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提升季专题:物业公司加强技能培训 规范个人行为 提高执行力

时间:2019-05-15 00:5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素质提升季专题:物业公司加强技能培训 规范个人行为 提高执行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素质提升季专题:物业公司加强技能培训 规范个人行为 提高执行力》。

第一篇:素质提升季专题:物业公司加强技能培训 规范个人行为 提高执行力

素质提升季专题:物业公司多措并举强化员工素质提升

物业公司通过采取强化技能培训、提高执行力、规范个人行为等多项措施,努力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一是以“重业绩、重实效”为指导思想,引导各班组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丰富培训内容、完善培训设施。公司将机电淘汰元器件制作成教学工具,供维修人员反复拆解,锻炼动手能力,促使熟练掌握元器件构造和易出现的故障形式,并预设故障隐患,提高判断、解决故障能力。与此同时,该公司定期安排安全预防、工艺技术、标准化操作、节能降耗等各方面培训和考试,大力提高职工专业技能水平。

二是通过播放集团公司物业培训课件、下发各种管理书籍、开展专题党课等活动,引导管理岗位职工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开阔眼界,明确在落实各项工作部署时,高起点、高站位,从大局出发,不讲理由、不讲客观,提升管理人员管理素质。同时,通过党支部开展“党风廉洁”活动,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

三是严格会议纪律,明确迟到、旷会考核金额,规范会前会后座椅排列顺序,严格会中手机状态等各方面规定,人员参会素质大幅提高。同时,随着地面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推进,该公司从杜绝职工乱扔烟头这一不良现象做起,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并在生活区域设置固定吸烟点,严禁在工业广场流动吸烟,对违反人员严肃处罚,并积极倡导公司干群随手捡拾烟头及垃圾,确保工广环境干净、整洁。(秦民安)

第二篇:技能培训及素质提升的调查报告

摘要: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现状,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分析问题,探讨对策,促进农民就业,按照区组织部、区大村办、区团委的工作安排及精神指示,对我区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关键词:技术技能、现状、问题、原因、建议

2013年8月10日调研组在旗党委、政府、人劳局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基本摸清了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现状。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现汇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现状

近年来,全市上下把提高农民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作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点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劳务工作。旗政府高度重视劳务工作,建立了劳务管理机构,市、县(区)、乡(镇)三级劳务组织体系基本建立。把劳务输出建成我市的一大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的共识正在形成。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工作取得实效。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劳动力对农业技术、就业技能和知识更新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通过正规培训、普及培训和其它培训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与农村劳动力总量比,仍然只占很小的比例。以上情况说明,我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工作严重滞后,如不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将极大地制约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

(三)、农村劳动力生产生活情况,劳动力由体力和智力构成。体力有先天的体力(优生的结果)和后天的体力(优育和锻炼的结果);智力有传统的经验和现代科技知识(包括文化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从我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看,在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劳动力智力因素的作用在逐渐提高,体力因素的作用在不断下降,智力因素中,现代科技知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经验成规的作用不断下降。通过调查分析,在我区专业户、小康户等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长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占绝大多数,贫困户(困难户)中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的占绝大多数,说明,农民文化素质高同农民收入程度显着正相关,也同农业生产水平显着正相关。

1、从每亩耕地提供的产品产量看,经济作物的收益大于粮食生产收益。文化程度高、生产技能强的农户生产收益比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的农户生产收益强。这是由于各种经济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要求比较高,文化程度高的农户敢于大胆试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实行科学管理,因而经营效果好。

2、在发展多种经营方面,文化程度高、生产技术能强的农户致富门路广,这是因为他们有经济头脑,会经营,敢于扩大生产规模。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的农户经营项目少,经营规模也较小,因此,收入很低或较低。

