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解
关于对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解:(资料)
现代职业教育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各级各娄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要载体,实现适应需求、有机銜接、多元立交.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
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现代职业教育实现“更快发展”应该是2013年的重要特征。现代职业教肓的现代性表现在:
一、职业教育理念:服务面向从传统产业体系转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发展;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人人成、多样化成才观;服务人的职业成长和发展的教育观;以素质能力资格替代唯文凭学历的评价观;校企合作、工学融合的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观等现代职业教育观。
二、职业教育体系:是指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以包括技工教育在內的中等职业教育、高筹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肓和专业学位斫究生教育为主体,相互銜接、协调发展、开放兼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以实现中、高职“十个衔接”为突破口,十二五期间基本形成体糸架枸,十年內建成具有中围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职业教育制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多渠道投资制度、职业院校质量评价制度等
四、职业教肓标准:职业院校建设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职校师资准入标准、羔训基地建设标准等。标准的完善和功能发挥是现代职教的重要体现
五、专业设置与专业內涵建设:专业动态调整与教育内容调整肌制的建立,专业目录的发布,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等。
六、职业教育条件: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设备设施、师资队伍、教学手段等要有显著的变化和改善。
七、职业教肓质量:突出体现在培养人才的结构、规格、素质等,要能滿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的要求,要能满足就业市场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总之,职校学生含金量的提高,社会认可度的提升,是职业教育现代性的根本标志。
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发展而户生与兴起的,要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必须要深剂理解现代户业体系以及它与国家的2位一体、建设布局、新四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关于此向题下次再说。望你们把已经做过的和将要做的项目,放到以上七条中去理解,可能会有新的认识,起码足从本源上加深认识,再用十八大精神来检查,更易看到差距。
杨宗义提供(2013年2月25日上午
第二篇: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心得
职业教育发展学习心得
——机械系模具教研组
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根据学校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两个文件,从中我体会到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 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高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逐步进入了课堂,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主体——广大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教育信息化和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许多的职业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并不差,但教师的信息素质和能力却明显存在“短板”,职业学校的教师教育信息化还存在不少现实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其中思想观念、信息素养的问题比较突出。
1、思想观念问题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观念更新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教育信息化是以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应用,显然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观念如何就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问题。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职业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已经上了几个台阶,大多数教师掌握并能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和管理,但从总体上看,职业学校的教师教育信息化仍残留着“传统教学”的影子,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在教学活动上,仍然是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过去人灌,现在加上机灌;在教学环境上,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主导一切;在教学媒体上,主要是以文本为主的电子幻灯片——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程度差,有时是为了用电脑才使用电脑。这些情况表明,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还比较落后。穿“技术”新鞋,走“传统”老路,教育观念的相对落后已成为制约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问题,而观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不断转变的过程,职业学校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2、信息素养问题
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技术,教育信息化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但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难度。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而不是实行“机灌”甚至“机灌”加“人灌”的“人机共灌”的所谓新技术。目前,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是职业学校教师的困难之处。教师应在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理论、会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选取和设计各种教学软件,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探索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但显然我们的教师还做不到、做不好,这说明教师的信息素养不够。实际上教师信息素养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进行改善呢?结合所查阅的资料和个人的经验,我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确立现代教育观念
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其支撑的基础是技术,技术要在相应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使用才能发挥更高的效能。不少教师把教育媒体等同于信息化教育,从而导致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技术、轻理论”现象,使教育信息化落入了“技术至上”的误区,延缓了教师教育信息化实现的进程,因此转变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才是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积极研究、探索和实践在信息环境下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宣传教育、理论学习讲座、行政和经济手段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意识,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让教师认识到,知识经济的今天,学习资料的来源已不仅仅是教师和书本,教师的任务已不再是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网络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加强培训力度,提高信息素养
师资培训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前面分析谈到教师信息素养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这就是说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不在于硬件建设,而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对于受传统教育影响较大的教师来说,要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就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相关培训。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重点不在于技术操作,而是需要加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的培训。对教师、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络教学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3、注重实际应用,发挥教育信息化作用 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的教,借助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环境。通过培训,教师初步学会并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但不能停留在这里,重要的是用,不用,就失去了现实意义。从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说,受硬件条件的制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方面是很不够的,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一方面,在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硬件设施,为教师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听课检查和考核激励等多种手段,去促进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只要措施到位,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能力和素养肯定会有更大的提高,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第三篇: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心得
