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5 00:3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总结》。

第一篇: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总结

全市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省卫生厅《关于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的精神,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和生产秩序,依法查处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违法行为,更好的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我市认真部署,精心组织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家,市直家,区家,区家。其中机械制造71家,煤矿14家,非煤矿业24家,家具制造20家,水泥厂9家,发电厂8家,制鞋厂2家,其他企业86家。年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企业164家,年和年未有新申报企业。全市接触职业危害作业职工29800人,2004年应查体13370人,实际查体人数8261人,查体率61.80%。全市对所辖企业每年进行2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二、本次监督检查情况

1、领导重视,措施到位。实施“卫监2号行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劳动者健康相关权益,确保职业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我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为保证这次行动的顺利开展,市-1-

所成立了由所长任组长、副所长任副组长的“卫监2号行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整个行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我市实施“山东省卫生监督2号行动”活动方案,为开展好这次专项执法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一是组织开展职业卫生监

督执法专项行动启动仪式。4月25日上午9时整,我市举行了由市卫生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项执法行动启动仪式,市电视台、日报社、市政府网站、市广播电台、华商时报记者站等五家新闻媒体全程进行了跟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二是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设立投诉信箱,实行首问负责制,对群众举报案件做到有报必查、查必有果、一查到底。

3、组织开展全市职业卫生示范企业评选活动。根据省卫生

厅、省安监局、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全省职业卫生示范企业评选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市职业卫生示范企业评选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评选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积极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申报,全市有4家企业提出申请,并提交了申报材料,经市职业卫生示范企业评选领导小组初审,最后确定发电厂为我市上报企业。通过组织开展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的评选活动,起到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鼓励更多的企业争先创优,把企业作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作用,更好地保障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4、加大执法力度,扎实开展专项执法活动。市卫生局卫生

监督所成立两个专项行动小组,对市直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并于5月12日对两区专项检查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导,两区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各自实际,分别制定了活动方案,对所辖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本次执法检查活动中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100人次,检查市直企业24家,其中煤矿4家、钢铁冶炼2家、电力3家、水泥厂2家、制鞋厂2家、铁矿2家、其他9家;对20家企业制作了现场笔录,下达了整改意见书,对违法事实清楚的给予了警告的行政处罚,对整改措施不到位和事实严重的单位,将在集中处理阶段进行立案查处;区卫生监督所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125人次,检查企业68家,其中三资企业2家、乡镇企业4家、私有企业25家,依法对53家企

业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并限期整改,对2家企业立案查处;区卫生监督所出动卫生监督人员40人次,检查企业22家,处罚9家,限期整改警告8家,罚款1家。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大了执法力度,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有效改善了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不足,提高了全市职业卫生防治工作整体水平。

经过近几年的扎实工作,我市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在以下几个

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部分大中型企业,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职业卫生防治工作扎实有效,如电厂、发电厂、集团等都通过了职业安全卫生

体系认证,职业病防治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二是各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70%以上的单位都依法履行自己应承担的法定义务,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有专职或兼职的人员来负责本单位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档案。三是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职工的健康监护工作得到了普遍重视,在岗职工查体率市直企业达到了85%以上,两区也达到了50%以上,有力的保护了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四是职业卫生防护水平不断提高,各有关单位在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与指导下,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生产工艺,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大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投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职工作业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三、存在主要问题

1、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还需进一步规范,新上岗、离岗职工的健康查体一般没有委托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而是委托本单位职工医院进行查体显属违法。用人单位的农民工、外包工、季节轮换工等非固定工流动性强、工作时间短,职业健康查体率不高,工作难度较大。

2、有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合,致使建设项目的预评价与竣工验收工作开展不力。

3、有些单位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认识不到位,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落实不力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速度缓慢。

4、职业卫生执法装备落后,制约了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

5、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宣传培训工作跟不上,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维权能力不强。

四、今后工作措施和重点

1、充分发挥各级卫生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工作的牵头与协调作用,加快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监管体制。

2、加强与计委、安监等部门的配合,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的预评价审和竣工验收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3、加强宣传、强化措施。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法人、分管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广大职工的法律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做到人人知法,懂法,守发。

4、加大投入,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素质。应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装备适应监督执法工作需要的仪器、设备,加强执法监督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监督执法水平。

第二篇: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总结

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职业监管力度,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决定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工作,并下发了通知,现将本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各社区对这次专项行动比较重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和行动方案的具体安排,各社区对本辖区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确定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工作目标、方法和步骤,制定了工作方案,并通过转发通知或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将通知精神传达到各社区,明确了责任,提高了认识,对本辖区的执法年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严格执法,增强素质

各社区照制定的执法年方案的要求,自5月下旬起,全街道各社区集中监管力量,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对粉尘危害严重的木质家具、金属加工、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进行了监督检查。

(一)全处共检查企业11家,其中木制家具2家,金属行业6家,化工行业2家,其他行业1家。检查的企业中有专门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或措施的有2677家,占65.6%,进行了职业病危害评价与检测的有2家,现场有警示标识的为4家,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有7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有2家,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的有11家,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有8家。接尘人员共62人,职工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率为20%,在岗期间的查体率为50%。

(二)在执法年活动中,共对11家企业进行了查处。对11家企业下达了责令限期整改,其中责令当场整改14项,限期整改12项。

通过执法年活动的开展,使《职业病防治法》更加深入到基层,提高了用人单位的自觉守法意识和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保障了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同时,也锻炼了监督执法队伍,规范了人员的执法行为,积累了工作经验,提高了执法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专整治活动,规范了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增强了企业履行《职业病防治法》的意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维权意识有所增强,专项整治工作初见成效。同时,通过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我处的职业卫生工作仍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 检查中发现,多数企业,特别私营企业和农村个体工商户,加工设备简陋,所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落后,没有配备基本的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极易引发职业病危害。职业健康检查率偏低,特别是岗前和离岗时的查体率更低,劳动者的职业病发病的潜在危险高。

(二)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

企业负责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履行《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义务。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特别是农民工,多数没有用工记录,未签订劳动合同,有的无名称、无工商登记。无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自我维权意识不强,个人防护意识不足,不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充分认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监督执法力度,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继续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用人单位自觉守法的意识和广大劳动者的自我维权意识;营造一个自觉抵制、投诉举报侵害劳动者健康权益行为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领导,继续抓工作落实。在前段集中力量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继续对职业病危害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督促用人单位认真落实好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对危害严重、安全生产隐患大,不能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企业,要坚决依法查处。

第三篇:做好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要点

做好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要点

2009年后,我国新发职业病报告病例数量维持高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水平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对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执法程序的介绍,以增强安监部门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

自2002年以来,全国工矿商贸事故的死亡人数呈快速下降趋势,直至2015年,每年工矿商贸事故的死亡人数已经下降到了1万人以下。相比之下,新发职业病报告病例的数量却形成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2009年后,新发职业病报告病例数量维持高位,每年报告病例为2万5 000~3万例之间,此数据还未包括因职业健康监护覆盖率较低而未进行报告和诊断的病例。总体来说,职业病危害形势比较严峻。

职业卫生工作现状

2011年,《职业病防治法》修订后,明确了安监部门是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主体。据统计,全国安监系统的省、市、县三级安监部门约有8.26万人,执法人员3.1万人,其中职业卫生监管人员有9 734人。

2012年以来,全国共监督检查企业63万家、提请关闭4 500余家、责令停产整顿5 000余家、行政处罚1.33亿元、完成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核2万4 872项、严肃查处了多起职业病危害事件,对促进企业职业卫生主体责任的落实起到很好的作用。

2014年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企业数量比2008年提高了163.7%,严重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达到100%,急性中毒报告病例比2008年报告病例下降了36.1%,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含非医疗医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90%左右。

监督执法的基础

我国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两大类。实体法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尘肺病防治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程序法包括《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强制法》《国家赔偿法》等,执法人员应对这两类法律法规熟练掌握。

安监部门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首先要了解执法对象。我国规定的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对象包括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存在职业病危害的新改扩技术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

《职业病防治法》中对用人单位的要求有10条39项,其中有5条16项可以由基层执法人员直接并处罚款(直接并处罚款是指当已经确认企业存在违法行为,安监部门可以不给予整改时间,立即处罚)。比如,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如果没有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就可以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进行5万~10万元的处罚。

《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对于用人单位未申报职业病危害;未实施日常监测;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未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档案或未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未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另外,第七十四条供应商未提供职业病危害中文说明书、第七十五条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第七十六条用人单位隐瞒职业病危害等,都是赋予安监部门直接处罚的条款。

对于第七十八条,疑问较多。其中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严重损害”的定义目前来说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作者认为,如果确认劳动者已经得上了职业病,比如尘肺病,那就可以算是“严重损害”的后果。但其他情况下要斟酌。如果仅仅依据某一项身体检查指标出现异常就认定是严重损害的情况,则容易引起争议。

现场执法的要点

在进行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时,最基本的要求是职权法定,要明确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的对象。第二是要程序正当、依据正确、证据确凿。另外,在执法过程中要坚持惩戒与教育、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对于用人单位应以劝诫为主,相信他们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根据要求落实主体责任。但是对于少部分拒不整改、阳奉阴违的企业,执法人员也应该依法进行严厉处罚。

职业卫生执法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所以执法人员在检查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对所检查企业的职业危害重点环节和岗位一定要清楚,这是准备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通过专业书籍、评价报告、专家咨询、网络查询等途径,重点了解被检查企业的工艺流程和危害因素种类、重点危害岗位。

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一定要注意检查执法的程序,做到“亮证执法”,并保证执法人员数量在2人以上。

在检查过程中建议先不听取汇报,直接让企业相关人员按照工艺流程顺序检查,重点检查有职业病危害的重点岗位,检查其防护设施有无、是否运转及总体效果如何,检查员工的防护用品是否佩戴、如何更换,作业现场的公告栏、警示标识、告知卡和检测结果公开等是否到位。在检查时,还要随机询问若干名现场工人关于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危害告知、体检、操作规程、防护用品等情况。

但是,作为执法人员,不能完全依靠企业带领检查,一些职业危害较严重的环节和岗位,企业往往不会主动展示在安监人员面前。因此,执法人员一定要充分了解该企业的情况,找准重点、直插要害。另外,防护用品、快速检测仪器和执法文书都要准备到位。

在检查完现场后,执法人员再去检查企业的管理档案。询问企业有无专职或兼职管理职业卫生人员,是谁?企业负责人是否知道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重点工作内容?管理制度和档案有无缺漏?每年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去开展体检检测、职业卫生防尘防毒设备的改造?安监部门提出的整改内容和措施是如何落实的?落实了多少?

最后,执法人员根据现场执法情况讨论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下达执法指令。

职业卫生检查执法还要注意闭环执法。部分执法人员在对企业下达执法指令后未再去复核企业的整改情况,没有根据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处罚,这就容易导致企业应付了事。

抓住重点行业执法

根据近年来职业病高发领域,可以看出大部分职业病发生于矿山、冶金、轻工、机械、建材行业。在职业卫生的“十三五”规划中将重点抓住这5个行业的粉尘和化学毒物危害。

2013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了对于水泥粉尘的专项治理与执法。对水泥制造企业进行执法之前,要了解国内或者国际上先进的工艺操作情况。还要了解中等和较差的制造工艺操作情况,以帮助指导企业整改。

目前,国内有近20家企业在水泥包装岗位使用自动化装置,现在比较先进的是采用无人的插袋机,使用机械手操作,以避免员工接触粉尘。

在检查中发现,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资金进行全面自动化的技术升级,那就可以指导企业针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很多企业的包装机是敞开式的,没有除尘装置,就可以要求企业加装密闭、除尘系统,相比于更换设备来说,资金方面就会减少很多,仍然可以取得理想的成果。这对于中小企业是比较好的方法。

水泥包装岗位还有一个重点的环节就是对于水泥袋的选用。现在很多小型企业选用的水泥袋质量不是很好,装车时如果落差较大,水泥袋摔包之后会产生很大的扬尘,员工吸入粉尘,危害健康。现在最好的包装袋是多层复合的纸袋,最差的就是编织袋。在检查执法时也要要求不合格的企业更换包装袋。

自2008年之后,我国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情况大大好转,但相比安全生产的检查执法还有很大差距。2015年,全国各地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检查企业37万家,但保守估计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有1 000万家以上,可以看出职业卫生监管人员对企业的检查力度很低。

2015年,全国各地区下达执法文书数量26万份,整改的种类也较少。全国各地区职业卫生执法处罚金额近6 000万。但安全生产方面,2015年 1―11月,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处罚金额达到12亿。处罚虽然不是根本目的,但在现今违法企业较多、企业守法意识比较弱的情况下,处罚还要跟上去。特别是对于大型企业,还要加大处罚力度,其影响范围会比处罚小企业更广泛。

(廖海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监督执法处处长)

编辑毕文婷

第四篇:卫生监督执法

卫生监督执法

【卫生监督工作】 2006年,卫生监督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行动,加强医疗卫生监督,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秩序;加强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维护正常公共卫生秩序,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一、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截止2006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已建立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全国98.3%的市(地)和94.2%的县(区)的改革方案获地方政府或编制部门批准,大部分已组建独立的卫生监督机构。一个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并且逐渐覆盖农村地区的卫生监督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为贯彻落实《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卫生部印发《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加强对全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指导。湖北、天津、陕西和江苏等省市也出台了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全面推动本地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浙江省编办印发《浙江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编制配备和经费保障参考标准》,为加强农村地区卫生监督网络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的通知》,明确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性质、人员编制和财政补助等政策。

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2006年卫生部组织编写卫生监督员系列培训教材和卫生监督员工作手册,组织卫生监督能力建设培训班和全国卫生厅局长行政执法培训班。以贯彻实施《关于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规定》为重点,卫生部相继出台了《卫生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办法》、《卫生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

政府投入不断加强。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机构 的能力建设投入。2006年补助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资金3.7亿元。三年来,累计资金投入约12个亿,覆盖中西部地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河北、山西、黑龙江和青海等地方政府也合理安排配套资金,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使中西部地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条件和执法手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东部发达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广东省和江苏省省级财政分别投入4300万元和2000多万元,用于支持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

