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背景下的班主任素质思考

时间:2019-05-15 00:3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背景下的班主任素质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背景下的班主任素质思考》。

第一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背景下的班主任素质思考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背景下

班主任素质思考

国务院常务会议2009年6月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省各行各业的加快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性机遇。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省职业教育事业也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临诸多崭新的课题,需要各级职业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我们的事业,积极主动调整工作重点,更高定位发展目标,更加明晰工作思路和推进举措,推动全省职业教育在新的一轮发展进程中与时俱进,跃上新的发展平台,为沿海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角色-----职业学校班主任更要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加快更新教育理念,为适应沿海发展进程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为新的发展机遇注入新鲜的活力。

一、《规划》为我省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规划》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专门针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具体安排,为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南、宝贵的政策支持,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职业教育迎来新的机遇。《规划》提出以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这为我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二是促进职业教育内在发展的机遇。《规划》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这为我省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快改革,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政策依据。三是为我省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这就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立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和公共实训基地。

在《规划》的宏观指导下,省政府2010年也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进一步做出了目标明确的工作部署。罗志军省长在今年

11月26日召开的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把“促进职业教育优化发展”纳入年度省政府工作的“关键举措”范畴。连云港市徐一平市长在今年1月21日召开的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职业教育的内容则更为具体,进一步明确了今年连云港市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创建省三星级以上中等职业学校8所、省级示范专业9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

二、职业教育需发挥五大功能,满足沿海开发的新需求

作为直接服务于沿海地区开发的职业教育事业,不但要紧紧抓住国家战略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发展,而且要紧紧实施规划的统筹要求,全力以赴发挥好以下五大功能:

(一)提供技能人才需求的基础性服务,主要发挥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不断巩固职业教育发展基础,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优化专业培训结构,扩大招生规模,培养素质高、技能好、能吃苦的蓝领工人,为沿海地区开发培训满足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二)打造适应本地发展需要的技能基地,主要是利用职业教育院校平台为沿海地区开发技能培训提供服务,满足沿海开发进程中产生的各类技能培训需求,促进沿海开发的人才支撑保持旺盛的源动力。

(三)承担培养本地居民就业技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本地居民的就业本领,适应江苏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形势,更好解决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

(四)承担着产业技能升级换代的平台,紧紧跟随沿海地区产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吸纳与提升技能培训水平,拓展技能培训领域,满足沿海地区产业升级换代的技能培训需要。

(五)承担沿海地区产业技能培训合作交流的重要职责,通过加强国内外技能培训领域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本地技能培训的国际化水

平,领跑本地区重要产业的技能培训,减少本地区产业发展的技能培训成本。

这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我省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发展的功能是我省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每个职教班主任更需要树立关心沿海开发、宣传沿海开发、参与沿海开发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深入推动职教班主任工作改革,努力做好新发展进程中学生的快速转化和适应工作,培养更多满足沿海开发需要的敢于创新,乐于创业,勇于创优的新型技能人才。

三、职教班主任需更新思维积极深入推动职教班主任工作改革

职业教育既然在江苏沿海开发进程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发展使命,那么就需要班主任站在沿海开发大局,从以下四个方更新思维,积极推动职业班主任的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在服务江苏沿海开发中做出更多的贡献。

(一)深入全面领会《规划》精神内涵,进一步明确服务沿海开发指导思想

《规划》是江苏沿海地区未来十年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江苏沿海地区各行各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南。如加强沿海地区与中亚、欧洲和东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以风电和核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重要湿地、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把环境准入门槛,强化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切实加强环境监管等措施,发挥引领全局发展建设的纲领性作用。班主任需要全面领悟,正确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深刻思考发展中需要的人才素质,时刻把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紧贴沿海地区的发展要求,为学生更好服务江苏沿海地区开发提供明晰的指导思想,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满足沿海开发不

断增长、变化的人才需求。

(二)主动构建素质要素,积极融入江苏沿海地区开发进程

《规划》要求未来职业教育吸引职业技术拓展职业教育的培训领域,满足沿海开发的发展需要,承担沿海地区产业技能培训合作交流的重要职责和产业技能升级换代的平台,通过加强国内外技能培训领域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本地技能培训的国际化水平,领跑本地区重要产业的技能培训。因此,职教班主任要围绕沿海开发的需求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自身的学习领域,提升自我的管理水平,不断丰富业务知识,提升技术技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成为学习型、创新型的管理人才,为发展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献计献策,为学校提升办学质量,调整专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倾心倾力,为加快沿海开发进程推波助澜。

(三)积极打造职教班主任品牌,发挥服务沿海开发示范带动作用

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激烈的竞争问题,各地纷纷打造专业品牌、名师品牌、名校品牌,努力培养一批龙头专业、名牌教师以及名牌学校。《规划》为我省职教班主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从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还是职校功能的发挥,都为职教班主任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工作的方向、行动的指南。职教班主任要勇于挑战,积极进取,树立竞争意识,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努力打造创新、创优的班主任形象。一个毋庸讳言的事实是,现阶段的职教班主任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悲观情绪,对于未来的前途也不像普通中学教师那样踌躇满志,丧失竞争意识、品牌班主任意识,得过且过的人大有人在。因此,每个职教班主任都要有清醒的认识,重新明确自己在沿海开发大局中的位置、责任,重新树立人生价值目标,争先创优,攻坚克难,为打造品牌职教班主任开辟新的道路,为服务沿海开发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四)主动解放思想为新的发展机遇注入新鲜的活力

目前,连云港、南通、盐城三地市委、市政府已经轰轰烈烈、热火朝天地推动沿海开发的进程,各市职业教育部门也在围绕大开发紧锣密鼓地实施新一轮的工作调整,动员各地教育界的资源与力量,积极主动参与沿海开发进程。全省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火热形势迫切呼唤职教班主任树立解放思想、永不满足的理念。部分职教班主任做工作仍然讲究四平八稳,管理辛辛苦苦就是成效不大,始终抱着千万别出乱子的心态,喜欢做轻车熟路、没有风险的事,不关心新生事物,害怕承担责任,结果不但个人工作业绩平平,而且单位管理也是一潭静水,缺乏奔涌激荡的源头活水。因此,职教班主任不能仅仅满足于安分守己的平稳状态,而要“不断寻求新的内容和工作方法,富有创造性的开展育人活动”,要“教育社会化”及时主动融入新的社会形势,要勇于打破常规,摒弃因循守旧,善于发现,勇于思考,树立全新的思维理念,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突破自我,勇于在创新中推动职教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飞跃发展,在创新中紧跟沿海开发的进程步伐。

第二篇: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8-2020)

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08-2020)

(修改稿)

江 苏 省 农 业 委 员二○○九年八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发展背景

1.1 自然条件

1.1.1地理区位

1.1.2 土地资源 1.1.3 地形气候 1.1.4 土壤状况 1.1.5 水资源 1.1.6 生物资源 1.2 社会经济

1.2.1人口及其分布 1.2.2 综合经济实力 1.2.3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4基础设施条件 1.2.5 优势高效特色产业 1.2.6 农业产业化经营 1.2.7 农村居民生活 1.3 制约因素

1.3.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够高 1.3.2农业投入不足 1.3.3自然灾害频繁 1.3.4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第二章 总体规划

2.1 指导思想和原则

2.1.1指导思想 2.1.2基本原则

一、现代高效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产业化发展原则

四、体制机制创新原则 2.2 发展定位与战略

2.2.1科技创新战略 2.2.2体制与机制创新战略 2.2.3企业化经营战略 2.2.4可持续发展战略 2.3 发展目标 第三章 空间布局

3.1 优质粮棉油产业带

3.1.1 发展思路

3.1.2 发展目标

3.1.3 建设内容与布局

一、优势粮油主产区

二、沿海高品质棉区

3.2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

3.2.1 发展思路 3.2.2 发展目标

一、水产业

二、畜牧业

三、园艺业

四、特色产业 3.2.3 建设内容与布局

一、水产业

二、畜牧业

三、园艺业

四、特色产业

3.3 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带

3.3.1 发展思路 3.3.2 发展目标 3.3.3 建设内容与布局 3.4农产品加工基地

3.4.1 发展思路 3.4.2 发展目标 3.4.3 建设内容与布局 3.5 农产品出口基地 3.5.1 发展思路 3.5.2 发展目标 3.5.3 建设内容与布局 3.6 农产品物流基地

3.6.1 发展思路 3.6.2 发展目标 3.6.3 建设内容与布局

第四章 重点工程

4.1 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工程

4.1.1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4.1.2 沿海旱地和滩涂生态区建设工程 4.1.3沿海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4.1.4农村废弃物治理工程

一、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

二、大中型畜禽场沼气工程

三、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

四、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工程 4.1.5 耕地质量保护工程

一、耕地质量监测预警区域站建设项目

二、高产稳产农田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4.1.6农业(渔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程 4.2 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工程 4.2.1农村水利建设工程 4.2.2 沿海滩涂开发工程 4.2.3 沿海渔港开发工程 4.3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4.3.1 科技攻关项目

一.农作物品种选育技术

二.畜禽、水产新品种选育及良繁技术 三.农产品储运及精深加工技术及设备 四.农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技术 五.农业信息技术及应用

六.农林病虫草害与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七、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八.重点实施13个重大科技项目 4.3.2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 4.4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4.4.1 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4.4.2 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4.4.3 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一、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设施建设工程

二、新型农民培训设施建设工程 4.4.4 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程

二、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建设工程

三、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4.5 农业信息与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程

4.5.1 “四大业态”建设工程

一、改造提升农贸市场

二、升级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加快发展连锁超市、配送专卖

四、探索电子商务、期货交易及拍卖竞价等新兴业态 4.5.2 “四项服务”建设工程

一、信息咨询服务建设

二、质量监管服务建设

三、冷链物流服务建设

四、促销平台服务建设

4.6 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工程

4.6.1 动物保护体系建设工程 4.6.2 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工程 4.7 食品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程

4.7.1农业综合监测点建设项目 4.7.2 农产品检测能力建设项目

第五章 保障措施

5.1 强化政策支撑 5.2 着力规划引导 5.3 加大建设投入 5.4 深化对外开放 5.5 加强组织领导 附表: 1、2007年沿海地区人口分布情况2、2007年沿海地区经济状况3、2007年沿海地区农林牧渔产业值4、2007年沿海地区农业基础情况现状表5、2007年沿海地区农产品产量情况6、2020沿海现代农业发展总体目标

