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导高考面试备考

时间:2019-05-15 00:1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视编导高考面试备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视编导高考面试备考》。

第一篇:影视编导高考面试备考

影视编导高考面试备考之口试的准备

既然口试的内容没有特定的范围,口试还需要准备吗?还能够准备吗?如何准备?

我们的建议是,口试还是需要做准备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做准备。在这方面,笔者有如下建议供考生参考。

1.考生好好整理自己的阅读情况。

你已经知道,考官将会考察你在文学作品方面和电影作品方面的阅读情况。这些问题,如果你临时想,很难回答得比较全面。比如,你说你读了不少书,但能够想起来的也就寥寥三四本,那么,我们只能认为你扎实只读过三四本。

所以,需要事先认真回忆一下,列个清单,以免到时候忘记了。

请考生特别注意,所谓阅读,是指从头到尾通读过作品原文,而不是只读过缩写本,更不是指你曾经通过道听途说了解到的一点作品的故事梗概。

千万别撒谎,故意把你只是知道个书名的书说成是你读过的。参加招生的老师的最低学历都是硕士研究生,你的阅读很难超出我们的范围,如果我们问起作品的具体情况而你又一问三不知,那么你会引火上身的。我们曾经因为怀疑一名考生撒谎而故意把另外一本书的内容说成是某本书的名考生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其结果可想而知。

在泛读(积累阅读量)的同时注意精读(仔细读其中的一部分作品),肯定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你不可能每一本书都读得很仔细,但也不能每一本书都读得不仔细,尤其是对那些你自己认为很好的作品。精读不必多,四五本就差不多了。精读的目的是,搭建一座便于你和老师进行交流的桥梁。考官了解你,必须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讨论,别无他法。如果你每本书都说不上来个一二三来,考官就无从了解你。所以,你要自己修好这座桥,铺好这条路。

2.认真回忆你的生活,加强自我审视。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看似简单,做到殊为不易。我们平时是不太习惯于自我审视的,但专业入学考试又要求考生表现出真实的自己,所以,有必要补上这一课。如果考生这么做了,考生肯定会在考试中受益的——不仅在口试中,而且在叙事散文写作、编讲故事、集体小品中都有可能用得上。

至于具体的方式,那就看你自己的喜好了。

3.不要乱投师。

报考影视编导专业的考生绝大多数都是高中毕业生,没有接触过这个专业的相关知识,有的考生担心会考一些专业知识,所以专门请社会上的一些人给自己辅导。这种方法并不好。因为你找的老师未必真正受过严格系统的专业训练,而且,对我们考试要求的理解也未必准确,如果你听信他的指导,很有可能反而受到误导。比方说,有的老师会教你在散文的开头写个所谓的题记,其实这完全没必要,而且显得很多余;有的老师会教你在集体小品中拼命抢戏以突出自己,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有的老师会教你一堆你自己并不能准确理解(也许他也未必能)的所谓专业术语,让你在考试中用上,其实如果你使用不当,反而会成为你和招生老师之间进行交流的障碍。

另外,社会上的许多老师的艺术品位实在不敢恭维,如果考生受到其影响,示门巳反而个降低艺术品位。品位一旦败坏,就如同养成了坏习惯,是很难再纠正的。

之所以要提醒考生这一点,是因为考官在考试中碰到过不少被“污染”的考生。与其考生是半瓶水,不如考生是一张白纸。半吊子的考生,我们往往不会录取。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请务必谨慎。

正确的做法是:去读原作,用心感受,独立思考。你要相信你自己,相信你的心灵一定会感受到那些真实的事物,相信你会有能力发现真正的艺术之美。

当然,阅读本书也是正确的做法。这套丛书的作者都直接地参加过历年的招生,因此

说法最准确、最可信、最权威的,毕竟我们既是立法者,又是执法者。

第二篇:影视编导高考面试备考之口试的主要内容

影视编导高考面试备考之口试的主要内容

影视编导专业的口试并不单独进行,而是有机地融人在三试中的。具体来说,进入三试的考生分段参加三试,一般每个时段(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或一个晚上为一个时段)安排6至飞0人考试。考生首先集体观看视听段落读解,然后再分成小组抽取集体小品考题(每组一题,小组约为3至5人),然后轮流抽取各自的编讲故事考题并分别进行构思准备,最后是考生轮流进入考场接受口试。对于每个考生而言,口试时是读解视听段落、讲故事、口试这三个科目一次性进行完毕的,中间并无间断。

每个考生接受口试的时间长短不一,平均大约为半小时,其中读解视听段落约为5分钟,讲故事约为5分钟,口试约为20分钟。时间长短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老师们一致认为某个考生能力出众、素质超群,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口试;如果认为某个考生有明显的缺陷,已无继续了解的必要,同样也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口试。一般而言,如果老师们跟某个考生交谈的时间比较长,那就极有可能是因为老师们对他有点拿不准,所以需要提更多问题,进行更细致的考察。