二、推进综合执法,加强医疗行业监管,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秩序 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保证群众就医安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06年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无证行医现象得到初步遏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逐步规范。同时,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案件的督查督办工作,依法对违法违规医疗机构进行行政处罚,并追究有关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启动大型医疗机构巡查工作。为加强行业管理,探索卫生监督新模式,2006年卫生部启动大型医疗机构巡查工作。在对相关部委巡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广泛听取意见和深入研究讨论基础上,起草《卫生部关于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暂行规定(试行)》和《卫生部2006年大型医院巡查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试点阶段巡查对象和重点内容,并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巩固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成果,逐步建立血液安全监管机制。为进一步巩固2004-2005年全国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成果,保证人民群众的用血安全和身体健康,严厉打击在临床用血和原料血浆采集、供应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卫生部下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血液安全监督检查的通知》,举办全国血液安全监督工作培训班,提高监督人员业务水平,逐步规范血液安全的监管内容与要求。按照统一部署,对山西、黑龙江、安徽、山东等八省进行血液安全监督检查和无偿献血工作督导。通过督导发现血液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力推动基层血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责任落实。

三、完善法制建设,明确职责分工,加大食品和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监管力度

加强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2006年卫生部进一步完善食品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管理法规和标准,规范行政许可。同时,以卫生许可、农村食 2 品、餐饮业、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作为重点开展全国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并组织对劣质食用油、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进行专项检查,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加强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建设,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向相关部门通报,并开展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加强职业卫生与放射防护监督管理工作。2006年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职业病防治专题调研。组织开展由10省市参加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配套法规,发布《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放射防护卫生行业标准,完成《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放射性职业受照人员健康管理办法》等规章和规范的修订。加强用人单位健康监护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2006年国家职业卫生与放射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继续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管工作。

积极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环境与健康相关工作。2006年卫生部发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制订《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机构、专业清洗机构及专用清洗设备技术评估程序》。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量化分级试点工作,探索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组织开展全国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对宾馆饭店、游泳场馆、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情况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游泳场馆水质和饮用水水质卫生进行抽查抽检。配合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2006年卫生部与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城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有机污染物调查工作的通知》,并组织开展调查工作。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加强城市饮用水水质卫生和水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

2006年卫生部开展部分省市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调研,了解全国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现状,督促落实地方对传染病防治工作中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和违法案件的查处。

(赵同刚 陈锐 何 翔)

【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06年5月30-31日,全国卫生监督 3 工作会议在北京市召开。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卫生厅局的代表,以及有关部委的代表约190人出席了会议。卫生部部长高强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副部长陈啸宏做了题为“加强建设,提高能力,努力开创卫生监督工作的新局面”的报告,总结了近几年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与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并部署了2006年卫生监督工作。会议期间,部分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交流了工作经验。会议还针对当前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加强研究、继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卫生行政执法能力进行了深入讨论。

(崔 新 王 冀)

【卫生部设立卫生监督局】 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调整卫生部有关机构编制的批复》及人事部《关于同意卫生部部分机构人员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复函》文件精神,2006年3月,卫生部卫生执法监督司更名为卫生监督局,职责为:综合管理卫生监督工作并依法组织实施;研究拟定卫生监督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草案、标准、政策建议、规划、规范和制度;按照职责分工监督管理食品、化妆品、学校、环境、放射和职业卫生等工作;依法组织开展对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执业行为的监督检查工作;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依法组织开展对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协调、督查督办有关大案要案;监督指导地方卫生监督工作。监督局内设八个处室,分别为综合处、医疗服务监督一处、医疗服务监督二处、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一处、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二处、职业卫生与放射防护监督管理处、传染病防治与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处、法律事务与稽查处。

(陈 锐 王 冀)

【卫生部颁布《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2006年6月15日,卫生部颁布《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加强对各地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指导。一是明确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二是规范卫生监督机构设置。《实施意见》明确了卫生监督机构的性质是行政执法机构,规范了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名称和设置原则,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名称统一为XX省(自治区、直辖市)、XX市(地、州、盟)卫生厅(局)卫生监督局、XX县(区、旗)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三是规范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 4 制、加强卫生监督人员管理。《实施意见》提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综合考虑辖区人口、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水平等因素测算所需行政执法编制,规定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卫生监督队伍管理。同时要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执法行为。四是落实卫生监督经费。要求按照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各级卫生部门应协商同级财政部门,将卫生监督机构所需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并对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业务专项经费、房屋基本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执法装备等经费的预算安排分别作了规定。五是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卫生监督机构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建设,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开展快速检测技术培训,规范设备使用,提高执法技术水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照统筹规划、综合设置的原则,利用现有资源,健全卫生监督技术支持体系,加强对卫生监督技术支持机构的管理。卫生监督技术支持机构要严格规范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做好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风险分析与评价、检验出证、技术咨询、技术仲裁和标准起草修订等工作。六是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实施意见》提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村卫生监督,健全农村卫生监督网络,提高农村卫生监督水平,维护农民群众健康权益。充实农村卫生监督力量,保障农村卫生监督工作经费,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建立覆盖农村的卫生监督体系。七是积极落实保障措施。《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充实力量,建立规范合理的卫生监督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领导,理顺卫生监督管理体制,明确职能,落实责任,减少层次,整合现有卫生监督机构,提高执法工作效率。

(赵同刚 陈 锐 何 翔)

【卫生部颁布《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2006年12月30日,卫生部制订《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阐述了卫生监督信息建设的指导思想及“整体规划、统一标准、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十一五”期间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了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卫生监督信息标准体系、卫生监督数据信息交换平台、卫生监督信息系统业务应用软件等主要建设内容。《指导意见》还确定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分工,提出要从组织机构、人员及经费保障、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等方面切实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是近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陈 锐 何 翔)

【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项目实施】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卫生监督体系的目标任务,尽快建立健全我国卫生监督体系,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中央财政自2004年以来,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加强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按照统一安排,2005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并基本完成。

中央财政补助地方2005年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项目,惠及24个省区市,总投入41616万元,其中,监督执法车辆20602万元、执法取证工具1535万元、现场快速检测设备5695万元、信息化建设6062万元、人员培训1722万元和专项整治6000万元,用于改善基层卫生监督工作条件和技术手段,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严厉打击危害群众健康的违法行为。各项目省区市按照《2005年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方案》和卫生部、财政部有关规定,加强领导与管理,统筹规划与实施。

(陈 锐 何 翔 王 冀)

【卫生部组织开展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课题研究】 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卫生部卫生监督局从2005年9月起组织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吉林省、浙江省杭州市、北京市海淀区等地卫生部门专家,形成了课题研究小组,开展“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研究运用“政策制订科学程序”等方法,严格遵循“调查-论证-完善-论证-完善”的技术路线,在对全国11个省(直辖市)、117个市和81个县(区)共209家卫生监督机构进行深入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定性定量多重论证,形成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收集和分析了国外卫生监督管理体系状况,总结我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深入研究分析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切实落实我国卫生监督职能、完善卫生监督体系的对策和措施。

(赵同刚 陈 锐 何 翔)

【卫生部加强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工作】 加强执法装备建设、改善执法技术手段是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的重点,建立并不断完善现场快速检测手段,规范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是满足日常卫生监督工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社会活动卫生保障的需要。卫生部高度重视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2005年制订下发了《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并连续三年组织实施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项目,逐步改善了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装备,加强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工作。为贯彻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基层卫生监督人员对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的技术理论和标准还不能熟练掌握,实际操作能力还比较欠缺,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同时配合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卫生部监督局于2006年8月30-31日在浙江举办全国卫生监督能力建设培训班,进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技术理论培训,现场演示进行操作运用培训,并请部分省市就现场快速检测工作进行经验交流。2006年11月29-30日,监督局召开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讨会,对目前日常卫生监督检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社会活动卫生保障所急需快速监测的项目和指标、依据、方法和评判标准进行了讨论,确定了下一步将以食品、水、公共场所为重点,尽快制订《卫生监督快速检测技术规范》。

(陈 锐 王 冀)

【卫生部颁布《卫生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健全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2006年卫生部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任务分工意见》确定的由监督局牵头逐步推行卫生综合执法,实行卫生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的工作内容,依据卫生部《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规定》,制订并印发《卫生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卫生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共分为总则、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认定、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附则等四章共二十条内容。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对卫生监督过错责任追究予以规定。一是明确了卫生监督执法过错的概念及追究部门,规定了哪些执法行为应当进行责任追究及进行过错责任追究的实施主体。二是明确了过错责任的认定,包括应当追究卫生监督执法过错责任的情形,同时考虑到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客观因素,对不予追究的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进行了规定。三是明确卫生监督执法过错责任人员的追究原则。根据卫生监督 执法工作中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将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与检验、鉴定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造成不良后果责任追究的情形分别予以规定,对承办人、负责人、共同行为人的责任划分更为细致。四是规定了过错责任的追究方式,同时,基于对卫生监督员执法权益的保护赋予其享有申诉的权利。

(崔 新 范 鹤)

【卫生部颁布《卫生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及卫生部下发的《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规定》的工作要求,卫生部制订下发了《卫生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办法》。该办法的出台主要是解决如何实施卫生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工作,对考核评议存在的内容标准不统一,考核时间不固定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规定。考核评议办法共分为总则、考核评议内容和基本要求、考核评议的组织实施、奖惩、附则共五章22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考核评议工作定位。行政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是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本级所属执法监督机构和下级卫生行政机关依法履行卫生监督职责情况进行的考核评议。行政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工作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处组织实施,考核对象应为本级卫生监督机构和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所属卫生监督机构,内容主要为已开展的行政执法工作。二是确定考核评议的内容和标准。考核内容包括:卫生行政执法制度情况、行政许可的情况、日常监督检查的情况、行政处罚的情况、投诉举报处理情况和内部执法监督工作情况。针对上述内容确定了考核评议达标的基本要求及不达标的情形。三是明确考核评议的组织实施。考核成立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卫生监督工作的领导任组长的考核评议小组,具体由监督处负责组织实施。考评方式采取随机抽查案卷、查阅执法档案、投诉举报处理记录、发放调查问卷、检查监督场所、走访执法相对人和业务测试等方式。考评结果分档设置,包括:优秀、达标、不达标三档。四是完善奖惩措施。对于优秀的通报表彰,不达标的通报批评。发现执法活动确有错误的,需要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的,予以追究。

(崔 新 于庆华)

【全国卫生厅局长行政执法培训班在厦门举行】 为进一步转变观念,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卫生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卫生部于2006年10月25-26日,在福建厦门举办了全国卫生厅局长行政执法培训班。参加这次培训的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厅局长、监督处长、监督所(局)长,还有 卫生部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共122人。卫生监督局领导在开幕式上宣读了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的讲话稿,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做关于“我国行政程序法之现状和主要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领导做关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中注意问题”的专题讲座,上海复旦大学教授介绍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进展情况。同时,为了促进地方之间交流学习,还安排了4个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作大会交流发言。

(谢 杨)

【卫生部举办全国卫生监督稽查工作会议】 为全面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监督执法行为,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卫生部于2006年12月11-12日,在云南丽江举办了全国卫生监督稽查工作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推进依法行政和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推进卫生监督稽查工作;二是通过交流经验贯彻落实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新的一年监督稽查工作。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监督处长、监督所局长,还有部分地方卫生监督机构稽查科长,共110人。

(谢 杨 赵 增)

医疗服务监督

【全国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06年1月9日,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中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组长李熙出席会议并讲话,卫生部部长高强发表了书面讲话。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卫生部、科技部、公安部、监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武警总部卫生部有关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副省级城市卫生局主要负责人、纪检组长(纪委书记)、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共180人出席了会议。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强调,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要紧紧围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目标,牢牢抓住五项重点工作内容,确保专项行动见成效;要加强督查,狠抓专项行动工作落实;要认真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严肃法纪,狠抓大要案查处,切实做到案件查 处到位、责任追究到位、整改措施到位;要依法行政,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和审批;要加强培训,提高医疗机构法制意识和规范化管理;要加大宣传力度,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要加强综合执法,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段冬梅)

【进一步加强打击非法行医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06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安排和工作重点,卫生部、科技部、公安部、监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七部门于2006年4月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延期到2006年底,并对2006年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通知要求,2006年专项行动要继续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和《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确定的5项工作重点开展工作。按照整规工作“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协调指导、各方联合行动”的要求,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具体措施,切实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一切畏难、松懈、麻痹情绪,保证专项行动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保证专项行动工作目标得以实现,促进本地区医疗服务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冯 光)

【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天津、内蒙古等省区市进行督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和《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为督促各地工作,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成5个督查组,分别由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中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长李熙、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中纪委驻卫生部原纪检组长张凤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5位部(局)领导带队,于2006年4月25日-6月2日对天津、内蒙古、浙江、广西、河南、黑龙江、重庆、云南、陕西、青海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进行了督查。各督查组采取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召开座谈会、直接访谈和对基层工作进行抽查等方式,共检查了21个地市、22个区县(县级市),并抽查了154家医疗机构、7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家涉医科研机构,以及部分卫生监督机构、中医推拿按摩场所。十 10 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突出体现在领导重视,部门配合;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大、查处了一批案件;加强宣传教育,标本兼治,探索建立了一些长效机制。截至2006年3月,十省(自治区、直辖市)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近12万户次,取缔无证行医21万余户次,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619家,向相关部门移送案件345件,有力打击了非法行医的嚣张气焰,净化了医疗服务市场。

为进一步了解各地工作进展,交流情况,推进工作,副部长陈啸宏于2006年6月16日在京主持召开督查组会议,专门听取各督查组工作情况汇报,梳理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副部长陈啸宏在总结讲话中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一是要认真总结本次督查情况,有针对性地部署下一步工作。二是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各地反映的突出问题,部内有关司局要通力合作,加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订修订工作,该推广的经验尽快推广,该强制要求的尽早明确提出。三是要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案件的督办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段冬梅 邢路微)

【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案件查办工作研讨会在河南洛阳召开】 卫生部于2006年9月23-27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了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案件查办工作研讨会。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监督处长、卫生监督所所长和医政监督科长以及一线监督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为了开好会议,各地作了充分的准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对126件典型案件的查处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点评,其中河南、天津、安徽等9个省市进行了典型案例的大会交流。会议特别邀请几位律师、专家对大会交流案件进行了重点点评,并针对目前案件查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从非法行医的界定和法律适用、医疗机构出租科室案件的认定和注意事项、卫生法律法规的适用技巧、卫生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案件移送以及如何应诉行政诉讼案件等方面作了针对性、可操作性很强的讲解授课。卫生部政策法规司领导针对大家在法律法规和具体执法中的一些疑问作了解答;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领导也从审判机关的角度来看卫生行政执法,为大家讲解了证据问题和如何做好应诉工作。卫生监督 11 局领导通报了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情况,分析了目前专项行动特别是案件查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冯 光 张伟力)

