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试宝典:向考官提问要恰当
聪明的求职者面试时,都会把握时机,有分寸地向考官提些恰当的问题。这样,往往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给考官一个良好的印象,增加成功的机会。但专家提醒:提问话题应确切、时机宜适当、语气要婉转。否则,往往会弄巧成拙。郝先生应聘营销主管职位时一路过关斩将,到最后复试时,郝先生显得更加自信,发挥得十分出色,深得考官欣赏,胜利仿佛已向他招手……面试快结束时,也许自认已胜券在握,郝先生有点得意忘形,他突然站起问道:“请问贵公司的领导机构是哪种模式?董事会有几位成员?今后3年有什么发展计划?职员的薪酬如何计算?……”“连珠炮”的提问让几位考官一怔、霎时皱起眉头,老总更是沉下脸来,冷冷地说:“这些问题你入职后自然清楚,你回去等通知吧!”郝先生一愣,只得怏怏而出……。不用猜,郝先生入职终成泡影。郝先生的教训发人深思,它告诫广大求职者:面试时,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提问范围,不该问的绝不要问。切不可卖弄“口才”乱问一通,其次,即使你很“出色”,而且胜利在望,在提问时也要讲分寸、有礼貌。否则,如郝先生那样,只会引起考官的反感,让“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第二篇:《考官面试操作技巧——提问的技巧》
考官面试操作技巧——提问的技巧
自然、亲切、渐进、聊天式地导入正题;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很关键。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目的在于缓解应试者的心理紧张。
通俗、简明、有节奏感。提问时,考官应力求使用标准语言,避免使用有歧义的语言,不要用生僻字,尽量少用专业性太强的词汇。
问题要有可评价性(与测评要素相对应)和延伸性(不是简单用“是”或者“否”就能回答)。
坚持“问谁”、“问实”的原则(STAR追问法)。不允许应试者在这一问题上模棱两可、含混回答。追问、了解、弄清楚应试者的真实情况和意图。
必要时可采取迂回的方式向应试者提问。如对于某些政治倾向和意愿,可问“你的同学和朋友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你认为如何?”即采用投射法来了解应试者自己的真实情况。
追问和提问相结合,达到让应试者多说,考官多听的目的。
给应试者提供弥补缺憾的机会。应试者可能因为被动地位或心情紧张而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所以要有补偿,如问“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第三篇:草拟面试考官提问的问题
草拟面试考官的提问问题
1.如果你刚毕业,面试时考官问“你经历太单纯,而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你该怎么回答?
2.如果你的性格内向,恐怕与你将来从事的职业不合适,你还会继续去为了那份工作努力吗?
3.如果你刚毕业,面试时考官问“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毕业生,你并非毕业于名牌院校。”你该怎么回答?
4.如果你刚毕业,面试时考官问你该怎么回答?“你的专业怎么与所申请的职位不对口?”你该怎么回答?
5.如果你刚毕业,面试时考官问“你的相关工作经验比较欠缺”,你怎么看?
6.女性常常会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你怎么看?
7.如果你刚毕业,面试时考官问“你的学习成绩并不很优秀,这是怎么回事?”你该怎么回答?
8.如果你刚毕业,面试时考官问“从简历看,大学期间你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这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能力” 你该怎么回答?
9.如果你已经工作了3年并且有一定的经验,考官问“依你现在的水平,恐怕能找到比我们企业更好的公司吧?”你该怎么回答?
10.“你认为金钱、名誉和事业哪个重要?”
11.“今天参加面试的有近40位候选人,如何证明你是最优秀的?”
12.“你对琐碎的工作是喜欢还是讨厌,为什么?”
13.如果你前去应聘的职位是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那么 “您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总经理要求你1年之内逃税100万元,那你会怎么做?
14.你觉得你个性上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15、说说你最大的缺点?
16、你对加班的看法?
17、你对薪资的要求?
18、在五年的时间内,你的职业规划?
19、你朋友对你有怎样的评价?
20、如果面试你的单位录用了你,但工作一段时间却发现你根本不适合这个职位,你怎么办?
21、在完成某项工作时,你认为领导要求的方式不是最好的,自己还有更好的方法,你应该怎么做?
