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铁路年终论文(范文模版)
论文
XX年终总结及明年展望
作者:XX
单位:XXXX车间
日期:2012年XX月XX日
XXX年终总结及明年展望
XXX
XXX车间XXX队
摘要:在过去的一年中,本人在政治理论和日常工作中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党的教诲,奋勇争先。本人带领工队认真学习并落实上级文件指示精神,开展人身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安全大检查回头看活动、“五查、三整治、一杜绝”活动、冬季人身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等;同时在日常施工中实行安全风险管理,结合施工情况,严格落实日预警、周分析、月总结制度[1],使我队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经过这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交流,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充分做好来年工作。
关键词:安全风险管理、标准化、和谐工队
引言:今年的工作中,我队全体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共同奋斗,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风险精神保证了今年施工生产的安全进行,同时加强职工教育工作,全面推进了和谐工队的建设。
正文:学习无止境,只有虚心认真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改进。通过学习,本人的思想觉悟有了极大提高。在明年的工作中,将在充分总结今年经验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做出更好成绩。
本年度工作总结:
1、实施科学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科学管理是一个综合概念,也是一种具体的操作规程,是对具体操作的指导。通过实施科学管理,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我队管理水平。在今年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提高了职工积极性。
1.1管理规范化。今年伊始我队即召开职工大会,将队管理规办法公开宣布,使大家都能清晰和明确队规。实施队务公开制,使全体职工都能参与到工队管理过程中来,有效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1.2民主化管理。全面推进了民主化管理模式。重要决议经过民主表决产生,通过民主管理使职工能够充分参与到管理中去,使职工充分发挥主人公的精神,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工队的发展建设。
2、实施安全风险管理,保证施工安全。
铁路使我们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铁路的安全稳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民日常生活的出行有着重大影响。我队职工认真学习传达京铁安监[2012]105号等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文件,严格实行安全风险日预警、周分析、月总结制度。
2.1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我队加强了职工安全教育工作,使职工牢固树立了“安全责任大如天;安全工作压倒一切;客车、高铁为安全重中之重;切实加强整改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的意识,全面认识到了铁路安全的重大意义。
2.2结合施工实际,保证安全无误。在点前交班会上我队进行充分的安全预想,制定安全应对措施;动车前号位人员全面检查机械车;在作业中,加强与工务电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在行车过程中遵守“十六字令”,杜绝超速、臆测行车。
3.建设标准化工队,提高施工质量
全面建设标准化工队,在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实施标准化操作流程是保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施工任务的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贯彻“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要求的重要途径[3]。通过全面落实标准化,我队今年的施工质量有了全面的提高。
3.1落实标准化。今年伊始,我队即把标准化作为年度工作重点。我对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标准化的相关文件,并在施工中认真落实。作业中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交班会上车长对当日标准化执行情况进行汇报,由工队长进行点评。
3.2标准化的评比。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充分的调动职工积极性。为鼓励大家按照标准化要求作业,我队设置了“标准岗位”,经过考核评比有3人被授予“标准岗位”称号,为全体职工树立了榜样,掀起了刻苦学习、共同努力、争做标准岗的高潮。
4.加强职工教育,创建和谐工队
加强职工思想和职业技能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路线的重要途径。在今年的工作中,我队全面加强了职工思想和职业技能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队伍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水平和专业技能知识,提高了我队职工服务祖国铁路事业的能力,全面促进了和谐工队的建设。
4.1全面加强职工思想教育。我队今年更加注重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及时传达上级文件,并通过讨论会、分析会等多种形式深入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内涵,使大家认识到当前发展的趋势,提高个人思想觉悟和奉献铁路的热情。
4.2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我队组织了以车长为小组长的学习小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我队还建立了职工再教育登记制、技师定期讲课制度[3],提高职工职业技能。我队先后购买复印了一批RGH20C车型的技术资料,由技师向大家讲解、分析,并拿实物让大家进行操作演练。
4.3关心职工,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关心职工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我队凝聚力、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讨论会等了解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将职工反映上来的问题及时处理,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反映。
4.4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在管理中我队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充分听取考虑各人意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这些方法唤起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发扬人的能动精神,融洽了工队气氛。一个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能够使人心情舒畅、愉悦,从而激起职工更大的工作热情。
明年工作展望:
1、安全风险管理方面
1.1细化安全风险管理。明年的工作中,我队将继续学习和细化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补充和完善安全风险源问题库。并根据新的环境制定贴合实际情况的风险源预警制。将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落实到日常施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更好的保证我队施工安全。
1.2注重安全风险落实。制度的制定的意义在于能够更好的落实,并促进一线的生产安全。在2013年的工作中,我队将继续营造良好的安全风险管理气氛,从细节着手,进一步提高我队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保证施工安全万无一失。
2、强化标准化建设方面
2.1标准化的学习。我队将进一步强化标准化执行水平,在施工、运行、保养等方面继续查找标准化执行不到位之处,通过通过讨论会、分析会等相互交流、切磋,共同提高标准化执行水平,特别是施工时间紧迫情况下的标准化能力。
2.2标准化的评比。我队将继续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标准化考核制度。只有把标准制度化、落实化,才能更好的奖励先进,督促落后,从而为我队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注入新的动力。
