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后勤保障作战化
一体化联合作战,必须实施一体化后勤保障。军委决策在济南战区进行大联勤改革试点,是探索三军一体后勤保障,促进我军后勤建设转型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坚定一体化方向,推进大联勤改革,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与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是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基本依据
后勤保障体制与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是由后勤的根本职能所决定的。后勤从属于作战,有效满足军事需求是一切保障活动的最终目的。后勤保障与作战指挥的这种本质联系,反映和作用在体制关系上,必然是后勤保障体制要与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这是各国军队建立后勤保障体制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保障体制与指挥体制相适应,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模式。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军后勤保障体制基本上是三军自成体系,各军兵种的后勤保障都按建制系统垂直组织实施,基本上是有一级作战指挥环节,就有一级后勤保障机构。这种保障体制,是与三军相对独立的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的,对指挥员来说,“用后勤”与“办后勤”高度一致,确实比较方便。但这种三军分供的保障体制,不仅造成“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而且在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实际上谁也建不全,谁也建不强。特别是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形态,传统的三军自成一体的保障体制,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大联勤体制的显著特征,是在战略战役层次上打破三军后勤自成体系的格局,实现保障力量集中统管、集约使用,按区域对诸军兵种部队实施一体化保障。
对战区军兵种机关来说,负责所属部队的作战训练,而不再负责对部队后勤保障的组织实施,也不再直接领导保障实体,这样,虽然在形式上出现了作战指挥与后勤保障的相对分离,但通过新的机制仍然保持着作战训练与后勤保障的有机结合,完全能够实现保障体制与指挥体制新的相适应。因为联勤系统的职能定位是面向三军、保障三军、服务三军;联勤系统的力量构成实现了集中统管和三军合成,要素齐全,能力更强;联勤保障的运行机制有了明确规定,战时,当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时,谁指挥打仗,联勤力量就交给谁指挥。如果军兵种部队单独遂行作战任务,联勤部门按照指挥员的作战决心和保障需求,组织对
作战部队实施联勤保障。也就是说,作战指挥员“用后勤”可以不“办后勤”。这是实行三军联勤保障的理论基石,也是后勤保障体制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通专一体是大联勤保障的重要标志
有了军队,便有了后勤。后勤保障内容也经历了一个分分合合的过程。早期的军队后勤,保障力量军民合一,保障内容一体组织。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军队力量构成的变化,保障内容的不断丰富,保障任务有了分工。特别是随着军兵种部队的出现,保障军兵种部队的后勤也随之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联勤思想逐步进入实践,军兵种部队的后勤保障,出现了通用与专用的划分。随着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及联勤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通用保障与专用保障又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通专一体的产生与发展,也是社会化大生产中专业分工与合作的反映。就军队后勤保障而言,通专分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通专合一,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三军联合作战样式的出现,后勤保障手段的进步,实行联勤体制下的通专合一,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军队后勤保障发展的趋势。伊拉克战争后,美军加快了联勤的发展步伐,更高程度的总部联勤进入评估、论证阶段,战区联勤进入试行阶段。美军后勤的通用物资,已由早期的240多万种,发展到目前的480多万种。英军三军一体、通专一体的联勤体制已经建立。俄军后勤部也正在筹划将内务部、安全总局、边防总局等部门的后勤保障纳入联勤体系。无疑,随着三军后勤保障一体化的大趋势,通专一体势在必行。
通专一体,是大联勤改革试点的现实选择。我军曾经实行通专划分、统分结合的联勤体制。存在的明显局限是军兵种后勤保障出现了“两个渠道”,基层部队对上要找两家,关系复杂,协调困难,很不方便。同时,随着装备技术保障从后勤保障职能中逐步分离,军兵种后勤保障中真正属于特殊保障的部分,实际上已越来越少。这为实行后勤通专一体保障提供了可能。为了加快建立一体化保障体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军联勤,军委确定大联勤试点实行通专一体保障。这种后勤保障的通专一体,使“两个渠道”变为“通专合一”。这一改革,将日趋表现为促成战区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促成战区保障力量的集中集约,促成战区保障机制的科学合理,促成战区保障活动的统一高效。
