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公务员考试能力考查区别看申论备考五策略
国家公务员考试能力考查区别看申论备考五策略
[ 作者:华图教育来源:华图图书更新时间:2010-8-25 8:30:00 ]
【调整字体:】
《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类与执法类申论考查能力区别》一文详细分析了综合类和执法类在能力要求上的区别,简言之,综合类重务虚,即重战略、重宏观、重思想、重系统方案;执法类重务实,即重细节、重微观、重执行、重具体措施。针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大纲这一重大变革,要想谋求制胜之道和高分之道,必须准确定位,有针对性、有重点、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备考。具体来说有以下五点:
1.思维永远是申论考试第一性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申论思维有其共性的地方,例如都强调归纳性思维、实践性思维。但两类考试有所侧重。
综合类重辩证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辨证思维需要把握三个关键词:一是“两分法”。二是“结合”。三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法要求绝不能片面、僵化地对待特定事实。要全面地概括材料的内容,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原因和评价问题。要根据问题的特殊性,灵活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尤其不能把“万能八条”当成不变的教条和现成的答案。
执法类重规律性思维和常规性思维。因此,执法类考生要注重总结公务员在依法行政过程中的套路性和规律性工作方式和方法。例如,要注重解决具体矛盾纠纷的套路:沟通机制—妥协机制—落实机制;组织计划的基本套路:培训学习—任务分解—明确分工—组织协调—加强监管(狠抓落实)—总结反馈;事后化解危机的套路:追源头—溯主体—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查漏洞—控制犯罪嫌疑人—彻查失职渎职行为。
2.阅读理解题要注意区分
两类考试的阅读方法是共同的,都要用“三遍四步”法。但在题型和作答方面有不同的要求。
综合类在阅读理解方面要求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表明需要考生看问题看得透,看得深。这表明考题将以概括主要问题、概述启示、找出焦点等揭示主要问题的题型为主。这类题型本质上为概括+分析题。
执法类在阅读理解方面要求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重在恰当地解释。因此,此类考题将以概括主要内容、主要信息等梳理材料内容的题型为主。考生要重点训练对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能力,要能够判断出材料是一个还是几个特定事实,材料之间是并列的横向关系还是表现、原因和对策的逻辑的纵向关系。从阅卷的角度来说,对于执法类的考题来说,结构方面的给分可能会占到相当的比例,完全靠采分恐怕不容易拿到高分。
3.综合分析能力考查出谋划策的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考查贯彻落实能力
综合类在综合分析能力方面强调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我们必须明确多角度的具体内涵。简言之,对于宏观问题要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微观问题要学会从思想、制度、技术和主体等角度思考问题。这种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式是我们一直强调的。
执法类强调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简言之,要学会事前组织计划的套路和事后化解危机的套路。
事前组织计划的基本套路:培训学习—任务分解—明确分工—组织协调—监管落实—总结反馈;
事后化解危机的套路:追源头—溯主体—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查漏洞—控制犯罪嫌疑人—彻查失职渎职行为。
4.提出对策题要明确侧重点
综合类强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这三部曲,这就要求考生在提出对策时要严格依照三步骤解题法,即第一步找问题及其原因,第二步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第三步验证对策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综合类在这方面更强调提出方案,这就凸显了解决问题的系统性,因此对策的表述要偏重宏观方面的战略和思路,在对策中只要能提到政策实施的主体和内容即可。
执法类仅强调解决问题,没有强调提出问题,仅强调“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这就对考生在找问题及其根源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措施或方法”更强调对策的可行性和具体性,因此执法类考生在对策的表述上要更好地体现微观方面的具体措施,即灵活地使用万能八条,在发散型思维的指导下,做到变形和增容,要使对策具有实行的主体、对象、方式、内容和效果或目的。
5.表达能力方面的要求不同决定了题型会有所区别
写作题是不可缺少的,但二者的要求各不相同。
综合类要求考生能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换言之,这里对“议论”方式和“思想”的强调,表明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求考生要写出彩头和亮点来。因此,可以说,综合类考生要做好写议论文(具体可分为策论文、政论文和评论文)的准备。
执法类没有强调“议论”的方式和考生要有自己的思想观点,仅强调“说明、陈述或阐释”,即能把事情写出来,并能写清楚、写明白就可以了。这就不需要考生在作答时有太多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因此,执法类考生要做好写作策论文或非法定公文的准备。例如,要求写公开信、新闻发言提纲、政策建议、调研报告等这种类型的题目就符合对执法类考生表达能力的要求,考查的可能性会非常大。
以上是华图针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类和执法类在能力要求上的区别提出的五点应对策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根据所报考的进行针对性运用。
第二篇:国家公务员考试: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查能力介绍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国家公务员考试: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查能力介绍
北京人事考试网: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阅读资料:
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339362216
【辅导】国家公务员考试面授课程|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络课程|一对一课程|国考用书|YY公
北京人事考试网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北京人事考试网
第三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三大策略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拉开序幕,考生们此刻也许正在焦急申论上升的缓慢步伐,在此,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针对考生的申论复习,给出三大策略,帮助考生有的放矢的、高效率的复习。
策略一:题型与题量、难度,立足于稳,着眼于变,明确全新备考方向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要立足于稳,把历年考试大纲和真题作为最直接的材料来研究和练习;着眼于变,兼顾冷门与热门的时事热点、常规与新奇题型,扩展备考范围,多种材料背好、不同题型做透,把考试成功的希望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如总的四大基本题型不变,推出超越编者按、词语释义的新题,为考生带来新的挑战。
策略二:选材专注于热,兼顾于冷,均衡施力增厚热点储备