22、如果你的工作出现失误,给本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你认为该怎么办?
23、如果你做的一项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但你主管领导却说是他做的,你该怎样?
24、谈谈你对跳槽的看法?
25、工作中你难以和同事、上司相处,你该怎么办?
26、假设你在某单位工作,成绩比较突出,得到领导的肯定。但同时你发现同事们越来越孤立你,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准备怎么办?。
27、说说你对未来所从事的行业的看法?
28、你对工作的期望与目标何在?
29、说说你的家庭?
30、就你竞争的这分工作,你认为你还欠缺什么?
31、你欣赏哪种性格的人?
32、你通常如何处理別人的批评?
33、怎样对待自己的失敗?
34、什么会让你有成就感?
35、眼下你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36、如果你正在竞争一个岗位,那么你为什么愿意到那里去工作?
37、你和别人发生过争执吗?你是怎样解决的?
38、问题:你做过的哪件事最令自己感到骄傲?
39、新到一个部门,一天一个客户来找你解决问题,你努力想让他满意,可是始终达不到群众得满意,他投诉你们部门工作效率低,你这个时候怎么作?
40、对这项工作,你有哪些可预见的困难?
41、如果你所竞聘的单位录用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
42、你希望与什么样的上级共事?
43、在完成某项工作时,你认为领导要求的方式不是最好的,自己还有更好的方法,你应该怎么做?
44、与上级意见不一是,你将怎么办?”
45、你工作经验欠缺,如何能胜任你所申请的这项工作?
46、为了做好你的工作,你该怎样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47、如果你在面试中没有被录用,你怎么打算?
48、假如你晚上要去送一个出国的同学去机场,可单位临时有事非你办不可,你怎么办?
52、谈谈你过去的工作生活学习中,最令你挫折的事情?
53、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会不会排斥加班?自己的时间,全力配合。
54、如果你在竞争一个岗位,为什么面试官要在众多的面试者中选择你?
56、你会在面试的单位竞争什么工作,具体是什么职位?为什么选择这个职务?
57、认为你在学校属于好学生吗?
59、你谈谈如何适应办公室工作的新环境?
60、你想过创业吗?为什么?动手能力还要强,我想我更适合贵公司这个职位。
61、怎样看待学历和能力?
第四篇:播音主持面试考官提问问题总结
播音主持面试考官提问问题总结(独家)
1)为什么要报考播音主持专业?
2)你最欣赏的主持人是谁?是否能谈谈欣赏他(她)的理由?
3)你认为做主持人应具备哪些综合素质?
4)你过去有没有接触过广播电视?有没有在以往不同的活动中主持过节目?
5)(做播音员主持人)你认为自身条件的自大优势在哪里?最大不足在哪里?
6)新闻类主持人与晚会主持人有什么区别?你觉得自己更适合哪一类节目主持?
7)谈谈你对主持人的亲和力和观众缘有什么理解?
8)你对节目创新有什么看法?
9)你认为智慧型的主持人和传统的(美女)型的主持人的不同在哪里?
10)谈谈你对现在内地电视主持人与境外主持有什么不同?
11)你觉得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当机遇来临时,你有能力来把握吗?
12)跟报刊杂志比起来,广播电视的优势分别在哪里?
13)为什么说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
14)年龄是否会成为主持人的一个障碍?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5)你最喜欢哪一类的电视节目,为什么?
16)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播音主持的?你认为科班(专业)主持人的优势在哪17)你如何理解幸福?
18)在你一生中,谁对你的影响最大?为什么?
19)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最崇尚的职业是什么?
20)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你认为呢?
21)你认为主持人的主持过程中应不应该含有表演成分?
22)能谈谈你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吗?
23)你认为做一名新闻工作工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修养?
24)作为一名学生,能否谈谈你难忘的中学生活?
25)如果本次考试你失利了,你该如何面对?
第五篇:面试时该如何巧妙地向考官提问
面试时该如何巧妙地向考官提问
大家可能都有这个经历,主考官一番提问之后,边整理东西边对你说: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的话,今天的面试就到这里吧?可能你会偷偷的送一口气,心想刑罚总算结束了,可是殊不知这句话实在是暗藏玄机!只可惜到明白的时候却已经太晚了!否则……。算了,往
事不可追,还是先把它给大家一睹为快吧!
