都有。但是,大家可以观察到瑞士没有,德国也没有。从中我们可以总结,思考出一些问题:为什么最没有资源的国家,却是幸福生活最稳定的国家?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北欧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但那是别人分的类,不是我们分的类。不管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也好,还是民主社会主义也好,怎么定义社会制度都可以,但我们要看到他们社会发展背后的教育本质。凡是稳定的国家,它的教育结构也非常能够支撑这个国家的发展,支撑国家的竞争力,支撑国家的生存力。再简单分析一下新加坡和日本,其实新加坡也很典型。新加坡虽然也是一个没有资源的国家,靠港口、靠马六甲海峡把资源运来,但是它的应用型教育非常发达。日本则基本上是工厂式的职业教育,但是它的经济比较低迷,这里就不再阐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清楚地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主导着教育规

律。教育结构不是由教育自身,而是决定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反过来,如果没有教育的支撑,也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有核心竞争力。第三类是专题调研案例介绍。这次教育部组织了十七个专题调研组,分赴全国各地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目的是为明年国务院即将召开的第七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起草决定服务的。调研组站在国家层面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专题调研情况进行了调研思考和总结。第四类是关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有关情况介绍。

推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和中国教育制度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改民生的要求,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人才纲要提出的需求目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是一个国家级专项规划,作为一个国家级专项规划,其批准主体是国务院,编制主体是国家发改委,然后是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工信部等。

回顾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们经历了很不平凡的过程。我体会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9年。这个阶段主要是梳理问题,理清思路。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成就和问题并存,但是问题要大于成就。我国用十年时间就达到了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位,经济发展快,产业进步升级也很快。有些技术是嫁接来的,有些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我们的学科还不了解,但产品和技术已经进来了,正因为我们是在国际化背景下迅速发展的,所以面临的问题自然也就比较多。2009年我们共梳理出了十四个方面的问题,有国家层面的,有省级层面的,有学校层面的。第二阶段是2010年。这个阶段主要是问题入手,重在行动。根据梳理出来的问题,我们对大家对社会做出了回应。标志性的事情主要有:一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二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三是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四是最近又刚刚印发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后面三个意见是今年发的,但也是去年行动的结果。这一系列文件起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作用。第三阶段是2011年。这个阶段主要是大胆探索,建设体系。我们的成果主要有:一是许多地方进行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探索,形成了不少成功案例。二是提出了体系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即2011年以十个衔接为纽带,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2012年初步形成架构,2020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教体系。三是出台了系列文件,进行思路性表态。四是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纳入了国家专项规划。其中第四点最为重要,它的意义远远大于已经出台的那些文件。

纵观这几年,无论在思路上、措施上、各方的共识上、各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上,以及教育战线对职业教育发展

变化的感受上,我听到的声音都是说我们取得了显著进展,成果喜人。尤其看到我们职业院校的老师和校长,确实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他们工作充满着激情,向我汇报工作时全部用PPT,用现代化手段,不再念稿件了,语调抑扬顿挫,慷慨陈词,我听了他们的汇报心里特别高兴。另外,我们还经常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让大家共享会议成果,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改造传统教育等等,这一切虽然是基础性工作,是细节,但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近几年发生的变化。为此,要感谢各位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付出的辛苦劳动。今天,尤其是上海市教委和江苏教育厅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出席这个职业教育会议,确实使我挺感动,非常感谢各位。

借此机会,我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重点讲五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时代背景

(一)这个国家专项规划是落实国家“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任务的一个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十二五”起步之际,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纲要和规划,如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高技能人才培养

十年规划、2020年科技创新工程等,更重要的是还有一系列产业规划,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门规划等总计有95个。完成这些规划的目标任务,共同的支撑就是人才培养。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就是要满足“十二五”以及今后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共同需求。由此决定了我们这个专项规划是全社会最希望看到的一个教育规划。

当然,各级行政部门对这个规划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有些部门非常关心,而有些部门重视程度还不够。但是行业、企业和社会高度关注我们这个规划,都期待教育部门出台一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出台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他们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教育规划纲要由于面向各级各类教育,不会讲那么细,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则能全面系统地对接他们的发展要求。

(二)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是教育的重大使命 我国已进入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这是“十二五”的战略主题。教育事业要服务好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这一使命,就必须

大力培养适应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各类人才。省长们、市长们最关心的教育就是职业教育,行业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就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端技能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在此我想说,创新型人才不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专利。不能一提创新,就是研究生教育。乔布斯大学一年级还没毕业,可是他改变了世界;Intel创始人,大二辍学,他肯定也没有接受研究生教育。所以,创新人才不是研究生教育的专利,也不是本科教育的专有名词。职业教育也应有这样的名词。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和复合型人才,什么叫复合?首先肯定是学科复合,第二是技能和文化复合,第三是应用和创新复合,第四是技能和创新复合。因此,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是教育重大的使命。现在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不强,体系比较旧,必须要改,不改就不能提高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能力很重要的一个载体,就是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这个载体非常重要。

