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 2011-11-2
2摘要:中学生是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以新时期正确育人观“三个面向、育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指导,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者面临的一项十分严肃和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任务
为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促使未成年人全面发展。《若干意见》体现了党的十六大精神,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对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在《若干意见》的指导下,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必将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要求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在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所以,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者面临的一项十分严肃和迫切的任务。
一、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中学阶段不仅是青少年积累知识、增长智力和增强体力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思想道菇期,其思想道德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多种困扰和考验。
1、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特点和表现
由于当代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社会成长背景与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中学同,所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有很大差异。再加上中学生本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正处于时期,各方面还不成熟,也是情感最激烈、最充满冲动、幻想而最容易动摇的时期。所以,德状况存在主要问题是:部分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功利化,政治理想信念淡薄,认知和行为脱意识不强,心理素质低下。据有关专家研究,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具双重性特征具体表现在探求性,观点上带有偏激性;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认识上带有片面性;目标上具有时代性,乐性;思维上具有求异性,心理上带有逆反性;认识上具有自主性,处事上带有自私性;行性,生活上带有依赖性;性格上具有开放性,意志上带有脆弱性;交往上具有广泛性,感情性。、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们把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划分为两方面: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以下析。
在客观原因中,可以归结为以下五方面。第一,对外开放的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白中学生了解和吸收世界各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拓宽了途径,然而,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化渗透进来影响我国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二,市场经济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展,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更加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但某些领域信缺失、黄赌毒现象泛滥,以权谋私的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这也给中学生带来不可低估。第三,互联网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中学生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提他们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但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腐蚀中学生纯洁第四,学校教育缺陷的影响。学校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可以教会识,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但是过于注重高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德”方面的培养。重“智“一好遮百丑”,使得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不平衡发展。第五,家庭教育误区的影响。家庭教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见误区,如:推卸教育责任;不情愿的过度要求;重智力轻德育轻劳动能力;陈旧的教育理念、腐朽的面子观念;对孩子行控、家长教育的方法失控等,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的主观方面。由于中学生本身的处于发育阶段,总的表现为不成熟。他们在这个阶段,主要表现为易受诱惑,情绪波动大,是非辨别能力差,孤独感强烈等。这些特征在初中学生身上尤其明显。但由于个人努力程度不同,素质也就不同。单看一个班里的学生,有些成绩特别好,有些成绩一塌胡涂,有些学生特别好动,有些学生思维能力特别强,有些学生反应总慢半拍… … 参差不齐,先天的差异,个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综合表现为学校学生个体的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有其本身的优势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引导,积极培养,那么每个学生都是有用的人才!所以,我们都要努力探索更加有效的途径去提高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对中学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对策的思考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工作,力求保证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为增强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为应该加大以下各项工作的力度:、学校德育工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贯通、促进,分别题、精髓、基础的作用,构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指南和精神动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主要纽带,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所以,学校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内容为指导思想,切实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化,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效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为本,构建大德育框架德育是一项复杂、艰巨而又长期的重大系统工程。
只有树立大德育观念,做到全方位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为二十一世纪培养更多合格的“四有”人才。由此,我们应树立德育观: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环境育人,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动发展。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大德育观是:
要求德育从我们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上去思考、观察各种德育现象,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大潮流中去探索思考。在学校要树立齐抓共管,构成合力的“四育人”德育思想。即:全员全社会关心青少年成长的氛围,在学校主要是所有教职工要共同参与,即教师、职工与行政合力,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共同教育好学生,培育高素质的人才。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相是建立健全社会教育机构网络和社会育人基地网络,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培养更多创新型、服务型的实用人才。全过程育人― 构成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德育学校开展的所有活动都应是有利于德育的活动,学校要规划德育系列,分阶段育人,同时抓全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环境育人― 绿化、美化、净化学校的环境。优良的人文风气氛围学习环境,使育人得到最优效果。当前大多数中学都很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气氛,增强学生的情趣,增强育人效果。学校德育工作是要学校全体人员一起行动起来,真正把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根本宗旨上。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人人都是德育想,增强全员德育意识。形成“人人都抓德育,事事与德育有关”的德育工作大环境。这种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环境育人的共识,才是提高中学德育实效性的根本所在。、加强班主任工作和团队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四育人”的大德育框架下,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和骨干力量,是使校内各种力量形成教育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渠道的桥梁要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工人职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加强队伍建设,基本目的是为了高效优质地完成学生思作,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使班主任能够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身最终实现队伍建设的“双重效应”。同时,加强班主任和学校行政、职工人员的合作,对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和团队工作人员,针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开展德育工作。侧重好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意识和辨别是非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管理和科学评价,对他们进行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另外还要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德育教育工课堂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这样德育就增强了时代感,并能与时俱进,提高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课是对中道德教育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最重要责任是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以树立责任观、是非观为前提,积极树立正确的换位观、双赢观、生态观、对话观、分享观同存异观。所以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所求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外,还要实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努力研究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另外在考核方法上,我们也要改进,建立科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而考核内容应该更贴近生活。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知、信念,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此外,理论联系实际,应该开展针对性强的综合实践活动,问、心理咨询、先进典型报告等。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也要注重纪念日教育及引导,开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这些,使他们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到升华。
而要实现这些转变,关键在于教师观念更新。教师要用实践证明了的新的教学思想、教己的教学。
在观念方面,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方面,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指挥者转变为协作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师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并转化为相关的行动。另外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把创新教育落到课堂教学实处。教师可以际情况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实际,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选择事例与学生共同讨论。还有,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教材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加强师德建设是搞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合格人才,必须靠教师的智慧和力量。新时期的广大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律自强,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之魂,在于师德。”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伍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均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教师要按照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内容― “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人、严谨治学、与时俱进”,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而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灵魂。由此,教师职业道德的加强,对于教师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搞道德教育的关键。
总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强烈责任和使命感,而且还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甘为人梯,甘当绿叶,以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善校园氛围,打造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年4 月第2 版。
2.罗芝馨,韩东才.学校德育工作新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7 月第1 版。
3.韩东才,罗芝馨.学校德育改革与借鉴[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 年4 月第1 版
第二篇: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
中学时期是学生一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思想品德课肩负着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任。因此,如何加强和改善中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个中学德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的核心问题。
