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职业教育50年发展辉煌历程(模版)

时间:2019-05-15 00:3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见证中国职业教育50年发展辉煌历程(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见证中国职业教育50年发展辉煌历程(模版)》。

第一篇:见证中国职业教育50年发展辉煌历程(模版)

见证中国职业教育50年发展辉煌历程 2010/9/25/11:58来源:文汇报

职业教育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现代职业教育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类型的教育,而不是游离于其他类型教育之外;现代职业教育不是机械地将职业教育与科学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教育割裂开来,而是将它们整合在一起,是一个大职业教育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现代职业教育进入本科教育甚至更高层次教育的大雅之堂,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大众高等教育以职业为导向的鲜明特征。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从1960年建校以来,历经“艰苦创业,树起半工半读一面红旗”;“自强拼搏,争当成人教育的排头兵”;“求索进取,开辟高职教育的新天地”;“先行先试,架构职业教育立交桥”,至今已走过了50个春秋。在这半个世纪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始终坚持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紧跟时代脉搏,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半工半读”、“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切实承担起发展大学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光辉历程,见证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50载悠悠岁月,二工大人情系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艰苦创业。50年前,为满足上海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工人对掌握文化科学的迫切要求,一所新型大学——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应运而生。学校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积极探索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为社会补缺、为技术工人换代,为当时新产业、新技术的诞生和运用培养了急需、可用的技术人才。学校在半工半读教育模式改革实践中成绩辉煌,受到刘少奇同志肯定,学校也被誉为“全国半工半读的一面红旗”。上世纪80年代初,成人教育大发展,学校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新机遇,秉承传统、保持特色、产教结合,首创成人学历教育入学能力考试的试验并在全国推广,1989年成为全国1000多所成人高校中唯一一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被誉为“成人教育战线的排头兵。”90年代初,学校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突破单一的成人教育,实行职前职后两条腿走路,重点向高等职业教育开拓进取的办学方向,开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先河。1997年二工大首批进入了高职教育招生,从此掀开了学校发展职业教育的新篇章。学校传承历史、凝练特色,探索高职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办学规律。2000年学校四十周年庆,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亲笔题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四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进入新的世纪,学校乘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之势,挟浦东开发开放之利,在浦东这片热土上规划新的发展蓝图。2002年9月,整体搬迁浦东金桥教育园区。2003年,学校成为全日制本科院校,2008年,全日制在校生已突破万人。2009年,二工大被上海市教委列为工程硕士立项建设单位,探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力争将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工程硕士教育进行有效衔接,架构职业教育立交桥,为上海经济建设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悠悠五十载,浓浓教育情。五十载薪火相传,半世纪成就斐然。五十年的峥嵘岁月,二工大人自强不息,以自己的实践,诠释着职

业教育内涵,承担着大学职业教育的使命,书写了一部回肠荡气的职业教育发展史,成为新世纪上海多元化多样性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缩影,见证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辉煌成就,培养各个时代的劳动者

奋发图强五十载,潜心育人半世纪。

第二篇:50年爱国卫生运动的光辉历程

50年爱国卫生运动的光辉历程

爱国卫生运动,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各发起的,是用马克思主义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充分发挥人在改造社会、推动历史进程中的能动性,巧妙地以国家行政功能为纽带,组织实施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的伟大创举;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群众运动的方法,抓住社会卫生领域里的重点难点问题,动员全社会、全体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废墟上向贫穷、愚昧和落后展开斗争,闯出一条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的社会卫生之路的光辉实践。爱国卫生运动从她诞生之日起就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50年前,面对美帝国主义发动的细菌战争,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关于“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伟大号召,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

5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从最初的以粉碎敌人细菌战争,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落后卫生面貌为主要内容,到六十、七十年代,以农村“两管五改”,消除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重点,发展到现在的卫生基础建设,防治污染,环境保护和生态平稳,建立各项卫生法规,开展卫生监督,普及健康教育,改善城乡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生活和环境质量,控制和消灭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全方位的社会大卫生工作。不仅粉碎了当时敌人的细菌战争,而且,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改变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落后卫生面貌,甩掉了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

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爱卫会的组织下,各行各业积极配合,广大群众踊跃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为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预防和减少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爱国卫生工作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密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卫生问题,大力开展了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开创了爱国卫生工作的新局面。

1990年山东省威海市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通过10多年广泛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了城市卫生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贯彻李岚清副总理对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所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修改完善检查标准,改进考评机制,组织专家加强对各地创建工作进行调研、帮助指导,研制《国家卫生城市信息管理系统》,组织软件推广和技术培训,提高了创建工作水平,推动了创建卫生城(镇)活动更加深入、广泛地开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命名国家卫生城市50个,国家卫生区3个,国家卫生镇89个。各地也命名了一批省级城市、卫生镇、卫生村及一大批卫生先进单位。

