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汇学堂谈2014自主招生面试36计之美人计
汇学堂:2014自主招生面试36计之美人计
说起美人计,相信绝大多数人想到的估计就是越王勾践送西施侍奉吴王夫差消弱其斗志,以至于最后被勾践灭国的典故。其实不然,对于美得事物,大部分人都会生出一份好感和欣赏,考官也是人,也不会例外,所以在面试这种直接面对考官的环节,美人计更有可以实施的地方,当然,这里汇学堂教育专家杨老师介绍的美人计可不是新闻报道里的“潜规则”,主要通过考生着装、投其所好、以柔克刚等方面来介绍美人计的妙用。
首先,注意着装礼仪。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给考官留一个好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而考官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考生的举止和着装。所以汇学堂教育专家杨老师建议在着装上,考生要切记自己的身份是一个学生。如果没有特殊的专业方面的要求,一般着装保持简洁、整齐、大方、符合专业性质即可,万不可邋遢、夸张、非主流,女生不可艳妆浓墨,着装暴露。最好呢在进入面试场地后能面带微笑,保持礼貌,更能博得考官的好感。
其次,投其所好。这个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在面试时,遇到针对考生所报考的学校的信息,比如对于校训你有什么样的理解等等,所以考生在面试前就要对其报考的学校有一个大概全面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当然,空话、大话一大篇是万万不可取的,要言之有物,情理结合,当然这里有一个不是技巧的技巧,就是在回答中隐隐的透露出考生对上该校的渴望以及让考官觉得你是真的有很认真的了解过该校而不是敷衍,当然啦,度一定要把握好。其二就是关于热点方面的面试题。绝大多数考官偏爱那些逻辑特别清楚,思维也很有创造力,交流时也十分有自信的考生,当然,性格积极向上,富有社会责任感,见识广阔的学生也深为考官所喜爱。汇学堂教育专家杨老师建议考生在回答中要简明扼要、保持自然、大方得体,回答问题时语速稳定,要有自信,不可慌慌张张,顾此失彼;同时还应当注意礼节,回答礼貌而风趣、交流平等而虚心、物品轻拿轻放,离开告别说再见、出门从容而淡定。做到那些,能为你的面试加分。
最后,以柔克刚。面试中并不是每个考官都那么亲善,也不是每个问题都那么温和。问带刺问题主要是考察你的心理承压能力,有时还考察你对学校的忠诚度,所以面对这些问题,考生切不可说“拒绝我是你的失误”这样的话,那会让面试官认为你很自负,可以谈谈自我不足,然后表示自己有改进的决心,以柔克刚,争取打动考官。
第二篇:汇学堂教你自主招生面试技巧
汇学堂教你自主招生面试技巧
自主招生考试过程中除了笔试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就是面试。它与笔试不同,不再是侧重基础方面的知识,而是通过与面试官的交流来展现考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运用、语言表达以及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然而,面试也是有很多技巧的,今天汇学堂来教几招自主招生面试时的一些小技巧,希望可以帮到考生们。
一、面试前一定要熟悉自己的申报材料。根据以往的了解,由于怕耽误学习,绝大多数考生的自主招生申报材料都是由家长代为准备的。当面试官问到高校的相关问题时,因为考生的不熟悉,从而导致了无法合理完善的回答问题。
二、自我介绍时一定要展示最真实的自己。自主招生面试时,问的问题内容和形式较为灵活,考生不用刻意的去准备,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就好了。注意,千万不要紧张,面试的时候也不能太强势。只要好好展示自己,用平缓的语气、简洁的语言回答,阐述出自己的独到观点就行了。
三、着装要简洁,穿适合自己的衣服。考生要注意自己的坐姿和着装,不管穿什么衣服,都要给人落落大方的感觉。汇学堂认为,学生就该有学生的模样,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就是最好的。
第三篇:汇学堂:从中学推荐看自主招生
汇学堂:从中学推荐看自主招生
近日,2014年自主招生几大联盟的招生简章相继出台,自主招生选拔正式拉开了帷幕。目前高校自主招生大多采取中学推荐和学生自荐两种方式,有些院校明确规定采用以中学推荐为主,学生自荐为辅的方式。
自恢复高考30多年来,高校一直采用仅凭高考成绩来录取学生的标准,虽然公平公正,但标准单