【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下发总结评估方案】 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于2006年11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还下发了总结评估方案和总结评估督查汇总表。《通知》要求各地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订具体的总结评估实施方案,围绕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做好专项行动总结评估工作,着重检查专项行动取得的实效,评价专项行动的目标实现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结合总结评估内容,认真做好专项行动全面总结工作;同时各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对专项行动情况进行集中宣传,继续营造打击非法行医的社会氛围,增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自觉性,提高人民群众的分辨能力。《通知》还要求,各地要继续加强对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领导,部门之间仍要保持密切联系,做到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不减弱,切实防止非法行医的“回潮”和“反弹”。总结评估方案指出了总结评估工作目的和意义,提出了评估方法,明确了评估内容。总结评估工作主要是评估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实效,采取条块结合的方式,一是以各级政府为单位做好自评工作,在此基础上,上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开展对下级的抽查;二是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当地打击非法行医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对本部门、本系统的总结评估工作。在总结检查阶段,省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应对1/3以上的地市、地市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应对本级及至少1/3以上的区县进行督查。督查工作要适当选取工作相对薄弱、投诉举报集中的重点地区、重点单位进行重点总结评估。上级对下级的抽查评估工作要采取先暗访、后明查的方式开展,同时结合对医务人员或群众进行问卷调查、查阅档案资料等形式,客观评价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暗访的重点为核查无证行医情况、转办案件的办理情况、医疗机构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明查则随机抽查有关机构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情况。总体评价时,要结合暗访和明查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总结。总结评估方案提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评估工作:当地政府对专项行动的安排部署情况;案件查办情况,重点评估投诉举报案件和上级转办案件的查处情况;责任追究情况;上级督查时发现 12 问题的整改情况;探索建立完善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措施情况。

(冯 光

段冬梅)

【卫生部参加全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座谈会并作大会交流】

为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监察部、国家工商总局等七部门于2006年10月25-26日联合在京召开了全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座谈会。根据会议安排,卫生监督局相关领导代表卫生部参加了会议,并结合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非法采供血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工作作了大会交流发言。重点介绍了卫生部在牵头开展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中建立了联席会议、信息沟通、重大案件通报、督查督办等工作制度,加强了与工商、药监等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的案件移送,加强了与公安机关在取缔无证行医严惩非法行医犯罪分子等工作上的配合,并采取挂牌督办、派员督办、限期上报处理情况、请上来汇报查办情况等督办方式切实加强了案件督办力度等工作情况。还介绍了自2004年起卫生部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调研,起草非法采供血液和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工作情况。

(苏 志 冯 光)

【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非法行医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无证行医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逐步规范。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开展两年来,各地共出动执法人员208.2万人次,检查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85.6万户次,取缔无证行医17.4万户次,查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58014户,清理出租、承包科室医疗机构4921户,查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的机构1352户,查处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618户;没收违法所得8386.6万元,罚款2.8亿元,吊销医师执业证书921人,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485户;追究刑事责任309人;对720名有关卫生行政部门、违法违规医疗机构负责人和相关责任员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

(段冬梅)

【卫生部通报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等地医疗服务市场混 13 乱案的查处情况】 2006年1月,根据群众举报, 卫生部对河南省民权县医疗服务市场进行了暗访,发现城区内有相当数量的非法个体诊所。河南省卫生厅随后立即对该县医疗服务市场进行了执法检查,发现民权县城区共有个体诊所157家,其中139家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且民权县卫生局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将个体诊所的设置审批委托县卫生协会办理,并且在2005年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中,对无证行医仅一罚了之,对违法行为网开一面。河南省卫生厅对民权县卫生局进行了全省通报批评,并责成商丘市卫生局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商丘市卫生局对民权县卫生局局长、主管副局长进行诫勉谈话;民权县卫生局给予卫生监督南区执法大队队长、北区执法大队队长降职处分。

2006年3月,根据群众举报,卫生部、安徽省卫生厅组成联合调查组赴寿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寿县城关镇无证行医泛滥,检查的16家个体诊所中有13家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在开展诊疗活动的22人均无执业资格。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中打击不力,执法流于形式。安徽省卫生厅通报批评了寿县卫生局,并由有关部门对寿县卫生局局长、主管副局长及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诫勉谈话。寿县县委、政府随后重新调整了县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班子,由县长任组长,并从卫生、公安等单位抽调60余人组成了专项执法检查巡查暗访组、现场执法检查突击组、立案查处组,明确提出“你不端掉非法行医者的饭碗,就可能砸掉自己的饭碗”,并于2006年3-4月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对城区非法行医的“黑诊所”进行了彻底地拉网式清理取缔,共取缔非法诊所53户,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告了被取缔的非法行医诊所。

2006年9月,卫生部会同广东省卫生厅对汕头市潮南区医疗服务市场情况进行了明查暗访,发现汕头市潮南区有“上东浦医院”、“南华门诊部”、“长安门诊部”、“仁安医疗”等非法医疗机构进行无证行医活动,有的非法诊所规模较大,有的非法诊所设在闹市区,有的非法诊所内是非卫生技术人员在开展诊疗活动。汕头市及潮南区卫生局随后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项行动,取缔了包括“上东浦医院”等在内的无证行医机构38家,处以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及一批药品、医疗器械,拆除非法医疗广告牌33块。对汕头市潮南区存在的问题,广东省卫生厅进行了全省通报批评;潮南区卫生局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责任追究。

(冯 光)

【卫生部通报天津市第一医院等医疗机构违法违规案的查处情况】 2006年7月,天津市卫生局根据举报线索对天津市第一医院进行了监督检查,发现该院于2003年1月与某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开办该院肝病研究所肝病门诊的合同,将肝病门诊交由合作方全权经营管理,医院每年收取管理费80万元。肝病门诊自行购入药品,收入不列入医院资金管理,绝大部分收入被合作方以现金方式提取转移。天津市河北区卫生局多次检查,该院领导拒不如实汇报情况,并以院长与肝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本院职工)签订的内部工作责任状应付检查,掩盖其违法开展诊疗活动的实质。河北区卫生局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天津市第一医院给予没收违法所得160万元,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中共天津市河北区委依照《卫生部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责任追究的意见》,给予天津市第一医院院长免去院长职务的处理;给予业务副院长警告处分;对河北区卫生局主管副局长予以通报批评。河北区卫生局对天津市第一医院医教科科长、肝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河北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综合执法组负责人等予以通报批评。

2006年6月2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广东省商业医疗门诊部和广州平安医疗门诊部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卖假药、作虚假宣传等违法问题。2006年6月29日,广东省卫生厅组织广州市卫生、工商、药监等部门对广东省商业医疗门诊部和广州平安医疗门诊部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报道基本属实,而且广东省商业医疗门诊部还存在违法出租科室的行为。卫生部于2006年7月组成督查组赴广东对此案的查处进行督办。发现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审批不规范,包括审批程序不规范,个别审批的诊疗科目与报批的执业人员资料或器械设备不符合,审批材料不完整、填写不规范,有的变更事项未经备案;而且日常管理不严,省、市、区卫生行政部门不能按规定对医疗机构进行校验,有的校验工作流于形式;并且监督执法不到位,省、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日常监督职责不够明确,存在监督空白点,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能够发现并多次要求医疗机构整改,但没有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针对广东省商业医疗门诊部和广州平安医疗门诊部的违法行为,广东省卫生厅依法对广东省商业医疗门诊部作出了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罚款8000元、没收非法所得13.5万元的行政处罚;广州市越秀区卫生局对广州平安医疗门诊部作出了吊销《医疗机构 15 执业许可证》、罚款3000元的行政处罚。广东省卫生厅对厅主管医疗机构审批、校验的3名工作人员进行了诫勉谈话,广州市天河区卫生局对主管副局长予以通报批评。

2006年4月,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对洛阳东方医院擅自引进迷走神经分离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造成一部分患者术后病情加重的事件进行了曝光。经查,该院于2005年4月开展此类手术,河南省卫生监督所于2005年9月责令该院停止开展此项手术,但该院置之不理,在2006年4月前又先后做了4例此类手术。同时,该院在媒体上发布未经审批的医疗广告,夸大疗效宣传,误导患者,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影响。洛阳市卫生局依法对洛阳东方医院给予罚款3000元、没收违法所得11640元的行政处罚并通报批评;对东方医院业务副院长、骨伤科主任、主刀医师和执业医师周某给予暂停执业活动六个月的行政处罚。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东方医院院长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业务副院长给予行政记过处分。东方医院对在该院委托广告公司发布医疗广告工作中负有监管责任的该院宣传科科长给予通报批评、扣发三个月奖金的处理。

(段冬梅)

【安徽、甘肃等省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执法,认真查办有关医疗机构出租科室案】2005年11月,卫生部接到群众举报,反映长沙爱尔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尔公司”)在内蒙古等11个省、自治区的13家医疗机构承租科室,开设“院中院”非法行医等问题。卫生部高度重视,在初步核实的基础上,责成内蒙古、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甘肃、新疆11个省、自治区于2005年12月28日统一开展调查处理工作。11个省、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和要求,迅速部署开展了调查工作,安徽、甘肃省卫生厅还会同公安、监察等部门共同开展调查取证。经调查核实,除山东省外,安徽、甘肃等10 省、自治区的12家医疗机构均涉嫌存在将科室出租或变相出租给爱尔公司的行为。10省、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先后立案进行查处。根据调查取证结果,安徽省卫生厅依法对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作出责令立即终止出租科室、没收非法所得38.6万元、罚款4000元的行政处罚,对爱尔公司作出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246.6万元、没收医疗器械、罚款8000元的行政处罚,对合肥市卫生局违规审批、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违法出租科室的行为,安徽 16 省、合肥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责成合肥市卫生局作出书面检查,并在全市卫生系统予以通报;合肥市委宣传部对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朱某(曾任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王某(现任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对眼科主任给予行政警告处分。甘肃省卫生厅依法对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出责令立即停止出租科室、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对爱尔公司作出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674.2万元、没收医疗器械、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卫生局依法对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出责令停止出租科室、没收非法所得15万元、罚款3000元的行政处罚;对爱尔公司作出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所得96万元、没收医疗器械、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湖南省卫生厅也依法对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爱尔公司作出了行政处罚。广东、江苏、江西3省分别依法对中山市人民医院、苏州眼耳鼻喉科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出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等行政处罚。新疆等省(自治区)案件还在办理之中。

(段冬梅 张伟力)

血液安全监督

【卫生部开展全国血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2006年7月,卫生部下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血液安全监督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地利用半年左右时间,对血站、单采血浆站、医疗机构在内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开展监督检查。

全国共出动检查人数30347人次,检查血站、单采血浆站、医疗用血机构共计12859户次,其中合格数11897户次,对发现问题的机构提出责令整改要求的1131户次,给予行政处罚数59户次。2006年11月16-28日,由监察局、卫生监督局、医政司、办公厅相关领导带队,分4个检查组,对贵州、湖南、广东、四川、山东、山西、黑龙江、安徽8省进行血液安全监督检查。

通过狠抓血液安全监督工作的落实,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基本上做到了辖区内采供血机构、临床用血医疗机构底数清楚,存在的问题清楚。通过血液安全监督检查,促进了采供血机构执业行为的规范,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各级政府重视,将血液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日程进行部署、落实;《献血法》等相关血液管理法律法规得到宣传贯彻,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得到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血液安全监督执法工作已逐步纳入卫生综合执法范畴,血液管理综合执法能力得到提高,执法队伍得到锻炼。

(宫国强 刘春梅)

大型医疗机构巡查

【卫生部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工作】 2006年大型医院巡查工作筹备过程中,对中组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工商总局和信息产业部等相关部委开展巡视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三次组织召开有医政、规财、人事、政法、纪检监察等各相关司局以及地方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等部门人员参加的会议,对巡查对象、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卫生部关于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暂行规定(试行)》、《卫生部2006年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巡查工作规程(草稿)》等相关文件。11月27日,经部务会研究,成立大型医院巡查工作领导小组,副部长陈啸宏任组长,成员包括办公厅、规财司、政法司、监督局、医政司、监察局主要负责同志,确定了巡查工作要按照“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促进整改;总结经验,推荐先进”的原则,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医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卫生部部署重点工作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医院管理年开展情况,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医院运行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群众的满意程度等。监督局按照会议提出的意见对巡查工作方案进行修改并经部领导审核同意后,于12月份开始组织实施了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的巡查工作。通过巡查,深入了解了被巡查单位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部党组在医院管理方面政策部署的客观情况,对医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徐克明 刘 明)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卫生部于2005年12月印发了《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6年6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总结了多年来各地食品卫生许可证监管经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食品卫生许可证监督管理,着重解决许可中存在的发放审查条件、载明内容、式样、许 可证有效期等不统一的问题,明确了卫生许可证申报和审查制度,界定了各级卫生部门许可的职权,对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审查和管理做出具体规定。《办法》正式实施前,卫生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并下发文件部署各地卫生部门落实《办法》规定,规范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各环节的食品卫生许可工作,严格许可证发放,把好准入关,强化事后监督,建立动态监管机制。2006年,卫生部还将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作为食品卫生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通过重点整治,进一步规范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和食品卫生监管工作。卫生部还根据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行业和企业集中反映的委托加工企业卫生许可证管理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便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相关规定。

(齐小宁)

【卫生部发布《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规范》】 为规范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保障食品卫生安全,2006年2月卫生部印发《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工作程序与内容、组织管理、附则等四章二十二条,对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目的、依据、适用范围、监督方式及内容、工作程序、卫生行政部门、主办单位、接待单位的相应职责以及建立各方有效信息沟通机制等做出了规范性的要求,为做好重大活动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较明确的依据,对重大活动食品监督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齐小宁)

