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职业教育法》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5 00:3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市《职业教育法》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市《职业教育法》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市《职业教育法》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委批转的**年度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为启东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我们在*月下旬至*月下旬,组织有关同志,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志带领下,对我市《职业教育法》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期间,我们听取了市教育局领导对有关情况的汇报,实地调查了市**中心、**职中、**进修学校,并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听取了学校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还赴浙江**、**等地进行考察学习,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职业教育法》在我市逐步得到了贯彻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办学规模有所扩展。

我市的职教事业,始于80年代初,已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回顾过去的历程,冷静地审视我市的职教事业,也取得过一些辉煌,但主要的是热闹。当初除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外,许多工业企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也纷纷举办职业学校,最多时,全市有29所职业学校或办班点,但规模十分狭小,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师资严重不足,资源浪费。近年来,市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整合职教资源,合理调整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了以职教中心为核心,以**职中、**进修学校和**学校为补充的职业教育格局。目前全市职业学校招生能力达1800人,在校学生近5000人,教师380人。开设了机电、计算机、服装、商贸等20多个专业,形成了综合、机电、计算机和适合高职单招等四大板块。办学条件、设施设备都有较大的改善,初步满足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狠抓内部管理,注重教学改革,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由于思想认识、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原因和职业教育自身的一些特点,职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学校生源差异很大,这给职校的内部管理和施教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市各职业学校能以德育教育为抓手,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以课程和教本改革为抓手,注重教学手段创新。不仅化解了困难,而且创出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我市的德育工作成绩喜人,全市各学校都建立了一支业务精湛的德育工作队伍,学校学生的精神面貌、道德素质优良,多年来没有事故发生,这在职校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教育质量不断攀升,无论是参加技能竞赛,还是参加高校对口单招,其获奖率、录取率均列南通市榜首。我市的职业教学改革同样是成绩喜人。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市各职校的许多同志能大胆实践,锐于改革,勇于创新,研究的氛围十分浓郁。职教中心许多领导和同志能从事课题研究,研究的课题十分有价值。他们自制编撰出版的教材被省市肯定,被外地推广。我市职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己成为市内外的抢手货,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历届毕业生队伍中,也涌现了一批技术能手、专业户和小老板。

(三)社会日益重视,机制逐步灵活,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是束缚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根绳索,职业学校自身机制不活,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原来,社会上普遍把职校看作是初中教育失败的“收容所”,把职校学生看作是“二类苗”、“劣等品”,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职校自身机制也不活,法律、政策、市场也不完善不配套。现在,特别是国家《职业教育法》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本届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职教事业,市委书记**说:“办好普教,科教兴国;办好职教,科教兴市。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市人大把原来我们工作委员会计划作为主任会议审议的课题升格为常委会审议。市教育局和各职校也在抢抓机遇,一方面宣传自身,外树形象;一方面改造自身,内强素质。在争取政府投入的同时,创新机制,通过招商引资,整体出让,借籍社会力量,发展职教事业。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市的职业教育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诚然,我市的职业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这些成绩是和过去相比而存在的,是最基本、最初步的,而美好的发展前景是未然的,不是实然的,是需要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努力才能实现的。我市目前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与《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与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外地一些先进的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思想认识问题。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虽然有所改变,但仍然未被根除。人们普遍认为,普通教育才是正规教育,上普高升大学才是人才。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非大专、本科不可,不切实际;一些教师对职教工作不感兴趣,认为没有成就感;一些学校也盲目追求升学率,比较重视单招这一板块,偏离了职教的办学方向,把就业教育变成了学历教育;而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在发展规划、经费投入、招生政策、教师引进、教育宣传、评比考核等方面都有重普教轻职教的明显倾向。在外地的一些先进城市,如浙江萧山,职业教育被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与普教一样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当地职教事业蒸蒸日上,职业学校“门庭若市”,甚至出现了“开后门上职校”的现象。而我市的职教比之于普教,明显是一条短腿。

(二)办学规模问题。

根据规定,职业教育的规模应该与普教达到1:1的比例。我们考察的几个城市,普职比没有不达标的,有的甚至是职教高于普教。而我市职业教育的规模远远小于普通教育。我市普教的高中招生能力为6400人,而职业教育的招生能力仅为1800人。我市现有在读高中生17507人,而职校在读学生仅为4941人,仅占高中生的28.2。

