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职业锚”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论“职业锚”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在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合理配置员工,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员工的潜质,既服务于组织目标,使组织效能最大化,实现组织的战略,也确保员工的发展。将职业锚理论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会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职业锚”理论的涵义
职业锚(Career Anchor)产生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埃德加·施恩(EdgarH、Schein)教授领导的专门研究小组,是在对该学院毕业生的职业生涯研究中演绎成的。所谓职业锚,是指当一个人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研究表明职业锚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看法,它是自己的才干、价值观、动机经过自省后形成的,职业锚可以指导、约束、或稳定个人的职业生涯。它的特点是:(1)通过个人的职业经验逐步稳定、内化下来;(2)当个人面临多种职业选择时,职业锚是其最不能放弃的自我职业意向。简单地说,职业锚是个人经过搜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定位。职业锚具有八种类型:管理能力型、技术职能型、自由自主型、安全稳定型和创造创业型、服务奉献型、挑战型、生活型。个体只有在工作了三至五年的时间,从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搜集和获取了对工作的价值观、需要和自省的才干的相关信息之后,他们的职业锚才会慢慢地形成。而个体职业锚与工作环境的不一致导致了不满的产生。施恩1978年指出,当个体在内部职业锚和外部环境达到一致的时候,最有可能在工作中取得积极的结果。
二、组织员工中的各种锚型特点
1、技术/职能型职业锚员工特点
技术职能锚型的人不会放弃发挥自己专长的领域,他们会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地提高专业水平。他们的认同感来自于在专业领域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挑战,直到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因此,他们会在自己的专业竞争力方面形成职业锚,并明确地拒绝所有走向全面管理岗位的可能情境。
2、管理型职业锚员工特点
管理锚型的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往更高的管理岗位攀爬的机会,他们期待着能够整合他人的努力成果,并对组织负有责任,他们渴望高层岗位的权利和成就,他们往往具有分析、人际和情感能力。他们渴望挑战性的、多样化的和整合的工作,期望承担重大的职责和领导机会,同时他们追求高薪和内在的公平(与组织内部同事之间作比较)而不是外在的公平(与其他组织同等水平的人作比较)。具体的技术/职能工作仅仅被看作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的必经之路。
3、自主/独立型职业锚员工特点
自主/独立型的人希望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的限制和制约。他们宁愿放弃提升或工作发展机会,也不愿意放弃自由与独立。只有当某一项工作允许他们有弹性的工作时间和方式时,他们才愿意继续留任。
4、安全/稳定型职业锚员工特点
安全稳定锚型的人追求稳定安全的前途,比如工作的安全,体面的收入,有效的退休方案和津贴等等。他们因为能够预测到稳定的将来而感到放松。这种稳定性可能使他们用对组织的忠诚,以及愿意为组织做任何事情来换取终身被雇用。因此,对他们来讲,政府公务人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工作。安全稳定锚型的人更关注于工作的情境(如发展前途、工作条件、福利等)而不是工作内容本身。对他们来讲,工作挑战性、丰富性和其他内部动机并不重要。他们依赖组织,倾向于根据组织要求行事,寻求组织的认同,高度的感情安全,没有太大的抱负,注重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发展,认为成功的标准是一种稳定、安全、整合良好合理的家庭、工作环境。
5、创造/创业型职业锚员工特点
创造/创业锚型的个体时时追求建立或创造完全属于自己的成就。他们要求有自主权、管理能力,能施展自己的特殊才华,但创造是他们自我扩充的核心。他们可能正在别人的公司工作,但同时他们在学习并寻找机会。一旦时机成熟了,他们便会走出去创立自己的事业。他们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或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且愿意去冒风险,并克服面临的障碍。他们对创建新的组织,团结最初的人员,为克服初创期难以应付的困难废寝忘食而又乐此不疲,而一旦建成,他们就会厌倦或不适应正规工作而退出。
6、服务奉献型职业锚员工特点
服务奉献型的人一直追求他们认可的核心价值,例如:帮助他人,改善人们的安全,通过新的产品消除疾病等。他们一直追寻这种机会,这意味着即使变换公司,他们也不会接受不允许他们实现这种价值的变动或工作提升。
7、挑战型职业锚员工特点
挑战型的人喜欢解决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战胜强硬的对手,克服无法克服的困难障碍等。对他们而言,参加工作或职业的原因是工作允许他们去战胜各种不可能。他们需要新奇、变化和困难,如果事情非常容易,工作马上变得非常令人厌烦。
8、生活型职业锚员工特点
生活型的人希望将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整合为一个整体,喜欢平衡个人的、家庭的和职业的需要,因此,生活型的人需要一个能够提供足够弹性的工作环境来实现这一目标。生活型的人甚至可以牺牲职业的一些方面,例如放弃职位的提升,来换取三者的平衡。他们将成功定义得比职业成功更广泛。相对于具体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生活型的人更关注自己如何生活、在哪里居住、如何处理家庭事情及怎样自我提升等。
三、将“职业锚”理论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应做好的工作
在个人不断地进行职业锚的求索的过程当中,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很多方面应当做好基础工作和管理工作,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和空间,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1、建立岗位说明书
在组织中,员工尝试做不同工作的机会是比较少的。员工缺乏尝试的机会显然对员工寻找自己的职业锚非常不利。岗位说明书主要从岗位职责、所需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相关知识等方面进行说明,这样做可以使员工充分了解自身岗位及自身岗位之外其他岗位的详细情况,使员工了解了自己的发展机会,以及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从而方便员工尽快找到自己的职业锚。
2、建立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
在组织中建立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尽量使每种职业锚的员工都能够找到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最终使员工能够找到在组织中的“系留点”。所谓职业生涯阶梯是指一系列的工作职位,体现为组
织为员工设计的自我认识、自我成长和晋升的职业路径。每个阶梯里都有对等的层级,而且各个阶梯层级结构应该平等,在对等层级的员工都可获得和同层级管理者同样的报酬、权限、地位和尊重。组织如果能够建立起与员工职业发展意愿和需求相适应的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员工就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在组织内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无形中每个员工都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无疑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内在热情大为高涨。
