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聚焦军校大学生“考研热”
聚焦军校大学生“考研热”
——关于军校学员考研的话题
本报记者 周晓媛
编者按:每年丹桂飘香的季节,“考研”便成了学院里最关注的话题。保研的这边还尘埃未定,那一边考研热浪又滚滚袭来,有的尽管还在坐观局势,犹豫张望,但对考研复习的热情却一点儿不减„„对军校大学生而言,考研意味着什么?我们军校“考研人”又该如何走好自己的考研路呢?针对这些疑问,笔者走访了07届大四考研人员和我院的部分硕士研究生学员,经过几次沟通,笔者感触颇深,现与读者们一同探讨、交流有关于“考研”的话题,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背景资料:近年来,全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增加,部分用人单位“门槛高”,对应聘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颇为苛刻,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了考研的道路。军校学员考研形势,较以往虽困难了许多,并取消了保级一说,但学员们的考验热情依旧有增无减,考研人数和所占比例也依然小幅度攀升。据调查:我院2010年报考研究生人数占应届本科生人数(非指挥类)的50.8%,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45%。
“考研人”想法各异
作为即将担任军队现代化重任的新一代军校大学生来说,继续深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了他们今后从事本职工作的迫切需要。部分学员把不断学习,使得自身的专业技能更精、更深作为复习的奋斗目标。
对于大多数军校学员而言,最迫切、最直接的压力就是毕业分配,而分配形式较以往更为严峻,采取全军不定向分配,赴疆入藏的比例也逐年增加。而研究毕业生分配,相对来说自主性更大,有了研究生的学历,也就相当于迈过了一些单位硬性的“门槛”,也就有了更好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基于这一点,考上研究生也就成了部分学员今后发展的“跳板”和“平台”。
在考研的队伍中,还有这样的一批人,他们明知自己并非具有“志在必得”实力,却依然固执的扛起考研的大旗。学员小王这样认为:“在大学四年中,没有考研的经历,就称不上“刻骨铭心”、“值得回味”,反正下部队也是要考研的,工作后可能就没有这样好的学习机会了,何不趁此时机,扎扎实实地复习一遍,即巩固了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又不会虚度时间,也为今后再次考验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考研人”如何走好考研路
军校兴起考研热,不能不说是一种好现象,它反映了当代军校大学生对知识、对理想的追求。但是,考研本身是一件非常艰难而又漫长的“苦差事”,用一位考研同学的话说:“考研考得不是研,考得是寂寞,考的是忍耐,考得是坚持。”考研就是一件要耐得住寂寞,放得下欲望,舍得了享乐的事,它涉及到了学员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不能正确处理、把握考研的目的与心态,方法与过程,付出与结果,就会感到迷茫、疲惫、想要放弃,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在经过笔者与几位研究生的交流、探讨后,对于如何看待考研,如何走好考研路,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保持良好的心态
考研,必有胜出,同样,也必有落榜,要正确的去看待结果,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像邵良峰教员说的那样:生活,允许你失败,但是不允许你不努力,考研也是如此。我想我们每一个考研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白白付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考上研,一切的努力即将付诸东流。其实不然,人的成功不在与考上研究生与否,关键在于自身有专业特长,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高素质的体现,并不完全取决与高学历。“不能唯学历,要看重能力;不能唯文凭,要看重水平。”为什么总是去强调一个过程的重要性?这就是因为,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就在这日常生活的点滴积累与过程培养中。没有量的积累,也不会有质的突破。成功在与突破,但它更在于过程的积累。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一名军校大学生,我们首先是一名军人,然后才是一名学生。考研不会为军人的身份增加什么砝码,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很好:要把个人发展同国防建设统一起来,要把个人爱好与军队需要统一起来。这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什么套话,这是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军校大学生,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如果考研的目的不明确,考研的动机不单纯,缺少对军队的责任感、使命感,盲目的追求“未来规划”,少了一种最神圣的坚持,缺乏一份持久的动力,很容易中途放弃,甚至走上歪路。
三、具有“实践”的精神
作为一名未来信息化战场的高素质指挥军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
心只读圣贤书”是绝对不行的。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也要在实践中去完善和巩固,不能只在书中学,要学会在实践中去学,在生活中去学,在工作中去学。现任十一队队长郭志祥这样说道:“现在考上研与否,应该是各有利弊,考上当然很好,但等到下部队以后再考,你就会知道你在实际的工作岗位更加需要哪方面的能力,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哪些方面去培养、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有了实际的工作经历,你才会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摆正心态,正确处理好考研与下部队任职的关系,权衡利弊,以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着才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篇:浅谈大学生“考研热”
浅谈大学生“考研热”
相关数据显示,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或者为了更好地就业,大学生不约而同走上了考研的道路。而其中不少学生是迫于现实的就业压力盲目选择考研。很多学生都抱有这样的心态:“毕业后工作难找,还不如先考研,然后再考虑就业的问题”。
目前,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被动考研的学生不在少数。在考研大军中,一些学生确实是因为喜欢做学术研究而选择考研,而另一些学生受就业压力或其他影响而被动考研。后者常常是在备考的过程中意志不坚定,半途而废。被动考研,确实,我们该思考一下选择考研的目的性,怎样做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其中,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梅志刚教授指出,大学生通过考研来改变就业现状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学历不够,而是缺乏实践能力。大学生考研强化的是理论知识,对于实践能力的提升没有多大帮助,就业难的症结还是没有得到解决。现在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当你读研毕业以后,就业机会并没有增加。从我们国家现在对高端人群的需求来看,国家对研究生以上人群的需求量,不是快速增长,而是相对稳定。积压出来的研究生高学历人才,现在来说,就业困难度和本科生、专科生相比,应该说更大而不是更小。
一定程度上,“考研热”的出现促进了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考研热”也给当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阻碍。首先,“考研热”给广大考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其次,大学生的考研目的过于功利,早已脱离了学术的范围。并且真正为了钻研学术而考研的少之又少,这也使得“高分低能”的现象更加地普遍,降低了研究生入学标准。这就使得研究生的素质、学术层次不断地下降。还有,许多高校鉴于考研大军的逐年增加,选择盲目的扩招,这也使得研究生的质量严重降低。针对“考研热”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各方面都应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以缓解“考研热”持续升温而带来的社会压力。一方面,应该从根本上扭转社会的价值观,改变社会大的环境。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变大学生的功利观念,控制生源的质量,对研究生的入学进行严格地选择。面对自己大学毕业后的人生,大学生考研一定要认清形势,通过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地做出选择,不要盲目报考。这些情况,作为一名大学生,都应该深刻的理解,及时做出积极正确、对自己今后发展有利的决定,体现出大学生应有的风采。人生航行道路上,我们要做理智的掌舵人。