职业教育的规模应该与我市的教育任务相适应。我市这几年初中毕业生在15000人左右,普通高中录取6000人左右,按照普职比1:1的要求,应该要有6000人左右享受职业教育,这样我市高中阶段入学率也只是80,而我市狭小的教育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就学需求,不足2000人的招生能力,致使我市每年有3000多名学生远走他乡就学,这不仅增加了家长的负担,而且使我市优质劳动力资源大量流失。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也因此失去了就业培训的机会。

职业教育的规模还应与我市经济发展的规模相适应。由于职教事业不发达,我市缺乏大量的技能型劳动者。我们从人才服务中心、就业管理处等部门获悉,目前我市严重紧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纺织工程等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在我市区位优势逐步凸现、招商引资如火如荼、境内外企业纷纷抢滩启东的今天,招工难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专业层次问题。

我市的职业教育不仅规模偏小,而且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办学层次也比较单一。我市目前有4所职校,招生总量为1800人左右,均以中职为主,没有高职,这与我市教育大市的地位很不相称,不能满足多层次的教学需求,也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专业设置也十分呆板,缺乏跨学科的专业,不能面向市场培养大量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多功能”人才。还有教育周期设置也不够灵活,几乎是清一色的三年制。同时也没有成型的短训班、在职培训班等。至于应付急需、快速应变实施转岗培训等就更不要谈了。而我们考察的浙江省乐清市,他们在职业教育中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的变化相适应的原则,二是专业的设置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因地制宜,灵活开设了多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专业技能培训班。如专门为雁荡山旅游而开设的旅游班。做到紧随市场步伐,应对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

(四)保障脆弱问题。

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离不开三大保障:一是经费保障,二是师资保障,三是设备设施保障。综观我市的职业教育,上述三大保障都十分脆弱。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职业教学自身的造血功能又相对薄弱,上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许多政策要求一时难以落实到位,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和支持相当有限。不仅如此,原来属于职业教育的有限资源还受到严重流失。例如近几年布局调整中,先后有7所学校并入**中心,但大部分只并入人员,而不并入地产房产。目前职业学校负债重重,总负债近2000万元,其中职教中心负债达1600万元,职教事业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二是缺少适应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想招收但又受制于僵硬的人事制度,想借用实在是要价太高无力承受,且临时借用也无人愿意。同时在职教师队伍也不稳定,由于受社会舆论、思想认识、待遇等方面的影响,人心思流。三是缺乏应有的实训基地,简陋落后的设备设施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质量。而我们考察的浙江**,除设施设备相对于市场稍稍落后外(仍比我市先进),政府对职校经费投入充足,职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的待遇丰厚,职教事业的发展已经形成良性循环。

(五)机制配套问题。

一是市场配套问题。发达的职教事业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兴旺,而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和健全又反过来可以引领职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市的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就业准入制缺失,违规用工追究制缺失,导致企业用工不规范,人们普遍缺少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的热情,企业普遍缺乏劳动保障意识和依法用工意识。二是在职培训制度配套问题。职业教育的内涵不仅是就业前的技术培养,而且涵盖了在职员工的提高、转岗和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培训等,即为企业员工的终身教育提供服务,使员工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方法,接受新挑战。法律和政策也对在职员工的培训有明确要求,政府和所在企业应该为在职员工的定期培训提供机会和经费,城市教育费附加中的20和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应直接用于职业教育及职工培训,然而这一方面法律条文和政策要求也几乎是一纸空文,根本没有相关配套的制度去贯彻落实。

根据《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市实际,综合调查中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现就如何做大做强我市的职业教育,为启东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大量技能型人才,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始终把职教和普教一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一个地区要发展经济,首先要培养人才;要提升竞争力,首先要提高人的档次;要提高品位,首先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要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也是我们党的教育事业的一部分,也应该与普通教育一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普教一起同步规划、同步投入、同步发展、同步提高。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办好职业教育对发

第二篇:市贯彻职业教育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6月21日至7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冬芝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市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听取了市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管理局和市直教育资源调查组的汇报,考察了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市计算机学校等7所高、中职院校,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3所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华阳集团拨叉公司职工教育培训情况。7月13日至15日,调查组部分成员陪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鲍隆清等一行又调查了郧西、郧县贯彻《职教法》,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情况。总体上看,我市贯彻执行《职教法》做了大量工作,职教事业发展较快,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但是,在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也还存在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统筹不力,资源配置不优,职教政策落实不够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职教法》的主要工作与成效