实行通专一体,不仅符合三军保障一体化的发展要求,而且对实现三军保障一体化的目标将起到促进作用。按照通专一体的改革思路,全军的后勤保障资源不再区分为通用和专用,保障资源不再专属于哪个军种单独所有,而是属于三军共有,统一集中管理,集约使用。平时,根据三军保障需求,集中力量搞建设,面向三军搞服务,将有利于解决三军自成体系、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效益不高的问题,便于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发展路子;战时,将有利于打破三军传统保障的壁垒,打破战略、战役、战术后勤保障的壁垒,打破军地保障力量使用的壁垒,实现保障有力。哪一个军种需要,就归哪个军种使用。同时,实行通专一体,还有利于在全军统一规划后勤建设,统一区分保障任务,统一筹划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统一组织后勤保障行动,统一制定后勤法规制度。从而为实现三军保障一体化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大环境,铺平前进的道路。
当然,大联勤改革试点的通专一体保障刚刚实施,按照三军一体保障要求,目前联勤系统的保障能力还有缺项和短板,联勤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还不尽适应,组织军兵种特勤保障的经验也还不足。只要我们全面加强联勤系统建设,加快培养合成型的联勤人才,对军兵种的特勤保障做到关注特殊、研究特殊、解决特殊,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军兵种部队的各项特勤保障任务。
矩阵式管理是大联勤体制下后勤管理的科学模式
如何处理后勤供应与后勤管理的关系,是大联勤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后勤理论,把供管结合、供管一致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始终强调谁供谁管。大联勤体制下的后勤供应与管理,出现了相对分离,对部队的后勤管理由过去的单一主体变成了双重主体。在这种情况下,究竟应该实行何种管理模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江泽民同志在谈到联勤问题时就指出:“先搞‘三代’(代供、代修、代医),最终目的是实现联勤。现代化的军队后勤保障需要立体交叉,搞矩阵式管理,多边协作。”这一论断,站在时代的高度,不仅指出了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实行联勤,而且提出了联勤体制下需要实行“矩阵式”的管理模式。这既是大联勤改革试点选择管理方式的基本理论依据,也是试点中加强后勤管理的重要着力点。
矩阵式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种先进管理模式。它的核心是以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为基础,将纵向建制部门的垂直管理与横向业务部门的协调管理紧密结合,达到科学有效管理的目的。
矩阵式管理能够适应大联勤体制下后勤结构的变化。实现大联勤体制后,联勤系统以及各军兵种后勤系统的各层次、各专业、各单位等都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特别是对军兵种部队的后勤供应与管理职能有了新的调整。过去战区军兵种机关对所属部队,既负责供应保障,又负责后勤管理。实行大联勤后,军兵种各级机关不再负责供应保障的组织实施,但仍然按照建制系统对所属部队后勤工作实施管理;联勤系统就近就便对军兵种部队组织实施供应保障,同时按供应关系负责军兵种部队后勤管理的业务指导。这样,对军兵种部队后勤的管理,实际上由过去的按建制系统一家管,调整为现在的由军兵种和联勤系统两家管。这种后勤结构,客观上要求对军兵种部队后勤管理实行矩阵式模式。因为以纵横结合、立体交叉、多边协作为重要特征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有利于军兵种的建制管理与联勤系统业务指导的协调配合,有利于实现后勤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也能够有效避免都管都不管的扯皮现象。
大联勤体制对矩阵式管理的运用,赋予了多方面的新的内涵:一是从管理主体上看,传统的部队后勤管理,着眼点和着力点往往在建制系统,管理的主体也就是单一的行政领导者。实施大联勤以后,管理的主体是由建制领导者与业务指导者密切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管理者。这种管理主体的变化,实际上对部队后勤管理工作是一种加强。二是从管理手段上看,以往的后勤管理,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实行指令性管理,受管理者的意志影响比较大,管理中随意性现象比较多,造成管理不规范、不统一。矩阵式管理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相互弥补,相得益彰,有利于促进标准化供应、规范化管理。三是从管理效益上看,传统的后勤管理,由于按建制实施,封闭运行,透明度不够,有时不易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时出现片面追求军事效益的现象。矩阵式管理,多边协作,公开透明,互相监督,有利于及时解决供应和管理中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综合保障效益。
矩阵式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管理方式,对管理环境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大联勤体制下的矩阵式管理有效运行,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对联勤系统和军兵种系
统的管理职责进行细化、具体化,便于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防止越位和缺位。要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增强新能力,使自身的管理素质,由“单一型”向三军“合成型”转变。要健全管理法规,加强供应保障的标准化建设,健全后勤管理运行机制。还要积极运用新的管理技术,加快发展和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为矩阵式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大联勤改革试点的目的就是为建立科学的大联勤体制探索路子。看准了的,要试;拿不准的,更要试。经过试点检验,可行的,要坚持;不可行的,还可以调整。关键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理念、全局的意识,来认识和处理改革试点中的问题。(陈国书)