通过对这两种农户的比较,可以看出:前者靠科学种田,后者凭经验办事;前者勇于探索,后者墨守成规;前者讲究效益算着干,后者不计成本懵得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不仅仅是农村教育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农民技术技能事关农村人才建设,当前,我区农村劳动力仍占全区劳动力的大多数。这说明,在加快我区全面小康建设的过程中,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我区的现代化,而农村全面小康的核心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因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对整个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素质,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全区没有一个统一的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基地。现有的培训是通过社会办学机构,如农校、农广校等,而这“两校”目前规模小,师资、设备等培训资源很薄弱,无法完成大批量的培训工作,而现有的专业学校在培训经费价格上农民自己难以自行解决。

3、师资队伍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根据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需要大量的经费,如“两校”从建校至今,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基本的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转,因而,严重制约了“两校”作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主阵地的作用。

4、镇、村两级在农民技术技能的组织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镇、村两级是农民技能培训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否,事关镇、村两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原因分析

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1、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和技能素质较低,经济收入普遍不足,加之认识不足,有一技之长的不多,影响和制约了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

2、信息服务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与市场、岗位信息需求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对接,造成培训内容单

一、过时,从而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影响了我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形成。

3、培训激励机制不健全。据统计,培训一项实用技术需25学时,培训一项就业技能需50学时,分别需要500元和800元。由于多数农民收入不高,无力支付培训费用,造成培训人数减少,就业面变窄,同时政府也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来促进农民技术技能的培训。

4、目标责任体系不健全,缺乏一整套象九年制义务教育那样的教育培训体系和目标考核体系,有关部门、领导的目标责任还不够健全。

四、对“十一五”期间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建议

农民技术技能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性问题,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先决条件,也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性工程。按照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南的实际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现状,吸收业务管部门的意见,现就“十一五”期间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民教育的良好环境。

科技兴农,核心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既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体力,更要开发智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随着我区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愈来愈需要更多的农业科学人才、管理人才和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其中包括农艺师、园艺师、工程师、会计师、农经师,具有现代管理经验的企业家以及掌握一定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知识的劳动者。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努力开发农村劳动者的智力,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越来越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部门要以对民族振兴的高度责任感,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对农民教育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农民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利用乡镇逢集日、节日集会进行集中宣传,结合实施“2131”电影下乡工程,现场开展专题宣传和发布劳务信息。二是围绕“三下乡”活动进行重点辐射宣传,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科技下乡进村入户活动,发放《外出务工人员手册》、《农民科普知识读本》、《农村十项实用技术》等资料。三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多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众多劳动力参与培训,扩大培训的深度和广度。

(二)、完善工作思路,把握基本原则。

建议培训工作应抢抓国家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扶持机遇,坚持内抓培训,提高素质;外抓输转,提高收入;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思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上注意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择业为目标,突出实用、实际、“短、平、快”技能培训,形成培训、择业的良性互动局面。

2、坚持科学规划,抓点带面,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注意避免培训基地建设和工作上的盲目性和平均使用力量,选择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农民接受能力强的县乡重点进行技能性和创业性培训,对劳务处于萌芽状态的县乡实施引导性培训。

3、坚持因县制宜,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基地建设。根据各县(区)培训工作的发育程度、财政状况、人力资源,安排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对开设的学科门类要综合考虑,做到各县之间的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

4、坚持虚实结合,规范运作,着眼于理论传授和具体操作相结合,创造条件,加大实训力度。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方法和措施

(三)、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加大投入,确保培训质量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农民培训教育工程涉及面广、人员多、任务重,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我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都市农业进程。为此,建议区上成立农民培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统一领导。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向,设立若干个培训办公室,由各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切实制定好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确定培训机构(网点),统一编制培训大纲,统一制定教学计划,统一目标考核。

2、落实责任,实行目标管理

将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列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奖惩挂钩,责任到人。

3、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组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转变人们的观念,为我区农民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加大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