1、积极开展心理建康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变化,他(她)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或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解决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们要深入学生,深入实际,做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坚持“三个贴近”原则,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一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名利。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三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批评。四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品德高尚。
2、课余时间也要注意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时间学生的行为因受到课堂纪律的约束。因此,学生很多行动都没有表现出来,但课余时间里他(她)们无所拘束,各种各样的行为毫无顾忌地显露出来。这时教师就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思想行为就予以充分肯定,那些消极的、庸俗的行为老师要陈述利害关系,耐心的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在学校这块圣洁的土壤中健康成长。
3、充分运用各种方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要充分运用广播、影视、板报、宣传橱窗等方式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通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少先队员、先进集体,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献爱心、助人为乐等活动,为他们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通过组织观看革命传统影视节目,组织参观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遗址,以及请老革命、烈军属、校外优秀辅导员作专题报告,讲革命传统,介绍亲身经历,使学生从榜样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实践感悟是打开少年心灵、培养优良品质的钥匙。把掌握思想道德知识和进行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寓道德教育于生活实践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中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组织郊游、踏青、野营等户外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成立“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走上街头,提供各种的义务劳动,使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合作的重要,增强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观念;参与“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共成长”的手牵手活动,城里的孩子帮助务工农民子女,使他们感受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奉献社会、实现价值”的人生真谛……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他们有了发挥特长、张扬个性、感悟生活的机会和舞台,在实践中将优良的思想道德转化为自己的品质,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使知行得以完美结合。
第三篇:80.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在新形势下,加强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新时期。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不但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还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提出,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和少先队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的德育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少先队思想教育体系的的内涵和功能优势
少先队思想教育体系,是指少先队围绕组织属性,根据工作对象的不同年龄、区域等特质和发展需求进行科学划分,所形成的具有不同层次的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科学系统。这一系统包括组织机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师资和教育理论等,它是少先队组织中组织系统的层次性及由此产生的部门(单位或单元)功能结构、产品服务、基本保障等系统层次性。
一个设计合理、管理严谨的系统远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还可产生其任何单个组成部分所不能产生的收益。相互作用并各具特色的科学分层的少先队思想教育体系,保证了各级少先队组织或部门对不同青少年需求的适应性,与社会需求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和谐,也保障了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系统在总体上的稳定性和合理性。
(一)层次内竞争与层次间合作的良性互动。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系统有利于确定“功能分类、层次内竞争、层次间合作”的原则。不同层级的少先队思想教育组织单元具有不同的教育定位,面对不同年龄的教育对象,履行不同的教育职责。同一层次的少先队思想教育组织单元之间,如儿童社区少先队组织和儿童学校少先队组织,或者儿童农村少先队组织和儿童城市少先队组织,鼓励竞争,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不同层次的少先队思想教育组织单元之间,如儿童级和少年级,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同时又相互联系和合作,形成有效衔接。在这样的原则框架下,更能形成层次清晰、使命分殊、目标有别的少先队思想教育体系。
(二)一个持久有序框架下的长期稳定。分层模式的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系统能使层次结构相对稳定,有利于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有序开展。在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各层次职能确定之后,各级各单位的少先队组织就没有再公开地扩展其“地盘”的使命,就可以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把少先队工作做精、做细、做实,使少先队工作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三)公平与效益的兼顾。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公平,但必须不断地提高效率。如果不提高效率,所谓公平只是低层次的公平。公平与效益是教育发展中一对不可回避的现实矛盾。少先队思想教育也一样。由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少先队组织资源输出的力度和覆盖面不均,很多少年儿童没有享受到同样的教育。分层化的少先队思想教育体系可以用结构化的优势克服少先队组织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较好地兼顾了公平与效率。
(四)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结合。“全童入队”下的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同时,少先队是党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预备队,体现
了她的先进性。分层化的少先队思想教育体系可以使每一个少先队员受到经过专业设计和科学规划的教育,分层的方法使组织下的少先队“宽进”与高要求高标准的教育得到融合,使少先队员接受集体教育的同时,朝着共同的理想追求快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二、少先队思想教育体系的具体实践