第二篇:信息化作战
当今时代,信息已成为全球重要战略资源,成为掌控战场物质和能量流向的关键因素,尤其制信息权更成为决定战争胜负新的战略“制高点”。军队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和各国军队转型的重要核心内容,对于全面提升军队核心军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就我军信息化建设与自主创新发展等话题记者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总参某研究所总工程师于全进行了专访。
信息化建设应顺世界大势而进
记者:当前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军事变革愈演愈烈,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请您谈谈如何认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把握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于全:军队信息化是指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高整体作战能力的军队转型与发展过程。涉及到思想观念、军事理论、装备体系、组织结构、法规标准、管理方式和人员素质等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
军队信息化建设大体要经历独立建设、全面发展和整体转型三个重要阶段。独立建设阶段主要完成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的原始积累,逐步加大信息技术向机械化武器的嵌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通过系统性综合集成,提高信息共享水平,从而改善决策质量和速度;整体转型阶段将实现完善成熟的一体化作战体系,使军队整体作战能力产生质的跃升。
记者:目前世界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于全:目前世界强国军队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美军等世界发达国家军队已经全面进入系统集成阶段的中后期,各国与他们之间的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拉近缩小,因此更新思想观念、打破领域界限、深化需求分析、加强统筹规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等是各国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顶层设计是跨越式发展关键
记者:军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涉及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如何把握我军信息化建设全局,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
于全:从战略全局出发搞好顶层设计十分重要。离开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就无法从战略高度实施统一规划,也就无法最大化地实现各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
记者:世界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中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于全:从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实践看,顶层设计主要体现在建立高度权威的领导机构,规划全局性方案和研制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等方面,这是实施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的重要组织保证。例如美军《2020年联合构想》、英军《国防信息战略》等,均确保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建设和发展。特别是美军《C4ISR体系结构框架》、《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等体系结构研究,更从全局上阐述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实质内容等。
记者:军队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有哪些发展新趋势?
于全:美军2007年提出的《全球信息栅格(GIG)体系结构视图》有很强的代表性。该体系结构以信息为焦点,广泛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强调信息和服务的可发现、可接入、可共享和可理解,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和自适应等许多显著特点。
总体来讲,军队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在系统与网络层面向着空地立体化、一体化、栅格化发展,设备与软件层面向着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服务化发展,各种作战力量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综合集成能力显著增强。
军事需求对推进发展意义重大
记者:请谈谈军事需求研究对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于全:“需求牵引,技术推动”是装备发展的基本规律。装备科研要由军事需求来牵引,这样研制出来的装备才能贴近部队作战实际。这一点在业界已经基本取得共识,但如何提出合理、可行的军事需求却是一个难点。所以必须加强需求研究,努力探索科学的需求理论与方法。
记者:联系信息化建设实际请谈谈该如何加强军事需求研究?