一、功能局限,把中国教育引向了只重视分数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自主招生中学推荐形式也值得推敲,大多数中学在获得推荐名额后,简单地根据学生的成绩排名就分配名额,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或者有某一方面的“偏”“奇”“怪”来选拔。自主招生本身是辅助高考又高于高考的一项教育改革措施,目的就是摆脱“高考成绩唯一论”的圈子,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录取机制。但是高校没有标准,选择难度就会增加,结果更难评判,如果人才选拔标准一日不定,那么自主招生就无从谈起。
那么,高校该如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的选拔机制呢?汇学堂认为各大高校应该下力气花时间总结和制定符合本校自身特色的人才选拔的标准。原北大招办主任秦春华在“2013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杰出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上明确提出“要认真总结出北大人才选拔的标准”,“研究制定北大人才选拔的定量和定性标准。”另外,高校应该减少中学校荐比例,武汉大学于2012年率先取消校荐,全部采用自荐的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表率。最后,教育问题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未来,教育机会的公平公正问题也一直牵动着公众的神经。高校应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记录监控自主招生申请的每一个环节,整个录取过程公开透明化。
“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自主招生作为一项改革高考制度的措施,不可取消,不然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退步,我们要做的是更加加快步伐,完善机制,使自主招生真正成为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范例,高校选拔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使高校本身的质量和地位上升,迈向一流大学。
第四篇:过来人自主招生面试谈体会
过来人自主招生面试谈体会:展现真实的自我面对海量试题要学会取舍
上海交通大学大一学生 闫艺铭
在拿到了参加交大冬令营的推荐表后,我便改变了原有的复习计划,为冬令营考试做准备。从往年的卷子和咨询学长得知,交大冬令营考试题目偏难,考试的形式也有别于高考,更趋向于竞赛。英语试卷词汇量较大,偏重于写作。数学考试则非常灵活。
在备考阶段,我在复习英语考纲词汇的同时,着重扩充词汇量,对意思相近的词汇进行了分类整理,同时背诵英语摘抄,熟悉各种类型的作文格式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因为没有参加数学竞赛的经验,所以在数学方面,我基于课本,全面巩固各章节未复习到的内容,力求抓住基础分。
由于2007年是交大冬令营加试文科的第一年,在语文方面的复习毫无经验可循,只能凭借自己平时的积累迎战。在一个半小时里,完成两篇现代文阅读和古文阅读,多道文学常识选择、填空和一篇大作文,这样的“海量”着实把我吓坏了,交上试卷后右手还在狂抖不止。印象中最难的部分是古文阅读,晦涩难懂的词句,加上包含理解性的问答和填空题,考得我头晕眼花。文学常识则包罗中外古今。因为时间有限,我认为“学会放弃”非常重要。如果过多纠结于古文等部分则可能造成大作文的“虎头蛇尾”,时间不足。在得知顺利通过笔试,进入面试后,我又在寒假期间为面试做准备包括中英文的自我介绍,关注热点新闻和进一步了解交大历史和现况等。交大面试以学科大平面分组,十人为一小组,每人与五位教授有15分钟的“亲密接触”,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和问答。说不紧张当然是骗人的,然而面试气氛比我想象中的轻松许多,有时还会爆发出阵阵笑声。我想,抱着一颗平常心面对会是一种最好的状态。
切莫盲目突击“啃”难题
上海交通大学大一学生 王梦玥
虽然与高考相比,自主招生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有选择地做准备也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交大的自主招生考试中,数学和英语是必考科目,另外理科生考察自己高三所选的科目,文科生需考语文。