少先队的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在少先队教育中主要的不是以文化知识为资源进行教育。少先队以队员的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自己的教育任务,如理想信念、集体意识等以及各种综合素质。少先队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不可能依靠一门课程、几套教材,也不可能在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中加以实现,而只能在少先队的组织中,通过组织文化、组织制度、组织活动等一系列途径,有效地实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少先队教育主要是在组织中实现的,而我们的组织又广泛地活动在学校、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少先队教育得天独厚的获得无限丰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机会,又与各种教育形态建立了日益紧密的联系,这就使得少先队的组织教育也与其他各种教育形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少先队分层思想教育体系,要以少先队组织体制分层化为根本前提,以少先队教育内容分层化为主要内容,以少先队工作者队伍专业化为重要保障。
(一)实行少先队组织体制化改革。
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有其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似年龄段的青少年对其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有自我选择性特点,单一组织难以照顾到儿童与少年两个不同年龄层群体的需求。
今天,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少先队组织日益成熟和壮大,为少先队推进组织体制分层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外围环境。如果实行团队一体是9个年龄段,那么9年队龄期同一本队的章程,同戴一条红领巾,同呼一个呼号,并不协调,也不科学,不适应面向全体。少先队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进行组织分层分级的改革。少先队组织要在以往的基础上,加强调查和研究,对少先队组织分层改革进行深入探索和试点,尝试建立做到一个主义三个队,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的导向要坚持;全程分成三级组织: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初中年级;一个章程三个组织条例。这样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小而近,切合实际做到得,有利于确立队在小学、中学少年儿童中的主体组织地位,有利于队的集体持续向前发展,有利于队组织源源不断为团组织育优、推优,也有利于团队干部、教师对少先队组织的重视、管理和指导,促进团队一体化改革。同时,少先队组织要加强与教育整体的积极融合,将初中队员推迟到初三离队,年满14岁的队员入团后仍保留队籍不离队,成为光荣团队员,还可兼任队干部,肩负带队责任,从而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素质教育、九年组织教育。
(二)实现少先队教育内容分层化。
少先队教育内容分层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实践总结和不断创新的过程。长期以来,全国少工委和广大少先队工作者都在探索分层次、分年龄实施不同标准、不同要求、不同标识、不同组织形式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法,取得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当前实现少先队教育内容分层化,重点推进以下四方面工作。
1、遵循教育对象心理和认知的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少先队组织分层思想教育体系内容。借鉴国际经验,如韩国的思想道德教育,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一,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部分组成,每部分包括五个要素;根据要素编排各年级的具体教育内容,其内容体系呈现出放射型的结构模式,即以个人为圆心,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个人生活”部分包括尊重生命、诚实、实践意志、自主、节制等要素;“家庭近邻学校生活”部分包括敬爱、家庭礼节、校内礼节、宽容、热爱家乡等;“社会生活”部分包括社会秩序、相互协助、公益、公正、民主秩序;“国家民主生活”部分包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统一、国际友好、热爱人类等。在小学阶段,低、中年级主要安排日常生活习惯、礼节,公共道德等方面的内容,高年级增加传统道德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在中学阶段,初一注重与小学的连接,在内容上进行必要的重复,初二到高一则通过安排一些两难问题,以期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又如新加坡的思想道德教育,小学思想教育涉及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五个主题,包含35个指标,每个指标都附有具体的要求;中学思想教育涉及培养良好品德、发挥个人潜能、促进人际关系、肯定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发扬社区精神、加强对文化与宗教的认识、培养献身国家建设的精神等7个主题,每个主题也都附有具体要求,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使思想教育收到很大的实效。少先队组织也需要结合国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少先队分层思想教育体系,探索构建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少先队员思想教育指标体系,使少先队分层思想教育有定性也可量化。用少先队员思想教育指标体系具体指导少先队开展各类实践体验教育活动。
2、深化争章课程化建设。进入90年代,少先队为配合素质教育,促进队员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借鉴了国际儿童组织的成功经验,着手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奖章课程”。争章活动是发挥主体作用的又一重要载体,它向少先队员提供了一系列进度性、挑战性的具体目标。队员们按此积极参与各种实践体验,学习技能,服务他人,培养良好品格,发展健康向上的个性。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打造,争章活动“课程化”基本特征已呈现:有独特的教育科目,完整的板块结构,分年级、分科目的进度安排。但从分层化的少先队思想教育体系构建的要求看,当前的争章活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少先队组织需要全面调研,以实践体验为手段,从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的成长教育需求出发,灵活争章项目和争章要求,探索出一套符合当代少年儿童思想教育需求的分层化内容和项目。
3、深化与教育部门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学校是少先队教育的传统阵地,也是少先队教育的主要阵地。深化《纲要》的贯彻落实,推进争章的课程化,少先队组织需要以与教育部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有机融合为前提基础。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普遍采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至二年级)和《品德与社会》(三至六年级),对每个年级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进行分层化教育。少先队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沟通,以自己生动而丰富的实践活动传播独特的少先队文化,把少先队的组织教育、集体教育、民主教育、自主教育、生活教育、创造教育、活动教育、国际比较教育等内容与学校教育内容有机补充和融合,使少先队分层思想教育体系与教育部门的分层思想教育体系有机衔接,真正做到“三纳入”。
(三)加强少先队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少先队工作者队伍是加强少先队工作,提升少先队教育水平,推动少先队分层思想教育体系建设的力量所依。
1、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辅导员是少先队组织的直接带领者。在少先队分层思想教育体系下,如果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不专业,那么分层的思想教育任务将不能出色完成。