3、加强职工教育
3.1鼓励职工进步。在2013年的工作中,我队将采取多种措施鼓励职工个人学习活动,通过设立“学习能手”、“进步奖”等方法鼓励职工进步,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从而极大的促进我队职工整体素质能力的提高,为队安全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3.2为职工再教育提供良好条件。为了进一步鼓励职工进步,我队充分利用每日一题、工队标准化月度考试等激励职工学习技能,另外还购买复印了一批技术资料,由技师和工队技术员定期给职工进行讲解,并在保养过程中手把手传授,通过这种方法进一步提高我队职工技能水平。
注释:
[1]京大机工〔2012〕6号关于在实施安全风险管理中征集合理化建议的通知
[2]路局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
[3]京维基教(2011)85号文件
[参考文献]
[1]京大机工〔2012〕6号关于在实施安全风险管理中征集合理化建议的通知
[2]2012年北京大机运检段关于开展五查三整治一杜绝活动的通知
[3]路局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
[4]施116号2012年标准化过作业验收评比办法
[5]大型线路机械司机(钢轨打磨车)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5
[6]京维基教(2011)85号文件
[7]安108关于开展安全大检查回头看活动的通知
第二篇:铁路技师论文
关于京广线200km/h区段设备质量
常态管控的实践与探讨
于 浩
单位:邯郸工务段 邮政编码:056001 联系电话:62595
摘要:论文围绕京广线时速200公里区段线路设备质量常态优秀的目标,对完善三级分析预测、强化三级分层控制、强化关键项点管控、专家诊断专业整治、强化设备基础改善及规划、强化考核奖惩六项机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简要展示了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设备质量 常态管控 实践 探讨
邯郸工务段管辖京广正线411.6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地段线路136.6公里,占管辖京广线长度的33%。面临既有线提速铁路确保常态优秀的全新课题,邯工段不断探索、努力构建并积极实施常态管控体系,为京广提速干线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奠定了可靠的线路设备基础。
1.完善三级分析预测机制。
坚持段、车间、工区“分层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设备检查、分析、预测制度,明确三级检查责任。
1.1明确段分析预测责任。段成立质量检查验收组,每月对200公里区段设备全面检查一遍,尤其重点掌握道岔、曲线、桥头等薄弱处所,做到心中有数,将超限处所及时向段技术科和主管副段长以书面形式报告。检查设备落实“一、二、三”检查模式,即道岔每1根轨枕、曲线地段每2根轨枕、直线地段每3根轨枕一检查。同时,段还坚持了机关干部“走区间、查设备、促整修”,每月对自己包保车间班组的设备全面徒步检查一遍,对发现的设备问题督促车间工区整治。
1.2.明确车间分析预测责任。车间主任、副主任每季对管内设备全面徒步检查一遍,准确掌握设备结构状态、重点病害处所,并填写《检查记录本》,车间主任、副主任检查结果,作为安排重点维修保养和整治的依据。
1.3明确工区分析预测责任。检查工区对轨距、水平、三角坑、轨向、高低及设备其他状态全面检查,同时检查伤损钢轨、夹板和焊缝,并积极采用轨道检查仪检查线路,提高静态检查质量。正线线路每月全面检查两遍,道岔、曲线结合线路检查每月检查一遍,每季弦线测量不少于一遍;钢轨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及平直度每半年检查1次;对严重的线路病害地段和薄弱处所经常检查。
1.4强化设备动态检查、分析、预测。以部、局动检车和轨检车检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并利用车载添乘仪检查,全天侯对线路实时监控,及时掌握设备变化情况。强化便携式添乘仪检查力度,每天一遍,并将人工感觉一并汇总分析。另外,邯工段还组织机关业务科室人员和京广线车间主任、工长分阶段、分批乘坐动车组,亲身感受时速200公里区段设备的平稳度和舒适度,使他们对线路设备质量有一个亲身体验,为加强维修保养增强感性认识。
2.完善段、车间、工区分层控制机制。
针对设备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段、车间、工区对设备质量分层控制体系,明确控制重点,逐级明确责任,逐级负责,狠抓落实,保证设备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1段强化整体管控。建立惯性晃车处所、技术条件困难、结构质量不达标、设备状态质量不达标、动态检测不达标等关键控制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和销号制度,明确责任人、控制目标和整改期限。结合大中维修及动静态检查情况,超前预测质量发展趋势,提出防止质量下降的加强措施,适时组织对趋势性问题或关键时段的整修。具
—1— 体负责组织集中修、天窗修施工作业,对集中修进行全面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及实施措施,对重点施工项目派专人检查盯控,与兄弟单位沟通协调;结合动轨检车检测资料和其他动态检测数据,掌握设备动静态质量,指导车间合理安排月计划,对重点薄弱地段及时组织整修,对需路局帮助解决的设备问题及时汇报;按周期组织对线路设备进行动静态检查、分析,对设备质量实施监控,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并纳入考核;结合动静态检查情况,盯控Ⅱ级及以上偏差整修的落实,及时下达成段保养及重点病害整治任务;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及时总结先进经验,通过现场会、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推广;加强重点病害的整治、攻关;确保各项生产物资、机具的的保障。
2.2车间强化弱点管控。建立严重设备病害、薄弱地段、惯性病害整修台帐,分轻重缓急,分级分层落实,实现分析整修准确、指导方法科学、设备整修有效。具体负责:掌握设备动静态质量和设备状态质量,指导工区合理安排月、日计划,对重点薄弱地段及时组织整修,对需段帮助解决的设备问题及时汇报;组织车间天窗修施工作业,组织集中修施工作业,制定本车间施工技术组织方案和安全措施,对施工作业进行检查盯控,对存在的横向问题进行协调;按周期组织对线桥设备进行检查、分析,对设备质量实施监控,组织Ⅱ级以上动态偏差的整修;加强重点病害的整治、攻关等。
2.3工区强化病害管控。结合各种动态检测数据,及时整修严重超限处所,合理安排月、日作业计划,对薄弱地段和关键项点,及时组织人力整修,整治标准按照水平一侧高2-3毫米,轨距、水平变化率不大于0.5‰,轨向、高低不大于3毫米,曲线正矢执行“1、2、3”标准,整治达标后,及时向车间汇报,对设备质量实施监控,对难点问题上报车间直至段进行解决。
3.建立关键项点三级管控机制。
在既有线提速线路设备质量的常态管控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中,段坚持抓主要矛盾的原则,加强对设备质量关键项点的分级管控。
3.1段负责重点病害管控:主要对动检车、轨检车Ⅳ级偏差、重复Ⅲ级偏差、失格公里、合格公里、动检车、轨检车Ⅲ级偏差、T值和平均扣分、人工添乘惯性晃车处所、设备技术条件不符等进行建立病害整修档案,追踪落实整修效果。
3.2车间负责一般病害管控:动检车、轨检车Ⅱ级及以上偏差,车载、便携式添乘仪Ⅲ级偏差,道床翻浆、板结,底砟厚度不足,石砟严重缺少,大平、大向不良、轨枕失效、偏斜,超厚垫板、光板,明暗吊板,焊缝不平顺等,建立整修档案,逐步销号。
3.3工区负责轻微病害管控:主要负责静态质量不达标地段,车载、便携式添乘仪Ⅱ级及以上偏差、连接零件缺少、失效,几何尺寸超标等建立整修档案,逐步销号。
4.建立专家诊断、专业整治机制。
设备质量的高低,人是关键因素,提高设备质量,首先要建立高素质的攻关队伍。为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时速200公里区段线路设备整治中的骨干作用,邯工段建立和设置了以“五组、三班、四员”为骨干力量的专业队伍,采取“四十八字”整治方法。
4.1五组:即重点设备诊断专家组、动态添乘分析组、静态检测组、作业质量验收组、现场维修指导组。五个组的成员均是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及从现场抽调的技师、高级技师。其任务是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和利用科学手段指导设备整治,解决现场的疑难问题。
4.2三班:一是车间成立以钢轨打磨、焊补、矫直为重点的钢轨专业修理班(4-6人)。二是以整治道岔尖轨竖切不密贴、滑吊、尖轨降低值为重点,成立工电联合整治班(4-6人),对道岔病害进行专业化的整修;三是以线路道岔周期性捣固为重点,成立捣固专业班(12-15人)。
—2— 4.3四员,一是设备巡视员。一个车间设置一名设备巡视员,协助车间主任和工长检查设备,及时掌握设备动态,发现解决倾向性问题。二是现场辅导员,针对疑难重点病害,特别是可动心轨道岔等新设备发生的病害以及重复病害,指导整治。三是质量监督员。在重点施工和维修作业中,监督施工作业质量,并在施工作业结束后检验质量,同时对重点病害的整治进行追踪。四是信息反馈员。段、车间和工区都设置了设备质量信息反馈员,发现设备病害和质量问题,由信息反馈员逐级反馈,为段、车间、工区进行整治提供依据。
4.4四十八字整治方法:单元管理、仪器测量、拉弦拨道、全面捣固、精细打磨、同步换件、零件常备、消除缝隙、减少震动、科学设锚、作业写实、分析效果。