【卫生部开展2006年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卫生部自2000年开始建立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根据监测重点,卫生部每年印发监测计划,不断增加监测食品种类、污染物和致病菌种类,完善监测网络。经过6年建设,监测网已覆盖16个省区市,覆盖8.3亿人口,重点对消费量较大的29种食品、36种化学污染物、5种重要食物病原菌进行监测,积累了大量监测数据。监测结果发现我国食品砷、汞污染控制状况好转,但铅和镉污染应引起重视,评估结果提示我国人群铅摄入量处于较高水平;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不容忽视,应重点加强监督和控制;食品中农药残留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部分食品农药残留超标和高毒农药违规使用问题;食品中存在沙门氏菌等耐药性等问题。这些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为制(修)订食品卫生法规、标准,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19 提供了科学依据。2006年,卫生部向国务院通报了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情况,并根据监测情况发布食品安全预警信息。为更广泛地利用监测信息,卫生部还向农业、商务等部门通报监测情况,促请相关部门重视食品种植、养殖源头污染控制,改进加工工艺并加强易污染食品行业管理。

(齐小宁)

【卫生部发布毒蘑菇、红豆杉等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2006年为保障消费者健康,防止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危害,卫生部根据食物中毒报告、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以及食品卫生监督情况,发布了毒蘑菇、红豆杉、摄食生鲜水产品、群体性聚餐、误食蓖麻籽、香雪海婴儿营养奶粉等六个食品安全预警公告,公布了红豆杉危险性评估报告和常见毒蘑菇图谱。预警信息还重点介绍上述食品存在的健康危害以及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方法,提示广大消费者注意饮食安全,提高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齐小宁)

【卫生部修订《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中加工助剂使用卫生标准》进展情况】 为做好食品包装材料管理工作,2006年卫生部启动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中加工助剂使用卫生标准》修订工作,工作组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标准修订和包装材料加工助剂纳入原则、使用原则,明确允许使用的助剂名单,包括序号、CAS号、化学名称、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同时增加迁移量限制规定。新标准已经公开上网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并经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审核原则通过,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核,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发布。

(齐小宁)

【卫生部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进展情况】 为适应食品工业和食品添加剂产业发展需要,卫生部自2003年开始组织对《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进行全面修订。2004-2006年,卫生部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研究完善标准文本,并履行向WTO成员国通报程序。2006年,卫生部针对有关部门和行业反映意见较为集中的食品添加剂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和评估,例如开展肉制品中磷酸盐危险性评估,确定了食品中磷酸盐添加剂的使用量和残留量,研究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酒中焦糖色、婴幼儿奶粉和油脂中食品添 20 加剂使用、乳化香精等问题,同时根据评估和研究结果调整和完善标准文本。2006年底卫生部已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报批稿)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经审核通过后,将由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齐小宁)

【卫生部积极拟定《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 为做好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工作,卫生部组织起草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起草过程参考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其他国家的管理经验,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居民营养需要、企业的承受能力、监督检测部门的能力和相关法规、标准协调等实际情况。2004-2006年,卫生部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征求各部门、协会、企业和消费者意见,已基本完成法规文本,主要内容包括:1.食品营养标签强制标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4个营养成分。2.规定食品标签营养声称的范围和应用原则,包括营养含量声称、含量比较声称、属性声称和健康声称。3.制订专门用于营养标签的“营养素参考数值”(NRV)。4.规定了营养标签的具体格式。卫生部还将继续修改完善《办法》,并具体研究《办法》实施步骤。

(齐小宁)

【卫生部完成《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修订工作】 现行《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十几年来,为规范新资源食品管理,保障消费者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食品国际贸易的增加和新原料应用的逐步增多,《办法》已难以满足新资源食品监督管理工作需要,急需进一步修订和补充完善。根据以上状况,卫生部总结以往管理经验,参考其他国家管理规定,对《办法》进行系统修订,新《办法》完善了新资源食品的概念、范围及管理模式,强化安全性评价原则,建立安全性评价制度,确定了安全评价组织和内容,设置了再评价的原则,同时明确新资源食品的申请、审批、公布等内容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等有关规定进行。在新资源食品监管方面,《办法》强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明确企业在申报、生产经营、食用安全信息报告等方面的责任,同时对新资源食品生产经营和标签提出具体要求。卫生部还进一步完善《办法》,履行向WTO成员国通报程序。

(齐小宁)

【卫生部开展蒸馏酒中杂醇油危险性评估,修订相关标准】 2005年,卫生部 21 根据工作需要制订了《蒸馏酒中杂醇油危险性评估研究方案》,开展了蒸馏酒中杂醇油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危险性评估工作。全国14个省区市卫生厅局对800名进口酒类高暴露人群、1664名中国白酒高暴露人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123种进口酒和164种中国白酒进行了杂醇油含量检测与分析,评估结论为:通过饮酒获得杂醇油而产生危害的人群极少,可以考虑取消杂醇油作为卫生限量指标。卫生部即以评估结果为依据提出修订《蒸馏酒及配置酒卫生标准》,删除杂醇油限量指标。经履行向WTO成员国通报程序,2006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标准修改单,取消杂醇油限量指标。

(齐小宁)

【卫生部组织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卫生部组织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开展了2006年全国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以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为重点,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餐饮单位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及监督管理;以农村食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和餐饮业为重点,加大食品市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全国共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305662户次,查处涉嫌非法食品生产经营案件111226起,移送司法处理案件82起,吊销卫生许可证1444个,取缔无证生产经营29571户,销毁不合格产品1741吨,货值1525万元。各项重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加强对农村食品卫生问题的重点治理整顿。各地以农村集贸市场和餐饮单位为重点,分别在2006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期间开展了集中监督执法行动,根据农村食品流通和消费的特点,清理农村地区不符合条件的餐饮单位,严厉查处掺杂使假、未标识生产日期和生产地点、无产品合格证的食品。二是深入开展食品卫生许可专项整治。根据卫生部统一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确定各省会城市和1-2个地级城市为重点地区,对辖区内的婴幼儿配方食品、瓶(桶)装水、膨化食品、食用植物油、学生营养餐配送单位和学校食堂等6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准入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各重点地区食品卫生监管部门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加强了卫生许可的审核和监督,严肃查处不符合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三是加强餐饮业卫生整治。以餐饮具消毒为重点,重点整治了餐具消毒方法、消毒设备运转、消毒剂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问题。黑龙江省主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报道工作进展,向社会 22 公示专项整治结果和不合格的餐饮单位,促进餐饮业的规范化经营。卫生部与教育部联合对8个省开展了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专项督查工作,督促各地进一步重视学校卫生工作。通过对餐饮业卫生薄弱环节的整治,促进了《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实施。四是进一步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各地根据部署,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单位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情况和流通市场的违法食品添加剂进行专项治理。五是对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药物进行重点治理。重点对调节血糖类、减肥类、抗疲劳类3类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并在流通领域对该3类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进行专项抽检。根据抽检结果,卫生部依法撤销9个违法添加药物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并将存在问题的37个保健食品列入黑名单实施重点监管。

(史根生)

【卫生部严厉查处违法添加药物的保健食品】 根据2005年和2006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卫生部组织部分省份对抗疲劳、减肥类、辅助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添加化学药品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发现69种产品违法添加了化学合成药物,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违反《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为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卫生部连续下发了5个文件,要求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严厉查处这69种产品。

同时,依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卫生部根据调查取证情况对部分产品进行了重新审查,对确认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化学合成药物的9个保健食品

(徐 娇)

【卫生部开展劣质食用油专项整治工作】 2006年8月,浙江省卫生行政部门查获一起生产销售劣质食用油的事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采取了果断措施,基本控制此批劣质油在市场上的流通情况。卫生部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劣质食用油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的要求,立即对辖区内的餐饮业进行一次突击性检查,重点检查中小型餐饮单位和建筑工地食堂食用油的购入、使用和废弃食用油处理的情况。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 23 门在监督过程中,要切实做到监督检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先采用快速检测方法进行定性检测,若定性结果显示食用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数值超标,应及时将有关样品送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相关检验机构进行定量检测。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经检测确认使用酸价与过氧化值严重超标的食用油的单位,应对其使用的超标食用油的来源进行追踪溯源,并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监管职责分工及时通报相关执法部门,并积极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开展查处工作。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注重执法监督与宣传教育相结合。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和方法,进一步强化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卫生知识,督促餐饮单位加强自身卫生管理,加强对食用油等食品原料采购环节的索证管理;同时,进一步增强公众的食品卫生意识和食品辨别能力,教育公众不购买、不食用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劣质油类产品。

(徐 娇)

【卫生部开展水产品专项整治工作】 2006年,北京市发生因消费者食用加工不当的福寿螺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事件。为保护消费者健康,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卫生部发布紧急通知开展水产品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一是根据《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水产品经营单位和餐饮单位卫生监督检查,督促餐饮单位加强自身卫生管理、遵守食品卫生法规和要求,对违法违规经营的要严肃查处。二是切实加大对水产品的监测力度,对发现寄生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水产品,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销毁。三是广泛开展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了解摄食生鲜水产品可能感染食源性疾病的健康风险,以及预防措施和方法。同时,要求餐饮单位制售凉菜、水产品应当严格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操作,并抓紧改善生产加工条件,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

(徐 娇)

【卫生部紧急通知对“红心鸭蛋”进行监督检查工作】 2006年11月12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周报》播报了北京市个别市场和经销企业售卖来自河北石家庄等地用添加苏丹红的饲料喂鸭所生产的“红心鸭蛋”,并在该批鸭蛋中检测 24 出苏丹红。为严厉查处违法经营“红心鸭蛋”行为,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卫生部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餐饮单位的监督检查,严禁使用来自北京开地源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天昌斋食品有限公司、河北白洋淀金桥禽蛋食品加工厂、湖北荆州九头鸟蛋制品厂等六个单位生产或销售的“红心鸭蛋”,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采取卫生行政控制并依法查处。

(李泰然 徐 娇)

【卫生部、教育部对部分省份进行学校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行学校食品卫生检查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06]24号)要求,教育部与卫生部联合组成4个督查组,于2006年8月25日-9月25日对辽宁、黑龙江、湖北、江西、广西、广东、四川、云南8省(自治区)16个地(州、市)的食品卫生(包括饮用水)工作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本次督查采取听取汇报,与地方教育、卫生部门的有关代表座谈、查阅有关文件和材料,实地检查和现场问询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召开座谈会30 余次(省、地、县和学校)、实地检查高校和中小学及幼儿园68所。本次专项督查对促进各地进一步加大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力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整改存在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史根生)

【卫生部通报表扬浙江省劣质食用油及北京市福寿螺引发食源性疾病查处工作】 2006年8月,浙江省查处了一起制售劣质食用油案件;北京市调查处理了一起由餐饮单位加工不当的福寿螺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的案件。以上两起案件发生后,浙江省卫生厅、北京市卫生局反应及时,统一部署,上下联动,针对案情迅速开展了调查处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两省(市)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协调配合,有效地控制了事态进一步扩大,并对受到伤害的群众,积极组织救治,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浙江省卫生厅、北京市卫生局在这两起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决策果断,组织有力,行动迅速,措施得当,卫生部特发通报予以表扬。通报充分肯定了浙江省卫生厅和北京市卫生局开展的相关查处工作,要求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认真学习浙江省卫生厅及北京市卫生局面对突发食品卫生案件,反应迅速、应对及时、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精心部署、群策群力、协调沟通、合作默契的团队精神;学习他们思维敏捷、业务 25 精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工作能力,切实抓紧抓好2006年的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力争将本地食品卫生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卫生安全的饮食环境。

(徐 娇)

【卫生部公布2006年食品卫生监督执法10大案例】 卫生部结合2006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公布了社会影响面较大的10大食品卫生监督执法案例。

一、江苏省查处制售伪劣保健食品案。2006年1月4日,江苏省大丰市卫生、公安部门采取联合行动,对群众举报的涉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嫌疑人吉广发名下仓库及涉案场所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查获75种非法制售的减肥类、改善性功能类食品计33件,货值逾10万元。经立案调查,涉案嫌疑人吉广发自2003年起至案发,未取得卫生许可证从事减肥类及改善性功能类食品加工、销售,其经营网络涉及17个省、直辖市。2006年2月22日,大丰市卫生局依法责令吉广发停止生产经营,并立即公告收回已售出非法加工经营的减肥类及改善性功能类食品,销毁尚未售出和公告收回的减肥类及改善性功能类食品,并处以罚没款706620元的行政处罚。同时,大丰市卫生局将此案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了吉广发等人的刑事责任。

二、河北省查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案。2006年2月24日,石家庄市卫生局会同河北省卫生监督局对群众举报的涉嫌使用工业用保险粉漂白藕片的元氏县兴华食品厂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查封工业用保险粉18袋(450kg)、焦二亚硫酸钠8袋以及成品天然鲜藕片2000余箱。经立案调查确认违法事实后,石家庄市卫生局依法责令元氏县兴华食品厂停止生产经营并公告收回已售出的产品,销毁1989箱非法加工的鲜藕片,并处以罚款人民币5万元的行政处罚。

三、河南省查处无证销售猪喉头肉导致食物中毒案。2006年4月,河南周口市先后有63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头疼、乏力、心慌、低热、反应迟钝等症状。周口市卫生局经立案调查,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液检验结果,判定此次事件为位于周口市育新街西段育新冷库销售的含有甲状腺素的猪喉头肉引起的食物中毒。该冷库系未取得卫生许可证非法进行食品经营,周口市卫生局依法对该冷库处以罚没款74080元的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对2名当事人予以批捕。

四、河北省查处违法销售用甲醛泡制的海鲜产品案。2006年4月15日,根 26 据举报,河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与邯郸市卫生监督所、邯郸市丛台区卫生监督所联合对邯郸市丛台区海城街“玉兰海鲜行”进行了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甲醛液体约200公斤,发现用甲醛浸泡过的毛肚、鱿鱼约130公斤。上述行为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销毁甲醛浸泡的毛肚、鱿鱼,没收甲醛溶液,并给予吊销卫生许可证并处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五、四川省查处细菌性食物中毒案。2006年5月3日凌晨,四川省绵竹市卫生执法监督所接到绵竹万兴大酒店发生食物中毒的举报。经调查发现:5月2日中午,绵竹市某酒店同时举办两家婚宴,共有640余人同时进餐,进食了该酒店提供的基围虾、黄金蟹、椒盐带鱼等15个菜品。5月2日晚,有164人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等症状。经执法人员对留样食品、病人呕吐物、排泄物等进行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在基围虾菜品和患者的排泄物中分别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四川省绵竹市卫生执法监督所依法没收该酒店违法所得16860元,并处违法所得4倍的罚款计67440元,对雇用7名未取得健康合格证明的从业人员食品加工经营活动的违法事实处以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共计罚、没款86300元。