1、广泛宣传《职教法》,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自96年颁布施行《职教法》以来,市政府和教育、劳动等职能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如:将《职教法》列入“三五”、“四五”普法内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设专栏,广泛宣传《职教法》;结合每年“12.4”法制宣传日,在公共场所开展《职教法》宣传咨询活动;教育、劳动等部门分别举办《职教法》法律知识讲座,培训职教工作人员。各职业学校利用广播、板报、标语、演讲会、图片展、印发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职教法》。针对中专学校一度生源不足的状况,市政府还决定从XX年起,每年4月为“职业教育宣传月”,由市教育局组织各学校深入全市城乡,宣传职业教育法规、政策和招生工作,逐步扭转了职校招生被动的局面。

2、制定政策措施,促进职教事业发展。一是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就业前和再就业培训工作。全市已开设培训专业50多项,有3万多城乡青年参加了劳动预备培训。二是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对中专学校毕业生,在发给学历证书的同时,经劳动、教育部门认定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三是从XX年起,市政府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按比例列出专款,用于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四是初步调整了中职学校布局。各县市自XX年以来,优化整合职教资源,到去年底都实现了创建省“512工程”(用5年时间,各县市办好1所规模在XX人以上的职业学校)合格学校的目标,其中5个县市职校成为省重点职高。经市政府同意,市商业技工学校于XX年12月迁入十堰城区,更名为十堰电子科技学校。经过几年努力,该校已从一所文科类技校发展为理工类省重点中专。今年以来,市政府在实施十堰电大、教院与柳林中学,市体校与市二中资源配置的同时,组织专班,对城区职教和中小学教育资源进行了调查,准备进行力度更大的调整。到XX年底,全市共有职业中专21所,比XX年减少9所;在校学生17397人,比XX年增长16%,技工学校6所,比XX年减少2所;在校学生5788人,比XX年增长1.3倍。

3、加强规范管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近几年来,市教育局和各职业学校认真贯彻《职教法》和《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提高了中职学校办学档次。今年4月,市计算机学校、财贸信息技术学校、工业科技学校、郧阳科技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新调整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市电子科技学校、应用科技学校等7所学校为省级重点中专;市工业科技学校的4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各中职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与企业联合,实行“订单式”教育,多数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在市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市直各中职学校连续4年开展“中职招生千里行”活动,面向广大初中毕业生,宣传中职学校招生政策、专业设置、报考条件、收费标准、就业安置等情况,提高了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认可度。XX年,全市中专招生10248人,比XX年增长1.16倍;技校招生5788人,比XX年增长1.31倍。

4、开展职业培训,开发人力资源。郧西、郧县在贯彻《职教法》中,围绕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打工经济”,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如郧西县统一编写了建筑、电子电工、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四类教材。今年以来,全县培训农民2.3万人,培训初二后分流学生8900人。市华阳拨叉公司重视职工教育培训,机构、场地、教材、师资、经费落实,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仅上半年,该公司申报不同技术职称资格考试或技能鉴定考试的168人,占职工总数的15.2%。全市劳动系统组建就业训练中心11所,再就业培训中心9所。去年以来,依托各地劳动力市场和乡镇劳动管理所,培训农民15万人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5.99万人次。近年来,以举办短期培训为主的民办培训机构发展较快,经过批准的全市已有38家,已累计培训2万人,实现就业率86%。

第三篇:义务教育法 执行情况汇报

唐山七中《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保障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高水平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一所农村老校,唐山七中更应该充当贯彻新法的排头兵。一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学习宣传新《义务教育法》,营造有利于法律实施的良好氛围

为了使全体教师和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新义务教育法的内在含义与精神实质,促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我校开展了分层次、多形式的学习宣传新义务教育法的活动。

(一)精心组织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义务教育法。

我校支部结合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门组织了《新义务教育法》的专题学习,认真学习领会了新法中的亮点、创新机制及其重要意义,从思想上统一认识,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意识,保证新法在我校的有序贯彻和落实。

(二)利用教师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工学习。

新法颁布伊始,我校就利用每周一次的教师政治学习时间,积极地做好学习宣传工作,让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三)多途径发动广大学生、家长学习。

为了更好地把《新义务教育法》的精神实质向广大学生、家长宣传,我校通过学校网站、《家校之桥》、橱窗等宣传途径,全文刊发了新法的内容,分期解读新法的亮点,增强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本校师生家长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保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实施义务教育

新法颁布以来,我校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重点做好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抓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内容。只有质量的公平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为此,我们发挥了三大“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我校坚持 “弘扬传统,办出特色,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原有课题的基础上,今年又相继申请开设了省级课题实验“指导——自主学习”、国家级课题实验“新课程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省级课题“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福州市级课题“开发多元智能,弘扬学生个性”等教学科研项目。在课题实验的强力带动下,“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人文教育”等这些新的理念元素,在全体师生的思想中开花结果,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推动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工作朝着更明朗的方向行进。