前言

江苏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与功能区,沿海地区发展现代农业事关江苏农业持续发展全局,在全国居重要地位。现江苏沿海地区已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区域,依据国家《江苏沿海地区区域发展规划》要求,制定《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规划》在分析我省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国家和省对沿海地区发展的要求,研究确定了沿海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沿海现代农业“三带三基地”即优质粮棉油产业带、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带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农产品物流基地的战略布局,重点支持的生态防护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工程,以及为确保《规划》有效实施的“强化政策支撑、着力规划引导、加大建设投入、深化对外开放和加强组织领导”等五项保障措施,力图在未来将沿海地区打造为接纳中西部、服务长三角、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物流和出口基地。对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两个率先”目标实现等均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规划的时间以2007年为基期,规划到2020年,分为近期(2008-2010年)和中长期(2011-2020年),重点突出近期,谋划展望远期,所有基础数据资料为2007年统计资料或最新的调查数据。规划空间区域范围为江苏沿海地区所有市,即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个市及所辖县(市)区的全部地域空间,《规划》包括种植业(含园艺、花卉)、林业、畜牧业、渔业等行业,《规划》在整合沿海地区种植业发展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园艺业发展规划、海洋渔业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高效农业发展规划、滩涂开发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市场体系规划以及江苏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等的基础上综合编制而成。期望为各级各部门加快推进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投资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方式的确定,以及运行体系的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

第一章 发展背景

1.1 自然条件

1.1.1地理区位

沿海地区地处北纬31°33'—35°07',东经119°21'—121°55',地形南北较长,东西较窄,是我国沿海(黄海)、沿江(长江)、沿线(陇海铁路)三条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南接长三角经济辐射区,北接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渤海湾经济圈,东与韩国、日本、朝鲜等国隔海相望。溯江而上,可通皖、赣、鄂、湘、川六省及云、贵、陕、豫等地。区域包括江苏境内紧靠黄海由北向南排列的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地级市。其中,连云港市的规划区域包括市区、灌南、灌云、东海、赣榆等4个县(市),盐城市规划区包括市区、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建湖、阜宁、盐都等8个县(市、区),南通市规划区域包括市区、海安、如东、如皋、通州、海门、启东等6个县(市、区)。

1.1.2 土地资源

沿海地区是我国东部地区后备土地资源最丰富地区,陆地面积约3.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面积的31.65%,其中,耕地面积16171.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9.76%,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沿海三市中低产田比重达66%,改造潜力很大。

目前共有滩涂面积1031万亩,约占全国沿海滩涂总面积四分之一,居全国第一位。由已围潮上带、未围潮上带、潮间带和岸外辐射 沙洲四部分组成。其中潮上带总面积443万亩(已围400万亩),潮间带398万亩,辐射沙洲190万亩。

1.1.3 地形气候

沿海地区地域优势明显,气候宜人,地处长江、淮河和沂沭泗河流域的最下游。区内除连云港境内分布有少量山丘区外,多是长期淤围形成的平原垦区演化而来的海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多在2.0~4.0米左右。

该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海洋性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性,冬干旱,夏湿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15℃,年降雨量900~1050mm,南部多于北部,年际变化较大,年内降雨的60~70%集中在6~9月。

1.1.4 土壤状况

沿海地区属平原海岸,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土壤类型不多。土壤分类单元与地理景观单元基本一致,生态类型的演替、地理景观的变化和土壤类型的发育三者基本一致,除了云台山区的棕壤和赣榆沿海的砂姜黑土类外,其他广阔的平原海岸中,海堤以外潮间带内分布着滨海盐土类,堤内老垦区主要分布着潮土类(包括灰潮土、盐化潮土、棕潮土、盐化棕潮土四个亚类)。土壤盐分、土壤养分和土壤物理性质除新垦区和堤外滩涂外,已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1.1.5水资源

沿海地区分属三大水系,废黄河以北属沂沭泗水系;废黄河以南至328国道、如泰运河为淮河下游区;如泰运河以南属长江流域。在 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臵方面,以保障城镇供水、工业供水和农田灌溉用水为主,加强供水水源及输水干线建设。经多年建设,初步实现长江与淮河流域之间互济互调,形成了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及沿江自引三大供水区。2007年沿海地区总供水量123.6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21.3亿m3,占98.1%;深层地下水源供水量2.3亿m3,占1.9%。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53.4亿m3,引水工程供水量51.2亿m3,提水工程供水量6.8亿m3,跨流域调水量9.9亿m3。沿海地区供水保证率总体上已超过50%,接近75%。东引供水区的里下河腹部地区基本达到75%,沿海斗南、斗北垦区受里下河河网输水能力及节点控制水位限制,现状供水保证率在50%以上,接近75%。渠北滨海、响水达到75%。北调供水区,淮南沿运供水保证率达到90%以上,连云港市内直接供水区供水保证率达60%左右,补水供水区为50%。沿江自引供水区供水保证率已接近95%。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制定颁布了《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实行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管理。沿海三市共有357个水功能区,其中连云港83个,盐城94个,南通180个。已初步形成蓄(北部地区)、引、提、调相结合的供水网络。农田骨干排灌水系已基本形成,沟渠纵横,农田水利条件较好,基本具备新滩涂开发的引水改良条件。

1.1.6 生物资源

沿海地区生态类型多样,有野生脊椎动物600多种,其中有白鳍豚、中华鲟、丹顶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二级保护动物40余种。有野生植物1000余种,其中有国家保护物种7种。有药用动、植物1098种。

沿海滩涂潮上带天然植被茂密,有芦苇、蒲草、大米草等纤维植物,有何首乌、罗布麻等药用植物等。珊瑚及金镶玉竹为江苏珍稀名特产。动物资源主要分水生、陆生和鸟类。水生动物中的海洋水产品是沿海地区的主要水产品。主要经济鱼类为带鱼、鳓鱼、黄鱼、鲳鱼、加吉鱼等。前三岛海区有刺参、扇贝、鲍鱼等。海区浮游植物以适温、适盐范围较广的近岸低盐广布种和暖温带种为主,共有190种。潮间带底栖生物年平均生物量为57.17克/平方米。陆上动物主要为陆生野生动物及人工饲养的畜禽品种,其中人工畜禽品种达12科、18属、90多个品种。陆生野生动物有麋鹿、河麂等兽类20多种,各种鸟类225种,国家重点保护或珍稀濒危鸟类有90多种。可供农业开发的生物资源丰富。1.2 社会经济

1.2.1人口及其分布

2007年本区域总人口2058.15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26.99%。区域人口密度较低,平均人口密度634人/平方公里,比全省平均人口密度少109人,18个县中低于全省平均人口密度的有10个县。不同区域有很大差别,如海门市有1072人/平方公里,而大丰市仅有238人/平方公里。本区域乡村从业人数799.08万人,约占区域总人口的38.83%,乡村从业人员比重最高的是启东市,为53.8%,比重最低的是响水县,为33.62%。乡村从业人数中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308.3 6 万人,占区域乡村从业人数的40%,跟全省40.83%平均水平相当,占区域总人口的14.98%,比全省的平均水平高出2.79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最大的是灌南县,为61.93%,比重最低的是如东县,为26.81%。(见附表)1.2.2 综合经济实力

整个沿海地区经济状况从南到北基本呈递减形态。2000年至2007年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年均增长14.63%。到2007年底,财政收入达到241.94亿元,年均增长13.7%。地区生产总值4101.32亿元,占全省的15.88%,是2000年的2.6倍,其中第一产业538.97亿元,第二产业2130.09亿元,第三产业1797.2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以各县(市)来看,通州市最高,为323.33亿元,灌南县最低,为62.53亿元。本地区实有耕地面积2428.56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4.2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1.99亿元,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5.63%,其中农业产值485.19亿元,林业产值20.63亿元,畜牧业产值289.59亿元,渔业产值233.1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59.39亿元。农业与林牧渔产值比为47.17:52.83,如不计林业产值,则种植业与养殖业产值比为48.14:51.86。从市县农林牧渔业产值来看,东台市最高,为103.75亿元,灌南县最低,为27.58亿元。与2000年相比,沿海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3.4:43.9:32.7调整到12.07:47.69:40.24。可见,第二产业和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1.2.3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科技兴农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提高。沿海地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028.40 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99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96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569万亩。

2000年到2007年,粮食产量由1026.64万吨增加到1134.09万吨,占农产品总量的77.74%下降到72.7%,占全省粮食产量由33.05%上升到36.31%。油料产量由82.49万吨降到72.66万吨,棉花产量由221891吨增加到291229吨,肉类总产量由110.54万吨增加到117.55万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由72.08万吨增加到72.98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62.08%。水产品总量由151.74万吨增加到205.41万吨,占全省水产品产量的50.22%。从时间序列看,江苏沿海地区的农产品绝对产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而且占全省的比重也呈现出递增态势;从农产品产量结构看,粮食占农产品产量比重处于领先地位,高达72.7%左右,历年相对稳定。棉花和水产品产量比重也在逐年增加。丰富的农产品原料既是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基础,也是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的基础。

1.2.4基础设施条件

交通方面,本地区有新长铁路穿越盐城市和南通市,连接本区的有沿海、宁靖盐、宁通、徐淮盐、宁连等高速公路。随着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支线路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全地区共有公路里程达41284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30.87%,公路密度1.18公里/平方公里,比全省公路密度小0.12公里/平方公里。

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方面,把大江大河综合整治作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的重点,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以及中小河流治理。淮河下游地 区建立了以洪泽湖蓄滞上中游洪水经入江水道、入海水道、分淮入沂,分泄入江入海的防洪体系,总泄流能力达到15270~18270m3/s,设计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沂沭泗地区建立了以南四湖、骆马湖、石梁河水库三库调节洪水,新沂河、新沭河两河分泄入海的防洪体系,目前正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长江按照“因堤防,守节点,稳河势,止江坍”的治理方针进行重点治理与维护,长江堤防已能防御1954年型长江潮位加十级风浪的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海堤总长855km,按照50年一遇高潮加10级风浪加安全超高1m进行了达标建设。区域实行洪涝分治、高低分排。山丘区水库拦蓄、等高截洪系;平原地区分片形成独立排水区,涝水主要通过东西或南北向河道入海为主;低洼地圈圩防洪、建站排涝。城市防洪建设主要依托流域防洪、区域治理构筑城市防洪保护圈。

沿海地区拥有一批国际知名度高、经贸往来频繁的著名口岸,与韩国、日本等国隔海相望,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连云港位于欧亚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南通市地处长江出海口,交通条件便利。北部以连云港港为中心大港,包括连云港两翼柘汪、海头港群和灌河港口集群;中部以大丰港为中心港口,包括射阳港、陈家港等;南部以南通洋口港为中心大港,形成包括吕四港、东灶港与南通港的港口集群。目前在建有大丰港、洋口港两大深水港口,港口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沿海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配套。优越的经济区位非常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1.2.5 优势高效特色产业 沿海各县(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及技术优势,集聚产业,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如赣榆、东海设施蔬菜、灌云芦蒿、东台西瓜、大丰大蒜、射阳薹蒜、通州水芹等特色蔬菜,赣榆的大樱桃、东海的草莓和葡萄、射阳的日本梨、海安的柿等特色水果;连云港市的海针品和设施渔业、盐城市的海淡水大规模标准化养殖、南通市的紫菜和经济贝类养殖;以及南通和盐城南部地区的猪、蛋禽、肉禽、山羊养殖,盐城北部的生猪、家禽养殖,连云港的猪、家禽、肉牛养殖等。沿海观赏苗木产销历史悠久,基础较好,南通如皋是国内知名的花木之乡、长寿之乡,连云港花卉产业以球根切花为主,是国内反季节切花百合、郁金香、非洲菊的重要生产基地,东台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甜叶菊种植加工基地,南通地区的四青作物、四色豆等特粮特经作物蜚声海内外。射阳的药用菊花产销量在国内名列前茅。