(三)这个专项规划是落实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载体

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加快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时期。刚才教育部的同志介绍了即将颁布的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建立四个体系和十个以上制度,重点是完善国家制度。没有国家制度、没有国家机制、没有国家政策、没有国家体制,各个地方落实起来就会非常难。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国家体系、国家体制、国家机制和国家政策,既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又是落实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的基本要求。四大体系主要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继续教育体系。完成“十二五”教育规划的重点任务,在国家层面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四)这个专项规划是服务适应国际竞争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

教育必须服务国家的国际竞争,必须服务国家国际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最近,美国参议院不管我们坚决反对,通过了所谓人民币汇率法案。新华社随后发表文章,警告美国,如果法案实施可能给世界带来有如三十年 代的大萧条。汇率是实力的体现,是国家实力的货币体现。美国人国内矛盾解决不了,就把矛盾转向国际化,他转嫁矛盾,把人民币汇率作为解决美国经济增长、解决美国失业一个重要举措,美国人特别不讲理。一方面我们要警告美国,另一方面则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国家占领了制造业产业的高端,我们就不怕了。关键是教育怎么去适应国际竞争,怎样为国家战略服务,怎么为省委省政府战略服务。现在,很多地方都提出要占领世界产业链的高端。比如飞机发动机,现在我

们在设计上和国外上没有太大差距,就是制造过程不行,材料不行,工艺管理水平跟不上。这说明职业教育还不能够完全支撑产业竞争力。职业教育经过近一时期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标志性成就是3300万在校生。同时,也确实为加速发展的产业化进程、城镇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做出了贡献。国家能力和规模具备了,但是也还受诸多问题困扰。因此,我们的国家专项规划就要立足服务国家需求,着力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充分理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意义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有95个专项规划加以支撑,其中17个是重点规划。教育部参与了16个部门共同编制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但是唯独没有独立编制的规划。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我国未来更长时期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核心内容。国家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我们急需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经过我们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充分沟通协调,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支撑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国家专项规划之一。这个专项规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纳入了国家专项规划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纳入国家专项规划,这在历史上可能也是非常少有的。有了教育部主导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各省发改委自然也会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变成省级专项规划,这是纳入国家专项规划的第一要义。今天有不少来自省里的同志,中东西地区都有,大家要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去理解、思考和把握。

Here

(二)为在国家层面统一各部门认识提供了历史机遇

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的教育,与其他教育的问题不太一样。但是,社会上仍有相当一部分部门对此存在模糊认识。如学前教育两大问题:一是投入问题,二是教师问题。义务教育两大问题:一是均衡问题,二是投入问题。这两类教育各级政府非常明白自己的职责,不存在体制问题,也没有什么制度问题。而职业教育则有个国家体系问题,国家制度问题,国家体制机制问题等,包括生均拨款问题都没解决。编制这一规划,可以在国家层面上统一部门的认识。因为这个专项规划是为国家战略服务的,为发改委制订规划服务的,为财政部财政收入服务的,为人力资源部提升人才质量服务的。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了职业教育按照现代化国家教育模式的体系要求,合理借鉴别国经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层面达成共识,解决职业

教育存在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提供了良好机遇。

(三)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造了国家条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从国家层面来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来系统思考统筹规划,需要各地充分发挥首创精神,深入探索。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经过不少省市的共同努力,已经有了一些思路和实践,有些理念也非常好,但是还没有上升为国家制度。比如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等,还没有充分的国家条例来保障。另外,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也没有完善的国家制度支撑。所以说,专项规划的编制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造了国家条件。

(四)为设计现代职业教育国家体系架构提供了充分条件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共设了425个项目,其中职业教育有56项改革项目,推进这些项目需要在国家层面设计一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架构。通过专项规划编制,既在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防止走偏,又可在国务院层面规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各项部署,给职业教育这个“弱势群体”一次强壮体魄的机会。

三、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定位

(一)国家的宏观专项规划。这个专项规划,是国家的

宏观专项规划,是支撑“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专项规划,必须围绕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任务完成来编制。

(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人才对接规划。大家都认同一个观点:跳出教育看教育,走出中国看世界。这个专项规划一定要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接,它支撑国务院即将发布的95个专项规划的人才对接规划。

(三)实施人才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的行动计划。人才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以及中组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十年规划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就必须有个行动计划,我们的这个专项规划就是他们的行动计划。要认真分析上述规划的要求,深入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其对应的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高端应用型人才等四大类人才需求。

