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鲜肉和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鲜肉和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2012]1号文件规定,按照政府和县局要求,结合我所辖区实际情况。为切实加强我所辖区内鲜肉和肉制品各环节安全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结合我所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食安委[2012]1号文件规定,按照政府和县局要求,进一步规范我所辖区内各环节鲜肉和肉制品生产经营行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采购和使用病死、来源不明或不合格的鲜肉及肉制品、加工过程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进一步强化食品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强化法治观念和诚信意识,加强鲜肉及肉制品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全程监管,强化畜禽检疫制度,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肉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严格规范采购和使用鲜肉和肉制品行为,集中排查和解决各环节影响肉类安全的问题隐患,促进全镇鲜肉和肉制品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日常监管制度,推进长效体制建设,确保辖区内鲜肉和肉制品食品安全。
三、实施方案
根据分头负责的原则,我所负责加工环节和流通环节整治工作。加工环节重点对肉制品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肉品和食品添加剂进行专项检查;检查肉制品生产企业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执行情况,规范完善肉制品生产企业进货验收、生产、销售记录和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制度;对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肉制品和不能确保必备生产条件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严厉打击无证生产肉制品的“黑窝点”。
流通环节重点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格鲜肉和肉制品市场准入;检查肉品市场“厂场挂钩、挂牌经营”制度、鲜肉及肉制品经营户建立并执行畜禽肉品进货购销台账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完善畜禽肉品溯源制度;从严查处销售非定点屠宰生猪产品行为和经营无检疫检验合格证明、进货渠道不明、证章不全的鲜肉及肉制品行为,确保市场、超市鲜肉及肉制品经营者100%建立肉品购销台账及索证索票管理制度。
五、工作步骤
(一)自查整改阶段(2012年9月上旬)。
组织开展鲜肉和肉制品安全隐患自查和同行互查,重点突出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自查整改,深入查找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针对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认真整改。
(二)监督检查阶段(2012年9月中旬至2012年9月下旬)。全面开展各环节鲜肉和肉制品的监督检查,依法公开检查结果。严厉打击采购、使用来源不明、病死、无检疫合格证或
检疫检验不合格的鲜肉及肉制品的行为,严厉打击使用含违禁药物、非食用物质的鲜肉及肉制品的行为。对于发现的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给予暂控或没收,并立案调查核实、追查到底。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9月底)。
根据整顿治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开展考核验收,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鲜肉和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海兴县人民政府
关于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
总结
为消除肉类及肉制品各环节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整顿规范我县鲜肉及肉制品生产经营秩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县依据《沧州市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方案》的文件要求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责任及工作重点,集中开展了鲜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活动,现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县政府组织成立了鲜肉和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寇艳春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孙云升
县卫生局局长 成 员:田洪广
县质监局局长
郭瑞田
县工商局局长 孔令宵
县食药局局长 许红勇
县农业局局长 刘国新
县商务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卫生局副局长呼广东同志担任,成员由县质监局、工商局、食药局、农业局、畜牧局、商务局主管局长。
二、完善方案,明确重点。
为进一步突出整治重点,强化整治措施,制定了《海兴县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方案》确定了整治目标和整治重点,并进一步细化了职能分工,落实了工作责任,确保此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主要工作成效
1、生产流通销售环节
海兴县工商局加强新闻宣传力度,增强经营者、消费者的法制观念和消费安全理念,同时在集贸市场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材料和消费警示,提高消费者识假辨假的能力,增强消费维权意识。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和基层“一会两站”的作用,进一步拓宽举报维权渠道,做到及时受理、及时查处。此次行动出动执法人员80人,流通销售环节30人次,检查单位63户,发放宣传材料80余份,无处罚案件。
2、生产加工环节
为了规范肉制品加工企业及肉类加工小作坊的生产经营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此次专项整治活动,我局共出动食品监管人员36人次,出动执法检查车辆12辆次。经过检查,截止目前我县境内没有发现有肉制品加工企业和肉类加工小作坊。
3、畜禽屠宰环节
县商务局屠宰办执法队对全县的鲜肉以及鲜肉制品进行了抽查,重点整治区域3个,检查畜禽定点屠宰企业1家,对屠宰场生猪进场验收台账管理、肉品检验合格、无害化处理、等进行监督检查。对畜禽定点屠宰企业生产的肉品抽检30次,出动执法人员240人次,查出病害猪肉100公斤,无害化处理100公斤。
4、餐饮服务环节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部署各餐饮单位全面开展企业自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检查频次,全面开展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鲜肉和肉制品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采购、使用来源不明、病死、无检疫合格证的鲜肉及肉制品的行为以及加工过程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行为。此次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38人次,执法车辆 51辆次,检查大、中、小各型餐馆及学校食堂 304家,对不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下达了限期改正意见书和口头警告处理,共下达意见书100余份。
5、畜禽养殖环节
县畜牧局每天都有2名动物卫生监督人员驻屠宰点检疫,并与生猪集中检疫场所签订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书》,按要求督促屠宰点进行自检,保证全县人民吃上“放心肉”。
此次专项整治虽然没有发现问题,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
识到,食品安全治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永远不能松懈。我们将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持之一恒,全力以赴,更加深入地开展好食品及肉制品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全县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让上级放心,让群众满意。
海兴县食安办 2012年6月7日
第三篇:鲜肉和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总结2
关于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总结
为消除肉类及肉制品各环节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整顿规范我县鲜肉及肉制品生产经营秩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县依据《沧州市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方案》的文件要求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责任及工作重点,集中开展了鲜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活动,现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县政府组织成立了鲜肉和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副组长: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卫生局副局长呼广东同志担任,成员由县质监局、工商局、食药局、农业局、畜牧局、商务局主管局长。