3、了解员工的职业锚类型,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
要发挥职业锚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用,就要了解员工不同的职业锚类型,有效识别个人职业抱负和职业成功标准。职业锚是个人经过搜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贡献区或职业定位,这一搜索定位过程依循着个人的需要、动机和价值观进行,它在帮助员工了解自我的同时也使组织掌握了员工的职业需要。如果组织能够给予员工帮助和指导,帮助员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为其提供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梯,并且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员工就会心怀感激,为组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忠诚和业绩来回报组织。因此,最好的管理就是帮助员工实现梦想。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组织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职业锚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注意结合组织目标,引导员工形成不同的能满足组织发展需要的各种职业锚,形成一个合理的职业锚体系。
4、根据员工的职业锚、采取恰当的激励措施
辨识员工的职业锚的目的是为不同“职业锚”的人疏通能实现其职业目标的渠道,对员工进行不同职业性质的激励,使他们更有满足感,从而愉快地高效地工作,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为组织创造更多的财富。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呢?由职业锚的类型,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职业锚的员工有着不同的理想、愿望和需要,因此激励措施的制订首先要考虑不同职业锚员工的需要,针对不同职业锚的人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使之完美地适应每个员工特定的职业锚需要,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5、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评价制度具有目标导向和强化激励的作用。组织应当对每一个岗位及每一系列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梯都建立一套明确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评价的方面包括能力、态度和绩效等,绩效评价一般标准容易确立,所以是评价的重点。但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注意从职业锚角度考虑,评价应适当加强对能力的评价,尤其是对其能力的提高程度和提高方向的评价。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员工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
足,对自己的能力及各方面的认识也会逐步提高和清晰起来,对自己正确的认识对于员工正确地找到自己的职业锚并提高自身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种倾向于能力提高的评价体系会引导员工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可以有效地将员工的职业锚建立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结合起来。
6、建立合理的有效的人才内部流动制度、进行适时动态调整
员工在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实现理想和抱负,并实现自我价值时,由于员工的需求及自身能力在不断变化,同时组织内外部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当员工发现目前的岗位或工作阻止了个人目标的实现,觉得在一个职业生涯发展阶梯里没有发展空间了,或对其他阶梯的职位发生兴趣,而不能转到另外的阶梯里寻求职业发展的机会,该员工就会越来越感到不满、愤慨,为组织献身的精神也会越来越差。如果员工的工作环境不能及时改变,员工可能会提出辞职,从而组织会因此失去一位本来应能成为很优秀的人才。但如果组织有合理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也就是员工可以在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里横向、纵向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阶梯,使员工能及时合理的流动,就会使员工在组织内部找到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锚,从而避免了人才的流失。所以员工的职业锚开发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员工个人和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总之,职业锚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组织目标有机统一的一种有效管理方式。对个人而言,职业锚是个人职业选择的依据,是影响个人才能发挥的决定性力量;对组织而言,建立在职业锚理论基础上,针对组织成员深层次职业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实现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才能,从而实现组织效能的最大化,保证组织的良性运转。
第二篇: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论激励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通过激励合理地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不断激发企业人才的潜力,以使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直接关系着企业成败与否。
一、激励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激励问题随着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而出现。激励理论是关于怎样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激励理论也是行为科学中的一种核心理论,主要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激励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及创造性,使人的智力效应得以充分发挥。西方发达国家有关激励的最早思想之一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激励理论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代,著名的有美国管理学家E.洛克(E.A.Locke)和休斯(C.L.Huse)等人提出的“目标设置理论”,该理论主要有目标难度、目标的可接受性等几个主要因素构成。