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重耐药菌院感防控培训总结
多重耐药菌院感防控培训总结
2012年9月19日晚,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办公室主任李伟光教授来我院开展了关于“多重耐药菌院感防控”的培训,各科室中层及院感质控小组成员、部分职工参加了此次培训。
会上,李伟光教授诠释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列举了近十年来医院感染暴发的恶性事件、流行病学资料、院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多重耐药菌的诊断、监测标准和预防、控制措施。李教授指出,要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院感的发生,首先要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3.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详细讲解了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及针对外科手术切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的干预措施,和内镜室、口腔科、中心供应室、ICU、手术室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期间,李教授就医院感染及多重耐药菌的现状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其未来进行一定的预测。此次会议让与会人员对院感及多重耐药菌有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预防控制院感及多重耐药菌传播的原则和预防耐药的方法。对我院今后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2.9.20
第二篇:八多重耐药菌MDRO院感防控制度
三基考核(院感部分)复习资料
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1、清洁切口:手术切口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口咽部,无创伤、无感染、无炎症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2、清洁-污染切口:手术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泌尿生殖道手术时尿培养阴性,肝胆手术时胆汁培养阴性。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阑尾、阴道、口咽部手术属于此类。
3、污染切口:开放的新鲜切口
• 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 涉及泌尿生殖道且有尿培养阳性的手术,胆汁培养阳性的胆道手术 • 胃肠道内有明显溢出污染
• 手术进入急性炎症区但未化脓区域切口
4、感染(污秽)切口:有坏死组织、异物、排泄物污染的切口,脏器穿孔,急性化脓性细菌性炎症。
二、围手术期长时间预防用药的危害:
1、增加CD(艰难梭菌)感染的危险性
2、增加耐药菌危险性
3、增加ADR(药物不良反应)
4、增加MRSA机会
5、感染/定植
6、增加费用
三、置导尿管的感染预防要点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
(6)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建议更换频率可为导尿管2周1次、普通集尿袋2次/周,精密集尿袋1次/周。
四、隔离预防的基本原则:
(一)严格管理感染源
(二)切断医院感染途径((三)保护易感宿主。
感染在医疗机构的传播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感染源、微生物的感染途径和易感宿主。
隔离预防是针对感染传播的上述环节而制定的。隔离预防分为:
1、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2、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五、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根据国务院关于《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垃圾、病理性垃圾、损伤性垃圾、药物性垃圾、化学性垃圾。
(一)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可疑致癌性药物,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加强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针对各地在医疗废物分类中存在的理解方面的差异,现对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废物。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下发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号)规定,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不论是否剪除针头,是否被病人体液、血液、排泄物污染,均属于医疗废物,均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管理。
2、使用后的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 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
(三)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四)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五)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六)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七)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八)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收集运送人员应检查包装袋完好和密封性,不得超过包装袋封装线或包装容量的3/4后进行封装。
六、多重耐药菌(MDRO)院感防控
1、各科应落实好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如对MRSA、VRE、ESBLS、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的监测应做到主动筛查、快速检测。
2、微生物实验室在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时应迅速通知院感科及相应的临床科室主任。
3、临床科室当班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获取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检测报告后应做好全科报告/交接班工作,并检查判断该病例有无院内感染,若为院感(/疑似)超过24小时报告作漏报处理。
4、各科应切实做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MDRO)的传播工作: ①、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志并通报全科,以防止耐药菌的交叉传播。②、应严格实行接触隔离。
③、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包括护工和保洁人员。
④、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手套后立即洗手及手卫生消毒。
⑤、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设备表面,应每班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⑥、患者转诊之前应通知接诊科室,以便采取相应传播控制措施。⑦、患者标本连续2次(间隔应大于24小时)耐药菌培养阴性或感染已经痊愈但无标本可送,方可解除隔离。
⑧、如果采取以上控制措施,但传播仍然继续时,该病区应暂停收治患者,对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和评估。
七、发生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在30分钟内向科室负责人汇报,科室负责人在2小时内向院感科详细报告(下班时间或节假日报院总值)。
八、预防锐器伤的原则
1、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损伤性废弃物处理;
2、禁止手持针、刀片等锐利器具随意走动;
3、禁止将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徒手传递;
4、禁止将针头等锐利器具回套盖帽;
5、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直接投入专用锐器盒中。
九、手卫生、洗手指征(在什么情况下洗手):
①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测血压、脉搏、搬运患者、接触患者皮肤也会造成手部污染);
② ③ 接触不同病人或进行不同部位操作前后;
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后;穿脱工作服前后,戴摘手套、口罩前后;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后; 进入和离开病房前;接触伤口前后;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与任何病人长时间接触后;在病室中由污染区进入清洁区之前。
2、洗手方法:洗手七步法 :具体见有关示意图(注意:1.正确 的洗手方法要持续15 秒!手部卫生清洁经常疏忽的地方:拇指、手指之间、指尖、手腕)
3、医务人员在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其步骤与清洁洗手相同。
十、医院感染概念: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3、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4、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属于医院感染。
5、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婴幼儿及老年人、营养不良者、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十一.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必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无菌包、无菌槽有开启日期,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无菌棉签应注明开启日期,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十二.无菌干燥镊子筒4小时一更换,开启的安尔碘(小瓶)使用不超过7天,安尔碘(大瓶)使用不超过30天,必须注明开启时间。
十三、大小便器一用一消毒,使用后的大小便器予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凉干备用。