1.2.6 农业产业化经营

沿海地区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49家,总销售收入达777.6亿元。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8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1家,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5家,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2家。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009个,加入合作组织农户达16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2%。

“十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近15%。2007年沿海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736.33亿元。产业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实现了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变。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逐步调整,形成了以粮油、果蔬、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 为主导行业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格局。农产品加工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围绕优势农产品和市场需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和加工区。

1.2.7 农村居民生活

村镇经济发展的空间进一步合理,功能结构进一步协调,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38元;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3 制约因素

1.3.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够高

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特色产业布局不够集中,生产基地相对分散,缺少覆盖面大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水平不高,部分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加工规模和整体水平还比较低, 沿海三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0.65:1,其中盐城市仅为0.37:1,而发达国家为2~4:1。另外,拉动力大的龙头企业少,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较多,产业集中度不高,处于低水平循环。目前以专业化产地批发市场为主的市场载体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强,没有真正形成农产品集散地,农副产品的流通仍然停留在欠发达的农贸市场水平。以龙头企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主的市场主体发育程度还不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3.2农业投入不足

虽然沿海地区总体上已进入以城带乡、以工哺农阶段,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财政支持“三农”的能力还很低。现有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仍然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老化,标准低,不配套,特别是农业服务体系也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缺钱养兵、无钱打仗”现象仍然普遍。以工哺农的各项措施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都制约着沿海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1.3.3自然灾害频繁

江苏沿海地区处于淮河、沂沭泗水系、长江下游,东临黄海,是洪水走廊,淮沂沭泗20万km2流域洪水和江苏境内4万km2洪涝水穿过沿海地区进入黄海,易形成洪涝夹击的局面。该区还滨江临海,台风暴雨发生的频率较高,台风暴雨的特点是历时较短,暴雨强度大、潮水位高、破坏力强,若同时遇天文大潮汛,易形成风暴潮。由于沿海地区特定的地理位臵、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决定其易受洪、涝、旱、渍、海潮、台风暴等多种自然灾害影响,旱涝交替、洪涝并发、河海共涨、甚至一年多灾。

1.3.4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数量将逐年减少,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耕地质量不高,中低产田比重大,区域内滨海盐土为全省面积最大的一类的中低产土壤,近期围垦的滩涂土壤肥力低、土体含盐和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存在程度不同的盐害 威胁,严重制约作物产量提高;防洪除涝和防风暴潮工程体系虽已基本形成,但总体标准不高,特别是部分区域易涝、入海河道挡潮闸下港道淤积及城市防洪薄弱问题比较突出,不能适应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水资源配臵能力不足,水资源的年际变化大,降水过程与需水过程不相匹配,容易出现连续丰、枯水年,而该地区地势平坦,缺乏水资源调蓄条件,当地径流利用十分有限。水污染日趋严重,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根据已有监测资料评价,江苏沿海地区仅32.0%的水功能区达到水质目标要求,沿海地区河道湖库等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跨流域引水水源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部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时段性超标,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水质咸化,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比较突出,水污染总体形势十分严峻;工业“三废”问题,使局部地区的土壤和水体污染加重,小型养殖场和散户的养殖污染治理率低;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一些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留守农村的劳动力素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呈下降趋势。

第二章 总体规划

2.1 指导思想和原则

2.1.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充分整合沿海及其周边地区各种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变革农业,用现代知识培训农民。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竞争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国际化和标准化水平。努力把沿海地区农业建设成为服务长三角、连接中西部、面向国内外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物流、出口基地;建设成为农业生产能力强、农业科技含量高、农业物资装备新、农业经营机制活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为在农民收入中占有重要份额、在地区经济中占有重要位臵、在全国农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强大产业;建设成为市场完善、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态环保、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1.2基本原则

一、优质高效外向原则

严格保护耕地,集约节约用地,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优势高效特色产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民培训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建立和完善资源保护与利用制度,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和保护,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 强污染治理,统筹人与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产业化发展原则

充分考虑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种因素和各地经济发展特征,优先发展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并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一定支撑作用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按照区域经济生态特点,发挥市场配臵资源作用,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坚持以发展龙头加工企业带动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链规划项目,按产业化经营项目,拓展农业的多功能。

四、体制机制创新原则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积极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村支持保护制度,营造有利于发展新产品、壮大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2 发展定位与战略

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的战略定位为接纳中西部,服务长三角和环渤海,面向国内外的农副产品研发、生产、加工、物流基地及“东、中、西农业合作示范区”。具体的发展战略包括:科技创新战略、组织制度创新战略、企业化经营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2.2.1科技创新战略

加大动植物新品种的研发力度,提高动植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开发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争取在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大农产品和环境中有害物质检测和监控技术开发,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开发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医药中间体、功能性健康食品和配料,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促进食品加工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开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农田土壤改良、保护性耕作、水肥协同调控技术等,建立区域性土地生产力恢复和重建技术体系,开发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要开发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过程中成套技术装备,提高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研制适合沿海地区农业的多功能作业关键装备,加强“3S”技术,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2.2.2体制与机制创新战略

要对现有的农村组织制度进行创新, 完善和改造农业产业组织结构,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经营的合作化水平,建立以管理企业化为特征的产业型组织。这种组织,既包括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组织,又包括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心的市场组织。现代农业组织的构成主体具有跨越产业界限,活动空间突破城乡限制,运行效益体现综合性特点。在继续培育壮大企业组织的同时,按照“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原则,加大力度发展农民专业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组织,积极发挥农垦企业的示范 带动作用,在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之间建起纽带与桥梁,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组织程度,使其在现代农业的产业联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2.3企业化经营战略

将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逐步向工商业延伸,采取企业化经营战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沿海现代农业采取企业化经营战略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加快农业标准化经营。以企业化经营为基本理念,追求规模经济、经济效率和质量安全, 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农业标准化管理制度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来规范和协调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二是重视市场营销。要善于创造市场需求,通过市场细分方法,开发各种保健产品、安全食品、绿色食品;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提高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生产比重;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市场需求,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三是抓好品牌经营。沿海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树立市场知名度、信誉度高的农产品品牌,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要主体的龙头企业尤其需要培育名优特品牌,农产品要做大,就必须有名牌,只有名牌农业才有市场竞争力,才有产品信誉。

2.2.4可持续发展战略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和方法,寻求农业生物与其环境的最适关系,建立相应的农业技术体系和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战略,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推进农业安全化生产。农产品的安全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和无公害食品是农产品安全化的主要标志,它与病虫害防治、转基因和饲料添加剂等技术息息相关。沿海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也要与国际标准接轨,健全国际通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升的消费要求,逐步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比重。二是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生态农业的模式,尽可能地逐步按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技术规范进行生产经营,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及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开发方式,走集约农业之路,建设节约型社会。通过合理开发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生态和自然界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效率,进而获得最好的生态效果。三是探索循环农业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生态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更安全的产品。2.3 发展目标

2008年至2020年,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建设总体目标是: 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经济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具体目标是:

——经济持续增长。建立和完善沿海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争取一个时期的较 18 快增长,又保持一种良好的增长态势;既实现一个时期的增长指标,又为今后的增长积蓄后劲。到2020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

——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到2020年,沿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75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300万吨。棉花、油料、肉类、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改善,建成稳定的特粮特经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结构不断优化。大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速发展安全、生态、高产、优质、高效种植业和畜牧业,大力推进规模养殖业,加速发展园艺业和渔业,加速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农村二、三产业。优化农民就业结构,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到2020年,高效农业面积达到1100万亩,农产品出口额达30亿美元。通过优化调整,提高养殖业比重,农产品加工业比重和非农产业比重,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1。

——生态平衡发展。广泛开展农田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大力推广户用沼气和改厨、改厕,保持农村环境净化美化,到2020年,畜禽粪便处理率提高到8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农业面源主要污染物总氮、总磷入河量削减60%以上;进一步完善沿海防护林建设,不断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林木覆盖率达到26%。

——农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组织创新,到2020年,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比达到80%以上,有60%的农户加入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数占总农 户数的80%。

第三章 空间布局

为落实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发展的空间布局上确定为“三带三基地”,即优质粮棉油产业带、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带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农产品物流基地。

3.1 优质粮棉油产业带

3.1.1 发展思路

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摆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位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定提高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改善技术装备,提高单产水平,发展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型农业,使该地区成为全省最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的主产区,让沿海农业开发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3.1.2 发展目标

2012年沿海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2800万亩、总产1250万吨左右,其中:南通800万亩、盐城1350万亩、连云港650万亩。2020年沿海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2750万亩、总产1300万吨左右,其中:南通750万亩、盐城1350万亩、连云港650万亩。

2012年沿海地区棉花面积保持在300万亩左右,总产量30万吨左右,其中:南通55万亩、盐城230万亩、连云港15万亩。2020 20 年沿海地区棉花面积保持在370万亩左右,总产量37万吨左右,其中:南通80万亩、盐城280万亩、连云港10万亩。

2012年沿海地区油菜面积保持在300万亩,总产量60万吨,其中:南通150万亩、盐城150万亩;2020年沿海地区油菜面积保持在360万亩左右,总产量80万吨,其中:南通 180万亩、盐城180万亩。在连云港建成50万亩花生生产基地,盐城建成100万亩柴油原料油菜生产基地。

3.1.3 建设内容与布局

一、优势粮油主产区

盐城的渠北农业区、里下河农业区,南通的江海农区、如海农区,连云港的中部平原农区重点突出优质水稻、专用小麦,中西部重点突出花生。南通重点发展如东、通州西部早熟晚粳稻区,海安里下河迟熟中粳稻区,优先发展沿海地区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全力打造“双低油菜产业带”,突出双低油菜的综合利用,改善城乡居民的食用油品质,力争建成独具特色的国家级优质商品菜籽生产基地带和优质双低菜籽油开发中心。盐城粮食生产重点发展沿海、里下河和渠北三大优质粮食产业优势区,油料生产重点发展沿海和里下河两大优质油料产业优势区。连云港重点发展赣榆、东海、灌云、灌南等县区粮油产业,蔷薇河沿线、灌南河两岸优质大米,陇海线以北优质强筋小麦,赣榆、东海优质花生。苏北盐沼湿地重点发展耐盐油料作物。