(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的人才培养计划。这个专项规划还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的人才培养计划。要重点做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开发、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衔接”。

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一)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的基本原则

1.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原则。有了现代产业体系这个基本概念,再提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很容易理解。这也就是教育规划纲要所讲“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服务国家其他专项规划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原则。职业教育必须主动回应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系统培养人才。如上海市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市,北京市变成世界城市,产业都是高端产业,那么职业教育就要培养适应当地高端产业需要的人才。高端产业所需人才,没有一定学历层次不行。正如有的同志讲,铁路现代化了,高铁出来了,但是铁路管理人员还是“绿皮车”的水平,这肯定不行。飞机为什么就相对安全呢?它的相关人员培养的起点就是本科。飞机从业人员无论是管信号的,搞驾驶的,还是当机长的,全是本科以上学历,而高铁则不然。有些同志一听建体系,就想着学校升格。我很不同意。教育是有结构的,你都升格了,还谈什么结构。袁部长讲不允许升格是原则,考虑产业升级的要求也是原则。教育部刚刚下发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什么用引领两个字,大家要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在体制上、模式上、体系上、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上高职怎么来引领,希望大家要读懂教育部文件。

3.设计中国特色、世界水准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通过这个专项规划把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架构进行系统设计,特别体现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形式、体系的内涵与外延、体系内的结构、层次、机制的内容等。借鉴国外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照搬肯定不行。因为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比如你照搬德国的肯定不行。德国学校一套体系,企业一套体系,而且德国八千多万人口,我们国家有十三亿多人口,企业装不下那么多人,这是第一。同时,看看德国的历史,它就是一部技术文化史。德国文化非常强调技术文化,但我们中国不行。另外,德国只需要解决八千多万人的生计问题,而我们要服务十三亿人的民生。因此,德国可以没有现代农业,而我们不能没有现代农业等等。何为世界水准,因为我们的产业要成为世界水平的,我们的生产力就要按照世界标准发展。如果我们的职业教育不是世界水准的话,我们就无法实现教学和企业标准的对接。世界水准的意义就在于此。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分类、分层次研究,有个总的架构,研究实现形式,不能都“一刀切”,因为各地差别千差万别,具体情况也大为不同。

4.服务区域分工,服务产业分工,服务区域布局,服务产业升级,服务产业调整的原则。做好服务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国家专项规划的定位就是服务。要服务国家战略,国家

竞争力;要服务区域战略,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这就是职业教育的特点,这是编制这个规划内容的原则。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 专项规划的内容要点,我认为,主要有五大方面: 一是规划的背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专项规划的主要背景和现实需求。在充分梳理背景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现实的诸多需求。需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逻辑起点。还有就是产业竞争力定位的描述,没有这些肯定是不行的。

二是规划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体系的内涵。专项规划与其他规划不尽相同,是新生事物,是填补国家空白,不像战略性新兴产业那样,有较强的历史连续性。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系统设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体系内涵。

三是体系建设的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适应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研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四是探索和推进的项目。定位在探索,是因为职业教育领域有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要通过项目来深入探索和积极推进。规划纲要用重大项目的实施来定义,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千万不能用实施,因为国家职业教育体制

机制的问题很多,而有些问题可能一时我们也解决不,放到推进项目里面,就可以进行深入探索,用实施就离开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本来要义。

五是保障条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需要有保障条件,但不能一讲保障,就是投入。投入仅是一个方面,关键是国家制度,要把着力点集中在填补国家空白、统一全国认识、拿出体系架构、指导未来十年上。规划编制不仅是简单的要钱,而是为从制度上保障职业教育(当然也包括投入)创造条件。

五、做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具备良好的历史条件。由于编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协调工作量大,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统筹规划、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分层落实、科学部署,尽快实施,加快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工作制度,尽快把良好机遇转变为工作落实,不断取得成效。

(一)要成立工作机构,出台工作方案。工作小组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部委层面,当然可能是教育部牵头。第二层次是有关省市。各地方要着手编制自己的规划,与国家专项规划同步进行。要充分考虑到全国各个地方的不同情况,不是全国都编,搞“一刀切”。我们积极鼓励东部

省份和经济发达城市率先编写。特别是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天津、辽宁等省份要大胆探索,积极启动省级层面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而贵州则不太合适编制,但可以在贵阳市先行试点。有条件省份的编写对国家层面开展编制工作是个很好的案例和工作支撑。第三个层次是科研机构。科研院所的工作重点是开展支撑规划的重大课题研究,为国家层面的规划编制提供智力支持。

