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模版)
关于市政府落实市人大常委会
组成人员对《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委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去年召开的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将审议意见转至市政府办公室办理。按照《监督法》的要求,教科文卫工委于11月8日、11日,组织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就市政府整改情况进行了跟踪监督。在常委会韩晓方副主任的带领下,代表们赴遂川县、万安县、泰和县和吉州区进行调研,听取了遂川、万安、泰和、吉州四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整改情况汇报,并实地察看了一批职业学校。通过实地察看和座谈,代表们对市政府的整改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表示满意。同时,对以后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工作的成效
虽然我市的职业教育还面临着一些短期内难以克服的困难,但是,通过近一年来的整改,职业教育工作有了新变化、出现了新亮点、涌现了一些新典型。
(一)宣传力度在加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有优化。市政府在制订《吉安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过程中,广泛征求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和重点职业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共识。各地、各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对《职业教育法》进行全-1-
方位、立体式学习宣传,着力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媒体宣传。市教育局在中国吉安网开设职教频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在井冈山报开设职业教育宣传专栏,集中宣传我市中职学校多年来的办学成果、成才典型、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遂川、万安、泰和县充分发挥县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推广职业教育的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广泛介绍职业教育发展的美好前景和广阔空间。二是活动宣传。市教育局将每年4月份定为“职业教育宣传月”,将每年的全市中职学校技能竞赛节扩展为全市职业教育节,进一步丰富了活动内容,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影响。万安县借助县广场文化活动月及全县有影响的教科研活动、校庆等,宣传职业教育。三是会议宣传。万安、泰和县通过各种形式的会议,宣传《职业教育法》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引导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二)政府投入在增加,职业教育保障水平有提高。一是落实政策。根据《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市政府在今年出台的《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从2011年开始,市、县两级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30%。同时规定,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按2.5%提取。二是财政投入增加。2011年,市本级职教专项资金从去年的50万元增加到200万元,各县(市、区)每年也相应安排了不少于30万元的专项资金;万安县去年安排了20万元用于县职业中专征地,财政每年还下拨3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县职校聘请校外专业技术教师,下拨2万元用于县职校教师节走访慰问;吉州区今年安排外聘教师专项经费20万元,落实了中职助学金政策,配套补助中职和技工学生金额95万元,还为488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办理免费入学。三是积极向上争资。2010年,市有关部门争取到国家和省级项目6个,项目资金计800万元。同时,大力鼓励民间投资,吉安凯诺商贸经济管理学校自筹资金600万元,在吉州区工业园兴建了标准教室和实训车间。
(三)办学模式在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效果有好转。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我市职业学校不断创新办学模式。2011年,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校校联合办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大力推进职业学校与园区企业双向对接合作的实施意见》。据市教育局统计,目前,全市有28所职业学校与市内外106家企业开展了联合办学和校企合作办学。如华忆电子工业中专与井开区7家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对接,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遂川职中走“学校围绕市场转、专业围绕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绕需求转”的路子,提出了“把企业引进学校来、把专业办到企业去”的办学新思路,近年来,相继引进深圳天煜创信公司来校联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引进福建固安特五金有限公司来校联办计算机应用专业,与广东海丰鞋业联办,将皮革工艺专业办到企业去。目前,遂川职中正在申报省教育体制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四)办学资源在整合,职业教育发展后劲有增强。市政府对全市各类公、民办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和发展重点进行统筹规划和整合,在市城南新区规划了1000亩的职业教育园,实施吉安师范学校、吉安市技工学校、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等3所市属中职学校“退城进园”计划,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筹建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规范职业学校办学行为,2010年市教育局出台了《吉安市职业学校年度检
查办法》,随后对全市59所职校进行了年检,对达不到办学要求的井冈山诚成计算机学校、峡江县富康职业技术学校等9所职校撤销了其办学资格,收回办学许可证和销毁印章。各县(市、区)也对职业学校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同时,为适应职业学校的办学需要,各县(市、区)加大了对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吉州区对辖区内的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采取弹性编制、定编不定人的办法,保证学校专业教师聘任。万安县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从构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入手,通过选招在职优秀教师和优秀毕业生、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等形式选聘职校教师,有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
二、仍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充分肯定整改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代表们也感到我市的职业教育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如: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仍然不浓,重普教、轻职教的问题仍然突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普遍不足,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专业师资奇缺;生源少,规模小的职校偏多,等等。
三、下一步整改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为吉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下阶段,各级政府要应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壮大。为此,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与普通教育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及时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加快实施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
发展的意见》,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采取多种形式,尤其是市级主流媒体要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法》的宣传力度,转变家长和学生“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重文化知识,轻技能培训”等就学就业观念,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舆论氛围,在全市上下形成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共识共为,为实施职业教育工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要采取向上争、政府投、民间筹等多种方式,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努力改善我市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一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职业教育法》规定的标准,安排足额的教育附加费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做到专款专用,并逐年增加。二是要积极向上争资。精心包装一批职业教育项目,积极争取省里及国家对职业教育方面的专项资金。三是要引进民间资金。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办职业教育,并发动社会各界捐资扶持职业教育发展。