二、沿海高品质棉区

盐城市204国道以东、苏北灌溉总渠以南、沿海滩涂以西的农业 区,连云港市的沿海地区,南通市的如东垦区、启东、通州等区域重点发展杂交棉和高品质棉。盐城棉田种植区域主要建设三大块:一是沿海棉区;二是里下河棉区;三是渠北棉区,重点发展沿海棉区的东台、大丰、射阳和亭湖四个县(市区),发展种植面积在2万亩以上的乡镇 48个,5万亩以上的乡镇 12个,10万亩以上的乡镇 2个。连云港市重点发展灌云、灌南县中西部乡镇优质棉花。南通重点建设如东和启东两大优势区,其中如东棉区发展高品质棉15万亩,规模化优势产业基地10万亩;启东棉区发展高品质棉15万亩,规模化优势产业基地10万亩。3.2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

3.2.1 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区位、资源、交通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臵,加快发展水产、畜牧、园艺、蚕桑、啤酒大麦、蓖麻等优势高效特色产业,形成一批以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为特征,面向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地区,辐射江苏全省及周边省市的优势高效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3.2.2 发展目标

一、水产业

到2012年,沿海地区渔业总产量238万吨,比2007年增长16%;渔业总产值570亿元,比2007年增31%。海洋捕捞、内陆捕捞保持 22 稳定,淡海水养殖规模、品质和效益明显提高,渔业的二三产业较快增长。渔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比2007年增长46%左右。沿海渔业资源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到2020年,沿海地区将实施数百万亩滩涂围垦工程,其中相当部分围垦后的土地将进行海水养殖,海水养殖产量因此可能大幅提高,沿海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300万吨,比2007年增加100万吨,增长50%,其中海水养殖产量达130万吨,增加70万吨,增加90%。二三产业进一步加大,沿海渔业总产值将超过720亿元,比2007年增长66%。

二、畜牧业

到2012年,沿海地区生猪出栏稳定在1050万头,家禽饲养稳定在3亿只左右;奶牛存栏发展到2.8万头左右,羊出栏发展到560万只左右;规模养殖的比重,生猪(年出栏50头以上)提高到60%,蛋鸡(存栏500只以上)提高到80%,肉鸡(年出栏2000只以上)提高到80%;肉类总产量达到135万吨;蛋类产量达到160万吨,奶类产量达到9.2万吨。

到2020年,沿海地区生猪出栏发展到1250万头左右,家禽饲养发展到4亿只左右;奶牛存栏发展到4万头左右,羊出栏发展到850万只左右;规模养殖的比重,生猪(年出栏50头以上)提高到80%,蛋鸡(存栏500只以上)提高到90%,肉鸡(年出栏2000只以上)提高到90%;肉类总产量达到160万吨;蛋类产量达到182万吨,奶类产量达到18万吨。

三、园艺业

到2012年,预测性种植面积872万亩,产量2080万吨,产值290亿元。其中蔬菜播种面积710万亩,设施蔬菜面积300万亩,设施蔬菜比例达42%,总产1420万吨,总产值220亿元,蔬菜出口创汇2亿美元。食用菌种植面积1亿平方米。果树面积100万亩,产量90万吨,产值22亿元。花卉苗木面积25万亩,销售额18亿。茶叶2万亩,产量400吨、产值5000万元。

到2020年,预测性种植面积1168万亩,产量2320万吨,产值667亿元。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000万亩,设施蔬菜面积400万亩,设施蔬菜比例达40%,总产2200万吨,总产值600亿元,出口创汇5亿美元,食用菌种植面积2亿平方米。果树面积120万亩,产量120万吨,产值35亿元。花卉苗木40万亩,高效花卉苗木面积占比达95%以上,销售额30亿元;茶叶8万亩,产量1500吨,产值2.5亿元。

四、特色产业

到2012年,沿海地区桑田面积保持在70万亩左右,优质高效桑田62万亩左右;优质啤麦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以上,提供优质啤麦原料50万吨,建成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优质啤麦生产基地、全球一流的甜叶菊生产基地;发展高效四青作物,面积超85万亩; 2020年,沿海地区桑田面积保持在75万亩水平,优质高效桑田65万亩,高效桑田面积达到桑田总面积的90%;高效四青作物面积超100万亩,优质花生、专用甘薯、饲料玉米、特色豆类、中药材及糖料香料 超50万亩、50万亩、100万亩、50万亩、20万亩。同时积极发展沿海地区的耐盐植物,支持农民种植开发耐盐蓖麻等耐盐油料作物,促进该地区逐步形成耐盐油料植物特色产业。

3.2.3 建设内容与布局

一、水产业

在浅海养殖带(0米线以下到负10米左右海域),主要进行浮绳(筏)式海带、紫菜等藻类养殖和贻贝、扇贝等贝类吊养,海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底播贝类等养殖;在滩涂养殖带(涨潮时淹没、退潮时露出水面的地带,包括连陆滩涂和辐射沙洲),主要进行半浮筏式紫菜养殖和文蛤、青蛤、四角蛤、杂色蛤等贝类养殖;在海水池塘养殖带(海堤内池塘),主要进行海水虾、蟹、鱼、贝类的养殖;该带也是进行陆上海水设施养殖的区域;在淡水养殖渔业区(主要为淡水库、池塘、河沟等),主要进行淡水特种水产品养殖,优化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在沿海地区这里建设一批鱼虾贝藻蟹类良种繁育场,高效生态规模化特色水产品基地,高校设施渔业示范基地;在海洋捕捞渔业区(海堤外除海水养殖以外的广阔滩涂和海域),主要进行海洋捕捞的流刺网、围网、拖网、定臵网、钓具等各种捕捞工具的生产作业。

二、畜牧业

沿海畜牧业发展基本呈均匀分布,其中南通地区及盐城南部以猪、蛋禽、肉禽、山羊为重点,盐城北部以生猪、家禽为重点,连云港以猪、家禽、肉牛为重点。全区域范围内建设3个祖代种畜禽场(祖 代种猪场、祖代肉鸡场、祖代蛋鸡场),建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在主产区建设一批起点较高,规模较大的生态奶牛场、养猪场和肉鸡、蛋鸡场,积极推进公司+农户适度规模,公司+合作社+农户适度规模模式,推进全区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具体建设内容和布局如下:

东海、赣榆、灌南、灌云、东台、大丰、滨海、阜宁、响水、如皋、如东、海安、通州等13个县(市)发展优质商品猪;灌南、东台、阜宁、如东发展苗猪生产;东台市发展乳猪生产;东海、灌云、东台、如东、如皋、启东、海门发展肉鸡;赣榆、盐都、东台、海安、射阳发展蛋鸡;响水、滨海、阜宁、灌云、灌南等县发展苏北草鸡;东海、灌南、灌云、响水、建湖发展肉鸭、鹅;东台、海门、启东、如皋、大丰等发展山羊生产;东海、赣榆、灌南等发展肉牛生产加工产业;东海、启东、海门、东台、大丰、灌云发展奶牛;赣榆县发展皮毛兽生产;大丰、东台、射阳、灌南等县发展皮、毛兔生产。

三、园艺业

1、出口创汇蔬菜主产区。连云港以芦笋、牛蒡、洋葱、大蒜、速冻叶菜、浅水藕、草莓等为重点;盐城以大蒜、萝卜、胡萝卜、芦笋等根茎类蔬菜为重点;南通以豆类蔬菜、青花菜、芦笋、绿叶菜类(菠菜、雪里蕻等)等为重点,以出口日韩为主,扩大美欧市场,建成我国沿海重要的出口加工蔬菜产业群。每年出口蔬菜增长30%。建设出口蔬菜基地100万亩,培育出口蔬菜万吨以上或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蔬菜加工出口龙头企业8家,其中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家。

2、设施蔬菜主产区。以扩大大棚春提早、秋延后设施栽培和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为重点,发展高效设施蔬菜基地。连云港以发展日光温室、大中棚为重点,以生产番茄、辣椒、黄瓜等茄果类蔬菜为重点;盐城以发展大中棚为重点,盐城北部适当发展日光温室,以生产西瓜、辣椒、茄子、西葫芦等蔬菜为重点;南通以发展大中棚为重点,适当发展连栋大棚(2-3连栋为宜),以生产西瓜、甜瓜及及茄果类、叶菜类蔬菜为重点,大力发展大棚防虫网覆盖栽培。日光温室以生产冬春茬蔬菜为重点,大中棚以生产春早熟、秋延后蔬菜为重点。大力发展钢架大棚,提高钢架大棚在蔬菜设施栽培中的比例,提高蔬菜生产设施抗灾能力。

3、沪销蔬菜(以上海、杭州、苏南为重点的长三角地区)。以南通、盐城、连云港为重点,以生产速生叶菜、豆类蔬菜等不耐贮运的蔬菜、地方特色蔬菜及市场适销蔬菜为重点,建成长三角大中城市“菜蓝子”基地。以南通、盐城的南部为主,发挥交通便捷、生态条件优越的优势,建立番茄、茄子、辣椒、豆类以及耐盐蔬菜沿海特色蔬菜基地100万亩;在南通入海口县市,依托三条长江大桥(崇启、崇海、苏通大桥),建立优质安全绿色叶菜生产基地100万亩,品种为小青菜、菠菜、荠菜、生菜、芹菜及韭菜等。重点建设区域性工厂化育苗中心,标准化菜地和产地蔬菜配送中心,在集中产区建设年育苗1亿株以上的大型育苗中心10座,年育苗5000万株的中型育苗场20座;建设和完善基地排灌沟渠、道路、供电和喷滴灌设施;以国有农场和重点乡镇为单位建设产地净菜加工配送中心,配备蔬菜预冷库、冷藏 车。

4、食用菌主产区。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南通重点发展灵芝、蛹虫草等高档保健、药用食用菌;盐城重点蘑菇、平菇、草菇和灵芝、蛹虫草等食用、药用菌;连云港重点发展香菇、蘑菇、草菇等食用菌生产。沿海地区共建设2亿平方米优质高效食用菌生产基地,重点建设5000万平方米食用菌生产核心基地,辐射提高1亿平方米。重点扶持建设食用菌菌种生产和食用菌加工企业,提高加工设施水平和产品质量档次。

5、花卉苗木主产区。重点在如皋、灌云、赣榆建立起规模在万亩以上的观赏苗木生产基地3个。重点发展耐盐、抗风、耐瘠薄的沿海景观树种;发展株型优美、生长势快,富于季相、色相变化的彩叶树种、观赏灌木、乔木、半乔木及攀援、地被植物等,保护产地生态环境,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大力推广苗木全程容器栽培技术。在如皋建立年产量达100万盆的商品盆景生产基地,在发展地方特色的树种盆景如罗汉松、黄杨、银杏等,积极开发新树种盆景。在灌云、灌南、赣榆、东海四县和连云港市郊区建立日光温室切花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丰产、耐低温、适宜苏北沿海日光温室栽培的球根花卉品种与对日出口的切花菊,开展设施反季节切花栽培和贮运保鲜,扩大郁金香、百合等种球繁育能力,提高种球自给率、切花生产和应市能力。以射阳县为主建立药用与食用花卉基地,利用现有的资源、经济、技术和发展基础,在继续生产药用菊的同时,重点发展江苏地道中药材产品。