六、河南省查处食品违法加药案。2006年7月25日,据消费者举报,郑州市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对郑州市北恒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检查,对涉案的959盒“唐舒宁玉叶山药胶囊”、散装960板“唐舒宁玉叶山药胶囊”以及312张销售收据、307张出库单采取了行政控制措施,查出涉案金额近80万元。经检验,“唐舒宁玉叶山药胶囊”违法添加了“格列本脲”、“盐酸二甲双胍”等化学合成药物。鉴于此案涉案金额较大,性质恶劣,涉嫌违反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郑州市卫生局已将该案移交给当地公安司法部门处理。

七、浙江省查处劣质食用油案。2006年8月2日晚,浙江省台州市卫生局在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会同温岭市卫生局突击检查了浙江温岭市繁昌油脂厂,查获劣质成品猪油5.3吨,原料毛油37.6吨。8月3日,浙江省卫生厅在接到台州市卫生局和温岭市卫生局的报告后,会同温岭市卫生局对劣质猪油可能流向地采取了紧急防控措施,查封了6.5吨来源于该厂的劣质猪油,并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对餐饮单位、超市、农贸市场的全面监督检查。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共 27 检查餐饮单位3510家,查处3家使用劣质食用油的餐饮单位,收缴劣质食用油325千克。有关劣质食用油已得到控制,涉案嫌疑人已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

八、北京市查处福寿螺引发食源性疾病案。2006年8月11日,北京市卫生局在接到消费者关于在蜀国演义餐厅黄寺店食用凉拌螺肉后患病的投诉后,立即组织对蜀国演义餐厅黄寺店进行调查、核实。8月15-17日,根据核查情况对蜀国演义餐厅黄寺店和劲松店涉嫌加工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进行立案调查,并认定该餐厅因厨师加工不当,未彻底加热杀灭螺肉中存在的广州管圆线虫而造成消费者患食源性疾病,并最终确认患病病例138人。北京市卫生局依法处以蜀国演义黄寺店罚没款315540元,劲松店罚没款100084元的行政处罚。

九、广东省查处学校食物中毒案。2006年10 月11 日上午9:15 时,中山大学附属小学700多名师生进食广州市弘毅食品有限公司配送的课间餐后,从上午9:45至12 日12 :00起陆续有237 名学生出现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广州市海珠区卫生监督所接到相关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并采取行政控制措施。随后,广东省和广州市卫生部门迅速开展调查处理,确认该中毒事件是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后确认中毒人数为185 名;引起中毒的食品为红豆糕、豆浆和米饭,主要原因是带菌的食品工用具未按规定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并污染了食品。根据调查结论,广州市海珠区卫生局依法对肇事单位吊销了卫生许可证,并处以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十、卫生部查处保健食品违法添加化学合成药物案。在2006年全国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中,根据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抽检,发现北京玺圃环球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玺圃牌玺圃利唐康胶囊”,蓬莱深奥生物科技研究所生产“唐新牌唐新胶囊”,嘉兴三立生物制品开发中心生产“绿如蓝唐宁胶囊”,陕西利威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利威牌康立舒胶囊”四个产品添加了化学合成药物。2006年8月,依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卫生部对上述四个产品进行了重新审查,确认上述四个产品中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化学合成药物。卫生部依法撤销了上述四个产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徐 娇)

【开展食品卫生法宣传周活动】 根据国务院《2006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 28 济秩序工作要点》精神,结合2006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卫生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以“保障农村食品卫生,维护农民健康权益”为主题的《食品卫生法》宣传活动,围绕这一主题卫生部组织开展食品卫生监督建议及口号征集活动,活动得到了广大热心读者的积极相应,在征集期间共收到来自全国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42条口号,30多篇建议。

开展《食品卫生法》知识竞赛。利用广播电台,制作宣传节目。利用地铁公益广告宣传,共制作150块分别悬挂在北京地铁的37个站台内。通过1个多月的宣传,使近6千万人能够了解2006年食品卫生法宣传周活动的主要内容。编写、设计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宣传折页和宣传画。卫生部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发文征集各地评出的“A 级”餐饮企业名单和数量,在此基础上编写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宣传折页。印制7万册,发放给全国“A 级”餐饮企业。同时印制了12000张宣传画,在宣传活动前发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张 凤)

【中国成功当选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持国】 2006年4月,卫生部与外交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中央编办联合上报“关于拟申请担任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持国的请示”,2006年5月,国务院领导批示同意。为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卫生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做好主持国申请工作。经过多方努力,2006年7月5日,我国顺利当选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持国。会后,卫生部及时完成主持国确认程序,任命了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席,组建了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秘书处。

(齐小宁)

化妆品、消毒产品、涉水产品卫生监督管理

【卫生部发布实施《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规范行政许可工作】 在1999年《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审批工作程序》基础上,卫生部制订发布了《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于2006年6月1日正式实施。该程序取消了初审,简化了换证产品的审批程序,设立了生产环节的现场审查制度和新产品的审批程序,增加了许可批件的载明内容。为保证程序的顺利实施,卫生部还制订发布了《卫生部关于实施<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健 康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卫生条件审核规范》以及各类产品《申报受理规定》等配套文件,并于2006年5月举办全国卫生监督人员培训班,对新程序及其配套文件进行了宣传贯彻。

(房 军)

【卫生部加强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工作】 为保护消费者健康,2006年卫生部继续加强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卫生部于2006年3月向社会通报了2005年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总体情况,13家监测点2005年共监测发现化妆品不良反应1053例,比2004年增加76例。监测中发现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仍以“接触性皮炎”最为常见,占74.9%。针对多个监测点反映发现违法化妆品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情况,卫生部及时向社会发布了预警公告,并在监测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监督检测,对违法添加激素的化妆品进行了查处。加强监测体系的能力建设,提高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效率,卫生部组织完善了不良反应监测软件系统和不良反应上报表,并对13家监测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

(房 军)

【卫生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妥善处理SK-II事件】 2006年9月14日,质检总局向社会通报SK-II含违禁物质铬和钕的事件,引起了消费者对使用后健康安全的恐慌。卫生部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相关危险性评估、标准研究和市场抽检等技术工作。经评估,专家认为正常使用含微量铬和钕的化妆品对消费者健康风险较低,未证实化妆品因含微量铬和钕而损害消费者健康的情况。卫生部及时将危险性评估结果通报了有关部门,并多次与企业进行沟通。10月23日,质检总局与卫生部就SK-II事件发布联合声明,最终妥善解决该事件,既消除了消费者的恐慌,保护了消费者健康权益,也保护了企业的合法利益,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

(房 军)

【卫生部组织翻译国际化妆品原料名称】 为完善对化妆品原料的管理,促进我国对化妆品原料中文命名的规范化,在征得国际化妆品盥洗用品香水协会(The Cosmetic,Toiletry,and Fragrance Association,CTFA)同意后,卫生部组织专家对CTFA2006年出版的《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International Cosmetic Ingredient Dictionary,INCD)中收录的化妆品原料的标准国际命名(INCI)30 进行了翻译,对1万余种化妆品原料规定了唯一的标准中文名称。翻译过程中广泛听取了企业、行业协会和专家的建议。该翻译工作实现了化妆品原料中文命名的规范化,提高了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管水平,为我国实行化妆品标签的全成分标识奠定了技术基础。

(房 军)【卫生部组织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 卫生部2006年继续组织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开展了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一是以《染发剂原料名单(试行)》为依据,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二是以整治化妆品标签说明书违法宣称治疗作用为重点,加强对药店和化妆品专卖店等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三是对化妆品卫生质量进行专项抽检。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对取得卫生许可证的染发类化妆品生产企业在2006年1月1日后生产的染发化妆品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企业的原料库、原料进出记录、投料记录和在线生产或库存产品等,严肃查处违法使用化妆品原料的行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各省份以药店和化妆品专卖店等重点检查场所,以化妆品标签、标识、说明书是否宣传疗效、是否使用医疗术语、是否注有适应症等为重点检查内容,对化妆品经营环节开展了专项整治。根据卫生部工作部署,北京、河北、辽宁、上海、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甘肃9省份对美容美发场所、批发市场和药店经营的宣称具有祛斑或美白功能的化妆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共抽查519份,结果493份合格,合格率为95.0%,不合格的26份产品中有19份汞含量超过标准限值,占不合格产品的73.1%,检出含有禁用物质氢醌的样品7份,含有苯酚的样品1份,药店经营的宣称具有祛斑或美白功能的化妆品合格率高于批发市场、美容美发场所;河北、辽宁、江苏、山东、湖北5省份对商场超市经营的儿童或婴儿用化妆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共抽查101份,合格率为98.0%;2份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化妆品,1份菌落总数超标,1份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超标;吉林、安徽、福建、湖南、重庆5省份对批发市场和美容美发场所销售使用的面膜进行了监督抽检,所抽检204份面膜中有186份合格,合格率为91.2%,抽检结果显示,菌落总数超标是面膜类化妆品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在美容美发场所抽检的面膜类化妆品合格率高于批发市场。

(史根生)

【2006年全国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涉水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情况】 根据2006年国家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安排,卫生部以农村食品、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为重点,组织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生产环节和市售的部分食品品种进行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加大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和涉及饮用水安全产品的卫生监督抽检力度,抽检情况如下:

1.食品。共完成13类食品、3751件产品的抽检任务,发现并查处832个产品,平均合格率为85.9%。具体为:抽查乳饮料204份,抽查指标为蛋白质、糖精钠、山梨酸、苯甲酸、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结果有182份合格,合格率为89.2%;抽查冷冻饮品396份,抽查指标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色素、糖精钠、铅和产品标识,结果有343份合格,合格率为86.6%;抽查酸奶173份,抽查指标为蛋白质、乳酸菌数、苯甲酸、山梨酸、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和色素(包括胭脂红、柠檬黄、靛蓝、苋菜红)等,结果有170份合格,合格率为98.3%;抽查膨化食品175份,抽查指标为砷、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色素,结果有172份合格,合格率为98.3%;抽查酱腌菜285份,抽查指标为铅、亚硝酸盐、糖精钠、甜蜜素、山梨酸、苯甲酸和大肠菌群,结果有246份合格,合格率为86.3%;抽查蜜饯334份,抽查指标为铅、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色素、甜蜜素、二氧化硫和霉菌,结果有189份合格,合格率为56.6%;抽查桶装水520份,抽查指标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电导率,结果有347份合格,合格率为66.7%;抽查麦片类食品177份,抽查指标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黄曲霉毒素B1和铅,结果有151份合格,合格率为85.3%;抽查熟肉制品773份,其中,抽查定型包装熟肉制品206份、散装熟肉制品567份,定型包装熟肉制品抽查指标为亚硝酸盐、山梨酸、苯甲酸、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结果有198份合格,合格率为96.1%,散装熟肉制品抽查指标为亚硝酸盐、山梨酸和苯甲酸,结果有534份合格,合格率为94.2%;抽查葡萄酒283份,抽查指标为二氧化硫、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红曲色素和诱惑红、胭脂红、苋菜红、赤藓红等,结果有276份合格,合格率为97.5%;抽查面粉154份,抽查指标为铅、镉,合格率为100%;抽查灭菌乳64份,抽查指标为铅,合格率为100%;抽查米粉(4-36个月婴幼儿补充食品)131份,抽查指标为蛋白质、脂肪、维生 32 素A、维生素D、钙、铁、锌、霉菌计数,结果有124份合格,合格率为94.7%。

2006年进行保健食品的专项抽检。抽查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52份,抽查指标为二甲双胍、苯乙双胍、格列苯脲、拜糖平,格列甲嗪等,结果有49份合格,合格率为94.2%;抽查减肥类保健食品84份,抽查指标为乙酰唑胺,阿米洛利,布美他尼,螺内酯,苄氟噻嗪,氯噻嗪,氢氯噻嗪,氨苯蝶啶,西布曲明,安菲他明,酚氟拉明,酚妥拉明,酚酞,速尿,马兜铃酸等,结果有57份合格,合格率为67.90%;抽查抗疲劳类保健食品111份,抽查指标为西地那非,西力士,前列地尔,育亨宾,阿朴吗啡,康力龙,睾酮,甲基睾酮,康力龙,炔羟雄烯异唑等,结果有97份合格,合格率为87.4%。

2.化妆品、消毒产品、涉及生活饮用水安全产品。2006年化妆品抽检重点是在流通消费环节的产品、场所的卫生许可抽查。化妆品计划抽检1000余份,消毒产品计划抽检1800余份,涉水产品计划抽检1100余份。大部分省根据2006年健康相关产品的监督抽检要求上报了抽检结果。同时各地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化妆品、消毒产品、涉及生活饮用水安全产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已对其生产经营者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并向社会发布了公告。其中5类化妆品共抽检了1159件,发现并查处不合格产品82件;4类消毒产品共抽检了1335件,发现并查处不合格产品316件;3类涉水产品共抽检了1063件,发现并查处256个不合格产品。

根据各地上报的结果,卫生部公布了3类化妆品抽检和3类涉水产品监督抽检的情况,其中3类化妆品共抽检了824份产品,778份合格,合格率为94.4%;3类涉水产品共抽检了1063件产品,804件合格,合格率75.6%。具体情况如下:(1)宣称具有祛斑或美白功能的化妆品。共抽查了519份,26份不合格,493份合格,合格率为95.0%。其中,在药店抽检的宣称具有祛斑或美白功能的化妆品164份,162份合格,合格率为98.8%;在批发市场抽检的199份样品中,183份合格,合格率为92.0%;在美容美发场所抽检的156份样品中,合格148份,合格率94.9%。不合格的26份化妆品,其中19份汞含量超过标准限值,7份检出含有禁用物质氢醌,1份含有禁用物质苯酚。

(2)儿童或婴儿用化妆品。共抽查了101份,合格率为98.0%,其中1份菌落总数超标,1份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超标。

33(3)面膜。共抽查了204份,18份不合格,186份合格,合格率为91.2%。其中,在美容美发场所抽检面膜类化妆品86份,83份合格,合格率为96.5%;在批发市场抽检118份,103份合格,合格率仅为87.3%。不合格的18份面膜类化妆品中有17份菌落总数超标,占不合格产品的94.4%,1份检出绿脓杆菌,2份检出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超标