(二)要针对问题,借鉴国际经验,设计好服务和支撑国家专项规划的重大课题。这个国家专项规划和国务院的决定不太相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要直接针对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站在国家的层面予以回应。不涉及生均拨款标准等具体事宜,具体问题不是国家专项规划的研究内容。规划就是要研究国家制度,研究国家架构。在国家职业教育的体系、制度、机制和产业对接、服务能力等层面上梳理问题。是宏观问题,不是微观问题;是大问题,不是小问题。另外,还要借鉴国际经验设计一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课题。

上面所讲的第一件事请规划司负责。第二件事请职成司负责。梳理的相关重大课题可请教育部的研究部门,各个省份,还有南开、北大、清华、人民大学等开展专门研究。在这一点上清华和南开都很有经验,尤其是清华大学,在编制国家规划方面非常有经验。另外,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研

究公共政策的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具体工作请中心研究所负责落实。

(三)国家专项规划的编制要与准备中的国务院决定相配套,同步推进、同步送审、同步出台。有了国家专项规划,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决定的文件层次就更高了。我们不能完全采用前几次国务院决定的那种模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和国务院决定要同步推进、同步送审、同步出台,以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已列入发改委2012年发布的专项规划名录,要管十年。这次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跟以往的规划相比,适逢全国第七次职业教育会议召开的难得历史机遇。在第七次职教工作会议上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还有国务院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就真正标志着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确实进入了世界水平,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四)要明确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时间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在今年年底要有初步的样本,国务院决定要基本成熟,明年“两会”之后开始进入国务院程序,五月份召开第七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定五月份召开,主要是考虑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要在上海召开第三次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关键是教

育部先拿出一个基本架构,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后,送国务院请发改委批复,批复后,再发函邀请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编制。这些工作需要统筹协调、有机衔接、同步推进、最后由教育部负责牵头编写。科学合理地设计工作机制可以有效缩短工作协调的进程。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的保障条件,我认为,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增加职业教育投入上。这个国家专项规划的实质是设计国家制度,不仅仅是为了要钱,而是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通过系统制订国家制度,完善国家机制和政策,填补国家空白、统一全国认识、拿出体系架构、指导未来十年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为今后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创造有利条件。如果定位定在这里,部门协调就相对比较容易,最后就能很快通过国务院批复并上升为国家制度。

同志们,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大家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切实增强编制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好各项工作,为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努力。

谢谢大家!

第三篇:鲁昕:加强内涵建设 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鲁昕:加强内涵建设 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14-01-08 11:23 来源: 教育部网站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全国高职战线千名代表相聚在美丽的“岭南壮县”——顺德,以“凝聚共识?内涵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新形势下高等职业学校如 何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 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对本次大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代表致以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注关心职业教育发展的专 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深刻理解三中全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要部署

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次关键会议,改革是会议的主题。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三中全会印发的 《决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目 标、途径和任务。落实三中全会对职业教育的工作部署,应准确把握以下六方面:

一是更加突出战略地位。《决定》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当前的战略任务。完成这个战略任务,离不开职业教 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才能更好地落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部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 民需求。

二是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既要着眼满足当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求,又要注重适应技 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趋势,系统构建从中职、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 才,推动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

三是注重体现类型特点。立足类型教育特点办学,走对接需求、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是我们的重要经验。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较高的就业率是具体的 体现。要坚持以服务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推动“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 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四是坚持特色发展路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和办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把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置于经 济体制改革的大局中谋划,以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完善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全社会举办职业教育的格 局。

五是深入推进关键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决定》的教育部分占了很大篇幅,职业教育是其中的重点内容。高中教育阶段,要加强中等职业学 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统筹;高等教育阶段,要重

点探索“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综合评价招生、自主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不 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同时,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为人们多次选择和在职学习提供灵活畅通的渠道。

六是积极拓展服务面向。为劳动者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方面,院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和类型的职业培训,服务企业职工教育培训需求,为促进就业和终身学习、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做贡献。

二、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总体思路

最近一个时期,我们一直在按照中央部署,会同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积极筹备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此,我们起草了《国务院关于加快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 制度、国家体系、国家机制、国家体制、国家政策进行顶层设计。目前,《决定》已经基本修改完成,拟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阅。会议召开后,将明确今后一个时期 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我们的主要思路是:第一,明确3个发展定位。一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是职 业院校的使命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劳动者技术技能发展,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创造更大的 人才红利。三是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普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突出3个工作核心。一是明确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系统构建从中职、高职、本科到专业学位研 究生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坚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纵向流动。二是提出改善教育结构。加快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形成更加科学的人才结构,服务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三是健全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为主线,以 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12项制度,推动我国基本教育制度创新。