然后到八十年后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从现代管理的实践出发,提出了诸多激励理论,这些激励理论可以按照形成时间及其所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分为行为主义激励理论、认知派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三大流派,随后激励理论逐步形成了自我完善的理论体系,并且在社会经济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二、激励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激励必须从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实现物质激励及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激励必须要考虑个人的实际需求,个人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激励,这样的激励方式才是真正有效的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中必须正确认识被管理者的实际需要,并且努力把管理的手段、方法和员工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同时也要做到有针对性地给予激励。另外,不可否认物质激励当之无愧是激励的主要手段,也是当前企业使用得最普遍的一种激励途径,但在具体的激励实践中,很多企业预期的激励目的并未达到。其实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而且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所以企业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二)激励必须要注意公平,努力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
企业在激励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公平,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要在广泛征求全体企业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并被大多数员工认可的激励制度,并且要长期严格执行,还要在激励中不断地根据情况的动态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深层潜能,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所以企业要切实采取各种手段,在企业中尽量创造公平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员工产生主观上的公平感。
(三)完善激励政策,实现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
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政策的时候,一定要对企业员工的所有需求做认真地调查研究,然后在工作中不断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及时将员工新的需求在政策中体现出来,这样才能使政策能够保持持续的长效性。另外,企业必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因为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才能适合本企业特有的背景,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制度。通过交互运用不同类型的激励手段,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被有效激发,使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努力实现淘汰的激励机制及内部提升激励机制并用
激励除了奖励之外,约束和惩罚也是必须的。适度的淘汰激励机制不但能使企业更具活力,而且能使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淘汰的激励机制能使员工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也能从根本上促使员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以主人翁的态度为企业献计献策。另外,为了有效激励员工,内部提升激励机制是一个好举措。有计划的提升工作绩效高的企业内部员工,不但使员工的工作业绩得到了肯定,而且高层岗位也得到了人才补充。被提升的人承担的责任增大了,但是权力和报酬也相应地被提高,所以说内部提升激励机制兼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奖励的性质。
三、激励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一)从重视对一般职工的激励逐渐发展到重视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
企业过去的激励基本上是只重视对一般企业职工的激励,而严重忽略了对企业经营者激励。事实上,其实对于普通企业员工的激励是比较容易操作执行的,因为根据企业员工的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程度,加上工作方法、方式、工业流程的标准化,企业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对职工的奖惩方式和奖惩力度,从而合理组织激励资源地分配。但是对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就相对难操作,因为经营管理工作是软性无形的,在实际工作中会受到信息及时空的限制,所以很难及时准确地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衡量经营管理者的工作业绩。加上企业经营者的劳动成果还具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受到不少非经营者所能控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业绩衡量是一个比较复杂动态的体系,所以研究如何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激励理论的关注重点。
(二)从重视外在的激励方法和方式的研究逐步发展到了重视对内部的经济机制的设计和研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包含两大管理体系,一种是人与物之间形成的管理体系,另外一种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管理体系,而不管在哪种管理体系中,人始终处于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所以企业进行激励就必须使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企业员工能意识到努力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尽可能使自己的认识与客观外在物质世界统一。这是过去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直关注的重点,当然也是以后工作的重点。但是由于企业及企业组织内部有着明显的信息失衡,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普遍,这就导致了传统的只重视解决微观表向问题的激励方法和方式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对企业员工尤其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经济机制的设计理论就成为了解决企业激励问题的关键途径,也就是说通过健全完整的经济机制实现对企业信息通道的整合和规范,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消除信息不对称,逐步实现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各级管理者之间激励途径的统一融合,提高企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好地组织配置既有的企业激励资源,进而构建起完善的企业员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第三篇: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现代办公室管理中的应用(推荐)