(4)小型水质处理器。共抽检小型水质处理器880件,合格产品641件,总体合格率为72.8%;在生产企业抽检的99件小型水质处理器,合格率为93.9%,6件不合格,其中,4件产品无有效卫生许可批件,2件产品标签标识不符合要求;在销售单位抽检的781件小型水质处理器,合格率为70.2%,233件不合格,其中,121件产品无有效卫生许可批件,113件产品标签标识不符合要求,33件产品说明书违法宣传疗效或保健功能。

(5)化学水处理剂。共抽查了117件,合格产品108件,合格率为92.3%。9件不合格,均为铅含量超过标准限量,其中,在生产企业抽检的4件,在销售单位抽检的5件。

(6)输配水管材。共抽查了66件,其中,在生产企业抽检37件,在销售市场抽检20件,在建筑工地抽检9件;合格产品55件,合格率为83.3%;11件不合格,均为铅含量超过标准限量,其中,钡含量超过标准限量的4件,镉含量超过标准限量的1件。在11件不合格产中,在生产企业抽检的1件、在销售市场抽检的7件、在建筑工地抽检的3件。

(徐 娇 张 凤 李泰然)

【卫生部组织查处“葡萄籽抗敏平抚液晶(抗敏、保湿)”化妆品添加激素案】2006年4月4日,湖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根据消费者举报提供的线索,对标识为“天骥化妆品有限公司”(98卫妆准字29-XK-1502号)生产的“葡萄籽抗敏平抚液晶(抗敏、保湿)”(生产批号或日期2006/04/01)化妆品进行了调查并采样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产品含化妆品禁用物质-地塞米松。湖北省卫生厅随后向卫生部报告了案件情况。卫生部对相关执法程序、检验方法和消费者投诉情况、临床症状等召开了专家论证会,确认事实后随即下发紧急通知,要求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在全国范围内立即查处该产品,同时,通过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一方面以“致人上瘾的危险化妆品”为题将该典型 34 案例向社会曝光,另一方面向公众宣传我国化妆品监管法规、政策和措施。根据卫生部要求,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广州市天骥化妆品有限公司进行了立案调查,最终确认是该产品经销商“广州葡萄子美容用品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2006年4月在未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制售了“葡萄籽抗敏平抚液晶(抗敏、保湿)”(生产批号或日期2006/04/01)化妆品,该化妆品使用了禁用原料地塞米松。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责令广州葡萄子美容用品有限公司立即停止擅自生产化妆品的行为;没收“葡萄籽抗敏平抚液晶(抗敏、保湿)”(生产批号或日期2006/04/01)325支;罚没款67650元。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通过全国各地的全面排查,该种违法化妆品及时从市场上得以清除。

(史根生)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

【国家第一批职业卫生示范企业授牌】 2006年4月,卫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对中电国华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热电分公司等56家企业授予“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的称号。4月24日,3部门联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授牌暨企业职业卫生经验交流大会,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安排了经验交流与分组座谈,示范企业分别与政府有关部门围绕如何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如何发挥示范企业作用以及示范企业管理办法等内容进行了座谈讨论。会议还邀请了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务院法制办、劳动保障部、国资委、发改委、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的有关同志参加。

(苏 志 贺青华)

【卫生部组织开展“2006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卫生部于2006年4月的最后一周开展了以“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宣传周期间,卫生部向新闻媒体通报了2005年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及2006年重点工作;卫生部会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全国总工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授牌暨企业职业卫生经验交流大会”,组织编印

了《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简介》;组织印制了一批宣传挂图,要求各省组织张贴宣传;在地铁作公益广告,扩大劳动者知晓程度。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各行业系统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电台、网站等媒体,以农民工、尘肺、女工等为主题,广泛深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期间全国共出动职业卫生工作人员24476名,宣传车次6038辆,发放宣传资料4589195份,直接咨询群众2211820人次,悬挂宣传横幅、标语28753条,展示宣传展版9889块,义诊人数33434人。特别是围绕农民工这一职业病高发人群,各地采取了现场咨询、免费体检、媒体宣传、法律援助等形式,使农民工了解职业病危害,了解职业病方面的知识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制度,更好的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利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苏 志 房元萍)

【卫生部召开职业病防治工作座谈会】 2006年9月27-29日,卫生部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部分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局所、职防院所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有关同志在北京召开了职业卫生工作座谈会。与会人员对卫生部、国家安监总局、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四部门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合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会议明确当前要抓好:1.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2.切实实行职业病防治分类管理的原则。对大型企业注重检查各项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和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中小企业重点是“五小”企业,要强调地方政府职能,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要积极探索委托监管的工作模式,重视和发挥煤炭、矿山、交通、铁路等行业的作用,不留监管的空白。3.在职业病防治过程中,注意抓重点。重点人群,特别是农民工;重点地区,特别是职业病高发、多发地区;重点职业病,特别是尘肺、急性职业中毒和放射性职业病。4.建立职业病危害的预测预警监测制度。利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及时准确上报职业病危害信息,全面、系统、动态地掌握职业病情况,为职业病防治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5.认真做好职业病诊断和职业病病人的治疗工作。职业病诊断是一项仲裁工作,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要从大局出发,一定要落实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责任。6.职业病防治工作还涉及建设项目评审、健康监护、机构资质认定等许多方面,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用人单位 36 的沟通协调。

(赵同刚 贺青华 李 晋)

【卫生部组织有关人员赴德国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培训】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推荐职业卫生人员赴德国培训的函》要求,卫生部组织部属有关单位和北京、天津、广东等12个省市从事职业病防治、职业卫生监督等工作的29名专业人员,于2006年5月28日-6月16日赴德国参加了职业卫生管理培训,对德国的职业病防治和劳动保护体系有了全面了解,完成了培训考察任务。本次培训分别安排在德国联邦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联邦职业劳动保护与劳动医学局、柏林健康保护及工作场所安全与技术安全局、德国法定事故保险与事故预防机构联合会(HVBG)、德国建筑行业雇主责任保险协会汉诺威分会、德国职业经济及组织心理学研究会、德国明斯特大学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研究所、德国波鸿Bergmannsheil职业病专科医院(矿山职业病康复医院)、德国工作环境健康防护研究所等机构,培训内容涉及德国国家职业病立法、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伤事故(包括职业病)保险、职业病防治科学研究以及职业病治疗康复等方面。

(于 军 贺青华 康 辉)

【卫生部部署开展2006年国家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及综合督查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卫生部组织开展了2006年国家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并于2006年8-10月,组织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部分省市有关人员分4组对河北、湖北、内蒙古等11个省、自治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综合督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并上报了工作总结。

一、监督检查结果

共检查煤炭、化工、冶金、制药、建材、电子、轻工以及加油站、汽车修理等职业病多发行业的用人单位59669家,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4778项。

(一)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重点监督检查情况。

1.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基本情况。在被检查的59669家用人单位中,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35294家,占59.1%;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32712家,占54.8%;用人单位制订了职业病防治计划或方案的28890 37 家,占48.4%;共配备职业卫生专业人员60169名,其中专职人员13626名,占22.6%。

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开展情况。所查的59669家用人单位中,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4337856人(占职工总数的37.1%),2006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57.6%、55.3%、18.4%;应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3284085份,实建1780984份,建档率为54.2%。上岗前、在岗期间检出患有职业禁忌证人员分别是9580名(检出率为1.3%)、16461名(检出率为0.7%),其中对在岗人员调离原工作岗位14568人(调离率为88.5%);共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10177名,诊断人数为3433人(占33.7%);现有职业病人数69401人。

3.职业卫生监督处罚情况。检查中发现违法单位14889家,占检查总数的25.0%,其中警告单位11690家,罚款单位728家、罚款总额1529.0万元(浙江省、上海市处罚力度较大,处罚金额分别占罚款总额的27.1%、17.8%),停业单位26家,提请关闭单位数30家。违法单位主要集中在轻工、化工、冶金三个行业。

(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核、审查、竣工验收情况。

共监督检查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4778个(占全年9019个立项建设项目的53.0%),其中国家级核准或审批的数目为123项(占2.6%)、省级798项(占16.7%)、地市级1484项(占31.1%)、区县级2373项(占49.7%);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共有1380项(占28.9%)。已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1973项,占41.3%;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严重建设项目747项;已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数为1234项。

二、监督检查情况分析

(一)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2006年检查发现,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或方案的用人单位数分别占检查单位总数的59.1%、54.8%、48.4%,与《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初期的2003年、200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1.1%和16.4%,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从行业间比较看,化工行业好于其他行业,轻工行业较差。

(二)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呈小幅增长趋势,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率连年下降。

与近三年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情况相比,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率由2003年的50.4%提高至57.6%、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由2003年的43.6%提高至55.3%,呈缓慢的上升趋势,增长幅度较小。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率则由2003年的31.6%、2004年的35.9%连年下降至18.4%,突出反映劳动者流动性强、职业健康监护难以覆盖等问题。从2006年检查情况看,制药、化工行业好于其他行业,建材行业较差。在岗期间检出的9317名疑似职业病人多发于煤炭(占49.0%)、冶金行业(占26.0%);现有的69401名职业病病人中,也以煤炭行业(56.8%)和冶金行业(19.2%)最多。

(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力度明显加强,但审查覆盖率不高。2006年各地共检查4778个建设项目、59669家用人单位、查处14889家违法单位,分别是2003年的2.6倍、1.2倍、2.1倍,反映出各地近年不断加强职业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监督执法已经初见成效。但从监督检查的4778项建设项目来看,职业卫生审查覆盖率整体水平仍然较低,有待进一步加强。

(贺青华 康 辉)

【卫生部启动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探索我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建设模式,卫生部于2006年10月启动了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2006年10月18-22日,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在湖南召开了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会议,来自卫生部、试点省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19个试点县的政府领导、卫生局负责人共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WHO的官员和新闻界的朋友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交流工作经验、研讨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流动劳动力人群输出和吸纳的特点,决定在北京市海淀区、大兴区,河北高碑店市,上海普陀区、青浦区,安徽广德县、当涂县,福建惠安县、马尾区,湖南浏阳市、石门县,广东宝安区、新会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容县,重庆南岸区、璧山县,贵州桐梓县、松桃县等19个地区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试点工作时间将持续3年。卫生部组织制订了《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及相关背景材 39 料,指导各地开展工作,并要求各试点地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同时,卫生部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项目办公室将制订试点工作初期、中期和后期评估标准,各试点地区将根据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和标准,组织实施,分阶段开展评估工作。

(苏 志 贺青华)

【卫生部继续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卫生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工作程序》等关于对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审定的有关规定,2006年卫生部继续开展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名单如下: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

(一)河北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

(卫职技字〔2006〕第A-001号)

(二)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

(卫职技字〔2006〕第A-002号)

(三)哈尔滨工业大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职业卫生)

(卫职技字〔2006〕第A-003号)

(四)中国石油集团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中心(职业卫生)

(卫职技字〔2006〕第A-004号)

(五)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防护)

(卫职技字〔2006〕第A-005号)

(六)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卫职技字〔2006〕第A-006号)

(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卫职技字〔2006〕第A-007号)

(八)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职业卫生)(卫职技字〔2006〕第A-008号)

(九)胜利油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卫职技字〔2006〕第A-009号)

(十)中国石化集团安全工程研究院(职业卫生)

40(卫职技字〔2006〕第A-010号)

(十一)山东电力研究院(职业卫生)(卫职技字〔2006〕第A-011号)

(十二)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防护)(卫职技字〔2006〕第A-012号)

二、化学品毒性鉴定乙级资质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毒鉴准字〔2006〕第B01号)

三、含放射性产品检测资质

(一)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职检字〔2006〕第001号)

(二)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职检字〔2006〕第002号)

为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提高工作能力,卫生部于2006年12月召开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会议。全国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机构、疾控中心、职防院所和取得卫生部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负责人共150余名同志参加。会议明确依法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法律责任,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是卫生行政部门履行行政许可、卫生依法行政的重要工作任务。会议强调卫生行政部门、技术服务机构要明确责任,强化法律意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杜绝职务犯罪。

(贺青华 房元萍)

【卫生部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家库的管理,完成卫生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家库候任专家的选拔、培训和考核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家库的管理,2006年11月25-30日和12月6-11日,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分别组织完成了两期“卫生部职业卫生专家库候选专家培训班”。来自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机构、卫生监督部门、大专院校、企业、行业的200余名职业卫生工作者经审核通过后,分期参加了培训和考核。

(贺青华 李朝林)

【卫生部加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审查程序,明确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查内容和责任,卫生部对2002年3月28日发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于2006年7月27日以卫生部令第49号发布实施。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调整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由一般和严重两类调整为轻微、一般和严重三类。将轻微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列为备案管理。2.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建设项目行政许可的管理对象、申请内容、审批程序和时限。3.增加评价报告质量控制环节,明确规定专家审查制度及其具体要求。为贯彻执行新发布的49号令,卫生部先后印发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关于实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等配套文件。2006年,卫生部共完成134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工作,其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115项、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审查10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8项。

(苏 志 贺青华 康 辉)

【卫生部落实卫生监督对口援藏工作,首次举办“西藏自治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培训班”】 为落实卫生监督对口援藏工作,进一步促进西藏地区职业卫生与放射防护监督管理工作发展,2006年8月7-9日,卫生部在西藏拉萨组织召开了“西藏自治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培训班”。西藏自治区卫生行政人员、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技术人员、部分企业负责人共25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议,会议邀请职业卫生、放射防护领域的专家进行培训、授课。培训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介绍了我国目前的职业病防治形势,讲解了职业卫生、放射防护监督管理法律、法规、标准,针对西藏地区职业卫生、放射防护监督管理工作起步晚、基础弱等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对西藏自治区职业卫生、放射防护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

(贺青华 李 涛)

【卫生部召开《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纲要(2006-2015年)》(草案)审定会】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九条规定,卫生部组织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 42 中心、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市卫生法学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编制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纲要)(2006-2015年)》(草案)。2006年9月14日,卫生部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国务院法制办和规划起草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在北京召开了规划草案的审定会议。与会领导、专家积极献言献策,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客观规律,重点审议、研究了以下内容:1.规划中的六大类22种职业病防治指标,是否切合实际,能否如期完成;2.规划中拟采取的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法律规范体系、健全职业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信息建设、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和职业病人保障体系、依靠科技进步、物资和装备保障等十四项策略措施,在现阶段还存在哪些困难,与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是否衔接等;3.为落实规划制订的各项目标任务,需要采取的保障措施,重点包括职业病防治项目及其投入、各级政府的监督考核与评估等是否切实有效、能否落实到位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具体修改意见。