二是努力发挥课程改革的动力作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特长。我校提出在培养学生的工作上,要“又好又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挖掘学生的特长,并加以引导,使人人有发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学校在数奥、作文、手工、国画、民乐、闽剧、篮球、朗诵、舞蹈、信息技术等方面都开设兴趣小组,安排本校教师或聘请外教辅导训练。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减负”的要求,通过举办运动会、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6-2007学年,我校入学率、毕业率均保持100%,全科合格率为99.7%,优秀率达82%。三是积极发挥德育工作的保障作用。学校坚持以德育和创安为工作重点,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建立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和教学秩序,基本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局面。为了把德育和创安工作做到常规化,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我们进一步健全以安全教育和学生养成教育为核心的“五星级班级评比制度”,大力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通过开展“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形成维护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努力营造一个稳定、安全、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使校内教育落到实处;在校外,我们不断规范家访工作管理,落实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加强与派出所和综治副校长的工作联系,请干警、关工委老同志开设讲座,上法制课,交通安全课等,有力地推动学生养成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进一步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学习的目的和动机,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以提升素质为目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教师素质和能力的竞争。我校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归根结底,是得益于有一支思想好、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重点抓了两个“强化”。

一是以师德建设为龙头,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心。通过“学、议、查、评”,出实效,树典型。“学”,就是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先进学校和先进教师。通过集中安排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举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讲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推动学习活动深入开展。“议”,就是在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通过召开师德建设座谈会、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探讨师德建设的可行途径和方法。“查”,就是查思想,查言行,查作风,查差距。把自查和督察结合起来。我校多年来坚持开展“教师师德建设跟踪”工作,定期检查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并将跟踪情况记入教师的档案卡。“评”,就是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阶段任务完成后,评选出先进集体和个人,形成学典型、学先进的良好氛围,使师德建设向更高层次推进。通过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各级各类优秀教师群体。

二是以业务培训为抓手,强化教书育人的技能。首先是抓继续教育,制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业务培训的制度,在时间上给予保证,经济上给予奖励。还经常性地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取经,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不断拓宽教师视野,及时接受教育前沿理论的熏陶,教师的学历水平、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目前我校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大专学历占70%以上。其次是抓常规工作。学校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方面的常规管理力度,督促各教研组注重做好从备课到上课一系列活动的有效性的研讨和实践。具体做法是:①领导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共商新教材、新教法,及时指导教学工作,了解教学动态,传递教育信息。②坚持教师“五个一”要求:主持一次年段集体备课;上一节新课程模式的研讨课;参加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务实的教学案例;送评一篇富有创新的课改论文。一年来,“五个一”要求得到广大教师的支持和落实,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他们撰写的论文、执教的课例在省、市各级各类评选中获奖。郑静、曹游繁、潘慧娟三位老师被确认为“长乐市名师工作室”成员。③扎实抓好教师的备、教、批、辅、改等各环节的工作,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情况进行评定,奖惩并举,记入教师工作量化评估方案,有效地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目前,全校共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长乐市名教师3名、学科带头人7名,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8名。

(三)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大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我校是全市最早推广计算机普及教育的学校之一,不论是在信息技术的硬件配置上,还是在软件的技术应用中,都具有较优越的条件。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一种全新的、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正悄悄地进入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作为拥有优质资源的附小,我们没理由落于人后,这就要求我们,要随着课程整合理念的深入,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步伐,实现两个“提高”。一是实现了信息化装备水平的提高。我校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校园网、学校网站、教学资源库和“计算机进教室”项目等信息技术软硬件设施。目前,我校拥有计算机

223台,生机比例达12.5:1。

二是实现了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以应用为重点,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水平。建成了学校网站和校园网,加强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实践和研究。小学三年级以上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全员通过计算机培训与考试,积极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教改实践,强化信息技术在其它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习质量,从而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各位领导,同志们:一年来,我校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和推进教育现代化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我们同时又清醒地看到,在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与新法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最突出的有三大问题:

第一,附小作为长乐的窗口学校之一,是学生家长的首选学校,每年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校园十分狭小,人均占地面积仅5.79平方米,学生数却惊人地攀升,孩子们活动空间有限,课间活动存在着安全隐患。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安全压力。

第二,因父母在外做生意,侨居海外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学生人数较多,家庭教育大多不能很好的开展,家庭监管缺位。