最后提问真的“没问题”?其实乾坤大得很
在经过谨慎而又紧张的面试后,应聘单位有时会在最后快要结束时,以一种看似自然而又礼貌的口气向求职者发问到,“今天的面试就到这里了,不知您还有没有其他问题要问?”
而许多求职者看到面试已经快要结束了,心中不由得舒缓了一口气,其一直绷紧的思维
神经也开始放松下来了,对待上述的提问他们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形:
一是不少求职者往往以为“时机”已到便频频发问,甚至有的着急地问:“你们会录取我吗?”或者“你们对我的感觉如何?”等等;
二是不少求职者漠然地回答“没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往往是一个圈套,对待这个问题
大有讲究,求职者在回答时应根据当时的情况,来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1、根据主考官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判断回答。通常通过整个面试的全过程可以大概地判断出主考方对自己的兴趣,如仔细询问工作经验、反复询问待遇情况、反复了解上下班路途、表情热切等等,可以看出对方的态度是积极的。
反之,若三言两语结束面谈、问题不够深入涉及工作,从未涉及薪水待遇,则可以看出对方的态度很消极。如果判断下来的态度是积极的,求职者不妨自己先问一二个问题证实一
下自己的判断,反之则只要问一个问题就可以了,完全是出于礼貌的需要。
2、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应变回答。要知道回答这样的问话不是很简单的,即使对方的态度十分热忱也有可能由于求职者问话不当而造成误解。一般说来,在用人单位表示出对
求职者极大的兴趣的前提下,针对初试、复试的不同情况下可以询问不同的问题。
初试时提出的问题最好少涉及薪金、待遇,而应询问有关工作职责、业务范畴之类,使用人单位感受到求职者的敬业精神;而在复试时则可以讨论诸如薪酬福利、交通、培训等同
个人利益比较相关的问题。
切记,问到个人待遇方面的问题要谨慎适度,用人单位介绍过的就不必多问,也要喋喋
不休反复问个不停,更不能表现出算帐本领高招,十分精明。
3、根据最后的意向而确认回答。每个求职者都应当确信通过数次面试下列问题已是心
中十分明了的,如果心中无数,则一定要问清。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用人单位规模、求职者的职务与职责、技术与设备水准、产品的水平、市场占用率、用人单位的发展目标(即招人的动机)、求职者所处的部门的纵向(上、下级)和横向(其他部门)的关系、薪资待遇、其他福利等。如果求职者尚未搞清楚上述的全部
问题而不提问题或只在某一二个问题上反复计较都是不理智的行为。
在回答“不知您还有没有其他问题要问?”这样的话题时,我们求职者既不能表现出太自然和随便,更不能表现出过分的热切和过分的迫切心情,有可能最后的提问会成为面试中最重要的内容,求职者的如何回答可能会影响自己本次求职的成功与否。因此笔者建议,求职者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最好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适当提问、理智回答。
面试技巧
面试过程大部分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是面试不仅仅是这么简单,要不大家就没有这么紧张了!和做别的事情一样,也需要上心,也需要技巧!下面是几篇关于面试技巧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面试经验谈:为何受伤的总是我?