近10几年来,由全国爱卫会组织开展的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农村改水受益人口累计达8。6亿,占农村人口总数的91.02%,其中饮用自来水的人口达5.21亿,初步改变了我国广大农民世世代代饮用不卫生水的历史。全国已有1.14亿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6.09%,初步改变了我国农村厕所脏陋不堪的状况,推动了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减少和降低了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的开展,对改变广大农民的不良卫生习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爱国卫生运动在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开展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在历次救灾防病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各项防病措施的落实,也为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和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等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做出了贡献。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一个创举,这一优良传统要继承和发扬下去。,同时指出,要把创建卫生城市工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积极加以推进,把这项工作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活动结合起来。这是江总书记为新时期城乡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三篇:感受发展历程,见证创业辉煌

感受发展历程,见证创业辉煌

-----读《方圆集团志》有感

近日,有幸拜读了《方圆集团志》,激动不已,四十二年卓绝奋斗历史细节,犹在眼前一幕幕浮现,使我感慨万千,抚案沉思。方圆发展的每一步坚实的脚印,为之付出的每一滴艰辛的汗水,与之取得的辉煌业绩,展现在我的眼前,烙印在我的心中,使我对对公司起步、发展、跨越、奋进四个时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公司发展之不易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对公司取得的辉煌成绩感到由衷的骄傲,对自己肩负的责任感觉又重了几分。从“五七”修配厂的那间小作坊,到高主席首任厂长的轻工机械厂;由建厂初期亦工亦农的三十二名员工发展到今天拥有三千六百人,方圆集团四十二年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和举世闻名的光辉业绩,使她成为闻名全国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方圆之所以取得今天辉煌业绩,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选择,是方圆建设者们在长期忘我奉献,创新发展中最好的回报。

一位哲人说,“世上本无路,路是从地上踏出来的”。高主席领导方圆儿女,走科学创新的道路,标新立异,朝着一个理想的方向,摸索前进。以志为鉴,再创辉煌,一张张珍贵的图片叙述着方圆的发展历程,一段段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光告诉我们这是一条曲折艰难,充满挑战,需要历尽艰辛,一往无前的开拓之路。

四十二年,一路走来,跌跌撞撞,磕磕拌拌,但始终是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创业之初,在频临倒闭的边缘,我们打过锄板,修过农机。为生存和发展,开辟新的发展之路,我们摸爬滚打,寻求技术支持,积极借助外力,联合攻关,从1982年的第一台混凝土搅拌机到今天的HZS120D箱式混凝土搅拌站缔造了方圆今天的传奇,展示了方圆儿女的气节。正是这种灵活多变的策略、团结协作的精神、锐意进取的胆识,才使方圆未因壮大而萎靡,未因成长而自满,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洗刷下越战越勇、越战越强。

世界进入了新世纪,我们生活在方圆这个大家庭。我们衣食无忧,物质极大丰富,工作环境优越。但重新学习老一辈方圆人的感人事迹,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似乎还缺了一些什么。是的,那是艰苦奋斗、认真负责的精神,那是全心全意奉献方圆的精神。身为一名新世纪的方圆人,就要自觉地、努力的提高自己道德修养,在日常实践中自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品质和能力;要时刻牢记把方圆做大做强的历史使命,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要时刻牢记今天我以方圆为荣,明天方圆以我为荣,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的利益,要把个人利益溶化在方圆的利益之中;要时刻牢记方圆人最基本的责任就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推动方圆事业不断前进。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那就是始终牢记自己的岗位责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一个平凡的岗位。更需要我们用不平凡的精神真心对待。

世界进入了新的世纪,我们三千多方圆儿女在以高卫华同志为核心的新的董事局领导下,面对“竞争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新局势,在瞬息万变中保持着理想与信念的固有不变。同时,在不变中,与时俱进。经济增长要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方圆更富强,发展更稳健,社会更需要和谐发展。面向世界,做大做强,这是我们一代又一代方圆建设者们始终不变的神圣职责和远大目标。

四十二年年风云变幻,四十二年年潮起潮落,我们方圆历久弥新,青春常驻,活力永存,是什么赋予如此神奇的力量?放眼未来,沧海横流,征途漫漫,我们方圆又靠什么在激烈的市场大潮中乘风破浪,实现伟大复兴?回答是: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紧紧把握时代脉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要素,永葆方圆发展的先进性与青春活力。这,就是我们方圆四十二年成功的真谛!