总之,口试的时间安排只有唯一的一个标准:是否足以形成对该考生的统一意见。一般原则上,口试的成绩必须是由不少于三人组成的招生小组共同做出的一致决定,不能只是代表其中部分人的意见,也不能是取平均分。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更为公平地对待考生,尽可能减少某个个人的主观倾向对考试结果的影响。

说回正题。影视编导专业口试的内容,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范围。只要是有助于加深对考生了解问题,在口试中都可以提,也可能提。

比如说,考官有可能会问:“你今天为什么穿这双红色的运动鞋?”——这可能是在了解你的审美倾向和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这是学习影视编导必备的能力。

另外考官也有可能会问:“你最近一次向父母道歉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这可能是在了解你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你的品质性格,这也是学习影视编导必备的能力。

另外考官也可能会问:“你说说你对我的印象,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你觉得在座的老师中,哪位老师的性格比较温和?哪位老师的性格比较急躁?”——这可能是在了解你的观察能力,这也同样是学习影视编导必备的能力。

总而言之,为了达到相对来说比较准确地判断考生是否有学习艺术的潜质的目的,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在口试时出现,而且完全是随机的,事先并没有很具体地规定哪些问题必须问,哪些问题不可以问。但是,随机提问决不意味着随意提问。随意提问没有明确目的,而随机提问却是有明确目的的,这是两者的差别所在。所谓随机,其实主要是因人而异,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问题虽然千差万别,但大的方向还是比较接的。我们可以大致地归纳一下在口试中可能会提到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考生的兴趣爱好。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艺术缺乏真正的、持久的兴趣,那是不适合学习艺术的。即使是勉强进了学校,勉强地学习4年,将来也不可能创造出什么像样的艺术作品。那些成功地创作出优秀作品的人,不一定天赋异秉,甚至可能只是资质一般的人,但他们肯定是对艺术真正热爱的人。对艺术真正地热爱,这是考生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

影视艺术创作,尤其是表演创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从事这种职业绝对是需要一颗平常心的,否则这个名利场只会毁掉你而不会成全你。你必须是真正热爱艺术创造,愿意为它付出一切甚至于不再计较名利,甘于平凡和寂寞,你才有可能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并最终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如果动机不纯,心态不正,这种考生,是不适合学习艺术的。所以,在口试中,老师们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是真的喜欢艺术吗?你学习艺术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潜藏在你平时的兴趣爱好中。比如说,你想考影视编导专业,但是,你长到这么大,连一本像样的长篇小说都没读过,平时也不爱看电影,那么你凭什么证明你对影视编导这种专业有真正的兴趣呢?

第二方面对考生的阅读情况的考察

这里的阅读,既包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包括对影视作品的观看。

先说文学作品的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指长篇小说,尤其是长篇名著,也包括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集。作为考生,你必须曾经阅读过一些语文课本以外的文学作品,至少十部以上。这能从一方面说明你对文学艺术有兴趣,肯把宝贵的课余时间花在阅读而刁;是泡网吧或打电脑游戏上;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个便于老师们考察你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的渠道,否则,老师们凭什么去深入了解你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呢?

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察,包括量的方面,更主要是质的方面。也就是说,你要有一定的阅读量的积累,更重要的还是你对于你曾经读过的作品理解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或者说深度)上。有的考生,读了一大堆文学作品;但谈到哪部作品时都是语焉不详,离题万里,甚至是彻底误解作品;或者只会谈点主题思想而没有具体的个人感受。这样读书,读得再多也等于没读。而有的考生,阅读量并不大,但理解得很好,感受也很细致具体,甚至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即使量少也可以原谅。

在这里有个问题特别提请大家注意。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的考察,不等于语文考试,所以不会有填空、选择、判断一类的题,一般情况下,也不太会考察你阅读的涉猎面。提问的方式一般是顺着你的回答往下问。比方说,你说你读过《红楼梦》和《水浒》,那么就不会撇开这两部作品而问你有没有读过《聊斋志异》。一般情况下,就会问你在《红楼梦》和《水浒》中,你更喜欢哪一部。如果你说是《水浒》,那么一般就不会问你《红楼梦》的问题(除非是你的阅读比较偏,以至老师们都没读过你所喜欢的作品,但这种情况很少出现)。接下来的问题,可能是这么一些:你为什么喜欢《水浒》?作品中的哪个章节或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你喜欢的场景或者淡谈这个人物有什么性格特征?书中有哪些具体细节可以说明你所概括的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提问的重点,一定是在考察你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而不是你的死记硬背的能力。我们都清楚,作为高中生,学习紧张,高考压力大,阅读量少,这个可以原谅;有的作品你还是多年前读过的,忘得差不多了,这个也可以原谅;书中有的人物或情节写得不好,难以给人留下印象,所以你不记得了,这个也可以原谅。但是,如果对于你最喜欢的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或人物你还说不上个一二三来,或者是理解得乱七八糟,或者是毫无印象,那么这个就不可原谅了。因为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你理解能力低下,或者是对文学艺术形象缺乏必要的敏感。这两种结论,归根结底一条,就是你不具备学习艺术的起码的素质。