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经费应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目前我区农广校、农校每年区财政拨款仅3.5万元,对于培训工作显得杯水车薪,建议区委、区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增加投入,主要用于村、社干部学历培训补贴,农民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各类培训的教材、资料补贴,教师授课补贴和参加培训的农民补贴或奖励等工作经费。

5、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培训效益

在充分发挥我区农广校、农校、党校、职业中学作用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加强组织领导,提供组织保证。应把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议市上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劳动、扶贫、教育、农牧、团委、妇联等部门、团体以及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源、场地资源、信息资源。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内容,层层签定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特别是乡镇一级随着国家农业税费政策的落实和计划生育工作逐走上法制化轨道,应逐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劳务输转和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上来,实实在在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四)、多渠道筹集培训经费,为培训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在培训工作的起步阶段,应加大政府投入。建议建立全市农村职业教育和科教兴农专项基金;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按全市GDp增长速度同比例增加;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扶贫资金时,应安排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应考虑安排农业职业学校、农广校、成人学校和农业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经费。积极探索多元化培训经费投入体制,按照国务院“为农民提供的劳动技能性培训服务,应坚持自愿原则,由农民工自行选择并承担费用,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的要求,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由政府、学校、用人单位、个人共同承担,政府应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面上的引导性培训;鼓励集体、企业投资开展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支持民间资本按照“个人申请,相关部门考实,政府贴息”的办法投资开展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活动。

(五)、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接受技术的能力。

一是继续巩固普初成果,加快普九步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从源头上堵住新文盲的产生;二是加大扫盲力度,50岁以下的劳动力应全部接受扫盲教育,降低返盲率;三是要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相互衔接、渗透,对完成普通教育学业有困难初高中生可以及时转型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毕业时发给职业技术培训证和普通中学毕业证书。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培训力量。制定和实施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落实现有执教人员待遇,稳定队伍。同时,每年从未就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选派一批专业对口的人员充实到职业学校任教。采取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保证培训力量。

(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培训网

积极探索以骨干职业院校为龙头,带动其他职业学校的培训机制,走集团化、连锁式发展的模式。“十一五”期间,以地区农校为依托,外联部分高等院校,内联各培训机构,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利用现有设备、人员、“一校两牌、一师两任”,建成一所门类学科突出、特色鲜明、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技术学院。县一级采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办法,每年两个县、每县建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到“十一五”末,达到县县有职业技校的目标。对乡村两级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推广培训机构进行一次清理整改,充实人员,添置设备,增加经费,使其能承担初级的培训需要。对教育、农业、科技、扶贫、劳务移民等部门的业务培训机构进行统筹安排,划分培训任务,确定培训人员,避免重复培训或培训资源的闲置浪费。

(七)、创新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

一是依托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把职业教育渗透到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当中。对初中文化程度的开展技术性教育,对高中文化程度的开展创业性培训。二是在地区农校开设乡镇干部短训班,对乡镇干部进行轮训,使他们掌握一至两门技术技能,成为乡镇开展培训工作的骨干力量。三是市、县分别建立培训用工网页,构建信息平台,加强同劳务集地的联系,经常掌握劳动力需求信息,发布用工消息、务工政策、技术技能培训讲座,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四是提供政策扶持,推动培训工作。结合**南实际,制定就地转移、农民工进城务工接受培训的优惠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子女上学、户籍管理、税费交纳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对已接受培训外出务工的,减免有关服务性收费。五是鼓励民间创办职业培训学校,把民办培训机构作为政府培训机构的补充,填补培训空白点和盲点,逐步形成多元化办学和培训格局。支持能人大户以传帮带、师带徒、以工代培等形式开展普通技术的培训。六是继续抓好在全旗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蓝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四大工程建设,造就适应市场需求的务工人员和适应农业结构。

第三篇:2016技能培训及素质提升的调查报告

2016技能培训及素质提升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技能培训及素质提升的调查报告

摘要: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现状,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分析问题,探讨对策,促进农民就业,按照区组织部、区大村办、区团委的工作安排及精神指示,对我区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关键词:技术技能、现状、问题、原因、建议