建设机械二厂

黄奎刚

第四篇:中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50年

中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50年

一、综述

2008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神七飞天宇航员成功出舱,百年奥运梦想顺利实现,又恰逢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50周年。回顾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50年的历程,从业人员从最初的7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现在的超过25万人,产品应用领域从最初的航天耐烧蚀防热部件发展到现在的航天、航空、船舶、交通、能源等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工艺技术及装备由单一手糊、层压工艺发展为拥有门类齐全、与国际同步的工艺及装备。

中国的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肇始于1958年。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58-1978年为第一阶段阶段,致力于国防军工,从无到有,为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发展打基础。

1978-1998年是第二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需求导向,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厚积薄发,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先进复合材料开始起步,初步建立了完整的研发生产测试体系。

1999-2008年,新产品迅速上升,新产品、新工艺与世界同步发展,我国的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开始腾飞,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获得了新的发展。通观行业50年发展历程,复合材料/玻璃钢产量从1978年的6000多吨,发展到1990年的近10万吨,2004年即超过100万吨,2008年我国树脂基复合材料年产量295万吨,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一直处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迅猛发展之中。

图1为近年来中国复合材料/玻璃钢产品产量及分布。

***200***035.13.54429302225866.63466.24873.35080.55494.460*********108.2158.3179.52212.4199719992001总量FRSP2003FRTP2005CCL20072008图

1国内FRP总产量及分布(万吨)

二、中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的起源与成立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局)对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的发展起了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1955年10月,老红军、时任重工业部副部长的赖际发同志赴前苏联考察,发现玻璃钢的优异性能,回国后向中央报告,组织力量开始研究。

1958年1月,在时任建材部部长赖际发同志的亲自关怀和指导下,建材部玻璃陶瓷研究院从屋面材料室抽调文和阳、涂序梅、何宇声、饶芳甫、方尚华、万进书、詹惠珍等7名同志组成了我国第一个玻璃钢研究小组,开始玻璃钢研究工作,同年5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块玻璃钢板材。1960年建材部玻璃设计院成立新材料设计室。1960年2月4日筹建建

工251厂。1965年9月起,上述二个研究设计室与二五一厂合并,成立北京玻璃钢研究所,同时具有北京二五一厂的名称。1986年10月升格为国家建材局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并继续保留北京二五一厂名称。1999年更名为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北玻院)。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上玻院)创建于1960年。1965年12月31日,同济大学新材料结构研究所组建成上海玻璃钢结构研究所。1980年2月4日,更名为上海玻璃钢研究所。2005年12月,更名为上海玻璃钢研究院。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哈玻院)创建于1960年, 其前身为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玻璃钢研究室,隶属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南玻院)创建于1964年,隶属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99年7月,根据国家经贸委242家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方案,北玻院和南玻院进入中国非金属矿工业(集团)总公司,哈玻院进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上玻院进入上海建材集团。

北玻院、上玻院、哈玻院、南玻院以及常州253厂(天马集团有限公司)等玻璃钢复合材料专业研究院所(厂)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研究开发组织体系正式成立,中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肇始50周年即原于此。

三、复合材料工艺技术与产品发展历程

3.1 艰苦创业,自力更生、成绩斐然的20年(1958-1978)

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自60年代初从起步就开始在航天、航空、船舶、电子、兵器及核工业等领域,为我国国防工业现代化配套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一时期,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处于成长时期,复合材料/玻璃钢工艺中的接触成型、层压、模压、布带缠绕、纤维缠绕工艺及设备设计技术已经基本掌握,从原材料、产品试制到性能测试的研发体系初步建立,国家宏观的研发生产布局框架已经基本完成。同时,玻璃钢渔船等民用复合材料/玻璃钢也开始得到应用。

1973年11月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玻璃钢技术交流组在保定成立,参加会议的有北京玻璃钢研究所、上海耀华玻璃厂研究所、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常州二五三厂、秦皇岛工业技术玻璃厂、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和建材研究院情报所七个单位。

1974年5月,专业技术期刊《玻璃钢》杂志创刊,后发展为《玻璃钢/复合材料》。1975年5月首届玻璃钢技术交流组年会在广西宜山召开。现在广州召开的为第十七届年会。

3.1.1第一块玻璃钢在北玻院诞生

1958年在赖际发部长亲自关怀下,建材部玻璃陶瓷研究院抽调了7位同志组成了玻璃钢小组,开始玻璃钢研制。这7位同志都是学硅酸盐和沥青的,对玻璃钢闻所未闻,当时也没有任何仪器设备,条件十分困难,但他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发扬了敢想敢干,艰苦创业的精神,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就搞出了我国第一块10毫米厚玻璃钢板,获得朱德总司令的嘉奖和题词。

3.1.2原材料发展情况

1957年,在北京管庄的建材研究院与上海耀华玻璃厂先后以坩埚拉制出了无碱玻璃纤维。1962~1966年,南玻院完成中碱5#玻璃纤维和无碱1#(R2O<0.5%)玻璃纤维的研制,上海耀华玻璃厂完成生产试验并全国推广,成为我国玻纤工业二大主要产品。

1960年至1962年中科院化学所研制的耐烧蚀树脂取得了工程应用,合成了耐烧蚀性能较好的616酚醛树脂,1965年开始在北京二五一厂生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完善,目前616酚醛树脂和钡酚醛树脂仍是耐烧蚀树脂的主导产品。