可能有的考生会问,老师们希望考生读什么作品?其实,这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范围。如果非要说出一个标准,那就是好作品,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作品,有助于提高读者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能力的作品中哪些书不属于这些范围呢?无聊的书,品位低下的书,应景之作,迎合之作。

招生经年,笔者有个深切的感受:很多考生的阅读是为了赶时髦,沉不下心去看一些真正有分量、有长久艺术价值的作品。比方说,很多考生只读过郭敬明的作品。郭敬明的小说艺术;不屈本文讨论范围,笔者在这里不予置评。也不是说考生就不能读他的作品,毕竟不反动、不下流,算不上精神称品。但是,如果只读他的作品,甚至于认为他的作品才是好小说,那视野就未免过于狭窄了,说一句“坐井观天”也不为过。阅读是一定不能赶时髦的,须知我们并非身处一个群星灿烂、佳作频出的时代。在文学上,我们必须重视历史遗产,否

则我们难以了解文学的真正价值所在。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很多考生只读武侠小说。应该说,不少武侠小说是有文学价值的,比如金庸先生的作品,是武侠小说的,珠穆朗玛峰,文学价值相当高。但是,武侠小说毕竟跟真正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如果只读武侠小说,也是不足取的。在这方面,视野还是应该更开阔一些;接触更广泛一些。

再说说影视作品的观看。这里所指影视作品,主要是电影。考察的重点也是既在量,又在质,质重于量。考察的方式与文学作品的阅读的考察方式是一样的,也是重点谈考生喜欢的、有印象的作品,了解考生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以及形象记忆力。那么经常会问的问题有:

1、看过些什么电影?最喜欢哪些?为什么?

2.描述电影中印象深刻的片断。

3.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举例说明。

考生经常会迷惑于这么几个问题:在考试中究竟谈外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好?是不是老师们喜欢考生只谈外国电影?老师们是不是喜欢考生谈艺术电影而讨厌谈商业电影?

其实外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这种分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多少要看过一些好电影。外国电影中有好电影,中国电影中也有好电影。艺术电影中有好电影,商业电影中也有好电影。有时候,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并非一个绝对的概念,更不是互相矛盾的。比如说《教父》、《肖申克的救败》、《阿甘正传》、《天使爱美丽》、《杀手里昂》这样的电影,在商业上很成功,难道就因此没有艺术性了?伍迪·艾伦的电影、阿尔莫多瓦的电影、阿巴斯的电影、北野武的电影、王家卫的电影,难道就没有商业性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把电影分成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是并不科学的。电影只有好电影和坏电影之分。考试的目的是考察考生的素质和能力,并非是为了给考生的偏好下一个结论。

话虽如此,其中毕竟还有个品位问题。假如千个考生只看过一些品质一般甚至品质低下的电影,或者说只喜欢品质低下的电影,那样也是不可取的。

第三方面是对考生的性格和价值观的考察。

文如其人。一个人所拥有的性格和价值观,一定会多多少少在他创作的艺术作品中有所体现。一个骨子里冷漠厌世的人,他的作品是不可能积极向上的,或者是对剧中人物充满真正的关怀和温情的;一个激愤偏颇的人,其作品不可能是宽厚温和的;而一个虚伪做作的导演,也不可能拍出真诚自然的电影。所以,我们在考察考生的基本素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他比他的艺术才能更能影响他的作品。

在艺术院校里,通过各种专业课程的训练,一个稍有素质的学生只要勤学苦练,往往是能比较容易地学会老师传授的艺术技艺的。但是,学院的短短4年教育,极难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品性和习惯。学生高中毕业之时,世界观、人生观已经形成并基本巩固,除非出现重大变故或遭受严重刺激,否则不太可能产生方向性的改变。而且,大学比中学相对来说更自由一些,对于学生的各种思想行为抱有更宽容的态度,环境本身也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不太约束学生。所以,在学生入学之前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整个精神状态进行了解,显得尤为必要。另一方面,专业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这种需要。如果是一名学生物的大学生,他的价值观一般不会对他的专业研究的结果产生太明显的影响,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的价值观是一定会对他的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

笔者曾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艺术有三个基本层次:“技、艺、道”。技,是指对前人留下的遗产的继承,是对于基本艺术规律的认识,是对于艺术创作基本原则的掌握,是对创作技能的简单模仿。艺,则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所做的发挥创造。而道,则必须融入创作者个人对于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深切感悟,是创作者的性情和思想的表现形式,必然需要创作者投入整个生命。学校可以教会技,但教不会艺;个人通过努力可以学会艺,但很难得道。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所谓的道,不可能是努力的结果。它有点像祥宗的顿悟,是心

灵达到自由状态时的灵光一现,难以道明来源和出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品性会影响到他是否可以成就这个“道”。

在专业入学考试中,对考生进行性格和价值观方面的考察的方式是很多的,并非局限于口试这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每一个考试科目中都多多少少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只是没有明说而已。叙事散文如此,编讲故事如此,口试更是如此。甚至在集体小品的考试中,也可以看出考生性格的端倪。