第三篇:浅谈大学生考研热
浅谈大学生考研热
考研热成为当代社会的最热门词汇之一,据有关人士的一项校园时尚问题调查,总结现在大学校园里最热门、最火爆的5 个时尚话题,”考研”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五大流行时尚之一。考研热一再升温,形成了一股冲击波,一股思潮,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考研就像一个”缓冲剂”,把一部分学生从就业大军的队伍中”分流”了出去,部分减轻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但是,这种缓冲剂正如一支麻醉剂,效果虽然很明显,却是暂时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考研热出现的原因
从2001 年我国实施首次研究生扩招以来到2010 年的10 年期间,全国报考研究生人数从42 万人增加到140 万人,平均每年都在以11 万人左右的速度在增加。而录取比例并没有那么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竞争之激烈绝不亚于高考。考研这么热,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2、可以重新选择你喜欢的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待遇的提高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国家也加大了研究生培养的力度。4、严峻的就业形势
二、考研热中出现的问题虽然考研已经是当今大多数大学生的重要选择,而且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各种具有更高知识储备的人才,考研热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但考研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仅从其直接影响观之,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影响大
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二,与素质教育相冲突。三,对已毕业的本科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大学生对考研与就业的分析研究“考研高烧不退”的原因① 是国家实施高等教育战略的需要。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社会背景下,上大学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研究生招生也大规模的扩招,这是我国高校发展发展的必然结果。“考研热”就是在这种政策背景下产生的。② 社会对高学历需求的增加。③ 家庭对大学生的深造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 后,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不用为了生活而需要早早的进入社会进行打拼,家长们也都想孩子们的学历越高越好,他们认为学历越高找的工作就会越稳定越好,就不管孩子们有没有兴趣继续深造,逼着孩子们考研,形成了一批被逼的考研大军。④ 严峻的就业压力。⑤ 为个人发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二、思考:“考研热”的负面影晌
(一)对高校本科教学的干扰。考研热对高校本科教学的干扰是勿庸t 疑的。
(二)助长应试教育之风。
(三)研究生质量 的下滑。
(四)对低于研究生学历的已经就业人群的影响。
(五)研究生招生腐败的产生。
(六)助长人才高消费之风。
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在就业方面学历越高的人并不一定就更有竞争力。相反,那些学习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专业、千自己最搜长的工作的人在就业中才是最具有竞争力的。所以,片面追求高学历而考研是不可取的,人才高消费现象终究也会回归理性。
三、出路:让考研不再“高烧不退,很多人考研是很盲目的,其实考不考研,先就业再考研或者读完研究生再就业,要根据不同专业的情况来分析,有的专业在大学本科毕业后继续学习效果好,但也有的专业,比如管理、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业,在有了实际经验后再学习的效果可能更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应该降低就业期待,大学本科毕业不再有铁饭碗,也不可能再像二十年以前那样,毕业后就一份在大城市里毯定的、高收人的、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前些年兴起的“出国”热,就像现在的“考研热”一样。
国家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是并不等于只是尊重学历。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性的社会重学历而不唯学历,重文凭更重实绩,我们应该倡导一种终身学习的社会风尚。在“终身学习”的框架之下,一切都由实力来说话,不管是“海龟”还是“土鳌”,能‘.产蛋”的就是好“龟”,也不管是高中生还是博士生,能做出成绩的就是人才。如果这样做,那些没有而企图借高学历来投机取巧的人将无容身之地,那些有实力的人将不会把考研视为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关于研究生.我国研究生的招生制度2 .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如何配置学术型研究生还是应用型研究生的比例,如何改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如何完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从而提高应用型研究生的整体素质,是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3 .我国研究生的就业情况 l)从就业意识上看,研究生就业意识普遍存在偏差,就业方向观比较狭窄,从近年来的公务员热中可以看出;2)从就业流向上看,研究生大多流向公务员、高校。科研机构、外资企业、大型国企和银行,这些单位有较完善的福利待遇,且工作稳定、社会地位普遍很高;3)从就业区域上看,研究生大多倾向于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特别以北京、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为主; 4)从薪资报酬上看,学术型研究生的薪资普遍低于应用型研究生,许多冷门专业就业前景更是不乐观。
二、研究生就业的现状与形势.研究生就业供需矛盾加剧研究生无论在招生还是在毕业的数量上不断扩大的趋势使得就业岗位将变成一种社会稀缺资源,不断地凸显出研究生所面临的就业困难,以及研究生毕业后面临的社会生存压力。2 .研究生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失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以及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对我国研究生教育以及研究生就业造成更大的阻力和压力。3 .科技的提升与人力资源需求的矛盾4 .研究生就业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三、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生就业的机制问题我国在研究生培养的时候缺乏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以及培养规划缺少与市场接轨的方案,直接导致了研究生就业时与市场不协调的问题,而整个的就业机制也暴露出比较明显的问题。.研究生就业的渠道问题目前我国在研究生就业的渠道上过于狭窄,并且存在着诸多不公平的现象。首先,就业面相对狭窄,大多数研究生就业在区域上定位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岗位上将目标定向公务员、高校、科研机构、外资企业、大型国企和银行;其次,拉关系、托后门的现象普遍,很多岗位实际并不是面向社会广纳贤才,而是解决关系的渠道,特别以国企更为严重;最后,研究生创业者较少并且缺乏相应的就业配套服务。.研究生就业的观念问题研究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对自我定位不准确的现象比较普遍。
浅析二本类大学生考研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① 注意体息、调节放松。还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劳逸结合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 调整饮食,多吃一些水程度上也决定了学生取胜的可能性。水果、蔬菜有助于身体的放松,消除疲劳。③ 找人倾诉。