考题与高中知识联系较为紧密,但题目较高考略难且灵活。有三点温馨提醒,第一,不要盲目地临时突击“啃”难题。自主招生考试的题目有难有易,不仅需要扎实的功底,还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的技巧。例如去年数学有许多综合应用题,考察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虽然是平时不常碰到的题型,但对于知识结构掌握比较牢固的同学,加之稍稍灵活运用,解出这类题并不困难。英语、语文需要厚积薄发。英语考试阅读量、词汇量相对较大,词汇题涉及的不少是六级单词,重在考察学生的平时积累。语文则注重对修辞、字、词等基础和人文素养的测试,如基本的文学常识和对古今中外名著名作的阅读和感知。第二,在做题是应加强对时间的把握,避免出现会做的题没时间做,也不必在一道题上浪费太多时间。去年数学考题有简单的高中基础知识考察,也有较难的综合应用题,但试卷的最后一大题只是高中经常操练的解析几何题,远没有前几题复杂。因此,在拿到卷子后,最好先将所有题目过目一遍,再合理地分配时间,尽可能拿到不该丢的分。
第三,摆正心态,从容应考。不必对自己提太多要求,施加太大压力,将冬令营当作一次练兵,不要因为这次失利而影响后半段复习。毕竟自主考试与高考题型还是有很大区别,并非每个人都能适应。突击数学有捷径——分类击破
上海交通大学大一学生 陈兑
确定要参加冬令营考试,我确定首要目标就是突击数学,在这点上我颇有心得。
我拿到了上几届的数学题目,每天钻研,不懂的找老师探讨。我把这些题目分类:超出高考大纲的竞赛型题目,做起来费脑又费力,我的捷径就是直接找老师要解答过程,看的懂就记住,看不懂就直接跳过;对于尚未学到但高考做要求的题目,我就先自学教材,做例题,把概念搞懂后再回头来看这些题目;至于中等难度的常规题,一定要反复练习。因为,今年数学测试中,填空题前几道比较简单,属于常规题,大家要确保万无一失。解答题很有难度,因为是按步骤得分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能写出来的步骤全答上。
冬令营英语的重头戏是两篇作文,考试前,我的妙招就是背英语作文,不仅要背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更要注重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和例子列举。考试时,词汇题比较难,词汇量很大,阅读和完型中等,整体难度相当于六级。
语文主要靠平时积累,去年冬令营两篇古文难度高,需要一些课外知识和积累,大家可练习曾经学过或看过的内容,大胆猜想。另外,语文考试题量很大,时间十分紧张。大家千万不能慌张,要想好了再答题。
关注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上海交通大学大一学生 何蕴哲
上海交大冬令营的日程是上午英语,下午数学和自选,期间有大约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整个考试日程还是相当紧张的,在考前应该充分休息,以免当天考到最后无法集中精力。英语抓分的重点是阅读和完型填空,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这些并不难,不必太担心。写作会比平常考试要难点,而且要求字数多,最好多关心时事。英语优势明显的同学也可以秀一下文笔。至于词汇部分,冬令营的词汇部分相当难,即使有四级的词汇量可能也不轻松,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背一背四六级词汇手册。
数学考试可谓 “笑里藏刀”。考试刚结束,我原以为会有一个很好看的分数,结果却只是个及格成绩。填空题和选择题很基础,是抓分的重点,课堂上的扩充内容很容易考到,强烈建议完善基础概念。论证题看似简单,但是其中隐藏的逻辑性颇强,数学强势的同学如过想甩开别人,完善基础的同时,也不妨看看简单的论证逻辑。
物理考试很有 “广度和深度”,不仅有复杂的综合应用,还有部分上海教材所没有的内容,不过难度并不高,可以借此机会拓展一下知识面。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冬令营的实验题相当有水平的,有的结合日常生活,有些要求熟知物理量的测量,比如我就考到了测量普朗克常量,这些都是常常被我们忽视但特别重要的细节问题。
最后提醒,到了考场上千万慌张,很多同学一碰到难题就头脑一片空白,不妨先放一放,调整心情,转啃其它的骨头。总体而言,冬令营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将基础题分一一收入囊中,希望会很大。上海交大自主招生面试即将举行。名校面试究竟是怎样的“阵势”?记者走访了几位通过去年自主招生进入交大的学生,请这些“过来人”谈谈面试体会。