举两个具体的例子:2002年,在上海考区的考场上,一个湖南籍的女生在做集体小品时,突然独自跳出剧情,走到我们面前评论起正在进行的表演的构思,导致其他考生不知该如何反应,手足无措。我们马上让这个女生先靠边等待。等集体小品做完之后,我们问这个女生为什么这么做,她回答说,她觉得这样表演比较特别,有新鲜感,能引起老师的注意。我们问她,事先你们商量剧情时有这个构思吗?她说没有,是自己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听完她的回答之后,我们马上决定不要这名考生。理由很简单:她为了突出自己而不惜破坏同伴的表演,这说明她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这种人不适合学影视编导。影视创作是集体创作,任何一个个人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完成整个创作。这项工作对参与者的团队协作能力要求得非常高,这名考生显然不符合这个要求。

另外一个例子:2003年北京考区的考场设在一座木制结构的教学楼内,该楼里是严禁吸烟的。楼里的明显位置张贴了禁止吸烟的标志,考前也对考生做了交代。有一名男考生,他抽取了自己的编讲故事的题目后,离开了考场去构思。这时笔者去上厕所,经过楼道时看见他正坐在楼梯上吸烟。——最后,因为他无视纪律,我们决定不要他。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个考生都应该知道,从专业考试开始直到结束的这一周时间里,我们不会放过任何一种可能有助于了解考生的机会。我们一直在观察,一直在判断。只要你跟我们发生交流和接触,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对视,你也是在向我们介绍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口试这个环节,了解考生的性格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有这么一些具体方式:

一是自我介绍,或者自我评价。比方说,直接让考生总结一下自己有什么性格特征。我们往往会在考生总结之后要求他举几个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证明自己的结论。

自我介绍或自我评价宜中肯、简洁、明确。既不要自视过高,把自己说得完美无瑕,也不要故作谦恭,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尤其是注意不要夸大其辞,更不要故意撒谎,因为参加招生的老师大都有比较多的教育经验和考试经验,很容易发现谁在撒谎。一旦发现哪个考生在撒谎,那么他就很难通过专业考试。自我介绍的语言宜简洁,不宜冗长;宜明确,不宜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比如我们常常碰到考生说自己的性格特点是“既感性,又理性”,或者是“既外向,又内向”,这两句基本是废话。因为是个人都有两面性,不可能是完全单一的一种性格,考官想知道的是你哪方面的特征更突出。

二是别人对你有什么看法,并举例说明。

三是你对周围人的看法。比方说,你介绍你最好的朋友,描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解释你为什么喜欢他或者你们为什么能很好地相处。这种问题看似是你在介绍别人,实际上,你仍然是在介绍自己。如果你没有任何朋友,说明你是个性格孤僻的人,不容易与人相处;如果你说不清你最好的朋友的特点,记不得你们是如何相识的,说明你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关心别人;如果你总是在埋怨指责你最好的朋友,总是说别人对不起你,那你很可能是一个气量狭小的人,比较偏激„„

四是讲述你印象深刻的经历。比如,说说最近一次被感动是什么时候?被什么感动?为什么感动?假如你已经记不起你最近曾经被什么东西感动过,或者认为生活中没什么能让你感动的东西,那么对不起,我们只能认为你是一个情感冷漠的人,很麻木、不敏感、精神空

虚。假如你只会在看恶俗连续剧的恶俗煽情情节时落泪,而生活中的任何人和事都不足以感动你,那么说明你是一个对周围的现实毫不关心,整日沉溺在虚幻的自我感觉中的人。还比方说,你最近因为什么事情哭过吗?为什么哭?你最近因为什么跟别人吵过架甚至打过架?你做过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吗?、别人做过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情吗?你有忧虑吗?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你心情不好时会向别人倾诉吗?向谁倾诉?等等。这些问题,不一而足。总而言之,是了解你对周围事物的关心程度以及你处理问题的方式。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肯定会透露出你性格的一些信息,正是凭借对这些信息的捕捉,考官们对你这个人进行了了解。这有一点点像心理测验,但比心理测验更直接,也更准确。

对于这些问题,考生一定要坦诚回答,千万不要试图闪烁其词,因为考官特别关注细节,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直到感觉到已经获知了事实真相才肯罢手。这不是好奇心作怪,更不是因为考官有什么窥私欲,这只是一种了解考生的精神和情感世界的方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第四方面是对考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及能力的考察。

我们都知道,影视创作与很多门类的艺术创作不同,它是一项集体创作。一个作家,一个作曲家或一个画家,可以单独完成一项创作,但是,单个的人,不论他能力多强,即使他是个天才,也不可能凭一个人的力量拍出一部影视剧。所以,影视创作对每名参与者的团队协作精神及团队协作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

任何管理活动,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人的管理。最复杂、最重要、最困难的管理,也是人的管理。在影视剧生产中,人的组织工作是非常核心的一个任务。