单元管理,即将每条曲线、每组道岔作为一个管理单元,并向两端延长200米。仪器测量,即利用全站仪对道岔、曲线纵断面进行测量,确保各控制点的准确位置,保持大平大向良好。拉弦拨道,即在拨道时,拉弦控制。全面捣固,即对道岔、曲线进行全面捣固,确保道床密实有弹性。精细打磨,即对道岔不平顺轨面、肥边进行打磨。同步换件,即提倡尖轨基本轨同步更换。零件常备,即确保经常有备用轨件,以便能够及时更换。消除缝隙、减少震动,即消除扣件、顶铁等各部零配件之间的缝隙,以减少震动。科学设锚,即在道岔、曲线控制点设置地锚,减少平面位移。作业写实、分析效果,即工长、车间主任对、曲线、岔区Ⅱ级偏差逐处分析、逐处建账,每次作业要把现场情况、整治方法等过程记录下来,并对作业效果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5.建立设备基础改善及规划机制。
针对设备基础上存在的问题,以改造和大修为依托,突出重点,制定和推进设备强化和重点区域整治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设备强化项目。明确设备整治的重点区域,对重点区域以利旧为主,集中一定的人力、机具等开展小规模集中整治。
5.1强化设备硬件。有计划地更换Ⅱ型轨枕1.15万根,主要集中在时速200公里区段的内邱站至官庄站,官庄站至邢台站间;更换Ⅱ型桥枕810根。
5.2改善设备状态。充分利用集中修施工,解决曲线、岔区横纵断面、大平大向、爬底冒泥等问题,提高道床弹性,改善基础技术条件。对板结地段组织人工清筛,对桥上道床厚度不足的线路做抬高线路、清理底砟解决,补充石砟,保证道床饱满,增强道床阻力。
5.3建立精确定位系统。道岔、曲线定位延长至线路两侧各200米,曲线定位桩设置在各要素变化处,道岔定位桩5米设置1个。通过立体化的点对点数据网,监控设备变化,指导现场维修。
6.优化考核奖惩机制。
为充分调动时速200公里区段各车间工区的积极性,段重新修订了《线路设备质量动态评价考核办法》、《邯郸工务段设备验收考核办法》、《邯郸工务段“双优”设备考核办法》等考核办法。
6.1加强设备静态考核。为增强各车间工区的内在动力,把病害发现在前,整修在先,达到超前预防的目的,邯工段把设备质量检查结果纳入对工长的考核和车间的季度评比。在每季对车间进行综合考核时,设备质量考核分占总分的70%。根据考核结果,排出车间顺位,将工长分为一、二、三等。使设备质量与职工利益、荣誉挂钩,极大地调动了车间班组的积极性,变“活找人”为“人找活”,也调动了车间主任、工长检查设备的主动性。
6.2加强设备动态考核。为全面提高部、局轨道检查成绩和线路设备动态质量,促使车间班组充分利用好轨检车、车载式和便携式线路检查仪资料,消灭惯性晃车处所和轨检车Ⅲ级偏差,制定了设备质量动态考核办法,考核中分月度、旬和单次考核。
—3— 轨检车每处IV级超限或失格公里时,对车间不奖励,从工资总额中扣罚4000元,通报全段。每处Ⅲ级超限扣罚2000元,每处重复Ⅱ级超限扣罚100元。每处月度段下达的维修单项重复病害(按月考核)每处扣100元。每处月度下达的TQI重点段重复处所(按月考核)扣罚500元。车载式线路检查仪考核每处IV级超限扣罚2000元,通报全段。当日每处III级超限扣罚500元。每处本月与上月单项病害中重复II级偏差扣罚100元。每处本月和上月重点重复地段扣罚300元。
6.3抓两头带中间。段根据设备质量综合考核结果,评出优秀车间,并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同时明确最差车间、最差区间、最差站场。车间评出优秀工区和最差工区、最差公里、最差曲线、最差道岔,并纳入次月整治重点,加大帮促、整修力度,调动各车间、工区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7.取得的效果
7.1确保了提速安全。通过构建并实施200km/h线路设备质量的常态管控体系管理,提高了设备质量,确保了提速列车特别是动车组的绝对安全,消灭了行车事故和设备故障。
7.2设备质量明显提高。2010年1-5月份,经部、局轨检车检测,线路设备优良率达98.35%,动检车检测优良率达97.7%,分别比2009年提高3.77%和2.63%。动检车平均扣分11.99分,轨检车平均扣分12.20分,分别比2009年降低12.16%和25.34%。
7.3完善了设备质量管理。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创新,200km/h区段线路设备质量检测分析、整治方法、控制手段、验收考核等机制不断完善,2009年获北京铁路局安全标准线建设标杆段荣誉称号。
—4—
第三篇:铁路技师论文
依靠科技创新保安全的探索与思考
王增周
作者单位:邯郸工务段 邮编:056001 联系电话:62595 摘要:邯郸工务段坚持“以科技保安全、以科技保质量”的工作思路,开展宣传教育、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围绕安全生产、开展技术攻关;开展技术革新、推广“四新”技术;发动干部职工,凝聚科技攻关合力。收到到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依靠科技创新保安全的目标。
关键词:科技 创新 安全
围绕路局“创建模范铁路局”的目标,邯郸工务段坚持“以科技保安全、以科技保质量”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发挥科技在安全生产中的保障作用,收到了较好效果。
1.开展宣传教育,营造“科技兴段”氛围
为深化全段干部职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大力营造“科技兴段”氛围,我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1.1开展形势教育。通过召开生产会、职工大会、座谈会等途径,通报全段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考验,从最高时速、设备标准、作业方式等方面,分析传统作业的滞后性,大讲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1.2消除认识障碍。以我段历年的科技成果为实例,引导干部职工走出科技工作“与己无关、作用不大”、“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思想误区,克服等靠思想、畏难情绪,增强依靠科技确保安全生产的意识。
1.3营造“三尊”氛围。我段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多次召开专业技术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座谈会,组织各科室、车间在重点工作和科技攻关课题中给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交任务、压担子,引导、帮助他们在实践中长才干。
1.4完善激励制度。段建立了科技攻关专项基金,制定了《邯郸工务段技术创新奖励实施办法》,对在科技攻关中做出贡献的人员实施奖励,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安全保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关键性课题开展技术攻关。
2.围绕安全生产,开展技术攻关
提速线路对设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达到上级对线桥设备“零误差、零缺陷、零故障”要求,如何确保提速持续安全稳定,是工务部门面临的全新课题。
2.1组织专题攻关。我段分别成立了线路设备质量分析组、提速线路道岔整治组、曲
—1—
线整治组、施工安全攻关组等技术攻关专家小组,分析掌握提速安全的变化规律,围绕提高质量、确保安全等关键性课题开展攻关,使设备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施工安全得到了保障,确保了提速以来的持续安全。如针对三级动态偏差,专家小组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调研,解决了不少难题。
2.2开展技术革新。在段上组织专题攻关小组的同时,我们还充分调动各车间班组参与技术革新的积极性,针对技术上的难点开展小改小革。如在道岔养护维修中,为解决道岔尖轨轨距改正困难的情况,高邑线路车间制作了尖轨处所改道的专用改道器。又如在更换道岔施工中,预铺好的整组道岔在落地后,进行位置调整时,以前是采取撬棍拨、压机顶的方法,费时费力,影响施工进度。为解决这个问题,综合维修车间组织职工开展技术攻关,研制了万向轮,不仅可以十分灵活、准确地调整道岔的前后左右位置,而且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仅此一项,即可节约施工时间10余分钟。
2.3研发科技项目。针对夜间施工多的实际情况,我段和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的《工务起拨道激光测准仪》,是一种新型线路检测、施工测量仪,尤其适合夜间天窗点内的施工。该项目研制的意义,在于使线路维修作业告别弦绳和直尺及目测的时代,进入了光电一体化时代。这个项目正在全路进行推广。
去年以来,全段共有116名专业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参与了19项课题的攻关,共完成科技攻关项目3项,完成“无缝道岔断轨专用急救工具”等技术改进项目38项,推广四新项目21项,采用1600条。
3.取长补短,推广“四新”技术
在科技研发的同时,我段坚持“先进、适用、配套、实效”的原则,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成果,保安全、上质量、提效益。
3.1吸收先进技术。如我段利用线路机车添乘仪、静态检查仪及轨检车数据分析系统等动态检测设备,还为添乘人员配备了便携式添乘仪,使影响行车安全的病害及时得到整治,使线路的变化尽在掌握之中。
3.2采用先进设备。为道口监护人员配备了随身携带的对讲通讯设备,使道口监护人员随时掌握列车运行情况,有效地保证了道口的安全;利用全站仪、经纬仪、线路检查车等精密仪器,对线路设备进行精测、精拨、精改和精确定位,推广使用贝氏体钢组合辙叉69组。另外还引进眼镜蛇捣固机、便携式捣固机、轨道检查小车等,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提高了设备质量。