(苏 志 贺青华 李 涛 康 辉)

【卫生部加强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及其分工方案的有关要求,卫生部组织制订了2006年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健康权益的工作计划,并以部发文下发各省、区、市,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保障农民工职业健康权益。在2006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期间,广泛深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以农民工为对象,开展现场咨询,发放各类相关法律、宣传材料;召开重点企业座谈会、举办《职业病防治法》培训班等,深入工业区直接面对工人进行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结合各地情况组织职业病防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免费为农民工服务。宣传周期间各地咨询人数达220万,发放材料近460万份,义诊人数3万3千余人。在广东、广西、福建、安徽等10个省、区、市,共19个地区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结合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在福建、上海、河北、山东四地组织县、乡镇医护人员400人的职业卫生系统培训,以指导基层医护人员在所辖区内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保障农民工得到有效的、最低限度并能够负担得起的职业卫生服务。组织翻译、编写了指导建筑行业及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工作手册等。组织开展2006 43 年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对部分省份监督检查工作进行督查,包括以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为重点的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要求各地对职业病多发行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农民工人群健康监护情况进行检查。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乡镇企业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用人单位依法严肃处理。

(贺青华 房元萍)

【卫生部会同安监总局、劳动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专题调研工作】 为了解我国职业病危害情况,调查《职业病防治法》贯彻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政策和措施,2006年5-7月,卫生部、安监总局、劳动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开展了职业病防治专题调研,并邀请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中央编办、国务院研究室等单位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调研组先后对四川、上海、福建、湖南、河南、山西、重庆、浙江、广东、广西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职业病危害和防治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研。

一、《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落实情况

(一)加强宣传培训,营造了法制氛围。《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卫生部门会同安监、工会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在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的同时,深入企业与劳动者进行面对面宣传,在广场、火车、街道、公园等公共场所集中进行宣传,组织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有效地营造了知法、懂法、守法和执法的社会氛围。

(二)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提高了监督力度。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安监总局和全国总工会等九部门,于 2002年和2003年在全国连续开展了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销售和使用专项整治以及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行动,初步形成了职业病防治多部门监管的联动机制,职业病危害上升的势头有所遏制。《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监督检查各类企业168562家,查处各类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案件39800起,处罚企业29128家,责令停建、停业关闭的企业216家。

(三)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加强了能力建设。截至2006年3月,全国31 4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已建立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全国97%的地市和88%的县已组建了独立的卫生监督机构。全国有各级各类职业病防治机构2309家,专职技术人员22725人,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已初具规模,在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职业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劳动合同签订和工伤保险参保率明显提高。各地劳动监察部门加强了劳动用工管理,尤其是加大了对农民工集中的煤矿、建筑等行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使得用人单位逐渐重视劳动合同签订并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有了提高,国有企业和较大规模企业达到较高参保率。

(五)工会的群众监督力度得到提高。本次调研所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工会积极开展了职业安全卫生大检查、专项检查和有关调查研究工作。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和改制企业中,工会一般都设立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组织,开展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一些规模较大、管理较好的民营企业也建立了工会并开展了工作。通过加强工会劳动保护队伍和群众性监督检查网络建设,提高了工会履行群众监督和维护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的能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职业病危害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在:一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人数众多、分布广、流动性强。2005年末全国就业劳动力人口超过7.58亿。在这些劳动力人口中,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因素者多达2亿,分布在煤炭、冶金、化工等30多个行业;二是职业病病人总量大,每年新增职业病在1万人以上。截止2005年底,全国尘肺累积病例607,570例,其中存活病人为470,089例。职业病危害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劳动者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苏 志 贺青华 康 辉)

【卫生部成立国家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技术指导委员会】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有关配套规章,进一步规范、指导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2006年9月20日,卫生部印发了《关于成立国家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技术指导委员会的通知》。《通知》明确国家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技术指导委员会由48位专家组成,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技术指导组(27人)和放射性疾病诊断与鉴定技术指导组(21人)两个专业组。该委员会日常管理工作委托中国疾病预防 45 控制中心负责,其职责是:1.根据各地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组织的申请,为地方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机构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2.调研、分析全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状况并向卫生部提出意见和建议;3.协助卫生部宣传贯彻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4.完成卫生部交办的相关工作。《通知》要求,国家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技术指导委员会成员应当认真学习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努力做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技术指导工作。附:

国家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技术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技术指导组

组长: 李 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副组长: 李德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邝守仁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周安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黄金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秘书: 陈永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余 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成员: 李 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李德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邝守仁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周安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黄金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闫永建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陈永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余 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李晓军 黑龙江省中毒抢救治疗中心 王景江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赵金垣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

邹和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穆进军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李思惠 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 黄昭维 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 黄先青 深圳市卫生监督所 张 幸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王忠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赵一鸣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王建新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郝凤桐 北京市朝阳医院 王涤新 北京市朝阳医院 徐希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黄汉林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肖云龙 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 刘北辰 鞍钢劳动卫生研究所 张洪信 吉林省职业病防治院

放射性疾病诊断与鉴定技术指导组

组长: 苏 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 副组长: 樊飞跃 中国医科院放射所

岳保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 王桂林 军事医科院307医院 马力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秘书: 刘长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

姜恩海 中国医科院放射所

成员: 苏 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

樊飞跃 中国医科院放射所

岳保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 王桂林 军事医科院307医院 毛秉智 军事医科院二所

马力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赵兰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 贾廷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王文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艾辉胜 军事医科院307医院 赵文正 中国医科院放射所 姜恩海 中国医科院放射所

谭绍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 刘 英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 孙全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 刘长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 邢志伟 中国医科院放射所 傅宝华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陈红红 复旦大学

问清华 大亚湾核电站职业医疗中心 刘丽波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贺青华 康 辉)

环境卫生监督管理

【卫生部加强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 2006年2月,卫生部于颁布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同时颁布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3个配套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主要规定了集中空调的一般卫生要求、传染病流行期卫生要求、卫生管理和监督要求;提出了风管系统、风口和机房的卫生管理要求;冷却塔、过滤器(网)、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的检查、清洗或更换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要求。在卫生管理方面提出了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建立专门档案;应当制订预防空气性传播疾病应急预案;在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备进行清洗。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

生监管方面的职责。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主要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学评价的目的、依据、评价内容、方法等作了相应规定,还对评价报告的编写和卫生学评价机构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各主要设施清洗方法、清洗过程以及专业清洗机构、专用清洗设备的技术要求。

为规范卫生学评价机构、专业清洗机构技术评估及专用清洗设备性能检测的评估工作,2006年5月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机构、专业清洗机构及专用清洗设备技术评估程序》,规定了卫生学评价机构、专业清洗机构及专用清洗设备技术评估单位、技术评估程序和技术评估管理;9月发布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专业清洗机构技术评估细则(试行)》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专业清洗设备技术评估细则(试行)》,对专业清洗机构、专用清洗设备技术评估的申请材料、审核要求、评估管理等内容做了进一步细化,对甲级专业清洗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空调消毒与安全防护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杨 霞 许 宁)

【卫生部组织开展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 根据2006年国家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计划,2006年3-10月,卫生部开展了全国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宾馆饭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游泳场馆水质及宾馆饭店、游泳场馆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防控工作。2006年7月对北京、上海、重庆、安徽、四川、湖北、广东、广西、福建、宁夏、陕西、江苏、内蒙古、辽宁及黑龙江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了督查,并将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2006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检查情况是:

一、检查检测结果

2006年共检查公共场所13253家,其中,宾馆饭店8262家,游泳场馆4991家。

(一)宾馆饭店。所检查的8262家宾馆饭店中,持有卫生许可证的占97.3%;具有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卫生管理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 49 案的分别占83.5%、90.5%、55.9%和56.1%;配备卫生管理人员的占91.3%;具有日常卫生检查记录的占78.9%;检查从业人员149863人,健康证持有率为97.6%。所检查的3990家宾馆饭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中,配备新风设施的占79.4%,消毒设施符合卫生要求的占57.8%,其中,新风机组正常运行的占94.7%,新风取自室外的占95.5%,新风进口附近无污染源的占94.3%,新风机房符合卫生要求的占81.7%。对1060家宾馆饭店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了监测,检测风管断面4009个,积尘量和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25.5%和15.5%;检测送风口4281个,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值和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29.6%和36.9%;检测冷却塔1016个,冷却水中军团菌检出率为24.5%。

(二)游泳场馆。所检查的4991家游泳场馆中,持有卫生许可证的占94.3%;具有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卫生管理制度、消毒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分别占91.5%、93.5%、91.1%、65.3%和67.6%;配备卫生管理人员的占96.3%;具有池水循环净化设施和池水消毒设施的分别占83%和91.2%,两项设施运行正常的比率分别为97.6%和96.7%,浸脚池设置符合卫生学要求的占78.9%;具有日常卫生检查记录、日常健康检查记录、池水消毒记录及池水监测记录的分别占84.0%、67.8%、85.3%及82.4%,持有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占79.5%;检查从业人员26229人,健康证持有率为94.0%。对4772家游泳场馆的游泳池水进行了监测,池水指标全部合格的有3221家,占67.5%,其中,检测水样细菌总数16915份,合格率为89.4%;检测水样大肠菌群16812份,合格率为94.6%;检测水样尿素15790份,合格率为91.3%;检测水样浑浊度16570份,合格率为97.6%;检测水样余氯16349份,合格率为79.1%。

检查中发现1630家单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处罚1198家,处罚率73.5%。其中,警告838家,罚款390家,罚款金额295639元,停业整顿40家,吊销卫生许可证2家。

二、监督检查情况分析

(一)宾馆饭店卫生管理状况良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仍需加强。2006年检查结果显示,97.3%的各类宾馆饭店持有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卫生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卫生管理人员配备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基本到位。但是,近半数宾馆饭店未制订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1.1%的宾馆饭 50

第五篇:20011年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总结

20011年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总结

一年来,卫生监督工作在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按照省、市卫生行政执法工作的要求,紧密联系实际,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为主题,以食品卫生监督、学校卫生监督和打击非法行医为重点,广泛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全面推进卫生行政执法工作

全年以抓食品卫生监督、学校卫生监督和打击非法行医为重点,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为手段,全面推进卫生行政执法工作。

(一)积极组织各类卫生专项整治

在加强日常卫生监督的同时,先后组织开展了餐饮业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餐饮具消毒监测专项整治行动、保健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和打击非法行医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使各类卫生质量得到了提高,保证了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传统节日、高考等重大社会活动的食品卫生安全,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

1、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从2008年12月26日开始至2009年4月10日止,共开展了为期三个半月的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行动整治的范围为全县范围内所有餐饮行业。重点为承办元旦和春节大型聚餐和“年夜饭”的餐饮单位、寒假前后学校食堂、旅游景区(点)餐饮单位及建筑工地食堂。整治的内容为检查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设施是否正常使用,餐(饮)具是否严格消毒;猪肉、食品添加剂等原辅料材料索证和台帐建立情况,严防私宰肉、病害猪肉等不合格肉品进入餐饮环节;食品、肉食品加工卫生状况;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储存情况;持有效卫生许可证及有效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明情况;乳制品、肉类食品、保健食品、调味品等重点节日食品卫生状况;执法检查餐饮单位是否存在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经营含有非食用物质的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情况。此次行动共派出卫生执法人员366人次,车辆90台次,检查餐饮单位及学校食堂共445家次,通过检查,未发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第一批和第二批)的行为,但还存在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单位消毒设施未处于正常运转状态,部分餐(饮)具未按要求严格消毒;二是采购食品原料、成品、半成品、猪肉、食品添加剂等原辅料材料未索证,台帐登记不完全;三是部分食品、肉食品加工卫生状况不佳,有脏、乱现象;四是少数餐饮单位无有效卫生许可证,部分从业人员无健康证、培训合格证上岗。针对这些的问题,卫生监督员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及卫生监督意见书,限期整改。

2、餐饮业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检查。1月至11月,开展了餐饮业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全年共监督检查311家餐饮单位,监督检查频次达3-4次/家。监督检查的重点:一是继续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行为,规范小餐饮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二是进一步落实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落实食品采购、索证、台帐和验收制度,针对性加强对餐饮单位未按要求索证索票和建立台帐的产品进行重点抽检,严厉查处采购和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原料的行为。三是通过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和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卫生监督公示制度等相关制度,不断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餐饮单位自律行为。四是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要严肃查处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对典型案例和大案要案及时曝光,提高违法成本,增强餐饮单位依法经营的自觉性,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五是加强和改进对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监管,提高食堂和集体用餐供应单位卫生管理水平。今年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2009年6月18日上午7点40分接县人民医院报告:我县第四中学6名老师于17日晚6:30在侗乡人家就餐3小时后因恶心、头晕、眼花、四肢发颤乏力、发汗而入院治疗。接到报告后我所卫生监督员立即进入现场展开调查。经过现场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确认此次起食物中毒是因食用了被杂菌污染的蚕蛹所至,根据《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我们对该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人民币3000元。

3、餐饮具消毒监测专项整治行动。3月至4月,开展了餐饮具消毒监测专项整治行动,县城大中小餐饮单位依法进行了餐具消毒效果采样监测。其中,18家县城大中型餐饮单位各采样4份,共计72份,69份合格,合格率为96%;122家县城小型餐饮单位各采样1—2份,共计141份,130份合格,合格率为92%;对餐具采样监测不合格的餐饮单位进行政处罚,共罚款14家,罚款人民币2500元。通过监测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大型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效果较好,小型餐饮单位的餐饮具消毒效果较差。所以,加大对小餐馆监督执法力度,要求其增加餐饮具消毒的硬件设施,按照操作规程严格落实餐饮具洗消制度。