第三,总结提炼基层的首创实践经验和国际发展案例。一是认真梳理各试验区各试点的实践经验。我们依托9个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56个改革试点项 目,总结提炼了大量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为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二是积极鼓励职业院校的改革探索。通过示范校建设等项目引领,鼓励各职业 院校建设优质资源、形成自身特色,充分调动了基层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综合分析近年来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教育政 策。深入研究了多个国家的典型案例后,我们发现,职业教育能够为教育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 育的重点任务。

第四,回应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初步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和思路,对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 了顶层设计。二是健全基本制度。《决定》与《规划》高度重视制度建设,都把完善职业教育基本制度作为重点内容,以最多的篇幅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制度建设进行 了系统规划。三是破解发展难题。直面投入保障、教师编制、校企合作、提升实习实训水平等老大难问题,多次与有关部门当面沟通,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创新,取得 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四是消除社会歧视。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既定政策,提出了消除社会歧视,提高具有应用技术和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社会地位 和经济收入的多项政策,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五,凝聚职业教育战线共识。一是汇集职教战线智慧。通过专题调研、座谈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参加阅提意见的职业院校校 长达到6000余人,行业企业专家近3000人。二是统一职教战线思想。结合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查找和解决职业教育领域存 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引导战线凝心聚力,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三是转变教育战线观念。在认识职业教育重要性、明确类型教育特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系统培养具有应用技术和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深化高考制度改革、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集团化办学、提高职业教育吸引 力等方面,形成了广泛共识,为进一步推进改革打下了思想基础。四是增强职教战线信心。文件起草的过程,也是我们对外宣传和展示的过程,职业教育近年来的快 速发展,为我们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相关部委、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三、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中全会后,中央又连续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部署。其 核心要求是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改革发展任务。

第一,细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措施。一是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的重要使命。必须加强省级政府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结构的 统筹力度,调整结构,突出特色,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合理布局。二是高等职业教育要密切产学研合作,走内涵发展道路,为行业企业创新发展服 务。三是发挥好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推进中职和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 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方面的衔接。四是抓紧制定并逐步提高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保证职业教育投入,建设一 批争创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

第二,探索多种层次和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一是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 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二是推动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确定适办五年制的专业(类)。特别要在学前教育、护理、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 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率先开办。三是开展5年制分段培养试点。根据不同产业、专业和学生特点,开展“3+2”、“2+3”、“2.5+2.5”分段培养试点。四是开展中职毕业生在职学习高职学分制课程试点。探索实行学分银行和学分积累制度,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 度,达到条件即可获得高职学历证书。

第三,落实好职业院校分类招生改革。一是高等职业院校的考试招生在考试内容、录取方式和时间安排上与普通高等学校分开,重点探索“知识+技 能”、单独招生、自主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切实形成类型教育特点。二是应用科技大学要建立与普通高中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扩大中高职优秀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比例,扩大优秀在职技术技能人才接受本科教育比例。

第四,不断深化集团化办学。一是扩大集团化办学覆盖面。示范校要着力扩展集团成员范围,重视吸引企业成员参加,推动办学机制改革。二是完善集团 运行机制。健全联席会、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积极探索集团多元投资主体改革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等。三是提升集团服务能力。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 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经济贡献份额和就业贡献水平。

第五,提升学校内部科学管理水平。一是要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引导学校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内涵建设上来。二是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三是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打造专兼职结合 的教师队伍。四是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

第六,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一是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农民、新生代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学校教育和 职业培训。二是重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三是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第七,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是完善中外职业教育合作机制,支持教师互派、学生互换。二是支持职业院校引进高水平专家来华从事教学和科 研工作,吸引国(境)外学生来华学习。三是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四是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注重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探索和规范职业院校到国(境)外办学。五是积极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

同志们!今天是“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3年年会”,交流、研讨和展示的重点是如何加强 内涵建设,提升高职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这无疑抓住了当前高职健康发展的要害。高职校长联席会是国内高职战线最具影响的、高职院校自己的组织,希望你们联 合组织广大高职院校,凝神聚力,在当前职业教育面临大发展、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为后示范建设时期高职院校进一步改革创新,发挥好纽带和桥梁作用。为发展现 代职业教育,做出贡献!