好不容易获得了面试的机会,可是面试回来,经过漫长的等待,你收到的却是落选的通知。你可能会不断的追问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呢?是时候检讨了,也许你就是在不经意中犯
下了以下七个错误中的一个,甚至几个:
1、你看来有点“老土”。你的服装可能已经过时,一定要注意你的衣服,还有你的眼镜、公文包、你的衬衫、套装一定要经过专业洗涤、熨烫。
2、你缺乏定位。你看起来太像一个“杂家”,什么都能干,但什么都不懂。你需要认真
地做一份求职目标分析,搞清楚你到底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
3、你推销太过分了。求职就是一个自我推荐过程,你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表现过分,太着急、太渴望得到某份工作,以至你被认为身陷绝境,别无选择。因此面试的时候,你应
多听少说,80%听,20%说。
4、你要的钱太多。你可能总以你以前的工资作为确定你薪水要求的标准。在薪水问题上不能保持适当的灵活性,从而使你给人的感觉是只关心薪水、待遇,而不太关心你能为公
司做什么贡献。
5、好象很难和你打交道。在几次面试中,公司发现了你的弱点、性格缺陷和不良习惯,例如傲慢、缺乏耐性等等。
6、公司里有人不喜欢你。有许多公司,只有内部看法一致才会作出决定雇佣一个人,也就是说几乎每个人都要喜欢你。因此在今天的团队环境中,你要尽最大努力,让你遇到的每个人,从接待员到总经理都喜欢你。
7、你不是最佳人选。面试就是现场推销,对你来说时间更有限的,而且你是在“聚光灯”下被研究的对象。你不能被通过,可能有其他人比你更适合那份工作。因此,在推销过程
中,你应利用“成交意向”语句帮你达成交易。
面试发问的技巧和策略
不论你应聘的是何种工作,在尚无把握对方是否会录用你的时候问一些与工作无关的问题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对于招聘经理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面试找到合适的人选。他们的思
路是:先决定用谁,然后才谈条件。
如果你是一个出色的应聘者,那么你就不会犯以上的错误。你应该把提问的重点放在雇主的需求以及你如何能满足这些需求上。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进行自我推销是十分有效的,但应该
注意的是这些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紧扣工作任务、紧扣职责。
根据以上这两点要求,求职者可以询问诸如以下的问题,如应聘职位所涉及的责任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在这一职位上应该取得怎样的成果、该职位与所属部门的关系以及部门与公
司的关系、该职位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求职者还要注意的是不要问一些通过事先了解能够获得的有关公司的信息,这会让人对
你的面试目的是否明确表示怀疑。
以下是8个与工作相关的示范问题:
1、我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2、您能描绘一下在这一职位上典型的工作日的情形吗?
3、做这份工作的前任是否被提升了?干这份工作获得提升的可能性怎样?
4、您认为这儿的气氛如何?正规而传统吗,还是充满活力,不拘一格?
5、我的第一份工作项目会是什么?
6、我会接受何种培训?参加培训,对我本人有什么要求?
7、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才智才能做好这份工作?
8、(如果应聘的是一份临时合同工作)按照您估计,要完成这项预定的项目可能会超时
吗?
有刁问,就要有妙答
“激怒法”是刁钻的主考官用来淘汰大部分应聘者的惯用手法:在两个人面对面的斗智中,他们往往会用一个明显不友好的发问,或用怀疑、尖锐、单刀直入的眼神,来剥取对方彬彬有礼的外表,使其心理防线大大溃退……当然他们的所为是要找到具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人。如何防范“激怒法”,这里罗列一些现象,请大家都来琢磨琢磨。
(1)你并非毕业于名牌院校?
妙答有:比尔·盖茨也未毕业于哈佛大学!
(2)你经历太单纯,而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
妙答有:那么,我确信如我有缘加盟贵公司,我将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
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
(3)你专业怎么与所申请的职位不对口?
妙答有:据说,21世纪最抢手就是复合型人才,而外行的灵感往往超过内行,因为他
们没有思维定势、没有条条框框。
(4)你学历对我们来讲太高了。
妙答有:我带三张学历证书,你可从中挑选一张您认为合适的,至另外两张,就请忘掉
它。
(5)你是因为与上司有矛盾才转到我们这里来的吗?
妙答有: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但我们之间性情差异太大,无法成为好朋友。
(6)你性格过于内向,这恐怕与我们的职业不合适?
妙答有:据说内向的人往往具有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品质,另外我善于倾听,因为我感到
应把发言机会多多地留给别人……
作为应聘者,面对主考官咄咄逼人,你还能有什么应战绝招的话,那就是无论如何不要被“激怒”!处于被“宰”位置的你,如果因为主考官某些提问过于尖锐、不友好,或者欺人太
甚而激起了你的怒火的话,那么对不起,你已经输掉了!
唯有让这类主考官意识到,尽管他在刁难你、试探你,但你不以为然,依然故我而最终并没有从被动的位置上“滚”下来,因为你有自己应有的涵养,因为你是一位真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