1966年建材二五三厂(常州)从英国引进年产500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为聚酯复合材料发展奠定了原材料基础。3.1.3航天用复合材料

1961年国防科委、国家科委同时向建材院玻璃钢室和哈尔滨建工学院玻璃钢室下达了东风二号(1061)耐烧蚀大面积防热部件的研制任务。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建工二五一厂成功地将玻璃钢大面积烧蚀材料应用到导弹壳体上。

1965年哈玻院接受了玻璃钢发动机壳体的研制任务,1985年通过部级鉴定,1990年正式应用于“长二捆”运载系统的近地点发动机,这是我国第一发用于飞行的大型玻璃钢壳体。

1966年9月,北京二五一厂(北玻院)承担了东方红卫星(651工程)大型玻璃钢喷管的研制任务,1967年研制成功,首次应用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1年上玻所设计安装了直径为44米的大型全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的地面雷达罩。3.1.4航空气瓶

1960年国家下达玻璃钢高压气瓶的研制任务,1963年建工二五一厂采用玻璃纤维缠绕成型工艺在国内首家研制成功玻璃钢气瓶。1964年以后,哈玻院和上玻院也相继开展了玻璃纤维缠绕工艺及玻璃钢气瓶的研究工作。1966年11月多种规格的玻璃钢气瓶通过了部级工艺性能鉴定。3.1.5民用产业萌芽

1967年我国开始研发BMC,1975年开始研发SMC。一些民用复合材料/玻璃钢,像模压玻璃钢座椅、贮罐、风机叶片、船艇等相继开发研制成功,复合材料/玻璃钢民用产业开始萌芽。

3.2技术引进,厚积薄发、发展壮大的20年(1979-1998年)

改革开放此后,生产社会化,通过自主创新与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国家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所需的玻璃钢工业是获得长驱的进步,各种工艺、装备得到长足的发展。1985年引进SMC生产技术和设备、1987年末引进意大利缠绕管道与贮罐生产技术与设备,1993年引进玻璃钢夹砂管生产线,带动了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的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随后又陆续引进拉挤、RTM等工艺及装备。

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完整的原材料、产品、测试研发体系已经建立。这一时期,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厚积薄发,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全面开花,每年都有新的玻璃钢产品研制成功,如冷却塔、化工贮罐、水箱、管道、体育器材及文娱用品等都相继投产。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先进复合材料开始起步,先后获得了 “863计划” 等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的大力支持。1998年复合材料/玻璃钢年产量达到35.5万吨。

1979年10月,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专业委员会成立。1984年更名为玻璃钢/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1989年更名为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学会。

1980年9月,“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将玻璃钢吸收为该委员会的一个分会。1984年6月,“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委员会”成立,一直延续至今。

1984年3月,“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玻璃钢制品质量检测中心”成立,1991年“国家玻璃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为国家级检测中心。

1985年,《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改为国内发行,1988年改为国内外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2168。

1984年,全国性行业组织中国玻璃钢工业协会成立,后更名为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1995年,亚洲规模最大复合材料领域的展览会“第一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展”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14届。3.2.1原材料发展情况

1986年我国池窑拉丝生产线在重庆投产。截至1998年底,我国玻璃纤维年产量18万吨,缝编毡、短切原丝毡、连续毡、多轴向织物等各种类型的增强材料相继进入市场。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引进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和环氧树脂生产技术,促进了技术进步。开始了中国大陆基体树脂的规模化生产。3.2.2国防军工上的应用

我国在热防护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研制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新型弹头防热材料、玻璃钢发动机及喷管、导弹发射筒、级间段等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的相继应用。复合材料叠层板构件制造技术在飞机制造应用上已趋于成熟,大量应用于垂尾、前机身、机翼主承力结构、平尾等飞机部件。

碳/环氧复合材料结构件成功用于风云二号地球同步卫星。我国已经研制成功“芳纶高压氮气瓶”,并首次在飞机上应用。舰艇用复合材料、雷达天线罩、复合材料桅杆、舱室封面板等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投入使用。3.2.3 纤维缠绕制品

1986年,第一台玻璃纤维缠绕储罐在氯咸行业投入使用。1987年,第一台玻璃纤维缠绕塔器在钢铁行业投入使用。

1994年,陕西非金属材料研究所成功研制CNG气瓶,并首先在首都公交车上使用。1994年,第一批玻璃钢夹砂管道在给排水行业投入使用。1997年,环形气瓶研制成功。