考研复习刚开始时,学生往往带着一股冲劲去复习,但经过几为此,可采取以下解决办法:① 明确目标。② 制定计划。③ 坚定信心。③ 跟自己考研团队的队员们交流,互相鼓励。复习不规律有很多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会说自己的复习效率太低,一天的时间根本学不到多少知识。效率低下会削减自己的自信心,如果这种状态得不到改善,到最后考研也会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在准备复习之前,就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合适的复习计划。这可以指导备战考生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不至于盲从。复习计划还可以保证考生的复习时间,没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复习肯定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制定了复习计划是第一步,关键还在于执行。
总而言之,近年来的本科毕业生的人数逐年递增,工作岗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普通二本类的毕业生构成了更大的挑战。为了增强自身在工作岗位中的竞争力,考研逐渐成为二本类学生的选择趋势。二本类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没有一本类院校学生的基础好,要想在这场竞争中胜出,一定要尽早确定考研目标,尽早开始复习准备。考研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作,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需要在实践中对各种
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调适,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握好节奏、调整好思路,才能获得平和稳定、积极健康的心态,最终确保考研成功。
就业难视域下的大学生“考研热”
一、高校考研现状1、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的逼迫。2、盲从者的影响。3、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推波助澜。
(二)“考研热”的优点:1、考研对个人自学能力形成的影响。从学习目的上说,学生考研有的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有的是为了实现个人奋斗的目标,有的可能是为了实现父母对自己期望,等等,但是直接目的都是为了考上研究生,考研生有了这些学习的目的,便有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2、考研对学风建设的影响。考研的学生必然要投人大量时间和精力到学习上,这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周边的人。
三、“考研热”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当代社会严峻就业形势条件下出现的新名词,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和就业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在考研还是就业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一辩证的看待“考研热”二,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女大学生考研焦虑的影响因素.客观因素 l)女性比男性的就业压力大。其一,社会竞争的不平等性。由于面临生育、养育等原因,导致女性面临工作机会不均等、工作报酬不平等这样一系列问题。加之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等原因,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仅比男性大,而且在女性人群中也显得偏高。其二,男女平等就业保障机构的不健全。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了男女享有平等就业权,但由于操作性不强和缺乏原则,对性别歧视未能起到有力的遏制作用。目前政策法规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制约着女大学生的求职和就业。缺乏机制保障就使得女大学生对就业有恐惧感,考研成为缓解这一恐惧感的唯一途径。2)社会和家庭对于女大学生的期望过高。来自整个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过高审视,要求女大学生毕业后要有自己的社会事业和专长;来自家庭的过高期望,希望她们能找到最好的工作,而往往实际情况与这种期望值相差甚远。这种来自各方的过高期望以及长久的期望不能实现,使得女大学生对考研不成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过分焦虑。主观因素― 女性心理特质的差异从男女性差异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年男性自尊、自信、独立意识较强,自我评价较高,而女性则不同,往往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自卑感、依赖性强,在传统的自卑感里又蕴藏着强烈而脆弱的自尊心,极易为外界刺激所伤害,作为女性的大学生,程度不同地具有这些心理特质,虽然她们接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某些弊端,以及缺乏对自身心理特质的了解和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加之肤浅的社会阅历,狭小的三点一线(寝室、教室、餐室)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极易为其固有的心理特质的弱点所左右。在面对考研这一人生重大选择时,女大学生的求全心理和对考研后果的担忧都显著强于男生,这样的心理特质成为导致女大学生考研过度焦虑的主要原因。
二、消除焦虑的对策― “社会一学校一家庭一个人”四位一体.社会层面― 进一步完善男女平等就业长效机制其一,要以“男女平等”为先导,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消除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营造有利于促进“男女平等”就业的社会大环境。其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为确保男女平等就业提供保障其三,建立健全女性社会保障制度。学校层面l)建立学校、辅导员、学生干部三级心理咨询机构。2)创建专门的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增加女大学生和社会接触的机会,逐步增强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决心,从而扩大其就业面,缓解其考研压力。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研焦虑。家庭层面其一,合理干预。家长要主动、全面地了解当今社会的考研、就业形势,合理地参与女大学生的就业、考研等职业生涯规划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但不要过多干预。其二,积极配合。要定期和学校取得联系,了解女大学生在校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的相关信息,当女大学生出现考研焦虑等现象后,以“朋友”和“家长”的双重身份,让其感受到家的温暖。个人层面 l)理性定位就业期望值。其一,不要过分地低估自己,导致丧失就业信心,从而盲目考研,过分焦虑。其二,也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使得就业路径过于狭窄,对用人单位提出过高要求,从而错失良机。只有对自己理性的评价,对未来就业形势走向等一系列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从而提高就业率,以此缓解考研的压力。2)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一、女大学生盲目考研的不良后果、造成女大学生就业的恶性循环。针对就业带来的压力,许多女大学生选择考研,来求得自己所满意的“好工作”。然而毕业时她们发现情况并不是所设想的那样美好。现在我国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多,研究生就业难的现象己经出现,而女研究生的就业将会更加难,其主要原因有: 1)大多数女研究生毕业时,正好处于结婚和生育高峰的年龄,用人单位对雇佣这一年龄段的女性通常十分谨慎,生怕招来的女研究生还没工作或者刚刚熟悉了业务就要请假结婚或者生孩子。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写着:男生(本科或研究生),他们宁愿要本科男生,也不要女研究生。2)女研究生对自己的就业期望非常高。很多女研究生毕业的去向是高校、研究所、外企等单位,她们择业时倾向于轻闲、社会地位高、薪金待遇好的工作,到基层就业的很少。