2016年8月10日调研组在旗党委、政府、人劳局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基本摸清了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现状。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现汇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现状

近年来,全市上下把提高农民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作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点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劳务工作。旗政府高度重视劳务工作,建立了劳务管理机构,市、县(区)、乡(镇)三级劳务组织体系基本建立。把劳务输出建成我市的一大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的共识正在形成。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工作取得实效。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劳动力对农业技术、就业技能和知识更新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通过正规培训、普及培训和其它培训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与农村劳动力总量比,仍然只占很小的比例。以上情况说明,我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工作严重滞后,如不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将极大地制约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

(三)、农村劳动力生产生活情况,劳动力由体力和智力构成。体力有先天的体力(优生的结果)和后天的体力(优育和锻炼的结果);智力有传统的经验和现代科技知识(包括文化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从我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看,在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劳动力智力因素的作用在逐渐提高,体力因素的作用在不断下降,智力因素中,现代科技知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经验成规的作用不断下降。通过调查分析,在我区专业户、小康户等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长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占绝大多数,贫困户(困难户)中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的占绝大多数,说明,农民文化素质高同农民收入程度显着正相关,也同农业生产水平显着正相关。

1、从每亩耕地提供的产品产量看,经济作物的收益大于粮食生产收益。文化程度高、生产技能强的农户生产收益比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的农户生产收益强。这是由于各种经济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要求比较高,文化程度高的农户敢于大胆试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实行科学管理,因而经营效果好。

2、在发展多种经营方面,文化程度高、生产技术能强的农户致富门路广,这是因为他们有经济头脑,会经营,敢于扩大生产规模。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的农户经营项目少,经营规模也较小,因此,收入很低或较低。

通过对这两种农户的比较,可以看出:前者靠科学种田,后者凭经验办事;前者勇于探索,后者墨守成规;前者讲究效益算着干,后者不计成本懵得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不仅仅是农村教育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农民技术技能事关农村人才建设,当前,我区农村劳动力仍占全区劳动力的大多数。这说明,在加快我区全面小康建设的过程中,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我区的现代化,而农村全面小康的核心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因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对整个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素质,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全区没有一个统一的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基地。现有的培训是通过社会办学机构,如农校、农广校等,而这'两校'目前规模小,师资、设备等培训资源很薄弱,无法完成大批量的培训工作,而现有的专业学校在培训经费价格上农民自己难以自行解决。

3、师资队伍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根据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需要大量的经费,如'两校'从建校至今,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基本的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转,因而,严重制约了'两校'作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主阵地的作用。

4、镇、村两级在农民技术技能的组织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镇、村两级是农民技能培训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否,事关镇、村两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原因分析

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1、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和技能素质较低,经济收入普遍不足,加之认识不足,有一技之长的不多,影响和制约了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

2、信息服务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与市场、岗位信息需求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对接,造成培训内容单

一、过时,从而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影响了我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形成。

3、培训激励机制不健全。据统计,培训一项实用技术需25学时,培训一项就业技能需50学时,分别需要500元和800元。由于多数农民收入不高,无力支付培训费用,造成培训人数减少,就业面变窄,同时政府也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来促进农民技术技能的培训。

4、目标责任体系不健全,缺乏一整套象九年制义务教育那样的教育培训体系和目标考核体系,有关部门、领导的目标责任还不够健全。

四、对'十一五'期间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建议

农民技术技能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性问题,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先决条件,也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性工程。按照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南的实际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现状,吸收业务管部门的意见,现就'十一五'期间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民教育的良好环境。