面试前,需要做准备吗?学生小沙说,当初面试之前,她没怎么准备。但在面试之后,她觉得有些东西还是可以准备的。例如,面试前最好理一下思路,总结一下自己擅长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去年面试前,交大要求考生在个人简历中附一篇自己的作文。小沙提交的作文是《母爱》,于是专家就由这篇作文引发问题:“你觉得应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因为小沙事先对这个问题有所思考,所以回答起来并不难。学生小王的体会是,面试中很可能让你作自我介绍。所以,面试前可以在头脑中梳理一下,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缺点,学习经历大体是怎样的,有什么人生规划?如果平时不考虑这些问题,到面试现场可能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当然,更多的面试题是考学生平日积累,知识面和逻辑思辨能力等,无法事先准备。学生小段说,面试前他翻看了一大叠报纸,却根本没用上。有些面试题很“大路”,比如关于感情、素质或道德修养之类的,大家都能说上几句,但要显示出“高水平”却不容易。也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如,一杯水有什么用?一张纸有什么用?这些问题都无法准备。
“诚实必不可少。”不少过来人这样说。小王参加群体面试时,有个同学说自学完了微积分,面试专家当场出了道题,但这位同学回答不上来,非常尴尬。所以实事求是很重要,考生会多少就说多少,不要为争取高分而抱侥幸心理。专家很可能会设定一些题目,判断考生是不是诚实。考生要心态放松,让自己处于最佳状态,面试时尽可能表现出真实水平。
面试时,如遇到意外情况,要沉得住气。小沙面试时,几位评委相互谦让,这个让那个提问,那个又让另一个提问。“是不是评委没兴趣对我提问了?是不是我要落选了?”小沙头脑中闪过几个问号。但她很快稳住情绪,告诉自己,不要放弃,不要胆怯,要自信。在接下来的面试中,小沙感觉自己表现不错,还受到专家夸奖。在多位专家对多位考生的“群体面试”环节中,考生们讨论出国潮问题。有一位同学说的时间过长了,小沙非常礼貌地提醒了他一下。事后想想,这一举动也许给专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群体面试中,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但遇到“侃侃而谈”者,也需要适当地为自己和别人争取表现的机会。
第五篇:汇学堂:从复旦或取消“千分考”看自主招生
汇学堂:从复旦或取消“千分考”看自主招生
近日,关于复旦大学取消“千分考”的消息在网上遭遇热议,2014年将继续延续往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考试形式,自2015年起,复旦拟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取代“千分考”作为自主招生的笔试成绩。汇学堂网站负责人杨老师说:自主招生的改革是高校选拔人才到一定时候的一种必然现象,自主招生走过十年,各校的招生方式各不相同,复旦大学此次改革方案将是复旦自招路上的试水工作。
十年自招路,我们看到了各高校的组合变换和考试形式在进行不断地改进,从一开始少量高校的单校考试,到现在的各大联盟的各自统一考试,我们不可否认自主招生在这十年中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规范,不同类型的学校组合成不同的联盟,不仅是为了考试提供方便,也为学校的考核标准的一致性提供了可能。
但是,在自主招生取得一定成效的背后,我们也应该重新出发,再次明确下自主招生的目的和性质,以助于同学们更好地有方向性地选择。在2003、2009、2011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自招的文件中多次强调“创新”和“学科特长”。首先自主招生是为了招偏才、怪才、奇才和全才,因为这四类人才很可能在高考这个渠道上是无法顺利进入高校的。但是在近几年的自主招生中,学校推荐的大都是成绩优异但在其他方面并无特色的学生,有违自招的初衷,不经引发人们的讨论,认为自主招生是“二次高考”。这些成绩优异的学生经高考照样能以高分进入高校,对他们来说自招的优惠是凤毛麟角。其次在自主招生的命题上也存在着是否科学之争,很多高校的题目出乎意料且没有实际意义,导致很多学生摸不着头脑,或者某些题目随机性太大,对于考生的考查太过苛刻,并不能展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或者学科特长。还有对于自招破格录取和高考录取之间的杠杆协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2010年陕西一名考生,因参加复旦大学的一次征文大赛获得一等奖,获得了“上本一线就录取”的优惠,但他高考成绩却没上本一线。虽然复旦大学表示仍想招这名学生,却被陕西省招办否定。到底是陕西招办维护了教育的公平性,还是复旦不拘一格降人才却遭阻力呢?
十年自招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它迈入第11个年头,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汇学堂会时刻关注自主招生的最新招生政策和动态,给同学们最新的资讯滚动和历年考题参考,我们也希望自主招生能朝着社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