4、保健食品、消毒产品卫生专项监督检查。3月份,对全县31家保健食品、消毒产品销售单位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一是保健食品经营单位是否取得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是否取得健康证明和培训证上岗;二是在经营过程中对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生产厂家卫生许可证、产品合格的检验报告或合格证的索证情况;三是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发现,有7家经营单位销售不合格产品。针对这些违法行为,卫生监督员当场制作了卫生监督意见书及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决定书,责令5家经营单位停止经营违法违规产品,收缴夸大宣传治疗作用的保健食品19盒,折合人民币200元。对7家经营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共罚款人民币5600元。8月至12月份,对辖区范围内的保健食品、消毒产品进行专项整治及经常性卫生监督,共出动人数85人次,出动车辆1台,检查药房31家,健康相关产品审查10个。经查发现有些药房有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行为,如销售仿冒药品名称或说明书有扩大宣传治疗作用、无批准文号的产品,还有些药房对所采购的保健食品和消毒产品没有完全索证。通过检查,共没收仿冒药品名称,虚假宣传治疗作用的保健食品2家、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标识内容不合格的12家,针对这些违法行为,卫生监督员责令有关经营单位停止经营违法产品,并立案查处13家,当场罚款的1家,罚款人民币9300元。

5、打击无证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严厉打击无证非法行医行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和健康权益,根据省卫生厅关于《湖南省2009年打击无证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行动方案》(湘卫法监发[2009]19号)精神,我县立即成立以县卫生局分管副局长谌业君为组长的打击无证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通道县2009年打击无证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行动方案》。此次专项行动由组长谌业君、副组长陆中午亲自组织实施。主要工作是坚决、彻底取缔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各种医疗服务的“黑诊所”,严厉打击无行医资格的游医、假医,杜绝无证行医、无资格行医的不法行为,保证医疗市场正常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此次专项行动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66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13台次,监督检查医疗机构和大药房、个体诊所、草医诊所、游医摊点共186家次,其中医疗机构98家、大药房42家、个体诊所16家、草医诊所6家、游医摊点40个。对9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医疗执业活动的诊所和药房进行了取缔;对2起擅自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的行为予以责令停止;对3家超执业范围行医的医疗机构进行了责令整改。在专项行动期间,共立案查处案件17件,其中大药房无证行医9起、诊所无证行医4起、江湖游医2起、个体诊所超范围行医1起、个体诊所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1起,共计罚款人民币39100元,取缔江湖游医40起。并在县有线电视台新闻媒体上对此项工作进行报道。

6、医疗消毒监测专项检查。6月份,为了评价我县的医疗消毒服务质量对全县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进行了监测,共监测乡镇卫生院17家、村卫生室16家、个体诊所12家、计生服务站2家、镇卫生院门诊1家,学校医务室1家,妇幼保健院1家共50家医疗机构,采集样品330份,其中合格样品301份,样品合格率为91.2%。采样合格的医疗机构有26家,不合格的有24家29份样品,其中村卫生室12家、个体诊所5家、医疗机构7家。对这次监测不合格的医疗机构进行了行政处罚,立案查处的6家,当场罚款的5家,共罚款人民币17500元。

7、重要节日、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前,对县城及县溪、黄土、木脚龙底、万佛山旅游景区周边的80余家餐饮单位及食品经营单位、公共场所,以及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会议、省委领导在通道考察指导工作期间、中国通道侗族首届芦笙艺术节暨55周年县庆等重大活动食品卫生进行了全程监督检查,并于活动期间在各活动就餐点及加工场所派出多名卫生监督员现场全程监督,对食品的采购、贮存、加工、烹调、配餐、留样以及饮用水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了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卫生安全和杜绝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8、学校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全县现有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中心小学21所,幼儿园10所,在校学生22359人,就餐人数14291人,占总学生人数的64%,现有学校食堂44个,学校小吃店、副食店63个,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的学校有22所。全年对学校监督检查频次3-4次,共出动监督员118人次,出去执法车辆36台次,重点检查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主要是:① 食堂基本功能用房不完善,卫生设施、布局不合理。②学校食堂、菜店、粉店部分承包租赁不当,由于学校现在实行“一贯制”收费管理后,学校把承包做为学校创收的一个途径,由承包者经营上交承包费,使学校食堂各方面得不到良好的改进。③食堂、小卖部索证管理和台账建立都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有的学校开学至今还未进行台账登记。④饮用水卫生有自备水的学校,水源管理、消毒、清洁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还有部分学校的学生直接饮用生水的现象。⑤部分学校食堂、小卖部从业人员和幼儿园保育员,没有进行体检并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后而上岗,部分食堂、小卖部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比较差。⑥幼儿园用餐菜谱未能按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合理的调配。针对以上情况,监督执法人员提出了限期整改意。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加强所辖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并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对学校评估的重要内容,在考核学校工作时将其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加大投入,努改善食堂卫生条件,检查督促学校对食堂的经营资质和物资准入制度的落实。卫生监督机构要继续全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食堂采购、贮存、加工、销售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它食源性疾患的重要环节应重点进行监督指导,认真履行预防性监督职责,努力消除学校食堂硬件改造上的卫生安全隐患,严格执行卫生许可证的发放标准,对卫生质量不稳定和不具备卫生条件的学校食堂一律不予发证,已经发证的责今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或采取通报,借助媒体公布检查结果。

9、高考考点卫生专项监督检查。为了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确保考生顺利完成高考,6月3日至6日,我所派出卫生监督员3名,对高考考点通道一中学校卫生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和住宿、考场环境卫生,以及医疗救治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并现场指导整改。在6月7日至8日高考期间,派出了2名卫生监督员现场全程监督,对食品的采购、贮存、加工、烹调、配餐、留样以及饮用水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通过这次的全程监督,未发生任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为广大考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卫生安全环境。

10、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专项治理整顿。9月中旬和11月中旬,先后两次与教育、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的20多名执法人员,对城区学校及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依法取缔了6家食品摊点、9家餐饮店、2家饮品店,通过两次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的食品经营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

11、医疗广告专项整治行动。为规范我县医疗广告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利用医疗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商业欺诈为,促进我县医疗广告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5]21号)的精神,先后于2009年3月10日至12日、9月9日至11日对我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等各种医疗机构及县城内的户外广告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并已在县广播电视台登出医疗广告,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曾经发布医疗广告但均已停止发布。个体诊所与社区服务站及其他医疗机构未进行过医疗广告的发布。

12、放射卫生专项监督检查。5月—6月,对全县范围内放射防护服务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机构资质变化、人员和仪器设备使用情况以及放射诊疗设备是否按规定进行质量控制和放射防护检测。二是《放射诊疗许可证》办理和校验情况。三是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病健康检查是否按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及其档案建立情况。四是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和上岗证换发工作情况。五是各机构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及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情况。县内共有放射装置机构10家,有6家正在开展放射诊断工作,其中持《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机构只有2家。对不符合放射要求的医疗机构已责令停业整改,对未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在开展诊疗活动的机构下达了限期办理意见书,对还没有启动放射工作的医疗机构,要求其放射工作人员经培训取得放射资质后以及机房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达到国家标准并办理放射许可证后方可启动该项目,开展放射诊疗活动。

(二)稳步推进传染病卫生监督检查

1、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监督检查。为督导医疗机构和中小学校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减少和避免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我所本着“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的原则,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上级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通道县甲型H1N1流感等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监督检查方案》,先后于5 月上旬至6月、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多次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等单位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由所领导亲自带队,分成4组,共出动卫生监督员200人次,车辆24台次,主要督查了县直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21家、个体诊所10家、村卫生室4家、44家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检查结果:大部分医院均已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及各项管理制度,制定接诊程序及诊疗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医务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技术知识培训。设置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室及缓冲区,添置消毒设施,加大对医院各门诊、隔离室、观察室、病房的空气消毒及医疗器械消毒,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等。但也有个别医院没有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存在侥幸心理,没有积极采取防控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卫生监督员制作了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了整改意见。学校方面督查情况:各学校及幼儿园均已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专人管理,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根据上级领导和专家的意见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各学校和幼儿园加强空气流通、消毒,做好晨检、午检、晚检,发现有发热的学生立即护送到指定的医院进行治疗、隔离,以有效地控制学校的疫情。

2、开展手足口病防控、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置监管工作监督检查。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切实做好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和湘卫法监发[2009]14号《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实施卫生部2009年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于5月6日至6月30日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手足口病防控、传染病防治实施情况、疫情报告登记管理、医疗废物处置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90人次,车辆1台,检查县直医疗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21家、村卫生室20家、个体诊所8家、镇计生服务站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家、学校医务室2家。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医疗机构无传染病报告登记册及门诊日志,无专门的发热、腹泻门诊及制度,医疗废物未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门诊诊室无消毒设施。卫生监督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以增强各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防控意识和传染病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的重要性。于3月至5月,对辖区内的44所中小学校、托幼机构进行手足口病防控措施的监督检查,发放了宣传资料,对措施不力的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有38所学校、幼儿园建立了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制度。

3、开展人禽流感防控工作监督检查。根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我所制定的《开展以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的冬春季传染病防治执法检查实施方案》要求,于2月10日—25日在辖区内开展人禽流感防控工作专项监督检查,共检查了3家县直医院、15家乡镇卫生院、8家个体诊所、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针对存在的问题,卫生监督员当场制作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防治法律和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设立独立的发热门诊,并安排医生坐诊,卫生院及诊所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预检分诊制及转诊制度,建立健全门诊日志,加强对门诊、配药室、观察室的空气及医疗器械进行严格消毒,在购进消毒剂时须向供货方索取相关的有效证件并按规定配制使用,加强检验室检测标本及医疗废物处理的管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及传播。

4、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防范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及突发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县城有1家集中式供水单位(县自来水公司),乡镇有5家集中式供水单位(县溪、播阳、菁芫州、溪口、陇城)。全年对县自来水公司监督检查14次,对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卫生质量采样监测12次,作水质全分析1次,监测合格率达100%。对5家乡镇单位监督检查4次,共采水样监测6份,合格1份,合格率为16.7%。存在问题:一是播阳、菁芫州、溪口、陇城四家水厂均未办理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二是四家水厂未配备检验室和检验人员;三是无水质卫生消毒设施,没有定期对蓄水池清洗、消毒,无记录;四是无卫生管理制度。针对这些问题卫生监督员提出了整改意见,并以文字材料向人民政府汇报,要政府出面予以责令改正。

(三)深入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县城共有171家公共场所,其中宾馆(或招待所)34家、美容美发店70家、网吧和游戏室43家、OK厅18家、洗浴按摩城3家、茶楼3家。持卫生许可证的155家,今年新发卫生许可证44家,从业人员有378人,持有健康证明的365人,持有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的360人,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109家,采样监测样品390份,合格352份,合格率为90.3%。全年对公共场所的监督频次为2-4次/家,特别是在“两节”、“两会”、“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前夕,重点对皇都侗文化村、龙底漂流、红军长征“通道转兵”会议会址、独岩民族风情园等景区景点的宾馆、旅店、餐馆、娱乐场所进行了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测,制作了《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了具体整改意见,确保了广大游客的卫生安全。

今年我们根据《湖南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开展了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60多家场所进行了量化评分,占总数的56.1%,通过量化评分,通道宾馆、聚龙休闲广场、雲妮女仕美容院、靓丽养颜坊被评定为B级,其它都为C级。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组织了卫生监督员对我县唯一一家集中空调通风设施单位(县民族影剧院)进行了监督检查,发现其没有按规定要求定期进行清洗消毒,为此,卫生监督员当即下达了整改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

(四)严格卫生行政许可 今年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申请卫生行政许可的进行了严格的资料审查和现场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卫生行政许可,不符合条件的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整改后符合条件的予以卫生行政许可,不符合条件的不予以卫生行政许可。到12月22日止,许可了141家食品卫生经营单位和48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

二、卫生监督稽查工作

今年,稽查股设专职稽查人员1人,兼职稽查人员3人,稽查力量比去年有所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已经走上正轨。年内,一是对卫生监督人员着装情况进行了四次稽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二是对卫生监督员工作纪律、工作作风进行了4次稽查,促进了工作纪律和作风的转变。三是10月下旬对中国通道芦笙艺术节暨通道成立55周年庆典活动承担接待的6家餐饮单位及5家公共场所进行了稽查,肯定了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四是十一月上旬对卫生执法文书情况进行了稽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通过稽查,树立了卫生监督员的形象,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

为了切实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卫生监督队伍依法行政能力,我所12名卫生监督员先后参加了四期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省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项目卫生监督员培训班》的培训,2名所领导参加了市卫生局举办的《食品安全法》培训。我所举办了三期业务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食品安全法》和甲型H1N1防控监督检查知识等。22名卫生监督员参加了县司法部门组织的“五五”普法考试。

四、广泛宣传卫生法制建设

在加强卫生行政执法工作的同时,我所运用多种宣传手段,不断提高经营者和人民群众的卫生法制意识。一是在县城开展“1.14”食品卫生知识、“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5.12” 公共卫生应急知识、“9.7至9.13” 卫生标准宣传、“12.4”法制宣传日宣传等十次街头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各种宣传单10000余份,横幅10幅,卫生知识展版80块。二是出动车辆160台次,卫生监督员620人次,组织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刊出7期《通道卫生监督信息》。四是利用 “通道卫生监督”网站进行宣传。五是在7月15日至19日举办了为期五天的“全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法律法规培训班”。六是借助县广播电视台和其它媒体,从正反两方面宣传卫生行政执法情况,普及卫生安全科学知识。在县广播电视台用稿21条,省、市媒体用稿12条。

安乐镇卫生院

二OO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下载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

    惠农区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 辖区各厂矿企业: 为进一步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意识,促进其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根据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

    乡镇卫生监督年度执法工作总结

    乡镇卫生监督年度执法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卫生监督工作在市局XX县、乡两级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县卫生监督工作会......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巡查工作总结

    萨达畜牧兽医中心站 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宣传月活动的工作总结 萨达畜牧兽医中心站于2018年1月初开展了以“科学防检促发展,依法监督保安全,规范行为树形象”为主题的动物卫......

    新野县2011年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总结

    新野县卫生监督所 2011年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总结 2011年,我县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在市局、市监督所的亲切关怀和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南阳市2011年卫生监督工作要点,认真贯彻落实......

    职业卫生监督总结

    扎实推进职业卫生监督工作 不断提升职业健康监护水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切实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探索健立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

    关于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活动工作总结

    关于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活动工作总结 为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按照州、义龙试验区相关文件要求,切实......

    龙头乡2014年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活动工作总结

    龙头乡2014年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活动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意识,促进其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根据国家安......

    20011年上半年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总结5篇

    2011年上半年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总结 半年来,卫生监督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和卫生监督中心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按照省、市卫生行政执法工作的要求,紧密联系实际,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