2、少先队组织领导干部专业化建设。少先队组织领导干部是积极推动和构建少先队分层思想教育体系的实施者。如果少先队组织领导干部不专业,他们就不能科学理解、具体实施这项工作。对少先队组织领导干部也需要用专业的要求来选聘,把懂教育、有理论,能创新的热爱少先队工作的少先队组织的领导干部大力使用和培养起来。
3、打造少先队专业培训和研究的机构。一是建立少先队工作者专业培训的组织,可以是机关部门学(协)会组织等多种形式;二是形成少先队专业教育研究的机构,专门对少先队教育和辅导进行分层研究,并开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和个案、集体分析;三是创立一系列专业学科,根据少先队分层思想教育体系中的分层内容,形成专业理论,加强学科建设,如少先队辅导学等,为少先队分层思想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
总之,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引导队员在体验中内化道德要求;实施有效的评价和奖励,激励队员积极参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整合资料,发挥思想道德教育整体效果,使思想道德教育循序渐进,不断深入,从而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第四篇:浅谈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推荐)
浅淡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徐州经济开发区西朱中学李翠华
[摘要]:有人说,中学生阶段是人的整个学习阶段最难驾驭的时期,因此做好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基地主要有三方面: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者主要有:父母、教师、社教人员。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教育好学生是我们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抓住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之实行人性化教育,用心去和孩子交流,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他们,从而培养一代新型的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
[关键词]: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中学生
中学生时代被许多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期”、“高度危险期”。因为这一时期的中学生:生理上逐渐趋于成熟期,而心理上趋于半成熟期。同时中学生时代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快、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因此如何做好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当前教育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说:“教育之于心灵,犹如雕刻之于大理石①。”学生思想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在整个初中阶段能否健康成长,由此可见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下面结合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感受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中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①父母教育不力,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些家庭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缺点、毛病,不舍得去管,姑息迁就,放任自流,当孩子与外界发生矛盾时,没有正确的帮助孩子分析自己身上的不足,而是和孩子一起再次去向别人“讨公道”,结果导致孩子是非不分,善恶不辨,逐渐养成恶习;对孩子的生活实行“全包制”导致孩子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果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差,又不能吃苦,且心理素质也很差,经不起一小点的挫折。加之经常还有四大护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孩大都产生蛮横不讲理、任性、偏执的心理,严重的甚至导致性格偏差; 对孩子的学习操之过急,当孩子的成绩和表现与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相背离时,父母便采用粗暴的谩骂、讽刺方法,结果导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朝不和谐的方向发展。过于溺爱、粗暴打骂,使学生人格上极易形成两极分化。②家庭结构不完善。如单亲家庭、父母分居两地、离异、再婚等,这些不健全的家庭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样不健全的家庭给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也是不健全的。有些再婚后的后父或后母,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不关心,更有甚者,动不动就打骂孩子,拿孩子当出气筒,使原来就不健全的心灵变得更加扭曲。③分数的倾斜。孩子考得好就给予金钱上的、物质上的奖励,考砸了,便棍棒伺候,从而导致学生采取不当手段获取分数,形成学习上的“畸形捞分”。④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如叔叔、阿姨、姑姑等,如果他们有一些不好的言行,接触时间久了,也会带给孩子负面的影响。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不良风气也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影响。如不法分子的欺骗、威胁和教唆;赌博(包括一些电子游戏机),黄色书刊、不良文艺作品、不健康的网站、影视屏幕上不健康的镜头等等,都将使不少学生的思想受到影响,精神上受到污染。尤其是好奇心极强的中学生,因为他们做事一般不去考虑后果,宁愿“以身试法”,撞到南墙再回头也不迟,造成一些学生无心念书,有些学生由于过早成熟,甚至犯罪。
3.学校教育观念落后
学校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部分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不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没有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还有一些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素质较差,给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在教师队伍中,有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不尊重学生,成绩好的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就是坏学生,没有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种思想认识和方式方法,常常引起学生的对抗情绪,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致使学生对教师的反感递升对学校的反感,增加学生的厌恶、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极容易走弯路。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作为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的父母、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一线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常抓不懈,要用爱心去滋润
孩子、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能始终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二、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我认为家庭教育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父母是老师的协作者,是孩子的榜样,作为合格的父母必须具备以下5个素质:一是现代的教育观念;二是科学的教育方法;三是健康的心理;四是良好的生活方式;五是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②。