6、水果主产区。以射阳、大丰、东台、如东、启东、海安为重点,新建优质梨基地5万亩,重点以若光、喜水、翠冠、黄冠、黄金等早中熟梨为主,其中建设棚架梨基地3万亩,品种以若光、喜水、黄金、翠冠为主。建设产后分级包装流水线10条,500吨至1000吨冷库10座;以赣榆为核心,辐射到东海、新浦、连云区,新建大樱桃基地5.5万亩,包括平整园地、沟系配套、土壤改良及灌溉设施、种苗培育等;在南通现有鲜食葡萄1万亩的基础上,新建高档鲜食葡萄基地3万亩,建设避雨设施3万亩;在赣榆、东海新建黑莓基地1万亩,板栗基地2万亩,草莓基地3万亩,在海门、启东、通州、如皋新建草莓基地5万亩,建设赣榆黑莓加工园区及东海草莓板栗加工园区;在连云港云台山、赣榆丘陵山区建设小网格防护林标准化防冻茶园2万亩,新建清洁化茶叶加工厂10座,改建20座。

四、特色产业

1、高效特经特粮区。指盐城海堤以外潮上带滩涂盐土农业区、渠北农区、南通的海门、启东、连云港西部岗岭农区等旱作区。盐城沿海滩涂大力示范推广海蓬子、芦笋、海荚菜、红菊苣等耐盐作物,能用海水灌溉的耐盐作物种植面积占耐盐作物种植总面积的60%以上,到2012年和2020年,耐盐作物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万亩和30万亩,产值分别达到4亿元和12亿元。在盐城的渠北农区大力发展青食玉米、青食花生、青食毛豆、青食山芋等“四青”经济作物,在响水、滨海等县部分乡镇重点发展青食玉米。在滨海界牌、滨淮、八巨等乡镇重点发展青食甘薯。在阜宁施庄、滨海界牌等乡镇重点发展青 食花生。在滨海界牌、东坎等乡镇重点发展青食大豆。南通稳定现有特经特粮种植面积230万亩,发展高效特经特粮,2012年高效四青作物面积超80万亩,高效特色作物面积达20万亩;2020年高效四青作物面积超100万亩,高效特色作物面积达40万亩。连云港发展200万亩出口型、观光型果品和加工出口型特粮特经,以东海、赣榆为重点,建设50万亩食用、油用出口专用型花生生产基地;以东海、赣榆为重点,建设30万亩高淀粉加工专用型甘薯生产基地;以灌云为重点,建设20万亩高蛋白大豆基地。

2、蚕桑产业优势区。主要包括盐城地区,南通高沙土地区、里下河地区以及通州地区。该区域以乡镇为单位,建设有优势、有潜力、有前景的蚕桑乡镇,形成桑蚕产业的区域特色。以村组为建设单元,构建蚕桑生产基地,打造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标准化示范基地,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结合村庄治理和农业结构调整,在宜桑地区适当扩栽部分桑田,乘势填平补齐插花田,扩大连片种植面积,缓解水旱互包、农药污染的矛盾。同时注重加强和引导蚕桑规模经营,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在优化桑园结构过程中,每年按桑园面积5~10%的比例进行老桑更新,提高桑园的整体素质。

3、啤酒大麦优势区。主要是盐城沿海农业区,该区域主要建设方向为:建立优质啤麦生产基地,继续保持全国主要啤麦生产基地的地位。发挥省啤酒大麦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啤麦麦芽、啤酒加工企业整合,为啤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信息和人才保证。加强啤酒大麦生产 和收脱贮技术推广,添加烘干设备,增强啤麦加工自动化处理能力。

4、蓖麻优势产业区。主要在苏北盐土区,该区域发展以蓖麻等优质耐盐油料作物为主。建立公司加农户的订单农业机制,在政府支持下实现250万亩盐土和低产棉田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开发耐盐蓖麻等油料作物;利用耐盐油料作物,提炼生物柴油,开发沿海生物质能产业。

3.3 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带

3.3.1 发展思路

以沿海生态、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及沿海风情为主线,加快沿海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强化沿海湿地资源保护,充分挖掘沿海生态旅游资源,加快推进农业生态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及农村文化习俗为主要内容,以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体验农味和观光旅游为特色,以旅游引力强、开发潜力大的景区为基点的沿海地区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带建设,发展集生态、观光、休闲、科普、体验、生产、购物于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农业。

3.3.2 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2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湿地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农业观光、休闲景点完善提高至180个,接待游客达到800万人次、接待游客收入达到10亿元。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湿地资源保护得到改善提高,农业观光、休闲景点动态完善提高至250个左右,接待游客达到1600万人次,接待游客收入达到23亿元,整个沿海地 31 区农民年人均增收100元,从业人员年均增收500元。

3.3.3 建设内容与布局

以沿海县(市、区)为主线,在该地区建设沿海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农业带,有机融合第一、三产业,突出观光度假特色。利用我省1000多公里海岸线的辽阔地域及其湿地,开发北部丘陵沙滩国外引种鲜花种植、中南部滩涂湿地特种蔬菜水果种植、海水种养殖、近海捕捞和滩涂围垦废灶兴棉的农耕开发历等丰富资源,在沿海边一带发展融休闲度假、观赏海边风情、海边垂钓、体验农事和渔事劳作等为一体,辅以发展海边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观光农业,如异域奇花观光园、温泉农趣园、猎趣园、钓鱼山庄、海水蔬菜园、百药园等。

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的城郊地区建设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带。主要发展以观光农业景观为主的观光型农业,如观光农园、农业公园;以参与农业活动为主的体验农业,如市民农园、采摘园、教育农场;以休闲娱乐为主的休闲型农业,如休闲农舍、农家乐、度假村;以民族文化为主的农业活动节,如采摘节、桃花节、樱桃节。通过发展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生产与消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将自然农(渔)业区变为观光旅游区,让城市居民观尝田园和渔村风光,享受乡村情趣,体验大自然的美感。3.4 农产品加工基地

3.4.1 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农业特色,建设以三市市区及沿 32 海(江)港口区为中心,辐射整个沿海地区的大型农渔产品加工基地和农渔产品精深加工出口密集区。农渔产品加工要立足现有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发挥农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加强农渔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建立起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向重点产业,形成集聚效应,重点发展优质粮油、高品质棉、茧丝绸、特色蔬菜、优质畜禽制品、特种水产等加工产业。

3.4.2 发展目标

2012年农渔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农渔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的产值之比超过1.1∶1,打造一批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创业基地、农产品加工研分分中心,力争2012年,在现有11家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增加到15家;沿海三市每年每个市新增1个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1个创业基地和1个农产品加工研发分中心;到2012年,沿海三市每个县要建立至少1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每个农产品加工重点镇要建立1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园,初步形成与优势特色农渔业产业生产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到2020年,沿海地区形成高度发达的农渔产品加工集聚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渔产品加工业先导区。

3.4.3 建设内容与布局

一、优质粮油加工集聚区

立足如东、通州、东台、射阳、阜宁一带和东海、赣榆一带,在改造提升传统粮油加工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粮油食品和附加值高的

精深粮油加工业。稻米加工积极开发营养强化米、发芽糙米、留胚米、蒸谷米,高纯写写帮文秘助手蛋白、米淀粉脂肪替代物、米糠多糖、米糠油、稻壳可降解环保餐盒等高附加值产品;小麦优先支持发展食品专用粉、营养强化面粉、预配粉,开发麦胚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大麦重点发展啤酒大麦深加工、大麦茶、大麦精等高附加值产品;玉米加工,在发展玉米主食食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和功能食品的同时,着力发展专用变性淀粉、玉米淀粉糖、多元醇、乳酸和聚乳酸、淀粉基生物材料等精深加工产品;油籽加工重点开发油菜籽、花生等油脂新产品,鼓励开发各类高档食用油、调味油、保健油的精加工;大豆加工,重点开发大豆蛋白、磷脂、大豆精粉、速溶豆粉、精炼油、调和油、豆奶等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和大豆纤维面料。

二、高品质棉加工集聚区

立足大丰、射阳和灌云一带,突破制约高品质棉产业发展的技术薄弱环节,迅速推进大面积生产;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棉农合作组织为重点,以选育、引进高品质棉品种为切入点,实施棉花产业链式开发,鼓励订单生产,推进产销衔接。

三、茧丝绸加工集聚区

立足海安、东台一带,以提高蚕茧组织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为重点,整合蚕茧产业生产结构,突破制约蚕茧产业化生产经营的瓶颈,培育壮大蚕茧产业化龙头企业,狠抓精深加工。

四、特色蔬菜加工集聚区

立足沿海三市高效设施蔬菜产地,以提高特色蔬菜种质创新能力

为重点,加快蔬菜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加快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和有机食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加快蔬菜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扩大出口创汇。积极发展有机果蔬和绿色果蔬加工,搞好果蔬的预冷、清洗、分级、整理、包装、储藏、保鲜为主的初加工,推广净菜上市。重点研制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低温脱水蔬菜、速冻蔬菜、保鲜蔬菜、蔬菜汁、蔬菜粉等精深加工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重点发展优质梨果、柿子、银杏等优势水果的贮藏、保鲜和深加工。鼓励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野生蔬菜加工。

五、干鲜果品加工集聚区

立足东海、赣榆一带板栗基地,重点发展速冻板栗加工出口,加快推进赣榆、东海加工葡萄基地建设,重点发展葡萄酒、樱桃酒等高档果酒加工,同时依托赣榆黑莓基地,发展黑莓汁、葡萄汁等果汁加工,依托东海、如皋等地的草莓基地,重点发展速冻草莓加工。

六、畜禽加工集聚区

立足海门、如皋一带,阜宁、滨海一带,东海、灌云一带,以优质、安全、无公害为发展重点,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延长产业链条,加强技术改造力度,引进先进生产线,逐步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七、特种水产加工集聚区

立足沿海一线,着力突破贝类及淡水鱼加工,提高优质鱼、虾、蟹、贝、藻和海蜇等产品的精深加工,发展鱼虾特别是低值鱼虾类加工。利用虾蟹加工废弃物开发甲壳质和甲壳胺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

海洋保健品、医药品加工,在增加一般初加工的基础上突破深加工。研究开发制成优质鱼粉、鱼片、鱼罐头、烤制品、鱼糜制品、调味制品等,提高低值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