最后,我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四篇:鲁政发〔2012〕49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

<鲁政发〔2012〕49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解读

省委、省政府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度重视。2012年12月4日,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号)。今年,省委、省政府分别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确定为省委常委重大调研课题和省政府教育专项调研课题,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同志负责,成立了由教育、编制、发改、经信、财政、人社、国税、地税、政府研究室负责同志组成的调研组,到潍坊、德州等地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研,还到台湾进行了专题考察交流,20余次召开研究、调度会议,形成了4篇调研报告,提出了推进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此基础上,省政府组织教育、编制、发改、经信、财政、人社、国税、地税、政府研究室9个部门,历时两个月,研究制定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12〕49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有三大特点:一是不固守既有政策,对制约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大胆突破。突破难度大的,先试点,取得经验再推广。二是坚持协同推进,提出了各项改革任务的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主体及政策要点,各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并将在近期印发16个配套文件,以形成全方位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体系,避免在某个环节卡壳。三是坚持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多方参与,反复研讨,“开门写文件”,征求了全省17市、12县、60多所不同类型学校及部分行业企业的意见。9月 17日,省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24日,以鲁政办字〔2013〕126号文件正式印发。《实施意见》共7部分、24条,现将文件主要精神解读如下:

一、关于招生考试制度

(一)进一步打通和拓宽职业教育进升通道。今年我省在青岛、潍坊、德州3市的8所中职学校、全省11所高职学校和12所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了中职与本科“3+4”、高职与本科“3+2”分段贯通培养招生试点,录取线分别超过当地普通高中录取线和全省本科二批录取线,打破了职业教育向上不能贯通的体制“天花板”,破解了长期以来“低分才进职校”的难题,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类型。致力于进一步给职校学生以技术技能、学业晋升的路径、发展的希望和公平的机会,《实施意见》又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构建与普通教育并行并重的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建立上下衔接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路径,包括“扩大3年高等职业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3年中等职业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院校范围和专业覆盖面,单列招生计划”、“以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为取向,完善春季招生考试制度”、“对获得政府部门组织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三等奖以上、省级一等奖的学生,免试技能和专业知识,根据语文、数学、英语3科考试成绩,单独划线、择优录取”、“建立职业院校优秀学生推荐升学制度”、“启动高职院校注册入学,争取省属本科院校自主招生试点”“调整高等院校生源计划,从2014年起逐年增加并单列春季高考本科招生计划”等。从此,职业教育不再是“终结教育”,职校学生也将拥有一片美好天空。

(二)春季高考首增现场专业技能测试。我省从2012年开始实行“知识+技能”春季高考,但技能考试是“在纸上考技能”。为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技能水平,《实施意见》提出“2014年春季高考进行专业技能实操考试”,现场进行专业技能测试,专业技能230分、占总分的31%。专业技能考试由具备相应专业优势和考试组织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或本科院校作为主考院校,成绩在考生报考我省招生院校的相应专业时通用。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现状,2014年春季高考专业技能考试将有17个专业、37个类目。

(三)本科院校要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有效载体。刘延东副总理指出要“鼓励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职业教育转型,使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与人力资源需求相适应,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本科院校分类建设”、“积极支持省属本科院校整体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督促本科院校选择部分学院或专业,对接产业需求,突出职教特色,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有效载体”、“遴选200个本科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形成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能力”。

(四)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将在同一平台招生。《实施意见》提出“2014年3月底前各设区市建立职普统一的高中阶段招生平台,由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在青岛、潍坊、德州市开展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今后,初中毕业生可以兼报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探索在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实现学分互认、学籍互转。

二、关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一)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由“行家”指导。《实施意见》提出“分专业集群成立由行业企业名家、职教名师、专家教授为主体组成的省级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指导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专家组织,组成人员既有全国行业著名专家,又有品牌企业高级专门人才,还有行业部门官员、教学研究人员、一线骨干教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将有力保证顶层设计、理论研究与企业、学校一线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力推动教产结合、开放办学并提高教育决策与公共服务水平。

(二)贯通培养有课程体系做支撑。根据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和高校分类改革的客观需要及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实施意见》提出“设立专项资金,组织和支持‘3+2’、‘3+4’试点院校,按照贯通培养的要求,对不同学段的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建立一个个应用型本科、高职、中职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增进为主线科学规划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

(三)鼓励职业学校突出特色差异化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奖补机制,推进中职学校专业分级认定和高职院校专业评鉴,对适应产业需求、教学品质好的专业予以奖励,实施品牌专业建设计划”,支持职业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办学特色,逐步解决办学“大而全”或“小而全”、特色不鲜明的问题。

(四)更多学生毕业可以拿“双证”。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创新能力,让更多学生拿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行业技术规范、职业资格标准有效对接”、“鼓励学生一专多能,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将中职教育‘双证互通’试点扩大到所有合格学校,由设区市负责审批认定;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技师教育合作培养试点,支持双方学生同时取得专科学历证书和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支持各类高等院校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教学计划”。作为支持措施,还提出“积极支持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三、关于校企合作