3.3运用先进工艺。继续使用已成熟技术开展辙叉焊补和钢轨焊修,实现修复再用,强化生产过程中的节支,不但消除了设备病害,提高了设备质量,而且创经济效益。今年一至五月份,完成更换再用道岔3组,节支52.5万元;维修更换再用轨4.275公里,32.06万元;焊修锰钢辙叉298个,节支17.88万元;焊修钢轨497根,节支89.46万元;热矫
—2—
直或打磨修理尖轨、心轨165根,节支33万元;推广使用贝氏体组合辙叉12个,节支7.2万元;修旧利废1148.6万元。
4.发动职工,凝聚攻关合力
为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段在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
4.1积极为职工创造条件。段和车间鼓励职工的创造性,对好的建议和设想,从时间、技术、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段工程技术人员对一线职工给予指导。
4.2鼓励职工献计献策。各车间班组发动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合理化建议活动,参与小改小革,段要求每位职工至少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达到人均两条。为进一步提高建议的质量,车间领导加强引导和把关,段上经过专业评审,对有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合理化建议,段将按效益大小给予不同的奖励,对实施后创效10万元以上的建议向路局推荐,确保实现合理化建议价值的最大化。
4.3将科技创新与个人成长紧密结合。段将科技创新的过程当作是发现人才的过程,对善于动脑筋,敢于探索思考的职工作为工班长后备力量,加以重点培养。
5.通过我段科技创新工作的实践,获得以下较深体会。
5.1科技创新必须面向现场。科技创新必须为安全生产服务,真正解决安全生产的难题,这是检验其效果的唯一标准。因此,必须围绕安全生产开展攻关,选题准确,符合实际,目标明确,只有这样,科技创新才有生命力。
5.2科技创新必须面向职工。科技人员搞创新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基层站段科技人员毕竟占少数,应发挥其领军的作用,带领广大职工人人参与科技创新,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科技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5.3科技创新必须面向未来。我们既要立足目前,利用科技创新解决当前问题,也应该放眼未来,为迎接更严峻的考验早做准备,做好人才储备,搞好科技规划,完善创新机制。
5.4科技创新必须营造氛围。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有了良好的氛围,才能使干部职工的智慧得到发挥,才智得以施展。
—3—
第四篇:铁路货运论文
实践题目:浅析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姓
名:
专
业:
准考证号:
身份证号:
实践课程名称及代码:
完成日期:
前
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服务等都可以被看做商品,而铁路运输作为一种商品,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而只是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由于铁路是以独特的列车方式进行运输,旅客和货物依附并伴随着列车运行而共同移动,完成位置的改变。对于铁路运输本身而言,运输安全不仅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铁路运输产品质量的第一个重要特性。因此,以列车运行的方式对旅客和货物进行位移,是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特点。同样,列车运行安全,即行车安全,也就成为铁路运输安全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所有旅客运输安全、行李包裹运输安全以及货物运输安全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行车安全。旅客和货物在全部运输过程中,除了由于不可抗拒的天灾和由于旅客本身的机能或货物本身的性质而无法防止的以外,铁路必须保证不使旅客造成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损伤,保证不改变货物的物理性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货物破损、设备破坏等任何事故,都必然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降低铁路运输在公众中的信誉和在运输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物流产业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传统的铁路货运已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必须向提供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探讨铁路物货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分析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传统铁路货物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拓展的思路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物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物流领域,运输是关键的作业环节。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运输工具,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铁路现有营业里程7.3万公里,年发送货物超过20亿吨,发送吨数指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铁路平均运输密度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铁路货运量在国内运输市场中的份额为55%左右,也居世界同行首位。铁路货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持,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迈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物流产业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传统的铁路货运已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必须向提供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这无疑对承担着我国重要运输任务的铁路运输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机遇和挑战,传统铁路货运业必须加快向现代化物流业转化的步伐,并把货运物流作为铁路运输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资源整合,逐步使铁路从传统的、以运输为主的企业转变为规模经营、系统服务、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为我国综合物流系统的中坚力量。
一、铁路货运现状
最近几年公路、民航、管道运输飞速发展,特别是公路和铁路的竞争很激烈。由于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不同,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发展速度来看,铁路虽然也在发展,但是不如其它货物运输方式增加的快。铁路在货物运输中 所占的比重逐年减少,而且前几年主要是靠煤运量的增加来支撑的。随着晋煤外运量的逐年下降,及坑口电站的建立,大宗货物的运输量会逐年下降。铁路短途运输市场明显丢失,中长距离货运竞争激烈。加上国家近几年大力扶持公路的发展,全国已经形成一个公路运输网,公路运输已经走了铁路一大块货源。铁路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铁路缺乏竞争意识。
铁路运输部门绝大部分还沿袭着苏联50年代的管理体制,坚持“以生产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装、卸、排”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各运输部门的主要工作仍然是抓计划、保任务。上级指定计划,下级按计划完成,完全不顾市场的需求。有的货运站一般都不敢完全完成上级的任务,因为上级可能会增加任务。任务量的完成只能上升,不能下降这是旧观念造成的。这严重束缚了下级的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调整的自由性。
2、铁路托运货物手续繁琐。
托运人想要发走一批货物,必须先报计划,从报计划、受理运单、组织进货配货到装车手续繁琐,周期长,这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而公路随到随运,当场办手续,方便简单。
