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美德少年文学故事丛书》有感[最终版]
读《美德少年文学故事丛书》有感
这几天,我读了《美德少年文学故事丛书》中的一本——《模拟外交官》。这本书中共有20个美德少年的小故事,每一篇故事都非常的感人,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小造梦师”——于子诚的故事。
于子诚最感人的事例要数他和四川张贵勇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摧毁了许多小朋友的美好家园,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在这个时候,于子诚认识了张贵勇一家,并决心帮助他们一家人。于子诚经常通过书信与张贵勇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帮助张贵勇走出心中的阴影。后来,于子诚得知张贵勇非常希望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他想咱们泰州的家家户户都有电脑,上网交流很方便,而对四川的小朋友来说就是一种奢侈,如果我能帮他买一台电脑,不仅可以帮他圆“电脑梦”,还可以更方便我们的交流。
于子诚决定买一台电脑送给张贵勇,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也不过2000多元。剩下的钱怎么办呐?之后,他为了筹钱,先后写信给李咏叔叔和联想公司的经理。在烈日炎炎的大夏天,于子诚和他的同学一起去大街上、公园里募捐。这样东拼西凑,终于凑到了买一台脑的“巨款”——4000元。
于子诚和张贵勇非亲非故,但他却这样不求回报、竭尽全力地帮助张贵勇,这种品质非常可贵,让我感触很多。在生活中,我们随处都可以给予爱,虽然这种爱不是惊天动地,但是小爱也可以使人感觉到温暖。只要我们每个人献出一点爱,那么,世界就会因为我们的这些小爱变得更加美好。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那么世界将会变得非常美好。
六年级:钱尹宁
第二篇:读《美德故事》有感
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
最近,我利用假期的时间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近代篇,对此,我有了深刻的体会。
中国近代史,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社会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在那乱世中,有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那些革命烈士、英雄豪杰甚至为了国家的解放、百姓的安宁生活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当中有的人面对屠刀,视死如归;有的人赴汤蹈火,奋勇抗敌;有的人赤胆忠心,公而忘私......如:林则徐虎门销烟、谭嗣同以死警世、李大钊英勇就义、江竹筠宁死不屈、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他们都为我上了难忘的一课。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领土的那段长久历史中,那些外国人以武力逼迫清政府签下了一条又一条不平等的条约。对此,无数革命烈士,为了人民的幸福,国家的解放,前仆后继;不怕牺牲;英勇抗敌。还有那些反对封建社会主义和清政府丧权辱国、割让土地而深感羞耻、悲痛的爱国青年都纷纷投入革命事业。外寇大肆叫嚣,肆意残杀无辜居民,猖狂的侵占中国领土。别说是我了,百姓们都满腔怒火。我认为,这都是因为清政府社会政治腐败动荡造成的,我国在军事方面,一步步落后,从而使得我国领土和主权轻易被外寇侵犯。这使我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说得真对!我不会忘记曾经那段令人屈辱的历史,而就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中,一个人在我的心里烙下了深深地印记,使我敬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人,他就是聂荣臻爷爷,荣臻爷爷在抗战日期,救了日本人的两个孩子,细心照料,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荣臻爷爷把孩子还给了日军,日本人民知道后称荣臻爷爷为“活菩萨”和“中日友谊的使者”。当我看完这个故事后,深深地感到了荣臻爷爷的宽容、大度、仁爱的这种伟大精神,这种精神使我感动。日本军人杀害了中国人民多少同胞,多少无辜的孩子也因此失去了父母。就因为这些,荣臻爷爷完全有足够的理由不管日军的孩子,可他却救了,如果是我的话,那我肯定不救。日军也曾经杀害过无数个中国人民的孩子,可当他们面对自己手无寸铁的孩子时,他们可曾想过,孩子是无辜的。他们是那样凶残,而荣臻爷爷对日本人的孩子却视己如出、悉心照料,那宽厚的胸怀、仁慈的心,让我十分敬佩,我以后也要向荣臻爷爷那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会用实际行动告诉日本,我们可不想他们那样凶残,我们中国人民不像他们那样,是“冷血”动物!日本虽然在军事上比我们国家发达,可在宽容这方面与我的祖国根本没法比。
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第三篇:读教育丛书有感
读北京教育丛书有感
通州区玉桥小学
代金全
读《教育与人生》有感
国庆长假7天,终于有闲情逸致坐在书桌前阅读早已经放在桌子上的,由任苏民编著,朱永兴审定的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教育与人生》。
阅读书籍是本人的爱好,阅读书籍后我总喜欢对所读之书细细品味,阅读本书后同样也有一些感受和想法。
读了导言部分,我深切感受到:叶圣陶老先生不愧为卓越的教育家、文学家,真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他从事文化教育工作70多个春秋,几乎亲历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各个时代和教育改革的整个过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感到更有必要能用较短的时间直接感受和系统地把握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把自己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与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行为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在今后的教育学生过程中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优点,使之更优。
我首先阅读了叶圣陶1919年2月27日写的《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一文,我对此有以下两点认识。第一,当今中国的小学教育与当年叶圣陶时期的小学教育的现状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多了一些现代化的设备,考查学生的内容越来越多,好像能做出怪题、偏题就是有知识、有素养。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做出这些题目,只顾拼命教书,不管学生是否容受。凡是自己懂的,一一明明白白教给学生,把学校变成了“学科杂货店”。更有甚者,要求各科教师所教学生都是出类拨萃的人。换言之,学生也就是完人,这是永远也不可能的发生的,每一个人不会在所有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第二,出去听的那些好的课,他们无一例外都是预先编定教案,自己怎样问,学生应当怎样答,逐句话逐个动作,一一配定了各占若干时间;到了上课的时候,只把自己问的和学生答的照所列的表表演完毕,没有不合预先设计的,有一些连时间也没有差错,更有甚者上公开课,多少年下来就上那几节上得都快烂了的课,这和90年前也没有什么差别,如今依然。