于全:探索需求研究的方法、道路,寻求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始终是装备科研领域的重点课题。军事需求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决不能孤立地搞军事需求研究,必须把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及其可能对作战方式产生的重大影响作为需求研究的输入条件加强研究,应让军事专家和技术专家紧密结合,在作战实验室中进行仿真推演,做到在虚拟战场上怎么设计战争,在现实战场上就怎么实施战争。
自主创新是信息化建设命脉 记者:请谈谈您对创新的理解?
于全:创新意味着生存与发展。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和残酷的领域,最需要创新活力与创新精神。去年俄格冲突,格军动用了包括乌克兰“铠甲”雷达系统在内的多种监视雷达系统。结果,在俄军电子战部队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暴露空中位置的俄空军损失了4架战斗机。但随着俄军先进电子战部队介入,格军落后的雷达及通信设施基本上陷入失控状态,不得不起用“传令兵”,最后战争结局不言而喻。现代战争警示人们,研制先进武器装备,缩短与对手的装备“代差”,光跟在别人后面模仿肯定不行,必须紧盯技术前沿,与对手赛跑,只有敢于超越、不断创新,才能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记者:如何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于全:原始创新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创新,也是最有可能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创新。新通信原理、机理的发明往往会对核心军事能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像1901年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通信就给机械化战争带来了重大变革,目前全世界关注的量子通信技术也是一种可能带来信息系统重大变革的关键技术。我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记者:走军民融合的路子,是当前我军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式,请谈谈军事通信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关系?
于全:近年来,虽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但地区级冲突没有停止过,战争与和平不断交替,使军用民用通信技术互相转化、相互渗透。外军大量案例表明,推动军事通信技术进步必须充分发挥军民融合的综合优势、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等,以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进程。
同时,必须有效地防止“乱撒胡椒面”,力争能够在顶层设计、关键技术等重要领域取得快速突破,从而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全面提升我军核心军事能力
第三篇:后勤保障
以人为本,搞好海外项目职工后勤保障
(中国水电十五局)
【摘要】海外项目的自然、社会生活环境与国内差异较大,提高了后勤保障工作的难度。本文结合突尼斯马代尔管道项目部的实例,倡导以人为本,简要论述了海外项目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工作方法以及完善和提高,以期达到经验共享、共同提高之目的。
【关键词】后勤保障海外施工生活引言
任何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做保证,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和前提,后勤工作就是为单位各项活动提供基础和前提的工作。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后勤保障工作是稳定职工队伍和生活秩序,确保项目部安定团结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着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涉及海外项目时,因其地域的特殊性,后勤工作难度加大,问题增多,是一个不应被忽视的问题。笔者将结合突尼斯马代尔管道项目的实际经验,在下文中对海外项目职工后勤保障工作的认识加以阐述。重要性
海外员工远离故土、异国施工,饮食习惯、文化习俗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同,同时面临着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生活单调、精神孤寂等难题,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日常生活、思想稳定等,因此必须抓好职工后勤保障,关心职工队伍的衣食住行,满足员工需求,才能为促进工程顺利进展奠定良好基础。
