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考试该怎么备考
公务员考试该怎么备考
2007年各地公务员考试开始招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公务员研究所李如海教授认为,参加公务员考试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他说,很多人认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不需要做复习和准备工作,完全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其实提前准备一下还是大有益处的。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走出公务员考试的考场后,都发出同样的感慨:只要认真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其实并不难。
笔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一些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在去年就接到师哥师姐的告诫:如果你对公务员考试寄予了很大希望,就一定要好好准备,辅导书要买,一些考前辅导班能上就上,实践证明,上辅导班还是大有帮助的。
在考试举办机构不办培训班、不指定参考书目的情况下,李如海认为考生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第一,考生要与时俱进,按照年度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准备。他说,每年的考试大纲都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这需要考生仔细地阅读。据他预测,从今年的考试大纲看,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常识部分由去年的不定项选择改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分开,相对来讲考试更为容易;二是B类行政能力测试中的判断推理部分不考机械推理,改为定义推理,机械推理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难的。
第二,考前无须反复做题,只要适当地在考前做一两次练习就行了。李如海教授说,这样的练习做得多不会有太大作用,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准备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的办法是提前做两套试题,一是可以熟悉题型,考试时就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二是可以熟悉规则,比如第一部分答错了要倒扣分,所以,即使10分钟内做不完或是不会做也不能蒙;而下面的几部分则不倒扣分,就可以猜一个答案。准备《申论》就是从一些辅导书中找几篇《申论》的范文读一读,让自己心中有一个大概的写作范本,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平时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掌握方法比多做题重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题覆盖面颇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社会、法律、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临时突击做练习是无济于事的。不管是报考哪一类职位的考生,关键是要熟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的考试方法。
他提醒考生,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例如,推理题经常给出一系列日常行为事件,要求考生按行为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这就需要考生有实践的积累。
而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类的题目更需要技巧,这些技巧是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相连的,所以要通过这个考试,更需要的是方法和积累。“高分低能的考生肯定是无法通过这样的考试的”,李如海强调。第四,要想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还必须加强对考试心理的锻炼。考生在平时应该多进行锻炼,作有准备的发言,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多搞几次面试演习。平时遇到突发事件不要回避,多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认为,现在学校考试采用面试方式的越来越少,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演讲和辩论,这对锻炼考生随机应变和自圆其说的能力是极为有帮助的。
最后,针对以往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李如海指出,考生要认真研读各个考试科目对考生的要求,从而避免走弯路。这在《申论》考试中表现尤其突出。首先要认真审题,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目求快,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阅读资料一定要花40分钟);其次要紧扣材料答题,一定要注意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即无论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都限于试卷的给定资料;另外,还要注意申论考试中对字数的限制性要求,这一点是极为重要而又是经常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攻略
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攻略
新华为教育特邀首席公考培训师:罗耿
一、理解公务员面试
1、公考面试的本质:面试与笔试一样,是进一步测查考生从事机关工作的能力。
2、公考面试的基本组织形式:结构化面试
一是面试过程把握(面试程序)的结构化。在面试的起始阶段、核心阶段、收尾阶段,面试官要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事前都会相应策划。
二是面试试题的结构化。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要考察应考者哪些方面的素质,围绕这些考察角度主要提哪些问题,在什么时候提出,怎样提,在面试前都会作出准备。
三是面试结果评判的结构化。从哪些角度来评判应考者的面试表现,等级如何区分,甚至如何打分等,在面试前都会有相应规定,并在众考官间统一尺度。
3、公考面试逐渐规范科学,大家要相信公考面试是公正的。
二、面试备考四大偏差心态
1、焦躁型
有些同学在得知笔试排名后不停地计算自己与对手的分差,频频打探对手动向,听到有关“黑幕”的风吹草动便波澜大起,焦躁不安,难以静下心来进行深入的复习与研究。实际上,自1996年实行公考制度起的这十四年内,公考制度一直在不停的修正与完善之中,即便个别地区的少数单位可能存在“暗箱操作”,也不能成为放弃面试和打扰公考备考的障碍。这类同学可以潜心进行一下SWOT分析,认清自身优势(S)与劣势(W),把握机会(O),至于威胁(T),在不可控的范围内尽量忽略或将注意度降到最低,将重点放在最大程度发挥优势改变劣势上,做到全力以赴,无愧于心即可。
2、幸运型
有些同学并未积极备考笔试,进入面试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意料之外的事,七分实力加三分运气,因此在得到面试的机会后企图得到上帝的二度垂怜,只象征性地进行了一些咨询,浮光掠影地浏览了一下书籍便踏入了面试考场,甚至在礼仪方面也未多做关注,遗憾地与公务员职位失之交臂,回顾起来痛心疾首悔不当初。这类同学注意,机遇是可一而不可再、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而不会对不懂得珍惜与努力的人二度垂青。
3、自信型
有些同学在校期间成绩突出,笔试成绩也遥遥领先,擅长口头表达与交际,也曾多次组织院系活动,这样的同学在面试备考的过程中普遍表现得自信,张口千言,旁征博引,但容易脱题千里,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题眼,结合题目向考官清晰地展现自己的思想与能力。这类同学也应充分重视面试拉开差距的可能性,积极研究出题意图与答题脉络,反复模拟练习把握时间,在面试的战场上打一场漂亮的保卫仗!