选择工作地点大多是经济发达城市,很少到偏远山区和穷困地区工作,所以女研究生的就业面反而比本科生窄。3)以前有些单位为了撑门面,盲目地招收研究生。但是现在很多单位认为,女研究生动手和实践能力差,眼高手低,自恃过高,怕以后难以和同事和睦相处。还有的单位担心女研究生不安于工作,而且冲劲与干劲方面不如本科生,可塑性不强。4)女研究生的专业多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而近几年来,用人市场对这些专业的需求己经趋于饱和状态。这也是造成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女大学生考研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但是当她们付出很大努力考取研究生后,毕业时仍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就业恶性循环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这会给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们带来很大的影响。、引起女大学生价值观冲突。女大学生们相信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可以在社会上谋求更好的发展,而且也正在这样做。接受研究生教育对女大学生来说已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投资,是可以见到回报的投资。2)她们向往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又希望在家庭和婚姻上得到幸福。所以实现“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统一对女大学生选择考研是有很大影响的。她们认为,考上研究生就可以获得自己所期望的美好生活,就能够将事业和家庭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这造成了女大学生们自身价值观的冲突,即在显意识中,她们选择考研是因为她们完全接受男女平等、女性应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等观念,她们希望通过考研来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并诉诸于行动。而在潜意识中,女大学生们又无法挣脱传统观念的樊篱,出现了被动依附的消极人格,3)她们不得不考虑家庭、婚恋、生育这些所有女性不能回避的问题,她们认为,通过考研获得研究生的学厉可以使自己能成功扮演自己的家庭角色,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学历、高社会地位的女性.社会对女大学生家庭角色的高期待与职业角色的低期待、劳动力市场的不公正待遇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影响作用,并使女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矛盾。3、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冲击。4、对女大学生婚恋和生育产生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l)女大学生读完大学本科又要继续读研究生,使得学习期过长、年龄偏大,晚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从优生学的角度来讲,妇女的最佳生育期通常在20 一27 岁之间,女性从27 岁开始,生育能力就开始下降,过于晚育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2)当女大学生考上研究生后,她们的择偶观念和择偶范围都会发生改变。
二、应对女大学生盲目考研的措施 1、国家宏观调控,为女大学生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2、工作单位改变对女性的性别歧视。3、高校转变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别教育。4、女大学生要增强女性主体意识。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考研热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热”调研报告
随着本科学历人数不断增长,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国内“考研热”持续升温。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76万。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9年达到百万人以上,连续四年以超过10万人的幅度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我组成员就“大学生考研热”这一主题对本校河西与河东校区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这一现象反映的大学生心理与当前的社会现状。
一、调研结果分析
参加问卷调查的同学中有44%的是男生,56%的是女生。关于是否要考研,有55%的同学是打算考研的,有35%的同学不打算考研,有10%的同学还没想好是否要考研。从上面的比例来看,打算考研的同学占大多数。他们考研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学术追求。对所学专业由入门到入迷,觉得大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必要,因而考研,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考研动机。2.逃避就业。校园里舒适安逸的日子过惯了,哪里忍受得了找工作的纷乱复杂,悲悲喜喜。大学生就业难又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既然年龄尚小,不如考研,既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学历,又能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多过几年逍遥自在的校园生活。当然,想要考研的同学还有其它一些原因。有些同学不打算考研,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可以去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了。还有的原因是他们想早点出社会,早点赚钱,为家里减轻点负担。现在还没有想好的同学,可能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还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会走什么路。
关于考研的理由, 有43%的人选择A社会竞争激烈,高学历将拥有更多的机会,有 23%的人选择B热爱研究,渴望投身于科研事业,有 9%的人选择.对现在的专业不喜欢,想要转行, 有15%的人 选择老师建议或家长要求。这道题目的设计目的主要是调查大学生出于什么目的去考研。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是为了提高就业机会和竞争力而选择考研。现在社会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公务员考试都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才可以去考。而且家长也越来越重视的,出于这些理由,很多人选择了考研。
关于决定考研的时间,我们得出的结果是 有15%选择A上大学前,有 46%的人选择大一或大二时,有 20%的人选择大三时,有19%的人选择大四时。这道题的设计目的主要是调查大学生选择考研的时间。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来,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大一或大二的时候决定的。因为还未进入大学的时候,学生主要的任务是高考,很少的人会为以后是否考研进行打算。进入大学之后,从学长和学姐的口中了解到大学的一些情况,再加上进行一年的学习,和社会就业的情况,学生就会为以后的考研进行打算,所以很多学生都是在大一或大二的时候打算考研。
关于对考研的期望,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30%的同学选择“必须是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学校,否则不如不上”;50%的同学选择“即使没考上最理想的学校也没关系,只要后面努力一样能有收获”;20%的同学选择“随便什么学校,能有个硕士文凭就行。“这道调查题目设计初衷是为了调查大学生对考研学校的期望。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乐观,对考研学校包容性较大,认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也可以收获许多,毕竟学校只是个平台,主要还是靠自己。而少数人则认为硕士文凭才是最终目的,考研只是出于证书考虑。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则有硬件要求,必须能够考上心目中最理想的学校,否则考研没有意义。