后勤工作搞好了,可以使领导省心,职工们放心,大家都不担心。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才能够不出纰漏,不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职工队伍可以稳定,生活秩序可以安定,从而可以确保安定团结的局面。工作方法—以人为本
人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是项目建设的基础,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为员工办实事、解难题,搞好职工衣食住行方面的后勤保障,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才能提高全体职工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海外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以突尼斯为例,其蔬菜种类较少,大部分人口信仰伊斯兰教,食牛羊肉较多,而猪肉供应点极少,且受欧洲
人影响,多食面包,饮食习惯与中国相差较大。管道项目部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后,结合自身员工特点(员工多为陕西人,喜食辣椒、面食等),在项目开工之初从国内购置了蒸箱、轧面机等灶具,配备了陕西厨师,同时尽量采买多种类型的蔬菜、多购辣椒、定期订购猪肉等,保证了员工的营养补给,使员工在海外找到家乡的感觉,从而提高了大家的劳动生产积极性。
职工的健康问题也是项目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应结合施工性质,根据当地气候等条件,分析常见疾病或伤害等,有针对性的配备药箱等医疗措施。例如,突尼斯旱季是管道项目施工的高峰期,但气候炎热干燥,蚊子较多,于是项目部预备了清凉油等防暑防蚊的药品,并配有酒精、创可贴等常用伤口处理物品,提高了职工医疗健康方面的保障,使得大家可以安心工作。
由于远离故土,且海外工程一般工期较长,职工容易出现精神孤单、生活枯燥等思想情绪问题,因此应通过着力营造和睦友善的内部环境使员工真正找到心灵归属感、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管道项目部在这方面做了诸多工作,如购置乒乓球桌等运动器材,开展职工夜校组织员工学习法语、计算机、机械等方面知识,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强健了身体、提高了知识素养、增强了员工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也有利于项目部的团结和睦,保证了内部稳定和工程的顺利进行。完善和提高
由于海外施工的特殊性,其后勤保障工作与国内项目相比还存在不足与差距以及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提高:
1)后勤工作与群众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的联系,它必须天天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检验。为了搞好后勤工作,还必须坚持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多倾听群众意见,这是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做好后勤工作的重要方法。
2)后勤职工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树立正确的服务思想,为项目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进行科学管理,使各项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想方设法克服海外工作中的难题,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文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注意节约费用开支,把后勤保障成本纳入总体成本考虑。在经济欠发达国家进行工程项目施工,要把后勤保障因素考虑周全,可提高工程施工后劲。如食物供应就有几种成本,表现在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管理成本等,因此应提前做好
全面的调查了解,为工程顺利进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结束语
要做好海外项目后勤保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千方百计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重视员工利益,体现人文关怀,以实际行动关心员工冷暖、体现企业真情,确保大家安心工作、快乐生活。使大家以项目为家庭、视工友为亲人,才能维护项目的安定团结,稳定职工坚持按期保质完成工程的决心,顺利完成施工生产,为祖国再添工程业绩。
第四篇:后勤保障
附件2:
平坝县图书馆、平坝逸夫小学世界读书日“我的梦•中国梦”主题读书活动
后勤保障安排
一、参与活动人员
1、王艳琼、刘惠萍、陈松、陈丹、宋颖、陈霞、肖树西、陈爱英、肖登平、秦辉及特邀领导、嘉宾,逸夫小学全体师生、部分学生家长
2、分工
(1)活动总策划:刘惠萍、王艳琼
(2)组织:陈松、陈丹、宋颖、陈霞、肖树西
(3)主持人、陈霞
(4)评委:待定
二、责任分工
1、活动特邀领导、嘉宾统一以图书馆名义邀请接待。
2、活动所需经费的筹集、支付和结算工作由图书馆负责。
3、活动议程由逸夫小学负责策划。
4、活动的主持辞、领导致辞等文字材料的初稿由逸夫小学撰写,逸夫小学和图书馆共同修改定稿
5、逸夫小学负责活动现场领导、嘉宾座位的安排、席位卡的制作、摆放工作。
6、幕布、宣传标语、展板由逸夫小学设计制作。
7、音响设备由图书馆负责联系安装。
8、现场采访报道事宜由图书馆联系县新闻传媒中心。
9、活动资料汇编、校本教材编写由逸夫小学负责。
10、奖品由图书馆准备,获奖证书由逸夫小学书写。
11、评奖工作由图书馆和逸夫小学共同负责。
三、安全保卫
逸夫小学组织学生有序参加各项活动,并制定相关安全应急预案,责成校内安保人员做好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五篇:作战行动[范文]
火场破拆操
(一)金属防盗门破拆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在火场中对金属构件破拆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上标出起点线、作业区,在起点线处停放一辆装备齐全的水罐消防车,并配备撬杠一根、金属切割机一台、液压多功能钳一套,在作业区设置金属防盗门模拟装置一个。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班长,驾驶员,1、2、3、4号员)登车就位。
听到“开始”的口令,班长负责指挥;一号员携带19mm水枪一支、铺设65mm水带一盘,连接消防车和水枪接口,进入火场进行破拆掩护;2、3、4号员携带金属切割机、撬杠、液压多功能钳至作业区,2号员利用金属切割机对金属防盗门实施切割;
3、4号员利用其它器材协助破拆。破拆完毕后,班长举手示意喊“好”
听到“收操”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整队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齐全,并携带通信器材。
2.启动金属切割机时,拉绳不宜用力过猛,运转平稳后再实施破拆。3.液压剪扩器液压管的插头要连接牢固。
4.破拆前要用水枪对破拆区域进行扫射,确保安全。5.破拆后要从侧面打开门,水枪同时跟进掩护。
成绩评定
1.计时从“开始”口令至班长喊“好”止。2.优秀:1min30s;良好1min45s;及格2min。
(二)钢筋混凝土破拆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钢筋混凝土破拆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地上标出起点线、作业区,在起点线处停放1辆装备齐全的水罐消防车,并配备12磅大锤一把、凿岩机一台、液压多功能钳一套,在作业区设置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模拟装置一块。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班长,驾驶员,1、2、3、4号员)登车就位。
听到“开始”的口令,班长负责指挥,一号员携带19mm水枪一支、铺设65mm水带一盘,连接消防车和水枪接口,进入火场进行破拆掩护;2、3、4号员携带12磅大锤、凿岩机、液压多功能钳至作业区,2号员利用凿岩机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板进行破拆,3号员利用大锤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板进行破拆;4号员利用液压多功能钳剪断裸露钢筋。破拆完毕后班长举手示意喊“好” 听到“收操”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整队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齐全,并携带通信器材。
2.启动凿岩机时拉绳要平稳,机器运转平稳后再实施破拆。3.液压剪扩器液压管插头连接要牢固。
4.破拆前要用水枪对破拆区域进行扫射,确保安全。
5.破拆承重钢筋混凝土构件时要在技术专家指导下进行。成绩评定
1.计时从“开始”口令至班长喊“好”止。2.优秀:2min;良好2min30s;及格3min。
(三)木质构件破拆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木质构件破拆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地上标出起点线、作业区,在起点线处停放1辆装备齐全的水罐消防车,并配备消防斧一把、机动链锯一台,在作业区设置木门模拟装置一块。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班长,驾驶员,1、2、3、4号员)登车就位。
听到“开始”的口令,班长负责指挥,一号员携带19mm水枪一支、铺设65mm水带一盘,连接消防车和水枪接口,进入火场进行破拆掩护;