科技兴农,核心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既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体力,更要开发智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随着我区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愈来愈需要更多的农业科学人才、管理人才和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其中包括农艺师、园艺师、工程师、会计师、农经师,具有现代管理经验的企业家以及掌握一定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知识的劳动者。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努力开发农村劳动者的智力,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越来越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部门要以对民族振兴的高度责任感,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对农民教育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农民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利用乡镇逢集日、节日集会进行集中宣传,结合实施'2131'电影下乡工程,现场开展专题宣传和发布劳务信息。二是围绕'三下乡'活动进行重点辐射宣传,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科技下乡进村入户活动,发放《外出务工人员手册》、《农民科普知识读本》、《农村十项实用技术》等资料。三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多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众多劳动力参与培训,扩大培训的深度和广度。

(二)、完善工作思路,把握基本原则。

建议培训工作应抢抓国家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扶持机遇,坚持内抓培训,提高素质;外抓输转,提高收入;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思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上注意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择业为目标,突出实用、实际、'短、平、快'技能培训,形成培训、择业的良性互动局面。

2、坚持科学规划,抓点带面,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注意避免培训基地建设和工作上的盲目性和平均使用力量,选择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农民接受能力强的县乡重点进行技能性和创业性培训,对劳务处于萌芽状态的县乡实施引导性培训。

3、坚持因县制宜,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基地建设。根据各县(区)培训工作的发育程度、财政状况、人力资源,安排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对开设的学科门类要综合考虑,做到各县之间的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

4、坚持虚实结合,规范运作,着眼于理论传授和具体操作相结合,创造条件,加大实训力度。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方法和措施

(三)、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加大投入,确保培训质量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农民培训教育工程涉及面广、人员多、任务重,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我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都市农业进程。为此,建议区上成立农民培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统一领导。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向,设立若干个培训办公室,由各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切实制定好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确定培训机构(网点),统一编制培训大纲,统一制定教学计划,统一目标考核。

2、落实责任,实行目标管理

将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列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奖惩挂钩,责任到人。

3、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组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转变人们的观念,为我区农民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加大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

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经费应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目前我区农广校、农校每年区财政拨款仅3.5万元,对于培训工作显得杯水车薪,建议区委、区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增加投入,主要用于村、社干部学历培训补贴,农民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各类培训的教材、资料补贴,教师授课补贴和参加培训的农民补贴或奖励等工作经费。

5、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培训效益

在充分发挥我区农广校、农校、党校、职业中学作用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加强组织领导,提供组织保证。应把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议市上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劳动、扶贫、教育、农牧、团委、妇联等部门、团体以及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源、场地资源、信息资源。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内容,层层签定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特别是乡镇一级随着国家农业税费政策的落实和计划生育工作逐走上法制化轨道,应逐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劳务输转和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上来,实实在在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四)、多渠道筹集培训经费,为培训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在培训工作的起步阶段,应加大政府投入。建议建立全市农村职业教育和科教兴农专项基金;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按全市GDp增长速度同比例增加;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扶贫资金时,应安排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应考虑安排农业职业学校、农广校、成人学校和农业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经费。积极探索多元化培训经费投入体制,按照国务院'为农民提供的劳动技能性培训服务,应坚持自愿原则,由农民工自行选择并承担费用,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的要求,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由政府、学校、用人单位、个人共同承担,政府应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面上的引导性培训;鼓励集体、企业投资开展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支持民间资本按照'个人申请,相关部门考实,政府贴息'的办法投资开展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活动。

(五)、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接受技术的能力。

一是继续巩固普初成果,加快普九步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从源头上堵住新文盲的产生;二是加大扫盲力度,50岁以下的劳动力应全部接受扫盲教育,降低返盲率;三是要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相互衔接、渗透,对完成普通教育学业有困难初高中生可以及时转型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毕业时发给职业技术培训证和普通中学毕业证书。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培训力量。制定和实施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落实现有执教人员待遇,稳定队伍。同时,每年从未就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选派一批专业对口的人员充实到职业学校任教。采取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保证培训力量。