导演在拍摄过程中需要应付各种突发情况,需要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比如:与投资方的关系,与编剧、演员、摄影、美术、录音、服化道的关系,与制片部门的关系,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与发行商的关系,与媒体记者的关系„„可以这么说,一部戏的完成过程就是一个系统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会影响整个拍摄计划的完成。因此,优秀的导演一定是善于妥当地处理人际关系的。处理的方式可以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导演要有全局观念,他应该认识到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不应为了争一时长短而妨害了最终目标的实现。团结绝大多数、真诚待人、注意分寸、忍辱负重、掌握技巧,这些都足需要注意的重点。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导演在工作中要讲究诚信。影视剧行业这个圈子其实并不大,口碑相传非常容易,如果导演失信于一个人,那么很可能会同时失去一批朋友。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性格孤僻冷漠、刚愎自用、处处与人为敌、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一门心思要占别人小便宜的人能够做一名导演,去领导一个少则十几人多则上千人的摄制组进行极其复杂、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的创作活动。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每个人的个性脾气千差万别,理想信念也不尽相同。摄制组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它永远是临时的,不可能有永不解散的摄制组,摄制组的组成人员来自不同的地域、行业、单位,很多人在进组之前连面都没见过,甫一见面,就必须开始紧密合作,根本没有太多彼此熟悉、适应磨合的时间。导演是摄制组的灵魂人物,他必须具备很好的凝聚力,能够迅速地集合众人的力量实现目标;如果出现人际关系的问题,他必须有办法很好地化解矛盾。所以说,一个善于与人相处、擅长协调人际关系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导演,但好导演一定是善于与人相处、擅长协调人际关系的,否则他根本没办法开展工作。

因为以上这些原因;我们在口试中特别注意对考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及能力进行考察。

有句话说得有一定道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炼即文章”。这句话是说,做事情或者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这句话曾经作为封建文化的余孽被人诟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其中的道理。当然,这跟特定的时代发展有关系。对于中学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要做到世事洞明和人情达炼并不容易,因为尚未出过校门,成长环境比较单一,跟社会接触不多。但是,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人生阅历是学习艺术并进行艺术创作的必要材料,否则作品会苍白空洞。我们希望考生能够做一个有心人,观察并感受周围的人和生活,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并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反之,如果一个人对周围的事物很麻木,没有观察和感受的习惯,那是不适合学习艺术的。

毫无疑问,在考生的各种人际关系中,与父母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因为绝大多数未成年人都在父母的直接监护下生活。此外还有同学、老师、朋友等等。这些人际关系,在考试中都有可能涉及到。考生应当如实回答这方面的问题,不要有什么顾虑。我们常常把一些考生问哭了,因为涉及到一些比较隐私的情感,触及了考生的伤心处。但请放心,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你,决不会到处传播你的隐私。笔者有一个女学生,现在已经毕业了,当初她在入学考试的考场上表现一般,只是还过得去,因而我们很犹豫要不要她。在口试的最后,我提了一个关于她父母的问题,她谈得很好,很深入。从她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感情很细腻的人,很有心,心理很平衡。因为这个优点,她最终被录取了,入学之后的学习情况也还不错。

近几年的考生中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多,比例相当高。据笔者的观察,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心理和性格或多或少会有些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很少会坏到导致孩子心理变态。而且,现在的孩子在这种问题上一般还算看得开,父母对家庭关系的处理大多也比较适当。我们对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会有任何歧视,但是,我们会警惕这种家庭情况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的严重的甚至不可逆转的影响。

至于考察的具体方式,并没有确定的程式,一般就是简单的问答。

除了以上几大类主要的问题,还可能谈到的有:

1.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

2.是否谈过恋爱?这方面的问题仍然是在了解考生的价值观。

3.对考生的知识面的了解和考察。

4.对考生的观察能力的考察。

5.对考生的随机应变能力的考察。

除此之外,别的任何问题也都可能提到。在口试中,没有一言以蔽之任何限定的范围。

第三篇:影视编导高考面试备考之应对口试的技巧

影视编导高考面试备考之应对口试的技巧

虽然口试的内容并不确定,但应对口试还是有一些方法和技巧的,或者说,在口试中应当注意某些要领,尽量避免犯低级错误。

第一、语言要简洁,不要太哕嗦。

因为报考人数较多,所以分配给每名考生的口试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充分了解考生,给出一个负责任的评判,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笔者近年参加口试,有一个很深切的体会:如履薄冰。一名考生的考试结果,对他的家庭、他个人今后的人生走向都可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考官,几乎是掌握了生杀予夺的大权,可谓责任重大之极。因此,我们总是尽可能细致地考察学生,尽可能多发现考生身上的优点和潜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多提问题,问得细一些。但是,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考生,说话非常哕嗦,不懂得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其结果往往是导致问不了几个问题就花去了大量时间,最后对考生本人是不利的。在考场上,我们一般会事先提醒考生,直接回答问题就可以了,不要做过多阐述。如果需要你做阐述,我们会提出要求的。