2、3号员携带消防斧、机动链锯至作业区,2号员启动机动链锯对木门实施切割、破拆;3号员利用消防斧协助2号员实施破拆。破拆完毕后,班长举手示意“好”。听到“收操”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整队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齐全,并携带通信器材。
2.启动机动链锯时拉绳要平稳,机器运转平稳后再实施破拆。3.破拆前要用水枪对破拆区域进行扫射,确保安全。4.破拆后在侧面打开门,水枪同时跟进掩护。成绩评定
1..计时从“开始”口令至班长喊“好”止。2.优秀:50s;良好55s;及格60s。
(四)玻璃幕墙破拆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玻璃幕墙破拆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地上标出起点线、作业区,在起点线处停放1辆装备齐全的水罐消防车,并配备消防斧一把、气动切割工具一套,救援手套一双、玻璃吸盘一个、警戒杆4根、警示带1盘,在作业区设置一堵玻璃幕墙(3*3)模拟设施。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班长,驾驶员,1、2、3、4号员)登车就位。听到“开始”的口令,班长负责指挥,1、2号员戴救援手套,携带气动切割刀,吸盘及消防斧等器材至作业区,1号员用吸盘对玻璃幕墙进行固定,启动气动切割刀装置,对玻璃幕墙进行切割,2号员利用消防斧协助破拆;
3、4号员携带警戒杆、警戒带至作业区,3号员放置警戒杆,4号员连接警戒带,做好现场区域警戒;玻璃幕墙破拆完毕,班长举手示意喊“好”。听到“收操”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整队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齐全,并携带通信器材。
2.破拆玻璃时人员应位于一侧上风方向,防止浓烟热浪攻击。3.现场警戒区域应根据楼层高度适当扩大,防止玻璃幕墙掉落。4.破拆时要正确选择排烟方向或进攻、救人通道。成绩评定
1.计时从“开始”口令至班长喊“好”止
2.优秀:1min;良好:1min15s;及格:1min30s
火场排烟操
(一)移动式排烟机排烟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移动式排烟机的操作成勋和方法。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地上标出起点线、终点线,在起点线前停靠1辆装备齐全的消防车,并配备空气呼吸器3具、移动式排烟机1台、吸烟管1根、排烟管1根、管口收紧带2根。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班长,驾驶员,1、2、3号员)登车就位。
听到“开始”的口令,班长、1号员携带移动式排烟机至排烟区,班长负责指挥;
2、3号员携带吸烟管、排烟管、管口收紧带至排烟区,2号员架设吸烟管后,讲吸烟口一端靠近浓烟区,3号员架设排烟管后,将排烟口一端放置在排烟方向;1号员启动排烟机排烟。操作完毕,班长举手示意喊“好”。听到“收操”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整队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齐全,并携带通信器材。2.吸烟管和排烟管连接前不得启动排烟机。3.要及时清除破拆影响排烟的障碍物。4.不准将排烟机放在易燃易爆区域发动。5.高温危险区域排烟时必须设置水枪掩护。6.烟雾温度超过80度时应停止使用排烟机。7.浓烟、毒气要向下风方向排放并远离排烟机。成绩评定
1.计时从“开始”口令至班长喊“好”止。2.优秀:50s;良好55s;及格:60s。
(二)喷雾水流排烟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喷雾水流排烟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地上标出起点线、浓烟区域进口线、浓烟区域出口线,起点处停放一辆装备齐全的消防车,浓烟区设置一个长20m、宽1.5m、高1.8m的浓烟区模拟设施。
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班长,驾驶员,1、2、3、4号员)登车就位。
听到“开始”的口令,班长携带分水器放置在浓烟区进口处,负责指挥。
1、2号员各携带喷雾水枪1支、止水器1个和65mm水带一盘,铺设水带,连接分水器、止水器和喷雾水枪,在浓烟区进口处呈喷雾射流;3号员铺设80mm水带两盘,连接消防车出水口和分水器,操控分水器,并用导向绳连接1、2号员;4号员携带65mm水带2盘,协助1、2号员利用分水器和止水器向前延伸水带;
1、2号员协同将喷雾射流形成水幕墙,在密闭空间形成截面,向前推进排烟。2支喷雾水枪到达浓烟区出口后,班长举手示意喊“好”。听到“收操”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整队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齐全,并携带通信器材。2.喷雾水流要将浓烟区全部遮挡,阻止烟气倒流。
3.浓烟无法散出或散出过慢时,要用鼓风机向内送风。4.浓烟、毒气要向下风方向排放。成绩评定
1.计时从“开始”口令至班长喊“好”止。2.优秀:1min30s;良好1min45s;及格2min。