4、盲目型
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同学,他们充分重视得之不易的机会,广泛开拓信息来源,征求所能获得的各方知识与意见,抱回数撂复习资料,内容包罗万象,千头万绪从头始,一本一本啃到底,时间耗掉一些,效果却不见起色,尤其是过分注重书本忽视了模拟练习的实践效用,以致于难以学以致用,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最可惜的是在短暂的面试备考期未能达标,收效不佳。这类同学应注意本省考情的题型侧重,自身优劣的清醒认识,教材的有效遴选和实践的高效转化,方法有效方能事半功倍,步步为营才可马到功成!
三、面试提升三个阶段
1、知识积累
2、题型掌握
3、个性体现(亮点提升)
新华为的特训设计就是按这三个阶段来组织,最终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
四、培养正确的面试思维习惯
1、琢磨自己
2、琢磨面试组织形式
3、琢磨考官心理
4、琢磨对手
5、琢磨应急预案
面试培训入学测验
一、通用题:请做一个自我介绍,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
二、选做题(每位考生一道,时间在3分钟以内,由老师任意选取):
1、当前,面对就业的压力,一些毕业生纷纷打出“低工资就业”、“零工资就业”。面对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
2、为什么有的单位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而有的单位则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对待后一种情况,如果你去上任,该怎样处理?
3、恩格斯说:“一些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优良品质。”结合公务员的工作特点谈谈体会。
4、近年来,一些地方纷纷制定了廉洁退休金制度,即在职时没受过处分,退休时可领取数额高昂的“廉洁退休金”。对此,你怎么看?
5、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实际谈谈对“和谐社会”的看法。
6、对公务员升职慢,在单位里熬年头,你有什么看法?
7、现在招聘单位对文凭的要求越来越高,你对这个现象是怎么看的?
8、好的制度能把人良性的方面发挥出来,坏的制度能把好人变成坏人。对此,你怎么看?
9、有人说成功是对人有益的,也有人说失败是对人有益的。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10、你怎样看待“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现象?
11、优点的边缘是缺点。你怎么理解?
12、大学生可以买半价票,可以享受条件较好的候车室,而民工就没有半价票,还得在车站广场顶风冒雪。对此,你是怎么想的?
13、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实际,以“过节、庆典、招商”的名义,花高价请来歌星、影星到场献艺,票价高卖不出去,就进行摊派。老百姓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政府搭台,明星唱戏,领导露脸,百姓买单”。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14、看到三条平行的波浪线,你会联想到什么?
15、有人认为,一个人要发展,必须靠“机遇”。但也有人说“机遇”可遇不可求,最终还要靠实力。你怎么看?
16、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对应征者的性别、身高、相貌、婚否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你认为这是否合理?如果你比你的竞争者有这方面的优势,你将如何看待?
17、据报道,全国各名牌大学为抢夺优秀生源,纷纷采取奖励5000元到20000元不等的高额新生奖学金作为优惠措施,来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本校。对此。你怎么看?
18、如果将若干个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个水桶,其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那一块。这就是“木桶效应”理论。请你结合实际加以评述。
19、有两个旧钟一个新钟,其中一个旧钟对新钟说,我们一年要走××秒!新钟一听,面露难色,不走了。另外一个旧钟对新钟说:我们一次只要走一秒,新钟听后高高兴兴地走起来了。请问你如何理解?结合工作实际回答。
20、有人说一流人才出国,二流人才进外企或大公司,三流人才当公务员(或领导干部),结合自己情况谈谈你的看法。
21、好习惯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坏习惯像负债越背越重,谈谈你对习惯的看法。
22、劳务市场上,有的企业招不到人,有的人找不到工作。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认为该如何解决这种现象?
23、有人说:一把手是绝对真理,二把手是相对真理,三把手没有真理。你对这句话怎么看?