3.2.4 SMC/BMC制品

1988年北京汽车玻璃钢制品公司引进美国SMC机组压机及模具,建立了我国首个研发与量产SMC汽车件的基地。

SMC主要产品为座椅、水箱、电表箱、卫星发射与接收碟形天线、汽车零部件、火车客车厢内饰件等。

BMC主要产品为电器产品:开关、高压绝缘件、仪表箱、塑封电机、汽车前灯反射面等。

3.2.5 拉挤工艺技术制品

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英、美、意、加等国拉挤机30余台。现主要拉挤产品有门窗、格栅型材、冷却塔支架、锚杆、建筑筋材、电缆桥架,帐篷竿、钓鱼竿等。3.3自主创新,突飞猛进、走向辉煌的10年(1999-2008)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开始腾飞,产品产量迅速上升,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新产品新工艺与世界同步发展,大型风机叶片、游艇、交通运输用复合材料、土木工程建筑补强用复合材料等飞速发展,复合材料大量应用于奥运场馆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化等,截止2008年,我国复合材料年产量约295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比1978年增加480倍,比1998年增加约8倍。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玻璃钢成型技术,接触(手糊)成型占85%以上,到“十五”末期,机械成型已跃升达60%。3.3.1原材料发展情况

2007年我国玻璃纤维年产能逾162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年产量115万吨,环氧树脂产量60万吨。预计2008年我国玻璃纤维年产能逾226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逾125万吨,环氧树脂65—70万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生产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量与用量最大的国家环氧树脂产量、进口量、消费量最大的国家。3.3.2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专门为满足我国航空航天建设急需而发展的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在经历了50年的风雨历程,在最能发挥复合材料/玻璃钢优异性能的航空航天领域得到新的应用。神舟飞天、嫦娥探月、10号工程等,为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舞台,航天703所、43所、529厂,航材院、625所等单位在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应用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荣获2004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神舟飞船用先进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及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 荣获2004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标志着我国在先进复合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3.3.3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应用

上玻所是我国第一批参加国家科委,电力部下达研究风力发电任务的单位,先后成功试制出3米、6米、10米、19米、32米等多种规格的风力机叶片。2004年我国自行研发成功1MW(1000KW)风机用叶片已装机运行。2006年上半年制造成功1.5MW风机叶片,单片叶片长37.5米。北京玻璃钢研究院开发了适合我国风况的1.5MW――2.0MW风机叶片,叶片长40.25米。据统计,到2008年底,我国风机叶片生产能力5000MW,其中产能最大者当推中复连众公司。预计到2010年,全国生产能力将超过9000MW。3.3.4交通运输用复合材料

近5年来SMC、GMT模压汽车件,火车内饰件发展甚速,已建成规模化的专业生产企业10家。双层客车壁板、洗手间地面、酚醛玻璃钢风管等已成功应用。CNG瓶已批量装车使用,并随整车出口。2006年高阻燃低发烟SMC通过鉴定。汽车牵引的摩托车玻璃钢拖车出口欧美。火车铁轨连接用玻璃钢鱼尾板已投入实用。高速公路上的玻璃钢防眩板、反光标志已普及。地铁第3轨保护罩及其支座、电缆支架、紧急逃生平台等已规模化采用。

2002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液体成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荣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3.5民用船船领域用制品

1999年7月,33 m玻璃钢渔船下水,标志着我国的玻璃钢渔船设计制造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2008年,首艘国产太阳能FRP游艇在珠海建造。

我国复合材料船艇工业的飞速发展对船艇入级和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出了要求,自 70 年代以来我国已制订了一系列的复合材料船艇的技术、工艺标准,我国复合材料船舰制造技术与标准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3.3.6建筑领域

1999年,容积1260立方米的组合式模压SMC水箱投入使用。

2000年起,利用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建筑结构补强在国内兴起,基础设施修复、更新、加固已构成复合材料目前极重要的应用领域。

2003年玄武岩纤维增强电厂用混凝土冷却塔与水坝取得成功。2006年建筑混凝土用复合材料/玻璃钢筋材通过鉴定。3.3.7环保领域

2006年我国在苏州建立年产能达11万只复合材料气瓶的生产基地。中材科技(苏州)公司生产的复合材料气瓶已成为全球四大品牌之一。中国复材集团2008年年产CNG(压缩天然气)气瓶17万只基地在沈阳奠基。

2006年春北京高碑店电厂烟塔合一除硫系统中,烟气管道采用ECR纤维增强乙烯基酯树脂制作的玻璃钢管,直径达7m,以立式缠绕机与卧式缠绕机现场制造,质量甚得好评。

四、中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4.1复合材料低成本技术

保持复合材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成本尤为重要。复合材料的成本较高,特别是制造成本(70%以上)较高,成为其进一步扩大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造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各国发展的热点。主要研究方向为:共固化/共胶接和大型整体成形、RTM及其衍生工艺、自动铺带技术、自动纤维铺放技术、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等。4.2功能复合材料

未来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多功能复合材料、机敏智能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领域。

功能复合材料具有导电、磁化、光、压电、微电子、生物活性等功能特性的复合材料。多功能复合材料是功能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机敏复合材料是指材料自身具有感知并作出反应的能力。将有传感功能的材料和具有执 4