(三)破拆排烟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破拆排烟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地上标出起点线、终点线,起点线处停放一辆装备齐全的消防车,终点线处设置1个长20m、宽1.5m、高1.8m的浓烟区域模拟设施。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班长,1、2号员)登车就位。听到“开始”的口令,班长利用电子气象仪迅速查明现场风向,选择排烟口位置;
1、2号员携带破拆器材,先至下风向开启(破拆)门窗或外墙,然后至上风向开启门窗或外墙;动作完成后,班长举手示意喊“好”。听到“收操”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整队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齐全,并携带通信器材。2.破拆时应按先下风后上风的顺序进行。3.上风向开口面积应大于下风向开口面积
4.破拆时,不宜开出多个小孔,只需开出一个大排烟孔。5.上风向开口位置应低于下风向开口位置。成绩评定
1.计时从“开始”口令至班长喊“好”止。2.优秀:1min30s;良好1min45s;及格2min。
(四)排烟车排烟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排烟车排烟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场地器材
在模拟浓烟训练室前的训练场地上标出起点线,排烟车车尾与起点线相齐。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班长,驾驶员,1、2、3、4号员)登车就位。
听到“开始”的口令,班长选定排烟口,负责指挥;
1、2号员分别打开进、出口风口卷帘门,从车上取出吸烟管,1号员将一端与车尾进风口连接,2号员将另一端放置于烟雾区;
3、4号员从车上取出排烟管,3号员将一端连接出风口,4号员将另一端平铺在排烟方向;驾驶员操作风机达到额定功率。操作完毕,班长举手示意喊“好”。
听到“收操”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整队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齐全,并携带通信器材。2.吸烟管和排烟管连接前不得启动排烟车。3.要及时清除破拆影响排烟的障碍物。4.不准将排烟机放在易燃易爆区域发动。5.高温危险区域排烟时必须设置水枪掩护。6.烟雾温度超过80度时应停止使用排烟车。7.浓烟、毒气要向下风方向排放并远离排烟车。成绩评定
1.计时从“开始”口令至班长喊“好”止。2.优秀:50s;良好55s;及格:60s。
火场照明操
(一)架设移动照明灯组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架设移动照明灯组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地上标出起点线、作业区,起点线处停放1辆配备有移动照明灯组装备的抢险救援消防车。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班长,驾驶员,1、2、3号员)登车就位。
听到“开始”的口令,班长和1号员将移动发电机抬至作业区,班长负责指挥,1号员将发电机地线插入地下,将灯杆竖起固定好,启动发电机,将灯杆气压导管插入气泵快速接口;
2、3号员将照明灯抬至作业区,取出照明灯与灯杆顶部连接牢固,连接插头,调整好照明角度;1号员开启电源,将灯杆升至最高,灯泡全部发亮后,旋转360度,班长举手示意喊“好”。听到“收操”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整队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齐全,并携带通信器材。2.发电机必须接地,参训人员戴绝缘手套。3.照明灯、线路、气压导管连接要牢固。4.照明灯升至最高后方能打开照明灯电源开关。
5.移动照明灯必须选择在靠近火场安全区内进行操作。成绩评定
动作熟练,符合操作程序和要求,发电机和照明灯正常工作为合格。
(二)照明车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照明车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地上停放一辆装备齐全的照明消防车。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班长,驾驶员,1、2号员)登车就位。
听到“开始”的口令,班长负责指挥,1号员将接地线插入地下,驾驶员启动车载发电机,调整输出电压,打开升杆开关,将灯杆升至额定高度,再按照顺序打开照明开关,灯泡全部发亮后,旋转360度,班长举手示意喊“好”。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齐全,并携带通信器材。2.发电机必须接地,参训人员戴绝缘手套。3.照明灯、线路、气压导管连接要牢固。
4.照明灯升至最高后方能打开照明灯电源开关。
5.移动照明灯必须选择在靠近火场安全区内进行操作。成绩评定
动作熟练,符合操作程序和要求,发电机和照明灯正常工作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