(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培训网

积极探索以骨干职业院校为龙头,带动其他职业学校的培训机制,走集团化、连锁式发展的模式。'十一五'期间,以地区农校为依托,外联部分高等院校,内联各培训机构,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利用现有设备、人员、'一校两牌、一师两任',建成一所门类学科突出、特色鲜明、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技术学院。县一级采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办法,每年两个县、每县建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到'十一五'末,达到县县有职业技校的目标。对乡村两级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推广培训机构进行一次清理整改,充实人员,添置设备,增加经费,使其能承担初级的培训需要。对教育、农业、科技、扶贫、劳务移民等部门的业务培训机构进行统筹安排,划分培训任务,确定培训人员,避免重复培训或培训资源的闲置浪费。

(七)、创新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

一是依托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把职业教育渗透到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当中。对初中文化程度的开展技术性教育,对高中文化程度的开展创业性培训。二是在地区农校开设乡镇干部短训班,对乡镇干部进行轮训,使他们掌握一至两门技术技能,成为乡镇开展培训工作的骨干力量。三是市、县分别建立培训用工网页,构建信息平台,加强同劳务集地的联系,经常掌握劳动力需求信息,发布用工消息、务工政策、技术技能培训讲座,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四是提供政策扶持,推动培训工作。结合**南实际,制定就地转移、农民工进城务工接受培训的优惠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子女上学、户籍管理、税费交纳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对已接受培训外出务工的,减免有关服务性收费。五是鼓励民间创办职业培训学校,把民办培训机构作为政府培训机构的补充,填补培训空白点和盲点,逐步形成多元化办学和培训格局。支持能人大户以传帮带、师带徒、以工代培等形式开展普通技术的培训。六是继续抓好在全旗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蓝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四大工程建设,造就适应市场需求的务工人员和适应农业结构。

第四篇:成都企业中高层管理培训——《如何提升执行力与管理技能》

成都企业管理培训 【三顾咨询】 执行力

执行力与管理技能提升

目标:

管理者应掌握良好的执行力、提升解决问题的技能、沟通技能、激励员工的技能。本课程关注实用、实操的管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指导日常工作和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管理人员掌握如何采用实用的管理工具以提升执行力,同时掌握应用有效沟通激励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愿望和积极性,达到硬手段和软手段的管理两手抓。课程大纲:

第一讲 结果与任务:企业缺乏执行力的后果

1、结果三要素

2、以结果做商业交换的平台。

3、客户价值是做结果的方向

4、如何做结果

5、执行型人才的三大标准

 案例:面对问题,该怎么办?