第二、语言要讲究逻辑,不要说一些纠缠不清的、似是而非的歪道理。

有一些考生,语言缺乏逻辑性,说了半天,听的人仍然一头雾水,不明白他到底想表达什么,而且,在道理上也是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有时候甚至有诡辩之嫌。跟这种考生交流是很费劲的。碰到这样的考生,老师们唯一的心愿只能是尽快打发他离开考场。

第三、千万别撒谎,撒谎无异于玩火。

我们碰到过极个别的考生,自认为自己有点小聪明,在口试时撒谎,最后却被我们揭穿,丧失了录取的机会。你要知道,你也许比你的同龄人聪明,但你的生活经验毕竟是有限的,而老师们阅人无数,生活经验丰富,你是很难瞒过他们的眼睛的。所以,坦诚是特别重要的,坦诚能使你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而撒谎只能让你自己更加紧张。

第四、紧张是免不了的,但要尽量克服紧张。

笔者印象很深的一个例子是2002年在上海考区的初试中,轮到一名女考生了,她一进考场就紧张得哭了,我们抚慰半天也无济于事,她哭得死去活来,根本没有办法回答我们的问题,最后我们只好让她到外面候场。她是哭着离开考场的,而且最终也没敢再回到考场。

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一般来说,考生不会紧张到如此地步。但要说完全不紧张,几乎也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本来就是抱着撞大运的心态来参加考试,对于能不能考上完全元所谓。尽管如此,你还是得尽量克服紧张情绪,否则多少会对考试结果产生影响。

在这方面也没什么灵丹妙药,全看考生自己平时调整情绪的能力了。笔者只能给考生提供一个信息,或许对考生克服紧张有所帮助:也许老师们在提问时有些咄咄逼人,但事实上,他们都很和善,都希望看到考生能表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他们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有善意的目的,决不是想故意为难考生。考生面对的一定是一群好人,所以,考生就放心大胆地表现自己吧,用不着紧张。

第五、反应要快,更快一些。

对于招生工作而言,口试是一个最为艰苦的过程。笔者近年每年都参加影视编导专业的口试,对我而言,每年最辛苦的几天就是北京考区进行三试的这几天。因为我们必须从每天早上8点坐到晚上11点、12点(我记得有一次口试,最后一名考生离开考场时已经是凌晨一点了),一刻也不能离开。很多时候,上一组还没考完,下一组就已经检录完毕在考场门外候考了,我们几乎连饭都来不及吃。更要命的是,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自己的大脑必须时时刻刻处于思考的状态,不停地琢磨面前的考生,不断地考虑怎么样提问才能了解到他的真实悄况,才能负责任地给他一个准确的分数。

在这种疲惫的状况下,我们特别希望与考生进行快节奏的、高密度的交流,一旦节奏慢下来,人就更容易疲劳。所以,考生要反应快一些,更快一些。如果考生的反应总是慢吞

吞的,那么很容易让我们认为你不够聪明。

不必细想,不必打腹稿,不必瞻前顾后,不必将你想说的话组织成书面语言。直接反应,凭你的本能做出反应,真实自然地进行反应,这就够了。

第六、可能的话,表现出你幽默的一面。

幽默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幽默能自然地拉近交流双方的距离,能反映出你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体现出你积极的生活态度。毫无疑问,幽默能给你加分。

但是,要注意,幽默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决不是耍小聪明,更不是耍贫嘴。曾经有过一名考生,女孩子,当被问及她有没有什么特长可以展示时。她想了一下,挽起一只袖子,指着自己胳膊上的汗毛说:“老师,我毛特长。”——这是真事。这不叫幽默,幽默可不是指这种品位。所以.要谨慎,别滑向低级趣味。

第七、要有礼貌,但不必过于谦恭,更不要谦卑。

一个人的修养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细节中的。礼貌是重要的,对招生的老师保持应有的礼貌也是必要的。

进考场时说一声:“老师好”,出考场时说一声“谢谢老师”;与老师交谈时看着老师的眼睛,不要眼睛乱转;保持一个舒服的坐姿,但不要显得状态松懈、吊儿郎当;别说脏话;别随便打断老师的话;别抢话。基本上,能做到这些就足够了,这已经说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了。

除此之外,你不必过于谦恭,更不要谦卑,尤其不必讨好老师,看老师的脸色说话行事。否则,会显得你人品低下。

第八、要自信,但千万别狂妄。

有些考生也许在当地学校是出色的,是人尖子,但到了这人才济济的考场就未必还是。所以,在保持自信的同时,千万别狂妄,千万别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否则我们会认为你的境界只有那么高,没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和潜力了。

几乎每年都有素质还不错的考生因为自视过高而落榜。

不卑,不亢,永远是对的。

第九、有特长要做好展示的准备,没特长也没关系。有一点请放心,我们一定会给考生提供展示特长的机会,但考生自己要提前做好准备。比如,你会拉小提琴,那就把你的小提琴带到考场去;你会跳舞,那就带一双舞鞋;如果你获得过重要的奖项,那就把获奖证书拿给老师看看。

2004年在上海,有位杭州籍女生把自己的CD机带到了考场,在朗诵时用自己精心准备的音乐为自己伴奏。音乐选得很贴切,有效地渲染了气氛,使她的朗诵取得了很好的现场效果。这位女生表现出了很突出的艺术感受力。当然,我们并不提倡每名考生都要准备伴奏音乐,这里的意思只是说,你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机会把自己优秀的一面表现给老师看,这其实不也正是创作能力的一种表现方式吗?