行功能的材料通过某种基体复合在一起,通过外部信息处理系统把传感器给出的信息传达或启动执行材料运作。

纳米复合材料是当前复合材料的新生长点之一。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内含一维尺寸小于100纳米的相,使材料性能发生非线性变化的多相复合材料 4.3热塑性复合材料(FRTP)

热塑性复合材料冲击韧性好,生产是物理过程、无污染、较易回收利用,是复合材料发展一个方向。

2003年开发了PP/GF混编的缝编织物,用于压制FRTP滑水板。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粒料(LFT-G)生产线近两年已增至11条;直接法(LFT-D)生产线台商正在长春建设中,为一汽配套。2006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年产5000吨GMT生产线,2007年下半年在江苏江阴投入运行。泰山玻纤公司开发玻纤/热塑性树脂复合纱(国家863项目)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生产工艺已取得突破性进展。4.4环境友好复合材料

目前发达国家已执行了严格的环保标准,如要求工作环境中苯乙烯挥发物含量低于30ppm;对复合材料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和综合利用研究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五、小结

纵观50年发展历程,从早期航空航天用烧蚀材料、高压容器,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再到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深度拓展,我国的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发展的速度令西方实业界人士震惊。

但是在近10年先进复合材料工艺技术和设备发展大潮中,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进步又显得不够。门类上我国似乎近于齐全,但品种质量不高,产品的技术水平较落后。先进复合材料用增强材料和树脂大多依赖进口,高端成型设备还不能自已制造。

今后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必须立足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突出能力培养,重视原始创新,大力发展规范化,制度化,集约化的先进复合材料新型生产模式,向深度发展,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加强行业自律,减少低层次的低价恶性竞争,重点开发环保、可再生能源、建筑、化工防腐、交通(含陆地车辆、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产品与市场,促进我国由复合材料大国向复合材料强国转化。

第五篇:浴血凤凰-吉首大学50年奋斗历程素描

浴血凤凰

——吉首大学50年奋斗历程素描 【电视专题片】

序 曲

【画外音】:50年坎坷曲折,50年风雨兼程。50年浴火熬炼,50年搏击风云。吉首大学犹如一只浴火凤凰,在重重困难的烈焰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披荆斩棘,奋勇前行。这熊熊烈焰,照亮了它前进的道路,也使得一切过去的和未来的苦难,显得更为圣洁,更为绚烂。谨以此片献给吉首大学校庆五十周年。

诞 生

【画外音】:湘西多山。重重迭迭,莽莽苍苍。滚滚的山涛从云贵高原一路向东。错杂的群峰,挤成千排尖利的狼牙,咬缺了这一片蓝天,也咬残了人们生活的甜梦。

千百年来,群山裹挟着贫穷,贫穷连缀着愚昧,愚昧伴随着艰辛。山边何人初见月,山月何年初照人?人们对知识的渴盼,对幸福的向往,对繁荣的憧憬,在漫长而艰辛的岁月里,在贫困的生存环境中,都化作一声声凄凉的长叹„„

【画外音】:195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吉首大学从此屹立在湘西这块山峦与沟壑纵横,知识与经济贫瘠的土地上。同年8月,首届189名学生分属中文、数学、冶金、机械四个专业,走进吉首大学。从此,数十万平方公里的湘鄂川黔边区的各族人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大学〔同期 59级校友 原吉首大学副校长 吴正保〕

浴 火

【画外音】:武陵山,路难行。岁月如火,人心如金。从1958年到1977年,20年的如火岁月,20年的困苦艰难,20年披荆斩棘,20年的步履蹒跚。在这段坎坷的历史中,没有鲜花,没有欢笑,没有掌声,其所有的只有如火的煎熬,如牛的忍耐,如春蚕般的奉献,如赤子般的真诚。由于自然与人为的灾害,不到两岁的吉首大学刚经历了断乳的苦痛,又开始面临饥饿的威胁。接下来的是办学规模的压缩,学生人数的骤减,教师队伍的凋零。一批批学生被学校清退回家,一批批教师被调离学校„„1962年,4岁的吉首大学甚至被列入裁并高校的名单中!

伴随着共和国蹒跚的步履,吉首大学几经沉浮,几经颠簸,几经熬炼,几经沧桑„„

1963年,原有的医学、化工、农机、物理专业均被停办,仅剩下中文、数学两个专业。全校师生仅119人!1964年,师生总人数降至90人!„„一所高等学府已陷入其历史的低谷。

随着“文革”灾难的降临,吉首大学更是雪上加霜。1968年11月23日,湘西自治州革委会决定:吉首大学停止招生三年,所有教职员工全部下放农村参加生产劳动。于是,吉首大学仅剩下一副干瘪的空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腾 飞

【镜头1】历史的转机:

【画外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已度玉门关。乘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吉首大学走进了自己生命的春天。