关于调查同学们对考研信息的了解程度,14%的同学选择“很了解”;54%的同学选择“搜集过一些信息,但还需要继续了解”;26%的同学选择“偶尔听说过一些,基本不了解”;6%的同学选择“完全不了解”;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很小一部的同学对考研信息很了解,而大部分则只是尝试过了解过一些信息,并非完全了解。这也跟他们是否选择考研挂钩。还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此基本不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这也可以看出,考研信息的获取渠道并非那么广,大家大都也是支离破碎从学长或者网上得到一点信息。
从我们的调研报告的数据中,在如何确定考研方向这一问题上我们不难看出来,63%的参与者都倾向与喜欢继续在自己的专业深造。我们姑且不评论他们为何更喜欢选择自己的原来专业,不管他们是对其他的陌生专业存在陌生恐惧感还是对自己目前的专业真的存在相当的热情。我们知道,他们对自己的现学专业是有一定的专一性的。
换个领域研究或者是为了就业前景再去换工作几乎是分庭抗礼,20%的参与者先要换个领域进行研究,17%的人则会根据就业前景进行选择,什么专业好找工作就学什么,但是他们毕竟都是少数。
在没考上怎么办这个问题上,这组数据反馈给我们的信息是,30%的参与者选择了暂时不考了,直接找工作,以后有机会再读在职研究生。这是群众之趋势,有这个想法也是比较明智的。毕竟,养活自己是头等大事。其次是有52.5%的参与者选择了暂时不考了,直接找工作,以后有机会再读在职研究生。显示出他们是对事情一定要是有充分的准备的。另外还有17.5%的人选择再也不考了。不难看出他们考验的决心并不是很大,他们往往也是那些在考验战场上的失败者。
当考研与校园招聘同时进行,大学生对于处理两者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达到37.5%的人主要把精力放在考研上,招聘也会偶尔关注,在发现喜欢的职业时也会投去简历。25%的大学生一门心思准备考研,不想招聘的事。还有27.5%的人两边都会同时进行准备,哪边也不落下。剩下的15%的大学生,他们认为有合适的岗位就不考研。在处理这两者时,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个人认为自己的水平不够,大学生想要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来赢得更好的工作;也有因为个人的志向不同而导致是否考研。同时,大部分大学生可能也认识到就业压力大,在这样的社会中,没有更高的学历就没发找到合适的工作。当然,由于应届毕业生往往有着利于就业的好福利,也会有大学生选择先就业而放弃考研。综上考虑,大部分的学生倾向于两者都紧抓不落下。
假如用人单位不以学历高低为主要录用标准,大学生对于考不考研的问题的选择也有不同。其中45%的人选择了可能不会。25%的人仍然选择去考研。1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去考研。剩下的还有12.5%的人不清楚自己的选择。其实大部分学生并不是很确定。因为学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已经成为了就业和水平的第一大标准。就算明面上这个学历已经不被看重,但是他们认为事实上也会有影响。于是也会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考研。
关于考研信息的了解渠道,考研机构的宣讲会、老师或家长、同学朋友、网络和报刊杂志五中选择分布十分平均。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大学生不缺乏了解考研信息的途径,但是在了解的同时大学生也应该注意保持理性的头脑。由于网络报刊、考研机构的宣传或多或少带有功利性,大学生需要在了解时清楚自己的未来规划,并对自身状况和社会前景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总结
经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以下结论,大多数的学生是为了提高就业机会和竞争力而选择考研,并且是在在大一或大二的时候决定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考研基本不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大部分的大学生倾向与喜欢继续在自己的专业深造。
针对以上状况,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对考研做充分的了解,避免因功利心理和从众心理盲目考研,也要对考研结果报以乐观心态,避免对考研结果抱有很大期望而产生很大的压力。另外要正确处理好就业与考研的关系,谨慎选择考研的专业。
第五篇:军校大学生演讲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时空坐标上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程,我们清晰的看到,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树起的又一座里程碑,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又擎起了一个新的希望!
伟大中国共产党,满怀豪情的走过了91年,91年的时间对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91年。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几度兴衰,从“九·一八”的战火到卢沟桥事变,从南京大屠杀,到皖南千古奇冤,外强内患,村村遗骨,处处狼烟,在中华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千百万中国劳苦的大众,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响彻了大江南北,震惊了整个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无数的事实证明了一个铁一般的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但能摧毁一个旧世界,而且有能力建设一个新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迎来了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圆了几代人的统一梦,新中国迈入了腾飞的历史进程。当这些盼望已久的民族心愿一一实现时,亿万人民的心潮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谁不为之高兴,谁不为之自豪呢?谁又不为拥有一个让世界括目相看的共产党而感到荣幸呢?在历史的长河中记载着共产党人近一个世纪的艰难历程。看今天,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从冰天雪地的漠河,到阳光灿烂的南海;从璀璨夺目的“东方明珠”,到巍峨庄严的布达拉宫;从麦浪滚滚的黄河两岸,到稻花飘香的长江流域,长城内外、举国上下何处不是洋盈着唱党、颂党的海洋,抒发着对伟大的党向往的激情。
理论是思想的旗帜,旗帜是前行的方向。旗帜指引方向、凝聚力量,方位决定方略,方略明确使命,使命昭示未来。
十八大报告突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这是一个动员全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报告,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党智慧的结晶。
十八大报告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年来,我们的经验、成就、成果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特别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我们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自信。
回首新世纪以来的10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能够创造举世瞩目的辉煌,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来之不易的成就,靠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靠的就是一点一滴的实绩。“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把握;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紧紧围绕中央各项战略部署和“十二五”规划目标,不等待,不观望,以时不待我的精神真抓实干,以改革创新的责任做出实绩,我们就一定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并做出积极贡献。作为一名机关干部,我们应该把心思放在实干上,把劲头放在实干上,在实干中建树信心,在实干中推动发展,才能让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创造新成效。一个伟大的国家,正意气风发地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正满怀信心地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肩负着带领亿万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前景!