(三)进一步加速资源整合,集中力量打造品牌。各级政府要以打造我市职业教育特色品牌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将我市职业教育不断做大做强。一是要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对不符合条件的中职学校采取合、并、改等形式进行重组,集中打造一批办学规模较大、办学实力较强、办学特色鲜明的中职学校。二是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根据各地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并重点扶持一批特色专业发展,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以满足企业和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三是要进一步创新办学模式。采取校企合作、校校联合办学、定单式办学、工学结合等形式,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四)进一步加快师资建设,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一是要积极引进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引进高学历专业人才及企业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工程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二是要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下企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三是要加强教师管理。制定完善公办职业中学教师的管理办法,给学校在岗位设置、特聘岗位待遇等方面一定的自主权;给民办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定、业务培训、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与公办职校平等的待遇。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二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衡常发„2008‟8号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执法检查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市人民政府:
2008年8月28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宣传不够深入、财政投入不足、统筹力度不大、发展环境不优、办学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在我市的全面有效实施,会议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对职业教育工作的认识。要加强对职业教育“一法一条例”、《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要明确职业教育 1
发展中政府起主导作用的各项任务、相关部门的各项职责,落实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把职业教育真正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相关的具体措施,为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进一步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依法建立职教投入保障机制,并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制定职业学校学生人平经费标准,对公办学校按学生人平经费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政府财政要设立一定数额的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中央、省级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所需建设配套经费要足额拨付到位;要按照上面规定的比例,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金配套经费;要加大城市教育附加征收力度,并保证其总额的30%以上用于职业教育;要督促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要从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经费中提取适当经费用于农村职业教育。同时要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捐资助学,鼓励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
三、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统筹力度。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及效益。一是要坚决执行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控制职教院校、培训机构数量的增长。二是要建立健全初等、中等、高等职教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市级要规划办好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各县市要重点办好一所示范性中职学校,乡镇要切实办好农校。三是要完善包括职教在内的国民教育体系。要按照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做好初中毕业生的按比例分流工作;要打破行业、部门、城乡和学校类
别界限,按每15万人口设置一所中职学校的原则性规定调整现有学校布局,对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和无办学特色的学校进行撤并、整合,实行教育资源重组。四是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订单式”的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以现代制造业专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专业为主体、现代农业专业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的专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四、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要建立职教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协调处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适时出台有关政策,支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采取过硬措施制止某些行政执法部门因受利益驱动而对职业院校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错误行为;要依法维护职业院校周边秩序,对其周边的乱搭乱建、乱停乱摆等问题要及时坚决地予以整治;要协调相关部门认真解决一些职业院校用水、用电和乘车难的问题;要督促用人单位在招录职工时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相关学历证书、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对不按规定办的应加大就业准入执法力度,进行严厉处罚。
五、进一步规范职业教育办学行为。一是要规范招生行为。对职业院校招生过程中虚假宣传、抢购生源的现象要坚决制止,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二是要规范基础能力建设行为。要引导和督促职业院校添置必需的设施设备,加强实训场地建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要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强化教师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教师学历达标率、“双师型”比例及其实际教学水平;要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突出职业特色、专业特色和就业特色,逐步形成人才品牌。三是要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要强化诚信教育、优质教育意识,实行科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对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四是要规范毕业生就业推荐行为。要向学生正确宣传党的就业政策,积极推荐、尽力帮助毕业生就业,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湖南省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的规定,请市人民政府在6个月内,将上述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结果交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征求意见后,书面报告市人大常委会。
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衡阳市人大常委会
主题词:职业教育 执法检查 审议意见
抄送: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正厅级干部,市
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委办,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联工委、研究室、信访办,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经委、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农业局、市物价局,各县市区人大2008年9月22日 常委会、人民政府。
第三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执法检查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市人民政府:
2008年8月28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宣传不够深入、财政投入不足、统筹力度不大、发展环境不优、办学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在我市的全面有效实施,会议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对职业教育工作的认识。
要加强对职业教育“一法一条例”、《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要明确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起主导作用的各项任务、相关部门的各项职责,落实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把职业教育真正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相关的具体措施,为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进一步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要依法建立职教投入保障机制,并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制定职业学校学生人平经费标准,对公办学校按学生人平经费