第二讲 执行力的核心要素

1、构建执行力的四要素

2、心态要素怎样构建执行力

3、工具要素怎样构建执行力

4、角色要素怎样构建执行力

5、流程要素怎样构建执行力

 案例:如何采用SMART工具提升执行力/ 3 成都企业中高层管理培训——《如何提升执行力与管理技能》

第三讲 如何提升组织执行力

1、执行训练:打造卓越执行者的必然之路

2、目标绩效:确立以目标为先导的绩效管理体系

3、流程优化:执行效率提升的基本动作

4、制度体系:执行高效运行的保障

 案例:我们工作中执行力不高的问题分析 第四讲 提升管理者的执行力

1、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2、作为下属的四项职业准则

3、下属职业经理常见的角色错位

4、高执行力管理者必须做的七件事

 案例:提升员工执行力的途径与方法

第五讲 高效的人际沟通技能

1、沟通的三大要素和内容

2、缺乏沟通的原因:技能、意愿、氛围…

3、高效沟通的六大步骤

4、实际沟通案例分析

5、沟通的过程及常见障碍

6、不同性格的沟通特点

7、高效倾听的过程与好处

8、如何有效与上级、下级、平级沟通

9、如何进行与客户的沟通

 案例:员工问题迟到如何沟通

第六讲 管理者时间管理的实用技能

1、第四代时间管理

2、四象限工作分析

3、人工作案例分析

4、时间管理的案例分析

5、时间自然法则与工具

 ABC法则

 办事的优先次序

 4D原则

 时间管理的犹他法则

 Salami技术

6、个人工作时间管理计划

 案例:经理的时间管理案例分析

第七讲 管理者如何应用激励来管人

1、畏惧、价值、机会、危机四大激励法2、10个激励定律和应用

3、危机激励实施方法

4、畏惧激励8大要点

5、人性激励五大法宝

 案例:零成本激励与低成本激励的方法

第五篇:技能培训三步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素质同提高

技能培训三步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素质同提高

——奈曼旗工商局技能培训见成效

“两费”停收后,随之而来的是工商职能的转变,亦说是监管重心的转移,在这样一个趋势下,工商部门的处境可谓是“内忧外患”。所谓“内忧”主要表现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执法人员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收费上,因而忽视了业务技能的学习,面对职能的转变,大部分人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由于业务技能低因而出现了“管理恐慌”和“技能恐慌”等问题;“外患”则表现为管理对象的法制观念淡泊、职业技能缺乏,识假辩假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弱,管理对象的这种技能上的缺失既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给我们的监管带来了难题。为解决消除内忧外患,奈曼旗工商局采取“三步走”的做法从加强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技能培训入手,旨在全面提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第一步:开展会计基础知识和查帐技能培训

随着治理商业贿赂和打击“两虚一逃”专项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一些违法行为呈现出行为更加隐蔽,形式更加丰富等特点,这不仅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专项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我们的执法人员带来了“技能恐慌”。尤其是在治理商业贿赂和打击企业“两虚一逃”的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往往是通过检查当事人的财务会计账目来发现案件的线索,因此能看懂会计账目是查处案件的前

提。而在违法行为中,当事人往往又对财务会计账目进行了处理。这就要求工商执法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会计专业知识,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所欠缺的,奈曼旗工商局针对队伍执法人员的这一现状,于2008年12月,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聘请了资深的会计师,组织全系统执法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会计基础知识和查帐技能培训,重点对会计基础知识,查帐方法、查帐技巧以及查帐取证方略、查帐笔录制作有关知识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使全系统执法办案人员对企业账目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自行发现线索的能力、秘密查帐的能力、依法运用查帐手段和通过查帐收集证据的能力,为提升全系统查处经济违法案件的执法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步:开展计算机技能培训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的主要办公设备,与此同时,我们监管的绝大多数企业在财会管理上都实行了电算化,所以无论是办公还是办案都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电脑水平,然而目前我们基层工商部门相当部分执法人员大多是“土专家”,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的业务技能培训。真正懂统计、精电脑,能够查办新型案件的一线干部太少。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水平,尽快适应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办公的需要,2009年3月,奈曼旗工商局又利用一周的时间分批次

组织系统干部职工进行了计算机技能和业务系统应用培训,此次培训打破了年龄界限,由市工商局计算机权威人士赵兴华同志负责授课。培训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基本操作、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网络应用、工商业务管理系统操作、信息查询以及计算机故障排除与基本维护知识等。培训中,针对干部职工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的带有普遍性问题,采取互动式授课的方法,干部职工就平时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现场提问,授课老师一一为其解答,使干部职工的难题得以解决,极大的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为检测培训效果,我们将在六月份对参训人员进行理论和上机实践考试,不合格的将待岗学习,直到学习合格后方能再上岗。

第三步:加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要求学习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等级和技师考评)的愿望日益强烈。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关于“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大量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专业人才”、“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制度……”的精神,进一步调动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人员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服务质量,保护社会共利益,维