青海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学习
心得
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根据学校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青海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从中我体会到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今许多的职业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并不差,但教师的信息素质和能力却明显存在“短板”,职业学校的教师教育信息化还存在不少现实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其中思想观念、信息素养的问题比较突出。
1、思想观念问题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观念更新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教育信息化是以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应用,显然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观念如何就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问题。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职业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已经上了几个台阶,大多数教师掌握并能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和管理,但从总体上看,职业学校的教师教育信息化仍残留着“传统教学”的影子,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在教学活动上,仍然是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过去人灌,现在加上机灌;在教学环境上,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主导一切;在教学媒体上,主要是以文本为主的电子幻灯片——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程度差,有时是为了用电脑才使用电脑。这些情况表明,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还比较落后。穿“技术”新鞋,走“传统”老路,教育观念的相对落后已成为制约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问题,而观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不断转变的过程,职业学校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2、信息素养问题
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技术,教育信息化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但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难度。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而不是实行“机灌”甚至“机灌”加“人灌”的“人机共灌”的所谓新技术。目前,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是职业学校教师的困难之处。教师应在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理论、会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选取和设计各种教学软件,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探索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但显然我们的教师还做不到、做不好,这说明教师的信息素养不够。实际上教师信息素养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进行改善呢?结合所查阅的资料和个人的经验,我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确立现代教育观念
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其支撑的基础是技术,技术要在相应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使用才能发挥更高的效能。不少教师把教育媒体等同于信息化教育,从而导致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技术、轻理论”现象,使教育信息化落入了“技术至上”的误区,延缓了教师教育信息化实现的进程,因此转变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才是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积极研究、探索和实践在信息环境下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宣传教育、理论学习讲座、行政和经济手段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意识,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让教师认识到,知识经济的今天,学习资料的来源已不仅仅是教师和书本,教师的任务已不再是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网络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加强培训力度,提高信息素养
师资培训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前面分析谈到教师信息素养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这就是说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不在于硬件建设,而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对于受传统教育影响较大的教师来说,要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就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相关培训。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重点不在于技术操作,而是需要加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的培训。对教师、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进
行不同层次的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络教学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3、注重实际应用,发挥教育信息化作用 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的教,借助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环境。通过培训,教师初步学会并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但不能停留在这里,重要的是用,不用,就失去了现实意义。从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说,受硬件条件的制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方面是很不够的,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一方面,在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硬件设施,为教师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听课检查和考核激励等多种手段,去促进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只要措施到位,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能力和素养肯定会有更大的提高,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第四篇: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心得
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心得
假期期间根据学校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两个文件,深刻体会到现代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以及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急需要提高的要求,作为年轻教师,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以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需求。
专业课堂教学是中职生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并对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有深刻影响。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常被人们视为中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专业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职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如果专业教师教学质量低下,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呆板,缺乏灵活与生动、缺乏创新,则不能激起中职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专业兴趣。因此,专业教师要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等方面着手,来促进中职生专业兴趣的培养。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专业课堂教学上,注重以人为本,充分根据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摒弃师道尊严,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真正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采用“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扬、少批评、多指导、少指责”的原则,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中职生创造轻松、愉快的专业学习环境,为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创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专业教师应不断地补充新知识、新技术,使专业课程内容与当前生产实践不脱节,使他们了解当前专业学科急需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如采用直观教学法、现场教学、参观教学、现场模式演示等教学方法,以及多采取谈话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方式,让中职生有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有机会参与角色扮演,设计、研究和动手操作,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专业技能。专业教师应根据专业学科的特点,注意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如对于抽象的内容可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模拟等,使枯燥的专业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三、以培养专业技能为目的,创新中职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本着提高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原则,改革对中职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效果的好坏,不是凭一两次考试作定论,而应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如:检验每个教学模块的学习效果,可采用加大实务考核和平时考核,减少理论考核比重的做法,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如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应用相关专业知识来完成,教师通过多次综合考核评定,最后定出考核等级,并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进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四、建立中职生学习专业技能的激励机制