我们特警学员就应当紧跟着党的步伐,无惧前行,为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 力量。同学们,在这里,我先给大家放一段录音。(放磁带)听出来是什么声音了吗是脚步声,但它不是普通的脚步声,它是一位英雄十三年前留下的足音。
他叫金相哲,大连陆军学院首届本科生,毕业时参加了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战前那一天,恰好是他23岁的生日,突击队员都对着录音机留下了遗言,轮到他时,他没有讲一句话,只是对着录音机,咚咚咚地甩开了正步。也许,这声音没给两鬓染霜的母亲捎去更多的话语;也许这声音没有给朝夕相伴的同学留下更多的豪言。但这23个有力的脚步声,展现出当代军校大学生在面临生死考验时的坚定与从容。
战后,金相哲荣立了一等功。鲜花飘香,掌声雷动,他的前程一片锦绣。可他偏偏选择了做一名普通的军事教员。有人劝他说:以你现在的功劳,找个更好的位置不是易如反掌吗 他淡淡地说:鲜花有枯萎的时候,掌声有停止的时候,一等功只能说明过去。
就这样,金相哲拖着一条被弹片打残的手臂,开始在三尺讲台上创造他人生的再一次辉煌。他的课讲得越来越出色,他的文章频频见于报刊,他先后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和优秀共产党员,被沈阳军区树为学雷锋标兵。然而,正当他的事业迈向更高的台阶时,病魔悄然而至。在他病危时,收到了战友们凑在一起寄来的2100元钱和一封信,勉励他一定要挺住,我们一起跨进21世纪。看完信他强忍着泪水对院首长和亲人说:21世纪的大门我是跨不进去了,再也不能为学院做什么了,有抚恤金的话,就捐给学院作育才奖励基金吧??1994年3月20日,年仅31岁的金相哲走了。
绝美的风景,常在奇险的山川;绝美的音乐,常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之中。金相哲的青春不正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吗他的足音不正是一首绝美的音乐吗金相哲用青春,热血和璀璨的生命,把军校大学生这个名字擦得雪亮。
有人说:进入21世纪的入场券是外语,电脑和汽车驾驶。但是,作为军校大学生,仅仅拥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献身国防的坚定信念,再高的学识,再大的本领,也只能是个人利益的敲门砖。那么,作为当代军校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侯善良身上找到满意的答案。1997年7月10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报道了硕士毕业生侯善良举家进藏的消息,在军内外引起了轰动。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侯善良正是金相哲在军校的同班同学。侯善良在人生转折点上的四次抉择,已在我院传为佳话。1982年他的高考成绩可以上地方重点院校,但他选择了军校;1986年军校毕业,他紧随战友金相哲上了前线,并荣立了二等功;前线归来他不进机关下基层,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1994年,侯善良考取了国防大学合同战役研究生,毕业前夕,他谢绝了几个单位要挽留他在京工作的好意,毅然决然地做出抉择——举家进藏,再创辉煌。他在母校和学员座谈时说:我何尝不知留京之美,又何尝不知进藏之苦,但我是军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理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四次重大抉择,四次人生淬火,百炼钢成绕指柔。
关山苍苍,征程漫漫,携妻挈子走向雪域高原的侯善良,再一次把军校大学生这个名字擦得雪亮!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选择了远方,就把背影留给地平线吧。青春因年轻而美丽,青春以绚丽而夺目,青青更因价值而壮美。
我追求到了一把精神利剑,那是爱党爱国,抉择无悔的利剑;那是责任使命,奉献警营的利剑;那是科技强军,时不我待的利剑!正是这把利剑,使我在警校中成长,我将用这把利剑开启更多人的心灵,把我的一生献给绿色的警营,伟大的祖国!