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现代办公室管理中的应用
【文章摘要】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对人力资源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能够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作用,现代办公室管理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管理,转变思路,提高效率,进而有效提高办公室土作效率,土作质量。本文土要讨论了如何在现代办公室管理中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现代办公室;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企业、单位办公室职能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呈现出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当前的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已经不仅仅是对人员的简单调用,而是上升到对办公室人员进行资源的整合、发展、招用和科学管理,如何运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和潜力,获取更好的办公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最核心和最基础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因而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办公室管理中,并以此得到更佳的办公室管理效果,具有很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是科学的发展观,在现代办公室管理中,深入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也是步入健康发展轨道的路标。
办公室管理的主体与对象以及服务对象都是人,因而“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非常适合的,“以人为本”的基础有两点,一是“尊重”,二是“发展”,对于办公室管理来说,只有尊重每个办公室人员的人格,重视每个人的能力,才能实现工作效率上的提升和管理质量上的突破和发展。
总得来说,办公室工作在一个单位中的地位有着其特殊性的一面,它是一个单位的整体工作的枢纽,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全局,在全部工作合作关系的构建致中,其关键环节是协调和形成合力,其深层的意义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严格的要求,自身首先形成优化的合力结构是办公室人类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一,发挥每个
个体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是首先优化形成合力和发挥枢纽协调作用的重要前提,如何使每个个体成员的智慧和能力乃至情感都能得到完美的优化组合,发挥最大效力,就需要完美以人为本,整合优势,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去管理办公室的人力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才的能力发挥和资源再发展。
可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并在管理工作中强化沟通、协调是十分重要的。
二、建立健全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激励机制。
建立和不断健全薪酬激励机制,对于提高办公室管理能力、吸收人才和留住人才,以及促进已有人力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潜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包括精神奖励和物质两种,两者分别有着独特的激励作用,又有着相互不可替代却可以相辅相成的特点,我们不能仅仅实施精神上的奖励,也不能只实施物质上的奖励,要使精神奖励和物质激励相互结合,降低激励的成本,在这种激励中,我们还要注意由以“人”为中心转变为以“绩效、岗位”为中心的分配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激励作用。体现出激励的完美性,获得激励所产生的最佳效应。
薪酬和物质方面,应本着岗位定薪的原则,一方面,要以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性质和工作质量来合理确定薪酬;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小组协作意识,当一个工作小组在业务上取得良好的成绩时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感,并以此提升办公室激励机制的成效;精神激励方面,一个企业、单位应形成鲜明而独特的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或组织文化,并以企业文化或组织文化所强调的精神作为衡量企业、组织员工贡献的重要标准之一,相应的,对办公室人员的精神激励也应与企业、组织文化相紧密联系,可通过公开表彰,先进评选等活动实施精神奖励,以此来弘扬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提升受表彰员工和其他员工的对事业追求。
三、优化绩效管理机制。
以往,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组织内绩效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是造成一个企业、单位,办公室管理能力低下,以及办公室工作效率、质量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办公室的工作任务非常复杂,人员工作绩效的评价难以制定统一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要制定合理的质与量结
合的付酬评价标准,办公室人员的付酬一定要做到劳效结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制定各个岗位的考核指标,合理确立薪酬的标准,在绩效考评中,要做好考评指标的的量化,具有适度的标准和明确的目的。
因而,优化组织结构,完善办公室绩效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办公室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应从这两方面做起:一)整合已有人力资源,调整和优化办公室组织结构。为了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应优化组织构成,一方面精简组织的构成,避免组织臃肿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提高组织弹性,更好地应对内部人员的变动;二)多元化的绩效考核,对员工的绩效评价应当客观合理,这就要求我们多角度地考察一个员工的绩效水平,并结合一定的激励和培训措施,一方面帮助人才的成长,另一方面也逐步提高了企业、单位办公室的工作成效。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企业、单位工作效率、能力的不断提高,提升办公室工作成效是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合理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又是提高办公室管理水平,提升办公室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因而,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和原则,转变管理观念,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评价体制,使办公室管理水平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使办公室办事效率和质量得到应有的提升。