(一)多措并举推进校企合作。以实现产学良性互动为出发点,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施意见》提出“鼓励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鼓励冠名培养、订单式培养,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服务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支持企业在学校建立工程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教师与专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开展人力资源统计、预测、供求信息发布试点”等。特别是“制定落实校企合作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意见”、“推行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将学生实习实训补贴和投保经费统一纳入公用经费补助范围”,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企业考虑成本和直接收益过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二)定期发布就业准入实施情况。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就业准入制度,但囿于诸多因素,落实效果并不理想,目前的很多安全事故大都是由于从业素质不高、就业准入不严格导致,当务之急是严格就业准入制度。《实施意见》提出“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不具备从业或执业资格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处罚”、“从2014年起对重点行业每年发布就业准入实施情况报告”。

四、关于“双师型”队伍建设

(一)用3年时间配足配齐职业院校教师。《实施意见》提出“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2014年3月底前完成核编工作”、“2014年6月底前完成高职院校核编工作”,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从2013年起用3年时间为职业院校配足配齐教师。

(二)财政“买单”吸引业界精英进职校任教。职业教育的特点客观要求建立灵活多元的教师供给机制。《实施意见》提出“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总额的80%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20%不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用于聘用专业兼职教师”、“不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的专业兼职教师由学校自主招聘”,并且对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参照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确定财政经费拨付标准”,支持学校引进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实训、研发,让更多业界精英走进学校,使学校成为各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教授知识、传承技能、研发创新的聚集地。

(三)职业学校有了招聘教师自主权。传统的职业院校教师招聘,几乎完全参照招考公务员的方式和内容,学校参与度很小,客观上导致“考进来的学校不需要、学校需要的进不来”,教师专业执教能力薄弱,严重影响办学质量。为此,《实施意见》提出“改革职业院校教师招聘制度,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以及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由学校遵照有关规定面向社会公开自主招聘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教师”、“制定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师准入制度实施办法”、“专业教师招聘要以测试专业技能和执教能力为主,将专业工作经历和职业资格作为基本条件”,全面落实学校的招聘主体地位。

(四)没有教师资格证也可参加职业学校招聘。为吸引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任教,《实施意见》提出“允许教学急需但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专业人才参加职业学校招聘,合格的先作为兼职教师使用,待取得教师资格证后再转为正式教师”,为缺乏教师资格证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职校任教建立起“绿色通道”。

(五)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重在教学实绩和专业技能。作为重要导向,建立激励机制,《实施意见》提出“出台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价办法,将教学实绩、技能水平、技术研发成果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鼓励教师取得多个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和职业资格”、“从2013年起对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实行分类评审”等。还提出“2014年在中职学校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从此中职学校教师也完全有可能成为“教授”。

五、关于职业教育经费保障

(一)将中职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一些地方没有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把面向市场开放办学混同于简单地推向市场、放弃政府责任。为此,《实施意见》提出“从2013年秋季起对全省中职教育在校生全部免除学费,经费由省、市、县三级分担,对没有落实配套资金的地方进行问责”。同时,综合考虑不同专业的日常办学成本、学费收入、财力保障等因素,提出“制定中职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将免学费补助转换为按专业补助公用经费的新机制,对第三年级同样全额拨付公用经费”,按专业类别确定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基本标准,让拨款更科学、合理,也解决了以往对中职免学费只补助两年半费用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拨款水平要达到或接近本科院校标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多、耗材多,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测算,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为此,结合当前实际,《实施意见》提出“研究制定高职院校、技师学院生均预算内经费拨款标准,2015年全部落实到位”、“对提前落实到位的,省财政给予奖励”。其中,作为试验区,青岛、潍坊市2013年达到辖区内本科院校标准,德州市2015年达到辖区内本科院校标准。

(三)每县建设一所规范化学校。为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实施意见》提出“加大省本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实施省级规范化中职学校建设工程,支持以市为主统筹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十二五”末原则上每县建成1所与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省级规范化中职学校”,还提出“启动省级示范校、优质特色校建设工程,2020年全省建成300所规范化学校和100所示范校、优质特色校”,全面提升中职教育发展水平。

六、关于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和教育家办学

(一)多项优惠政策“给力”民办职业教育。着眼于营造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发展环境,探索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模式,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兴办职业教育,《实施意见》提出“从2014年起,通过采取财政奖补、选派公办教师支教、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制定民办职业教育实行营利性、非营利性分类管理办法,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土地、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

(二)试点民办职业院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当前民办职业院校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教师稳定性问题。为此,《实施意见》提出“民办职业院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聘、进修培训、评先选优、课题申请、国际交流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特别是提出“在青岛、潍坊、德州市开展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教师社会保障与公办学校教师同样待遇试点”,将有效解决民办职业院校教师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教书育人。

(三)大力推进教育家办学。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要求校长不但要懂教育、还要懂经济。为此,《实施意见》提出“探索校长培育遴选新机制”、“按照教育家、企业家的复合标准培养配备职业院校校长”、开展“制定职业院校校长专业标准”及实施试点。