第三,由于学校公用经费不足,自筹资金有限,在修缮、添置设备、日常水电、办公用品等项目上的开支压力较大,办学经费短缺较多。并且随着学生数和教师数的增加,还将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更显现出政府经费投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此,我校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安全减压方面:

(1)调整教室布局,减轻北楼的压力。由于北楼楼道狭小,人流量过大,拟将北楼的部份教室与南楼的专用室进行调换,以减少北楼的人流量,为北楼减压。

(2)制定完善的校内活动规定,保证良好的活动秩序。值班人员要加大课间的巡查力度,正确疏导学生上下楼梯,最大程度避免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在校安全。(3)利用有限的条件增加学生活动空间,避免因活动场地狭小而发生追跑挤碰等安全事故。拟将美术展览室、冰心展览馆等场馆另挪它处,腾出空间供学生课间活动,拓展活动空间。(4)建议出台合理的城区小学借读政策,控制进城借读学生人数,从而有效地控制班生数,这样既可避免农村小学因逐年下降的学生数而造成办学难的问题,又可缓解城区小学的办学压力。

(二)家庭教育方面:

(1)加大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和教育力度,密切家校联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2)完善家长学校制度,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力争家校“双管齐下”,取得成效。(3)进一步通畅家校沟通的渠道,办好《家校之桥》和学校网站,给家校联系搭建良性的沟通途径和平台。

(三)经费投入方面:

随着免费义务教育机制的实施,城区小学也将面临着经费短缺的问题。目前城区小学的正常开支相当大。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城区学校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解决学校办学经费的短缺问题。

以上汇报,欢迎各位领导、同志们提出意见和建议!

义务教育法执行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亩,现有12个教学班,500余名学生,64名正式教职工。在学校教师队伍中,有中学高级职称教师

名,中学一级职称教师

名,90%的教师达到了本科学历。

在上级教育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始终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多年来,学校连续被评为“

学校”、“

学校”、“

学校”、“

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尤其是在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方面,成绩显著.年学校被教育局命名为“家长学校示范校”。

一、认真开展新教育实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我们人民路学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寻找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办法和途径。为此,我们主要引进和全面参与了国家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课题。它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它的五个基本观点是:(1)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2)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3)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4)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5)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是:(1)营造书香校园;(2)师生共写随笔;(3)聆听窗外声音;(4)双语口才训练;(5)建设数码社区;(6)构建理想课堂。其核心是强调师生的阅读,强调的是师生共写,强调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今后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起重要作用。

一年多来,我们把诵读、午读、教师随笔、演讲纳入课程,每天早晨20分钟诵读,坚持每天下午到校后20分钟的默读,每天全校教师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许多学生在毕业前夕都能读完100本书。全校教师截至目前共撰写教育随笔18563篇,我们要求教师每年读12本书,每年要求教师出一本随笔书。目前,晨诵--午读--暮省成了人民路学校全体师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大家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享受着教育的幸福.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我们积极开展有效课堂研究,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并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2006年10月全省示范小学校长联谊会在我校召开,2007年7月全国新教育实验第七届年会也将在我校召开。目前我们的办学目标是:努力成为全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二、依法规范办学,在学校教育中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义务教育公平的原则。

1、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禁止任何搭车收费和各种形式的摊派。2004年秋季国家实行“一费制”收费标准以来,我们学校取消了原来向学生家长收取的借资款、借读费、试卷费等不合理项目的收费,除了“一费制”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严禁任何教师向学生进行摊派、搭车收取任何费用。学校从来没有举办过各种形式的重点班、实验班、特色班、特长班等.我们严禁任何教师节假日违规补课,双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学校均没有组织学

唐山七中是一所地处城乡交界的城市学校,学校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学校占地面积近

生集体补课收费的现象发生,严禁在岗教师组织本校学生开展有偿补课活动。

2、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划片、就近、免试入学”的办法招收一年级新生。为了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我们每年把招生计划、服务区范围划分、报名条件提前发布、公开。根据报名的情况我们严格审查,只要符合条件的一律接纳。取消编班考试,免试入学,根据学生人数均衡编班。

3、积极响政府号召,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满足他们渴望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近几年来,我们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的基本要求是:凡有所在居住地村民委员会开的进城打工证明,经商或打工人员所在辖区的派出所出具的暂住证,辖区居民委员会证明。对于符合以上条件的打工者子女我们学校一律接受。去年一年级共招收本服务区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640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到200人,根据实行均衡编班的原则,分为8个教学班,每班人数为80人。这样的班容量确实有些过大,同时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影响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如果严格控制班容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希望又成了让政府头痛的现实问题;所以,学校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政府提出的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号召。