1978年8月,吉首大学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省属综合性大学。专业逐步增加,有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农机、牧医、医疗等8个专业,学生人数已达近600人,是1964年的10倍!专业也是1964年的4倍!湖南大学、中南矿冶学院、湖南师范学院、湖南医学院、湖南农学院等兄弟院校也纷纷抽调一批骨干教师、医师充实吉首大学各个专业。

1979年9月1日,是吉首大学历史的转折点,在这一天,她迎来了自己第一届本科生,并正式跨入本科院校的行列。从此,21年的师范专科学校已经成为历史,省属综合性大学的形象正高高地矗立于这个历史的新的起点上。〔同期 易盛臬 原吉首大学校长〕

1986年,在省、州领导的支持下,吉首大学新校区――砂子坳校区开始建设。为加快建设周期,更好的建设新的校园,广大师生员工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新校区的建设当中〔同期 级校友 贾霆〕

就这样坚韧,就这样执著,就这样不屈不挠,就这样昂首长歌„„一只只铁锹,一辆辆板车,一个个石碾,一滴滴汗珠,终于,在吉首大学师生的铁肩上,在愚公子孙手心的茧花中,一所崭新的大学拔地而起,笑傲风云。这所用板车推出来的大学啊,令群山凝眸,也令世人感叹!

吉首大学砂子坳新校区奠基

砂子坳校区的建立,突破了吉首大学办学面积窄小的瓶颈,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空间。乾坤朗润,海阔天空。此时的吉首大学,犹如一只浴火腾飞的凤凰,正以全新的形象,昂扬的精神,走向阳光,走向新的征程。

【画外音】1997年,是吉首大学发展史中又一个历史转折点。与1979年相比,不仅其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30亩发展到1000余亩,建筑面积已达10余万平方米;也不仅其专职教师人数由92人发展到798人,教师中高级职称由2人发展到130人;更不仅因为学生人数由1360人发展到拥有普通全日制学生38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1000余人。更值得说明的是,吉首大学正式通过国家教育部专家组的检查,认定吉首大学是合格的本科大学〔同期 汤仁翰 时任吉首大学教务处处长〕。

【画外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吉首大学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陶醉在国家教育部的绿灯下,而是乘教育改革的春风,以深邃敏锐的目光,敢为人先的胆略,抓住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明确 了“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辐射边区、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一手努力扩大办学规模,一手狠抓内涵建设。从2000年到2006年间,原吉首卫校、原武陵高等专科学校和湘西州人民医院先后并入吉首大学,学校的办学地域和规模得以扩大。〔同期 时任吉首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游俊 内涵建设〕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硕士点零的突破,办学层次得以质的提升。2006年12月,吉首大学再一次凭着自己先进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求是创新,兼容并蓄,和谐发展;凭着自己雄厚的教学与科研实力,再一次通过国家教育部专家组和历史的检验,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的业绩,跨进了全国同等高校的先进行列!吉首大学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汽笛长鸣,昂首向前。

【镜头7】书写传奇:

【画外音】:从1978到2008,30年的奋发拼搏,30年的斩棘披荆,学校在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上,演绎出颇有传奇性的三级跃进。

就办学规模而言,学校现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拥各类在籍学生20000余人,现有本科专业51个,硕士点19个,涵盖11大学科门类。拥有8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部、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示范实验室,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重点特色建设专业。

学校的占地面积已近4000亩,建筑面积已达40余万平方米,现有教师近900人,其中教授100余人,副教授300多人。教师中有1人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8人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教师,2人被评为省级名师,8人被选入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名录,9人被遴选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

就办学层次而言,从专科升为本科,再跃入2004年的研究生教育,每一次突变,都浸透着全校师生员工晶莹的汗水,每一次跃进,都闪耀着全校师生员工智慧的结晶。〔同期 吉首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民 以申博为中心,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镜头10】服务社会:

【画外音】:作为湘西区域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吉首大学把不断满足该区域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切实帮助当地老百姓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50年来,学校立足民族贫困山区,坚持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服务社会,为湘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承担各级科研课题700多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课题7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连续几年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三位。在自然科学领域,老师们依托湘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矿产资源研究方面,开发研究了低硒、无硒高纯电解锰新工艺、从钾长石中提钾的新工艺、无盐焙烧提钒新技术,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并应用于实际生产。在植物资源研究方面,研究开发出了“猕猴桃系列产品深加工工艺”、“杜仲翅果亚麻酸油萃取工艺”、“虎杖白藜芦醇提取纯化工艺”等已实现了成果转化并形成了产业化生产。其中以猕猴桃系列产品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年产值过亿元。美味猕猴桃“米良一号”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扶贫开发项目,在全国16个省(市)推广栽种,“果王素”产品经鉴定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国际空白”。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我校同样成果喜人。其中沈从文研究、社会差异研究、土家族文化和苗族文化研究、民族经济研究、民族体育研究,在国内外均有着较大的影响。获国家教育部、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励40多个。

