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个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为先》说课稿
《五个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为先》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个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为先》。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五个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为先》选自山东省技工院校统编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德育》第二单元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节课主要讲述职业道德的内容,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五个方面对职业道德进行阐述,用真实的事例反应了遵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重要性,对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理性认识和道德情感、提高职业素养,更好的服务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特点,结合技校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含义、意义和基本要求。从而认识各行各业对职业道德中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奉献意识的不同要求。
2、能力要求:结合实际活动能举例说明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对他人在职业活动中的职业行为,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观点进
第 1 页 1
行分析;能正确判断讲职业道德与不讲职业道德、守信与不守信、讲公道与不讲公道、有服务意识与无服务意识、有奉献精神与无奉献精神的职业行为差异。
3、德育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敬业意识、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奉献意识,为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根据教材与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职业道德规范五个基本要求的含义、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判断讲职业道德与不讲职业道德、守信与不守信、讲公道与不讲公道、有服务意识与无服务意识、有奉献精神与无奉献精神的职业行为差异。
四、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既需要规范性,又需要创造性和实践性。尤其是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在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因此,考虑到我校学生及自身实际,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事例法:通过引用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人物事迹,以及部分反面人物,用现身的说法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如李素丽、任长霞等人物事迹)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影音资料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五、说学法
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是我们从事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我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总结反思法。
(过渡)最后,我再具体来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展示李素丽、任长霞、孟二冬、宋鱼水、王顺友五位模范人物的图片,以提问形式导入新课。(5分钟)
2、讲授新课:结合教材内容重难点和学生实际,在带领学生理解职业道德五个基本规范含义的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归纳总结不同人物事迹的职业道德,同时列举部分行业中的负面影响、不正之风,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对比。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得知识兴趣化。(30分钟)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5分钟)
4、板书设计:把职业道德内容的五个方面用图形系统直观清晰地书写出来。
5、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5分钟)。
围绕本节课所学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五个方面各写一条名言警句、并仔细体会其含义。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爱岗敬业我为先
爱岗敬业我为先
记昆仑宾馆中心机房党代会服务
10月19日党代会动员大会结束后,中心机房在主管赵小利带领下立即响应俞书记讲话方针及根据宾馆领导安排结合自身部门实际,积极制定符合本部门情况的工作安排:1.积极制定消防监控的规章制度及其工作重点;2.立即检查调试各个会议室的音响设备,确保会议系统的正常进行;3.立即检查宾馆的电话、网络系统,保障入住宾馆客人的电话、宽带等通讯不受影响;4.立即检查宾馆局域网酒馆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排查从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确保酒馆系统在党代会期间不发生任何故障;5.为我部门负责的各项工作制定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在党代会开会期间,中心机房全天员工,克服人员不足、部分设备短缺问题,以饱满热情放弃休息每天白班均是全员上班,白班平均每天上班时间都在十一个小时以上,并且都是在规定上班时间前半个小时就到单位,提前到各个会场做好会议音响的调试准备工作,夜班都是三个人在岗,上夜班的同志下夜班后继续上白班;在接电话中一律使用了电话礼貌用语,做到了电话铃响三次内接电话,接完电话十分钟内到现场的快速响应方针;有力的保障了在宾馆召开的各个党委会议的正常运行。正是因为我们时刻战斗在工作岗位上,吃住在单位,才保证了会议期间,多次在没有事前通知的情况下,接到用会场通知后在第一时间内到达会场,保障会议的如期举行。白天忙完会场,夜班的同事不辞辛苦,又为有需要的客人耐心讲解上网方式、不会电视操作的客人指导其正确打开电视。正是因为在中心机房各个员工无私忘我的辛勤努力下,在10月24日至10月31日会议期间我们部门负责的音响、电话、宽带网络、宾馆局域网酒馆系统、有线电视均没有出现一例故障,极大的维护了宾馆的声誉。
中心机房吴戈平
第三篇:把握“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
把握“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五个坚持:系统谋划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 “五个坚持”,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五个坚持”,为 “十二五”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系统、清晰的路径,对于增强我国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对于推动科学发展,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五个坚持”,更加明确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重要的协调机制。现阶段我国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我们最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是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外需,使得我国长期徘徊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而劳动者在产业链低端得到的低收入,又反过来严重地制约了内需的扩大,从而使经济发展进一步依赖外需。因此必须通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打破这一循环。