2. 父母要学会与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与他交流,全面的看待孩子的做事方式方法,并加以正确引导,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从心底里接受家长的教育。
3. 父母与孩子要相互学习、一起成长,使自己不断跟上孩子的步伐,才有可能教育好孩子,划“代沟”为“代桥”。
4. 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孩子再小也是一个完整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教子成功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做起;习惯决定人生,习惯改变命运,各种好习惯可以使孩子终身受用;父母身教重于言教;一个优秀的家长,会特别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初的,也是最快的。
其次更要抓好学校这块教育基地: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介绍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教育;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强调个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强烈观念。
2.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可使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犯罪。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也可通过参观有关的单位、图片展览;还可通过参加公审大会等等形式。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
3.加强集体主义教育。马斯洛说:人得最高需求是自我价值的体现③,所以教师要充分抓住初中学生的“易冲动、好不平、”心理,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充分发挥他的自我表现欲望,并适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慢慢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能为集体做点事是快乐的!这
就是我们经常、必须提倡的“我为人人”的崇高风尚。
4、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效仿的最直接的榜样。所以家庭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联系,协调家校教育。
5、要让学生明确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校纪校规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训练,让学生体会到“严师才能出高徒”,从而在思想品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5.要建立一支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人民教师必须为人师表。教师是千百名学生的焦点,其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被潜移默化。尤其是女教师---“推动世界的手也是推动摇篮的手,母亲的素质决定了人类和中华民族的未来④”。所以作为具有双重身份的女教师是最应该学习的人。
现代著名作家斯霞曾说过:“教育不好的人是危险品”。这充分说明学习做人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古人云: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义,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只要我们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做好、做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想一定会有收效的。
[参考文献]
[1]
第五篇:中学生参加学习思想道德教育心得体会
免费
分享
创新
中学生参加学习思想道德教育心得体会
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心中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和梦想。但试问有多少人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很少!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对学„„
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心中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和梦想。但试问有多少人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很少!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时,往往流于空泛,简单的让学生想象或讲出自己以后的理想是什么?那么至于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却没有告诉学生。
不是因为孩子们没有梦想,而是他们只拥有梦想而没有目标。有人说:“成功的第一法则就是把梦想变成目标,”
由此可见,梦想与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区别。梦想就像写在沙滩上的字,被海浪一冲就变得无影无踪,而目标如同刻在岩石上的字,即便历经风雨依然清晰可见,因此我们想让学生实现梦想,就要让学生吧梦想变成目标。
怎样把梦想变成目标呢?
第一,目标要量化比如应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目标,那就让他们多记单词,怎么个多法呢?应该达到多少?这就是量化。
第二,目标要有时间的限制 比如在七年级第一学期的词汇量要达到500多,那么再进一步细化,每天记多少个,实现了就达到了目标。其他科目也一样。
第三,我们要对学生制定科学目标就应该考虑一下几点,首先为学生描绘出发展前景,有了榜样就有了希望和动力,学生才肯心甘情愿的学习,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因给出相应的榜样和发展前景。其次,目标要容易理解和操作。
只有在一个个既明确又易于操作的目标的指引之下,循序渐进,我们的梦想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变成现实。
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心中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和梦想。但试问有多少人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很少!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对学„„
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心中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和梦想。但试问有多少人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很少!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时,往往流于空泛,简单的让学生想象或讲出自己以后的理想是什么?那么至于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却没有告诉学生。
不是因为孩子们没有梦想,而是他们只拥有梦想而没有目标。有人说:
免费
分享
创新
“成功的第一法则就是把梦想变成目标,”
由此可见,梦想与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区别。梦想就像写在沙滩上的字,被海浪一冲就变得无影无踪,而目标如同刻在岩石上的字,即便历经风雨依然清晰可见,因此我们想让学生实现梦想,就要让学生吧梦想变成目标。
怎样把梦想变成目标呢?
第一,目标要量化比如应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目标,那就让他们多记单词,怎么个多法呢?应该达到多少?这就是量化。
第二,目标要有时间的限制 比如在七年级第一学期的词汇量要达到500多,那么再进一步细化,每天记多少个,实现了就达到了目标。其他科目也一样。
第三,我们要对学生制定科学目标就应该考虑一下几点,首先为学生描绘出发展前景,有了榜样就有了希望和动力,学生才肯心甘情愿的学习,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因给出相应的榜样和发展前景。其次,目标要容易理解和操作。
只有在一个个既明确又易于操作的目标的指引之下,循序渐进,我们的梦想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变成现实。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x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