如果你没有特长也没关系。特长只起参考作用,起不了决定性作用。会弹钢琴,或者会耍猴拳,只是说明你对这些东西有兴趣,并不说明你因此就具备了从事影视创作的潜质。我们看重的不是你对技能的掌握,而是你的综合素质、基本素质。而且,我们有自己选择人才的标准,一般不受别人对你的评价的影响。事实上,大多数最终考上的学生,并没有什么特长。

第十、守纪律,听清要求。

遵守考场纪律,不要违规。比如,口试期间禁止打电话,考生就不要在拿到考题后给别人打电话请教,这种行为有作弊之嫌。

候考时可以与别的考生交谈,但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大笑。

不要乱扔垃圾。如果你在口试结束后离开时,在候考地点留下一堆空饮料瓶或食品包

装袋而不加收拾,监考老师会报告给我们的。考场附近肯定有垃圾箱,试着找一找。

考试之前,会交代考场纪律及注意事项,考生要认真听清楚要求,不要等监考老师已经说完后又跑来问,这可能会给考官留下你做事不认真的印象。

第四篇:影视编导高考面试之口试的重要性

2013影视编导高考面试之口试的重要性

口试作为专业考试的最后一个环节,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小对于影视编导专业而言,前面的考试科目都是基础性的考察,比如:叙事散文只是考察考生的最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以及基本的审美倾向和性格特点:视听段落读解是考察考生对于视觉听觉形象的敏感程度和感受能力;集体小品则是考察考生的构思能力,通过组织人物的舞台行动表达主题思想的能力„„以上这些能力,虽然对于影视编导专业的学习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但也都只是一个具体的方而。而口试则是一种更为综合的考察方式,其目的是全面地了解考生的各方面情况,除了上述艺术素质外,还包括他的性格特点、价值观念、处世原则、情感方式等等。专业入学考试的全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判断一名考生是否适合学习艺术。艺术创作中,创作技能(技巧)只是一个基本的必需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掌握了创作技能,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创作出好的作品。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足艺术家本人的思想情感的真实反映。如果艺术家本人足一个思想浅薄、情感空洞的人,即使他掌握了再多的技巧,他的作品也不可能打动人,更不可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校教育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教给学生更多的也只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不太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基本性格。所以,我们非常重视通过口试对考生的这些方面进行的考察,而且把考生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来的情况作为最终决定录取与否的首要参考因素。

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往往会采取以下方式:初试、复试时,给考生打分一般不会很高,比如说,如果初试的通过标准是70分,那么我们给绝大多数考生打的分数都是70分,少数表现突出的考生可以打到71或72分,只有极少数考生可以打到75分左右,几乎不可能给出80分。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增加三试的权重,给三试时打分留出余地,便于最终根据总分进行排名。所以,三试时的分数差距会比初试、复试大很多。如果说一般情况下本科及格线是70分(专科及格线是60分),那么考生的分数会从99分一直排到70分。换句话说,考生能否通过专业考试,是进本科还是进专科,专业考试的最终排名在什么位置,都是在三试中见分晓的。

当然,另一方面,这么做也是现行招生政策的一项要求。因为艺术专业通过入学专业考试的人数是最终录取(在高考文化分数线划定之后)人数的两部到三倍。如果通过文化线的考生人数多于招生计划,有可能会出现部分考生既通过了专业,又通过了文化,但最终却因专业排名靠后而不能录取的情况。为了避免录取时撞车,就预先采取了所有考生的专业考试总分都有所区别的办法,这种办法也要求我们增加三试的权重。而在实际操作中,这种特殊情况虽然在理论上完全可能出现,但因为种种原因,实际上极少发生。

从上述介绍来看,三试的口试确实是所有科目中最为关键的。考生的最终命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在口试中的表现。

第五篇:影视编导专业高考面试常识解读[范文]

影视编导专业高考面试常识解读

对提问的回答,来对你做一个比较直观的评价,看看你是否具备了艺术的潜力和从事广播、影视艺术工作的素质。由此可见,广播、影视艺术专业是一定要进行面试的,考生也应该充分了解面试考试的特点,提前准备,积极应对。

面试在考试中,一般属初试的考试范畴,放在复试笔试之前,是进人艺术院校的第一道门槛。各专业的初试面试内容一般都有三个环节:自我介绍、才艺展示、回答考官提问。这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都要考查的内容,也是考生复习准备的重中之重。另外,除了这三个基本项目外,不同学校不同艺术类专业的面试次数以及考查范围也有所不同,有的学校只面试两次,有的学校要面试三次,有的学校初试面试还不仅仅限于三个基本项目(自我介绍、才艺展示、回答考官提问),但不管怎么变,一般都会在自选朗诵、命题讲故事、即兴评述、分析摄影作品、命题集体小品五个考查项目中做选择。下面对这八个面试项目做简要介绍