“五个坚持”,更加明确了科技进步和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的实现机制。改变我们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低端地位,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一靠加大研发、设计等投入,靠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产业链创新;二靠品牌、营销、网络等资源的创新、创造和获取。过去那种靠拼价格、拼土地、拼投资、拼消耗等牺牲资源和环境谋求发展的道路不可持续。“五个坚持”,更加明确了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机制。约束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函数不同,发展的路径和效益也大相径庭。把追求GDP作为主要目标,忘记了发展的本意是为了改善民生,必然出现牺牲环境谋求增长、不惜代价消耗资源追求产值等非理性行为。而把民生作为约束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函数,其发展的方式一定是集约型的,一定是人民群众受益型的。
“五个坚持”,更加明确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的操作机制。“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内容。
“五个坚持”,更加明确了进一步改革开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机制。改革开放是中国复兴的主动力,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巨大引擎。应该看到,改革开放到了今天,许多浅层次的矛盾已经解决,不推进深层次的改革包括政府层面的制度改革,不实施新的开放措施和办法,那么,制度层面的发展动力就会衰减。
“五个坚持”所形成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是一个由导向机制、协调机制、实现机制、操作机制和动力机制所构成的有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大系统工程,它在理论上具
有高度统一的逻辑关系,在决策和操作层面上也具有密切相关关系。它是我党新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据2010年10月25日《新华日报》)刘志彪
科技进步做支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建议》还指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由此看出,制定和实施科技规划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就必须要使科学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而科技规划为科技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提供了实施框架和蓝图。科技规划(计划)是指导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纲领,是实现科技发展国家目标的关键途径,是解决国家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重要措施。
新世纪我国第一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中提出:未来15年内,我国将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将能源、环境、农业等11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确定为“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重点领域,并从中选择任务明确、有可能在近期取得技术突破的68项优先主题进行重点安排,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对“十二五”期间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二五”期间科技事业如何发展?科技如何服务科学发展,如何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些都是“十二五”科技规划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据2010年11月1日《学习时报》)
赵志耘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我们一定要着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必须把加大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科研开发及应用,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支撑,把投资的重点放在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上。
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建立健全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要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据2010年10月18日《经济日报》)
赵 欣
结构调整全发力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
“十二五”时期的特点和性质表现为,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未来十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最后十年,因此未来五年时间至关重要。
在“十二五”时期,如果能够按照既定方向加速转型,不仅能缓解国内经济的不平衡性,还将缓解国际经济的不平衡性。最重要的是,中国将在全球和亚洲转型中“先行一步”,争
取更加主动的机会、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明显地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郑新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中央提出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不仅事关 “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更能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奠定基础。
要改变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实现经济增长动力向内需的转变,有两个途径。一是内需与外需的平衡。通过提高工资,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来增加消费。二是投资和消费的平衡。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以实现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
辜胜阻(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中国需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既要解决持久发展的动力问题,也要解决质量提升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需加大马力。
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仅要大力解决那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又要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处理好收入分配改革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与物价调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民币汇率改革与出口企业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经过酝酿以及前期铺垫,从 “十二五”时期开始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已经到了不做不行、十分迫切的地步。诸如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土地成本快速上升等因素,都预示着中国的低成本竞争优势要告一段落了,而另一方面,中国现在就得做好应对未来竞争的准备,这些都是促使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性因素。(据2010年10月25日 《瞭望新闻周刊》)