3、铁路的价格体系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铁路是几个为数不多的由政府定价的国有企业之一。铁路的货运价格受国家的限制,不能根据市场的行情来定,在市场需求大时不能提价,在市场需求小时,不能降低价格。公路是由双方根据市场行情来定,这就加大了灵活性。同时对于一些公益性的运输应该有个政府补贴的政策,因为铁路是一个法人,不是政府,它有自己的独立的核算,要自负盈亏。
4、铁路的人员素质低、服务态度差。长期以来由于铁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垄断性经营,使广大货运员对铁路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铁老大”的思想依然存在。特别是零担运输,货运员动作蛮横,经常把货物弄坏。铁路的赔偿制度不健全,货物损坏后,赔偿率低。客户没有安全感。
总之,铁路存在着许多弊端,它严重地影响着铁路的发展,我们只有逐渐改进这些缺点,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传统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业的区别和联系
1、现代物流业的概念
现代物流是指原料、备件的采购、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的存放、装运,一直到流通部门或直达用户入库验收、分类、仓储、保管、配送,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简而言之,完整的物流应是从供方到需方的完整服务。
2、传统货物运输的概念
传统货物运输是指货物的位移,即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铁路货物运输过程实际是内部物流,基本是由“货主—受理—上站—装车—运送—卸车—货主”这些过程组成的。
3、传统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业的关系
现代物流业与铁路货物运输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物流包括运输,运输是物流的一个环节。物流就是货物的移动,是运输过程两边的延伸,运输过程的前面先外延为仓储和短途,再延伸为制造,之后延伸为供给原料,运输过程的后面外延为仓储、配送、用户(或消费者、消费企 业)。
三、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必须性
1、国内物流需求的潜在市场巨大。
物流管理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还是新概念,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品的生产力迅速提高,买方市场的形成使企业间竞争空前激烈。工业企业间的竞争正在从生产领域扩大到非生产领域,物流管理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竞争优势的新领域。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一般工业品从产品出厂经过装卸、储存、运输等各个物流环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费用约占商品价格的50%左右,新鲜水果和蔬菜、易变质食品、某些化工产品的流通费用有时高达商品售价的70%,我国汽车零件的生产中90%以上的时间是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的“库存”。这些费用和时间的消耗和大量存在的“库存”正是潜在的实施物流管理的领域,为物流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2、满足顾客需求的需要
目前,铁路运输业的顾客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市场顾客需求已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为适应顾客需求的这一重大变化,商流渠道发生大规模重组,带来物流渠道的重组。在物流领域出现了为顾客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在物流渠道的重组逐步为集成化、系列化、增值化的现代物流、配送服务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企业逐渐出现并正在逐步占领物流市场。如珠江三角洲,铁路货运服务的对象90%以上为代理商。为此,铁路运输业有必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3、铁路自身发展的需求
首先,现代物流强调的是对客户的全方位服务,而不仅仅是完成货物位移。因此,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的拓展,将给铁路货运业带来全新的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极大地促进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基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它所要求的物流信息交流和共享系统,微电子技术、自动化仓储和装卸系统联运化和标准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通讯系统、条形数码、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技术,将极大地推进铁路运输特别是货运组织工作的进步,推进铁路的产业进步和产业升级。因此,向现代物流业拓展是铁路货运自身发展的需要。
4、提高铁路货运在运输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现代物流的运输组织主要方式是在集装箱的多式联运和门到门的运输基础上形成点到点的网络化物流运输。铁路货场能否成为网络化物流运输中的一个节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场是否具备完善的物流服务功能,能否抓住现代物流网络形成的有利契机,促使我国铁路货运的竞争力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铁路物流中心提供的换装、分拨、配送、加工、联运等一系列物流服务,能够保证将货场以最经济、快捷、准确、安全的方式送达下一级配送中心或是直接送达用户手中,发挥物流运输节点的作用。这是提高铁路货运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总之,随着中国加入WTO,铁路企业在想方设法提高效率和效益,以保证有实力参与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展现代物流服务是其增值的方式方法之一。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将逐步开放运输市场,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将使大型国际物流公司涌入中国市场,它们具有全球性的物流服务网络,完善 统一的物流服务理念和管理体制,发达的信息服务系统及国际大客户的长期服务关系,将对我国运输业产生新的冲击和挑战。这一方面会使物流市场的竞争空前加剧。但另一方面,对铁路吸引和借鉴国外同类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和推动物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铁路应抓住这一契机,在进行货运体制改革的同时,开展物流化服务,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铁路货运开展物流的有利及不利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分析(1)外部有利因素 4.1.1政策支持。
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等6部委在2001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也说明国家鼓励已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业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领先者,而铁路就是具有此优势的大型企业。
4.1.2门槛较低。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整个物流产业受条块分割管理模式影响,物流中心没有规模效益。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加上物流业的大门还未完全对外开放,使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门槛较低。
4.1.3需求旺盛。
我国境内的“三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国内新型大中型企业,国有大型企业急切地要求将原有的物流活动剥离出来,把物流活动交给专门的物流提供商,通过合同、物流、设施租赁多种形式获得及时性、准确性较高 的物流服务。
(2)内部有利因素
铁路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具有很多内部因素:
4.2.1具有完备的组织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物质条件。