2004年吉首大学荣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画外音】: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吉首大学学生也屡屡在国家、省级大赛中获得大奖。他们共获国家级各类奖项50多项,省级各类奖项120多项。其中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国际合唱节银奖1项,全国大学艺术专业舞蹈大赛一等奖5项。全国大学生电工建模竞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体育基本功大赛单项一等奖5项,“用友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团体二等奖1项等。

【画外音】:让世界了解吉大,让吉大走向世界。近几年来,学校与美国、英国、乌克兰、韩国等多所国外大学签订了办学协议,召开了一次又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接纳了一批又一批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乌克兰等国的留学生、访问学者,并派出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教师出国留学。还邀请了许多著名的国外专家来学校讲学。吉首大学逐步走出湘西,走出湖南,走向世界。【镜头12】百年树人:

【画外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吉首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实际,将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于为湘西,为湖南,为祖国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专业人才。

今天,来自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吉首大学的莘莘学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博览群书,勤学好问,汇融百川,奉献天下。艰苦奋斗的吉大精神锻造着他们的意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陶冶着他们的人生。他们怀着“以人名校”的激情,坚守“以业报国”的雄心,学习着,生活着,锻炼着„„

50年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86000余名各类高级应用型人才,他们中,涌现出了湖南前省委书记杨正午、文化实业家刘文武、著名青年作家彭学明、全国十大优秀法官向恩林、时代阳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光葵、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田儒斌等等、等等。正是这一群又一群社会精英的叱咤风云,使吉首大学这只凤凰的羽翼更为丰满,正是这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们的奋力拼搏,才使得吉首大学得以凤飞千仞,鼓翼凌云。【镜头13】:鲜花属于吉首大学

【画外音】:风云寒暑,鱼跃鹰飞。在半个世纪的如火岁月里,在学校发展前行的崇山峻岭中,吉首大学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员工们,硬是凭着坚韧顽强的意志,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披满天风雨,踏一路泥泞,艰难困苦,呼啸前进,终于将文明的薪火传遍湘西的乡镇村落,传遍湖南的三湘四水,传遍祖国的四面八方。

50年来,吉首大学凭着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凭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作风,凭着坚实丰厚的内涵和辉煌的业绩,感动着湘西,感动着湖南,也感动着中国!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原共和国副主席曾庆红等中央重要领导也亲临学校,把党的温暖送给吉大。“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朱镕基同志在玉虹桥上一声历史的赞叹,至今仍然令人回肠荡气,感慨万千!

古人云: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在中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尽心尽力,奋力拼搏,与时俱进,那么,我的可亲可敬的吉首大学啊!鲜花将属于你,掌声将属于你,成功将属于你!荣誉将属于你!

不是尾声

【镜头】明天更美好:

【画外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吉首大学来说,成功,只能说明昨天的努力,艰辛,只能激励人们奋斗的意志。我们坚信,经受过烈焰煎熬的吉首大学,犹如涅盘的凤凰,一定会以崭新的姿态,以更为强健的生命活力,翱翔于天地之间。风飞千仞,薪传八方„„

(全剧终)

下载见证中国职业教育50年发展辉煌历程(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见证中国职业教育50年发展辉煌历程(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职业教育演讲稿

    Now ,I will introduce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first of all , what the China's vocation education is composed of ? On the academic , China......

    光辉历程中国计算机发展50年专栏_银行业计算机应用50年之四.(共五篇)

    ■“十五”成就一 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支付体系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监督者,一直致力于推进我国支付体系的建设。如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支......

    30年历届三中全会见证中国改革历程经济腾飞路2008年07月29

    30年历届三中全会见证中国改革历程经济腾飞路2008年07月29 编者按: 7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

    大连易健 见证绿色食品发展历程(5篇)

    大连易健 见证绿色食品发展历程 来源:新商报高晶 19日下午,笔者随同中山区数十位政协委员组成的参观团队,走进经过数年文化积淀、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具有千年养生文化精髓的大......

    邮票见证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杨利伟登上外国邮票

    邮票见证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杨利伟登上外国邮票 1958年,中国发行了第一枚航天题材的邮票,是为了庆贺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而发行的。直到1986年,我国才专门为本国的航天事业发行......

    见证中国改革开放30年心得体会

    前几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委党校组织的科级干部理论培训班,课上我认真听取了教授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对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式的分析讲解,使我受益非浅。通过切身......

    演讲稿由奥运见证中国

    各位朋友,大家好, 翻开尘封的奥运历史,如同阅读一部沧桑的历史史书。上世纪前半叶,积弱积贫的中国人在列强任意宰割的逆境中就开始了对奥运梦想的追逐。刘长春单刀赴会,使世界......

    中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一汽车制造厂以及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等先后从国外引进了MRPⅡ软件。 九十年代(1990-1996) 一汽大众集团根据汽车市场的需求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