由于近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以热点话题为题材,为保持试题的秘密性和不可预测性,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认为2014年试题不出热点问题的可能性居多;但同时也不能排除命题对规律的逆反,再次采取热点式命题。能够作为申论题材的热点问题总是有限的、可以把握的,而不知从何处得来的冷门题材则不易预测、不可捉摸,因此,与其冒险把宝押在不可知的冷门上,不如专注于热点,将近两年来符合出题标准的题材搜罗殆尽,烂熟于胸。同时兼顾部分行业性、部门性、专业性的宏观问题,如治水、治沙、治乱、利用风能、行政伦理建设,左右兼顾、均衡施力,加厚自己多方面的热点知识储备,以准备的宽度来对应命题的广度。
策略三:命题仍对国家政策变化亦步亦趋,十八大极可能成为申论命题又一转折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总结,申论命题有紧跟国家大政方向的趋势,2007年举行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理念在2008年“怒江水电开发”主题中得到体现,每一年的命题也不同程度呼应着中央的施政主题,而今年到了新老交替、承上启下的换届年,十八大的召开为全党、全国瞩目,党和政府的中心必然成为命题的重点;十八大所提出的政治指导思想如果出现若干变化,极可能引领申论的命题转折,因而2014年的申论试题,将有可能成为申论命题新思路的一块试金石。
申论备考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场上十刻钟,场下十年功。”申论有别于其它科目,申论功底的磨砺多半有赖于日积月累,唯有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总结反思,在周而复始的学习中固强补弱,才能由量变转为质变,方可在日后的决战中取胜。时光转瞬即逝,为了明天目标的实现,为了他日在考场上多一份从容淡定,还望广大考生即日起程,分秒必争!
备考的话资料可以看下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
第四篇:湖南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策略
湖南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策略
2015湖南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课程新鲜上线!8-18人内超级小班!授课效果更好,学习质量更高!考上机会更大!更多最新备考资料搜索:育政公考!
1.注重能力的培养 申论考试考查的是作为一名公务员的各项能力,主要是综合分析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与概括材料的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与写作能力,这些能力中都包含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精神和公共管理思维能力这一共同要件。这些能力能否得以提高,如何提高,是考生准备申论所面对的首要难题。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多阅读,多读那些反映社会热点同时又包含公共管理思 文章。
2.关注社会热点 申论考试考的就是热点,因此考生应该关注热点。首先,看《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因为中国一旦有什么大的事情,人民日报都会有评论员文章。其次,看政府文件和领导讲话稿。这些材料可以给考生提供一种参考和启示:政府要解决一个问题,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要注意,只看政府文件是不够的,还要找一些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稿,因为政府文件只告诉你怎么做,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稿则会进行论证。再次,广大考生可以到人民网和新华网等政府官方网站看一些时政热点。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获得对社会热点的整体认知,另一方面可以记住一些好的词语、句子,在申论写作的时候灵活运用。
3.坚持练笔 一般考生容易犯的错 少,重视热点但不重视练笔,重视观点而不重视文字表达。练笔时可以用往年真题,写好后按照申论理论自行修改多遍,也可以找老师批阅。在修改过程中,消化申论理论,提高写作水平,形成自己的写作套路和写作风格。在考试过程中,把平时的积累发挥出来,就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湖南本土最受欢迎品牌育政教育公务员培训学校是全部具有成功考上政府公务员的老师主讲!试听为证!2014年育政教育十周年校庆特别优惠课程火热报名中!详情搜索:育政公考!
第五篇: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归纳概括题答题策略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在即,中公教育专家帮您整合考情资讯,剖析疑难问题,聚焦时政热点,备战公考大敌。预祝广大考生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披荆斩棘,一举成“公”。
【导语】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类试题在答题中也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比如“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 或“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准确”这些关键语句一定要认真阅读。很多人忽略了对要求的阅读,提笔就开始写,这样很容易在作答时忽略掉关键内容与得分点。“归纳概括”就是要提炼出若干事物的共同特质,然后加工凝练文字。将大段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这就要求大家快速领会意旨并总结出大意。不论大家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关键是自己学会并掌握,可以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将所给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给定材料反映的主题或者主要观点、主要内容等。
方法
一、充分理解题意
(1)字数限定:弹性限度只能在所规定字数的上下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但表述要求语句精炼,简明扼要,不冗长、不啰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3)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随意发挥。
(4)轻重权衡:反映的主要问题,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点。答题时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决定或支配着文章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方法
二、掌握答题步骤
(1)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2)将勾画出的句子再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部分。
(3)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方法
三、学会答题策略
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括句+分述句+道理句。
(1)关于总括句的提炼:总括句一般只有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的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人物的姓名或所涉及主要单位的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1是指主语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了。例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2)分述句。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
(3)道理句。就是从前述的总括句及分述句中所引发的主要哲理,能启迪人对问题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