八、林木加工集聚区

立足连云港,重点发展木浆造纸、高档地板、高档家具、贴面板、层级板、结构板、刨花板、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等木制品精深加工和出口柳编产业。芦苇加工重点开发高档苇编工艺品、建材等加工产品,加工苇浆、一次性餐具、包装物等产品,延长产业链。

九、连云港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在连云港建立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园区,提高农产品研发、生产、精深加工水平,具有农产品加工主题博览、展销、科研、商务、食品专业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功能。以科技为依托,以开发高新技术为目标,围绕农产品优势资源建立加工企业,促进产业集聚,提高规模效益,构建沿海农产品加工高地、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和快速便捷的农产品出口通道。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畜禽和水产品加工组团、蔬菜和水果加工组团、粮油食品加工组团、林木花卉组培加工组团、特色农产品加工组团、物流组团,到2020年,园区产业集聚实现销售300亿元。同时,积极鼓励沿海规划区其它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3.5 农产品出口基地

3.5.1 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沿海地区特点,以农水产品出口企业为主体,政府推进,部门联动,按照“外向化、标准化、规模化”要求,重点建设沿海地区蔬菜、水果加工、肠衣、蜂蜜、乳猪、紫菜、小龙虾、斑点叉尾鲔、贝类、泥鳅等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从源头上保障沿海地区出口农渔产品质量,提升农渔产品国际竞争力,确保完成规划期内沿海地区农渔产品出口目标任务。

3.5.2 发展目标

到2012年沿海地区农水产品出口总额达12.3亿美元,新建各类出口农水产品原材料注册备案基地15万亩,新增出口蛋禽备案基地15万只,新增出口蜂蜜备案基地5个,新增出口猪肉备案基地15万头(年出栏数),新增出口紫菜、斑点叉尾鲔等水海产品出口注册备案基地10万亩。到2020年,沿海地区各类出口农水产品原材料注册备案种养殖基地(含水海产品)规模累计达到100万亩,沿海地区农水产品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确保沿海地区农产品出口每年增长12%以上。

3.5.3 建设内容与布局

一、出口蔬菜、果品生产加工基地

在连云港近郊、赣榆、东海、灌云等地新建或扩建15个牛蒡、芦笋、山药和洋葱等出口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其中出口示范基地(区)4个;在盐城的大丰、阜宁、建湖等地新建扩建设辣根、莲藕等出口蔬菜生产加工基地10个,其中出口示范基地(区)3个;在南通如 37 东、启东、通州、海门等地新建扩建蔬菜出口生产加工基地10个,其中出口示范基地(区)3个。在连云港近郊、东海、赣榆等地新建扩建草莓、黑莓、黄桃等出口优质水果生产加工基地5个,其中出口示范基地(区)3个。

二、出口特粮特经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

在连云港近郊、赣榆、东海和南通近郊等地建设5个花生、薯类及豆粕等特色粮油及原材料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在盐城、南通和连云港等地建设15个出口中药材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在盐城的射阳、大丰和南通的海门、如皋等地建设5个出口豆类生产加工基地;在南通的海安、盐城的东台等地新建扩建出口厂丝生产加工示范基地2个。

三、出口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在南通如皋、如东新建扩建猪肉、肠衣、禽肉等出口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15个,其中出口示范基地(区)2个;在盐城近郊、东台、射阳等地新建扩建乳猪、肠衣、蜂蜜等出口畜产品基地5个;其中出口示范基地(区)2个。

四、出口海淡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在南通的如东、海安、启东、连云港连云区、赣榆和盐城的大丰等地新建扩建出口紫菜基地20个,其中出口示范基地(区)6个,出口贝类基地2个;在盐城地区的东台、射阳新建扩建出口斑点叉尾鲔、鳗鱼、小龙虾等出口生产加工基地10个,其中出口示范基地(区)3个;在连云港赣榆建设出口泥鳅示范基地(区)1个。

建设内容包括:出口原材料生产基地的种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种 38 养殖基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注册备案、GAP+认证或者目标市场国对进口农产品种养殖基地的相关认证如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有机认证、美国有机认证、欧盟有机认证等;符合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或者符合具体目标市场要求的种植、养殖标准化技术规范制定;生产加工基地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和高效的农业投入品控制体系建设,引导出口企业开展HACCP、GMP、BRC、ISO9000系列、ISO22000、ISO14000等相关国际认证;与出口原材料基地相配套的先进生产、加工、包装和保鲜设施、技术的引进等。总投资55,800万元,其中省级投资18,600万元,地方、企业等投入37,200万元。

3.6 农产品物流基地 3.6.1 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农业特色,全面加强流通主体建设,加快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完善市场服务功能,积极构建沿海地区市场体系,发挥沿海地区作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农产品集散地的功能,促进农产品流通。

3.6.2 发展目标

在沿海地区建成以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以连锁超市、配送专卖为先导,电子商务、期货交易、拍卖竞价等为补充,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备、制度完善、有较高现代化水平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功能明显增强、经营能力有效提高、流通效率显著提升。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到2012年,沿海地区建成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的综合型农产品

物流中心达到1家,年销售额30亿元以上的综合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3家,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专业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5家;特色产业达到一定规模的县(市、区),普遍有相应的专业批发市场;建成2-3个具有一定影响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到2020年,沿海地区建成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的综合型农产品物流中心达到2家,年销售额30亿元以上的综合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3家,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专业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10家;特色产业达到一定规模的县(市、区),均建有相应的专业批发市场;建成4-5个具有一定影响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3.6.3 建设内容与布局

立足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农产品市场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重点做大做强已有的农产品市场和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优势特色产业专业性的农产品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配套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电子交易信息服务等设施,重点是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促进农产品流通。

3.6.3.1 区域布局

(1)物流中心:依托南通的过江通道、连云港的港口,建设接纳江苏腹地和中西部,服务长三角和面向国内外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

(2)综合市场:重点依托现有产业,大力发展综合性批发市场,如在盐城市重点建设华东(盐城)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等。

(3)专业市场:重点发挥优势特色产业,从产业发展、产销衔

接的角度,一县一品、一县一业,争取每个县都能建设一个结合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的产地市场。如建设南通市百花果品批发市场、海门实成蔬菜批发市场、通州水芹批发市场、海安县大公山羊市场、海安县禽蛋市场、如皋花木大世界、启东吕四海水产品市场、如东天一紫菜市场,盐城市阜宁古河粮油批发交易市场、阜宁陈集苗猪交易市场、东台华东山羊交易市场、东台西瓜批发市场、大丰市东沙紫菜交易市场、盐都区大纵湖水产品市场、建湖县水产批发市场,连云港市赣榆县沙河粮油蔬菜批发交易市场、黄川草莓市场、苏鲁海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

(4)其它市场:围绕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扶持引导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壮大,为农产品生产服务。如建设南通和盛农资市场等。

3.6.3.2 重点内容

(一)提升市场主体服务能力。支持和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市场流通主体着力做好三项服务:一是信息咨询服务。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要开展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及时发布各类农产品价格行情。要加强信息分析研究,逐步建设农产品信息系统,完善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对市场上出现的异常行情变化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分析预报,开展信息预警。二是质量监管服务。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等主体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站、配备检测设备、培训检测人员、开展检测工作、要逐步建立市场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市场主办单位先行赔付和保证金制度等,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三是冷链物流服务。

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等在加快冷链建设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大力发展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积极构建能满足消费者、供应商和零售商三方面需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二)培育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一是鼓励建设物流中心。鼓励和引导各地开展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强化农产品信息冷链、质量安全追溯等系统建设,完善电子结算、信息、监控中心等,提升服务功能。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提高优质农产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能力。二是探索新型交易方式。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等市场主体建立农产品连锁店、优质农产品专销区、专卖店等新型、高效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依托江苏农业商务网等网络平台,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种养、经销大户积极开展农产品网上交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三)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一是搭建展销平台。鼓励和支持各地建设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扶持市场或市场经销大户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销对接,加强农产品营销促销。二是培育流通主体。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增强带领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引导农民经纪人从单纯的农副产品转手买卖向生产、加工、保鲜、贮运、营销等一体化经营转变。发挥各级农产品营销协会及专业协会功能,促进行业自律,实现产销对接。三是加强预警分析。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测预警,跟踪监测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新课改)的根本目标可以归结为“育人”,即培育学生做符合时代要求的“人”。在此背景下,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必要审视自己的角色,给自己以正确的角色定位。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当然不能例外。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只有贯彻新课程理念,正确处理与学校政教处(学生处)、任课教师及家长的关系,才能给自己以准确的角色定位,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好“育人者”的作用。

一、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需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说:“建一所大学,等于毁掉十所监狱。”故而学校教育绝非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操练和人性上的净化,教育只有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才能实现其“育人”的终极目的。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必须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华民族历来提倡人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不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不可能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摔了一跤,家庭、学校、社会异口同声的惊呼:“出事了吧!” 2007年全国卷这一高考作文命题值得全社会对教育的反思。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有经受挫折,人才能从中领悟人生,变得坚韧和成熟,这其中离不开起码的责任意识——对自己负责。然而,我们所面对的90后一代学生,所缺失的正是遇到问题首先反思自己的这种起码的责任意识。家庭更多的是溺爱,更多地关注考试的成绩,家长包揽了除学习外的所有基本生活事务,陪读现象大家已是见怪不怪;学校教育承受着家长把孩子的一切交给学校的重托,在关注升学率等各种量化指标的同时,从方方面面管着学生,唯恐学生出现一点意外,否则学校和教师便会遭到家长和社会的责难。在这种环境中,学生难以养成责任意识。现代社会是理性的公民社会,公民是具有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人,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适应时代的要求,班主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把学生当成展翅欲飞的雏鹰,而不是一群需要带着寻食,总是寻求庇护的小鸡。

2、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壮体魄的人

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生命的质量,一个国家整体健康水平同样决定着的这个民族能否兴旺发达,因此,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谈到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时主张“先成兽身,后养其心”,毛泽东同志也提出对年轻一代要“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健壮的体魄需要充分的营养、足够的休息和适当的锻炼。当前城乡孩子共同存在的问题是个头和体重在增加,体能却在下降,应该说营养不是问题,问题出在学生缺乏休息和锻炼上。考试被神化、异化成了教育的唯一意义和目的,分数成为家长、老师和学生追求的最高目标,这正是孩子忙个不停的症结。一个崛起的国度不能建立在一个个孱弱的肩膀上,一个创新的民族也不能从只会应试的僵化头脑中诞生,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应该跳出应试教育的藩篱,关注学生的健康,而不只关注学生名次和分数。