【参考文献】1、李金泽。论办公室人力资源的管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3):183.2、宋春雨、关庆革。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在高效办公室管理中的应用。[J].航海教育研究。2007(2):116.3、郑荣文。高志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思路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10)。63.4、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四篇:论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谈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从而也就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管理中核心地位,而为了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工作分析这一最基本的工作。工作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始终贯穿者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板块,是人力资源管系统所不可或缺的。工作分析是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责任、技能和知识及环境的系统过程,工作分析是一项管理活动,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收集有关工作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的一个过程。工作分析要对工作性质、工作责任,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等进行分析。通过工作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某一项工作的任务和性质是什么,哪些类型的人适合从事这项工作。所有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工作分析的结果-职位说明书进行描述。而本文将围绕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几个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论述。关键词:工作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职位分析 正文: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分析是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在现在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对工作分析的理解仅仅是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描述。而实际上工作分析除了包括对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方式、工作环境、任职者专业要求、经验要求、身体素质要求等多方面的分析以外还应包含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工作分析一般采取五个步骤::1)确定工作分析信息的用途,直接决定了需要搜集何种类型的信息及及其使用何种技术去搜集。2)搜集与工作有关的背景信息,如组织图:当前工作与组织中其他工作的关系及在组织中的地位、工作流程图:更为详细的信息、工作说明书等。3)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进行分析。多而且相似,选择有典型工作进行分析十分必要,比较合适。4)搜集工作分析信息。有关工作活动、工作条件、工作对人员自身条件(如个人特点与执行工作的能力等)的信息。5)同承担工作的人共同审查所搜集到的工作信息。确保信息是否正确,完整,有助于被分析工作相关的人所理解,提供审查与修改工作描述的机会。6)编写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工作分析的结果是形成职务说明书与工作规范,可以有效地协调与配置不同劳动者的工作。其主要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得到充分体现。
1、工作分析是连接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纽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一个企业的组织目标、组织战略、组织设计相联系的。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使企业平稳、通畅地运作。但是如何将人力资源体系与企业的组织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工作分析在这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以管理活动提供了依据。
(1)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人力资源计划对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很重要的,而工作分析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计划制定提供基本的信息,如组织中有哪些工作任务,多少个职位和岗位,这些职位的权力传递链条及汇报关系如何,每一职位目前是否产生了理想的结果,组织中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培训需求和工作安排等。如果没有进行确实的工作分析,就没有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的充分认知,不可能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
(2)在人员招聘与甄选方面。招聘人员不是对所有的工作都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有些招聘人员对某些工作可能完全是外行。而岗位说明书的另一项必备内容就是岗位任职资格条件,这些条件既是岗位评价的重要参考要素,又天然是该岗位人员空缺时设计招聘要求的基础。招聘广告中一般有空缺岗位的学历、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方向、人格特征等要求,而这些内容在岗位说明书的任职资格条件项目中均可找到。因此可以说没有工作分析基础的人员招聘和甄选是盲目的、缺乏标准的。
(3)在培训与开发体系建设方面。企业中进行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培训的目的就是让员工学习到某种工作需要的技能或素质。所以说企业员工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导向性,这个导向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岗位说明书所规定的内容,尤其是岗位职责的要求、考核指标要求、能力要求等内容,在新员工培训中,新员工本岗位的说明书甚至能成为其必修教材之一。另外在对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时,岗位分析还可以提供职业发展的路径与具体要求工作分析中明确说明了每个岗位任职者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素质,这为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开发计划提供了依据,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培训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4)在绩效考核方面。绩效考核实际上是将员工的实际工作业绩与要求达到的工作绩效标准进行比较。职位说明书描述了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任职(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要求等,这些可以帮助考核人员针对不同的职位设计考核指标,从而使绩效评价有据可依,大大减少了绩效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其能用于员工的报酬决策和人员晋升、调派、奖惩。