深化改革开放添动力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毫无疑问是“改革开放”。“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30多年来中国发展一以贯之的选择。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还是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无论是全方位开放的现代化格局的奠定,还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的推进,改革开放一直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开放的意义,在于这场伟大革命引领一个人口占世界近1/4的国家,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走上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的意义,还在于这场伟大革命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让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正确的发展道路。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进步,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只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有不竭的动力。讲发展,必须讲改革;要继续发展,必须深化改革,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关于发展道路的共识。今天,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这是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节点,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接续点。未来一段时间,无论是加强宏观调控,还是调整经济结构;无论是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还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都需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赢得空间、获得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已经形成,改革已经从个别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必须树立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据2010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
郑青原
社会保障“三步走”
中国社会保障远景目标应该是建成一个福利社会,这就要划分为三大战略步骤渐进进行。
第一步→从普惠到公平的普惠。实现普惠之后,接着一个目标,就应该是促进公平,迈向公平的普惠。这个可能是我们未来30年的任务。什么叫公平的普惠呢?打个比方,城市里面有低保,农村也有低保,我们现在城市的低保水平相当于农村的4倍,我们希望这个差距逐渐缩小。
第二步→从局部到全局的普惠。以往30年,社会保障的改革进展成就还是很大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总是单项突破,而不是全面推进。现在我们到了全面推进的时候。“十二五”期间可能是一个全面基本定形的时候。所以,这就是一个从局部到全局、从单项到全面的推进。
第三步→从分割到统筹的普惠。过去的社会保障,比如低保制度、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的养老保险、农村的养老保险,是城乡分割的,也可以说是群体分割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来要走向统筹城乡,统筹不同群体,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公平。
关于 “三步走”的战略,希望能够把基本保障制度全面覆盖,真正实现过去提出的 “两免除、一解除”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第一个 “免除”是免除所有人的生存危机,第二个 “免除”是免除所有人得病的恐惧;一个 “解除”就是解除人的老年后顾之忧。(据2010年11月3日人民网)
郑功成网友热议
改革开放为引擎
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深化改革,化解难题消除矛盾理顺关系,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是审时度势的英明决策。我们由此相信,在这股强大动力的推动下,“十二五”必将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将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辉煌。(武西奇/文 据2010年11月4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解决民生快节奏
十二五《建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在建议出台不久,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保法出台了。社保法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体现了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即将步入的快节奏。如果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建议是在充分考虑民众的这个迫切愿望而做出务实之举。那么社保法的出台则无疑是给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撑。(相遇如风/文 据201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五个坚持”出实招
“十二五”规划的制定顺应民心,各项政策都是“实招”。全会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
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综观此次全会,宏观谋划国家改革的深入进行,既有政策重心,又有切实举措。(霍晓剑/文 据2010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第四篇:外刊论文撰写的五个基本要求
即5c:正确(correctness)、清楚(clarity)、简洁(concision)、完整
(completion)和一致性(consistency)
。只有在满足这5点要求的情况下才可以算是一篇合格的外刊文章。对此,我深表同意。下面,从外刊论文的基本结构分别来说明我的看法:
1)introduction
我一直认为introduction是外刊文章最为难写的部分之一(另外一个是discussion)。中文文章的缺陷就在于
introduction没有内涵,过于简单,没有真正体现出一篇论文的研究起初和创新要素。应该说外刊论文对于introduction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好的introduction就相当于文章成功了一半。所以大家应该在introduction上集中足够的精力。
我认为要写好一个introduction,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这两点是结合在一起的,即在符合逻辑性的基础上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
一开始,我们要首先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的简洁明了,不要罗里罗嗦一大堆。须知看文章的人都是该领域的专家,所以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