铁路运输业以其强大的运输、仓储能力为构建现代物流中心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至2001年底已达到7万km,到2005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近7.6万km,到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8.2万km以上。在速度方面,以发展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为目标,开行时速250km以上的高速列车;在主要繁忙干线上开行时速160-200km的准高速列车,在普通线路上开行时速120km的快速列车;货物列车速度与旅客列车速度相匹配,繁忙干线一般货车时速达到90km,快运货物列车最高时速可达100-120km;一般线路货车时速达到70-80km。铁路营业线路连接各主要水、陆口岸,并通过众多专用线深入工矿企业,形成了点多、线长、面广、基本覆盖全国的铁路运输网络,吸引了国民经济几乎所有行业中各个层次、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个人,具有最广泛的客户群;铁路拥有大量的货运站、货场及仓库,尤其是设置于港口和陆路口岸及大城市的货运枢纽站场。已具备实现包装、仓储、装卸、中转、配卸等物流服务的基本能力。具有发展成现代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有利条件。另外,还拥有较完备的装卸、搬运和存储系统。
4.2.2具有日渐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及网络。
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某种意义上讲,拥有信息比拥有车队和仓库更为重要。铁路运输业发达的路网通讯能力、完善的信息网络,为构建现代化物流中心的信息平台提供了保障。2001年成立的铁通公 司是全国第六大通信公司,其长途传输光缆线路达65万km,数字微波电路5700km,铁路已形成了以光纤为载体、覆盖全路60%的有线传输网,覆盖17个铁路局1800个站点的数据网,覆盖14个铁路局的卫星通讯网、电视电话会议和机关计算机局域网。适应铁路现代化运输指挥的调度通信系统,铁路运输信息系统(TMIS)也已联网运行,调度信息管理系统(DMIS)一期工程已完成,4条主干线已全部开通。到2005年将初步建立铁路电子商务体系,实现铁路各业务信息系统的综合利用和数据、信息共享。
4.2.3具有管理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
铁路运输业作为专业的运输企业,对货物的性质和货物的保管、分类、储存、运输、配送以及客户需求、销售渠道等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营管理制度,建立了一批专业人才队伍。1995年成立的中铁快运有限公司已经占领了铁路行包的物流市场,该公司业务量每年以20%到25%的速度增长,现已发展成为大型国有物流企业,为铁路全面开展物流服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铁路的货物快运服务体系、集装箱运输体系、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及铁路中转快运运输网络都在启动建设和日益完善之中,这些都将成为铁路运输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成为铁路开展物流服务的切入点。
4.2.4具有熟练的技术积累经验。
铁路运输业不仅拥有大量的货运装卸作业机械、运输工具、站场以及较强的货运作业信息系统,而且在长期的实践中由大批的科技专家和熟练的技工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作业经验,特别是在大型货运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流中心具有少品种、大批量的特色,其物流功能健全,能适应全天候、大运量、低成本的流水性运作。(二)、不利因素分析
1、陈旧、过时的管理体制制约了铁路货运的发展
长期以来,铁路系统集“高度集中、大联动机、半军事化”特点于一身,计划经济色彩浓重,甚至被称为“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堡垒”。铁路运输的独家经营,使铁路上下习惯了发“老大”模样自居,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物流活动效率。
2、铁路运输基础相对脆弱、仍处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①运输网规模总量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现有的运输网络密度低,跨区域干线运输通道不足,主要铁路干线运输负荷过重,运输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②结构矛盾突出。运输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运输装备的发展以及运输经营管理都尚未形成有机整体。铁路网络结构不尽合理,繁忙线路客货混行影响了速度的提高和效率的发挥。③技术装备水平与运输质量不高。我国铁路运输硬件设施的总体技术水平仍然很低,复线和电气化率不高,运营管理自动化等尚处于起步阶段。④信息服务与现代物流发展所要求的为客户提供信息跟踪、查询和传输服务相比,差距较大。⑤货运布局不适应市场要求。货运分工和管理运作模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现代物流服务的组织要求。许多货运站在专业分工、办理范围、营销重点和方法手段上趋于相同,甚至引发同一地点或相邻近区段铁路内部的相互恶性竞争,降低了铁路的整体对外竞争能力。⑥缺乏高效有机的综合运输体系,导致长期处于简单服务的初级发展阶段。加上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还由于受利益格局的影响,网络与网点受条块分割的限制,缺乏整体运行机制,与物流的社会化、多样化、一体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如:运输作业、站场仓储作 业、代理业务等环节相互缺乏协调,甚至造成内耗。
(三)对现代物流发展的认识与准备不足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些适合铁路长距离运输的煤炭、矿石等大宗原材料、粗加工、半成品货源比重在下降,而一些个小体轻、产品附加值高、批量小、时效性强的货源比重在上升,这就是要求随着市场中产品的特性和物流执行计划的变化来调整顾客服务水平。但是,目前铁路货运部门技术设备落后,不熟悉国际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对现代物流发展的认识与准备不足,反应迟钝。比较其它竞争对手速度方面不如航空运输,灵活便捷方面不如公路运输,价格低廉方面不如水路和管道运输,在以产品定向和以客户定向的服务方面,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五、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思路及对策
(一).要建立与物流业相适应的运输组织体系
要以安全、快捷、准时、方便为原则,对现有运输组织体系进行优化,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转化。在安全上,要全力保证所运输货物的安全,并建立合理快速的赔偿机制,对客户发生的以外损失,能够即使予以赔偿,打造铁路良好的信誉。在快速上,对既线路要进一步提速,特别加大货物列车的提速力度,并在运输组织上建立速度机制,一切以速度为中心。在准时上,要以时效为目标,对车、机、工、电、辆各个部门的作业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要实现货物列车客车化,做到定点、定线、定编组,使货物列车按时刻运行,以保证运到期限。在方便上,要改革目前的铁路承运和交付手续,调整窗口设置、简化办理程序、统一服务标识,并融合其他运输代理企业和其他运输方式,做到全程代理和门到门服务。
(二).要建立网络化的物流组织
铁路货运部门应按物流原理和货主需求扩展业务范围,延伸其运输品、丰富完善其服务功能,使铁路货运业务向更高层次的物流网络转化。
1、建立物流中心。A、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利用专用线的连接优势,从该企业原材料的购买、运输、储存、供应到产品的储存、运输、销售进行全方位服务。B、以大型市场和货物集散地为中心,包括商品的供应、运输、储存和商品的销售和发送。C、以各大港口为中心,围绕出港货物的销售、发送、运输进行服务。D、以各较大城市的货场为中心,围绕城市的物流中心、大型商场进行服务。总之,要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以货物和商品的集散地为重点,建立物流中心,而舍弃那些管理水平差、服务不好、生产效率低的车站。
2、各物流中心要以资本或业务为纽带,把依附的延伸服务企业和短途运输企业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合力。
3、对各物流中心进行集中和联合,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模式,组成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形成高度集中、协调运转的全国性、规模化物流网络,以适应物流业集中化的要求。
4、要与海运、空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建立协作关系,互惠互利,建立多种运输有机结合的运输体系,实现多式联运和门到门服务,共同建造现代物流服务。
5、立足现有资源,拓展服务业务,积极变革转型,铁路目前的货运流程为:托运人与铁路签订货物运输合同,车站在货运合同上签订货物搬入或装车日期,货物装车后铁路运输至到站交付。铁路与客户签订的货运合同一般有三种:形式:即整车大宗货物货运合同;其他整车货物货运合同; 零担货物和经集装箱运输的货物货运合同。