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政府财政要设立一定数额的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中央、省级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所需建设配套经费要足额拨付到位;要按照上面规定的比例,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金配套经费;要加大城市教育附加征收力度,并保证其总额的30%以上用于职业教育;要督促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要从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经费中提取适当经费用于农村职业教育。同时要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捐资助学,鼓励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
三、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统筹力度。
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及效益。一是要坚决执行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控制职教院校、培训机构数量的增长。二是要建立健全初等、中等、高等职教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市级要规划办好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各县市要重点办好一所示范性中职学校,乡镇要切实办好农校。三是要完善包括职教在内的国民教育体系。要按照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做好初中毕业生的按比例分流工作;要打破行业、部门、城乡和学校类别界限,按每15万人口设置一所中职学校的原则性规定调整现有学校布局,对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和无办学特色的学校进行撤并、整合,实行教育资源重组。四是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订单式”的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以现代制造业专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专业为主体、现代农业专业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的专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四、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要建立职教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协调处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适时出台有关政策,支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采取过硬措施制止某些行政执法部门因受利益驱动而对职业院校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错误行为;要依法维护职业院校周边秩序,对其周边的乱搭乱建、乱停乱摆等问题要及时坚决地予以整治;要协调相关部门认真解决一些职业院校用水、用电和乘车难的问题;要督促用人单位在招录职工时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相关学历证书、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对不按规定办的应加大就业准入执法力度,进行严厉处罚。
五、进一步规范职业教育办学行为。
一是要规范招生行为。对职业院校招生过程中虚假宣传、抢购生源的现象要坚决制止,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二是要规范基础能力建设行为。要引导和督促职业院校添置必需的设施设备,加强实训场地建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要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强化教师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教师学历达标率、“双师型”比例及其实际教学水平;要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突出职业特色、专业特色和就业特色,逐步形成人才品牌。三是要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要强化诚信教育、优质教育意识,实行科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对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四是要规范毕业生就业推荐行为。要向学生正确宣传党的就业政策,积极推荐、尽力帮助毕业生就业,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湖南省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的规定,请市人民政府在6个月内,将上述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结果交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征求意见后,书面报告市人大常委会。
第四篇:关于《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的审议意见
200*年5月25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
会议认为,近几年来,市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贯彻实施《教育法》,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
学效益,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会议指出,目前我市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教育法》的宣传贯彻不够全面和深入,个别部门和单位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近几年教育教学质量下滑,高考升学率不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个别教师的师德修养有待加强,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会议要求,市政府要以贯彻实施《教育法》为总抓手,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依法治教,促进教育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落实。要按照“四五”普法规划及决议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教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意识,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要认真落实教育执法目标责任制,健全教育执法体系,加强教育执法检查,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要把贯彻实施《教育法》与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结合起来抓,以人为本,法德结合,切实保障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
二是强化科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实施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按照“放开两头、激活中间”的思路,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三段联动、一体发展,提升我市基础教育的总体水平。要深化教育改革,创建有利于公平竞争的教育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好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要强化教学研究,加强业务指导,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要坚持多元化战略,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
三是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平衡发展。要调整财政对教育投资的比例和结构,重点抓好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要采取下乡支教、城乡交流、定向流动等措施,妥善解决好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师资失衡问题,满足城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要坚持统一标准、自主择校的原则,调整招生政策,合理分配生源,使同类学校在同等条件下参与竞争。要继续巩固和深化“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加大对贫困生的救助力度,切实防止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发生。要继续抓好中小学校舍改造和学校布局调整,扶强培大薄弱学校。同时,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要全面落实教育法规,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要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学科带头人,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要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工作激励机制,营造重实绩、重能力、重贡献、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风气,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第五篇:人大审议意见整改报告
关于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区就业再就业
工作审议意见的整改报告