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还应依靠外界激励机制的刺激,专业兴趣才能得以加强和持久,而重视建立课堂外专业技能激励机制成为培养中职生专业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竞赛活动为载体
学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尽可能多地开展以“爱我专业”为主题的各种趣味性竞赛活动,如开展爱我专业征文、演讲比赛、与各专业知识相关的竞赛,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专业技能的同时,能促进中职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以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以职业技能考证书为依托,激励中职生爱专业、学技能,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
在提倡中职生“双证书”或“多证书”毕业的形势下,中职毕业生拥有“双证书”或“多证书”成为必然。因此,学校应注意以考证为依托,通过建立奖励制度,鼓励中职生考取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并对考取“多证书”的中职生进行适当学分奖励或物质奖励,激发中职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也可以达到中职生“以专业能力为核心,力求多证书”的目的,从而提高中职生的职业能力。
五、充分发挥教师在中职院校的主体作用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立足于学生的学,充分地发挥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学、思考、讨论、实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指导性发现法可分为四个过程,即:激发兴趣、组织自学、强化思维、总结记忆。
1、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就是教师要用较强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全班同学的情绪处于急于获取知识的状态,使教与学同步。
2、组织自学
让学生根据教师课前设计好的自学程序题,一面看书,一面思考,回答程序题中提出的问题。
3、强化思维
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讲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反复记忆。运用实际的操作来记忆理论上困难的只是,并用理论辅助实际操作,打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强化思维记忆。
4、总结记忆
课堂中得出的概念、规律,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地总结整理成为易记忆且不易混淆的条目,让学生储存入大脑中。教师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学校应围绕提中职生专业技能,提高中职生的专业兴趣,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是一项长远的工作任务。教师应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来促进中职生的专业兴趣培养,确保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真正促进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
第五篇: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心得
职业教育之学习心得
前一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两个文件,深刻体会到现代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以及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急需要提高的要求,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以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需求。
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常被人们视为中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专业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职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如果专业教师教学质量低下,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呆板,缺乏灵活与生动、缺乏创新,则不能激起中职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专业兴趣。因此,专业教师要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等方面着手,来促进中职生专业兴趣的培养。专业课堂教学是中职生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并对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有深刻影响。
一、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专业课堂教学上,注重以人为本,充分根据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摒弃师道尊严,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真正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采用“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扬、少批评、多指导、少指责”的原则,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中职生创造轻松、愉快的专业学习环境,为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创新专业课程的教学
我们应不断地补充新知识、新技术,使专业课程内容与当前生产实践不脱节,从而了解当前专业学科急需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如采用直观教学法、现场教学、参观教学、现场模式演示等教学方法,以及多采取谈话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方式,让中职生有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有机会参与角色扮演,设计、研究和动手操作,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专业技能。专业教师应根据专业学科的特点,注意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如对于抽象的内容可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模拟等,使枯燥的专业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三、培养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
本着提高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原则,改革对中职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效果的好坏,不是凭一两次考试作定论,而应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如:检验每个教学模块的学习效果,可采用加大实务考核和平时考核,减少理论考核比重的做法,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如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应用相关专业知识来完成,教师通过多次综合考核评定,最后定出考核等级,并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进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四、建立学生激励机制
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还应依靠外界激励机制的刺激,专业兴趣才能得以加强和持久,而重视建立课堂外专业技能激励机制成为培养中职生专业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竞赛活动为载体
学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尽可能多地开展以“爱我专业”为主题的各种趣味性竞赛活动,如开展爱我专业征文、演讲比赛、与各专业知识相关的竞赛,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专业技能的同时,能促进中职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以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1)、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就是教师要用较强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全班同学的情绪处于急于获取知识的状态,使教与学同步。
(2)、组织自学
让学生根据教师课前设计好的自学程序题,一面看书,一面思考,回答程序题中提出的问题。
(3)、强化思维
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讲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反复记忆。运用实际的操作来记忆理论上困难的只是,并用理论辅助实际操作,打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强化思维记忆。
(4)、总结记忆
课堂中得出的概念、规律,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地总结整理成为易记忆且不易混淆的条目,让学生储存入大脑中。教师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职业技能考证书为依托,激励中职生爱专业、学技能,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
在提倡中职生“双证书”或“多证书”毕业的形势下,中职毕业生拥有“双证书”或“多证书”成为必然。因此,学校应注意以考证为依托,通过建立奖励制度,鼓励中职生考取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并对考取“多证书”的中职生进行适当学分奖励或物质奖励,激发中职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也可以达到中职生“以专业能力为核心,力求多证书”的目的,从而提高中职生的职业能力。
总之,学校应以提高中职生专业技能,拓展中职生的专业兴趣为目的,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教师应在学校教育教学等方面来促进中职生的专业兴趣,确保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真正推进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
灵寿职教中心 霍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