自我介绍:严格地说,“自我介绍“并不属于各院校广播艺术类专业面试的考试项目,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项目,是面试进行的第一个环节。一这是考生展现自我风采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表现得自然、诚恳、简洁、有个性。对于“自我介绍”,各院校招生考试没有就时间、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但一般是要求考生作一分钟左右的口头介绍,包括姓名、考号、家乡、学校、兴趣爱好等,以此来了解考生的基本情况,考查考生口头表达能力,并针对自我介绍的情况内容进行提问。

才艺展示: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各学校各专业在“才艺展示”项目上一般有不同的要求。大部分广播影视类专业,例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导演专业等,对“才艺展示"的内容不做限定,范围很广,既可以是音乐类的,如乐器、声乐、舞蹈等,也可以是其他类型,如朗诵、相声、表演等,只要是比别人更高的某一方面的技能,都可以作为特长进行展示。但表演类专业和摄影类专业,根据专业学习的要求,对“才艺展示”有内容限定。表演专业的要求比较全面,在三次面试中要求进行朗诵、声乐、形体、表演四个方面的才艺展示,摄影专业则大多是要求现场拍摄摄影作品。

回答考官提问:考官提问是面试的主要内容,但提出的问题却没有定式,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口头表达、艺术感受、生活观察等综合素质能力。不同的考官面对不同的考生提出的问题也不一样,但问题的内容一般会在两块中产生:

1.考生自我介绍。考官提问是放在考生自我介绍后进行,由于对考生不了解,考官首先的问题一般都是依据考生的自我介绍来进行,这就要求考生对自我介绍中提及的每一个点都做充分的准备。

2.综合素质测试。为了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考官在提问中还会涉及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主要有专业类常识、文艺常识和文化时政常识等,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进行适当的积累。要注意的是,考生在回答考官提问时不要揣摩考官的意图而去刻意迎合,回答的过程有时比答案本身更重要,还要注意不要刻意地标新立异。

自选朗诵: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内心感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播音、表演、导演类专业的面试内容,注意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准备朗诵篇目,不需要一味地追求名家名篇。命题讲故事:考生抽取一个故事题目,通过1 0至1 5分钟的准备,然后讲述一个你自己构思的完整的故事,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艺术创作力。

即兴评述:考生抽取一篇短文章(大部分是时事新闻),通过5。1 0分钟的准备,然后对这篇短新闻做一个评述,主要是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力。在评述时注意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更高层次的论点,而不要只是限于表面的泛泛而谈。

分析摄影美术作品:主要是导演和摄影的面试考查项目。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在摄影美术方面的基础知识。

命题小品:考生从考官手中抽取一个小品题目,通过5至1 0分钟的准备,然后在限定时间内表演一个完整的单人小品。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艺术表现力。

(责任编辑:东方艺考咨询:021-61553789021-61558296

QQ: 75950***11443307609)

下载影视编导高考面试备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视编导高考面试备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编导高考面试自我介绍

    编导高考面试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xx。这个名字对于别人可能很普通。对我来说却有特殊的意义。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名字里不仅蕴含着父母之间的感情,还包含着他们在我身......

    石家庄影视编导高考培训班报名

    石家庄影视编导高考培训班 柏老师:1.8.0.3.1.1.0.9.7.0.3 QQ:2.6.6.5.5.7.0.5.7.5 考试通过率高 影视编导又称影视编导专业,是一门与影视有关联的学科。现代各类媒体方面的复......

    2015年编导高考影视评论写作教程

    2015年编导高考影视评论写作教程 一、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评论写作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既有着与一般理论文章写作共同的特点,也具有与一般理论文章写作不同的特点,因此,应当基于其......

    影视编导专业面试如何回答考官问题

    影视编导专业面试如何回答考官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用来作为其他测试方式的延续和深化,是一项比较注重开放性的考察方式。在这一环节中,考官会对考生的性格人品、知识背景、专业......

    影视编导专业高考面试考试内容 笔试考试内容梳理参考[优秀范文5篇]

    2011年影视编导专业高考面试考试内容 笔试考试内容梳理参考 面试与笔试综述 面试(Interview)这一测试形式,是相对与笔试(Written Test)来称呼的,有时也称为口试(Oral)。所谓面试,就......

    影视编导复习内容(推荐)

    1.中央电视台于1983年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2.1948年6月,美国《德克萨克明星剧场》 (NBC)和《城中明星》(CBS)两个节目的面世,标志着电视综艺节目的诞生。 3.中国香港电影......

    影视编导5则范文

    第一章 广播电视理论史 1、凡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电子媒介均统称为广播。 2、1920年11月2日,西屋公司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所设立的KDKA广播电......

    影视编导岗位认知

    影视编导岗位认知 初来乍到,颇多不懂,这个部门也是方兴未艾,自己更是初生牛犊,岁数不大,经验尚乏。在做的过程中多学习,勤能补拙、生智、奋勉,多问多实践。其一,创意至上;进行可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