24、小张是一个博士,可是老板录用他后,只是见人就说他是个博士,而不真正用他,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5、癞蛤蟆每天都在叫,没人理它,公鸡每天早晨啼叫大家都喜欢。请问怎么理解?
26、时下年轻人追求“快乐原则”,有人说,过分追求快乐原则,会让年轻人丧失进取奋斗之志。请问你怎么看?
27、当一辆满载乘客的汽车驶入车站时,久等的候车者都希望能立即挤上这辆车;而已经上了车的乘客则高喊着:“别再上了,等下辆车吧!”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28、很多企业家抱怨:要花很多时间与政府部门打交道。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29、请问你对“有些人看起来像朋友但做不了朋友,有些人看起来不像朋友但却是真正的朋友”这句话怎么看?30、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报名与招考的比例创下了105∶1的历史最高纪录,个别职位达到6000∶1。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31、英雄的定义有两个,要么牺牲,要么凯旋。可是,在美国和伊拉克战争中,有8名伊拉克战士投降了。很长时间后,这8名战士被美国飞机送回伊拉克,在机场,他们受到伊拉克人民英雄般的欢迎。请问,为什么这8名战士投降了,还受到了英雄的待遇,你如何看待?
32、有人说朋友是“信用无则交易断”,又有人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怎么看?
33、有人说“有为才有位”,又有人说“有位才有为”。你是怎么看的?
34、公务员是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党,这两者孰轻孰重?
35、深圳有一家公司专门替人找寻失物或亲人,收取一定的费用,有人说“做好事不能收费”。你怎么看?
36、一只螃蟹可以爬出篓子,很多只却爬不出来,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37、水可以淹死人,火可以烧死人,水看起来比较温柔,容易接近。你的看法呢?
38、诸葛亮27岁作《隆中对》,出为军师;基辛格从哈佛大学教授直接进入白宫成为美国的重要领导。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也有一批技术专家、学者直接走上领导岗位,并很快适应工作。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第三篇:30天备考江苏省公务员考试
30天备考江苏省公务员考试
如果你从来没有参加过公务员考试,也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千万不要抱着试一试,感受一下的态度去考试,这等于还没有打仗,就投降了。虽然时间很紧迫,认真的复习一下,还是有希望的。
一、找到江苏省考试的历年真题,静下心了,不限时间,好好的作一作,然后对照答案,看看自己能得多少分。公务员考试的题目好多都是常识性的问题,大部分运用到的知识,我们高中时代都学习过了,即便是没有做过针对性的学习,在不限时的情况下,也是应该作对不少题目的。
二、通过做真题,就了解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然后准备高质量的题库,集中、分类的练习。每天一定要多做、多练、多总结。尤其是错误的题目,一定要总结出原因,防止以后再错。
三、每3天,做一次全真模拟练习,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这样才能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四、申论千万不要放弃,多看优秀的范文,适当的背一些优秀论文,这样可以增加考试的自信心。同时,一定要多写,随着电脑的普及,大多数人已经提笔忘字了,一定要写一写,不要觉得“写”是浪费时间。
最后,考试前一天,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用品、证件,同时看一下考场。放松心情睡一个好觉,以确保第二天精力充分、超长发挥。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三阶段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很多考生对申论复习有抵触心理,虽然早早就着手公务员考试复习,但是多数都会选择从行测入手,而暂时搁置申论。原因如下:申论材料的字数较多,阅读的工作量很大;申论题目虽少,但答题的字数较多,写完需要大量时间或是根本达不到字数要求;考生在答完题目后对照参考答案,往往发现回答上的要点很少。几套卷子做下来,情况都如此的话,考生复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综合上述情况,考生往往不会优先选择复习申论。
然而在备考后期,考生就会慢慢发现,申论提分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程,是需要在做题之中慢慢积累的。那么如何正确地复习申论呢?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端正心态,提高认识。要想学好申论,必须先认识它,了解它,并热爱它。考生要培养爱看材料的习惯,学会用文字表达观点。同时克服自身的畏难情绪,不要将申论看成考试,不要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要抱着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态度去接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投身到申论的复习之中中公教育版权。
第二阶段是“埋头苦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所以只有勤奋努力,做到“埋头苦读”,才能真正地做好申论复习。历年真题是各位考生熟悉申论的最佳载体,各位考生要做到熟练掌握并能分析其中的逻辑。同时关注社会热点,做好理论政策学习。
第三阶段是拔高训练。大量的习题练习之后,就是查漏补缺环节了。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有空杯心态,避免骄傲自满,要善于总结自己不擅长的题型并进行专项训练,直至可以在答题的过程中游刃有余,熟练摸清答题思路。