接下来,就是introduction的重头戏之一:文献的总结回顾。这一点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的概括
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这是两个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如果一旦审稿人之处这两个毛
病,很可能意味着说你做的不够深入或者全面,负面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另一方面,文献的应用和数据的提供一定要准确。片面的摘录部分结果而不反映文献的总体
结果是千万要不得的。引用的数据也要正确,特别是间接引用的数据(即不是从原文献中查到的数据,而是从别人的文献中发现的另外一篇文献的数据)。数据出错
会导致文章的印象大大失分。此外,引用文献的时候注意防止造成抄袭的印象,即不要原文抄录,要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总结描述。如果审稿人正好是文献的引用者的话,这样做就会糟糕的。
然后就是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且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introduction的高潮所在,所以更是要慎之又慎。阐述局限性的时候,需
要注意的问题是要客观公正评价别人的工作,不要把抬高自己研究的价值建立在贬低别人的工作之上,这往往是我们写中文文章中容易犯的毛病。在外刊论文的写作
中,这是万万要不得的,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分析。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仅仅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需
要注意的是文章的摊子不要铺的太大,要抓住一点进行深入的阐述。只要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
人抓住把柄。中文文章的特点是创新性要多要大,而英文文章的特点恰恰相反:深入系统的解决一到两个问题就算相当不错。
最后,就是总结性的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introduction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至此,introduction的写作算是大功告成。但是写完之后,还是要慎之又慎的仔细修改,仔细的琢磨里面的每一个句子是否表达的恰当准确,这对introduction的修改完善是至关重要的。
2)methods
methods部分是描述我们论文的实验过程(这是针对理工科而言,文科我不知道不能妄言)。这一过程的写作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却不少,重要的在于完整和科学。完整就是实验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到,不要顾此失彼,遗漏一些重要的内容。
methods部分一般可以按照实验对象、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实验分析方法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组织。实验对象一般是人或者动物或者是一些组
织等等,它们的基本信息要描述明确。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国外的刊物大多对牵扯到人或者动物的实验都有一些特定的要求,有些是不允许在人或者动物身上进行的实
验操作的,这需要认真阅读投稿刊物中关于实验的详细规定。如果违反这一规定的话,可能会不接受评审或者发表,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实验设备的描述中,要对仪器的型号、生产厂家、实验过程中的用途等做详细的说明(牵扯到保密项目的可能有另外的写法,我不清楚)。对实验设备之间的链接要做到科学正确,不要给人混乱或者操作错误的感觉。设备使用的时候一些必要的步骤不可或缺,尤其是有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特定影响的操作更是要详细说
明。这样做的好处,是为了在discussion中能够进行对应的分析。比如,一些设备在使用之前要首先进行校正(calibration),有的要求每个阶段实验之后都要重新校正,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这一点一定要详细说明你的操作步骤或者校正过程,便于评审人分析你的结果。
实验材料的描述根据不同的学科应该有不同的要求,这里很难加以详细的描述。总体上来说要注意说明材料选择的必要性,也就是对为什么选择这种材料最好有一定的说明。如果这一点上描述不清的话,可能会导致整个实验过程是不成立的。
实验过程就是讲自己实验的整个操作流程描述清楚,一般都要附加以实验的流程图进行说明。流程图的画法很多,有的是文字式的,有的式文字和示意图结合的,根据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做法。一般来说,可能后者多一些(对一些实验性学科来说尤其如此),因为这样做能够使评审人对你的实验过程一目了然。如果示意
图花的漂亮的话,还可以增强一些印象分。描述的时候,要有鲜明的层次感,对每个步骤之间的顺序和关联要描述清楚,不要造成实验过程混乱不堪的印象。因为最
终评审人判断你的实验是否合理,是从这个过程的描述来的。
只要能在上述4个方面做到完整和科学的描述,相信写好methods不是问题。
3)results
不少人在写论文的时候会把results和discussion两部分放在一起写,但是大多数的论文都是分成两个部分。这两种做法的选择,取决于文章的类型。如果你的结果在分析的同时进行讨论更加合适,并不适合单独拿出来分析(或者是那样做很困难,导致discussion成为鸡肋的时候),那么合在一
起写是合适的;反之就要放在一起写。因为我没有放在一起写的经验,所以这里就只好单独分开来说了。希望有合在一起写经验的人能够补充这方面的内容。
results部分的要求是四个字:翔实准确。翔实就是要提供最为全面的分析结果,一切从你的实验当中能够得到的结果都应该提供给读者,不要故意的隐瞒或者遗漏某些重要的结果。准确就是结果必须是要真实的,不能是伪造合篡改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结果不够翔实并不会导致论文直接被拒,但是结果的真实
性被人怀疑的话就肯定会被拒。
在结果的提供上,一般是表格和图两种方式。不同的杂志对于图表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应该要根据杂志的要求分别对待。表格的优点是能够清晰的展示论文获
得的第一手结果,便于后人在研究时进行引用和对比。图的优点在于能够讲数据的变化趋势灵活的表现出来,表达上更为直接和富于感染力。应该来说,图表应该结
合起来使用,这样能各自取长补短,使得结果的展现更加丰富。应该要提出的一点是:现在大家越来越喜欢给各种各样的图,但是杂志社的要求却是要尽量限制图的个数。因为这样子会增加排版的困难,版面也会增加,出版社的支出也就会增加。因此,我的建议是大家在提供图的时候,尽量用最少的图提供最多的信息,一般来
说最多不要超过8个。图太多了,会显得过于罗索和累赘,主编那里就不会很欣赏。必要的时候可以用表格来替代一些图。图片的格式每个杂志不太一样,要求
tif格式的比较多,不推荐使用bmp(jpg就更不能用)。有人说用矢量图清楚些,我的感觉和tif格式的没什么区别,只要足够清晰也就可以了。彩色图
片的使用要慎重,因为黑白图片可以免费,但是彩色图片是绝对要收费,而且价格不菲。
在results和discussion分开写的情况下,results部分尽量不要设计对结果的评论,最多是总结的陈述结果也就可以了。否则造成这两部分的内容上的重叠,会显得很累赘,对discussion的描述不利。结果的描述上也要注意层次之间的安排,要按照条理性的要求分别描述,显得有逻
辑性一些。不要乱七八糟的堆在一起,只是给出来了就可以了。结果给的一团糟,会大大降低论文的可读性,吃亏的最终是自己。
results中大多都要提供统计性的结果,例如方差分析等。方差分析的结果形式要根据刊物的格式来给出,有的要求对分析值、自由度和概率都要详细的给出,有的则只要分析值和概率就可以了。概率可以用p=0.02或者p
第五篇:森林公园的“五个一”基本要求
森林公园的“五个一”基本要求
一个规划设计。要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对森林公园进行规划设计。并要按规定进行批复。镇级森林公园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复实施。市、县级森林公园,由市林业局批复实施。
一个大门或一块牌子。设立森林公园,必须要有进入森林公园大门口,大门口要挂森林公园名称牌子。
一条道路。森林公园要有一条从大门口通往森林公园内的道路。
一个观景亭。森林公园内,至少要选择一个比较高的地方,作为森林公园的观景亭,并进行适当的建设。
一个机构。设立森林公园,必须要一个机构进行管理,有领导班子和成员。镇级森林公园机构可在镇成立,由镇领导任公园主要领导;市、县级森林公园,可在县或县级林业局成立,由分管县领导或林业局长任公园主要领导。机构人员可兼职,即一套人马两个牌子。机构要由镇或林业局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