4、不折不扣执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学校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没有随意增减课程及课时和随意提前完成结束新课的现象。除此之外,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低年级开设了每周两节的第二课堂活动,高段开设了每周两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还开设了每周两节的阅读课和评价课。

5、严格学生用书管理。学校按照省教育厅下发的教学用书目录在新华书店统一订购,没有征订和使用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教材、教辅和其他相关资料。严禁班级集体征订学生教辅资料,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严格控制各类竞赛活动。

6、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采取免除杂费和教材费政策。每学期享受这项政策的学生近100名,减免的费用2万多元。学校每学期让各班主任调查摸底后把家庭困难的学生名单上报到学校办公室,办公室人员把各班主任报上来的学生名单全部统计出来,经过领导审核后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如果确实无异议者,由学生家长亲自到学校财务室签名领取这笔资金。

7、教学开放日活动强化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每学期开学后第二个月的第一周,是对家长教学开放周,学校要求广大家长到孩子所在的班级听老师讲课,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家长参与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了家长对教师、学校的进一步了解,取得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支持。

8、学生座位轮换制杜绝了人情座、关系座的产生。针对我们学校班容量大、班级学生较多,家长最为关注的学生座位问题,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学生个子高低排好座位,每周前后滚动一次,双周左右滚动一次,把学生座位名单张贴在讲桌上,政策讲给每位学生和家长,随时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9、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师生入厕难、饮水难问题。学校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给每个教室、老师办公室配备了饮水机,解决了全体师生饮水难的问题;整修并开通了希望楼两边的厕所,解决了学校学生多、厕所蹲位少带来的入厕难问题。

三、努力替政府分忧,积极参与举办了新教育实验学校和新港实验学校两所民办学校。

新教育实验学校是人民路学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于2004年9月,经市教育局批准,在人民路北端原河东武校举办的一所以新教育实验命名的全日制小学,目前有学生近900人。新港实验学校是空港新区成立以后,为促进新区的开发建设和繁荣,满足当地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要求,解决空港新区20余平方公里居民孩子无学可上的问题,我们人民路学校按照上级领导的批示,在2005年7月11日和运城民航机场管理局经双方共同协商,签定了租用空港新区土地69.90亩,每年租金21000.00元,为期30年的协议。2005年7月15日,我们向市计委、市教育局申请了关于筹资建设新港实验小学的立项报告,2005年7月26日得到市教育局的批复,同意我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精神,在不影响人民路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及教育质量的情况下,采用自筹和向社会引资的办法在空港新区建设了一所全日制小学。经过一年的建设,2006年8月26日已经开学,开办一年来,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第一学期招生800人,第二学期达到900人,预计今年9月1日开学学生人数要达到1500人。

两所分校的成功举办,解决了近2000余名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教育实验环境,提供了当地最好优质教育资源。

四、贯彻义务教育法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向政府提出的建议。

1、政府对公办学校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拿我们人民路学校来说,它是市直建校最长的一所小学,同时是国家教育部命名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整合先进校”、“山西省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山西省示范小学”。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中小学校积极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要求,学校为了达标,在资金没有保障的情况下,经过原来行署专员办公会研究批准,从1992年向广大家长收取借资款。投资兴建标准化希望教学楼、锅炉房、综合试验楼等,还购置了图书、电脑等标准化教学用具。所有这些建设开支,都是在政府财政没有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学校就靠收取家长的借资款完成。2004年,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停止向学生家长收取借资款后,政府财政部门不能及时足额把要退还的借资款拨到学校,造成部分家长对学校意见很大,甚至到学校找领导闹事,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自从向家长收取借资款以来,我们收取的借资款共有5105700元,三年来通过上级财政部门划拨给学校的专款和学校自筹,已经向家长退还借资款1600000元,截至目前还有3505750元借资款没有向学生家长退还。今年,我们准备向家长退还2001年以前收取的借资款,2010年前全部退还完毕。

2、公立学校数量太少,且布局不合理,导致班容量过大。运城撤地改市以来,我市经济蓬勃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功能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规模以超常规的速度不断扩大。但是,政府在规划城市发展过程中,至今还没有规划建设一所新的完全小学、初中和高中。市区原有的办学设施和学校规模已远远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特别是解决进城务工、经商、投资办厂等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拿我们人民路学校来说,不足30亩的学校有学生3600人。每个班学生人数在75--85名之间,班容量严重超员,(国家教育部门规定标准班级学生人数不超过45个)造成学生拥有的活动空间狭小,学生没有像样的体育活动场地,做课间操时胳膊和腿都伸不直,展不开。学生上下楼梯十分拥挤,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老师排座位困难,批改作业负担加重,更不能做到面批面改;组织管理班级很吃力,也不能切实保证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都得到充分发展。唯一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出路就是政府再建设几所完全小学。