铁路开展物流服务第一步就应以运输合同内容为切入点、拓展服务业务。服务包括货代公司在发货点负责托运受理、上门服务、上门接货、代办托运手续、计算费用,以及开展为客户办理包装、流通加工、保管、进行分拣和配送等业务。进一步发展后,向上可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向下延伸到物流咨询、物流方案规划也制作、物流系统设计等。①、货物包装:物流研究诊断,包装与物流的关系比包装与生产的关系要密切得多。包装应进入物流系统之中。包装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运输包装。另一类销售包装。目前,铁路在办理货物承运时,将运输包装作为托运人应尽的义务,要求托运人根据货物的性质、重量、运输距离、气候以及货物装载等条件,使用符合运输要求、便于装卸和保证货物安全的运输包装。今后,作为物流企业,铁路货运部门完全有能力开展运输包装,代托运人进行货物的运输包装。另外,铁路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开展货物的销售包装业务,实现这一环节的增值服务。②货物保管:保管是物流各大环节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铁路货运站绝大多数的货场都有不同的类型的仓库,目前主要用于货物承运后装车前的保管、货物到达卸车后至交付前的暂存以及零担货物的中转保管,仓库利用率不高,造成资产的闲置浪费,若能将仓储保管的范围扩大,无疑将推动货运站作为物流结点的功能的建立。③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指某些原材或产品从供应领域向生产领域,或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过程中,为了有效利用资源、方便用户、提高物流效率和促进销售,在流通领域对产品进行的初级或简单加工,是物流工程中“质”的升华,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以保存产品为主要目的加工,如易腐货物的保鲜加工、丝麻棉织品的防虫防霉加工、金属的防锈加工、水泥的防潮加工 等;为适应多样化的流通加工,如钢材卷板的剪切加工、木材改制的加工等。另外,流通加工还包括除区杂质的加工、生产延伸的加工和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加工。铁路在流通加工方面是一空白。铁路开展物流服务,应本着补充完善的原则,从客户的需求角度去创造流通加工这种物流需求。可先从有稳定货源并已长期合作了多年的客户入手逐步展开。
6、货物配送,配送是从物流结点到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在全面配货的基础上,完全按客户要求(包括种类、品种搭配数量、时间等)所从事的服务性工作,是一种“门到门”服务。铁路货运站作为区域干线运输的结点,一直忽视物流结点应有的货物包装、分拣、保管、加工、及配送作用,铁路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货运站所处的位置及货运量将某些货运站发展成为物流基础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运输、仓储、配送等一条龙服务,使物流环节最少,运力最省、运费最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7、与货主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现代物流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要求铁路货物运输企业与背景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使货主企业减少物流经营成本,有稳定的物流支持保障系统;另一方面可以使铁路运输企业有稳定可靠的货源保证,降低经营风险。因此,铁路与货主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分必要。
为保证铁路与货主战略联盟实现“双赢”,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是局域网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要保持长期的“双赢”关系,对合作双方进行激励是非常重要的。铁路在日常运输组织中,在运输计划,运力配置等方面应给予合作伙伴优先保证。对合作伙伴集港装船、抢市场、赶季节等有特殊要求的货物,应给予特殊的运输优惠政策。
8、整合现有资源,开展综合性服务,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①发挥货运站作为物流结点的功能。在开展物流服务、完成第一步转变的基础上,应重点转向改革传统的货运站和货场的管理,将铁路货运作业、装卸、包装、保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业务进行整合,将单一的、各自分散的、断续的业务整合成全程优化的各环节之间无缝衔接的完整的供应链系统,确定每个系统货场、货运站的物流服务特性。②重视信息化建设,物流的信息化是指商品代码和数据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电子商务和物品条码技术应用等。当前,铁路首要的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统一综合的铁路货运物流化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一个经济运行的工具和平台,形成一个具网上交易、物品追踪查询、密约提取、仓储管理、个性化服务、电子支付、客户管理、代理商管理等功能的一体化物流电子商务平台,使铁路货运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仓储管理上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射频技术等,达到从计算机中快速查找各仓库的库存情况,帮助管理者对货物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配。在运输过程中,铁路可借助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实现在途货车和货物的跟踪,也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随时监控和调度,及时获取有关货物运输状态的信息,如:货物的品种、数量、在途情况、交货期限、发货地和到达地、货主等,使货物的运输快速、准确。在信息交换上应采用电子表数据交换(EDI),达到加快文件的传递速度,避免文件的重复录入、减少差错的目的。铁路信息化的建设应根据实际逐步推进,使信息技术为铁路货运业的发展起到切实的作用③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材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现代物流涉及多学 科、多领域、而其中每一个领域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这就要求必须加速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高级复合型人才、高级软件开发人才。针对目前铁路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铁路企业在这方面要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要营造吸引物流人才的氛围和机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通过长期培养和短期培训,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物流业务及外运、外语、海关、商检等相关业务的培训,吸纳一批精通运输、仓储业务,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深谙物流运作规律的人才,建设好自己的物流专业队伍。
总之,顺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抓住现代物流发展的有利机遇,掌握WTO贸易的游戏规则,准确定位、扬长避短,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灵活多变,不断创新,是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并推动我国全行业蓬勃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传统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化 2.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中心的模式分析 3.铁路货运站与第三方物流
4.铁路运输企业构建现代物流中心的可行性与发展对策5.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思考
第五篇:铁路技师论文
用科学的人才观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张增义、张钦
作者单位:邯郸工务段邮编:056001联系电话:62325
摘要:本文结合单位自身实际,探讨在铁路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从当前人才选拔使用中的一些问题分析入手,从如何选人、如何育人、如何做好长远规划进行了探讨,对加强基层单位人才培养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学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正值铁路大建设时间,我段管内石武客运专线即将在明年完工试运营,邯长复线和电气化改造、邯黄铁路新线等新建铁路工程即将动工。铁路大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在今后的竞争中始终保持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那么在新形势下,以什么样的人才观念去培养选拔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为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急需解决的课题。1过去在选才上的误区