并且,绩效标准的明确还为任职者设立了一个标杆,使其能够有目标的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绩效。只有建立在工作分析基础上的考核指标体系才有可能全面、准确的对员工进行评价,达到对员工的激励目的。(5)在薪酬管理方面。要让员工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就需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让员工有一种公平感。报酬通常都是同工作的复杂性、职责大小、工作本身的难度,以及工作要求的任职资格等联系在一起的,而所有这些因素都必须通过职位分析才能得到确定。通过工作分析,员工可以对工作的职责、技能要求、教育水平要求、工作环境等有明确的了解和认识,企业也可以根据这些因素判断一个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程度,从而形成一种工作相对重要程度的排序,并通过职位评价的量化形式来帮助组织确定每个职位的报酬水平。因此,工作分析是职位评价的基础,也是建立薪酬体系的基础。通过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工资结构,提高报酬的内部公平性。
(6)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个人发展,所以企业对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也是企业吸引员工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作分析可以摸清楚职位之间在工作内容以及任职资格上的逻辑关系与内在差异,形成以职位为基础的职业生涯通道,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规范与标准,提高员工升迁异动的合理性。
3、工作分析为组织职能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1)通过工作分析,有助于员工本人反省和审查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行为,以帮助员工自觉主动地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圆满实现职位对于组织的贡献;
(2)在工作分析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了解组织经营的各个重要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从而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真正上升到战略地位;
(3)借助于工作分析,组织的最高经营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人目前所做的工作,可以发现职位之间的职责交叉和职责空缺现象,并通过职位及时调整,提高组织的协同效应。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B公司是我国南部某省份的一家家电公司。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迅速增长,家电需求强劲,公司有了飞速的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逐步发展为一家中型家电公司。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员工人数大量增加,众多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公司现有的组织机构,是基于创业时的公司规划,随着业务扩张的需要逐渐扩充而形成的,在运行的过程中,组织与业务上的矛盾已经逐渐凸显出来。部门之间、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缺乏明确的界定,扯皮推诿的现象不断发生;有的部门抱怨事情太多,人手不够,任务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有的部门又觉得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公司的人员招聘方面,用人部门给出的招聘标准往往含糊,招聘主管往往无法准确地加以理解,使得招来的人大多差强人意。同时目前的许多岗位不能做到人事匹配,员工的能力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严重挫伤了士气,并影响了工作的效果。公司员工的晋升以前由总经理直接做出。现在公司规模大了,总经理已经几乎没有时间来与基层员工和部门主管打交道,基层员工和部门主管的晋升只能根据部门经理的意见来做出。而在晋升中,上级和下属之间的私人感情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有才干的人往往却并不能获得提升。因此,许多优秀的员工由于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前途,而另寻高就。在激励机制方面,公司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考核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非常严重,员工的报酬不能体现其价值与能力,人力资源部经常可以听到大家对薪酬的抱怨和不满,这也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人力资源部开始着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变革首先从进行职位分析、确定职位价值开始。职位分析、职位评价究竟如何开展、如何抓住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过程中的关键点,为公司本次组织变革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基础保证,是摆在B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他们开始寻找进行职位分析的工具与技术。在阅读了国内目前流行的基本职位分析书籍之后,他们从其中选取了一份职位分析问卷,来作为收集职位信息的工具。然后,人力资源部将问卷发放到了各个部门经理手中,同时他们还在公司的内部网上也上发了一份关于开展问卷调查的通知,要求各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的问卷调查。
由上述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应用人力资源规划可以提供事前人力资源预测,预测的结果不仅包括所需人员数量,而且应该是人员的知识、能力、经验和成本等多元化的综合结构。对于任何企业,通过工作分析可以得到工作说明书,一份完整的工作说明书不仅包括了岗位名称、工作环境、工作职责,同时对该岗位的上下级关系,所需要的培训进行了规定,通过这些信息资料的整理可以进行相应的人员供给预测分析。工作分析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绩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永恒话题,要进行绩效的管理,首先必须确定清晰的工作描述信息,而这来源于工作分析的结果。工作分析对于绩效考核的价值主要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工作职责,确定工作岗位考评的类型及范围,确定评价的标准和明确岗位的工作关系,让合适的人参与考核,有助于获得全面信息,促进绩效的改善。工作分析与绩效考核的关系是采取哪种考核方法来评价,每项工作的内容和特性不同,就需要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工作特性的信息来源于工作分析。对于考核结果应用就需要按照工作说明书上的工作职责与员工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绩效的好与坏,其中结果应用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发现员工绩效不达标的原因所在,在后续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而前提就是工作分析的完善程度。