3、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

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壮的体魄,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状况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存智慧,是决定一个人事业能否取得成就和人生是否幸福的关键,而且马家爵事件、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等许多案例告诉人们,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并不仅仅影响个人生活和事业,而且给他人和社会产生极为不同的影响。大量的心理学调查和日常的教育时间都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多种多样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狭隘的人才观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有原因。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片面地注重对孩子的智力素养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心理素质的训练。学习成绩好就一好遮百丑,家长和老师只根据分数说话,而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不予重视,从而造成了悲剧的发生。心理健康是智力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培养目标,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在班级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心理素质的训练,把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育人的重要目标。

4、把学生培养成善于交流与合作的人

人生而为人,离不开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学会生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与人交流与合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生存能力。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缺乏交往能力,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学生,成绩再优异,也都只可能是一个“孤家寡人”。学习优秀的学生因缺乏与人交流与沟通而在群体中被边缘化,学习成绩就成了唯一的精神寄托,一旦成绩不如意便无所适从,因此而堕入网络虚拟空间而难以自拔;学习中单兵独进,不与人探讨和交

流,总是担心别人超过自己,结果往往因缺少交流而思维不能激活,学习越来越吃力,从而产生心理负担,甚至形成心理障碍。现实中这些现象不断的提醒教师和家长,重视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对于学生健康发展已迫在眉睫。无论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还是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都要求从事班主任工作要重视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善于与人交流与合作的人是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必须具有的育人理念。

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实施

不同的育人理念决定了教育者不同的角色定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决定了班主任不能够再扮演班级管理的集权者,班级秩序的控制者等传统角色,而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训练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做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应注重以下方面:

1、班主任要做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者

缺乏责任感的人并非天生如此,责任感的缺失在于后天的教育与环境,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要重视教育的作用。过分关爱和过多指责都容易造成孩子缺乏责任感,前者是因为从小到大事无巨细无需自己负责,而后者则是因为担心受到指责而逃避责任。因此,班主任要以家长的心态和教师的理性对待学生,对学生关爱而不溺爱,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1)不做任何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情,鼓励学生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懂得对自己负责;(2)在班级事务中给不同学生分配适当的角色,让每个学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在做班集体主人的体验中产生责任感;(3)对学生参与集体活动中出现的过失要予以宽容,热情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促进改进,避免因怕受到指责而逃避责任,丧失责任心;(4)在不致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对学生的不当行为不要做过多地干预,让学生学会自理自律,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2、班主任要做学生健康的关注者

如前所述,目前学生体能普遍下降的原因缺乏休息和锻炼,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认真贯彻《意见》精神,认真组织学生上好早操、课间操,与体育老师密切配合,督促学生上好体育课,同时为班级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具,发动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让班级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保证充足的睡眠。班主任要特别注意特异体质的学生,及时联系家长,给与这类学生特殊照顾和及时救治。除此而外,对于饮食卫生,时令变化,季节性流行病等关乎学生健康的方面班主任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班主任要做学生心理的疏导者

学生的心理障碍不仅会对自身的成长产生消极性影响,而且可能因情绪失控对他人造成伤害,因此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并排解学生的心理郁结。排除学生内心郁结,做好学生心理调适工作,班主任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倾听学生的倾诉。倾诉是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班主任要有耐心倾听学生的倾诉,做学生倾诉的忠实听众;(2)引导学生合理宣泄。痛痛快快地哭一场、酣畅淋漓地出一身汗、对着空旷的原野吼几嗓子都是一种宣泄,因此,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及时宣泄内心的不快,缓解心理冲突;(3)营造舒心教室环境。舒适、安静、优美的班级环境能使学生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因此,班主任要组织学生经常美化班级墙壁、办好班级板报、搞好班级环境卫生;(4)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改变了认识就改变了态度,班主任要对学生耐心引导学生变换认识角度,从认识层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此外,对学生普及心理知识、针对具体原因采取对策、取得家长及相关方面积极配合都是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4、班主任要做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者

有能力的人走遍天下,这种能力主要指社会交往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独养的家庭环境客观上不利于社会交往能够能力的培养,社会能力需要在集体生活中获得。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多方面训练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主要有以下途径:(1)通过担任学生干部训练学生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2)通过包括学习互助小组在内的各种协作型小组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3)通过每天一定时间轮流的讲演、讲笑话、故事等活动唤起学生的表现欲望;(4)通过组织一些文体活动、游戏活动训练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协商精神;(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学生自我管理活动,譬如我校团委、学生会发起的校园文明执勤队就是训练学生综合素质很好的形式。另外,班际之间的一些活动交给学生自己解决,学生之间的问题学生能够解决的班主任不要过早、过多插手都是训练学生社会能力有效途径。班级管理中要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班主任必须有民主精神,相信学生,鼓励学生,促进学生通过各项活动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三、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需要协调好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

学校教育自身是一个系统,班主任工作既受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功能需要来自系统内外教育力量的整合。学校内部对班主任工作有直接影响有政教处、各科任课教师,外部最直接的因素来自于学生家长。

1、班主任要积极配合政教处对学生的管理

尊重个性,让学生成为人性丰满的个体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然而,尊重个性,不是放纵性情,任何学校都对学生有统一的要求,学校一般在学期初宣示这些要求,并由政教处是负责敦促各班落实。在日常管理中,政教处组织管理人员随时巡查,发现问题可能责成班主任,也可能直接处理相关违反规定的学生。学生是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不一定理解任课学校的规定,班主任要做耐心的解释工作,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从而自觉服从学校的有关规定,班主任仅仅传达学校的要求是不够的。在政教处责成班主任处理本班违规学生时,班主任应当具有耐心和细心。政教处管理学生时,掌握得更多的是一些现象和事实,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远不如班主任掌握得清楚,因此班主任要从关爱学生出发,既要弄清事情的原委,明确责任,教育学生,又要对学生进行疏导,排除因受责罚而产生心理郁结。政教处和班主任的目标是一致的,班主任应在政教处的领导下,运用自己的教育艺术,配合政教处管理好学生。

2、班主任要与各科任课教师形成教育合力

班集体是由学生、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共同组成的,因此,班主任与各科学科教师之间必须相互配合,密切协作。科任教师担任多个班级的课程,对学生的了解一般不如班主任深刻,而在学生心理学科教师则不如班主任权威,容易在课堂把在班主任面前掩藏的缺点暴露出来,这就容易造成科任教师对学生个体或群体产生看法,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无论对班主任工作还是各学科教学都会造成不利影响。班主任一方面要主动争取各科任教师的配合,增加学生对各科任教师的了解,在学生中树立各科教师的威信,另一方面要同各科教师沟通,增加各科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消除因一时一事对学生产生的看法。教育人的工作是一个情感工作工程,因此班主任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与各科教师间建立诚挚的师生情谊,使师生在乐教乐学中共同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劳动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但教育效果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班主任只有与科任教师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对班集体教育实施整体推进,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班主任要理性处理家长的意见和要求

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愈来愈重视,对学校的期望愈来愈高。家长为了子女成才,学校为了学生成才,家长与教师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家长和教师的角度又有所不同。在家长心中,自己的孩子就是百分之百,而在一个班主任心理任何一个学生都只能也只应该是几十分之一。因此班主任应理性对待家长的意见和要求。班主任不能不重视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但绝不能完全按照家长意见办事。班主任要听取家长对班级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不断完善管理,但是,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家长对班级事务的过度干预不仅使班主任不便开展工作,而且往往不利于自己孩子的成长。例如有些家长提出在宿舍的铺位、教室的座位等方面给自己孩子予以特别照顾,班主任如顾及情面,答应此类要求,这不仅不利于在学生中树立公平的观念,也使受照顾的学生在滋生优越感的同时,不利于树立自主自强意识。对于诸如此类要求,班主任一定要坚决拒绝。现时下多数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分数和名次,班主任要向家长做客观理性的分析,不能盲从家长的要求向学生施压。

综上所述,班主任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念,在日常工作中体现科学的育人理念,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正确处理与学校政教处、各科任教师以及家长的关系,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这样,班主任才能够在新课程背景下,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角色功能。

第四篇: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如何开展管理工作

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如何开展管理工作

调查设计方案

09生物职师 彭开桃

一.课题的提出

21世纪初,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顺利推进。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即: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以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标志,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进入实质性阶段,2004年秋,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全面启动高中课程改革实验,2006年9月,天津市普通高中与福建、安徽、浙江一起进入了课程改革实验。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已全部实施新的高中课程。

新课程目标对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主要教师,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2004年,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制定《班主任工作条例》,完善班主任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使班主任成为令人羡慕的岗位,鼓励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与班主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新形势下,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征。如: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广泛;思想活跃;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开放意识明显增强;价值观多元化;追求个性发展;心理问题突出等等。在班级建设上面临许多问题。如:相当一部分高中生的人生观是模糊的、消极的,对高层次的理想缺少憧憬和追求;社会竞争、拜金主义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极大;在弘扬主体精神的今天,学生易于自我中心化,表现出对师长、家长的反叛。绝大部分班主任都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传统班主任的工作方法现在不管用了⋯⋯诸如此类问题引起的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班主任应该如何开展管理工作?传统班主任管理方法如何转变成新型班主任管理方法?在这一系列的转换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

在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讨和研究普通高中班主任如何实施好班主

任管理工作,是普通高中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2.有助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班主任专业化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主要包括:在职业道德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专业精神发展;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在劳动形态上,从“经验型”向“创造型“发展。终身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不再满足于人类已有文化知识的传递与继承,更要求激发和唤醒学生学习的意愿、动机和需求,培养学生主动自我学习的能力,并享受和体验这种学习所带来的成就与喜悦,重建人生的意义和生活方式。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实施给班级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冲击。《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确指出:“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从终身教育的立场和当前人类知识的现状来看⋯⋯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地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对班主任而言,就必须改变传统的那种刚性的管理者、严肃的教授者、价值的规训者等角色,成为学生人格自我完善的引导者、学生自我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终身学习者或学生的共同学习者、教育诊断和改进者等。

3.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每个个人”的平等发展。在现实社会中,人并不是抽象的孤立存在物,“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而,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每个人的平等发展。其次,人的类特性的应有发展。人的类特性主要指的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人的类特性的应有发展,在内容和性质上是指人的创造性活动能力与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发展。再次,人的社会特性的和谐发展。主要包括个人和人类(一切人)的和谐发展;个人和集体的和谐发展;个人和他人的和谐发展;个人自身内部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主要包括生理、道德和能力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最后,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作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心智和潜能;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成功。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中,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很普遍的,而且普遍有负责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但各国都有不同的称呼,有的称“班主任”,如德国、前苏联、日本;也有的称“导师”,如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班主任工作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在此期间,前苏联的几位杰出的教育家对班主任工作的构建和完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理论:他认为“真正的集体并不是普通聚集起来的一群人,也就是说,是在自己面前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的那种集体”他指出,一个健全的班集体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班级体形成之初,由班主任向全班提出不许反对的要求;第二阶段,班主任周围形成积极分子队伍并形成班级核心:第三阶段,学生个人在遵守班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自觉地对自己提出要求,这标志着良好的班集体已经形成。(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他认为以德育为指导的和谐的教育工作可以为每个学生打开通往全面和谐发展的道路。具体有以下几方面:①深爱学生,深入学生,了解学生②给学生留出自由活动的时间③发挥学校客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④重视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⑤重视将学生的道德概念转化成道德信念⑥整合校内外的教育力量,保持教育的和谐一致⑦实行“五育“并举的整体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通过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代表了班主任工作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西方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美国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劳伦