二、完善方案,明确重点。
为进一步突出整治重点,强化整治措施,制定了《海兴县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方案》确定了整治目标和整治重点,并进一步细化了职能分工,落实了工作责任,确保此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主要工作成效
1、生产流通销售环节
海兴县工商局加强新闻宣传力度,增强经营者、消费者的法制观念和消费安全理念,同时在集贸市场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材料和消费警示,提高消费者识假辨假的能力,增强消费维权意识。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和基层“一会两站”的作用,进一步拓宽举报维权渠道,做到及时受理、及时查处。此次行动出动执法人员80人,流通销售环节30人次,检查单位63户,发放宣传材料80余份,无处罚案件。
2、生产加工环节
为了规范肉制品加工企业及肉类加工小作坊的生产经营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此次专项整治活动,我局共出动食品监管人员36人次,出动执法检查车辆12辆次。经过检查,截止目前我县境内没有发现有肉制品加工企业和肉类加工小作坊。
3、畜禽屠宰环节
县商务局屠宰办执法队对全县的鲜肉以及鲜肉制品进行了抽查,重点整治区域3个,检查畜禽定点屠宰企业1家,对屠宰场生猪进场验收台账管理、肉品检验合格、无害化处理、等进行监督检查。对畜禽定点屠宰企业生产的肉品抽检30次,出动执法人员240人次,查出病害猪肉100公斤,无害化处理100公斤。
4、餐饮服务环节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部署各餐饮单位全面开展企业
自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检查频次,全面开展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鲜肉和肉制品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采购、使用来源不明、病死、无检疫合格证的鲜肉及肉制品的行为以及加工过程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行为。此次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38人次,执法车辆 51辆次,检查大、中、小各型餐馆及学校食堂 304家,对不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下达了限期改正意见书和口头警告处理,共下达意见书100余份。
5、畜禽养殖环节
县畜牧局每天都有2名动物卫生监督人员驻屠宰点检疫,并与生猪集中检疫场所签订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书》,按要求督促屠宰点进行自检,保证全县人民吃上“放心肉”。
此次专项整治虽然没有发现问题,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食品安全治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永远不能松懈。我们将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持之一恒,全力以赴,更加深入地开展好食品及肉制品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全县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让上级放心,让群众满意。
海兴县食安办
2012年6月7日
第四篇: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xxx乡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根据县食安办印发的《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乡肉及肉制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各村通过深入开展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规范肉及肉制品商店生产经营行为,集中发现和解决影响肉类安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牛羊肉、注水肉、病死畜禽肉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肉及肉制品消费安全。
二、工作任务及措施
对各村实施全面排查,对企业外租厂房、车间、仓库(冷库)进行突击检查,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深挖严查私屠滥宰、非法加工假牛羊肉以及收购加工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病死及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畜禽等行为,依法取缔非法生产经营肉及肉制品的“黑窝点”。
养殖环节:各村要配合乡农业服务中心要严格产地检疫和出栏检疫,加强对养殖小区的监督检查,严查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记录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加大对“瘦肉精”的监督抽检力度,重点查处非法使用禁用物质、滥用抗生素、出售病死畜禽等行为。
屠宰环节:各村要配合乡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定点屠宰企
2全面查清原料来源、生产窝点和销售渠道,彻底摧毁整个犯罪产业链和利益链,通过惩处一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分子形成高压严打的强大震慑力。
(三)加强抽检监测,健全长效机制。我乡会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大肉及肉制品的抽检监测力度,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该下架召回的下架召回,该停业整顿的停业整顿,该移交公安的移交公安;要通过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建立一项制度,规范整个肉制品行业。要结合本地区和本部门实际,建立完善肉及肉制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健全诚信和自律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整治氛围。我乡会利用广播,广泛宣传专项治理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提升广大群众对肉及肉制品的消费信心。要大力普及肉品消费常识,普及法律法规和知识技能,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分辨能力。要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落实“黑名单”制度,及时曝光非法生产经营者和问题肉品,及时公布典型案件,深入开展案件警示教育,以案说法,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提高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管氛围。
xxx乡人民政府 2014年9月5日
第五篇:开展鲜肉和肉制 专项整治总结
***食药监局
开展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工作总结
为加强餐饮业中鲜肉和肉制品食品安全监管,切实提高肉类安全水平,集中解决影响肉类安全的突出问题,根据《重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渝食安办„2011‟43号),《***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分局实际,认真开展此次整治工作,分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开展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以维护餐饮业中鲜肉和肉制品市场安全。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认真安排部署
为切实做好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分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监督一科科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二、营造舆论氛围,加强宣传力度
为保障食品安全,我局充分利用日常监督检查和新办许可餐饮单位的时间,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做好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并公布了举报电话。
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鲜肉和肉制品安全供给
为确保鲜肉和肉制品的安全供给,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吃 上“放心肉”,分局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求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按照索证索票的规定,对采购的肉及肉制品查看“两章一证”并建立好进货台帐。分局还利用“快检”设施先后对4所学校食堂和18家餐饮企业使用的鲜肉进行了“瘦肉精”快速检测,未发现有不合格单位。
四、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每头猪只有一张动物检疫检验合格证明,而没有一家餐饮单位在购买时会将一头猪肉全部购买,这就造成了许多用量较少的餐饮单位不能拿到检疫检验合格证明,无法做到索证要求。
(二)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餐饮单位在超市购买食品的小票一般过几天后就会褪色而看不清楚,造成执法人员在检查时无法确认其索票的真实性。