五、工作分析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组织的薪酬体系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工作评价基础之上,而工作评价的依据则来自工作分析所形成的工作说明书,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的工作评价是薪酬设计的客观依据。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对工作进行评价,对组织内部的各工作岗位进行等级或量值衡量,以确定各职位的相对价值,同时将所有岗位划分为一定的工资等级,建立薪酬结构。然后是进行薪酬调查,通过与市场同等劳动力价格的绝对值比较,将组织内的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用薪酬的绝对值水平表示,从而确定薪酬水平。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工作分析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做好工作分析这一基础性工作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第五篇:论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谈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现代管理中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作分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如何解决人与组织的关系问题,因此,工作分析也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基础与核心的一项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工作分析是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责任、技能和知识及环境的系统过程,工作分析是一项管理活动,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收集有关工作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的一个过程。工作分析要对工作性质、工作责任,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等进行分析。通过工作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某一项工作的任务和性质是什么,哪些类型的人适合从事这项工作。所有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工作分析的结果-职位说明书进行描述。关键词:工作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职位分析
正文: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分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在现在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对工作分析的理解仅仅是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描述。中实际上工作分析除了包括对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方式、工作环境、任职者专业要求、经验要求、身体素质要求等多方面的分析以外还应包含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工作分析一般采取五个步骤:成立工作分析工作组,收集与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收集工作分析的信息,整理和分析所得到的工作信息,最后是编写职位说明书。工作分析的结果是形成职务说明书,可以有效地协调与配置不同劳动者的工作。其主要作用在以下两个方面中得到充分体现。
1、工作分析是连接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纽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一个企业的组织目标、组织战略、组织设计相联系的。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使企业平稳、通畅地运作。但是如何将人力资源体系与企业的组织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工作分析在这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
(1)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人力资源计划对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很重要的,而工作分析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计划制定提供基本的信息,如组织中有哪些工作任务,多少个职位和岗位,这些职位的权力传递链条及汇报关系如何,每一职位目前是否产生了理想的结果,组织中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培训需求和工作安排等。如果没有进行确实的工作分析,就没有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的充分认知,不可能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
(2)在人员招聘与甄选方面。招聘人员不是对所有的工作都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有些招聘人员对某些工作可能完全是外行。工作分析可以提供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工作规范),从而为人员招募、甄选决策提供依据,大幅度提高人员甄选技术的效度和信度,降低组织的用人风险,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与工作适应性。没有工作分析基础的人员招聘和甄选是盲目的、缺乏标准的。
(3)在培训与开发体系建设方面。企业中进行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培训的目的就是让员工学习到某种工作需要的技能或素质。工作分析中明确说明了每个岗位任职者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素质,这为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开发计划提供了依据,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培训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4)在绩效考核方面。绩效考核实际上是将员工的实际工作业绩与要求达到的工作绩效标准进行比较。职位说明书描述了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任职(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要求等,这些可以帮助考核人员针对不同的职位设计考核指标,从而使绩效评价有据可依,大大减少了绩效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其能用于员工的报酬决策和人员晋升、调派、奖惩。并且,绩效标准的明确还为任职者设立了一个标杆,使其能够有目标的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绩效。只有建立在工作分析基础上的考核指标体系才有可能全面、准确的对员工进行评价,达到对员工的激励目的。
(5)在薪酬管理方面。要让员工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就需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让员工有一种公平感。报酬通常都是同工作的复杂性、职责大小、工作本身的难度,以及工作要求的任职资格等联系在一起的,而所有这些因素都必须通过职位分析才能得到确定。通过工作分析,员工可以对工作的职责、技能要求、教育水平要求、工作环境等有明确的了解和认识,企业也可以根据这些因素判断一个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程度,从而形成一种工作相对重要程度的排序,并通过职位评价的量化形式来帮助组织确定每个职位的报酬水平。因此,工作分析是职位评价的基础,也是建立薪酬体系的基础。通过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工资结构,提高报酬的内部公平性。