战友们,同学们,让我们用报效祖国的赤诚之情,把自己锻铸成卫国军旅的宝锋利剑,踏着英雄的足迹跨进21世纪的大门!篇二:演讲稿(军校建设之路)走军校育人之路 办人民需要教育
——青龙镇双庙明德学校创建市级常规管理示范校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双庙明德学校校长蒋云山,做校长工作15年,在双庙学校11年。创建市级常规管理示范校,一直是我们的努力目标。下面就我校常规管理经验总结汇报如下——我汇报的题目是“走军校育人之路,办人民需要教育”。
一、学校概述
双庙明德少年军校是全县唯一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寄宿制的学校,坐落在都山下,毗邻承秦公路,位于青龙县城西5公里处的城乡结合部。学校占地14588.5平方米。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生565人,教职工75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43人,本科毕业30人。)学校设施齐全,教学条件优越,实验开出率100%。为加强标准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提出了“一个创建(即创建标准化、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两个提高(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和档次)”、“三个转变(转变落后局面,转变管理模式,转变办学特色)”和“四严方针(即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办学思想。在“明德明理,成人成才”办学理念的统领下,全校师生上下一心,携手共进,开创我校历史新篇章。近年来,我校中考连续三年进入全县前三名;连续三年被评为“德育管理先进校”,先后被省市县授予“先进少年军校”、“中考成绩突出单位”、“系统先进单位”、“明德办学甲等校”、“教学管理先进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及各种表彰奖励34次。
二、践行全人教育理念,是时代之需
将学校办成军校,既是招牌,也是品牌。这一独特的育人形式和育人理念是根据我校实际办学需要产生的。
我校学生的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1、难管:我校学生多为农村子女,农民后代。父母为生计去城里打工,留下子女在家里读书,缺少父母之爱,使这些学生多表现为孤独、冷酷、偏激、任性。留守儿童教育本身就已成为时代教育问题。
2、难教:我校生源来自附近14个行政村,辐射周围30千米。许多小学校点被撤并,学生只有到我校来寄宿,我们在重视学生学习之时,还要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学生的生活管理上,无疑分散了学校教育的许多精力,影响教学质量提高。
3、难规:由于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家庭贫富不均,家庭环境复杂,养成习惯和行为方式差异很大,统一管理难度很大,在集体大熔炉里,规范起来很困难。
4、难矩:一贯制教学,学校既有中学部,又有小学部,学生年龄差很大,高年级学生17、18岁,低年级学生只有8、9岁,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给学校教育带来的诸多弊病。
及此,我校有针对性的提出军校育人,是切合当前实际需要的。可以说:探索军校育人之路,是我校之需,是时代之需。
三、首创少年军校,开军校办学之先河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面对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早在2006年3月,我校领导班子为拓宽教育领域,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并与广大教师充分讨论,最后决定申请创办少年军校,走军校育人之路。
学校的申请创办决定,得到了青龙镇总校、青龙镇党委、青龙镇政府、青龙县教育局、青龙县人武部和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年9月通过初步考察,12月通过复查,并于2007年1月正式批准成立双庙明德少年军校,开创我县军校办学之先河。2007年3月县委、县政府及人武部和青龙县武警中队领导到我校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仪式并为学校授牌。
双庙明德少年军校的成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县以上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等媒体近12次宣传报道了我校的办学情况。其中,我校教师庞亚维资助贫困学生的先进事迹被《中国教育报》报道
后,更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使我们少年军校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校。
四、实行军营式管理,提升我校办学档次
正确的育人理念,需要有正确育人内容来支撑。军校育人同样要有军校这种独特的育人内容及独特的育人要求来支撑。具体表现在:
(一)教育上:实行军营式育人管理
1、健全组织,制订和完善军事管理体制
按照军事化要求,在每学期初,我们都能根据学校实际和学期工作重点,制定、补充和完善适合我校军事育人的组织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工作任务。
为此,我校先后修订了双庙明德少年军校《军事育人管理手册》、《军事安全管理手册》、《军事常规管理手册》、《军事考核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有效保证学校军事化管理工作方向与责任。
2、强化落实,保证准军事化实施
(1)加大军事管理的宣传力度
利用橱窗、校报、广播、黑板报、条幅等宣传军校管理的组织机构构成和规章制度,让保障准军事化制度深入人心。
(2)加强军事育人队伍建设
军事化管理,其实是军人的管理。我们除了聘请武警中队的官兵来校执教外,特别注重校内军事人员的培养。积极派员参加暑期军事教师培训、考察、调研,学得作为军事教师应有的常识。2010年参加首届省级军事教员培训的张兴华老师,还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通过这一举措,使我校军事教学管理有了自己的育人队伍,对学校军事育人功效的发挥起到了巨大作用。
(3)强化军事育人管理
管理学生,按照军事化要求,从每天的早晨开始,到每天的睡觉,全天候的军营式要求:穿军服,戴军帽、站军姿、走军步、行军礼、唱军歌、塑军魂。言谈举止等礼仪教育全部军营化。
(4)打造军营环境
晨起吹军号,课间唱军歌,张贴军人威武图片,报道军事新闻和 国防时事,让学生真正体验军营生活。为此,我们每天早、午都安排小军人站岗执勤,体验真正军人生活,就连学生会干部也要挂级别袖章执勤,使校园时时充满浓浓的绿意。
3、建立准军事化评价激励机制
准军事化的管理,是少年军校建设最大特点。规范军容军装,养成良好的仪表习惯;规范号令行止,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规范个人内务,养成做事认真、学习踏实的习惯;规范两室建设,养成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习惯;规范文明言行,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从而形成一套可操作的内容。每项内容都相应赋分,作为学生行为的军事化鉴定,然后与学生德育考评相结合,周清月结,年终总评。并将考评结果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纳入人生考评之中。随着学生的考评,连带教师考评,奖优罚劣,与教师年终考核挂钩,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4、家庭、学校、社会联合,形成强大军事育人网络
(1)聘请从事军事工作的家长,社会专职人员,来校举办军事和国防教育讲座。通过家长会、教师会、学生会,对家长进行军事育人方法、亲子沟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向家长宣讲军事心理、国防时政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规范军事内容,保证军事育人质量。
(2)加强家访工作。每学期家访指标必须达到80%,对了解学生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取得家长配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挖掘家庭军事育人资源,服务于学校军事教育。通过家校联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确保学生在老师、家长的共同关怀之下健康成长。
(二)教学上:拓展军事校本科研
1、注重军事教学,提高教师军事素养
在教师中深入终身学习军事理论思想,配合“青蓝”工程,加强新理念、新课标与军事教学的结合,积极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军事素质。
2、深化军事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关爱学生