七、关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一)以市为主统筹职业教育发展。以加强市域统筹为切入点,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强设区市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各市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在职业院校布局调整、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统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资源,与区域产业对接,突出办学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支持以市或县(市、区)为单位推进各类职业院校有机融合”、“严控高职院校、技师学院设置及职业院校升格”及“建立统一的职业教育信息平台”,以此打破部门和学校类型界限、条块分割的藩篱,整合区域内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和办学活力的学校积聚。

(二)每市建设1-2个公共实训中心。为强化资源共享、提高实训水平,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集中精力办大事”,《实施意见》提出“推动设区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方式,用3年左右时间集中建设1-2个公共实训中心”,面向学校、社会提供实训服务。

(三)构建全省整体推进与地方先行先试有机结合的工作格局。我省东部、中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为确保实施政策的普遍性、可操作性,我省一方面以省为单位整体推进,对能够普遍实施的政策措施加快在全省推进;另一方面,在中部已有省部共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东部已有青岛市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同时,我省又将西部较为贫困的德州市确定为省级试点,对暂时不能普遍实施的政策措施在以上3市试点,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在全省推广。

(四)多部门协同推进“大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意见》提出“建立由省教育厅牵头,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政府研究室参加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专项督导并向社会发布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全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第五篇:县长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县长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大家上午好!我希望通过召开此次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会,全县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能够真正形成“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金融机构配合、企业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下面,我就进一步推动我县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能力、促进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通过征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整合、利用现有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信用信息服务在缓减中小企业融资难中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是否健全,是衡量企业发展环境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潜力、最具活力、最具推动力的重要力量,也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县中小企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很多企业管理粗放、技术落后、人才短缺,特别是企业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不能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服

务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必须把构建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作为营造中小企业良好发展环境的首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只有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我县中小企业才能迈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才能为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竞争力。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无信则不立,信用缺失会大大增加企业的成长经营成本,削弱企业的竞争力,抑制消费需求;信用缺失还会扰乱市场秩序,加剧市场失灵的程度,使市场机制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失去基础。诚信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质量、价格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品牌、企业形象的竞争。企业只有高度重视诚信建设,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信誉,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才能提高竞争力,从而赢得市场,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

三、突出重点,切实理清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思路

(一)以信用立法为突破,着眼于全县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立法必须先行。去年,省政府下发了《陕西省2011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将《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条例》的颁布实施、《陕西省“十二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的编写列入规划范围,我县也由人行牵头制定了《澄城县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及时由县委、县政府转发全县贯彻落实。同时根据实施方案拟定了《澄城县诚信企业评定办法》,并在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开展诚信企业评定活动,对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诚信管理办法的完善和实施,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宣传,多渠道采集中小企业信息,丰富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信息。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发挥信用担保、信用评级和信用调查等信用中介的作用,增进中小企业信用。积极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健全企业制度,提高生产经营信息的透明度,有效减少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增强中小企业市场融资能力,才能保障中小企业在全县经济转型的队伍中稳步前行。

(二)以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建设为突破,着眼于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人民银行澄城县支行要充分利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网络和技术优势,继续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逐步扩大信用信息采集范围,县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保证信息采集的顺利进行,尽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基础信用信息网络,并为社会提供更全更优的信用服务产品。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积极推进资信评级工

作,引进资质较高的评级机构开展资信评级,主动提供信息服务和风险提示,有效解决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不对社会公开、各行业之间互不认可的问题。加快全县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全面归集、整合行政机关、司法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公用事业单位所掌握的企业信用信息,逐步实现全县各部门信用信息的共享。

(三)以政府部门使用信用报告为突破,着眼于信用报告使用制度的建立。加快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规范,将企业信用信息仅在金融领域使用向公共管理、市场监管、企业经营等领域拓展。争取在全县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项目审批、专项资金安排、政府资金补贴等涉及公共利益的领域和重点工作中推行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在登记注册、资质等级评定、定期检验及各项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将企业信用状况作为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逐步拓展企业信用信息的应用范围。

(四)以创建“诚信企业”为突破,着眼于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去年,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诚信企业”创建活动,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基本信用、质量信用、商业信用、信贷信用、价格信用、劳动保障信用六大方面对参评企业进行了审核、评比,授予10户企业“诚信企业”称号。今年,我们要将“诚信企业”创建活动继续开展下去,努力营造“开放、诚

信、文明、和谐”的发展环境,切实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增强信用观念,改善信用状况,全面提升我县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同志们,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各机构、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力协作,切实完成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各环节目标任务,为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谢谢大家!

下载鲁部长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 务虚会上的讲话要点_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部长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 务虚会上的讲话要点_.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