3、政府出台各项政策要有延续性,不要摇摆不定。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后,我们学校借民办教育改革的春风,积极相应政府的号召,在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资金的情况下参与举办了新教育实验学校和新港实验学校,解决了2000多名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可以说是替政府分了忧,为老百姓解了愁。然而,仅仅过了一年,禁止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政策就出台了,昔日为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基层校长,一夜之间仿佛成了历史罪人,让人很是迷茫。特别是作为我省的党报《山西日报》两次以负面影响为主题报道我们人民路学校参与举办的新港实验学校,我们学校的每位教师心里都不是个滋味。作为舆论监督的喉舌,应该是在基层校长遇到困惑或政策吃不透时给以正面引导,宣传政策,解释政策,不应该发现问题就一棍子打死。否则,基层校长就会又流汗又流泪。希望政府在出台新政策之前,调查研究,周密考虑,承前启后,不要极左极右,我们基层学校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我们的教育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我们国家更如此!

第四篇:关于我市职业教育法贯彻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法》贯彻执行情况的调 查 报 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我们从7月初起,在常委会分管主任带领下,分别深入市、县(区)教育、劳动等部门和12所职业学校,对《职业教育法》和《省实施办法》在我市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做法及主要成绩

《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十二年来,我市职业教育事业完成了规模扩展、与普通教育协调推进的历史进程,为社会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技能型人才。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办学合力初步形成。以“1122”工程实施为起点,全市形成了多元兴办、中高职并举、布局配套的大职教格局。目前已有高职院校4所,中职学校38所,在校生13.94万人,普职比达到47.3:52.7。为实现全社会公平教育、支持XX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基础。

2、办学能力持续增强,服务经济的实绩日益凸现。“十五”以来,市县政府及教育、劳动等部门运用投入、资源整合等多种政策杠杆,推动各级职业学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1

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培养功能。与2002年相比,全市中职校舍面积净增27万平方米,实验实训设备总值净增1.2亿元,增幅分别达到近30%和200%,建成国家级重点中职校8所和省级重点职业学校6所,创建了一批市级以上示范或骨干专业。年招生能力达到4万人以上。“十五”期间,为社会培养输送8.7万名毕业生,在当地企业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加,为淮安人力资源的优化提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各地各学校坚持服务宗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社会培训任务,培训总量超过200万人次。

3、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推动下,职教改革在面上逐步展开,全市16所学校44个高中职专业成为市级以上课改实验点,完成了14个大类23个骨干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校企合作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新的教学模式在面上推广应用,中、高级工培养合格率迅速提升。

4、政府办学的积极性趋于高涨,社会多元参与办学更加务实。市政府高度重视省、市属重点职业院校建设,在学校易地新建等各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保障。XX、XX、XX、XX等县(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当地重点职业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积极研究解决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呈现激发状态,过去五年中,共有1.5亿社会资金进入合作办学领域,为职业学校发展增加了新的活力。

二、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职业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长足发展,但与XX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相比、与省内兄弟市相比、与《职业教育法》规范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还不够突出。党中央、国务院把“巩固义务教育、提高高等教育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任务,但就现状而言,我市的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相比,仍然相对薄弱。进入21世纪以来,国务院已经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省政府召开两次全省职教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文件,但我市的职教工作会议还在筹划之中,客观上造成了职业教育的“边缘化”,职业教育仍然处于校自为战的被动状况,集中优势力量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2、职业学校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市中专教育在全省市一级长期处于优势位置,但随着高职院校的创立,有传统优势的中专校大部分重组升格,现有的中职学校除卫校、农校外,其他学校大多是创办十年左右的新校,基础差、底子薄,特别是专业教育基础能力薄弱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专业教师不足,实验实训设备短缺,老化陈旧,除少数学校外,绝大多数学校硬件仍然是开创时的状态,和全省市一级职校相比目前处于垫底的位置。全省首批评估三星级学校我市只有洪泽职教中心一家申报;四星级学校我市没有一所学校符合条件,而与我市