十四、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保护性隔离病房、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类别为Ⅱ类。
十五、医院必须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 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医务人员应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每年不少于6学时。
十六、采用2%碱性戊二醛作内镜或器械灭菌时,必须浸泡10h。
十七、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十八、合理使用抗生素的5大原则
1、为了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
2、预防和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3、注意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4、密切注意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
5、根据药敏试验严格选药,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十九、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1.清洁手术通常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除非伴有以下情况:异物植入;手术涉及重要器官(头颅、心脏、眼内),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远处有感染灶;全身情况差,高龄或免疫缺陷患者;估计手术时间长、分离组织广、局部组织血供不良;脾切除术等。
2.清洁一污染需要用抗生素: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的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术、开放性骨折。
3.污染手术需要术前使用抗生素:胃肠道、胆道、尿路体液大量溢出 4.污染一感染手术则属于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范畴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2-8-28
第三篇:多重耐药菌院感试题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试题(38题)
一、单项选择(5题)
1、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 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 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B)
A 应穿隔离衣 B应当实施手卫生 C 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D 以上都不对
2、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C)A 可同时收治不同耐药菌感染病人 B 不必使用专用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 应当使用专用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 经患者同意可挂隔离标识
3、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做的哪项 是错误的?(D)
A 及时脱去手套 B 及时脱去隔离衣 C 及时进行手卫生 D 以上都无必要
4、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A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 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C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D 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以下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正确的是哪一个(D)
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D多重耐药菌(MRSA)
6、对确诊或疑似的MDRO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那种隔离措施(A)
A 接触隔离 B 空气隔离 C 飞沫隔离 D 消毒隔离
7、《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什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A)A.《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B.《消毒管理办法》 C.《传染病防治法》 D.《执业医师法》
二、多项选择(10题)
1、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 患者的哪些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ABCDE)A 溃烂面 B 血液和体液
C 分泌物 D 伤口 E 正常皮肤
2、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何处理?(AB)A 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B 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C 仅用清水擦拭 D 以上都不用 E 没必要处理
3、医务人员在何种情况下都应当实施手卫生?(ABCE)A 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B 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 C 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 D 处理清洁物品后 E 摘掉手套后
4、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那些细菌实施目标性监测(ABCD)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 D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E 表皮葡萄球菌
5、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那 些部门采取有效措施(ABCDE)
A 医疗 B 护理 C 检验 D 感染控制 E 后勤
6、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ABD)A 首选单间隔离
B 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C 患者安置无特殊要求
D 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E 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不必单独安置
7、医院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培训应做好(ACD)A 对医务人员必须进行相关内容培训
B 对患者及家属可不必进行相关培训,以减少医疗纠纷 C 保洁人员因不直接接触病人,不必进行强制培训 D 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技能,保障医疗安全 E 以上都不是
8、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E)A 室内清洁消毒时,要用专用的拖把、抹布。
B 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疗器具如血压计、体温表等专用。C 要联合使用抗生素,及时杀灭细菌,防止传播。
D 检验科发现多重耐药菌,要及时通知院感科,对患者进行隔离。E 对多重耐药菌定植的患者可与普通患者同原则管理
9、标准预防的具体内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加强手卫生、注意咳嗽礼节 B 正确安置患者 C 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正确防护 D 接触病人后手无明显污染不必清洁
10、《隔离技术规范》中规范了隔离的种类和标识,下列错误的是(D)A 接触隔离 蓝色 B 空气隔离 黄色 C 飞沫隔离 粉色 D 接触隔离 红色
三、填空题(10题)
1、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3、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 MRSA VRE、ESBL、CRE、CR-AB、MDR/PDR-AB、MDR/PDR-PA。
5、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6、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 手套和隔离衣。
6、医务人员在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 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7、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
8、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9、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 案。
10、预防MRSA,应当对MRSA感染或定植患者实行接触隔离的隔离措施。
五、简答题(5题)
2、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答: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4、如何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答: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三、填空题(10题)
1、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3、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 MRSA VRE、ESBL、CRE、CR-AB、MDR/PDR-AB、MDR/PDR-PA。
5、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6、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 手套和隔离衣。
6、医务人员在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 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7、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