2009年12月28日,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后,区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区人劳局和相关部门对报告和审议意见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下,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已基本落实到位。现将有关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区政府高度重视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刘印生区长立即作出批示,责成区人劳局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区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认真抓好整改。区政府领导先后多次听取区人劳局工作汇报,针对目前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专题研究推动整改事项的落实,要求全区上下,特别是就业工作部门要把抓好整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把抓好整改工作、做好促进就业和扩大就业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好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区人劳局牵头召开了就业工作联席会议,通报区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研究整改方案,对人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做到“三个落实”、“四不放过”。即逐条落实责任人,逐条
1落实整改措施,逐条落实整改时间和具体要求;情况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处理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切实把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意见落到实处。
二、全面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不断完善促进就业
长效机制
一是尽快制定《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为了全面贯彻《就业促进法》和国家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区政府要求区人劳局牵头制定我区就业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区人劳局正在调研之中。二是规范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的管理。对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构实行认定和授牌,定点确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为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效果、提升劳动者素质、缓解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有力保证。三是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鼓励措施,对积极参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培训机构、接收企业,结合我区实际给予适当的补贴。具体规定是:对推荐介绍和培训农村劳动力在本地企业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职业介绍机构、培训机构,按实际人数一次性给予人均300元的补贴;对50周岁以下的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本地农村劳动力提供一次500—800元标准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四是进一步深化扶持政策。今后,在我区劳动力密集的用工单位中建立一批就业基地,给予政策重点扶持,并逐年发展扩大。同时,通过政策推动、资金拉动、典型带动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扩大自主创业,发挥小
企业大就业、小贷款大效果的作用。
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措施
一是落实对零就业家庭的援助。把解决零就业家庭作为政府部门促进就业的一项公开承诺加以落实推进,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金保工程网络,加强现有信息服务资源的整合管理,定期更新网站内容,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创业就业政策、用工信息,方便群众查阅。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社区延伸,促进职介用工信息与社区就业需求的结合,提升就业工作的实效。三是继续开展创业就业“四进四送”活动,把创业项目和就业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使创业、用工信息与社区就业需求相结合,提高职业技能匹配程度,提升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效。四是创新就业援助方式。认真选择帮扶就业困难人员规模就业的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的办法,举办项目招投标活动,抓好项目建设,扩充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容量。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和使用办法,对镇办、社区公益性岗位出现空缺和新增岗位,实行用人申报制度,确保优先聘用就业困难人员。五是加强就业困难人员日常管理。研究制定就业困难人员的调查摸底、申报认定、登记造册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就业困难人员审核认定程序,建立就业困难人员确认和退出机制,完善就业困难人员信息网络体
系,逐步实现全区就业困难人员信息共享,对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四、以创业促就业,帮扶失地农民和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就业
一是紧紧围绕全民创业计划,积极盘活闲置营业房、厂房、空地等资源,破解融资难题,营造独具特色休闲、购物环境,进一步充实玉泉东路“休闲购物商业街”、人民西路“家居建材商业街”、团结路“电子通讯商业街”、秦都科技产业园等创业就业基地,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增强创业载体平台孵化功能和集聚效应,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果。二是加快培育孵化初始创业者和中小企业,实现扩大经济总量与创业促进就业共赢发展。安排本级财政资金设立创业基金,重点扶持失地农民、军转干部、退役士兵、大中专毕业生等自主创业,最大限度的激发全民创业的潜能和活力,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致富。三是发挥全区人力资源市场网络的作用,开展求职登记、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指导、就业援助等“一站式”服务,集中开展有组织的就业服务。四是成立“失地农民创业者协会”、“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等社团组织,建设创业者沟通、交流、提高平台,不断提升创业者素质,提高创业能力,凝聚创业力量,打造我区懂管理、讲诚信、会经营的创业者队伍。建设秦都区创业明星宣传一条街,进一步扩大创业明星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人创业致富。五是扎实做好就业扶持政策
对象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在财政投入、工商登记、税费减免、资金信贷等方面逐项落实、逐人兑现,促进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六是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见习活动,为毕业生送政策、送服务。
五、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提高职业培训的实效
一是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预测分析制度,针对市场需求及时设置和调整培训方向和专业、重点、时间及方式。使劳动者通过培训适应市场需求。在培训重点上,根据地域特点及劳动者年龄、文化层次、岗位技能、就业需求各有侧重,实行“三定(订)”培训,即定点、定向和订单培训,制定了《秦都区农村青年中长期培训计划》。对“4050”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积极实施“再就业培训援助工程”,尽量减小培训的盲目性。二是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在农村、社区组织开办职业培训班,使有培训需求的群众能够就近就地参加培训,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晚班,最大限度地方便劳动者。三是加强跟踪服务,将培训后就业率作为今后选择职业培训机构的重要指标,督促、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培训水平,建立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提高培训实效性。四是推行大中专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对大中专毕业生进行6-12个月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积极筹建秦都区大中专学生网店创业孵化园,组织有创业意向的大中专学生进行网店实体创业。认真解决沣东工业园和科技产
业工区高科技企业用工问题,按照辖区企业用工计划及工种和数量,尝试面向社会招工,以缓解其用工难题。
六、进一步规范就业创业环境,促进公平就业
一是通过日常管理和专项整治相结合方式,组织精干力量对辖区民办职业中介组织进行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查处各类非法职业中介机构,进一步完善职业中介管理,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二是建立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对城乡劳动者实行公平待遇,对登记求职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实行免费的信息咨询、职业登记和职业介绍。三是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相关规定,扩大监督覆盖面,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农民工工会依法监督、依法维权的作用,充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四是继续推进土地流转承包、农民进城务工落户培训、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民工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和城镇稳定就业创造条件。
感谢区人大常委会多年来对我区就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监督、指导。今后,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成绩、寻找差距、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盼,为推动我区就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三力秦都”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