护消费者利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奈曼旗工商局、奈曼旗个私协会经过与当地劳动就业部门及职业教育中心协商,达成了共识,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分批次组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人员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其技能培训涉及培训的专业有食品检验员、汽车驾驶员、汽车(摩托车)修理、商品营业员、摄影师、家用电器维修、计算机专业(含现代化办公设备维修)、电工、钳工、电焊工、机修工(含农机修理)、建筑装饰工等21个工种。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考核,再发证”的原则,对经过职业技能培训(技术等级培训)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人员,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颁发由国家劳动部制作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截止目前,已办培训班两期,培训人员774人,已为443名培训合格者颁发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第三期培训班正在报名中。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奈曼旗工商局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正逐步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服务于管理者、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做法不仅得到了广大个私企业的爱戴和拥护,也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的高度评价,执法人员在个体私营企业中的威信得到了增强,社会上反响强烈,今年,先后有三个旗县局来奈曼局进行经验交流,国家、自治区个私协会也多次来奈曼进行实地调研,对奈曼旗工商局的教育培训“三步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我们在看到良好的培训结果的同时,也发现了在培训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有些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培训管理不够严格,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个别干部职工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自觉性,学用结合得不太好。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们队伍的现状,在今后的培训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合理调适培训方向、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理念,以使我局的培训取得更佳的效果。

调适培养方向,突出能力提高。教育培训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能力,要培养干部学习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探索思考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一是推行继续教育。要制定有效的政策鼓励干部参加院校的学历教育,以杜绝文凭提高了,学历上升了,但文凭有“水分”的现象,真正提高干部文化素养,增强实际工作才干,改善队伍文化结构。二是推行在岗教育。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实际需要,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对中层领导干部以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为重点,做到既会做事,还要会管人;对基层单位干部的培训则要以集中、短期、专题培训为主,着重提高实践能力。

调适培训内容,突出专业优化。按照“面向实战,讲究实用,追求实效”的原则,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结合形势和任

务的需要,从实际工作出发,将学与做、知与行、学与用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现实工作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训什么、练什么,因需施教,因人施训,确定培训内容。紧紧围绕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全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信息网络技术知识、信息化建设基本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等教育培训,探索解决实践难题,提高广大干部对综合工商执法知识要点的吸收及运用能力。同时也要看到,在工作实践中,岗位在不断地更新调整,一个干部一生不可能只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因此,应摒弃专业划分过窄,知识过细的观念,适当增加与专业相关联的系列知识,全力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调适培训方式,突出实际效果。在培训时间上做到长短结合。在坚持对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等内容进行中长期培训的基础上,要继续坚持不定期举办“短、平、快”式的培训班,促进广大干部知识结构的全方位更新。在培训形式上做到传统与创新结合。在继续坚持课堂教学、在职自学等传统培训模式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等先进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在培训管理上做到奖惩结合。在培训基础上,应主张并实行惩戒的方法来防止懈怠于培训行为的产生。惩戒可以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如健全完善培训考核、培训上岗等相关制度,并将培训情况

纳入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凡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被评为优秀档次;对于专门技能培训以领取某一级别的资格证为依据确定参与培训的评判标准,未取得该资格证的视为培训不合格,责令离岗继续自费培训等。奖励可采取对取得会计师、律师、评估师资格以及计算机等级证书等人员给予待遇、报销学费等形式,以调动干部自学的积极性。

调适培训理念,突出形象塑造。因为工商行政管理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得体自信的举止,端庄亲切的仪表,大方谦虚的言谈,清正廉洁的品德,为民解忧的宗旨。要塑造公众认同的良好形象,每一位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注意一言一行,做到公平、公正,讲究“意诚”、“心正”,充分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平等地对待行政相对人。特别是对于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能正确运用法律后果,最大限度地兼顾合法、合情、合理,追求法、情、理的统一,以激活长久以来严肃依法行政的理性,体现行政执法的道德关怀,取得最佳的执法效果,在社会更大范围中赢得理解、尊重和支持。

供稿人:戴秀华

下载素质提升季专题:物业公司加强技能培训 规范个人行为 提高执行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素质提升季专题:物业公司加强技能培训 规范个人行为 提高执行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