我读后发现,叶圣陶老先生对解放前的教育状况非常不满,基本上是大量的一些非常空洞的话,只是一种牢骚话,或者还有一些就是解放后与当时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套话,对现实没有太大的意义。老先生在整本书中明确表示了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但是并没有去设计如何实现这一价值的方法。这使我在读完这本书后感到非常的遗憾。
尽管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但是他的一些见解我还是非常欣赏的。如“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学校教育的目的如何实施,这需要教学研究人员去设计了,而不是我们一线的教师,一线的教师主要还是要贯彻上级部门制定的课程标准,一线工作的教师只能做执行者,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既做研究者,又做执行者。除非„„
作为一名教师,我读了这本书后,还是很有收获的。下面是我有同感的几方面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思想如要实现,必须改革考试方法才行,否则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因为目前教育界普遍存在急功近利、追名逐利的风气,早就忘记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了,因为育人不是一天两天就行的,人是不同的,有些人是可以刹那间改变的,而有些人也许一辈子也改变不了。就拿法轮功来说吧,有的大学教授也会听信其不正确的思想,但对于我这比大学教授少了很多知识的小学教师来说,不要说一辈子不会相信,就是几辈子也不会信其为真。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说明人是不同的,是形形式式的,教育应该说因人而宜,不能过份地强求统一。
通过阅读,我充分了解到作为教师必须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不能只顾教书,应有如下作用:端正教育思想,这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不管你是教什么科目,只要你是教师,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教育的道理多端,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样,而“身教为先”总归是最重要的一条。
通过阅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认识得更加透彻。师生的关系应该是如下关系: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有深浅作用,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各种学科的教师都一样,无非就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就作用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在熏陶,就领受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在自得。总而言之,教育是一门学问,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受父母影响过的,有了一定思想感情的,是千差万别的人。自古以来对教育就有这样的说法:教无定法,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我还是欣赏陶行知老先生对教与学高度概括的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第四篇: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
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
今天,我读完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厌》的故事对我启发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练就是十天,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曲。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作曲人的人品、个性,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
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惭愧。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来,这时,我想起一本参考书上有这道题的答案,就不懂装懂的把答案抄了下来,并且交给了老师。第二天,作业发下来我得了优秀,老师还表扬我,夸我聪明。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让我又想起了这件事,它提醒我,对待学习不能不懂装懂,碰到困难要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现在,我们正处在读书的大好时光,就应该努力学习,多读好书,长大后成为栋梁之才,为国家做出贡献。
第五篇: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
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
今天,我读完了《中华美德德故事》这本书,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对我启发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学习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鱼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练就是十天,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曲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把曲子练熟了,而且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老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做曲子的人品、个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
看到这里,回头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惭愧。有一次,我碰到一个难题,怎么也想不出来该怎么做。这时,我突然想起参考书上有这题的答案,就不懂装懂地把答案抄了下来,并交给了老师。第二天,作业发下来,我得了优秀,老师还表扬了我,夸我聪明。可是,现在翻开本子一看,优秀上好像多了一个黑点,这个黑点仿佛在问我:“你弄懂我了吗?”我越想越觉得难受。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让我又想起了这件事,它提醒我,作为一个学生干部,在班里要做好带头作用,对待学习不能不懂装懂,碰到困难要虚心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就更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