开展军事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军事心理健康档案,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做好问题学生和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充分利用校班会、团队这块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军事教育,努力使学生健康成长。(2)有效的开展校本教研。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军事课堂教学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点)进行校本教研,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建设军事校本教研文化。
(3)高度重视军事教育科研工作。加强军事课题研究与管理,突出实际,把军事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行为;规定学校的十二五科研课题组成员加紧军事校本开发研究,注重军事时政和国防教育资料的积累,保证按时结题;积极开展军事小课题研究,注重实效。
3、将军事教育课纳入基本课程
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开设适合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军事课程。多层次、多角度、有重点、有选择地由浅入深地介绍我军光辉的历史、毛泽东思想、各种武器装备、古今中外著名军事家、现代战争的特点、“三防知识”、军事高科技、军歌丰采等丰富内容,成为我校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突出特点。
我校是县局批准的舞蹈和书画艺术项目校,一直以来崔秀英和徐燃两位老师在上好音乐和美术课的前提下,坚持舞蹈、美术兴趣小组的辅导。为配合军事化管理,她们将教学内容与军事教学紧密结合,对我校的军事教学做出来了有益而大胆的尝试。其中,李爽等人表演的舞蹈《军校女兵》获县级一等奖,王乐彬表演的葫芦丝独奏《军港之夜》获得县级器乐类二等奖,侯可欣的素描《军魂》获市级一等奖。
5、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和百千万读书工程与军事教学相结合 班班成立“图书角”、“时政播报站”等组织,学校开设图书馆、阅览室,让广大师生在阅读经典的同时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学校军事育人。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和“军事校园”。
4、将文艺、体育、综实校本工作,与军事教学的密切结合篇三:军校开学典礼新学员代表发言稿
军校开学典礼新学员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战友们: 你们好!在这金色的九月,我们带着年轻的希望,带着执着的追求,带着坚定的信念,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这座美丽的xx指挥学校。
回首过去,百感交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党和军队对我们的培养和教育,我们记得第一次在军旗下庄严宣誓的时刻;记得在八千里林海中为保护绿色生命而投身火海奋战的场面;记得部队首长那一句句暖人心肺真情的话语。是部队这个大家庭教会了我们做人道理,锻炼了我们风雨不摧的筋骨,磨炼了我们百折不挠的意志,塑造了我们顽强无畏的精神,是这片绿色的生命孕育了我们时代的军人,同样我们这颗年青的心和这腔汹涌澎湃的热血也永远属于这片绿色的生命,在这片沃土之上,我们将沐浴着党和军队温暖的阳光,茁壮成长,无私奉献。
在我穿上军装的那一刻,我便向往能够为这片绿色的事业而奋斗终生。向往能够踏入警校的大门,几年的奋斗,几年的拼搏,今天我和战友们都走进了这座美丽的警校。警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拼搏的起点,战友们,你们可曾望见教学楼上的忠于党和人民,造就现代警官几个金色的大字,那是我们一名警校学员的奋斗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深知今后的路任重而道远,所以迈入警校的那一刻,我们就应该对自我高标准,严要求,加快从
一兵到一名学员的转变。在此我代表全体新学员向各位领导、战友们表决心如下: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如既往的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
2、尊敬领导,团结同志,遵守条令条例和学校规章制度;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理论,立足警校,坚实成才;
4、刻苦训练,增强体质,熟练掌握军事技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事院校人才;
5、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决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如今xx部队正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机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迎接时代与科技的挑战。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我们只有在今天多付出一些汗水,明日才能多一份收获。战友们请扬起风帆,拼搏进取吧!篇四:军校新生交流演讲稿
军校新生交流演讲稿
首先,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生阶段如何学习的问题。欢迎大家正式成为****的一员。相信大家刚一走进校门就能看到八个大字:“责任、理想、使命、辉煌”
一、“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
二、转变角色
1、首先,完成完美角色转变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点、立足点、出发点
2、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课堂灌输式学习到自主研究式学习
3、学习态度的转变:从基础课学习到创新科研
4、身份的转变:从吸取知识的学生身份到学术型青年学者的身份
三、学习方面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名师指路,自己领悟
巩固基础课知识的学习
发现自己擅长的独特的新颖的有兴趣的科研点
积极向同门师兄请教学习方法
1、丰富业余生活
四、课外活动
2、拓展业余爱好、培养特长
3、锻炼社团组织能力
五、加强锻炼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毛主席曾经说过:青少年是初生的太阳,中国是你们的 我要说:新时代的研究生是科研力量的后备军,后工是你们的。篇五:军人大学生演讲稿
军人大学生演讲稿——精神的力量
记得大学第一课,教授在屏幕上打出这样一行字:“最后一课”,大家顿时摸不着头脑,只听他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你们记得都德的悲愤与无奈么?外敌入侵,在自己的祖国连母语都学不成。今天,尽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然而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要居安思危,时刻准备为祖国而战。”大家陷入了沉思,不知是谁拍了第一下手,雷鸣般的掌声便经久不息。一种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xx年7月,大学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升入进入大四的我来到了空军某部实习,在部队的荣誉室里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我心头一震,他不就是我同学的父亲么!他在执行一项我军尖端装备试验飞行时不幸壮烈牺牲。我想起这位同学曾告诉我,父亲长年在部队工作,她出生时、高考时、甚至18岁成人的生日时,父亲都不在身边;她的奶奶在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不断地念叨着她父亲的名字,家人也曾给父亲打电话,可他参加的科研正在关键时刻,走不开,忠孝不能两全的信念使他毅然选择留在了工作。后来,她父亲探亲回家跪在奶 奶的坟前,磕了三个响头,留出了血一般的眼泪,望着苍天,一遍遍地说:“母亲啊,儿子回来了,可是我再也看不到您了,儿子不孝,没能见您最后一面。”英雄如今也魂化蓝天,那里是他的归宿。他背后究竟是怎样一种力量,让我们热血沸腾? 后来实习教员带我们去南京雨花功德园,我看了那位同学父亲的墓志铭,顿时便明白了一切。是他为祖国现代化国防事业奉献一切的精神,使他甘愿舍弃常人的生活。我的心灵又一次被震撼。烈士的事迹使我深深感到,学习知识要有精神的动力,精神的力量对我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忠实履行新时期的历史使命是多么的重要。实习回校后,我确立了考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目标,并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