(6)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个人发展,所以企业对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也是企业吸引员工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作分析可以摸清楚职位之间在工作内容以及任职资格上的逻辑关系与内在差异,形成以职位为基础的职业生涯通道,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规范与标准,提高员工升迁异动的合理性。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A公司是我国中部省份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迅速增长,房产需求强劲,公司有了飞速的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逐步发展为一家中
型房地产开发公司。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员工人数大量增加,众多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公司现有的组织机构,是基于创业时的公司规划,随着业务扩张的需要逐渐扩充而形成的,在运行的过程中,组织与业务上的矛盾已经逐渐凸显出来。部门之间、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缺乏明确的界定,扯皮推诿的现象不断发生;有的部门抱怨事情太多,人手不够,任务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有的部门又觉得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公司的人员招聘方面,用人部门给出的招聘标准往往含糊,招聘主管往往无法准确地加以理解,使得招来的人大多差强人意。同时目前的许多岗位不能做到人事匹配,员工的能力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严重挫伤了士气,并影响了工作的效果。公司员工的晋升以前由总经理直接做出。现在公司规模大了,总经理已经几乎没有时间来与基层员工和部门主管打交道,基层员工和部门主管的晋升只能根据部门经理的意见来做出。而在晋升中,上级和下属之间的私人感情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有才干的人往往却并不能获得提升。因此,许多优秀的员工由于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前途,而另寻高就。在激励机制方面,公司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考核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非常严重,员工的报酬不能体现其价值与能力,人力资源部经常可以听到大家对薪酬的抱怨和不满,这也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人力资源部开始着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变革首先从进行职位分析、确定职位价值开始。职位分析、职位评价究竟如何开展、如何抓住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过程中的关键点,为公司本次组织变革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基础保证,是摆在A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他们开始寻找进行职位分析的工具与技术。在阅读了国内目前流行的基本职位分析书籍之后,他们从其中选取了一份职位分析问卷,来作为收集职位信息的工具。然后,人力资源部将问卷发放到了各个部门经理手中,同时他们还在公司的内部网上也上发了一份关于开展问卷调查的通知,要求各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的问卷调查。
由上述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应用人力资源规划可以提供事前人力资源预测,预测的结果不仅包括所需人员数量,而且应该是人员的知识、能力、经验和成本等多元化的综合结构。对于任何企业,通过工作分析可以得到工作说明书,一份完整的工作说明书不仅包括了岗位名称、工作环境、工作职责,同时对该岗位的上下级关系,所需要的培训进行了规定,通过这些信息资料的整理可以进行相应的人员供给预测分析。工作分析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绩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永恒话题,要进行绩效的管理,首先必须确定清晰的工作描述信息,而这来源于工作分析的结果。工作分析对于绩效考核的价值主要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工作职责,确定工作岗位考评的类型及范围,确定评价的标准和明确岗
位的工作关系,让合适的人参与考核,有助于获得全面信息,促进绩效的改善。工作分析与绩效考核的关系是采取哪种考核方法来评价,每项工作的内容和特性不同,就需要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工作特性的信息来源于工作分析。对于考核结果应用就需要按照工作说明书上的工作职责与员工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绩效的好与坏,其中结果应用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发现员工绩效不达标的原因所在,在后续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而前提就是工作分析的完善程度。
五、工作分析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组织的薪酬体系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工作评价基础之上,而工作评价的依据则来自工作分析所形成的工作说明书,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的工作评价是薪酬设计的客观依据。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对工作进行评价,对组织内部的各工作岗位进行等级或量值衡量,以确定各职位的相对价值,同时将所有岗位划分为一定的工资等级,建立薪酬结构。然后是进行薪酬调查,通过与市场同等劳动力价格的绝对值比较,将组织内的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用薪酬的绝对值水平表示,从而确定薪酬水平。
总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工作分析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萧鸣政编著、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郑远强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技能.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
3、郑远强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多媒体课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余凯成等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5、李小勇编著、100个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6、陈维政等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北京:高度教育出版社,2004年
7、徐纪良、现代人力资源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