经过对以前人才选拔与使用的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1.1重学历轻能力。
有的企业在选才上以学历为条件,不重视人才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结果造成了那些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工作能力强,而学历低的人无法重用,使素质低学历高的人走上了重要岗位。
1.2 人才结构不合理。
有的企业只注重人才的数量,忽视人才结构的合理性,使人才在学历、年龄、专业、能力等方面形不成互补与梯次,结果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和人才的断层。
1.3培养力度不够。
不少企业只注重人才的使用,不注重人才的培养,不仅不利于人才潜能的挖掘,而且也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提高。
1.4激励方法不合理。
有的单位只注重对人才的物质激励,而忽视了对人才的精神激励,致使人才的工作热情、效率与积极性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用“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观念选好人才
德才兼备是衡量使用人才的根本标准,是我们长期以来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1
因此,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是始终不能变的。德和才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在实际工作中不能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即不能重德轻才,又不能重才轻德。要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逐步考察其是否具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质、扎实的作风。“厚德以载物”,德不足不能成大事,才不足同样不能成大任。在选人中要避免出现“单打一”的现象,实绩是人才德才兼备的集中反映。在选才中除了本着“德才兼备”的原则外,还要看实绩,也就是在实践中选才,要用事实说话。实绩要靠群众评价,人才要得到群众的认可,使“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选才上得到切实体现。同时也要看其在工作中是否有创新精神,是否有独到的见解,那些只局限在上级“指那打那”的人是不能有所发展的。在注重实绩的基础上,我们也要克服那些“唯实绩论”,用锐利的眼光发现那些夸大其实,只做表面文章,或者搞短期行为“显山露水”、急功近利的人。用“全面培养、加速成才”的观念培育人才
3.1对人才要加大培养力度,促其早日成才。
要有针对性的搞好岗位培养规划,在确定未来的奋斗目标的同时,提高归属感和使命感,使其能真正溶入到铁路跨越式大发展中来。
3.2人才管理部门应该认清人才职业生涯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帮助他们在各个阶段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培养教育的内容包括:单位的生产方式、各关键岗位的工作方法、管理方法、实际驾驭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才能及创新能力等。使人才的晋升从一个生产者、管理者、到最终的领导者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培养过程中,要坚持抓好带职锻炼环节,鼓励其在一线锻炼,使他们认识到锻炼是手段,使用是目的,增强锻炼的自觉性。在此期间,还要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传帮带,使他们在技术业务、实践经验方面有所提高。随时细化培养措施,突出能力培养,并根据其所学专业、个人特长和发展方向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
3.3为确保达到锻炼的预期目的,在制定培养计划中一是要坚持专业对口的原则,做到人尽其才,根据单位需要,安排其到所学专业相应的主要岗位进行锻炼。二是坚持岗位需要的原则。安排到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主要工种进行岗位锻炼。工种和岗位定期转换,使其全面、全方位的熟悉现场情况。
3.4要坚持教育培养与使用相结合,把人才的教育培养和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加速早日成才。同时要有时间观念,增强紧迫感,不能只培养,不使用,造成人才的流失和浪费。对未来人才的预测及设想
4.1对人才的培养,要有超前意识。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看到在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理论水平、思想作风、科学知识、业务能力等诸多方面与现实工作和长远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各项改革将进一步加剧,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又具有超前意识、开拓精神的复合型干部,对铁路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培养复合型干部是促进企业改革、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是全面贯彻思想政治工作“两个纳入”,实现与时俱进的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要进一步优化各级班子结构,做到专业配套,知识互补,结构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把那些政治上坚定、经受过实践锻炼,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中青年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形成梯次结构,以利于新老干部的密切合作和正常交替,防止出现新的老化循环。
4.2在人才的选拔上,要避免只注重学历,而不注重实绩的“唯学历”观,逐步培养德才兼备,能溶入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型人才。
目前,由于铁路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高大半、政企合一、一统到底”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积极性的发挥,同时,由于对人才的待遇与市场不能很好的接轨,从而出现人才外流的现象,给铁路的经营发展带来很大的被动。因此,要想培养好的人才,就得创造好的用人环境,一是要采用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和合理的分配结构,为优秀年轻干部的大批涌现提供更多机遇;二是要落实群众参与制度,把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三是要完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全面考核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充分发挥考核工作在发现、教育激励和监督干部方面的作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四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培养选拔思想解放,勇于创新的人才队伍。通过以上方法,逐步使培养选拔的新型干部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创新性。作为管理者,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二是具有复合性。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行业的不断兴起,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大,仅有一技之长而无多种才能的人是难以胜任重任的;三是要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领导才能。面对激励的竞争,依靠个人能力和精力很难有所突破,因此,要有提高企业凝聚力的能力;四是要有较好的思想品质。具有思想坚定,作风顽强,既积极进取,又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总之,在人才的培养选拔上,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人才政策的同时,还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把人才战略摆在首要位置,逐步纳入正轨,为铁路建设大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