申论的复习是一项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不要畏惧,要敢于正视困难,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阶段的申论复习!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 如何备考申论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总分一直较低(四档最低合格分数线中总分最高的只有105分)。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一般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笔试总分偏低主要由于申论科目得分偏低。就公务员考试入围面试情况来看,申论科目达到
60分就是高分了。因此,考好申论,对于笔试极其重要。
分析 “失利”原因 把握备考方向
申论得分偏低,笔者认为,一方面是近年来的申论难度进一步加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难度加大,阅读量有所增加,2010年A卷字数达到6200字,而2000年只有1500字;给定的资料越来越趋于“原生态”,资料直接取材于网络、媒体等,材料没有初加工,就汇编在一起,增加了阅读难度;二是申论作答要求越来越灵活,从传统的概括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进行论证说明“三段式”走向多样形式,如归纳概括题就出现了概括主要内容、概括目的和意义、概括争议焦点及理由等10多种形式,应试者不容易把握;三是申论作答要求越来越贴近工作实际,而很多应试者无相应工作经历,不能准确审题并作答。如2010年B卷中,第三题是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这道试题在审题过程就给应试者造成了很多麻烦,如什么是纲要?什么是宣传纲要?宣传纲要和
宣传材料有何区别?宣传纲要和宣传提纲有何区别?审题不清,作答必受影响。另一方面在于很多应试者不了解申论题型设计特点,答题时角色定位出现偏差;不熟悉申论“能力”测试特点,将申论当做“写作文”来备考;没有掌握申论答题要求、分析方
法、解题思路以及应对技巧,语言贫乏、逻辑混乱,“跑题”现象比较普遍。
明确角色定位 分两个阶段、四个环节进行备考
申论这类试题是模拟公务员日常管理工作设计出来。一名优秀的公务员,除了做好事务性工作外,还应当能通过调查、调研、统计资料等方式及时发现工作领域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相应的对策,最终解决好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申论答题时,就是一名公务员在履行“公务”,在解决给定资料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申论,明确答题时的角色定位。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2010年开始,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两类试卷在综合分析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两个方面有所侧重,但最核心的仍是测试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是“能力”测试,备考
时应当根据“能力”测试的要求进行备考。
针对“能力”测试的特点,应试者备考时应当分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个阶段做到“知己知彼”,能从命题人和应试者两个角度来进行思考。一方面熟悉命题人是如何“出招”来设计这种题型的;另一方面,从应试者的角度,思考如何“拆招”和“接招”。第二阶段就
是强化训练。利用历年试题进行分类强化训练,内化实战技巧,丰富实战经验。
具体来说,做到“知己知彼”,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来备考,即“如何阅读并使用给定资料”、“如何进行归纳概括”、“如何进行对策建议”、“如何进行论证说明”。申论作答要求虽然越来越灵活,但始终不变的是申论答题的四个环节。搞好四个环节的复习备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读懂读透材料是申论答题的基础环节和关键。如何快速掌握给定资料的有效信息,解决读什么以及怎么读的问题,可分四个步骤进行:首先是略读,通过1分钟~2分钟,结合作答要求,找出材料主题。其次是精读,在某一主题下,读出每一段的关键信息或关键句,以及命题人的“真意”,即命题人将这一段放在材料中的作用是什么?再次是分类阅读,根据给定资料的分类,将材料提供的信息,如问题、影响、原因、对策等段落分类进行阅读。最后,进行查找式阅读,在分类阅读基础上,查找相关内容,合并同类项,由“案”升类,边阅读,边答题。读懂读透材料,读出材料的弦外之音,并能使用好案例、数字、观点等,申论答题就能迎刃而解。
归纳概括、对策建议、论证说明三个环节的复习,要关注细节。掌握这三个环节的答题要求、基本类型、答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如论证说明题,要思考如何拟标题,如何写开头,如何行文,如何结尾等。
关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 拓宽答题思路
申论的主题具有热门性、易谈性、广泛性、非专业性、公共性、中观性等特点。热门性是指主题多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易谈性是指话题不生僻,都有话可说;广泛性是指涉及面广,多来自互联网、主流媒体;非专业性是指尽可能体现专业公平,反对专业歧视;公共性是指从政府自身工作出发,非公不谈;中观性是指主题避免抽象宏观,或具体琐碎。
申论的核心是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命题热点应当是政府当前面对的,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有可能解决或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应试者可以通过阅读近一年来的《半月谈》、《时事资料手册》等时政刊物的方式关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必须强调的是,通过对热点的关注,应试者需要训练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答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政策水平和能力。寄希望于“押题”来备考申论,是不值得提倡的。(中国
人民大学 王甫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