相邻的宿迁就申报了4所。我市中职学校尽管生数规模上去了,但师生比、生均实验实训设备配置比都与规范要求有着很大差距,实践性教学课时开不全、开不足,客观上影响了培养质量的提高,成为职业学校教学“普教化”的主要根源之一。

3、扶持职教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尚未完全到位。《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举办者应当按照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加”。《省实施办法》规定:“职业学校学生的人均教育经费,应当高于同级普通学校”。而我市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普遍低于同级普通学校30%以上。在财政预算安排中,公办职业学校非税收入普遍被挤占用于应由财政全额负担的教职人员工资发放,市直属学校一般占实际支出的60%左右。省政府规定的城市教育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国务院和省政府规定的企业提取职工工资总额2.5%的职工培训费,政府统筹1%的部分用于职业教育,这一系列政策也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4、职教师资严重短缺,专业教师引进难。目前全市中职学校师生比为1:37.27,与三星级学校最低1:

22、四星级1:20的规范要求相比,以现有办学规模计算,师资短缺的绝对量在2000人以上,而解决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途径狭窄,现有的学校编制大部分还是开创时核定的,后来即使有所增加,也与学校生数规模扩张不同步。职业学校引

进教师大体照搬普教办法,现行体制、政策与职业学校引进专业师资的特殊要求之间不对接,难以引进聘用到教学急需的专业教师;加上学校自有资金匮乏,客观上也限制了兼职教师的聘用。

5、职业教育市场还不够规范。一是招生市场混乱,除卫校等少数学校外,其他学校普遍采取注册招生的市场机制,为了争取生源、维持学校生存发展,职业学校普遍采取奖励性招生政策,招生成本均逐年上升。二是社会培训市场鱼龙混杂,以培训之名行劳务中介之实,套取国家培训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双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落实不到位,使得职业学校在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受到很大影响和冲击。

三、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基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为此,我们建议:

1、统一认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真正把职教事业作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基础工程,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富民工程,作为振兴淮安教育的骨干工程,抓好做大做优做强。建议市政府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我市职业教育工作,促进职教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2、调整规划布局,切实推进高星级职业学校创建工作。针对职教生源数量减少和全市产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抓紧编制全市职业学校和重点专业规划布局和建设方案,明确四星级、三星级职校创建对象和重点专业设置及建设目标,花大气力抓好职业学校基础能力提升。按照经济实效、管用够用的原则,对照国家和省有关规范要求,重点解决理实一体化教学所必需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问题。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解决师资短缺,尤其是专业教师引进难的问题,加大“双师型”师资培养提高的工作力度。为了落实工作责任、加大组织力度,建议将高星级职业学校创建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全市的目标考核体系。

3、抓紧制定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标准,逐步使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达到法律规定的“高于同级普通学校生均标准”的要求。用足用好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有关职业学校经费投入的有关政策。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4、依法加强对职教市场的管理。建议市教育、劳动、监察、审计等部门介入对招生市场的监管,对学校招生奖励经费进行专项审计监督,根除招生领域的不正之风。针对社会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专项清理,促进社会培训健康发展。

第五篇:义务教育法执行落实情况汇报

12345678910-周边秩序,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室的监管力度,依 法规范其经营行为,禁止向未成年人开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努力解决好 农村留守儿童就学问题。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监护、困难救济等方面的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 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思想品德教育,使之健康成长。今后我们将更加全面自觉地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促进我 县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为建设开明东乡、创业东 乡、和谐东乡、富强东乡、品质东乡夯实人才基础。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更多>>

下载关于市《职业教育法》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市《职业教育法》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职业教育法笔记

    学习职业教育法心得体会 为认真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制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 (2016年11月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我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近几年来,我校在......

    学习职业教育法心得体会

    学习职业教育法心得体会 (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爱”字当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

    学习职业教育法心得体会

    学习职业教育法心得体会 学习职业教育法>心得体会(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爱”字当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

    学习职业教育法心得体会

    学习《职业教育法》心得体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爱”字当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

    《职业教育法》5篇范文

    《职业教育法》的贯彻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9月1日实施至今,已整整七年时间,在这期间互助县职业中学本着依法执教的原则,认真宣传并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

    农牧局贯彻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

    重视体系建设 提高教育培训能力 陕西省农广校历经30多年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教育培训能力不断提高,在全省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主阵地、主力军和主渠道......

    职业调查报告

    :会计必须接受的教育程度:专业职校、中专须接受何种专业或工种培训:须接受基本的会计培训,处理帐目。现在还必须学会基本的电脑操作所须的合格证书:上岗合格证会计证书初级电脑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