8、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9、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 案。
10、预防MRSA,应当对MRSA感染或定植患者实行接触隔离的隔离措施。
五、简答题(5题)
2、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答: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4、如何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答: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第四篇:多重耐药菌培训
多重耐药菌培训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多重耐药菌的预防: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 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 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多重耐药 菌菌株。
2、早期检出带菌者,临床科室发现感染病例,应及时 送检标本,及早明确病原学诊断,及早发现多重耐药菌,并 做好消毒隔离与治疗等工作,以防止多重耐药菌传播与流 行。
3、检验科细菌室检出多重耐药菌时,需及时电话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科,以便能及时指导临床开展预防控制工作;细菌室每季度负责对检出的多重耐药菌资料进行统计、汇总 分析,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科整理审核后,将 结果公布,供临床参考。
4、个疗区主管医师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须及时 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同时填写“多重耐药菌病例 报告卡”报医药感染管理科。监控医生应在《医院感染管理 手册》 的相应栏目内进行登记。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爆发时, 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医院感染监测病例 报告制度》规定时限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5、的临床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时,应通知全 科人员积极采取如下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措施:(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1.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难料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 执行医院《手卫生制度》和《手卫生实施规范》。
2.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 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 患者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 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3.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用 速干瘦小的机进行手部消毒。(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将患者隔离于单间,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可安置 在同一病房。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与气管插管、有开放伤 口或者免疫功能一直患者安置在院、同一病房。
2.病房和“患者 ~览表”须设黄色隔离标志,并在病历 夹封面粘贴黄色隔离标签。3.医务人员进入病室后应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实 施诊疗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 菌感染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需戴手套,必要时传隔离衣,完成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病严格洗手和手消毒,妥善处理使用后隔离衣。4.减少患者的病房装运和转换,如必需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患者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5.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病室和接触患者,严格限制探视人数,提醒进入者应注意预防隔离,在出病室千做好手卫生。6.当患者感染治愈,且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为阴性时,房可解除隔离。(三)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消毒管理
1.严格执行医院《消毒灭菌隔离制度》,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如拖布、抹布)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每天上、下午应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2.工作人员、诊疗物品及仪器设备应相对固定,诊疗物品及仪器设备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或灭菌。送验标本应置于密闭容器内密闭运送。
3.严格按照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要求处理患者的医疗废物,应单独收集。4.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病室及床单元应进行终末消毒。
六、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和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减少或延续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第五篇:多重耐药菌培训试题
多重耐药菌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
1、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 或 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医院常见的多重耐药有、、、、、、。
3、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再予实施 措施, 隔离标识的颜色是:。
4、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者或定植者,应进行 安置,不能进行单间安置时,应将 感染患者 安置。
5、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应及时进行。
6、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
,并进行。
7、抗菌药物分级为、和。
8、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应医院应,根据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9、医院应从、、、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10、接触MDRO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粘膜、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
二、多选题
1、早期发现MODR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
A、外院转入者。
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
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2、MODR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
A、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
B、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 话通知院感科。
C、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24 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D、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MODR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
A、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
B、戴手套:当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物质时应戴手套。C、戴口罩、面罩、护目镜:患者飞沫可能喷溅到面部时。D、穿隔离衣:为病人诊疗护理操作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
4、预防和控制MODR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正确的是:()
A、医院内感染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要先留取标本送培养.B、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C、当病区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检查其他患者所用的抗菌药物,必要时停用可促进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D、治疗MODR感染病人首选高级抗菌药物。
三、简答题
1、对多重耐药菌监测的重要性是什么?
2、什么是泛耐药?
多重耐药菌培训答案
一、填空题:
1、三类、三类以上
2、MRSA、VRE、ESBL、CRE、CR-AB、MDR/PDR-AB、MDR/PDR-PA。
3、接触隔离、蓝色
4、单间、同一种病原菌、同室
5、洗手、手消毒。
6、使用专用物品、清洁和消毒。
7、非限制级、限制级、特殊级
8、送检病原学检测、药敏
9、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
10、手卫生
二、多选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
三、简答题
1、答: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2、答:泛耐药菌指的是对除了1-2类抗菌药物之外的所有其他抗菌药物种类不敏感。也就是只对1-2类抗菌药物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