斯·柯尔伯格等人创建的认知发展模式;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菲尔首创的体谅关心模式;美国心理学家拉思斯、哈明等人提出的价值澄清模式;美国教育家纽曼等人提出的社会行动模式和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考纳提出的完善人格模式。这些模式在提高学生认识、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上各具特色。大体上说,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完善人格模式重“知”,体谅关心模式重“情”,社会行动模式重“行“,在这些德育模式中都渗透了班主任工作的思想。

从国外“班主任”工作现状看,虽然其职责有某种程度的差异,但是,作为学生的教育者、指导者和班级工作的组织管理者,各国“班主任“仍有许多共同的基本职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护正常的教育和教学秩序。不论是日本、前苏联、德国这些十分强调服从和集中的国家,还是特别突出个性自由发展的英、美国家,他们都很重视“班主任”维护教育秩序的责任,以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促进学生全面并富有个性的发展。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必然承担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进行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文化传统、人生和理想、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道德、心智、审美、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良好的社会公民,培养所在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每个学生在生理、心理的发展方面又表现出发展速度、水平、方向和成熟度上的巨大差异,这些差异与外部环境的不同结合又使学生在学习、生活态度、志向抱负、前途选择和社会适应性方面产生巨大差异,所以,“班主任’’有责任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促进他们的特殊才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3)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服务。“班主任”对学生选读课程、选择学校、选择职业和个人关心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劝告,并提供有关信息,调解学生与同伴或家长的冲突,指导的方法一般是个别指导,并鼓励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教育实践中最早使用“班主任’’这一名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老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颁布的《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从1952年起在中小学设立班主任。至此,我国班主任制正式确立。

由于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班主任工作研究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从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实际出发,深入开展班主任工作研究。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方面:①基本理论方面:主要从教育学原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德育工作原理、心理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出发,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基础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试图建立一整套班主任工作的基础理论体系。代表人物有鲁洁,其代表作有:《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德育现代化实践的研究》、《德育新论》;班华,其代表作有《创造性的培养与现代德育》、《高中班主任》等,这其中有几点是值得特别关注的:一是班主任工作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二是班主任工作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发展;三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问题。②操作技能方面:部分学者通过关注班主任工作的操作技能层面,试图建立一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范式和模型,找到整体提高班主任工作效能的突破口。主要有两个基本走向:一是班主任工作的常规管理。这种研究以班级常规管理为研究重点。二是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如华东师大的《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湖南师大的《班主任锦囊妙计》等。③日常工作总结:研究者们大多从事着一线的班主任工作,以自己所带班级为研究阵地,以个性化的班级管理为主导,把记实性的经验总结为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出现在《班主任之友》、《班主任》《教育研究》《教育报》等期刊报纸上,也有大量的个人专著面世,典型代表有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心灵写诗——李镇西班主任日记》;任小艾《新世纪班主任必读》等。

在对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如何实施管理工作的研究中,一方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更加强调“平等”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如陶绍美在《对新时期班主任角色转化的认识》一文中,将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角色形容为“平等的首席”;裴承荣在《浅谈新课改下的班

主任工作》中强调“以生为本“的观点:以及黄闻吴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培训》一文中提到的“人本型班主任”。另一方面,也更加强调新时期班主任自身素质的丰富与提高,如李宏娟在《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几点看法》一文中要求教师全面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牛春玲《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张建淳《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等文章都普遍指出新时期班主任需要具备多种素质。

四.调查对象

班级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要想开展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就要从班主任和学生两方面人手,所以本次的调查设及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五.调查范围

为了使得调查的结果更精确,本次调查的范围是:随即抽取三到五所学校进行调查。

六.调查手段与方法

本次的调查主要以问卷的方式进行。

调查具体过程:

1.问卷设计:(1)学生方面:收集相关材料,根据现阶段大多数高中生心理状况,把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问题化,制成问卷,其内容包括:1)中学生的管理、纪律、学习和生活等方面;2)学生心目中得班主任;3)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学生对班主任的期冀。

(2)教师方面:收集相关材料,从教师管理方面进行问题设计,制成问卷,其主要内容包括:1)教师如何与学生相处;2)教师应该如何对待优差生等

2.整理问卷:把问卷问题归类,便于以后数据统计。

3.打印出制作好的问卷:预计150—200份。

4.投放:把制作好的问卷分发到高

一、高

二、高三3个年级(所发班级为随机),让学生进行填写,以便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管理。

5.收回问卷:统计收回的问卷数量

6.归类统计,数据整理:根据所收回问卷的回答状况,分析怎样才能胜任班主任工作,怎样才能使处于叛逆阶段的学生认真学习,怎样才能把一个班集体管理好。

7.运用:把所得结论运用于以后的教学生涯之中

第五篇: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工作思路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样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要求班主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在管理上“以人为本”,用新的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拓展思路,开展工作,成为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实现班主任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的根本性转变。

第一,由管理为主向指导为主的转变。班级管理是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在班级管理中,以往的模式是班主任约束多、限制多,管制多于引导,命令多于点拨,学生只能以被动者的身份接受管教。这种班主任的主体模式,侵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结果是管得了“身”,顾不了“心”;管得了两头,顾不了中间。在新课改的整体环境下,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主体教育,正是班主任由管理者转向指导者首先应当确立的基本观念。这种观念昭示着,无论自己选择了教育,还是教育选择了自己,作为班主任都应当义无反顾地以积极的情绪、开放的心态、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班级成员,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在工作中对他们进行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上的指导、交往上的指导、人格上的指导。一方面,班主任通过创设教育情境、营造人际氛围,从而实现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对话;另一方面,班主任与班级学生一起,确立组织目标、拟定活动计划、创设活动情境、体验活动乐趣,从而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交融。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班主任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其指导才能真正切合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教育情境,让每一位班级成员可以在班主任的激励和引导之下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去感受学习、生活的乐趣乃至体验生命的意义。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班主任的路标指引下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努力探索自主发展的最佳路径,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第二,由思想教育为主向心理教育为主的转变。平时班主任找学生谈话,大多数是以思想教育为主,要求他们有好的思想,好的品德。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总是从思想上找原因,挖根源,甚至写检查,作检讨等等,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其结果往往是学生口服心不服,长期下去,使学生在心理产生了怨恨,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随着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提高,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与之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所以,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注意调节好学生的心理。在个别谈话时,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更要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或精神上的鼓舞。对学生的错误,班主任要做的不是简单、粗暴的责备,而是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及时给予心理上的疏导。班主任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班级氛围,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这样的心理沟通,才能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教育的效果,使他们健康成长。第三,由批评为主向赞赏为主的转变。大多数学生之所以畏惧班主任,很大程度上就是怕班主任当众批评,甚至讽刺挖苦,更怕班主任找家长“告状”,致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与班主任“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可想而知,这样的班级很难维持下去。今天,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再也不能把批评视为“法宝”,漠视学生的主体感受,而要以赞赏为主的方式教育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当然,赞赏并不是一味地宽容与放纵,不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置之不理,而是换个角度看待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和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学生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学生平时为班级所付出的努力或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学生在家里或是在社会上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等等。对学生这些行为经常在班上大加赞赏,实际上也起到了间接批评其他学生的作用。这种对学生的“赏识管理”极富有人情味,给了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肯定,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发扬优点,纠正不足,朝着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努力。

第四,由以“分”为主向以人为主的转变。平时,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分数往往多于关注学生的为人,分数的多少几乎成为班主任判断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当然也是学校评价班主任工作优劣的重要依据。班主任和学生对分数顶礼膜拜,几乎成了分数的奴隶,这就必然导致以“分”为主,重分不重人,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学生以人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意识精神,因此,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点要由过去的以“分”为主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转变。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有自主能力的人。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就业的需要,而要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一生。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关注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进一步关注他们的心理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形成,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等。

第五,由说教为主向促进为主的转变。在学生的印象里,班主任都比较罗嗦。学生对班主任每天罗嗦的说教很是厌烦,但学生只能是“洗耳恭听”,并努力接受着班主任的这种说教式的管理。其实,这样的说教对学生的教育起不到促进的效应。比如,班上的个别学生偶尔玩了一回电脑游戏,班主任知道了可以在班上说上半课,其他的学生也要同样受到牵连。要是这些学生下次作业没做对或是考试成绩不好,班主任可以把上次玩游戏的老帐一起在班上再进行一番说教„„在新课程下,要求班主任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

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班主任作为促进者,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要创设一个你追我赶、竞争合作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树立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要实现以上的转变,班主任必须做到:首先,更新教育观念。要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思考教育学生的方法,把班主任工作的思路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机结合起来,以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速度,使班主任工作为新课程的改革服务,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要加强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理论,学习别人的经验,积极投入到新课改中去。因为班主任本身就是某科的任课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所以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以主动、积极的态势迎接改革,以新课程的改革促进班主任工作的转变,以班主任工作的转变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从而提高班主任适应和实践新课改的能力。再次,要进行研究。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决和应付的。为此,班主任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平时的班务工作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班级建设的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班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是班主任由“管理者”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关键所在,更是创造性地做好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工作转变的重要保证。

下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背景下的班主任素质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背景下的班主任素质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承担与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承担与发展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小学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平时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影响很大。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以科学的方法......

    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胜任力培训心得

    教师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李小波 2018.12 本周末,在吉士副校长的带领下,有学校政教处具体负责,选派10名班主任,前往西昌一中参加《“立德树人”背景下全国中小学班主任胜任力提升高......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班级是学校管理中最基层的单位,班主任就是这个基层单位的直接领导者,是联系科任教师的纽带,也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对学生健康成长中起着重要......

    浅谈小班化背景下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沟通的艺术

    浅谈小班化背景下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沟通的艺术 [关键词]沟通;信任;教育合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好比一块大理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塑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

    新课程背景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晋江市潘径中学张文教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已成为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焦点和核心。江泽民同志......

    论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管理风格的特色与发展

    论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管理风格的特色与发展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对象有了全新的面貌,对待学生便有了新的要求。当代的学生知识见闻增广,信息反馈迅速,认知上反应敏捷、学习能......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专业素养与自主发展学习心得(共五篇)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专业素养与自主发展学习心得 戴湾镇中心小学卢兰国 7月14日,在临清市实验高中,我有幸听到了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教授迟希新博士的报告,报告的主题是“......

    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 【摘 要】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成为当前学生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体表现为评价内容指标体系、评价主体、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